基金投资者为什么难于盈利?

年,权益市场持续上涨,基金赚钱效应显。牛年春节后,市场风格切换迅速,令许多基民尤其是新基民感到措手不及。那么,现在买基金还是好选择吗?我们认为,当前A股的整体估值并不高,但确实存在严重的结构性问题,不过结构性机会会一直存在,这也是市场健康的一种表现。

那种鸡犬升天的牛市和泥沙俱下的熊市本不应该是常态,更多体现的是市场情绪和非理性因素,目前的市场总体看是健康的,是合理的。
关于港股,在全球范围内的整体估值优势依然存在,但要警惕短期的一些政策带来的冲击,也要警惕科技股估值过高的结构性问题。
至于基金投资的具体操作上,问题的核心不是你的基金有没有重仓“抱团股”,也不是行情接下来到底会怎么走,而是我们选择的基金本身,到底有没有问题。如果没有,就建议继续持有;如果有,不管过去业绩怎么样,未来行情怎么样,都可以考虑换掉。

当然,随着行情的持续调整,很多投资者内心确实很难淡定,难免做出一些非理性操作。

从人性的角度来说,这个问题很难根本解决。所谓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投资总是有风险的,中国股市的波动确实也挺大的。
但在基金投资这件事情上,我们想强调的是:如果你完全躲过了下跌,结果很有可能就是完美错过上涨。
还是建议大家通过分散投资,做好资产配置和采取定投方式来降低总体的波动,把波动降到自己可承受的范围之内,尽量避免短期遭遇过大的损失,又不会错失机会。这不仅可以让我们心理上好受一点,甚至还有可能让我们取得更好的回报,正所谓挖坑不要太深,以后才更容易爬出来,才可以走得更远。

闲钱长期投资,等待价值兑现
许多基民朋友的提问:“市场巨震,我的基金到底怎么办?”、“资金套住了,应该加仑还是割肉?”面对种种焦虑情绪和层出不穷的调侃,我们不妨在此时回顾投资大师们的经验之谈。投资是一场长跑,调整心态,对时间多一点耐心。巴菲特曾经说过:”如果你不愿意持有一个股票10年,那么你连10分钟都不要持有”。
我们常主张用“长钱、闲钱”投资于股市等权益类资产,在于价值的兑现需要时间,子弹需要足够的射程,而短期市场可能存在较大的波动。

根据调查持有时间从b个月到1年、2年、3年···9年,可以看到正收益、收益大于4%、收益大于8%的概率均不断提升。持有7年后,收益率大于8%的概率为100%。

所以,小编建议大家保持冷静,控制风险,选择优质的基金。谨慎的投资者可以适当提高低风险投资产品的比例,与此同时,如果持有的是优秀的基金,那么长期来看仍具有不错的投资价值,可选择以基金定投的方式介入,可以有效分散择时的风险。
当然,市场震荡的过程也是筛选的过程。有人问道,自己是刚入场的新手,在朋友的推荐下买入了许多基金,有的赚钱、有的方钱。“是不是要把赚钱的落袋为安,方钱的先放着?”
对此,彼得·林奇有一个比喻:如果你有一座花园,每天都摘掉鲜花而去给杂草浇水,那么最终你就只有杂草了。
这非常符合很多投资者的做法,在震荡市场中,卖出表现相对较好的确认收益,留下那些表现不佳的并期待它们可以回本。

那么,投资人应该如何照料自己“投资的花园”呢?

首先,理性看待涨跌,适当忘记自己的投资成本。通常来说,判断是否卖出手中资产的衡量标准,应该是资产目前的价格是否合理、未来是否还有上涨空间,而这些都与投资者本身的买入成本无关,并不会因为你账面盈利高就不再上涨,也不会因为你被深度套牢就出现反弹,资产价格的未来走势与基本面、市场供需等客观因素有关。所以,只有忘掉自己的投资成本,客观冷静的去分析市场,才能实现最大的回报。

其次,基金与股票的上涨代表不同的含义,需要区分对待。股价代表的是某家公司股权的价值,如果涨幅过大,超过公司股权合理价值的时候,投资者确实应该认真考虑是否落袋为安。而基金是一系列股票和债券的组合,当持仓股票涨幅很大时,基金净值自然也出现大幅增长。

但持仓股的高估一定代表了基金净值的高估吗?答案是否定的,这里的关键要素在于基金可以进行调仓,当基金经理判断持仓股被高估的时候,他们可以选择卖出并重新选择被低估的股票。大家在投资基金产品的时候,应该把更多的关注点放在对基金经理和投研团队的研究上。

经历过市场的洗礼,投资者应当去芜存菁,保留长期表现出色的优质基金,期待超越同类型基金平均收益的“果实”,而非将优质基金提早赎回,留下那些表现不佳的基金,错过市场持续反弹的丰收时节。


基金投资的理想状态是低位买入高位卖出但这需要投资者有判断市场走势的能力这是普通个人投资者很难做到的所以基金投资总会有损失。那么基金跌了很难回本吗

如果一只基金跌了是有可能回本的基金是长期投资短期亏损无关紧要。比如买的时候基金净值1.7元最近基金净值在1.4-1.5元之间好像是亏损。然而从长期持有的角度来看一年后基金的净值变成了2元所以虽然基金的短期内下跌但长期来看是可以回本的。

长期定投基金是比较好的投资方式。因为短期内的定期投资会因为定投基金的买入和买入成本较高买入和卖出的基金份额较低而遭受损失所以长期来看投资成本会有效降低风险相对较小长期来看会有一定的收益率。通常可以达到每年10%左右的固定投资。建议定投基金投资银行这是因为银行资金比较全面关键是安全方便。

1.大规模投资目标的范围大幅下降

基金投资尤其是混合型基金投资都会有自己的重磅投资。一旦这些重投资的标的大幅下跌净值也会随之下降。指数基金、股票基金等基于股票或指数如果股指大跌也会导致基金大跌。

2.债券市场正处于低迷时期

基金投资的一个主要投资方向是债券债券是基金控制风险的主要方式。然而低风险并不意味着没有风险。如果债券市场长期低迷或者投资标的价值降低基金净值就会降低这就是基金亏损的可能性。

3.遇到影响很大的突发事件

该基金的投资取决于金融市场如果金融市场发生重大事件将直接影响基金的价值。

基金净值是不断波动的现在处于低位并不意味着永远处于低位。你急基金经理也急。会考虑改变投资品种继续无利可图或者利润太低。基金公司还将裁掉基金经理更换基金经理以挽救基金的颓势。

现在处于慢牛阶段也给了很多人反应的时间。相信只要你购买的基金不是那种烂泥扶不上墙的基金那么即将清盘退市的它很可能会回本这只是时间问题。

当然如果监测显示净值没有提高投资品种没有改变基金经理也牢牢地坐在泰山那么这基本上变相证明你处于净值的最高位置他们并不认为超越那个最高位置是他们的目标这是一只“不求上进”的基金。

如果发现这个基金再撑两年顶多还本金不可能盈利。换句话说还本金需要很长时间卖出止损也是不错的选择。

如果出售的资金投资于其他基金或其他投资品种它可以弥补最后一轮投资的损失如果控制得当它可以获得更高的收益。人生很长一次失败并不意味着一生的失败就连巴菲特都亏损过了金钱更别说普通人了。

与其把时间和金钱花在一个让你失败的基金上你还不如给自己一个全新的重新开始的机会。

如果这只基金的历史表现还不错只是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比如某个权重出了问题那么它还是可以挽救的相信基金经理灵活处置后基金会有不错的表现。

这个时候不要轻易放弃这个基金要考虑加仓只有基金跌了基金加仓才有意义可以降低你的购买成本。都说定投好定投好它的好处就是不断建仓成本平均分摊。不断的固定投资很难使成本站得住脚。

对于基金跌了很难回本吗这一问题相信通过本文的介绍大家心里应该都有答案了感谢大家的支持想了解更多基金内容比如说债券基金收益可以持续关注了解相关资讯。


银行理财还是固收+基金?

今年以来,这道资产配置题让不少曾经追逐银行理财的投资者陷入两难境地。

回顾2021年,在资管新规过渡期即将结束、权益市场热闹无限的情况下,固收+基金一度成为银行理财投资者的不二选择,固收+也因此成为基金大户的聚集地。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个人投资者户均持有金额超过15万元的基金共有46只,其中固收+产品数量达到了38只,占比82.6%。

然而,伴随着今年以来A股市场的频繁波动,过去一年收益率屡创新高的固收+似乎失灵了,加号变减号。与此同时,银行理财产品的表现也大不如预期。双重因素叠加之下,原本想以固收+作为银行理财产品“平替”的投资者有些不知所措。与股票型基金投资者相比,这部分投资者并不追逐高风险、高收益,相反,他们追寻的是稳健的收益与相对可控的回撤风险。

不过,一些更有经验的固收+投资者,尽管风险偏好稳健,却反而按下逆市加仓的开关——今年以来天弘固收+的老客户加仓的比例达到22%。

展望后市,固收+能否成为稳健投资者的理财压舱石?

“跌少了不动,跌多了就可以补点仓了。”

“加仓加仓,正愁干躺着回本慢呢。”

“不慌不慌,这点收益率也跌不完,大不了就补仓。”

从2021年5月开始算起起,王新宇(化名)几乎每天都会在支付宝某基金的讨论区更新自己的操作和心情。

王新宇属于固收+基金的忠实用户,在其晒出的产品收益图中,以风格相对稳健的偏债类基金产品居多。在他的“买基心得”中,长期持有、伺机补仓才是博取基金收益的王道。某次,当所购入的基金出现单日0.5%的下跌,王新宇兴奋地写下“补仓的时机,这不就来了么?”

事实上,今年以来,诸如此类让王新宇激动的补仓时机不在少数。2022年的A股市场历经不小的波动,截至6月16日,上证指数今年以来的累计跌幅为9.74%,4月26日,该跌幅一度超过20%。而深证成指今年以来的跌幅则为18.22%,4月26日当天,累计跌幅更是超过了31%。市场震荡下跌,与权益市场挂钩的固收+产品亦未能免受波及,普遍出现回撤。

华南一名资深公募基金研究员指出,今年以来固收+基金平均收益为-2.32%,最大回撤-5.93%,被市场认为是“固收-”的业绩表现。从指数来看,今年以来混合债券型二级基金指数收益为-3.31%,偏债混合型基金指数收益为-2.39%,与固收+平均业绩差异不大。固收+在今年亏损的主要原因是受到股市系统性下跌的影响,整体来看,在股市配置比例越高的固收+基金跌幅越大。

在此情况下,“王新宇们”仍在选择逆市加仓。天弘基金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5月20日,稳健型固收+产品中,今年以来有21%的老客户(指2021年底持有的客户,下同)加仓;高弹性固收+产品中,今年以来加仓的老客户比例更是高达33%。整体看,天弘固收+今年以来老客户加仓的比例达到22%。

与此同时,不少新用户也在积极入场,截至5月20日,今年以来,天弘固收+新入场用户超过248万,二季度以来天弘固收+的新增用户也超过48万,整体看天弘固收+今年以来保持了资金净流入。

权益市场震荡、固收+净值表现不佳、回撤超预期之下,风险偏好稳健的投资者为何仍坚持加仓、逆市进场?

首先,个人投资者更多倾向于在具有一定风险的行情中冒险寻找投资机遇。中国基金业协会发布的《全国公募基金市场投资者状况调查报告(2020年度)》(以下简称“报告”)显示,个人投资者购买公募基金时机最高比例(66.8%)的情形为“大盘正下跌,有抄底机会”,而“大盘正上涨,看好市场情形”的比例为44.5%。

其次,个人投资者对于小幅回撤的容忍度较高。报告同样提到,超过四成的投资者在亏损30%以内时则会出现明显焦虑,近八成投资者在亏损50%以内时会出现明显焦虑。但,亏损少于 10%时会焦虑的投资者仅占7.9%。可见,如果亏损幅度有限(比如10%以内)的话,超过9成的投资者是不会有明显焦虑的。

招商证券曾在其研报中指出,5%以内的最大回撤均值处在绝大多数投资者的投资亏损容忍范围之内。具体至固收+产品,回撤来看,截至6月14日,全市场固收+产品近五年平均最大回撤为5.74%。

以天弘基金为例,其在2021年天弘基金旗下全部稳健型“固收+”均实现正收益,16只产品平均收益率达到10.04%,平均最大回撤仅有-3.18%,持有6个月以上的天弘稳健型固收+的投资者中有96.7%的人盈利。

这或许解释了,为何这些稳健型投资者敢于逆势加仓。

在居民理财图谱中,风险收益特征从低到高分别为货币基金、银行理财、短债、固收+、平衡混合基金、权益类基金。尽管权益类基金以其高波动和高预期收益总是能吸引众多投资者的目光,但是在整体风险偏好偏向稳健的居民理财图谱中,更多投资者选择了将“大资金”投放在固收及固收类产品中。

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2021年底,在持有用户数超过1万户的基金中,个人投资者户均持有金额超过15万元的基金共有46只,其中偏股类基金仅有5只,占比仅10.9%;货币基金仅有3只,占比6.5%;偏债混合、二级债基等固收+产品数量达到了38只,占比82.6%。

从持有时间看,很多固收+投资者也倾向于拉长持有时间。事实上,截至2021年底,天弘固收+产品中,持有时间超过一年的用户占比超过40%。

天弘基金表示,就稳健型固收+的投资而言,投资者无需特别择时,逢低布局、长期持有即可。一方面,天弘稳健型固收+的固收仓位比较高,而且采取了较为稳健的固收配置策略,长期看有望贡献较为稳定的票息收益;另一方面,天弘固收+会根据宏观经济、突发事件、市场估值等情况动态调整股票、可转债等增强仓位的配置比例和方向,从而实现动态资产配置,投资者无需再进行择时。

天弘基金表示,天弘固收+希望为投资者追求较低风险下的较高收益。相比于波动更大的权益类基金,回撤相对可控的稳健型固收+产品是适合大多数稳健型投资者的基金。

北京一名大型公募基金经理更是表示,近期随着权益市场反弹,固收+产品回撤幅度收敛,预计下半年如果没有超预期黑天鹅,不少稳健型固收+仍表现可期。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选择基金进行投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