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专技5级薪级47级,怎么确定视同缴费指数?

  •  65级薪级工资,这个说的是事业单位管理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这两个岗位的最高薪级工资就是65级,工资标准是7264元。乍一看这个工资标准好高,但是其实基本上没有人可以达到这个水平!事业单位的工资薪级正常是和工龄以及学历挂钩的。薪级与学历的关系主要如下:专科毕业生的薪级工资标准为5级;本科毕业生的薪级工资标准为7级,其中获得双学位的本科毕业生的薪级工资标准为9级;硕士研究生的薪级工资标准为11级,其中未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薪级工资标准为9级;获得博士学位的研究生薪级工资标准为14级。
    也就是学历越高,进入事业单位后的初始薪级也就越高。薪级与工龄的关系主要是:当年的年度考核结果为合格及以上等次,下一年的一月份就能够增加一级的薪级工资。因此正常工龄越长的话,薪级工资也就越高。假设小刘22岁本科毕业,工作到退休也不过38年的工龄,薪级工资也只能达到47级,离65级薪级还有18级的差距。
    所以基本上,薪级65级是只能看着而根本触摸不到的。不过,事业单位的薪级还和一项东西有所关联,也就是岗位级别。事业单位的管理岗位分为1-10级,分别对应部级正职、部级副职、厅级正职、厅级副职、处级正职、处级副职、科级正职、科级副职、科员、办事员。
    而各个级别的岗位都有不同的起始薪级:其中一级岗位起始薪级为46级,二级岗位39级,三级岗位31级,四级岗位26级,五级岗位21级,六级岗位17级,七级岗位12级,八级岗位8级,九级岗位4级,十级岗位1级。所以,只要你能够在41岁的时候当上正部级事业单位的一把手,那么薪级可以直接调整到46级,就有可能在退休之前到达65级的薪级。
    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分为1-13级,其中1-7级为高级岗位,8-10级为中级岗位,11-12级为初级岗位,13级为员级岗位。不同岗位的起点薪级分别为:一级岗位39级,二至四级岗位25级,五至七级岗位16级,八至十级岗位9级,十一至十二级岗位5级,十三级岗位1级。
    所以,只要需要在34岁达到专技一级,那么薪级可以直接调整到39级,就有可能在退休之前到达65级的薪级。而专技一级是什么水平呢?专业技术一级岗位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水平。这几天上了热搜的美国科学院院士颜宁,30岁不到就成为了清华大学的教授,可是在40岁的时候,也只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的二轮候选人。
    所以,达到65级的薪级的条件,看看就好!我是职场问答达人流雷电,关注我,分享机关单位和国企的各种知识!如果有不同意见,欢迎下方评论留言!。

近日,大家一直关注的县以下事业单位职级并行经过两年的酝酿,终于开始正式进入全面实施阶段,那么谁可以享受这一政策?职级并行岗位职数如何设置?职级并行晋升资格和程序如何规定?职级并行中转岗、任职年限、受处分等一些注意事项是什么?大家不一定很清楚,今天我从以上几个方面向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县以下事业单位职级并行的具体规定和一些注意事项。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县以下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制度(下称事业单位职级并行)主要就是考虑基层事业单位管理岗位晋升科级天花板现象(县以下管理岗位一大部分人员一辈子都是九级职员),从而将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与岗位等级适当分离,形成岗位等级晋升以外的晋升通道,拓展基层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业发展空间,激发管理岗位人员积极性。

这一制度主要针对的是县以下事业单位管理岗位人员,体现了向基层倾斜、向一线倾斜的基本原则。

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与公务员职级并行类似

必须目前在编在岗的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参公管理的事业单位不在此范围内,另外上级垂直管理的事业单位及上级驻县事业机构人员也不在此范围。

实施时间从2022年1月1日开始实施,在此时间前已经退休的(含已达退休年龄尚未办理退休手续的)不纳入此范围。

三、职数设置和结构比例

县以下事业单位管理岗位等级设置六级,分别是五级职员、六级职员、七级职员、八级职员、九级职员、十级职员。职员等级结构是五级不超过管理岗位数量2%;六级不超过管理岗位数量10%;七级和八级之和不超过管理岗位数量60%,其中七级不超过七八级总和的50%;九级十级不受比例限制。

职员等级结构比例核定表

今天主要讲一下晋升资格和程序。

1、资格要求(各省不太一致)

晋升五级职员的应当聘任六级管理岗位或六级职员5年以上;晋升六级职员的应当聘任七级管理岗位或者七级职员4年以上;晋升七级职员的应当聘任八级管理岗位或者八级职员4年以上;晋升八级职员的应当聘任九级管理岗位或者九级职员4年以上;晋升九级职员的应当聘任十级管理岗位或者十级职员2年以上。

首先由部门提出方案,经民主推荐或民主测评后提出初步人选,然后考察(晋升六级以上需组织考察)或综合评比(考虑推荐情况、奖惩、一贯表现等)确定晋升人员,对确定人选进行不少于5个工作日的公示无异议后报送组织部门和人社部门审批、备案,审批通过后印发晋升通知并办理相关晋升手续和履行相关待遇。

五、不得晋升的几种情况

1、不符合晋升方案的;

2、受到诫勉、组织处理或者处分等影响期未满或者期满影响使用的;

3、正在接受审查调查未做出结论的。

1、考核情况。等级晋升必须在规定的考核年限内考核等级为合格及以上档次,期间每一个年度考核结果为优秀的晋升年限缩短半年;考核为基本合格或不定档次的,该年度不计入任职年限。

2、奖励情况。任职期间获得记功以上奖励的,同等条件优先晋升。

3、审批要求。晋升五级职员需报市委组织部审批;晋升六级职员需县委组织部提出意见报县委审批;晋升七级八级职员报县委组织部审批;晋升九级职员报人社部门审批、备案。

4、晋升时间。晋升时间以审批通过时间为准,下一次晋升以这个时间开始计算。

5、晋升待遇问题。职员等级晋升后,次月执行相关工资待遇,但不改变工作岗位和领导指挥关系,不改变干部人事管理权限,不享受相应岗位的领导待遇和工作待遇,比如不享受相应岗位级别的出差住宿标准、办公用房标准等。

6、转岗。机关单位或者专技岗位、工勤转为事业单位管理岗位的,结合原任职职务(岗位)等级、工作经历、文化程度等比照同等条件人员确定职员等级。已晋升职员等级的事业单位管理岗位人员转岗到其他单位,该单位未实行职级并行的,可保留原职员等级工资待遇。

7、晋升要求。事业单位不得自行扩大范围,不得自行变更晋升结构比例,不得自行确定资格条件,不得超过结构比例晋升,不得一次晋升两级以上。

8、岗位等级和职员等级对应关系。以后管理岗位人员(双肩挑除外)需同时明确岗位等级和职员等级。

9、双肩挑问题。目前已经双肩挑并且符合职员晋升条件的可以参加职级并行,以后只能执行职员等级工资待遇不再同时聘任专技岗位,如果不参加职级并行,可以继续双肩挑并执行专技岗位工资待遇。

10、任职年限。机关行政转事业管理岗位的,在原单位相当层次职务职级任职时间可以累计计算;专技岗位、工勤岗位转管理岗位的,结合原岗位任职年限同时保持与本地区本单位相关管理人员晋升年限大体平衡的原则确定。

11、受处分人员。处分期间不予晋升职员等级。受撤职处分的,撤销管理岗位职务同时降低一个以上职员等级。受处分降低岗位等级的,一般同时降低一个以上职员等级,处分期满后符合晋升条件的可以继续晋升,但不视为恢复处分前的职员等级,之前所晋升的职员等级的时间不累计计算。

12、现任等级确认。在实现职级并行前需对现任岗位等级进行确认,具体为五级管理岗确认五级职员,以此类推,十级管理岗位确认十级职员,此过程无需推荐考察公示等程序,但需履行审批或备案,并且以后晋升时以此审批或备案确定任职时间作为晋升任职时间起点。

13、工资待遇。职员等级确定之后马上就是出台新的职员等级工资标准,参考公务员职级并行看,职员等级工资标准应该略低于对应的管理岗位等级工资标准。

七、管理岗位和专技岗位晋升建议

从目前方案看,县以下事业单位管理岗位人员晋升正科还是有相当大的机会的,可以达到管理岗位总人数的30%,副科和正科则可以达到60%,而专技副高职称县一级一般设置不超过专技总岗位的10%,中级一般不超专技岗位总数30%,可以看出专技副高和中级晋升相对管理岗位科级职员等级晋升更加困难。

2、管理岗位与专技岗位待遇对比

专技中级十级(很多县区中级只聘任十级且不予晋升九级和八级)工资待遇与管理副科相当,比正科少一档。副高才能比正科多,与副处相当(工资对比可以参考下表)。

如果因不能取得副高职称或者副高岗位职数没有的原因不能聘任副高以上专技岗位的,还是选择走管理岗位职员晋升更好,除非可以晋升到专技八级以上。

事业单位管理岗位、专技岗位基本工资对比表

注:本文以某地县以下事业单位职级并行文件为蓝本,供参考。

欢迎转发、留言!最后祝大家事事顺意!!!

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资结构什么样?薪级如何确定(套改)?

事业单位的岗位结构比例、岗位职数设置、转岗、聘任条件相关规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

事业单位的基本工资分为: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其中岗位工资是由职称或职级决定的,而薪级工资是由可计算工龄的在校时间和工作时间决定的。所以事业单位工龄5年的薪级得看你的职称、学历以及工龄算个方面的因素。

可计算工龄的在校时间是指全日制专科以上学历的,从入学的那一年起计算工龄。比如学历是本科,工龄就从本科入学的那一年起算再加上工作时间计算。再者,晋升岗位的时间也决定了薪级工资的档次,假如晋升职称的时间比别人要晚的话,工资也会有很大差别的。工资不一样,一是要看学历和入学时间,二是看晋升职称的时间。

薪级工资:主要体现工作人员的工作表现和资历。薪级工资标准由相应的“薪级”确定,对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设置65个薪级,对工人设置40个薪级,每个薪级对应一个工资标准,而“薪级”需要由“不同级别的岗位上的具体任职年限”和“套改年限”两个信息确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最新薪级工资一览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