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中兴是数字化经济的“筑路者”?

因疫情而停办了一年的MWC世界移动大会重磅回归了。2021MWC在上海如期而至。此次展会通过线上平台与线下活动相结合,为全球的观众同步展现5G技术创新、应用场景探索、跨界合作和投资方面的最新内容。

“面对疫情给国家、地区、企业和个人带来的重大的影响,技术创新帮助全社会更好地应对了疫情冲击。”“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是中国5G商用后的第一个完整年度。尽管受到新冠疫情严重冲击,中国5G规模商用仍实现了快速发展。”……在2021MWC上海展上,通信业的大咖们论道5G、毫米波、终端等前沿通信技术、行业应用,以及最具前瞻性的趋势和见解。

让我们来听听他们都说了什么?

工信部副部长刘烈宏:协同构建共生共享的产业生态

移动通信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需要全球产业界的团结协作。

一是协同构建共生共享的产业生态,坚持和完善全球产业的紧密协作和高效分工,充分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形成共生共赢的产业生态。

二是协同培育蓬勃发展的融合应用,推动通信设备制造、软硬件厂商、垂直行业等企业做好协同,培育一批5G应用集成方案的提供商,加快能源、医疗、交通、制造、文旅等重点领域5G应用落地,以点带面,加速向相关领域复制推广。

三是协同维护公平健康的合作环境,坚持技术为本,友好协商,互利共赢的原则,在国际标准、技术研发、网络建设、应用发展等方面,进一步深化政府产业组织、企业等多层次的交流合作,推动形成更加广泛的产业共识。

中国电信董事长柯瑞文:中国5G套餐用户累计超过3.2亿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是中国5G商用后的第一个完整年度。尽管受到新冠疫情严重冲击,中国5G规模商用仍实现了快速发展,在创新引领、网络覆盖及用户规模等方面取得了瞩目成果。继2019年10月31日中国正式商用5G后,去年11月又率先实现5G SA规模商用,截至2020年底已开通5G基站超70万个,覆盖地市以上城市;5G套餐用户累计发展超过3.2亿,5G终端连接数突破2亿。

在推进5G发展的进程中,中国电信基于对5G内涵和本质的洞察,不断总结实践经验,更加坚定5G SA的发展方向。

一是坚持云网融合。5G时代是云的时代,也是云和网相互融合的时代。5G SA为云网融合提供了重要契机和技术手段,将成为云网融合的最佳实践。

二是坚持共建共享。与中国联通一起创造性实现了“一张物理网、两张逻辑网、4/5G高效协同、独立运营”,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共建共享网络,节省大量的投资和运营成本。

三是坚持把用户的使用安全放在首位,基于自身资源优势,致力于打造端网云一体化的安全能力,为用户提供场景化安全解决方案。

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到2035年5G创造经济总产出超13万亿美元

信息技术能够畅通产业和市场循环,成为实虚融合的催化剂,推动金融资本精准匹配生产实际的需要,加快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软”在对“实”和“虚”注智赋能的过程中,自身也迎来了广阔发展空间,预计到2025年,中国的信息服务市场规模将达到20.4万亿元。2020到2035年,仅5G就将拉动全球GDP增长率提升7.4%,创造经济总产出达到13.1万亿美元。

面向未来,中国移动将加速数智化转型落地,努力实现“五个新突破”。一是发展规模新突破,不断满足、引领、创造面向十亿级客户的信息服务需求,从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互向万物智联加速拓展延伸,实现收入、连接等发展规模大幅增长。二是结构调整新突破,构建面向CHBN的完整业务布局和融合产品体系,打造5G消息、宽带电视、5G专网等基础服务和数字生活权益超市、数字产业“9 One”等关键平台,实现信息服务占比大幅提升。三是科创能力新突破,持续引领5G、6G等新一代网络信息技术发展,强化AICDE、区块链等数智化领域关键能力锻造,推动技术影响力、产品创新力显著增强。四是运营效率新突破,构建具有运营商特色、中国移动特点的“技术+业务+数据”智慧中台,即AaaS(能力即服务)平台,积淀能力、支撑发展、注智赋能,促进公司数智化运营和全社会数智化转型。五是体制机制新突破,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强化协作,打造国家级实验室和联合研究院,设立数智化人才“特区”,构建一流数智化创新平台和高精尖人才队伍。

中国联通董事长王晓初:充分利用混改凝聚数字产业战略投资者的独特优势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在人类社会共同抗击新冠疫情的战役中,中国联通与全球运营商一起积极发挥“数据”这一生产要素战略的作用,通过共建共享建成了全球最大的5G SA网络,通过5G、AI、Blockchain、Cloud、Data和IoT等新技术、新应用守护了人类“和合共生”。

展望2021年及未来,人类社会将进入数字化社会的新时代,中国联通将充分利用混改凝聚数字产业战略投资者的独特优势,充分发挥数据全国集中、大数据先行领航的企业禀赋,会同产业各方,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共同为创造人民美好信息生活、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的发展赋能助力!

华为副董事长胡厚崑:已签署1000多个5G合同

疫情带来的变化给数字基础设施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过去的一年里,华为用创新的技术及服务,帮助全球170多个国家的300多张通信网络稳健运行。对数字技术资源和能力掌握程度的不同加剧了社会的分化,这在疫情下尤为明显。技术创新要努力消除新的数字鸿沟,促进社会包容性发展。

华为和运营商、合作伙伴一道在20多个行业,签署了1000多个5GtoB项目合同, 在推进数字化过程中,华为的目标就是让每一个人都能更便捷地使用到数字技术,不让任何一个人在数字世界中掉队。

后疫情时代,全球的经济有可能出现现K形复苏,数字化程度较高的组织和个人发展的更好,而数字化程度低的组织和个人相比前者差距越来越大。技术创新要带来更大的社会价值,避免社会发展的分化,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高通公司中国区董事长孟樸:全球130家运营商正投资5G毫米波技术

要释放5G的全部潜能,高频的毫米波频段不可或缺。5G毫米波能够支持数千兆比特速率、大容量、低时延,更重要的是能够通过提供与云端无缝连接的能力,赋能全新的用户体验和行业应用。

当前,5G毫米波已经在全球实现商用,整个产业也正在共同努力,推动5G毫米波生态的繁荣。最新数据显示,美国、日本、欧洲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已经部署了5G毫米波网络和服务,全球130家运营商正在投资5G毫米波技术。

我们非常高兴能够联合国内合作伙伴一起进行5G毫米波的测试验证,推动毫米波在国内的商用就绪。5G毫米波的天然优势能够带来全新体验和应用,为多样化场景创造关键价值,助力5G成为数字化变革的中心。根据GSMA的预测,在2034年之前,在中国使用5G毫米波频段所带来的经济受益将达到约1040亿美元。

中兴通讯总裁徐子阳:构建热带雨林 共同向阳生长

在整个生态链中,各位合作伙伴都各有所长,希望各位在向下扎根的同时,我们能够聚集在一起,联合构建热带雨林,共同的向阳生长、改变整个生态。

中兴的愿景非常简单:中兴通讯愿意做数字经济的筑路者,做最苦的活,用整个数字经济的延伸来提供广大的服务。中兴通讯特别愿意在合作开放的过程中间开放自己的能力,不但提供产品级解决方案,也愿意提供我们的原子化能力,中兴通讯愿意跟全产业链的合作伙伴一起来,构建这样的一个热带雨林。

整个5G建设两年来,我们依然还处数字化导入期,在这期间会面对两个挑战:一个是确定性的技术的挑战,一个是不确定性的商业模式的挑战。

爱立信首席执行官鲍毅康:4G赋能消费者,5G助力行业数字化

在后疫情时代经济复苏的迫切需求刺激下,全球许多国家政府大幅增加了数字基础设施投资,4G已成为一项基础连接技术。

我们相信5G先行者,尤其是在企业领域,将经历类似的情况。如同4G赋能消费者那样,5G将助力各行业实现数字化。在数字化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国家将获得明显的竞争优势,而做不到这一点的国家必将失去竞争力。

目前全球大部分5G用户都在中国,中国将成为“未来5G核心需求和新功能研发的关键驱动力。

realme副总裁、全球营销总裁徐起:2021将成为realme在中国和欧洲市场的双爆发“元年”

2021年,realme品牌将持续升级,成为手机行业的“科技潮流标杆”。接下来,realme将会在中国和欧洲市场重点发力, 2021年将会是realme在中国市场和欧洲市场的双爆发“元年”。

今天,realme 2021“双平台+双旗舰”战略发布,全面布局中高端产品线,为年轻人带去更加极致的越级科技和潮玩设计,为中高端智能手机注入更多创意灵感。同时,realme延续2020年的强劲上升势头,2021销量继续迅猛增长,全球用户数量正式突破7000万。

整个5G建设两年来,我们依然还处数字化导入期,在这期间会面对两个挑战:一个是确定性的技术的挑战,一个是不确定性的商业模式的挑战。

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5G商用一定不是单兵突进

解决5G建设成本高,回报周期长的问题,关键在于扩展更多5G在垂直行业的应用场景,找到健康可持续的商业模式,注定了5G商用一定不是单兵突进,它与产业智能化进程相伴。

即便起步阶段需要更大的投入,5G也要大力的推广。原因在于,5G绝不仅仅是让视频更加流畅,文件传输更快的面向消费者的应用,更重要的是能够让智能化应用的场景,扩展到制造、交通、医疗、教育、零售等行行业业,是实现行业智能化转型的前提和抓手。只有加快5G商用,才能加速产业智能化变革,抢占智能化时代的先机。

文章来源: 通信产业网

中兴正在依托5G技术领先优势和强大的创新能力,赋能5G发展,但如果想要5G能够真正的应用起来,必然离不开基站的建设与部署。有数据机构预测,到2025 年小基站的年新增部署将达到 1025 万台,5G基站的建设与部署被称作5G商用部署的“最后一公里”,最后一公里也是最难实现的“一公里”。

众所周知iPhone 12的5G毫米波只有美版才有,在毫米波网路环境下,理论下载速率可达 4Gbps (512MB/s),5G会使用毫米波段,相比低频段波长更短,所以穿透能力也会更弱,因此就需要加大对小基站的部署。想要在国内部署好5G基站,就需要更多的接入点。它的主要功能就是“补盲”,覆盖宏基站无法精确达到的人口密集区,顺便解决宏站选址难的问题,可以说未来小基站是5G部署的“必需品”。

中兴通讯在小基站领域有着相当的技术积累,早在2010年便开始新型有源数字室内覆盖技术的研究,其研发的5GQCell,可满足5G大带宽,高性能,共建共享的要求。值得一提的是现在中兴的小基站产品在亚太地区也非常受欢迎,产品范围从 femtocell、picocell 到面向大型企业和公共场所的 Qcell 分布式无线解决方案,支持异构网络和即插即用安装,最新的 Qcell 还支持移动边缘计算。根据中兴发布的2021半年报显示,5G基站上半年发货量位列全球第二,5G核心网上半年收入位列全球第二,QCell系列产品更是在GlobalData Enterprise Small-Cell评级中获得了满分评级(5分),位列业界第一,综合评级和所有子项评级均为“Leader”的成绩。

迄今为止,中兴通讯的QCell已服务于50+家运营商,5G QCell已经发货超70万台。300Mhz超宽带5G QCell已在杭州的奥体中心场馆部署,5G QCell高精度融合定位方案已经在广州正佳广场应用于5G商超,5G QCell配置1D3U帧结构已在南京滨江工厂为代表的智能制造提供大上行带宽服务能力。

从5G智慧矿山、5G智能电网到5G智能制造、5G智慧医疗,中兴通讯用5G制造5G,并不断推动各个行业与5G技术融合应用,正如中兴通讯首席发展官崔丽在出席“5G与工业互联网论坛”时表示,中兴通讯致力于成为数字经济筑路者,愿意开放自身原子能力,为产业、行业和生态伙伴筑基、献智、赋能。让传统行业实现更低碳、更省心、更可靠,赋能千行百业数字化乃至智能化转型。

11月29日,罗永浩在直播间带货了一款路由器,在介绍时提到一句罗氏语录,“可能是东半球信号最好的路由器” 。这款路由器就是中兴AX5400 Pro,据中兴通讯副总裁陈志萍介绍,这款产品目前是全球发货量第一的CPE(无线家庭路由器),在海外市场排名第一。


这是中兴创新的一角,消失在热点新闻中许久的中兴,其实经历了2018年因10亿美金罚款导致的大幅度亏损,以及2019年扭亏为盈,2020年实现千亿营收的逆袭故事。

据了解, 2020年中兴实现营业收入1014.5亿元,同比增长11.8%;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42.6亿元,中兴三大业务营业收入均实现同比增长,其中,运营商网络同比增长11.2%至740.2亿元,政企业务同比增长23.1%至112.7亿元,消费者业务同比增长7.8%至161.6亿元。

中兴通讯副总裁陈志萍提到,中兴通讯成立36年了,在85年成立开始,我们就是秉承一种初心叫让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到便利的通讯。第一个曲线,传统的主业曲线,就是运营商市场,目前我们主要收入来源还是在运营商市场。


第二个曲线,是后续我们需要扩展,重大拉伸的,就是在政企消费类市场,包括智能手机在内的以及中兴正在进行布局的我们的新业务领域,像数字化转型的服务以及我们汽车电子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定义为第二曲线。

如今中心的产业与业务的真实发挥在那情况如何?未来又将如何实现长效发展?中兴通讯副总裁陈志萍、中兴通讯综合方案总工朱轩、中兴通讯新品导入及工艺部部长郑华伟向媒体做了专业解答,以下是中兴与多家媒体的对话精华整理:

Q:应用了5G智能制造设备后,到现在能替代百分之多少的人工?

郑华伟:谢谢。关于这块5G+工业的智能制造升级方面人力替代的关系,我们是这样看待这个问题的,比方说它是在一些场景化的解决方案,在一些场景方面替代的就是比例高一点,5G+机器视觉+AI的应用在我们质检,替代人眼或者报表分析方面这块融合方面我们有典型的应用叫5G+机器视觉云质检方案,可以在适用场景里面替代掉人,这是我们一般用它的长处。还有一种在我的身后有很多我们自研的5G+云化AGV,原来都是通过人工周转物料、搬运货品,像这些场景机器也可以做到。

Q:请问滨江工厂位于南京的江宁区,有很明显的区位优势,滨江工厂如何和周围的产业链协同发展?怎么形成产业集群效应的?

郑华伟:我们当初建设这个基地的时候,选择这个位置也是跟南京滨江开发区的区位优势相结合的一个区域,本身我们过来时候也是看好这个产业链的一个协同发展,现在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有时候本质上是产业链的竞争,我们现在产业链要健康发展,我们才能有持续的竞争优势。其实现在中兴通讯在建设工厂以后,我们已经是滨江开发区的龙头企业了,同时也和产业链在这里扎根生产,在这里把我们像5G+我们自己融合的技术能力先在中兴通讯内部打造成熟,转化成我们一个相对成熟的解决方案,我们把成功的经验也是分享给我们的产业链的合作伙伴,我们也希望他们也从5G+新技术的发展中受益。跟我们一起有这个竞争的优势。比如说像5G云化AGV还有5G+机器视觉,我们有比较多成功案例。

除了在我们周边以外,我们把解决方案已经成功的复制到我们全国好多个地区的龙头企业。我们也希望,也愿意,除了我们自己产业链的合作伙伴之外,我们也愿意把自己的能力开放给我们全社会,发挥更大的社会价值。这是我们本身的一些初衷,也是公司的一个成为我们数字经济筑路者的宏大的愿景。

Q:因为我就是南京人,家也在江宁区,离滨江挺近的。所以我对滨江工厂还是挺感兴趣的,关于二期有哪些可以期待的亮点?

郑华伟:我们中兴通讯的全球5G智能制造基地,在公司内部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项目,希望在基地打造一个永无止境或者极限探索的样板案例,不但成为行业里面的标杆,甚至想探索成为中国高端制造业的一个从理论到实践闭环的典型的案例,要把这个路走通。所以公司有一个极致滨江项目在牵引我们,一步步规划建设,分为一、二、三期这样。

一期我们已经运用了10多种5G+多种技术融合创新,根据经验提炼出来“用5G制造5G”的理念。二、三期规划了16大类,60多个场景的典型的应用,目标是未来实现全连接的5G工厂,经过几年持续的版本的迭代,建设成非常极致的数字化的智能化的甚至黑灯的一个工厂。在二期,在今年和明年,我们会持续加深5G+创新应用的深度,比方说我们今年已经从实验室到生产线在推广应用的5G+云化PRC,另外从广度上来说,我们也在持续拓展它的场景。从一个场景,比方说物流接驳的控制,到整条线体的控制,在深度和广度上持续加深。三期会在5G+云计算+大数据方面有所期待。总的来说,二、三期会规划建设越来越多的场景,越来越多的应用,希望能给大家一些惊喜。

Q:关于5G工厂一些未来的规划,是否会在其他地区,甚至我们国内有很多普通的工厂,他们如何升级为5G的工厂?怎么赋能他们?

郑华伟:其实中兴通讯现在有5大制造基地,在明年的上半年正在建设的还有我们西安的手机的智能工厂,也在建设中,我们会把现在在南京滨江工厂的一些成熟的应用和技术的能力率先在我们公司的5大基地里面进行共享和推广,同时我们也会汲取其他基地的创新的做法,在南京的滨江基地进行应用。

我们中兴通讯本身就是致力于成为数字经济的筑路者,也就意味着我们不单是高度重视我们自己的智能制造基地的建设,我们还非常重视把我们能力抽象出来,形成一个内部叫原子能力或者ICT能力的模板,率先在工厂内部复制,在我们多个基地之间复制,同时在电子制造行业去进行复制推广,同时也可以跨行业,我们有好多个行业的解决方案的团队和产品线,我们其实非常愿意布局现有我们中兴通讯自己基地的复制,我们也非常乐意向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以及向整个社会去开放推广。这是我们整个公司在这方面的思考。

Q:咱们的5G工厂应该有个5G技术作为基础技术,还有AI技术、机器视觉、和图像结合的技术,在生产中5G技术和其他技术是怎么进行配合的?

郑华伟:对设备来说要提出向数字化转型,本身5G是一个技术底座,我们自己提供一个连接的更好的能力,我们有一些场景,刚才您说到的我也非常赞同,其实在我们思考中,我们生产的过程中,或者规划建设的时候,我们会遇到一些非常难解决的问题,这个时候我们其实不仅仅局限于是用5G的技术还是机器人技术或者用机器视觉或者AI,包括我们用了很多云计算、数字孪生技术,这些技术内部定义为技术的底座,它怎么融合?为什么我们非常鼓励融合创新?因为它的解决方案不是一种技术能提供得了的,所以我们5G,更多的是构筑我们一个非常底层连接的技术,举个例子,5G云化AGV,原来要做到一个导航,要布接入端还有响应的时延,其他技术方面可能有一定的局限性,5G技术来了之后,我创想的能力,具像性,比如AGV在实验室里面可以密度更高,相互之间不再干扰了,并且它实时高清的图像能力非常强,时延比较低,另外要进行路径判断和调入或者构筑地图的时候还有大量的算力,恰好5G+边缘计算的能力,这可以用5G帮助他构建能力,当我的AI和大数据的链,就是算力也非常大的时候,5G整个精准云网,工业方面的精准云网可以为他提供很好的解决方案,这样可以把我解决方案变的更具有竞争力,可实现性更强。

还有一个XR,无论AR、VR、MR,以前便携性不很好,移动的话不方便,生产当中要用这个技术的话,过往没有5G有一定局限性,有5G的话我可以让我可穿戴的佩戴的感受或者体验比较好,另外在便携性方面,只要有5G精准的云网网络我也不再受限于范围。其实在内部我们也是鼓励叫5G+多种新技术的融合创新,不再局限于说非要用某一种技术来解决,其实很多要支撑解决方案的闭环,有很多所谓传统的技术,比如自动化控制技术还有一些机器人的技术,还有一些发展很多年的自动化非常底层的,无论是条码等等,这些东西我们会综合应用,达到一个比较竞争优势的综合的解决方案。我们内部一直强调叫“5G+多种新技术”的融合创新。

Q:刚才咱们展馆里有首个屏下的摄影手机,我还听到咱们一个行业消息,第一个首发骁龙898芯片的智能手机企业,而且要在西安新建一个厂,智能手机这块目前是不是比较发力的状态?

陈志萍:从集团品牌来看我会从公司整体战略的角度介绍一下终端整体在公司里的战略的布局情况,中兴终端来说有很多创新的,刚刚说的评价是其中一个创新点,中兴终端的布局我们也是考虑从1+2+N的战略,终端有三大品牌并行在走,一个是中兴的Axon、努比亚、红魔,在我们的旗舰机系列,其实一直都是跟业界的其他的同业在一个水准上一起在做的,同时在一些创新上像三主摄包括屏下一直在做业界的前沿的探索。刚才问到西安的智能制造,做终端的智能制造,我们在西安有一个智能制造工厂,终端的智能制造工厂,其实在长沙我们也有一个终端的生产制造的基地,从整体的终端布局来看也是作为中兴下一段的投放的重点,包括我们也会有一些线下的门店的投放,也有一些新的在品牌、渠道、经销商方面的动作。

Q:目前碳中和已经成为了全球共识,也了解到中兴通讯在助力碳达峰碳中和方面有所举措,具体有哪些举措?目前取得了哪些成效?

陈志萍:碳中和,首先企业来说要有自己的目标,其实中兴的一个目标是先于2030年达到碳达峰,先于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达成。首先我们成立一个碳中和战略团队,从公司层面统筹整个公司碳达峰、碳中和这样一个战略目标的推进,我们是从整体企业的运营,包括我们供应链,包括我们的产品的创新,还有我们的行业和伙伴的应用,这四个维度是逐层的由内核向外延全面战略的规划。

在整个绿色产品的开发和创新上,其实中兴本身是一个提供通讯产品的公司,通讯行业在整个所有产业链里面,在整个碳能源消耗上其实占比并不高,应该说只有百分之二点几,但它能够撬动10倍的,因为信息产业的本身的技术创新带来的碳节能,可以撬动10倍的整个产业的碳消耗的成效的提升。所以从中兴通讯本身做ICT产品本身来看,我们在自身的产品设计上会比较聚焦在怎么让产品更节能,更能够赋能其他的传统高能耗的产业,去降低它的能耗。所以我们推出了节能的通讯产品,像更小的体积、功耗的5G设备,我们的边缘计算的设备,我们电源产品,我们数据中心的产品,这些产品其实是应用到我们的客户部,我们把产品本身跑下来了。再有这些低能耗产品让行业有更低能耗的消耗,我们帮助数据中心,数据中心是高能耗的一个应用场景,为什么大量数据中心都会在贵州那个地方,因为温度低,那么我们数据中心里面,中兴下调我们服务器产品、能源产品,在数据中心高能耗的场景下,起到了很大的辅助作用,让它的能耗降低。

还有我们帮助冶炼行业,钢材,钢厂,降低他们的能耗。所以从整个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来看,中兴不仅仅从自己在做,我们也帮助整个产业链上下游一起在做。

Q:您刚才也提到我们中兴的5G能力可以帮助很多行业降低他们的能耗,包括各行各业在进行数智化的转型,中兴的5G能力除了能够帮忙他们降低能耗还能够带给他们哪些赋能?能否结合行业合作伙伴的实例再为我们介绍一下。

陈志萍:中兴前面做的5G,5G怎么来改变这个社会或者是为行业创造价值?这种价值到底怎么体现?因为5G的作用现在争论比较多,因为TO C类的感觉不到,只是说性能有增强,它更多是对TO B行业价值的赋能或者是价值的呈现,其实对于TO B行业来看就是让企业达到三省“省心、省钱、省力或者省事儿”,5G现在从我们认识本身来看,第一让产业的连接变的更加高效便捷,因为5G解决了过去连接没办法解决的事情,过去连接有wifi、4G或者有线方式,那5G解决的是上行通道带宽的问题,它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这种优势更多的是解决企业的一种有自身场景特色的一些工业场景的连接,比方说像我们在码头,港口行业里面廊桥的吊车,过去没有办法通过现有的连接方式去实现高效、可靠、低成本连接的,过去用光纤容易折断,周期特别短,现在用5G方式实现远程控制,5G实现低成本、高效的连接,我们可以使得港口的作业效率更高,这是一种典型的,让企业主更省心,更省事儿的案例。

还有一种是改变人力的一些对于危险环境的生产的融入,技术改变人的生产过程,改变人的危险性的操作环境的一种替代,替代这种场景。像中兴和矿山去合作,减少了过去由人由矿工做这种作业面的场景的一些,通过技术创新减少人员的代入。有几个数字,我们和一个黄陵矿业合作,用5G做了5G矿山的专网,通过这个专网打造全感知、全连接和全智能的智能矿山的场景,使得5G矿山作业人数减少了40%,单班的下矿级人数减少10%到20%,移动式无人巡检方式使得巡检效率提高25%,通过机械化节省了40%的人工成本,这是从矿山本身来看,省钱,还有提高人的安全性,这是两个维度,是呈现出5G来赋能我们行业的。

Q :您刚才提到镁矿行业、冶炼行业,我们中兴帮助从前危险的作业场景不再那么需要人工,有一些人工的场景被替代,冶炼行业也是帮他们省钱省能耗,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中兴的研究创新方面的投入是不是随之增加了很多?

陈志萍:我们研发一直在持续投入,近十年年均研发投入超过100亿元。这种研发投入占比是我们始终在当前大的竞争环境下保持一个领先的基本的企业战略。我们投入一方面从人,再一个从资金,再一个是组织上的保障,中兴现在7万左右的员工,我们有超过3万多研发人员,其中博士硕士占比达到35%以上,研发人员人的梯队的保障是我们研发持续保持领先的一个基本的元素。

另外就是资源投入,每年百分之十几的研发,是我们持续保持领先的另外一块。

第三是组织上,我们内部有创新的组织,同时我们也和行业内其他的合作伙伴,研发机构,包括高校也形成了一些创新的项目,不仅仅是在当前的创新产品上我们会去投入研究一些前瞻性的技术。中兴的研发创新的理念是“坚持将最难的事做到最好”,什么事情最难,其实就是底层的核心技术研究最难,因为它需要时间沉淀,而且需要持之以恒的去投入,这个底层技术,其实对于当前来说大家感受比较深的就是我们所说的芯片的技术,操作系统的技术,数据库软件架构还有我们一些算法,恰巧在这些领域中兴一直都是持之以恒的去投入,我们芯片已经有25年研发历史,像数据库、操作系统有18年以上的投入了,所以我们从CT向ICT转型,现在能够进入新的集成电子,其实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因为只有在这些核心技术上有研发,有持续不断的靠时间的积累去做投入,才可能在新的技术领域,新的方向出来的时候能够胜出,能够有这样的一些机会去融入,去领先。

Q:我们在推进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刚才也听您介绍一些案例,很多面向重点大型企业,对于整个中小企业这块数字化转型我们要考虑什么?有什么计划没有?第二个问题,在赋能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当中我们所侧重的重点领域是哪些?

我们前面介绍的案例是大型的一些企业。在数字化转型当中,其实数字化转型本身是系统性的工程,不仅仅是技术上的挑战,也涉及企业组织上要去做一些思想性的转化,战略性的转型以及还需要有一群人对于这些适合自己的组织特性,对于数字化转型的一个阶段节奏,会要有一些专门的团队去和内外部的提供服务的数字化转型的企业一起来做这件事情,而且在这个数字化转型当中,它面临着不仅仅是技术方面的挑战。而且在过程当中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所以他需要有耐心,有恒心,还要有容忍心,也是为什么说一般的数字化转型会从大企业开始做,因为他具有这种基础或者有这方面的一些资源去保障。

但并不是说中小企业不需要,我们现在也在中小企业要跟上社会的发展,也要做数字化转型,要快,其实我们面对中小企业我们也提出来了。数字化转型的路径可以去选择,就是选择一些从简单入手,选择平台去入手,针对这个中小企业我们也做了一些,抽象出一些模型,包括我们提供了面向中小企业的低成本、高聚合,边缘计算的一些方案、模块,它其实就是针对中小企业在前期数字化转型,面对网络,面对自己的数字化转型底层基础设施的时候没有那么大的资源投入,我需要有一些快速部署,省心、省力、省钱的方案,我们也针对这方面的需求开发了一些针对性方案,能够和我们运营商伙伴一起打造这样一种快速可上车的模型,帮助他们去做。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在数字化转型中兴的角色是什么?这个和我们当前提出来的一个形象定位是非常契合的一个描述,数字经济筑路者,我们是做底层的数字化转型基础设施的,基础设施包括云、网和算力,包括边缘云等等,其实是提供基础设施还有一些核心的平台。我们还是要和产业的合作伙伴一起探索跟他们的场景相关的一些应用和方案,一起来做。中兴并不是做所有,我们非常清楚自己最擅长的是什么,以及我们提供的最有竞争力的产品方案是什么。

Q:咱们在汽车电子这方面的进展还有未来的规划我比较关心,因为未来不管是新能源汽车还是燃油车企的转型都需要汽车电子这块做一些相关的改进,中兴在这方面有哪些布局?

陈志萍:今年3月中兴成立了汽车电子产品线,我们成立汽车产品线也是为当前的汽车电子行业提供中兴的一个底层的能力,前面也讲,我们数字化转型是做底层基础设施,作为汽车电子同样的中兴是愿意做数字汽车电子行业的底层的基础部件,以及我们底层的一些平台,来为我们汽车电子行业提供我们自身的原子能力。

汽车电子目前来讲我们还是提供底层的芯片,底层的部件以及我们底层的算法包括我们操作系统等等。

目前我们公司系统产品研发流程体系获颁ISO 26262 ASIL-D级汽车功能安全流程认证证书,表明我们的操作系统已能够全面支撑汽车行业最为严苛的功能安全场景研发的需求。我们也和像一汽、上汽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和上汽的两个子公司也建立了联合创新中心。现在车企有自身的战略布局,在其中,中兴也是做好自己在汽车战略里面的定位,我们做汽车智能制造的部件供应商,做好自己的基础设施,做好我们在计算以及在连接方面的一个原子能力的赋能。

其实提到汽车电子,本身除了智能汽车电子制造,我们还有一个是车联网。车联网这块中兴也有布局,我们其实想提的就是叫聪明的车、智慧的路和连接的网、智慧的网、智能的云,所以车联网这块中兴的进展也是比较快的,我们有跟国家相关部门,行业的主军,一直在做“新四跨”的测试和实践,这块进展也有一些新的信息,如果媒体朋友感兴趣也可以提供这方面详细的信息给到大家。

Q:数字化的时代数字技术在提升效率的同时,也让大家包括产业各方面对安全的关注性更高一些,我们中兴通讯在眼下这种情况下,是如何从技术的角度或者机制的角度来让咱们解决方案比较安全的,让客户很信赖的能够放心去使用的。

陈志萍:您说到安全问题我想起来我们最近在说的一件事儿,过去我们认为电信级的设备很安全,电信级的品质,最近中兴也在做数字化转型跟金融行业合作,刚才大家也谈到金融数据库,其实我们发现电信级的品质的要求,安全的要求,在当前中兴所探索的其他行业里面,其实那个安全性还不是最高的,包括我们金融行业安全性更高,这就要求我们现有产品方案开发里面,在安全的可靠性以及容塞以及设计、架构以及在测试评估以及抗冲击等等各方面,做额外的一些设计,在这块从中兴的产品安全到我们整个安全认证,以及到我们场景的安全的架构的设计,我们都有一些特殊的解决方案,因为中兴还内部成立了一个“安全产品线”,安全不光在产品的安全,也包括在整个全流程的安全,以及在应用场景的安全方面都有一些系统化的投入和设计。

Q:刚才在展厅里面看到用5G技术,用芯片生产芯片,我们都觉得非常神奇,陈总最开始发言提到我们在海外市场生产的是家用单独的路由器,我们这种用5G来赋能工业化生产,特别是制造业,有没有在海外拓展一些新的客户?有没有这方面的增量?另外我们是一家财经媒体,我们也想代表投资人了解一下我们现在这一部分的业务能够最快多久在财报上有体现?

陈志萍:首先我们在刚才所说的海外市场,主要还是以运营商市场为主,有海外的4G的建设,5G新网建设,以及海外客户在装进以及在他的固网、宽带以及通讯方面的应用,之外我们也跟海外运营商有在行业应用上的拓展,我们在比利时的港口,包括奥地利我们也跟当地的生态农业,还有在哥伦比亚和当地远程医疗,在泰国的工厂,也有和在印尼等等,在很多海外国家我们已经和运营商在做一些行业内的探索。这是一个所有运营商面临的问题,就是他的5G怎么样去变现?变现还是要到2B行业当中。所以这不仅仅是在国内去做这方面的事情,国际上也在做,只是说中国的5G和中国5G的行业应用走的更快,而且我们因为网络建设的,包括整个部署的更丰富,应用也更丰富,体现的从应用上更成熟一些,但海外不是没有,也有。

第二个问题,我们现在的行业应用已经在政企市场收入当中有体现,包括我们和政企的一些行业客户,包括能源、交通、金融,当然这些内容放到第二曲线,第一曲线还是基本盘植于运营商的,第二曲线我们也在快速拉升,因为去年来看政企收入达到36%的增长,远远高于我们整个收入的增长,它的比例是最高的,这也是后续很期待中兴在数字化转型以及5G行业应用上作为我们未来增长的一个新的快速发生的模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京将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