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MEA如何与企业智能化相结合?

基于改进梯度Hough圆变换的棒材在线自动计数方法

热轧相变过程变形抗力模型研究与开发

精轧负荷分配优化设计与模型自适应技术研究

轧机过程控制数学模型与轧制稳定性技术

一种秤体装置和示值系统可分离的无线电子秤

一种低速重载机械的早期故障检测系统

星光多普勒导航及其组合导航方法

基于火焰图像结构相似性的回转窑烧成状态识别方法

一种航拍式旋翼飞行器控制系统

一种靠近湖泊岸边的污染源定位方法

基于传感器的靠近不透水边界污染源探测与定位方法

一种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水环境污染源的探测方法

一种工业生产过程智能集成故障诊断方法及装置

基于ARM的新型指纹识别装置

基于AVR单片机的核磁共振含油量检测装置

基于AVR单片机的新型数字气压计

一种用于湖泊水质检测的分布式无线传感网络系统

飞行机器人路径规划仿真软件

轧钢厂棒材生产自动化流水线最后一步要求将从间歇式定尺剪切机上传送来的棒材成品按规定支数进行标准化打捆包装。目前我国大多数轧钢厂采用的人工计数方式,存在包装支数精度低的问题,使企业在市场销售中只有按照重量计量,而不能从国际上流行的负公差轧制方式获得应有经济效益。基于机器视觉的棒材自动计数和分钢系统具有计数速度快、精度高等特点,同时系统的实施也不会对原有棒材自动化生产流水线产生影响。基于机器视觉的棒材自动计数和分钢系统最为核心和关键的技术难题是如何提高棒材在线自动计数精度。本课题组拥有一项授权发明专利:基于改进梯度Hough圆变换的棒材在线自动计数方法(专利号:

■专利技术成果 □登记鉴定成果 □软件著作权 □农作物新品种成果

专利号/登记鉴定号/软著编号

■专利技术成果 □登记鉴定成果 □软件著作权 □农作物新品种成果

专利号/登记鉴定号/软著编号

■专利技术成果 □登记鉴定成果 □软件著作权 □农作物新品种成果

专利号/登记鉴定号/软著编号

■专利技术成果 □登记鉴定成果 □软件著作权 □农作物新品种成果

专利号/登记鉴定号/软著编号

■专利技术成果 □登记鉴定成果 □软件著作权 □农作物新品种成果

专利号/登记鉴定号/软著编号

■专利技术成果 □登记鉴定成果 □软件著作权 □农作物新品种成果

专利号/登记鉴定号/软著编号

■专利技术成果 □登记鉴定成果 □软件著作权 □农作物新品种成果

专利号/登记鉴定号/软著编号

□专利技术成果 □登记鉴定成果 □软件著作权 □农作物新品种成果

专利号/登记鉴定号/软著编号


□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

□信息□生物□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现代农业□先进制造□节能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海洋■高技术服务□其他

本发明采用无线传输模块、ARM 系统模块、陀螺仪模块、气压计模块、GPS 定位模块和电机模块与飞行器控制软件共同作用,通过航点定向,读取 GPS定位模块、气压计模块和陀螺仪模块信息,使得航拍式旋翼飞行器的定点悬停、低空低速飞行、垂直起降和室内飞行的动作精度更高。采用的 ARM 系统模块集成度高、精度高、实时性强、功耗低、主控体积小、重量轻、抗干扰能力强和成本低。其中的陀螺仪模块采用整合性 6 轴运动处理组件,用于感测与维持方向,抗陀螺效应好,使得航拍式旋翼飞行器动作迅速、反应灵敏和飞行稳定,故使航拍稳定和拍摄流畅。同时,采用气压计模块测定大气压强用于航拍式旋翼飞行器的定高功能;采用GPS  定位模块定位,使航拍式旋翼飞行器同时具有锁定航向定位、实时航拍显示的功能。

因此,本发明具有抗干扰性好、载重比高、稳定性好、抗陀螺效应强的特点。适合作为各种行业高空拍摄和低空拍摄设备使用

转化所需配套条件(资金、场地、设备及产品形式等)。

一种靠近湖泊岸边的污染源定位方法

武汉市青山区和平大道947

■专利技术成果 □登记鉴定成果 □软件著作权 □农作物新品种成果

专利号/登记鉴定号/软著编号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的靠近不透水边界污染源探测与定位方法。在待测的靠近不透水边界随机分布n个传感器节点,传感器节点以射频方式与终端节点连接,终端节点与网关无线连接,网关通过串口线与PC机连接。PC机中装有管理软件,传感器通过管理软件中的探测模块探测污染源是否存在,报错探测到污染源存在的节点,探测到污染源存在的节点通过与污染源扩散阶段分析模块中的稳定状态浓度差阀值比较后进入到定位模块1或者定位模块2,即可获得通过该节点所探测的污染源的位置坐标求平均值作为污染源的定位坐标。本发明具有可操作性强、精确度高、成本低廉和符合实际排污情况的特点。

无线传感网络系统在环境监测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本发明对象是湖库等水域出现污染源,实现对污染源的探测及定位,亦可实时对水体中多种水质参数进行监,进而对水质进行预测。

首先在待测水环境区域内均匀地部署n个传感器节点,传感器节点均分别以无线多跳的方式与汇聚节点连接。汇聚节点与网关连接,网关通过数据与数据管理中心连接;在数据管理中心装有管理软件,管理软件包括水环境污染源的探测模块和定位模块;最后,管理中心把收集的传感器节点的数据代入水环境污染源的探测模块和定位模块即可探测污染源并计算出污染源位置坐标。本发明具有简单易行、准确度高、操作性强、成本低廉和短时高效等优点。

无线传感网络系统在环境监测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本发明实现了对水环境中污染源的探测及定位,为水环境中污染源的探测与定位应用提供了一种先进的方法。该系统亦可实时对水体中多种水质参数进行监,进而对水质进行预测。

该发明专利涉及一种工业生产过程智能集成故障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工业生产过程数据采集;根据采集到的信号进行对象特征的分析和处理;按照智能集成方法,结合专家知识,进行高炉故障诊断分析,对故障进行识别,寻找故障原因,进行故障准确定位和诊断决策,有效地调节生产过程,从而使工业生产过程能正常进行。其中智能集成诊断方法包含以下步骤:贝叶斯网络模型的建立;FTAFMEA模型的综合分析和处理;神经网络专家系故障诊断分析和处理。同时还涉及到采用一种工业生产过程智能集成故障诊断装置,用以实现所提供的故障诊断方法。

根据该发明方法,融合各种信息,在复杂情况下进行推理,能有效地对工业生产过程故障进行综合诊断,提高了故障诊断系统的集成性、智能性、准确性和有效性,保障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

该专利涉及一种基于ARM的新型指纹识别装置,包含:数据存储器、程序存储器、ARM微处理器、触摸屏、LCD液晶屏、USB控制器接口、指纹传感器、GPU图像处理器构成,其特征在于,ARM微处理器分别与数据存储器、程序存储器、触摸屏、LCD液晶屏、USB控制器接口和、指纹传感器、GPU图像处理器相连接,利用指纹识别装置中的GPU图像处理器能够进行指纹图像信息的采集处理,获取相关信息、对指纹图像进行预处理、非细节特征点进行提取、利用稀疏矩阵指纹匹配技术,进行指纹匹配处理、计算指纹匹配度、根据匹配度进行指纹识别;该指纹识别装置具有较低的误识率和拒识率,在一定程度上适应对安全环境要求较高的应用场合。

该专利涉及一种基于AVR单片机的核磁共振含油量检测装置, 包括:核磁共振含油量检测系统由样品试管、磁场系统、振荡电路、信号放大、扫场电路、AVR ATmega单片机、数据存储器、比较电路、打印机、键盘和LCD显示器和电源等组成,其特征在于,核磁共振含油量检测装置是一个智能化检测装置,AVR ATmega单片机分别与信号放大、扫场电路、数据存储器、LCD显示器、打印机、键盘和比较电路等相连接,振荡电路分别同信号放大和样品试管相连接,磁场系统分别同扫场电路和比较电路相连接,整个系统用电源模块进行供电,该装置与其它检测系统相比,具备较高的检测速度、处理精度和较高的抗干扰能力。

根据该专利所提供的装置,达到了测量准确度高、操作简便、检测快速、对被测样品无损伤的检测效果。该装置可广泛地应用于农业、石油化工、塑料工业、粮食加工、军事科研等部门进行油料种子含油量的测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该专利涉及一种基于AVR单片机的新型数字气压计, 包括:气压传感器、放大器、AVR单片机、A/D转换器、温度传感器、时钟电路、通信电路、EEPROM存储器、键盘和LED数码显示器等组成,其特征在于,该新型数字气压计,AVR单片机分别与A/D转换器、温度传感器、时钟电路、通信电路、EEPROM存储器、键盘和LED数码显示器等相连接,该数字气压计与其它检测装置相比,采用AVR单片机和智能优化技术对压力传感器输出信号进行处理,实现压力信号的温度补偿,提高了数字气压计的测量精度。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湖泊水质监测的分布式无线传感网路系统。其技术方案是:该系统包括n个节点和一个基站,n个节点由一个协调器、至少一个终端盒至少一个路由器组成;节点的分布是先将路由器和协调器分别固定在湖泊汇中的某一监测区域,再将终端部署在路由器和协调器附近;节点均通过无线自组织方式构成无线传感网络。节点的结构除了微处理器控制模块的ROM中写入的控制软件不同外,其余均相同。本发明具有实时动态监测、成本低廉、能耗小、监测区域大、监测简便易行等优点。本发明在实际环境环境中的应用,能扩充、优化、完善国内现有环境监测技术和系统,为实时动态监测水环境质量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无线传感网络系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在某些特定场合,由于目标区域的特殊限制,其他的传感系统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使得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的优越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本发明为当前的环境监测提供了一种低成本新型的解决方法,对湖泊水质监控点,采用环境监测站和有线布线的方法,极大的限制了环境监测点的设置,无法获取准确、及时、全面的检测数据,不能真实的反映全市环境质量状况,投资高,管理困难;而采用无线传感器网络可以解决其难题。

该仿真软件的界面美观,操作简单实用,功能完备,主要用于飞行机器人空间路径规划及其自主学习等算法的验证与视景演示。软件具有人机交互功能,操作者通过使用操纵杆在线介入对目标机的运动控制。技术特点:1、针对仿真情节,设计了连续模式、分段模式和学习模式,可实现多模式切换。2、仿真参数可在线修改。3、使用多线程技术提高仿真的实时性和仿真的沉浸感。4、使用模块化设计方法。

可用于飞行机器人领域的仿真

专利转让、合作二次开发均可






汽车控制阀工作状态模拟技术与智能诊断平台

武汉市青山区和平大道947

一种保持差分直方图的最低比特位密写方法,属于隐蔽通信领域。该方法首先根据一个像素与其周围像素的差分,判断该像素是否可用于嵌入信息。然后,设计了一个基于差分变化矢量的代价函数,如果被嵌入的秘密比特与原始像素值的最低位不同,则根据该函数值对像素值进行调整,使差分直方图的变化量最小;否则不作改动。最后,根据像素变化的情况对差分变化矢量进行调整。本发明能够保持载密图像的差分直方图,可有效抵制基于像素差分分布的密写分析方法,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因此,本发明对隐蔽通信领域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多媒体信息安全及隐蔽通信领域

预计该成果在隐蔽通信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能满足中小企业低成本隐蔽通信的需求。

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延长网络的生存期、提高网络传输的可靠性和网络能量均衡的基于局部网络介数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能量均衡路由建立的方法。


主要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实际应用中有关选择能量均衡的完成数据包路由,延长网络生命期。

已授权的技术发明专利, 专利号

功率器件监控仪可以在线监测任意一种功率变换器中电力电子器件(例如大功率二极管、可控硅、GTOIGBT等)的电流和电压。该产品可以应用到大功率电气传动装置之中,实时监控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的运行情况,如果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发生异常,可以实时报警,如果把报警信号加到大功率电气传动装置的控制回路之中,还可以进行故障保护。

交流电机电流监控系统软件

随着汽车技术的快速更新迭代,特别是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汽车产业的深度融合,当前汽车产业正加速迈向智能化、网联化,而汽车产品也不断从传统单纯的交通工具逐渐演变为大型智能移动终端,朝着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用车场景、更好驾驶体验的方向发展。作为一项重要的支撑产业,汽车电子整体市场规模也因此得到了大幅增长。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全球汽车电子的市场规模为1 160亿美元,预计2022年将达到1 602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速为5.51%。其中增速最高的是ADAS板块,2016年市场规模为70.88亿美元,2022年预计将达到214.47亿美元,复合增速达20.27%,成为未来汽车电子的主要增长点。故近两年无论传统整车企业、零部件供应商还是新兴的科技企业,纷纷加速布局基于汽车电子的智能驾驶技术,其中包括德赛西威。

12月26日,国内汽车电子行业的领先企业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德赛西威,股票代码:002920)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敲钟上市,登陆中小板市场。据悉,本次德赛西威发行价格为20.42元/股,募集资金总额20.42亿元,后期该笔资金将主要用于建设汽车电子移动互联技术集成产业化项目、汽车电子智能工厂建设项目、汽车电子移动互联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进一步提升德赛西威产能和研发能力,助力德赛西威从传统的汽车一级制造供应商向软硬一体化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


借力资本运作 重点建设三大项目

具体来看,汽车电子移动互联技术集成产业化项目旨在通过新增汽车内饰电子产品产能,改善德赛西威现有产能不足问题,提升整体盈利能力。为实现这一点,德赛西威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将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生产及检测设备,并配备高素质、经验丰富的生产人员,来提高工厂自动化检测能力以及产品精度,提升产品质量,最终打造一个空间结构布局合理、装配水平稳定、工艺精度较高的汽车内饰电子产品生产基地,突破产能瓶颈,满足下游企业不断严苛的质量与性能要求,全面提升德赛西威产品竞争力。

“汽车电子移动互联技术集成产业化建设项目总投资98 451.99万元,项目投产后,预计年均收入达414 197.32万元,年均净利润25 767.76万元”,据德赛西威相关负责人透露。

汽车电子智能工厂建设项目则以工业4.0为核心,立足建设标准化的生产厂房,引进先进的机器设备与高素质、经验丰富工作人员,从而打造一个自动化水平高、清洁环保的数字化汽车电子产品生产基地,实现更高的工程效率和生产灵活性,拓宽利润增长点,同时帮助德赛西威进行前瞻性的新产品研发。例如,帮助德赛西威积极推动车载用户体验,通过车载信息娱乐系统、空调控制系统、驾驶信息及显示终端,以多通道交互系统和产品融合,推出基于用户使用场景设计的智能驾驶舱概念,并构建先进的人机交互HMI系统,让用户能够更轻松地获得特定场景下的驾驶信息和娱乐内容。

“汽车电子智能工厂建设项目总投资额66 685.98万元,截至2017月6月30日,项目已投资27 633.58万元,整体进展顺利。预计达产后,该项目年均收入可达319 990.48万元,年均净利润保持在20 203.16万元。”

而汽车电子移动互联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是在德赛西威现有技术研发中心基础上,进一步配置先进的、高精度的硬件研发设备及软件研发工具,并引进高端技术人才,最终建立与德赛西威发展相适应的技术基础平台,全面提升德赛西威技术研究及创新能力。该项目总投资额为21 625.31万元。

“可以说,此次发行上市,意味着德赛西威迈上了更高的台阶,同时也是一条新的起跑线。我们将谨怀着‘高效创新,提供专业价值,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首选合作伙伴’的愿景,保持‘倔匠’精神,在未来的征途上继续探索,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努力将德赛西威打造成在全球汽车电子领域具有影响力的国际化公司。” 德赛西威董事长陈春霖在上市仪式上表示。


依靠技术创新 加速智能化转型

事实上,作为中国汽车电子行业的领军企业,创新是德赛西威与生俱来的基因。

自成立之初,德赛西威便坚持自主创新,秉承以技术创新占领市场的发展思路,积极开展汽车电子研发设计、生产和质量管理工作。其中研发方面,德赛西威依托无线通信、3G/4G移动网络、卫星导航、图像处理、语言识别、车载总线、音视频处理、自动控制与车辆舒适性、人体工学分析等技术,先后获得了数百项国家专利,并有大量面向未来自动驾驶的技术正在研发当中,涵盖智能驾驶感知、决策、控制等多个领域。

“截至2017年6月30日,德赛西威及下属子公司拥有尚在有效期的、已获得授权的专利共计261项,其中发明98项,实用新型137项,外观设计26项,专利技术涵盖产品的核心算法、人机交互应用、逻辑传递调度、应用系统整合、具体车载应用功能实现、产品测试、产品制造和产品技术趋势预判等多个方面。”据德赛西威副总经理段拥政介绍。而促成这一切的是,德赛西威近1,500人的研发队伍以及平均每年不低于营业收入6%的研发投入。

生产方面,德赛西威通过引入行业先进的生产设备,如SIPLACE贴片机、选择焊、回流焊、美国NI测试硬件及系统等,极大地提高了产品的一致性和品质稳定性。不仅如此,从2010年开始,德赛西威还自主开发了多条全自动化生产线,以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MES,可实现SMD贴片安装控制、生产过程互锁防错控制、检验及测试数据和状态的跟踪追溯等功能,极大提高了SMD的效率。同时,制造过程全部生产数据通过网络进行系统信息化管理,使得汽车电子产品在制造过程中的状态也得到了及时跟踪,进一步提升了产品性能。

值得一提的是,德赛西威同时还是中国汽车电子行业工业4.0战略的重要发起者,以及中国制造2025的积极践行者。早在2015年7月,德赛西威就宣布启航工业4.0实施战略规划,并携手西门子数字工厂集团启动制造执行系统(MES)项目,且于 2016年与西门子相继启动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PLM)与质量管理系统(QMS)。接下来,德赛西威计划在2020年内按步骤分别实现数字化制造、数字化运营和智能运营的规划目标,打造汽车电子行业工业4.0模范工厂。

而质量管理方面,德赛西威以 “追求卓越”为质量方针,将“零缺陷容忍、顾客满意、持续改进、以人为本”的质量管理理念渗透到公司运作和产品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具体实施过程中,德赛西威通过全面推广APQP、PPAP、MSA、SPC、FMEA五大质量工具和PDCA质量环的应用,鼓励全员参与产品质量的持续改进,从研发设计、供应商管理、生产制造、产品交付及后续服务等各个环节,保障汽车电子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发展到现在,德赛西威已经拥有包括车载信息娱乐系统、空调控制器、驾驶信息显示系统、显示模组与系统、智能驾驶辅助系统(ADAS)等在内的多个系列的成熟产品。其中,车载信息娱乐系统、空调控制器和驾驶信息显示系统作为德赛西威的主打产品,2016年产能分别达到了434.7、202.5、76.5万台,产销率为93.82%、95.97%、87.85%。

“未来,鉴于ADAS巨大的发展空间——根据德勤预测,2020年全球ADAS市场规模将达400亿美元,德赛西威也将大力培育ADAS产品线,同时加大在相关人才、技术和设备方面的投入,抢占市场先机,建立ADAS民族品牌。”德赛西威相关负责人表示。据悉,目前德赛西威在车道偏离、盲区监测、低速移动物体检测、行人识别等方面已经展开了大量研究,其中部分技术已经开始产品化。预计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达产后,德赛西威将新增400余万台ADAS产能。

携手科技企业 积极迎接产业变革

虽然在深耕汽车电子市场的过程中,德赛西威一直坚持“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但随着以自动驾驶、智能网联为代表的新一代汽车技术逐步走向量产落地,而这两项技术均已被证实仅靠一家企业难以实现,德赛西威也开始像越来越多研发自动驾驶的企业那样,选择了商业“联盟”,以更好地推进汽车智能化,迎接产业变革。

譬如与腾讯车联的合作。2017年5月26日,德赛西威与腾讯车联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重点在汽车智能化的实施与落地上展开密切合作。具体来看,腾讯车联将携手腾讯云、腾讯科恩实验室,全方位支持德赛西威具备云端和大数据处理等能力,同时输出腾讯在整体安全、AI智能语音、智能出行以及腾讯强大社交账号体系下的信息娱乐服务能力,促进德赛西威从汽车电子硬件制造商向软硬一体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而德赛西威则凭借在车联网产品落地与前装方面的优势,为腾讯车联应用打开市场。

以及与百度的合作。2017年6月7日,德赛西威与百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BCU和MapAuto两个维度,在自动驾驶所涉及的高精度地图与自定位、汽车环境感知、决策等技术领域展开合作,共同打造自动驾驶汽车专用的计算平台量产产品,推动自动驾驶量产和普及。其中,德赛西威主要负责系统的硬件设计、软件的框架以及其他一些底层设计,如产品安全性、功能安全性等,百度则主要贡献软件技术和算法。据悉,目前该项目进展顺利,未来研发完成后,有望用于L4自动驾驶。

除此以外,还有其他一些类似的案例。可以说,在德赛西威从汽车一级制造供应商向软硬一体化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的过程中,坚持的是“两条腿走路”,即一方面通过自主研发来加大在智能驾驶领域的产品布局,另一方面则通过商业协同,推进智能驾驶的商业化落地,也就是在产品、技术落地前,先绑定合作伙伴关系,再共同推进研发,共享研发成果。

正是有了这样清晰的布局,特别是围绕软硬件的整合和制造同时进行全面的部署,在当前智能驾驶一步步逼近量产的过程中,德赛西威离成为真正的软硬一体化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也越来越近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工业自动智能化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