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投资组合包括A、B、C三种股票,其中A股票在组合中占比为20%,B股票占比40%,C股票占比40?

某投资者将其投资总额的60%投资于A股票,40%投资于B股票。其中A股票年收益率为20%,标准差为10%,B股票年预期收益率为10%,标准差为15%,两种股票预计相关系数为0.3,则该投资者证券组合的预期收益率为:( ) A.16%; B.26% ; C.9.67% ; D.19.67% ;

1、假设A公司在今后不增发股票,预计可以维持2003年的经营效率和财务政策,不断增长的产品能为市场所接受,不变的销售净利率可以涵盖不断增加的利息,若2003年的销售可持续增长率是10%,A公司2003年支付的每股股利是0.5元,2003年末的股价是40元,股东预期的报酬率是( )
解析:因为满足可持续增长的相关条件,所以股利增长率为10%

2、A租赁公司将原价105430元的设备以融资租赁方式租给B公司,共租3年,每半年初付租金2万元,满三年后再付象征性的名义价值10元,则设备所有权归属于B公司。如B公司自行向银行借款购此设备,银行贷款年利率为12%,每半年付息一次,则B应该( )
3、有一项年金,前3年无流入,后5年每年年初流入500万元,假设年利率为10%,其现值为( )万元。
解析:本题是递延年金现值计算的问题,对于递延年金现值计算的关键是确定正确的递延期,本题总的期限为8年,由于后5年每年初有流量,即在第4到8年的每年初也就是第3到7年的每年末有流量,从图中可以看出与普通年金相比,少了第1年末和第2年末的两期A,所以递延期为2,因此现值=500×(P/A,10%,5)×(P/S,10%,2)=500×3.791×0.826=1565.68

4、一项600万元的借款,借款期3年,年利率为8%,若每半年复利一次,年实际利率会高出名义利率( )
解析:本题的考点是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的换算。已知:M=2 r=8%
根据实际利率的名义利率之间关系式:

5、证券投资者在购买证券时,可以接受的价格是( ).
解析:投资者选择投资对象的标准有两个,价格标准和收益率标准,两者最终反映为证券投资内在价值,即证券投资预期未来现金流入量的折现值的高低
6、当必要报酬率不变的情况下,对于分期付息的债券,当市场利率小于票面利率时,随着债券到期日的接近,债券价值将相应( )
解析:对于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折价债券,随着时间的推移,债券价值将相应增加,对于分期付息的溢价债券,随着时间的推移,债券价值将减少,本题市场利率小于票面利率,属于溢价发行债券。
7、某企业于2003年4月1日以950元购得面额为1000元的新发行债券,票面利率12%,每年付息一次,到期还本,该公司若持有该债券至到期日,其到期收益率为( )
解析:对于折价发行,每年付息的债券,其到期收益率高于票面利率;对于溢价发行,每年付息的债券,其到期收益率小于票面利率;对于平价发行,每年付息的债券,其到期收益率等于票面利率。
8、当证券间的相关系数小于1时,分散投资的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投资组合机会集线的弯曲必然伴随分散化投资发生
B、投资组合报酬率标准差小于各证券投资报酬率标准差的加权平均数
C、表示一种证券报酬率的增长与另一种证券报酬率的增长不成同比例
D、其投资机会集是一条曲线
解析:如果投资两种证券,投资机会集是一条曲线,若投资两种以上证券其投资机会集落在一个平面上。
9、一个投资项目的原始投资于建设起点一次投入,使用年限为10年,当年完工并投产.经预计该项目的回收期是4年,则按内含报酬率确定的年金现值系数是( )
解析:内含报酬率是能使未来现金流入现值等于原始投资的贴现率;
回收期=原始投资额/每年现金净流入量
原始投资额=每年现金净流入量×回收期
由于:原始投资额=每年现金净流入量×年金现值系数
即:年金现值系数=回收期=4
11、某种股票的购进价格是30元,最近刚支付的股利为每股3元,估计股利年增长率为12%,则该种股票的预期收益率为( )。
12、下列关于风险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
A、风险越大要求的报酬率越高
B、风险是无法选择和控制的
C、随时间的延续,无险将不断加大
D、有风险就会有损失,二者是相伴而生的
解析:投资者冒风险投资、就要有风险报酬作补偿,因此风险越高要求的报酬率就高。特定投资的风险具有客观性,但你是否去冒风险及冒多大风险,是可以选择的。风险是一定时期的风险,随时间延续事件的不确定性缩小。风险既可以给投资人带来预期损失,也可带来预期的收益。
13、投资风险中,非系统风险的特征是( )。
A、不能被投资多样化所稀释
B、不能消除而只能回避
C、通过投资组合可以稀释
D、对各个投资者的影响程度相同
解析:非系统风险可以通过多角化投资消除,又称为可分散风险。
14、若两个投资项目间的协方差小于零,则它们间的相关系数( )。
解析:σjk=rjkσjσk ;由公式可看出若两个投资项目的协方差小于零,则它们的相关系数也会小于零。
15、下列关于相关性对风险影响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证券报酬率的相关系数越小,风险分散化效应就越强
B、机会集曲线是否有向左弯曲部分,取决于相关系数的大小
C、机会集是一条直线,表示两种组合的证券相关系数为0
D、机会集曲线越弯曲,证券报酬率的相关系数就越小
解析:完全正相关的投资组合,不具有风险分散化效应,其机会集是一条直线。
解析:本题的主要考核点是投资回收系数与普通年金现值系数的互为倒数关系。
17、甲方案在五年中每年年初付款2000元,乙方案在五年中每年年末付款2000元,若利率相同,则两者在第五年年末时的终值( )
D、可能会出现上述三种情况中的任何一种
解析:本题的主要考核点是预付年金终值与普通年金的终值的关系。由于预付年金终值=(1+i)普通年金的终值,所以,若利率相同,期限相同,预付年金终值大于普通年金的终值。
18、有一笔国债,5年期,溢价20%发行,票面利率10%,单利计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其到期收益率是( )。
解析:本题的主要考核点是债券到期收益率的计算。债券的到期收益率是指债券的本金和利息流入的现值等于其购买价格时的贴现率。由于在本题中属于溢价购买,所以,购买价格等于其面值(1+20%)。计算到期收益率是求解含有贴现率的方程,即:现金流出的现值一现金流入的现值。
假设面值为M,到期收益率为i,则有:
19、有效集以外的投资组合与有效边界上的组合相比,不包括( )
A、相同的标准差和较低的期望报酬率
B、相同的期望报酬率和较高的标准差
C、较低报酬率和较高的标准差
D、较低标准差和较高的报酬率
解析:本题的主要考核点是有效边界的含义。有效集以外的投资组合与有效边界上的组合相比,有三种情况:
(1)相同的标准差和较低的期望报酬率;
(2)相同的期望报酬率和较高的标准差;
(3)较低报酬率和较高的标准差。
以上组合都是无效的,如果投资组合是无效的,可以通过改变投资比例转换到有效边界上的某个组合,以达到提高期望报酬率而不增加风险,或者降低风险而不降低期望报酬率的组合。
20、已知风险组合的期望报酬率和标准差分别为15%和20%,无风险报酬率为8%,某投资者除自有资金外,还借入20%的资金,将所有的资金用于购买市场组合,则总期望报酬率和总标准差分别为( )
解析:本题的主要考核点是资本市场线的意义。由无风险资产和一种风险资产构成的投资组合的标准差= ,由于无风险资产的标准差为0,所以,由无风险资产和一种风险资产构成的投资组合的标准差=X风σ风;由无风险资产和一种风险资产构成的投资组合的预期报酬率=X风K风+X无K无,以上公式中,X风和X无分别表示风险资产和无风险资产在构成的投资组合的比例,X风+X无=1;K风和K无分别表示风险资产和无风险资产的期望报酬率;σ风和σ无分别表示风险资产和无风险资产的标准差。由此得到教材上的计算公式,只不过教材中公式的符号Q和1―Q由这里的X风和X无分别表示而已。
21、某只股票要求的收益率为15%,收益率的标准差为25%,与市场投资组合收益率的相关系数是0.2,市场投资组合要求的收益率是14%,市场组合的标准差是4%,假设处于市场均衡状态,则市场风险价格和该股票的贝他系数分别为( )
解析:本题的主要考核点是风险价格和贝他系数的计算。
风险价格=14%-10%=4%。
22、下列因素引起的风险,企业可以通过多角化投资予以分散的是( )。
解析:本题的主要考核点是投资组合的意义。从个别投资主体的角度来划分,风险可以分为市场风险和公司特有风险两类。其中,市场风险(不可分散风险、系统风险)是指那些影响所有公司的因素引起的风险,不能通过多角化投资来分散;公司特有风险(可分散风险、非系统风险)指发生于个别公司的特有事件造成的风险,可以通过多角化投资来分散。选项A、B、D引起的风险属于那些影响所有公司的因素引起的风险,因此,不能通过多角化投资予以分散。而选项C引起的风险,属于发生于个别公司的特有事件造成的风险,企业可以通过多角化投资予以分散。
23、如某投资组合由收益完全负相关的两只股票构成,则( )。
A、该组合的非系统性风险能完全抵销
B、该组合的风险收益为零
C、该组合的投资收益大于其中任一股票的收益
D、该组合的投资收益标准差大于其中任一股票收益的标准差
解析:本题的主要考核点是呈完全负相关的股票构成的投资组合的意义。把投资收益呈负相关的证券放在一起进行组合。一种股票的收益上升而另一种股票的收益下降的两种股票,称为负相关股票。投资于两只呈完全负相关的股票,该组合投资的非系统风险能完全抵销。
24、某股票收益率的标准差为0.9,其市场组合收益率的相关系数为0.5,市场组合收益率的标准差为0.45。该股票的收益率与市场组合收益率之间的协方差和该股票的贝他系数分别为( )。
解析:本题的主要考核点是协方差和贝他系数的计算。
协方差=该股票收益率的标准差×市场组合收益率的标准差×两者的相关系数=0.9×0.45×0.5=0.2025;贝他系数=相关系数×该股票收益率的标准差/市场组合收益率的标准差=0.9×0.5/0.45=1。

1、对于货币的时间价值概念的理解,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
A、货币时间价值是指货币经过期一定时间所增加的价值
B、一般情况下,货币的时间价值应按复利方式来计算
C、货币的时间价值是评价投资方案的基本标准
D、不同时间的货币收支不宜直接进行比较,只有把它们换算到相同的时间基础上,才能进行大小的比较和比率的计算
E、货币时间价值一般用相对数表示,是指整个社会平均资金利润率或平均投资报酬率
解析:货币时间价值是指货币经历一定时间的投资和再投资所增加的价值。货币只有经过投资和再投资才会增值,不投入生产经营过程的货币不会增值,因此A不对;货币的时间价值是指没有风险和没有通货膨胀条件下的社会平均资金利润率或平均投资报酬率;E的表述缺乏限定条件,所以不对。
2、在复利计息、到期一次还本的条件下,债券票面利率与到期收益率不一致的情况有( )。
A、债券平价发行,每年付息一次
B、债券平价发行,每半年付息一次
C、债券溢价发行,每年付息一次
D、债券折价发行,每年付息一次
解析:只要是平价发行的债券,无论其计息方式,其票面利率与到期收益率一致。2005年教材指出,除非特别指明,必要报酬率与票面利率采用同样的计息规则,包括计息方式(单利还是复利)
3、与股票内在价值呈反方向变化的因素有( )。
解析:本题的考核点是股票价值的评价模式,V=D1/Rs―g,由公司看出,股利率增长率g,年股利D,与股票价值呈同向变化,而预期报酬率Rs与股票价值呈反向变化,而β与预期报酬率呈同向变化,因此β系数同股票价值亦成反向变化。
4、下列有关投资组合风险和报酬的表述正确的是( )
A、除非投资于市场组合,否则投资者应该通过投资于市场组合和无风险资产的混合体来实现在资本市场线上的投资
B、当资产报酬率并非完全正相关时,分散化原理表明分散化投资是有益的,原因在于能够提高投资组合的期望报酬率对其风险的比值,即分散化投资改善了风险一报酬率对比状况
C、一项资产的期望报酬率是其未来可能报酬率的均值
D、投资者可以把部分资金投资于有效资产组合曲线以下的投资组合
解析:有效资产组合曲线以下的投资组合为无效组合,投资者绝不应该把所有资金投资于有效资产组合曲线以下的投资组合。
5、下列有关证券组合风险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证券组合的风险不仅与组合中每个证券的报酬率标准差有关,而且与各证券之间报酬率的协方差有关。
B、持有多种彼此不完全正相关的证券可以降低风险
C、资本市场线反映了在资本市场上资产组合系统风险和报酬的权衡关系
D、投资机会集曲线描述了不同投资比例组合的风险和报酬之间的权衡关系,有效边界就是机会集曲线上从最小方差组合点到最低预期报酬率的那段曲线
解析:本题的考点是证券组合风险的相关内容。有效边界就是机会集曲线上从最小方差组合点到预期报酬率的那段曲线。
6、递延年金具有如下特点( )。
A、年金的第一次支付发生在若干期以后
C、年金的现值与递延期无关
D、年金的终值与递延期无关
解析:递延年金又称延期年金,是指第一次支付发生在第二期或第二期以后的年金,递延年金终值是指最后一次支付时的本利和,其计算方法与普通年金终值相同。
7、下列关于债券到期收益率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它是指导选购债券的标准
B、它是指购进债券后,一直持有该债券至到期日可获取的收益率
C、它可以反映债券投资按复利计算的真实收益率
D、它是能使未来现金流入现值等于债券买入价格的贴现率
解析:债券到期收益率是指购进债券后,一直持有该债券至到期日可获取的收益率。这个收益率是指按复利计算的收益率。它是能使未来现金流入现值等于债券买入价格的贴现率。
8、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
A、复利终值系数和复利现值系数互为倒数
B、普通年金终值系数和普通年金现值系数互为倒数
C、普通年金终值系数和偿债基金系数互为倒数
D、普通年金现值系数和资本回收系数互为倒数


9、长期债券收益率一般高于短期债券收益率,这是因为( )
A、债券的到期时间越长,利率风险越大
B、债券的持有时间越长,购买力风险越大
C、长期债券的流动性差,变现力风险大
D、长期债券的面值较高
解析:长期债券的特点是期限长,由此利率变动给投资人带来损失的可能应大;同时期限长,又难以避免通货膨胀的影响。长期债券的另一个特点是流动性差,使投资人无法在短期内以合理的价格来买掉的利率风险就大。风险和收益率的基本关系是,风险越大,投资人要求的报酬率就越高,长期债券收益率会高于短期债券收益率。
10、影响债券定价的因素包括( )。
解析:由债券估价的基本模型可以看出。
11、若按年支付利息,则决定债券投资的年到期收益率高低的因素有( )。
解析:由到期收益率“简便算法”的计算公式可知。
12、下列属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假设的内容有( )。
A、所有投资者均可以无风险利率无限地借入或贷出资金
C、所有投资者拥有同样预期
D、所有资产的数量是给定的固定不变的
解析:见教材“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假设”
13、下列有关资本市场线和证券市场线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证券市场线无论对于单个证券,还是投资组合都可以成立
B、资本市场线只对有效组合才能成立
C、证券市场线和资本市场线的纵轴表示的均是预期报酬率,且在纵轴上的截距均表示无风险报酬率
D、证券市场线的横轴表示的是β值,资本市场线的横轴表示的是标准差
解析:本题的主要考核点是由资本市场线和证券市场线的区别与联系。
14、A债券票面年利率为10%,若半年付息一次,平价发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债券的实际周期利率为5%
B、A债券的年实际必要报酬率为10.25%
C、A债券的半年实际必要报酬率为5%
D、A债券的名义必要报酬率为10%
E、A债券的名义利率为10%
解析:本题的主要考核点是实际利率和名义利率的关系。
由于年半年付息一次,所 ,票面年利率10%为A债券的名义利率,其实际周期利率为5%(即10%÷2),又由于平价发行,所以A债券的名义必要报酬率=A债券的名义利率=10%,其半年实际必要报酬率为5%(即周期利率为10%÷2)。A债券的年实际必要报酬率=(1+ )2―1=10.25%
15、在不考虑通货膨胀的前提下,风险与期望投资报酬率的关系可正确表示为( )。
A、期望投资报酬率=无风险报酬率+风险报酬率
B、期望投资报酬率=无风险报酬率+风险程度
C、期望投资报酬率=资金时间价值+通货膨胀补偿率+风险报酬率
D、期望投资报酬率=资金时间价值+风险报酬率
解析:本题的主要考核点是风险与期望投资报酬率的关系.
风险与期望投资报酬率的关系可正确表示为:
利率(即期望投资报酬率)=纯利率+通货膨胀补偿率+风险报酬率=资金时间价值(即纯利率)+通货膨胀补偿率+风险报酬率
同时,风险与期望投资报酬率的关系又可正确表示为:
期望投资报酬率=无风险报酬率+风险报酬率
所以,在不考虑通货膨胀的前提下,风险与期望投资报酬率的关系可正确表示为A、D。
16、投资者风险回避态度和证券市场斜率的关系是( )。
A、投资者都愿意冒险,证券市场线斜率就小
B、投资者都愿意冒险,证券市场线斜率就大
C、投资者都不愿意冒险,证券市场线斜率就大
D、投资者都不愿意冒险,证券市场线斜率就小
解析:本题的主要考核点是证券市场线斜率的影响因素。市场市场斜率取决于全体投资者的风险回避态度,如果大家都愿意冒险,风险报酬率就小,如果大家都不愿意冒险,证券市场线斜率就大。
17、某公司拟购置一处房产,付款条件是:从第7年开始,每年年初支付10万元,连续支付10次,共100万元,假设该公司的资本成本率为10%,则相当于该公司现在一次付款的金额为( )万元。
解析:本题的主要考核点是递延年金求现值。按递延年金求现值公式:递延年金现值=A×(P/A,i,n-s)×(P/S,i,s)=A×〔(P/A,i,n)-(P/A,i,s)〕,s表示递延期,n表示总期数,一定注意应将期初问题转化为期末,所以,s=5,n=15。

1、名义利率指一年内多次复利时给出的年利率,它等于每期利率与年内复利次数的乘积。( )
解析:设名义利率r,每年复利次数为M。则一年内多次复利时,每期的利率为 。每期利率与年内复利次数的乘积为r(r= )。例如年利率为8%,每年复利4次,则每期利率为2%(8%/4),乘以年内复利次数(4次),其乘积为8%(2%×4)即名义利率。
2、有效资产组合曲线是一个由特定投资组合构成的集合,集合内的投资组合在既定的风险水平上,期望报酬率不一定是的。( )
解析:有效资产组合曲线是一个由特定投资组合构成的集合。集合内的投资组合是既定的风险水平上,期望报酬率是的,或者说在既定的期望报酬率下,风险是最低的。3、从长期来看,公司股利的固定增长率(扣除通货膨胀因素)不可能超过公司的资本成本率。( )
解析:如果g大于K,根据固定增长的股票价值模型,其股票价值应是无穷大或为负数,则不具有实际意义。
4、证券报酬率之间的相关性越弱,风险分散化效应就越弱,机会集是一条直线。( )
解析:证券报酬率之间的相关性越弱,风险分散化应就越强,机会集曲线就越弯曲
5、对于多个投资方案而言,无论各方案的期望值是否相同。标准离差率的方案一定是风险的方案。( )
解析:标准离差率是一个相对数指标,可直接比较投资方案的风险的大小。
6、对债券投资收益评价时,应以债券价值和到期收益率作为评价债券收益的标准,票面利率不影响债券收益。( )
解析:到期收益率是使未来现金流入量现值等于债券买入价格的贴现率,按票面利率和面值确定的利息收入是债券投资未来的现金流入量。
7、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债券,当投资者要求的收益率高于债券票面利率时,债券的市场价值会低于债券面值;当投资者要求的收益率低于债券票面利率时,债券的市场价值会高于债券面值;当债券接近到期日时,债券的市场价值向其面值回归。( )
解析:分期付息,到期还本债券的各期利息是根据面值和票面利率计算的,一般利息是固定不变的,因此,当投资者要求的收益率,即市场利率大于票面利率时,债券会折价发行;当市场利率小于票面利率时,债券会溢价发行。债券的折价额和溢价额,在确定各期收益时,要采用直线法或实际利率法分期摊销,逐渐接近面值,至债券到期还本时摊销完毕,债券的价值就会等于面值。
8、公司支付较低的股票获利率时,股东则不会接受并卖出所持该公司的股票。( )
解析:股票投资人的收益来源有两个,股利收益率和资本利得收益率,当公司支付较低股利时,只有股票持有人认为股价将士会上升,才会继续持有股票,等待股价上升时再抛出获得资本利得。
9、一种10年期的债券,票面利率为10%;另一种5年期的债券,票面利率亦为10%。两种债券在其他方面没有区别,在市场利息率急剧上涨时,前一种债券价格下跌得更多。( )
解析:本题的主要考核点是利率的变动对债券价值的影响。市场利率会影响债券市场价值的变化,债券的到期时间越长,利率风险越大。因为在市场利率急剧上涨时,期限长的债券其未来的本金和利息折成的现值(折现率为市场利率)受的影响更大,因此本题说法正确。
10、预期通货膨胀提高时,无风险利率会随着提高,进而导致证券市场线的向上平移。风险厌恶感的加强 ,会提高证券市场线的斜率。( )
解析:本题的主要考核点是证券市场线的斜率的影响因素。证券市场线:Ki=Rf+β(Km―Rf)从证券市场线可以看出,投资者要求的收益率不仅仅取决于市场风险,而且还取决于无风险利率(证券市场线的截距)和市场风险补偿程度(证券市场线的斜率)。由于这些因素始终处于变动中,所以,证券市场线也不会一成不变。预期通货膨胀提高时,无风险利率(包托货币时间价值和通货膨胀附加率)会随之提高,进而导致证券市场线的向上平移。风险厌恶感加强,大家都不愿意冒险,风险报酬率即(Km―Rf )就会提高,提高了证券市场线的斜率。
11、充分投资组合的风险,只受证券间协方差的影响,而与各证券本身的方差无关。( )
解析:本题的主要考核点是充分投资组合下的风险影响因素。投资组合报酬率概率分布的方差计算公式为:


由上式可知,当投资组合包含N项资产时,投资组合报酬率概率分布的方差是由N2 个项目――N个方差和N(N―1)个协方差组成。

只受证券间协方差的影响,而与各证券本身的方差无关。
12、采用多角经营控制风险的惟一前提是所经营的各种商品的利润率存在负相关关系。( )
解析:本题的主要考核点是多角经营可以分解并控制风险。从统计学上可以证明:几种商品的利润率和风险是独立的(即相关系数为0)或是不完全相关的。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利润率的风险能够因多种经营而减少。即只要几种商品的利润率和风险的相关系数在-1和+1之间,则企业的总利润率的风险能够因多种经营而减少。
13、构成投资组合的证券A和证券B,其标准分别为12%和8%。在等比例投资的情况下,如果两种证券的相关系数为1,该组合的标准差为10%;如果两种证券的相关系数为-1,则该组合的标准差为2%。( )
解析:本题是一道考题,主要考核点是相关系数的计算。对于两种证券形成的投资组合,投资组合的标准差= ,当相关系数r12=1时,投资组合的标准差=A1σ1+A2σ1;当相关系数r12=-1时,投资组合的标准差=|A1σ1+A2σ2|,所以根据题意,在等比例投资的情况下,当相关系数为1时,组合标准差=(12%+8%)/2=10%;在等比例投资的情况下,相关系数为-1时,组合标准差=(12%-8%)/2=2%。
14、当代证券组合理论认为不同股票的投资组合可以降低风险,股票的种类越多,风险越小,包括全部股票的投资组合风险为零。( )
解析:本题的主要考核点是证券组合理论的含义。当代证券组合理论认为不同股票的投资组合可以降低公司的特有风险,股票的种类越多,承担公司的特有风险就越小,但投资组合不能分散市场风险。对于包括全部股票的投资组合,只要进行合适的投资组合,则全部股票的投资组合就只承担市场风险,而不承担公司的特有风险。
15、分离定理强调两个决策:一是确定市场组合,这一步骤不需要考虑投资者个人的偏好;二是如何构造风险资产组合与无风险资产之间的组合,这一步骤需要考虑投资者个人的偏好。( )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分离定理的含义。

1、某公司持有A、B、C三种股票构成的证券组合,它们目前的市价分别为20元/股、6元/股和4元/股,它们的β系数分别为2。1、1。0和0。5,它们在证券组合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50%,40%,10%,上年的股利分别为2元/股、1元/股和0。5元/股,预期持有B、C股票每年可分别获得稳定的股利,持有A股票每年获得的股利逐年增长率为5%,若目前的市场收益率为14%,无风险收益率为10%。要求:(1)计算持有A、B、C三种股票投资组合的风险收益率。(2)若投资总额为30万元,风险收益额是多少?(3)分别计算投资A股票、B股票、C股票的必要收益率。(4)计算投资组合的必要收益率。(5)分别计算A股票、B股票、C股票的内在价值。(6)判断该公司应否出售A、B、C三种股票。
(2)投资组合风险收益额=30×6%=1.8(万元)

(6)由于A股票目前的市价高于其内在价值,所以A股票应出售,B和C目前的市价低于其内在价值应继续持有。
2、下表给出了四种状况下,“成熟股”和“成长股”两项资产相应可能的收益率和发生的概率,假设对两种股票的投资额相同

要求:(1)计算两种股票的期望收益率。(2)计算两种股票各自的标准差。(3)计算两种股票之间的相关系数。(4)计算两种股票的投资组合收益率(5)计算两种股票的投资组合标准差。
(2)成熟股票的标准差=
(4)因为对两种股票的投资额相同,所以投资比重为50%
3、某公司在2000年1月1日以950元价格购买一张面值为1000元的新发行债券,其票面利率8%,5年后到期,每年12月31日付息一次,到期归还本金。要求:计算回答下列问题。(1)2000年1月1日该债券到期收益率是多少;(2)假定2004年1月1日的市场利率下降到6%,那么此时债券的价值是多少?(3)假定2004年1月1日该债券的市价为982元,此时购买该债券的投资收益率是多少?(4)假定2002年1月1日的市场利率为12%,债券市价为900元,你是否购买该债券。
(1)计算债券投资收益率
=961.08(元)(大于950元,应提高折现率再次测试)
该债券的收益率为9.3%
因为债券价值903.94元大于价格900元,所以应购买。
4、已知A股票的预期报酬率为20%,标准差为40%;B股票的预期报酬率为12%,标准差为13.3%,投资者将25%的资金投资于A股票,75%的资金投资于B股票。要求:(1)计算投资组合的预期报酬率;(2)若它们的相关系数分别等于1、―1、0和―0.4分别计算投资组合的标准差;(3)对计算结果进行简要说明。
(2)相关系数等于1时:
相关系数等于0时:组合标准差
相关系数等于―0.4时;

(3)由以上计算可知,资产组合的标准差随相关系数的减小而减小,即相关系数越小分散风险的效应越强。当相关系数等于1时,它们的收益变化的方向和幅度完全相同,不能抵销任何风险,这时组合的标准差为20%。当相关系数为―1时,两种股票完全负相关,它们的收益变化的方向和幅度完全相反,可以最充分的抵消风险,这时组合的标准差为零,当相关系数在+1和―1之间时,可以部分的抵消风险,当相关系数为―0.4时,组合的标准差为11%,小于完全正相关的标准差20%。以上各种情况下,组合的预期报酬率始终为14%,说明马克维茨的投资组合理论:若干种证券组成的投资组合,其收益是这些股票收益的加权平均数,但其风险要小于这些股票的加权平均风险。
5、股票A和股票B的报酬率的概率分布如下:

要求:(1)股票A和股票B的期望报酬率;(2)股票A和股票B的标准差;(3)股票A和股票B的变化系数;(4)假设股票A的报酬率和股票B的报酬率的相关系数为0.8,股票A的报酬率和股票B的报酬率的协方差。
本题的主要考核点是有关预期值、标准差、变化系数和协方差的计算。
(1)股票A和股票B的期望报酬率

(2)股票A和股票B的标准差
(3)股票A和股票B的变化系数
(4)股票A的报酬率和股票B的报酬率的协方差
6、股票A和股票B的部分年度资料如下(单位为%):

要求:(1)分别计算投资于股票A和股票B的平均收益率和标准差;(2)计算股票A和股票B收益率的相关系数;(3)如果投资组合中,股票A占40%,股票B占60%,该组合的期望收益率和标准差是多少?提示:自行列表准备计算所需的中间数据,中间数据保留小数点后4位。
答案:本题考查单项投资和投资组合的收益率、标准差的计算。
(1)股票的平均收益率即为各年度收益率的简单算术平均数。
计算所需的中间数据准备:

(3)计算投资组合的期望收益率和标准差期望收益率=22%×0.4+26%×0.6=24.4%


1、A、B两家公司同时于2000年1月1日发行面值为1000元、票面利率为10%的5年期债券,A公司债券规定利随本清,不计复利,B公司债券规定每年6月底和12底付息,到期还本。(1)若2002年1月1日的A债券市场利率为12%(复利按年计息),A债券市价为1050元,问A债券是否被市场高估?(2)若2002年1月1日的B债券市场利率为12%,B债券市价为1050元,问该资本市场是否完全有效。(3)若C公司2003年1月1日能以1020元购入A公司债券,计算复利实际到期收益率。(4)若C公司2003年1月1日能以1020元购入B公司债券,计算复利实际到期收益率。(5)若C公司2003年4月1日购入B公司债券,若必要报酬率为12%,则B债券价值为多少。
=8=1067.7(元),债券被市场低估。
V0与P0相差较大,资本市场不完全有效。
利用插入法可得,到期收益率=21.31%
当I=4%时,等式右边=50×3.6299+8=
I=4%+〔(-1020)÷(-1000)〕×(5%-4%)=4.455%

2、已知A公司拟购买某公司债券作为长期投资(打算持有至到期日),要求的必要收益率为5%。现有三家公司同时发行5年期,面值均为1000元的债券。其中:甲公司债券的票面利率为8%,每年付息一次,到期还本,债券发行价格为1041元;乙公司债券的票面利率为8%,单利计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发行价格为1050元;丙公司债券的票面利率为零,债券发行价格为750元,到期按面值还本。部分货币时间价值系数如下:

要求:(1)计算A公司购入甲公司债券的价值和收益率。(2)计算A公司购入乙公司债券的价值和收益率。(3)计算A公司购入丙公司债券的价值(4)根据上述计算结果,评价甲、乙、丙三公司债券是否具有投资价值,并为A公司做出购买何种债券的决策
本题的主要考核点是债券的价值和债券到期收益率的计算。
(1)甲公司债券的价值
因为:发行价格1041元<债券价值1084.29元
所以:甲债券收益率>6%
下面用7%再测试一次,其现值计算如下:
计算数据为1041元,等于债券发行价格,说明甲债券收益率为7%。
(2)乙公司债券的价值
因为:发行价格1050元>债券价值1046.22元。
所以:乙债券收益率<6%
下面用5%再测试一次,其现值计算如下:
因为:发行价格1050元<债券价值1096.90元
所以:5%<乙债券收益率<6%
(4)因为:甲公司债券收益率高于A公司的必要收益率,发行价格低于债券价值。
所以:甲公司债券具有投资价值
因为:乙公司债券收益率低于A公司的必要收益率,发行价格高于债券价值
所以:乙公司债券不具有投资价值
因为:丙公司债券的发行价格高于债券价值
所以:丙公司债券不具有投资价值
决策结论:A公司应当选择购买甲公司债券的方案。
3、A股票和B股票在5种不同经济状况下预期报酬率的概率分布如下表所示:

要求:(1)分别计算A股票和B股票报酬率的预期值及其标准差;(2)已知A股票和B股票的协方差为-6%,计算A股票和B股票的相关系数。(3)根据(2)计算A股票和B股票在不同投资比例下投资组合的预期报酬率和标准差。

(3)A股票和B股票在不同投资比例下投资组合的预期报酬率和标准差

当WA=1,WB=0,组合的预期报酬率=1×10%+0×0.15=10%
当相关系数=-1时,组合的标准差=WAσ--WBσB
由于10%=4%+β(12%-4%),所以,β=0.75
由于β=r× ,所以A股票与市场组合的相关系数=r=β÷( )=0.75÷( )=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投资组合类型有哪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