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问政微博问政拓宽了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的渠道这句话对吗

更多“近年来,武汉市多个政府部门的负责人走上电视直播问政台,接受市民问政。下列对市民积极参与“电视问政"活动的认识,正确的是()”相关的问题

某市实行电视问政,市领导和政府部门负责人以电视台开设的专门栏目为平台,接受公众质询,以此“治庸

问责”,推动政府积极解决市民关心的问题。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不正确的?

A.社会主义法治是“治权之治”,电视问政有利于强化人民群众对官员的监督

B.电视问政体现了高效便民的原则

C.电视问政是“治庸问责”的有效法律手段

D.电视问政有助于引导市民规范有序地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

某市实行电视问政,市领导和政府部门负责人以电视台开设的专门栏目为平台,接受公众质询,以此“治庸

问责”,推动政府积极解决市民关心的问题。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不正确的?

A. 社会主义法治是“治权之治”,电视问政有利于强化人民群众对官员的监督

B. 电视问政体现了高效便民的原则

C. 电视问政是“治庸问责”的有效法律手段

D. 电视问政有助于引导市民规范有序地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

衢州电视问政节目《请人民阅卷》的开播,给市民提供了一个参政问政平台,也有利于督促全市党员干部进一步提升为人民服务的水平。这说明()①电视问政能够保障全社会的绝对公平②民主监督是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具体体现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④电视问政是人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唯一渠道

近年来.实名认证的政务机构微博越来越多,“微博问政”已渐成新趋势,政府通过微博受公众质询,推动政

府积极解决市民关心的问题。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不正确的?.

A.社会主义法治是“治权之治”,微博问政有利于强化人民群众对官员的监督

B.微博问政体现了高效便民的原则

C.微博问政是公民对国家机关及工作人员监督的有效法律手段

D.微博问政有助于引导市民规范有序地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

在我省召开“担当作为、狠抓落实”工作动员大会上,刘家义书记指出,2019年要()

A.推行“电话问政”“网络问政”。

B.推行“电视问政”“网络问政”。

C.推行“电话问政”“微信问政”。

D.推行“电视问政”“微信问政”

电视问政是一档由普通市民当场质问政府官员的电视直播节目。2015年某电视问政现场,一位居民追问市水务局官员何时能解决他所住小区的渍水问题。面对群众的质问,水务部门应:①践行宗旨、履行职责、为民用权②强化管理、严格执法、公正司法③加强宣传、征求意见、加强立法④关注民生、尊重民意、体察民情()

2010年武汉推出大型《电视问政》直播节目,经媒体强力推介影响全国。至2011年电话问政开始出现在湖北、湖南、广东、河南等多个地市,作为舆论监督“利器”逐渐红遍大江南北。这一问政形式受到老百姓好评的同时,每期都让官员冒汗、甚至下不了台。对此,一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视问政有利于政府信息公开

B.电话问政可能会损坏政府形象

C.电视问政能彻底消除官员的腐败现象

D.电视问政体现了新闻监督和群众监督

电视问政的出现,恰恰说明了客观环境中现有的行政决策及监督体制的不完善,它既不能作为解决问题的唯一手段也不能成为考核官员的唯一标准。因而,从这个角度来看,电视问政仍然只是现有行政监督制度的“救济”形式。虽然电视问政对于中国民主政治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但任何一种问政媒介无非只是一种载体,仍然不能过高估计电视问政对民主政治发展的作用。因而,在电视问政实践中同样要杜绝媒介依赖症,实现传播学上“拟态环境”和“

A.应进一步丰富电视问政的功能

C.应尽快完善行政监督体制

D.电视问政过度依赖媒体

电视问政是一档由普通市民当场质问政府官员的电视直播节目。2015年某电视问政现场,一位居民追问市

水务局官员何时能解决他所住小区的渍水问题。面对群众的质问,水务部门应: ①践行宗旨、履行职责、为民用权 ②强化管理、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③加强宣传、征求意见、加强立法 ④关注民生、尊重民意、体察民情

B· 虽然网络问政方兴未艾, 但是某些政府部门和政府官员仍然消极、敷衍甚至懈怠网络民意。主要是因

为一些官员心里对网络问政有抵触情绪, 被动地接受网络民意。但是, 总体来说,我国已经建立了一个制度化的网络问政平台。()

微问政:指相关政府部门通过微博与网民互动,讨论社会公共话题,征询意见。下列属于微问政的是:A.某

微问政:指相关政府部门通过微博与网民互动,讨论社会公共话题,征询意见。下列属于微问政的是:

A.某市国土房管局在官方微博上推出系列活动,邀请市民就所关心的问题参与讨论

B.某企业建立了网络互动平台,对员工关心的问题进行解答,受到了员工的热捧

C.某市工商局在社区设立一名指导员,负责开展消费维权知识讲座;帮助解决纠纷

D.某大学广播站面向全体师生开通微信群,社会焦点问题成了大家的热门话题

    238万次——这是一年来榆林百姓问政平台总浏览量的最新数据;

    2017年7月17日,榆林百姓问政平台正式上线运行,为广大市民搭建起向政府表达诉求的新渠道。

    从收到第一条百姓问政帖文开始,短短一年时间里,百姓问政平台为网民解决了大量实际问题,成为市委、市政府“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的有效载体,成为联系服务群众的桥梁纽带。

    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148个单位上线答政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在榆林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快实现“三大目标”、落实“两个更大”要求的大背景下,干部的思想观念、服务理念、工作作风等更需要进一步跟上形势,只有坚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集思广益,众志成城,才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宏伟蓝图。开通百姓问政平台,目的就是进一步畅通党委政府与基层干部群众的联系渠道,广泛听取社会各界人士和市民的意见、建议、批评和投诉,反映民愿,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科学发展。

    百姓问政工作是在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下,由市纪委监委牵头,全市148个县市区、市直相关部门、相关窗口企事业单位共同参与的一项工作,榆林传媒中心具体实施。

    百姓问政平台全面受理网民和群众反映的涉及榆林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的诉求,重点是百姓反映集中、企业反映强烈、社会反映普遍的咨询、投诉、建议、求助等事项,并与网民开展互动交流。

市委书记戴征社特别重视百姓问政工作,并作出批示,强调开展百姓问政工作是增强各级干部为民服务意识、改进工作作风,全面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全市“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优化环境”大讨论成果的具体体现。要求抓好“问”的环节、做好“答”的工作,坚持有问必答,及时回复网民所提出的问题,确保问政事项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切实提升群众对市县党委、政府工作的认同度和满意度。

    从问题到问政,不超过3分钟——为网民提供最快捷服务

    目前,榆林的网民规模达230万,网络普及率超过68%。老百姓上了网,民意就上了网。百姓问政工作的第一步就是开展网络问政。

    要让网民积极参与问政,一个关键问题是要方便和快捷。百姓问政平台为网民提供了最快捷、最方便的问政手段。

    针对当前智能手机大规模应用的现实,问政平台运用了最先进的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使网民可以直接通过手机快速进行问政。

    “上次我经过一个丁字路口,看到红绿灯设置有问题,我直接照了张照片,打了几个字,通过‘榆林发布’客户端就把问题上传了,太方便了。”网民何先生告诉记者他向问政平台提问的感受。

    榆林百姓问政平台通过客户端(APP)、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多种渠道向网民征集问政问题。

    “问政平台的技术完全立足于现在的移动互联网技术,目的就是让网民实现‘随时随地’问政。”榆林传媒中心党委书记、主任韩万胜说,网民从发现问题到发送至平台问政不超过3分钟,可同时上传图片和视频。

    与过去的投诉渠道不同,百姓问政真正做到了流程“全透明”。问政人经注册后,即可在平台上发布问政信息,能清楚地显示出问政内容、问政时间、官方回复等内容,问政人可随时随地上网查阅自己问政的办理情况,行政处理过程全部接受民意监督。同时,问政平台还建立了严格的保密制度,保证问政人的个人信息安全。

    据了解,目前全市各主要政府门户网站和新闻门户网站都在首页设置了百姓问政链接,为网民问政提供便利。

    “咨询往高新区迁户口需要哪些资料?”“米脂县已婚子女与父母分户需要什么条件?”“首套房用公积金贷款,再买一套商品房是否还能使用?”……问政平台上,经常能收到网民咨询各类政策性的问题。

    一年来,平台收到的问政帖文达到2万多条,2万余件民意诉求得到及时处理和解决。

    “咨询政策性的问题比较多,其中提问住房公积金贷款问题占到90%左右。”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主任曹文波介绍,每次收到问政帖文,工作人员会在3天内给网民作详细专业的解答。

    制度和机制保证了群众合理合法的诉求及建议,能在规定的时限内得到答复和解决。榆林传媒中心百姓问政编辑室负责人李强介绍,为了保证问政的效率,问政编辑室对网民问政帖文必须保证来帖两小时内处理完毕,并转交相关答政单位,各答政单位要在5个工作日内答复完毕,许多问政信息都是当天受理、当天答复、当天办结。

    “一答了之”不解决实际问题——问政工作的核心在“办”

    在百姓问政编辑室编辑李江江的工作记录中,棚改、讨薪、医疗、停车难、噪音扰民、公交出行等,都是网民亟待解决的事情。

    百姓问政工作的核心在“办”。如果对网民提出的问政事项只是“一答了之”,不解决实际问题,那么这项工作就失去了意义。

    为了确保“办”的实效,市委高度重视百姓问政工作,并将其纳入了追赶超越考核点评范围、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和政风行风测评范围。

    市纪委与市问政办还建立了一套严格的考核和督办制度,对百姓问政帖文的办理进行全程监督,对不按时办结、敷衍应付等行为进行追责问责。

    “百姓问政工作由政府主导,市纪委监委牵头,强力推进,其决心之大、力度之强,国内少有。任何部门、单位如果不认真答政,不为老百姓解决问题,市纪委都会主动督办、约谈、问责。”市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张榆平说。

    截至目前,在百姓问政工作中,全市共有2个县区7个部门单位因工作不力被全市通报批评、3个县区10个部门单位因答政超时被市纪委约谈,共核查处理问政不力案件84起,对58人进行了问责,2人受到了党政纪处分。

    与此同时,市纪委和市问政办还专门研究出台了《榆林市百姓问政运行管理办法》《榆林市百姓问政考核办法》等一系列制度,保证了百姓问政工作的管理规范化、考评科学化、督查常态化。

    除了市纪委的考核、督办,榆林主流新闻媒体也加强问政追踪报道力度,对网民反映的侵犯群众利益的行为进行监督和曝光。

    榆林传媒中心旗下的《榆林日报》、榆林广播电视台及各个新媒体平台都开设了“百姓问政追踪”栏目,抽调专门记者,从问政平台获取线索进行追踪采访报道。

    对于今年4月网民反映的省地电榆林电力分公司非法占用门前的公共区域私设自己的停车场问题,《榆林日报》记者立即跟踪报道,采写了3篇连续报道,引起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市综合执法局迅速展开调查,要求该公司立即整改。最终,该停车场拆除障碍,向社会开放。

    对此,附近居住的车主和群众拍手称快。车主李先生说,原来一直以为这里是地电自己的停车场,只有他们公司的员工可以停车,没想到这里本是公共资源,“多亏了新闻媒体的曝光,我们老百姓才获得了应有的权利。”

    此事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随后的5月29日,市政府出台了《榆林市停车场(点)管理办法》,对全市停车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进行了规范。

    从去年11月开始,榆林传媒中心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网站、客户端、微信、微博等传播平台进行百姓问政追踪报道,截至目前已经对70多个问题进行了追踪,刊登和播发新闻报道230余篇,有力地推动了百姓问政工作。

    百姓问政的平均满意度达到70.59%——真正把老百姓心声当回事儿

    每天,百姓问政编辑室的工作人员都会对每一条答复完毕的帖文进行满意度回访。

    “满意!非常满意!问政后的第三天,相关部门就把钱退回了,感谢问政平台!”百姓问政编辑室内,工作人员康世亮通过电话回访的方式对问政满意度进行回访时,网民常女士欣喜地说。

    常女士曾在平台上求助,两年的独生子女保健费没有到账。榆阳区航宇路街道办事处收悉此帖文后,分管计生的领导和乡企城社区第一时间共同进行核实调查,随后将常女士的300元独生子女保健费全额退回。

    “没有落后的群众,只有落后的干部。”百姓问政的满意度的高低,折射出的是干部“为民情怀”的多少。通过百姓问政,各级各部门树立了干部形象,增强了政府部门公信力,并有效整顿了机关办事效率和作风。

    “作为首批百姓问政入驻单位,市文广局为了做好答政工作,在入驻伊始就组织机关全体人员学习百姓问政相关文件,要求大家下载‘榆林发布’客户端、关注榆林日报微信等,为做好答政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市文广局局长刘仲平说。

    不少网民在平台中反映了多条涉及生活饮用水问题,例如“定边县紫薇花园小区为什么无故停水”“福安小区为啥频繁停水”等。相关县区部门收悉网民问题后高度重视,派工作人员核实情况,现场解决。据问政编辑室电话回访,目前网民反映的此类问题已得到解决。

    小到吃水不便、路灯不亮、户口迁移、噪音扰民,大到出行不畅、医疗保障、工人讨薪、棚户改造等,问政平台为老百姓解决的问题不胜枚举。

百姓问政工作开展以来,各答政单位高度重视,专人办理,答政及时,效果明显,平均满意度达到70.59%,做到了切实为群众解决诸多实际问题。市住建局231条帖文无一超时,神木市解决了水轮巷路灯坏了两年没人管的问题,市文广局不仅回复了余子俊纪念馆建设和开放时间,而且采纳了问政人的建议,将纪念馆的开放时间作出变化调整。多数部门答政务实,解决问题及时,办理高效、快捷,做到了有问必答、有疑必释,实现了“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2017年12月28日,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庄长兴专门到榆林传媒中心百姓问政编辑室调研,充分肯定了榆林开展的百姓问政工作。

    “在网络问政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我市正在酝酿启动电视问政工作。百姓问政平台将进一步拓宽问政渠道,拓展问政方式,提供更便捷更直接的问政手段,请群众参与,让群众监督,真正把百姓问政平台打造成为凝心聚力的助推器、沟通干群的连心桥、真抓实干的交办会。”市纪委副书记、市监委副主任、市问政办主任杨明彪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采访权的法律规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