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团团是什么样的公司?

日前,顺德艳阳天粤剧团在广州文化公园,一连三晚为广州市民演出粤剧《大闹梅知府》《二八娇妻一岁郎》《啼笑姻缘》,台下满座戏迷看得津津有味。

在佛山,像这样的民营剧团还有好几家。广东省地方戏曲剧种普查办公室向佛山日报记者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广东省共有地方戏曲剧种11个,地方戏曲团体1081个,粤剧演出团体666个。在粤剧演出团体中,国办团体9个,改制团体15个,民营团体178个,民间班社464个。佛山有1个国办粤剧团,即佛山市粤剧传习所;9个民营粤剧团,8个在顺德区,1个在高明区。

由于民间班社即私伙局,属于非营利团体,而民营剧团纯走市场的经营运作方式和民俗演剧的传统,更能代表地方戏剧的原生态。他们的生存状况也反映着戏剧市场的真实面貌。

从今日起,文体版推出《佛山民营粤剧团生存现状》系列报道,讲述民营粤剧团的甜酸苦辣。

粤剧是广东传统戏曲之一,曾是粤语地区最受欢迎的娱乐方式。佛山是粤剧的发源地之一,旧时戏班林立,戏院兴旺,伶人之间的良性竞争带来了唱腔的变化、表演手法的创新,促进了粤剧行业的发展。可以说,民营剧团是粤剧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

顺德民营粤剧团一枝独秀

目前在佛山,9个民营粤剧团中有8个在顺德。为什么顺德会一枝独秀?

顺德在清代初期便已有赛神演戏的风尚。逢神诞赛会、新庙落成、祭祖酬神,即召梨园奏乐娱神,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和广泛的群众基础。粤剧表演有五大流派,顺德粤剧大师薛觉先、马师曾、白驹荣是其中三个流派的代表人物,名伶辈出。

艳阳天粤剧团团长潘国荣说,就目前佛山五区来看,顺德区的粤剧气氛比较好,大部分的村委会每年都搞敬老活动,请大戏,加上顺德很多庙旦,也会请大戏助庆。而三水、高明区的粤剧市场很小,禅城、南海区只有南庄、九江、西樵有市场,大沥、盐步、黄岐、狮山一带,近年逐渐减少请粤剧团演出。顺德粤剧氛围深厚,自然吸引剧团驻扎。

同时,地理位置也是重要的因素。资深粤剧演员盖世英也在顺德成立了民营粤剧团。他说,顺德周边的番禺、中山、东莞都是粤剧兴旺之地,去这些地区演出,交通十分方便。如此一来,顺德便成了戏行子弟云集的好地方了。

 2016年顺德粤剧团到香港演出。/受访者供图  

还有重要的一点,顺德申领“牌照”手续简便。民营粤剧团要拿到工商局的经营许可证才能进行营利性质的演出。盖世英说,由于顺德区政府一直比较支持粤剧发展,相比起佛山其他区,民营剧团在顺德申请营业执照的手续更为简便。

从全省来看,国办的粤剧团,即政府长年支助的省市团体只有9个,比民营的少得多。因此,演员要在“僧多粥少”的国办团里闯出名堂,是非常困难的。而民营剧团则可以为有梦想的年轻粤剧人提供更多的机会。

作为资深粤剧演员,潘国荣曾在江门市粤剧团担任演员,他笑称自己是“戏痴”,“想站在台中间当主角”,所以2007年创办了艳阳天粤剧团。当然,这只是他调侃的说法,一个对艺术有追求的演员,都希望遵照自己的内心实现更高的目标。

民营粤剧团就是为年轻演员实现梦想的舞台。在民营粤剧团,化妆、戴头饰、穿戏服并没有专人帮忙,什么都得自己来。演什么角色,化什么妆都是技术活,加上演的角色不固定,这要求演员有很强的专业技能和应变能力。

“艳阳天粤剧团以青年为主,有明争暗斗的宫帷戏、叱咤风云的武场戏、风情万种的言情戏、感人肺腑的苦情戏、妙趣横生的诙谐戏。”潘国荣认为,民营粤剧团可以作出多方面的尝试,让难以进入省市粤剧团的年轻演员得到不同的锻炼,只要对自身要求高努力练习,就有可能站在台中当主角,这对粤剧人来说是一种鼓励,也是可及的目标。

艳阳天粤剧团的演员肖雅芝学了10多年粤剧,进入剧团4年,便已经常担当女主角。潘国荣说,长久以来,民营粤剧团为佛山培养了大量的年轻粤剧人。

面向市场的民营粤剧团,互相竞争各谋出路,也因此让粤剧发展有了更多的尝试。

在资深粤剧演员莫延长带领下的顺德粤剧团,从1994年经营至今,作出了很多新尝试并曾经获到非常好的成绩。近10多年来,他们几乎每年都到香港演出,足迹远至美国。2011年,剧团先后辗转纽约、三藩市、波士顿、二埠、洛杉矶等五个城市,演出《梦断香销四十年》 等粤剧大戏15场,平均上座率达95%以上,开创了国内县级粤剧团在美国成功巡回演出的先例。

佛山粤剧非遗专家梁国澄认为,民营粤剧团在满足乡村节庆及社会大众的需要、维系观众群体、培育粤剧观众形成社会氛围方面发挥很大的作用。

为了吸引更多观众,民营粤剧团要不断排新戏。2007年,艳阳天粤剧团创排的大戏《秦钟情牵水月庵》 获得了全省粤剧大汇演银奖。这是佛山市曲艺家协会秘书长、粤剧编剧苏隽创作的处女作剧本。他认为,民营粤剧团扎根民间,最了解观众的喜好,他们创排的新戏一定是大众喜闻乐见的,同时一个新戏又带动了本土编剧、导演、演员、舞台、灯光等粤剧人才的共同成长,对于促进本土粤剧发展有非常大的帮助。

  南方网讯(记者/唐巧燕 通讯员/岳韵萱54日期间,粤运交通团委组织开展“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传承和弘扬五四精神,团结引领广大团员青年坚定跟党走、建功新时代,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

  汲取思想力量,将信仰之光注入青春年华

  汕尾粤运公司团委、潮州粤运团支部、省汽运集团团支部等举办“党的青年运动史”专题学习会,组织团员青年深入学习党领导中国青年运动的光辉历程,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青年运动史为切入点,认真回顾党的青年工作百年历程,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学习领会总书记近日在海南省、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历年来对中国青年的深切寄语。

通驿粤西分公司党团员们合影留念 摄影:程太民

  通驿粤西分公司团总支直接将课堂搬到大自然中,在恩平市鳌峰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园”中听取“党的青年运动史”,激励广大党团员青年要自觉学史、悟史,努力追寻信仰之光,勇担新时代青春使命。

  追寻红色足迹,让红色基因融入青春血脉

  韶关粤运团委、佛山粤运公交团委、通驿珠三角分公司团总支、通驿粤西分公司团总支佛开高速雅瑶服务区直接将主题团日搬到各地的红色教育基地,重温广大青年在革命、建设、改革不同历史时期接续奋斗、建功立业的重要事迹,让红色基因融入青春血脉,进一步坚定“永远跟党走”的信念信心。

佛开高速雅瑶服务区参观李超革命事迹(摄影:张桂方)

  他们来到韶关市始兴县红围村风度学校,在学校内上了一堂“红色历史课”;来到佛山好人馆和广府家训馆,观看和学习“中国好人”、111线车长吴惠萍的先进事迹;来到中山抗日游击大队展览馆,学习南朗抗日游击历史,重温入团誓词;来到恩平市博物馆参观“红色恩平”展,回顾老一辈革命家建立恩平市第一个中共支部——天村党支部的峥嵘岁月;来到鹤山市陈山村李超纪念馆参观学习了李超同志波澜壮阔的革命经历和他为中国革命建设作出的历史功绩,通过图片、文献、实物和专题片情景教育,直观而真切地感受到先辈坚定执着的革命信念、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舍生取义的爱国情怀、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主题活动精彩纷呈,以五四精神激发青春风采

  围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要求,许多团组织精心设计,结合时下年轻人喜欢的方式,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贴近青年的活动。广大团员青年在参与活动过程中碰撞思想、交流心得、收获成长,以实际行动践行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的决心。

  通驿公司本部团支部开展读书赠书活动,鼓励广大团员青年多读书、读好书,在书中学习党的奋斗历史,以史鉴今、继往开来,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走好新征程、奋进新时代。通驿粤西分公司团总支借助“长征路线图”,来了一次“重走长征路”的红色体验,在寓教于乐中重温革命先辈长征路上的艰辛困苦。通驿粤北分公司团总支组织团员青年在乐广高速一六服务区会议室开展“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斗新征程”主题演讲比赛。青年选手们在深入学习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党领导中国青年运动的光辉历程的基础上,结合公司发展的历程和变化、身边榜样的先进事迹、个人感悟等内容,讲述通驿青年的奋进故事。

  粤运拯救团总支组织了一场《百年风华》红色历史线上剧本杀,团员青年用剧本同革命先烈对话,演绎了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珠江两岸的有志青年为了革命而奋斗的故事,在互动演绎中更真切地去体悟先辈们为之奋斗终生的信仰,走进那一段由热血与理想铸就的革命岁月。

  高速传媒团支部、佛山三水粤运团支部、济广高速横陂服务区、蓝口服务区京港澳高速佛冈服务区集中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狙击手》《长津湖之水门桥》《建党伟业》、共青团公开课《团的光辉历史》收看“聆听总书记教导,奋进新时代征程”主题直播活动,向团员青年传递红色革命精神,感悟永远听党话、跟党走的初心使命。

  通驿公司所辖横陂服务区还开展“红色”宣讲活动,以文字“讲述”百年辉煌党史和革命先进青年事迹。11名通驿党团志愿者纷纷“化身”为“红色小讲师”,为参观的旅客讲述着“红色故事”“妈妈,我也想当共产党员!”有小朋友在听完“红色故事”后,开心地跟妈妈诉说

  各级团组织结合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积极发挥青年力量,更多的粤运青年在高速出行服务、公交出行、疫情防控等任务中,履行职责、坚守岗位、接续奋斗,为谱写粤运交通新篇章贡献青春力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粤传媒是国企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