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保险理财险的利率是多少?

新华保险成立于1996年9月,是一家大型寿险企业,2011年,新华保险在香港联合交易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同步上市。那么,2017新华保险有什么险种,新华保险分红怎么领取呢?小编带你来了解一下。

2017新华保险有什么险种?

2017新华保险有什么险种呢?据悉,新华保险最近几个月都没有发布新产品,目前的产品如果从功能来说,有保障健康的健康保险(重疾、防癌、主医治疗),可供理财的理财保险(年金、两全)。

保障意外的意外保险,为儿童、青少年提供保障的少儿保险(重疾、教育年金),还有针对中老年人退休后的养老问题的养老保险(防癌、重疾)等。众多保险产品各有侧重点,保障范围也不相同,小编挑选两个热卖的新华保险,为大家介绍。

1、健康无忧重大疾病保险。新华保险推出的健康无忧重大疾病保险有A、B、C三款,这三款重疾险都保障60种重疾和15种轻症,区别在于A款是消费型,纯保障,最低每天不到10元即可获得20万以上保额;而B款是返还型,满期给付主附险保费;C款是终身保障的重疾险。

2、吉瑞综合意外伤害保障计划。涵盖一般意外、交通工具意外、意外医疗、意外住院津贴、重症监护津贴等多种保险责任。最多2名家庭成员可同时享有高额保障,有效分散家庭意外风险。有四种保障计划,适合各类收入人群。

新华保险分红怎么领取?

据小编了解,新华保险的分红是保额分红,而不是一般的现金分红,如果是年金型保险返利,那是可以随时领取的,不过建议如果有钱的话尽量不要随意领取,因为新华的返利返到万能金账户里,这个账户一般有5.25%的复利,比一般银行理财利息都高。

结算利率(日利率)(%) 结算利率(年利率)(%)
至爱无双终身寿险(万能型)
得意理财两全保险(万能型)
得意理财两全保险(万能型,II)
得意理财两全保险(万能型,III)
月度结算利率(年利率)(%) 月度结算利率(日利率)(%) 终了结算利率(年利率)(%)
907 至尊双利终身寿险(万能型)
905 金包银一号两全保险(万能型)

  3万元购买理财产品,却被忽悠买了保险。日前,广发银行客户吴小姐向记者投诉。

  而记者连日调查也发现,咨询理财产品,多家银行首推保险;虽然保险公司员工不得在银行驻点,但是保险公司员工现身银行并推荐产品的情况依然存在。不仅如此,为了销售理财产品,银行员工还隐瞒风险、夸大收益……

  投诉案例:3万元买理财产品变保险产品

  新华保险员工现身银行卖保险

  家住番禺的吴小姐向本报投诉,2013年9月29日,来到广发银行番禺支行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在工作人员的介绍和推荐下,花3万元购买了一款“银行理财产品”。银行工作人员表示,该产品期限为5年,每年的固定收益为利息+分红,在5年期满后,可以本金+利息一次性拿出。

  后来,吴小姐觉得之前购买的那份理财产品不合适,想转为银行定期存款。于去年10月8日再次来到广发银行,找到此前接待吴小姐的工作人员。为了打消吴小姐更换产品的念头,该工作人员多次强调,这份理财产品比银行定期存款收益要高,除了高收益外,还具有“保障功能”,同时还送了一份“财富珍钞”。

  不久后,吴小姐在网上看到“理财变保险”的案例,发现案例内容与其购买过程很相似,于是打电话给广发银行核实,才发现原来那位工作人员并非银行员工,而是新华保险业务人员,所购买的产品也并非银行理财产品。

  吴小姐回忆称,前述两次到银行,都是只有一个工作人员全程跟进,在前后两次的销售过程中,她都没有看到过“年金产品”详细介绍书与产品说明书,工作人员也没说明该“年金产品”就是新华保险尊享人生年金保险。

  今年以来,吴小姐多次到广发银行交涉。昨日,记者致电广发银行,相关人士表示,确实有这样一个客户投诉,目前吴小姐和新华保险正协商全额退保。该人士还强调:“新华保险的业务人员并非是驻点的,而是巡点。”据了解,按银保新规,保险公司不能在银行设驻点。

  12%存误导 远不如银行理财产品收益

  日前,记者以普通顾客身份到多家银行暗访。当记者咨询理财产品时,多家银行的理财经理首推的是保险公司的产品。

  在海珠区赤岗某农行网点的理财室,当记者咨询理财产品时,理财经理首推:“有一种每年存的、固定12%的年化收益率。”该经理接着介绍说,交5年的钱,以后不用再存,每年都可以拿,要到15~后才能取回。有一种是银行理财产品,几十天的,年化收益率大概5.2%~5.3%左右。

  当记者问12%收益率的产品是不是保险产品时,该理财经理也不直接回答:“是年金险。”

  在记者的要求下,理财经理给了一份宣传单册。记者看到,与吴小姐一样,推荐的产品也是新华保险公司的,同样是年金理财保险计划。后来新华保险的业务员也现身向记者推介该产品。记者嫌时间太长了,该经理说:“不用投入太多,每年5000元都可以存。如果是银行那种,就要5万起存,(年化收益率)5.2%~5.3%左右。”

  不过,记者算了一笔数,如果购买这一款理财产品,每年3万,5年15万,每年可以拿回3600元的收益,15年后还可拿回158820元,15万元可赚取6万多元。

  而如果是15万理财,按照年化收益率5%来计算,15年的收益都超过10万元,远远高于上述该款保险产品。

  相关数据:超七成消费者遇误导

  年初时,银率网发布的一项银行零售业务的调查显示,超七成消费者遭遇银行理财产品销售误导。将银行代销的产品当银行自家产品销售仍然是发生最频繁的误导情况,其中保险当理财产品居误导行为榜首,占比达32.66%。

  非保本产品不提风险只说没亏过

  此外,记者调查发现,多家银行在推销理财产品时,出现夸大收益率等现象。

  在赤岗的广州农商行某网点,柜台工作人员称理财产品直接在柜台可以购买。据介绍,目前收益最高的一款产品是160天年化收益率达6.5%,5万元起购。

  工作人员介绍,该款产品3月5日起息,8月13日到期可获得收益1424元。“要买最好这几天,怕额度认购完了就不能买了。”该人士表示,该款产品募集期从2月25日至3月4日,3月5日才起息,而记者调查时是2月26日。

  当记者质疑该款产品非保本有风险时,工作人员表示:“我们银行做了200多期,每一期都是利率定了多少就是多少,但是对外都必须这么说,因为银监会监管之下是不能说这么高的利率。我们这几天都做了几百万。”

  当记者问6.5%是不是预期年化收益率,工作人员解释道:“是定了的,不会有浮动的。”

  不过,奇怪的是,当记者表示要看产品说明书时,工作人员竟回答:“只有购买时签约才能看。”

  听到记者表示要购买,工作人员才拿出产品说明书。记者看到,说明书上写明“产品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5%~6.5%”。对此,该工作人员解释道:“说明书一早印好的,所以是浮动的,现在开卖才定了收益率。”

  但是,如果要购买该款产品,必须签字证明阅读了协议及说明书,而客户协议上却写着要客户自愿承担风险。

  记者发现,对于理财产品非保本、预期收益率的解释,大部分银行表示不会有亏损。农行的理财经理告诉记者:“该银行的非保本产品都没有出现过亏损,本金多少,收益多少都分毫不差到账户上。”

  建设银行理财经理也表示:“虽然是非保本,但我们银行没有做过非保本的,收益率原则上都能达到,我们每天进出这么多客户,没有听说达不到的。”

  涉嫌:隐瞒风险、夸大收益

  相关数据:172款产品收益逊预期

  而据银率网理财产品数据库统计,2013年153家商业银行共发行45825款理财产品,较2012年环比上升56.2%,其中有172款产品未达最高预期收益率,有6款理财产品到期零收益。

  理财产品投向不清不楚无法回答

  走访中,部分银行的理财师只知道销售结构性理财产品,给出一个预期收益率和投资期,但是对产品的结构、投向说不清楚。在建行,理财经理说“不知道,要看说明书才知道”,如果是非保本的,应该是拿去投资货币基金,如果理财产品购买货币基金时,写非保本,实际上是能达到预期收益的理财产品。而保本理财产品一般是投资国债等。

  对于投资去向,该经理表示:“每天有很多产品,若每个产品都要掌握投资方向,时间根本不够。”

  涉嫌:信息披露不透明

  相关数据:51家银行未披露信息

  普益财富近日公布去年四季度《银行理财能力排名报告》显示,100家商业银行中有51家没有对其运行中的产品披露运行公告。文/记者林晓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华保险公司万能账户利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