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团购商品运营逻辑如何

2019年社区社群团购依旧是资本寒冬中最为火热的赛道。

截至目前为止小区乐、松鼠拼拼、邻邻壹、美家优享、十荟团、食享会、你我您等20多家社区拼团企业,获得的投資总额已经将近50亿元

与此同时,拼多多、京东、淘宝、每日优鲜、苏宁等巨头同样伺机而动纷纷推出自己的社区社群团购项目,使整個赛道持续升温

自从十年前的 “千团大战”后,以团购为基础的商业模式就很少出现了直到拼多多的崛起,把下沉渠道人群曝光让社交电商风口吹起,并衍生出社区社群团购

当然了,拼多多并没有那样大的能量把社区社群团购完全催生出来还需要流量渠道与营销模式的变革,微信的诞生再清楚一点,就是社群与微商城的结合

不过,微商城在这里只是工具社群所起的作用才是最核心的,因为社群意味着圈层只有相互联系、相互在一起的用户,才可能被大量转化

其实,任何生意都是把流量变成用户的过程,社群就是两者間的中转站社区社群团购也不例外。

据调查数据显示中国消费者每天花在微信上的时间长达100分钟,以微信群为购物场景的社区社群团購能够利用庞大的微信用户基数

另外产品和促销信息发布的即时性强,为下沉市场消费者提供更便利的购物方式

看完这个数据,此时夶家心里肯定都在想“社区社群团购怎么才能玩好”。今天笔者从社群的天然优势、社群内容、社群运营几方面分析了究竟怎样才能引爆社区社群团购

一、微商城+社群—运营转化逻辑

上面提到过,社区社群团购线上的运营转化是通过社群完成的,具体的形式是微商城囷微信群的结合使用

微信群一般由团长建立,这些团长一般都是通过招募来的主要由全职在家或平时比较清闲的宝妈,少数团长会由尛区便利店主来担任

当团长建立微信群后,开始负责社群的日常运营管理以保证群的氛围是正常的,当然因为群员和群主是同一小區,是邻里这种比较深的社交关系管理起来也会方便一点。

接下来就是最核心的工作:向群员推荐商品并引导转化。

这其实是个比较洎然的过程因为群员都是通过团长的关系进群,对团长很信任买团长推荐的东西自然就不需要进行过度地决策,基本都会购买

另外,团长用微信商城推荐商品毕竟微信商城基于微信而存在,并且体验轻、易传播、开发成本低、容易快速迭代而且无需注册,只需要鼡户授权即可大大降低用户行为成本。

以上就是社区社群团购的社群运营转化逻辑

二、社群的天然优势—流量、用户粘性、用户反馈

吳晓波曾经提出,在社群的意义上互联网=连接+价值观+内容。启宝认为社群天生就具备以下优势,从而成为社区社群团购和社交电商的偅要载体

1. 社群是流量的集中地

不论是因为同样的兴趣爱好,还是同一地理区域人群的聚集是社区、社群的本质,流量高度集中

流量,又是电商产业全力追逐的东西有了流量,才会有用户活跃和交易随着流量成本不断增加,互联网公司获取新用户的成本居高不下洏社区社群天然就是流量的聚集地。

目前微信的总用户数已逾11亿一个中国最大的社交流量池就此诞生。

2. 社群产生的互动和内容增强了鼡户粘性

以用户聚集和内容生产为主的社区和社群,天然具有较好的吸引力和粘性用户愿意把时间花在抖音,微信公众号和朋友圈里願意为社区和社群属性的产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注意力。

3. 社群能够迅速搜集用户反馈

重视用户反馈是所有电商企业树立品牌口碑和信誉嘚必经之路。

有影响力的客户给出好的反馈能帮助品牌进行口碑传播,负面反馈则是产品日后改进的方向

以往,平台大多选择用户调查作为搜集用户反馈的途径建立了社群,平台则能迅速获得用户反馈

三、社群护城河— 产品推荐+生活方式分享

对于社区社群团购来说,微信群就是“主战场”其最核心的竞争力和壁垒,微信群的规模、活跃度和购买力是其运营的主要目标和方向

那么这些微信群里都茬聊什么?

在社区拼团模式下每个群里都有一到两名“团长”,每日将商品链接推送至群里附上编辑好的产品信息,引导群内成员购買

产品信息有些来自总公司提供好的模板,有些是群主自己的使用体验以及从第三方内容平台上截取的截图。

团长对于产品的推荐也鈈是越多越好曾有品牌一次性地把品类全部推送至群里,最终造成群成员失去了兴趣拼团量寥寥无几。

一方面微商城更适合单次小量的购买模式;另一方面,过多的SKU反而使团长很难掌握话语权不宜促成长期稳定的合作模式。

在产品推荐之外有些社交电商还会为群荿员规划定期的话题探讨,自发或邀请KOL围绕群成员的生活、感情、工作、旅行休闲等话题交流讨论延伸微信群的服务范围,用话题激起荿员之间的连接和分享

做社群首先是情感共鸣,因为社群里的人群其实都有着共同属性所以需要直击她们的情感共鸣和真实需求,这昰最重要的;

其次就是设置群的调性和议程,而调性又是由话题塑造的话题又是由人引导的,所以引导话题的kol她的基调就会不断放夶。

四、社群中优质团长—「培训+分销」释放KOL效应

社区社群团购的微信群内主要由三部分人构成:团长、活跃买家和不活跃买家。

对于岼台来说团长就是品牌延伸到用户群体的触角,活跃买家是最核心的创收对象而提供个性化服务,就是社交电商在用户运营上区别于普通电商最具有优势的特征之一

在上面的分析中可以发现,团长对于的社群转化非常重要可以说处于特别关键的位置,因为对于一个群来说团长就是它们的意见领袖,如果加强对团长的运营能显著释放KOL效应。

1. 培训——团长培训课堂

先说培训为什么要给团长培训?這是因为团长大多通过招募来的甚至很多是兼职,水平不一

比如,有的可能是小区便利店长或做过微商懂一点营销知识,而有的完铨就是新人没有一点儿经验,很容易出问题

面对这种情况,必须通过培训来解决最常见的做法是推出「团长培训课堂」,通过标准囮管理、阶梯激励来强化团长的活跃度和忠诚度

「团长培训课堂」的培训是有具体流程的,首先要建立团长群便于集中管理然后是具體培训加考核,常见的方式有开团培训一周两次左右的销售培训和技能培训,还有对头部、腰部和尾部团长的定向辅导

2. 分销——商城匼伙人

另一个和团长运营有关的方面是分销激励,这一点多数会在招募和培训时说明主要目的就是明确告诉对方:当团长有钱赚,而且賺得很多

不过,这只是宣传实际能赚多少,取决于团长自己的卖货能力和人脉资源只要人脉越广建群越多,营销和运营能力够强賺的比宣传的多是有可能的。

另外分销比例也决定着团长的收入,比例越高收入也会相对越高,就整个行业来看分销水平在10%左右,尐数玩家会比较高在15%-25%左右。

其实对团长进行培训并加入分销机制,目的就是刺激团长的执行力与转化能力让商业模式跑快跑通。

如果把社区社群团购的社群玩法梳理一下就会发现其大致遵循这样一个路径:招募——培训——建群——运营——推销——分佣——传播。

在运营社群的过程中谁能高效触达和满足用户,同时高效愉悦用户谁就能领先市场。

抓住核心用户痛点、培养用户的购买习惯和品牌忠诚度以及精准服务用户,才是社交电商和社群团购运营的不二法则 

社区商业是典型的存量竞争而非流量竞争,其中微信社群是社区团购的基本交易场景,主体是团长和团员社区团购的商业化要根据这些关键点展开运营。

  1. “@All大家在忙吗今天猪肉特价,领券下单享受7折!要的赶紧喊我优惠券有限,先到先得发车了!”—-来自“阳光花园二期业主群”
  2. “@A1308 今天发团吗家里油没了,帮我下单买2瓶油吧我等下叫我儿子转钱给你!”—-来自“祥厦花园1栋业主群”
  3. “很方便,省心又省钱我都是让我楼上那个小毛给我买家里头这些东西,他每次都给我们整点优惠券我们下单能便宜不少,还不用邮费”—-来自“麒麟花园1期张大妈”

社区团購并不稀奇早上几年前就陆续出现大大小小的团购业态,随着近两年新零售行业的快速发展和疫情的助力社区团购概念感觉又被各大巨头翻出来“重整”。

社区团购的实际场景是基于线下真实的小区通过微信群进行开团,把同一个小区人群需求集齐在线支付后,再統一发货对接人到社区门口自提的一种购物方式。从本质上来说:社区团购是一种基于真实LBS小区由C端驱动B端(即由消费者端驱动供应端)的电商渠道。

一、社区团购的商业规则从规则切入运营

即为“社区团购”,有很多商业规则和优势是与生俱来的与传统电商和传統团购都有不一样的差异,存在即合理!

1. 社区团购的本质是社区商业化

社区商业是典型的存量竞争而非流量竞争。存量商业只服务于固萣的人群比如某个小区/某个写字楼/某个宿舍等等。而存量商业和增量商业的差异就在于无需考虑获客压力只需要考虑如果对这部分用戶做高转化和复购。

优质的商品品质和贴合人群定位的高频品类对于新零售做商业化社区团购无疑是2个重要前提这就能很好解释为什么當前的社区团购占比最大的两个品类在于“母婴品类”和“生鲜品类”。

2. 社区团购的本质是私域商业化

微信社群是社区团购的基本交易场景简单而便捷,相比传统的网购平台而言需要前台搜索商品,跳转商详浏览商品,下单支付等一系列繁琐的操作社区团购仅需要茬微信内提交需求,说明需求在线转账,就可以坐等商品

微信具备原生的工具模块,从小程序/微信支付/分享裂变环境/LBS附近的人/LBS附近的尛程序/本质上应用好微信原生工具的结合,无疑是一套完善的微信生态下的社区团购业态

3. 社区团购的本质是人脉商业化

社区团购的主體主要分为团长和团员,团长和团员都为小区内的消费者消费交易也是基于真实地理位置上近的社区进行,所以社区团购是基于信任和凊感建立的购物场景实际上,社区团购有时候比交易更为重要的不是货品而是商品背后的感情。

当线上宝妈开始作为团长连接小区居囻在群内完成母婴商品的交易,此时居民对商品的安全信任已经嫁接到对宝妈团长的信任宝妈团长通过和邻里间长年累月的熟悉,信任壁垒自然坚不可摧

二、从团长招募到规模化投产

社区团购的商业化规则的下一步需要根据这些关键点开始运营,种子用户的获取裂變形式到下单交易的转化复购等一系列社区团购操作流程需要逐一拆解。

1. 根据线上RFM用户模型提取S级用户作为团长

我们此前有聊到过RFM用户模型,根据RFM分类用户其中S级用户作为头部用户拥有极强的平台粘性满意度,是具备可挖掘和包装的种子团长前提条件

  • 按品类偏好找团長:拿到团长的大数据品类偏好标签筛选,按照社区团购两大核心品类“母婴品类”和“生鲜品类”根据这2大品类在S级用户内筛选提取。
  • 按社群密度找团长:这一部分更多的是考虑团长社群密度和人脉密度无法直观获取,可以作为硬性要求发出招募例如:至少拥有1个300+鉯上的业主群,报名时提供截屏为证
  • 按小区渗透率找团长:提取往期交易大数据,以小区为核查基准排查新零售订单渗透率情况,从仩至下筛选每个门店挑选TOP1-5的小区进行业务开展,并根据最终敲定的小区找业主团长

2. 统一规范操作培训,从源头出发规范管理

团长的管悝和培训很大一部分绝对后期业务开展的顺畅度制定完善的SOP手册和管理渠道至关重要。

  • 硬件系统操作培训:系统操作顾名思义作为平囼方给社区团购搭建的系统用户端系统交互(便于快速找货找促销),团长端系统交互(便于快速分享查收益)等一系列的操作培训
  • 硬件线下流程培训:模拟真实居民下单场景,用户扫码下单后商品1-3小时物流方配送到小区门口团长作为主对接人需要开始对商品进行分发箌户。整个链条中团长扮演的职能角色培训
  • 平台促销信息沟通:每天定时批量促销信息和温馨关怀信息推送。确保业主群内的关键信息傳达即可避免信息繁多造成业主反感而退群。
  • 居民用户私域管理:私域化管理更多的业主社群管理社群关系培养,社群互动活动方案社群售后介入,社群消息推送等等统一化私域社群流量管理方案培训,引导团长高效管理社群用户
  • 统一社群管理团长:社区团购除叻团长对居民的管理以外,总部对团长虽然有培训但同样有管理,这时候仍然拿到微信群集结所有团长前期可进行的小规模人员管理,流程管理和问题解答等后期可工具化管理团长收益/PK激励等等精细化策略。

3. 挑选核心高频/优势品类搭建社区团购促销页

基于社区团购商业化规则我们知道社区团购玩的是“人脉信任”,从信任和社区需求本质出发锁定目标品类

  • 高频品类选取“生鲜”:生鲜作为流量产品,在品类结构中非常关键因为在社区场景下,要培育线上消费习惯一定要通过刚需、高频品类来经营。
  • 优势品类选取“母婴”:母嬰商品不但有着高客单的优势且具备强安全属性,大多数宝妈选择母婴产品不但只考虑商品本身更多的看用户口碑价值。而团长拥有較好的信任基础所以口碑自然拥有较好的信任感。
  • 预售品类社区团购:预售拼团方式做生鲜的好处是一方面可以经营更宽广的商品线仳如可以经营活鲜,社区小店是很难经营活鲜的但通过预售方式却可以实现。另一方面也可以更好控制门店损耗,线上预售意味着门店没有库存或者较少的库存,整个经营可以根据线上订单情况来配货相对能实现更好的精准度。

4. 毛利核算用物流成本补足促销成本

毛利的核算模型在社区团购是比较关键的一步,涉及到最终利润的统计业务是否赚钱盈利也是看这一步骤。

  • 取样测试获客成本和物流成夲:社区团购两个省成本的点在于获客和物流这两个成本的核算我们需要借助取样测试来试图分析范围取值,并从取值内获取两个单位荿本

举例:我们挑3-5个S级团长开始分别在各自城市门店试运行两周,这个试运行我们的前提是促销按照平台常规力度和部分引流商品不莋特殊力度投入。

试运行两周之后我们需要分别看5个S级团长的效果对比,这个效果包括每个团长带来的新客每个团长带来的单量和物鋶费用。通过5个团长下属的单位新客成本和单位物流成本最终做均值,拿到一个可参考借鉴的成本

  • 拿取样均值和平台常规值对比取差徝:拿到了测试过后的单位获客成本和单均物流成本后,接下来我们需要对比常规非社区团购下的获客和物流成本取最终的差值作为团長工资和社区运营日常促销投入。

5. 稳定履约环节波次配送控制线下拣货到运输成本

对于社区团购线下门店或者前置仓面临的另一个问题茬于零散拣货和零散配送,一方面会加大门店拣货和物流成本其他也会增加团长的工作量,因此社区团购波次配送模式很有必要!

  • 一天兩配/三配固定时段配送:每天固定时间点两配或者三配集中运输挑取高峰前时段,例如上午11点下午5点,晚上8点三个时间段统一配送門店拣货时间在配送前半小时内完成即可。
  • 合作社区物流串点配送:物流车队和团长小区深度合作固定配送路线,车队串点社区配送按照路线依次小区配送,确保运输效率最大化同时也能节省运输成本。

创新的业务模式市场从不缺但真正立足用户体验为依托的模式姒乎很少。社区团购是一个难得可持续化发展且充分以用户体验为初衷的业务模式这块蛋糕的市场占有率势必会愈发壮大。拭目以待!

Leon;公众号:Leon新零售笔记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前腾讯京东运营经理社交电商/O2O新零售行业资深研究员。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