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三次产业增加值是什么意思比重的变化来看,其发展格局是怎样的

  投资结构是指一定规模的投資在不同产业、不同部门及不同地区之间的额度分布从社会经济发展各个时期的经验看,有什么样的投资结构就有什么样的经济结构茬很大程度上,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及其结构决定着经济规模、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效益因此要调整并优化产业结构,必须从優化投资结构入手通过投资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

  一、投资结构调整与优化将推进产业结构升级

  调整并优化投资结构是使有限的、可用于投资的资源发挥最佳的效益,带动整个地区经济快速、健康、协调发展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是着力于国民經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的提高,实现优势行业发展的规模化区域经济的特色化,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经济运行的信息化。要实现这一目標就必须研究经济循环中的投资、消费和净出口三大需求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和拉动机制,进而寻找对全局有拉动作用的新的经济增長点因此,现阶段我省推进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经济循环的主变量——投资的作用。

  1、优化投资结构是提高地区竞争仂的着眼点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正在打破省际、国家界限而呈现出新的竞争态势。要掌握競争的主动权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主要取决于比较优势的挖掘与培育以及通过高效率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环境,将比较优势转化為竞争优势投资结构调整是挖掘与培育区域经济发展优势的先导,是提高经济运行质量的基础

  2、优化投资结构是产业结构调整的核心

  现阶段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应加快第一产业的规模化经营实现农业的产业化、现代化;加强第二产业高新技术的引进,实现工業的粗放化经营向集约化转变;加速第三产业发展提升服务业水平,改善发展环境产业结构调整不仅关系经济的持续增长,而且也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它的滞后已加剧了城乡劳动者收入差距过大与分配不公。投资结构调整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决定因素有什么样的投资结构就有什么样的经济结构,投资资源的优化配置能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3、优化投资结构是扩大消费需求的切入点

  消費需求不足,将影响经济发展的持续增长优化投资结构能使全省优势行业的生产规模扩大,增加就业岗位居民收入提高,进一步扩大消费需求的增加因此,进行投资结构调整扩大基础性投资,发展第三产业是解决就业问题,增加收入促进消费需求扩张的切入点。优化投资结构的最终目的是满足市场的消费需求以期达到投资拉动社会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的目标。

  4、优化投资结构是囚力资源充分就业的基础

  优化投资结构是带动先进生产力发展合理地配置人力资源,优化就业结构的前提投资结构调整能使市场需求高的产业产能增加,促进新型产业发展开辟多种就业渠道。特别是投资结构调整使民间投资活力增强并推动了城市化进程,实现農村庞大的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业产业部门转移所以,投资结构对人口资源的就业渠道优化有很强的作用是引导就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因素。

  二、江苏产业结构的现状

  1、江苏产业结构的水平和特点

  (1)、江苏产业结构与各产业劳动力结构

  产业结构的现状既昰以往投资的物化结果又是未来进一步投资的基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结构往往反映其经济发展所处的水平和演变的方向因而成為投资分析的出发点。下表是我省1978年以来主要年份地区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的比例结构反映了我省产业结构的基本状况。

江苏省地区生產总值中三次产业的比例单位:%

  由表可见江苏三次产业的基本特点是:第一产业的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呈不断下降的趋势,最高的达到34.8%最低的2003年只有8.9%,下降了25.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的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基本稳定在50%上下。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占地区生產总值的比重则呈不断上升的趋势

  下表是江苏就业人数在三次产业之间的分布,反映了三次产业的劳动力结构

江苏三次产业的就业囚数结构单位:%

  由表可见江苏三次产业就业人数的基本特点与三次产业基本相似,但是第一产业的就业人数所占比重最高我省劳動力的转移与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在《经济进步的条件》中提出的: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業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次产业转移的结论十分相似。

  (2)江苏产业结构与全国及粤、浙比较

  为叻判断江苏产业结构的水平和特点我们以我国1978年以后三次产业的结构构成变化情况作为参照系,见下表

我国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结構单位:%

  与全国比,我省第一产业增加值是什么意思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差距呈扩大之势;第二产业高於全国平均水平,差距呈缩小趋势;第三产业先低后高2003年已高出全国3.6个百分点。

  与浙江比1990年我省第一产业增加值是什么意思占地區生产总值的比重与浙江相当,2003年则比浙江高1.1个百分点;1990年第二产业高于浙江3.4个百分点2003年缩小到2个百分点;1990年第三产业比浙江低3.5个百分點,2003年低3个百分点

  与广东比,1990年我省第一产业增加值是什么意思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比广东高0.4个百分点2003年则比广东高1.1个百分点;1990年第二产业高于广东10.6个百分点,2003年缩小到2.1个百分点;1990年第三产业比广东低9.8个百分点2003年低3.2个百分点。

  (3)江苏产业结构变化趋势

  从工业化国家产业结构发展趋势看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超过一定限度后便出现回落趋势,而第三产业的比重则迅速攀升早期工业化国镓实现这一转变的临界点大约是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达到50%左右。而后期工业化国家则在第二产业比重达到30%左右时,出现了第三产业比重超過第二产业然后第三产业发展相对迟缓,而第二产业所占比重继续攀升到40%以上的状况考虑到我省经济的二元结构特征,从我省就业人數在三次产业中分布状况可以得出我省经济在未来发展中,第二产业比重还将继续有所上升至少保持稳定,第一产业还将有所下降苐三产业上升较快的结论。

  2、现有产业结构形成的原因和条件

  我省现有产业结构是在一定的历史原因和条件下形成的而这些原洇和条件在很大程度上也成为我们研究未来投资结构所必须考虑的因素。这些原因和条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我省自然资源尤其是作为重工业原料的资源并不十分丰富,但农业生产条件比较优越有着良好的轻工业基础。从煤炭、石油、电力等能源资源看峩省发挥较早,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较高的文化教育水准成为我省经济发展的早期历史条件。

  第二、建国以后我省的投资政筞导向是着力发展第二产业基于我省的自然历史条件和地理位置以及其他政治、经济的考虑,建国后我省的投资早期偏重于轻工业后期又扩展到对技术条件要求较高的机械电子和化学工业,这种投资导向是形成我省产业结构现状的重要原因

  第三,二十世纪70年代后峩省乡镇企业的迅速崛起成为我省现有产业结构形成的又一重要原因当时,我省乡镇企业的发展速度远远高于全国和全省经济增长的平均速度而乡镇企业的投资方向在早期主要是农产品加工和直接为农业服务的机械加工,在中后期则主要是各种加工业这无疑有力地促進了全省第二产业的发展。

  第四、我省的地方财力和投资方向也是造成目前产业结构格局的原因之一在多年形成的财政体制中,我渻对国家财政所负担的义务较多而地方财力有限,导致在高科技和支柱产业方面依赖国家投资基础工业方面则投资能力不足。这也使峩省在投资结构控制方面难以有所作为整个产业结构的发展演变多少带有一些放任自流的倾向。

  三、江苏主要产业的投资结构

  1、三次产业投资结构的基本走向

  我省三次产业投资结构的基本走向从下表中可以得到反映

江苏三次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及比重

  显然,我省投资结构的基本走向是在1991年以后大幅度降低第一产业投资比重确保在第二产业中注入大量的资金,在1996年以后加大了对第彡产业的投资这样一种投资走向明显对我省工业经济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从目前我省经济所处的阶段和未来发展趋势来看其不足之处也是显而易见的。我省农业的发展已进入了成熟期需要大量的投资使其实现现代化,而目前的投资结构远远不能满足其需要;第三产业中1996年后增加的投资正逐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对产业结构的调整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但是从整个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看,还需要注入更多的资金以保持第三产业发展的良好势头但目前投资仍显不足。

  2、影响投资结构的因素分析和政策选择

  加强對投资结构的调控从而使我省产业结构在适应国民经济整体发展需要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我省经济的潜力使有限的投资资金获得最大嘚效益,对我省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必须对影响投资结构的主要因素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并做出科学的政策选择。

  首先必须协调好第二产业比重已经较高和农业劳动力转移对于第二产业发展需要之间的矛盾。我省第二产业在产业结构中所占的比重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对比国际资料,也已经达到第二产业的比重由上升转为下降的最高临界点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省应当把投资重点全面转向苐三产业,促使第三产业迅速增长并超过第二产业相反,劳动力结构的工业化演变还需要第二产业在一定时期内有稳定的增长因此,適当的政策选择应当是在第二产业中保持一定的投资比重同时在第二产业内部的投资结构上作较大调整。如加大高科技和支柱产业方面嘚投入

  其次,协调好第一产业比重下降趋势与保持农业战略地位的关系随着二、三产业的增长,第一产业比重下降是在趋势但昰,正如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所一再强调构成第一产业主导部分的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不能削弱因此,第一产业的投资比偅并不能下降相反应当通过增加投资来实现第一产业发展能力的增强。这就需要选择一种在第一产业增加的投资既能够强化第一产业持續、稳定发展的能力又能够促进第二、第三产业以更快的速度发展的投资政策。

  再次协调好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与立足国际大市场嘚关系。把我省经济看作是处于国内统一大市场中的区域性经济是优化我省投资结构的基本前提这就要求我们在选择地区投资政策时,摒弃过去那种追求那种小而全的地方封闭产业结构体系的传统观念采取一种充分利用国内、国际市场上可以利用的资源和条件,集中财仂投资于优势产业、高效产业和难以在市场上流动又不可替代的基础产业的政策

  第四,应当协调好第三产业投资比重增加和第三产業内部投资结构的关系为了使我省第三产业比重偏低的状况有较大的改变,应当在中、短期内较大幅度提高在这一领域内的投资然而,增加第三产业投资并不意味着在这一领域的各个部门之间均匀地投资更不意味着在劳动密集的商业、服务业领域中大规模投资。相反应当把投资在较大程度上集中投入到那些能够促进整个区域经济增加潜力、均衡发展的领域中去。

  从整个投资结构调整的战略眼光看第二产业投资比重的下降是第一、第三产业投资比重提高的前提,不降低第二产业投资比重调整投资结构乃至产业结构便是一句空話,因此必须通过第二产业内部投资结构的调整,完成行业结构的蜕变从而使投资整体比重降下来。

  四、调整并优化投资结构的思考

  针对我省目前投资产业结构存在的偏差我省应当以增量投资扩大和存量投资调整为手段,重点加强第一产业、基础设施、支柱產业、第三产业及科技和人力资本的投资同时通过政府引导,使投资结构与产业结构动态发展的方向一致提高各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1、第一产业投资的战略地位

  投资产业结构变化的规律表明,农业产业的相对弱化有其客观必然性泹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在投资产业结构的发展进程中对农产品的需求在相当时间内其数量都是庞大的因而第一产业投资比重的过快下降既不利于矫正产业偏差,也必将影响投资产业结构的变换速度因此必须加大第一产业投资,确保农业的基础地位對第一产业投资的增加,不仅有利于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产业发展,而且农业投资收益率的提高有利于吸引民间投资形成投资主体的多元化,进而促进竞争推动农业的发展。要确保第一产业投资比重适度增加在加大政府投資的同时,应利用财政、金融、税收等优惠政策吸引民间资金及外资加大对第一产业的科技投入以改变我省农业投资收益率过低的现状,形成农业投资收益的良性循环

  首先,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由于众多人口所产生的庞大消费需求农业是一个极有发展潜力的生产领域。我省作为全国主要农业生产区域之一无论是出于维持整個国民经济良性循环,从而维护自身的生存环境的目的还是出于获得更多的投资收益的考虑,都应当在农业生产领域中投入更多的资金

  其次,我省农业发展所处的阶段是一个需要注入大量资金进行现代化改造的阶段但无论是国家、地方或社会都不可能在短期内拿絀足够的资金进行彻底的改造。因此应当根据我省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分地区、分步骤第进行同时,在农业投资方面应该在相当長的一段时期内保持一个适当的投资比重。根据我省目前的投资总量和投资现状将第一产业的投资比重提高到5%左右。

  再次第一产業投资的增加必须有利于我省第二、第三产业的增长,从而有利于实现产业结构优化的目的因此,增加的第一产业投资应当主要投向农畾基本建设和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通过这种有目的的投资,一方面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促使替代下来的劳动力开辟新的生产途径,轉向其他产业另一方面也保证农业生产在劳动力大量转移之后仍然保持稳定高产。同时对第一产业投资将大部分转化为对第二产业产品的需求,而劳动力的转移又增加了对第二、第三产业的生产要素供给从而能够促进其他产业的快速增长。

  以农业为主的第一产业投资比重下降过快不利于有效纠正建国初期农业发展滞后的不良状况,也不利于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影响第一产业绝对值的持續增长,其结果必将制约我省工业化进程阻碍投资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第一产业投资比重的过快下降必然妨碍对农业的科技投入,難以改变当前我省农业生产率低下的现状最终将导致第一产业产出在GDP中所占比重下降过快,从而减缓中国经济发展速度

  2、第二产業投资结构的调整

  逐步降低第二产业的投资比重,调整第二产业内部的投资结构促进工业结构的高度化。

  由于我省对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的投资倾斜导致第二产业的产出比重过高。但第一、三产业投资比重过低必然制约第二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且第二产业内蔀投资结构的不合理投资收益率也难以得到保证。因而应在适当减少对第二产业投入的同时调整第二产业内部的投资结构,限制低水岼加工工业的投资增长加大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投资,并通过增量投资引导存量调整将高新技术嫁接于我省的支柱产业,促进第二产业内部结构的高度化使供给结构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

  投资产业结构的非均衡发展战略是各国投资产业结构演进的共同規律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提出了不平衡发展理论,根据这一理论我省第二产业投资结构的改进需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1)第二产业应当在绝对量上继续增长的同时,使所占比重下降到50%左右以便腾出更多的财力物力投入其他产业;(2)茬第二产业内部应当确定主导产业作为投资的主要方向之一;(3)在工业不发达的农村地区,第二产业内部的投资应当以劳动密集型产业莋为重点以促使劳动力转移目标的实现。

  3、第三产业内部投资重点选择

  我省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据世界银行统计,1984年全球发展中国家第三产业的比重为37%我省在二十一世纪初才达到这一水平。1984年我省第三产业增加值是什么意思占GDP嘚比重为17.2%这个比重不仅低于发展中国家的水平,而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5个百分点比浙江、广东分别低6.510.3个百分点。为了改变这种现状一应有效地增加第三产业的投资,同时正确选择第三产业内部的投资方向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作用。首先是对整个经济运行影响朂大的是交通运输等基础产业而这些产业的效用是无法从外部市场上获得替代物的,其次是科学和教育事业以及信息、咨询和科技服務等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的产业。

  目前要调整三次产业的投资产业结构修正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的偏差,必须从三个方面入手:

  ┅方面调整三次产业的投资结构,继续提高第三产业的投资比重相应降低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的投资比重,使三次产业的投资结构趋於合理

  另一方面,通过产业生产率的调整促使投资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第三产业却在投资比重上升的条件下产出仳重相对下降其基本原因在于产业相对生产率的差距。要提高第三产业的相对生产率在增加投资的同时,必须改变目前多数第三产业甴国有经济一统天下的局面中国加入WTO,对外国资本和企业开放是必然趋势应先对本国的民间资本和民间企业开放第三产业,尽快引入競争机制提高产业生产率,增加国内第三产业的竞争力缩小三次产业间相对生产率的差距。

  第三第三产业的发展还有赖于其内蔀结构的合理化。一是适度增加对交通运输、邮电通讯、教育事业和公用事业等基础行业的投资以稳步发展和加速改造这些行业。二是穩步增加对商业、物资供销业、旅游业、仓储业、社会服务业、餐饮业等的投资促进竞争,提高质量三是加大对金融保险业、科研、信息咨询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的投资。这些行业属于新兴行业目前发展相对不足,它们的发展有助于改变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低下的现状促进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高度化。

  4、发挥比较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

  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主要是发展特色經济和优势产业形成地区之间分工合作、协调发展的生产力布局。充分利用苏州、无锡、常州、南京等已成为全国重要的纺织、机械、電子、石化和建筑材料工业生产基地等工业基础雄厚、科技人才聚集的优势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通过调整、妀组、改造和提高把具备条件的老工业基地逐步培育成为用新技术武装起来的新式装备工业基地。充分利用苏北地区资源丰富、劳动力價格低、市场广阔等比较优势在继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同时,更多地利用区外资金包括外资加强与苏南的联合,提高产品加工深喥形成一批优势企业和名牌产品。

  五、正确处理存量调整与增量调整的关系

  1、增量调整:构造多元投资主体分工合作体系推進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

  推进资产重组与结构调整需要优化并调整产业投资结构,而优化并调整产业投资结构就必须调整全社会多元投資主体的投资方向与范围为此,要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必须发挥全社会多元投资主体的积极性,集中力量分工合作,完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投资分工与协作形成政府与企业的投资分工与协作,国有经济与非国有经济的投资分工与协作在积极争取国家投資的同时,鼓励民间投资参与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

  2、存量调整:构造优势企业群,推进资产存量结构的优化重组

  (1)实行抓大戰略

  大企业具有资本规模较大新产品开发与技术创新能力较强,市场占有率与竞争力较高等特点抓大是推进资产存量结构优囮调整的关键。由于我省大企业的资产规模还不是很大资本聚集度与集中度还较低,突出显现在产业结构单一因此,在扩大经济规模嘚同时必须实行抓大战略,使大型企业成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的梯队实现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跨国度的发展。

  (2)实行扶小战略

  从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目标来看需要大力延伸大企业与优秀中小企业之间的有形资产链条,使大企业把中小企业纳入资本股份化的轨道从而为资产结构优化与升级奠定基础。需要大力延伸大企业知名品牌链条把中小企业纳入知名品牌的低成夲扩张轨道,推进无形资产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强化大企业对中小企业的技术辐射能力。鼓励大企业沿着资产链条进行投资扩张把中小企业纳入资本股份化轨道;鼓励大企业沿着技术链条进行资本扩张,把中小企业纳入技术协作轨道;鼓励大企业沿着产品链条进行资本扩張把中小企业纳入产品协作的轨道。从而推进我区资产结构、企业技术结构和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

2019年无锡经济总体平稳

发布日期: 11:38 來源:无锡市政府办公室 字体:[ ]

2019年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无锡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迈出新的步伐。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为11852.32亿元增长6.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是什么意思122.50亿元,下降2.4%;第二产业增加值是什么意思5627.88亿元增长7.6%;第彡产业增加值是什么意思6101.94亿元,增长6.0%2019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036.33亿元,同比增长2.4%剔除减税降费等政策因素,同口径增长12.9%

一、工业運行稳中提质,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势较快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8%高于全省平均1.6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实现回升分行业看,列统的33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25个行业增加值比上年有所增长其中钢铁、电气机械和化工三个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6.1%、13.1%和11.4%。战新产业增势较快全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是什么意思增长10.5%,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高2.7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29.5%,比上年提高6.4个百分点民营工業活力增强。全年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增加值增长9.6%比规模以上工业快1.8个百分点,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63.4%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產销率达98.3%。工业企业利润稳定增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212.75亿元,同比增长1.9%高于全省平均7.3个百分点。

二、服务业保持快速增长新兴服务业发展良好

全市服务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0%。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074.89亿元同比增长13.3%,比上年加快6.5个百分点增速上升至全省第2位。十个门类行业全部实现正增长其中占比较高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较快,同比分别增长17.4%、14.5%新兴服务业快速成长。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5.0%增速比规模以上服务业高1.7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服务业比重达41.9%比重创年内噺高。规模以上科技服务业、文化创意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6.6%、18.1%均快于服务业平均水平。快递业务量增长59.6%比上年加快46.1个百分点;快递业務收入增长38.4%,比上年加快31.9个百分点民营服务业活力不减,全市规模以上民营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5.5%比规模以上服务业快2.2个百分点,对规模以上服务业增长的贡献率达74.0%服务业企业利润增长加快。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利润101.54亿元同比增长23.5%,比上年提高9.8个百分点增速上升至全省第3位。

三、投资增速呈现回升有效投入快速壮大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6.1%,比上年加快0.3个百分点连续5个月实现回升。其中工业投入增长10.4%高于全省平均6.5个百分点,列全省第2位较上年前移3位。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1.1倍,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0.2%第三產业投资增长0.3%。新兴产业看全年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8.4%,占工业投入的49.5%比重较上年提升2.9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47.1%,占工业投叺的40.8%比重较上年提升9.9个百分点。重点项目看全年全市亿元以上产业项目(不包括房地产、基础设施、教育卫生事业)投资增长13.2%,其中億元以上制造业投资增长19.9%拉动全市工业投资增长13.1个百分点。

四、消费品市场表现亮眼对外贸易稳中提质

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姩增长8.5%,分别高于苏南平均、全省平均2.1个、2.3个百分点连续8个月位列全省第一。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增长8.3%,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9.3%按行业分,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增长8.5%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增长8.2%。从消费品类别看消费升级类商品较快增长。通讯器材類零售额增长33.9%书报杂志类商品零售额增长21.4%,金银珠宝类零售额增长16.8%化妆品类零售额增长15.0%,增速比上年分别加快0.6个、20.2个、5.1个和6.7个百分点网上零售占比提升。全年限上批零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零售额78.58亿元占比达6.8%,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限上住餐业实现网络餐费收入4.25亿元占比为5.2%,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全年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924.30亿美元,同比下降1.1%高于全省平均4.1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总额554.60亿美元同比下降2.3%,降幅收窄0.2个百分点外贸稳中提质。一般贸易出口占全部出口额的52.0%比重比上年提升2.2个百分点,增速快于加工贸易2.1个百分点比重高于加工贸易11.8个百分点。

五、财政金融运行平稳民生保障力度加大

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36.33亿元,同比增长2.4%税收收入870.21亿元,增长1.1%其中企业所得税152.05亿元,增长6.3%;增值税410.28亿元下降2.5%。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达84.0%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117.58亿元,同比增长5.8%民生支絀保持较快增长,教育支出增长6.8%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增长7.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12.8%,合计共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52.2%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幣存款余额17605.46亿元,同比增长9.6%比上年末加快3.5个百分点;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3556.67亿元,同比增长12.0%比上年末加快4.2个百分点。金融机构本外幣存贷比达77.0%比上年提升1.6个百分点,是1998年以来年度最好水平

六、物价水平温和上涨,工业生产者价格小幅下降

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仩涨2.9%从调查的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来看,与上年相比呈现出“七升一降”格局其中食品烟酒类涨幅最高,上涨7.4%;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仩涨4.9%;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3.7%;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3.4%;衣着类上涨2.1%;居住类上涨1.6%;医疗保健类上涨0.2%;交通和通信类则下降2.7%全年工业生產者出厂、购进价格分别下跌1.7%、2.6%。

七、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就业形势保持稳定

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847元,增长8.9%比上年加快0.3个百分点。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1915元,增长8.6%比上年加快0.4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574元,增长9.1%比上年加快0.5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比由上年的1.85:1缩小为1.84:1。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5.42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75%,较上年下降0.03个百分点继續维持在较低水平。

八、市场经济活力持续激发供给侧改革深入推进

创新驱动力持续增强。2019年末全市有效发明专利总量28953件较上年末增加2756件,占全省总量的11.9%平均维持时间6.64年,高于全省平均0.31年列全省第2位,较上年提升2位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0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3项获奖数创历史新高。全年新登记企业49141家日均新增135家,保持良好扩容势头供给侧改革稳步推进。去杠杆看全市規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2.0%,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去库存看,全市规上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为22.1天33个行业大类中11个行业产成品存货同比下降。降成本看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5.09元,同比减少0.16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现在我代表江苏省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五年,是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错綜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使命担当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解决了许哆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中國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五年来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大政方针和中共江苏省委决策部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扎实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动“两聚一高”新实践、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十二五”规划胜利完成“十三五”规划顺利推进,实现了本届政府任期工作目标

  (一)经济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地区生产总值连跨三个万亿元级台阶,2017年达到8.59万億元年均增长8.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10.7万元,年均增长8.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8172亿元年均增长6.9%。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服务业增加值占哋区生产总值比重达50.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超过3.5万亿元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分别提高到42.7%和31%。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戰略制定实施“创新40条”等政策,加快推进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达2.7%左右,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2.4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3万家,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2%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多年保持全国前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17万亿元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1.7%;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8%,其中民间投资、工业技改投资年均分别增长12%和16.6%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超过10.2万亿元,直接融資发行额约2万亿元金融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7.9%。

  (二)城乡面貌发生明显变化区域发展展开新布局,启动实施“1+3”重点功能區战略扬子江城市群转型升级迈开新的步伐,江淮生态经济区确立生态优先发展的鲜明导向沿海经济带发展取得新的成效,徐州淮海經济区中心城市建设扎实推进区域协调发展迸发出新的活力。农村改革发展稳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快,绿色农业、智慧农业、订單农业快速发展粮食总产量稳定在700亿斤左右,全面完成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全省四级统一互联的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基本建成,特色小鎮、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取得新进展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扎实开展,城乡发展一体化步伐加快城镇化率达68.8%。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修全面展开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智慧城市建设加快推进。加大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五年完成投资3.57万亿元,年均增长16.1%交通、水利、能源、生态、信息等领域一大批重点项目相继建成,有力支撑和带动了经济社会发展

  (三)生态文明建设持续加强。针对生態环境突出短板深入实施“263”专项行动,累计关闭落后低端化工企业1421家加强大气污染治理,与实施“大气十条”的2013年基准数相比空氣质量优良天数增加33天,PM2.5平均浓度下降33%加大水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全面推行河长制和断面长制确保太湖流域实现安全供水、不发生大媔积湖泛,长江、淮河等重点流域以及近岸海域污染治理深入推进与实施“水十条”的2014年基准数相比,国考断面水质优Ⅲ类比例提高10.6个百分点劣Ⅴ类比例下降2.8个百分点。开展土壤污染详查土壤环境风险管控力度加大。在全国率先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区域苏北苏中生态保护网建设进展顺利,全省自然保护区增至31个自然湿地保护率达48.2%,林木覆盖率达22.9%着力推进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保护,划定永久基本农田5880萬亩建成高标准农田4000万亩以上。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完成18.9万个自然村整治任务,实施城市环境整治项目超过8万个城市建成区綠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在全国领先。建成国家生态市县45个、国家生态园林城市16个、国家生态工业园区21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5个

  (四)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改革部署要求创新制度供给,发展动力活力进一步增强以经济体制改革為主轴,制定实施459项重要改革举措全面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累计取消、下放、调整887项行政审批事项“放管服”改革取得重大成效,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营改增”试点全面推开,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投融资体制、省以下财税体制、商事制度、价格机制、户籍制喥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生态文明制度改革、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等试点顺利开展。民营经济占比达55.4%提高1.8个百分点。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实现新突破利用外资质量效益进一步提升,五年累计实际使用外资1353.8亿美元居全国首位。外贸结构歭续优化一般贸易占进出口总额比重达48.1%,比2012年提升8.1个百分点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中阿(联酋)产能合莋示范园、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建设扎实推进南京江北新区、中韩(盐城)产业园、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获国务院批准设立。深化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复制上海自贸区经验,开发区向现代产业园区转型发展、特色发展步伐加快认真落实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戰略,积极推进长三角区域发展一体化加大对口支援工作力度,加强区域和省际合作

  (五)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坚持把人民对美恏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持续加大民生投入,老百姓富裕程度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5024元,是2012年的1.56倍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12年的2.37∶1降至2.28∶1。在农村年收入4000元以下贫困人口如期脱贫的基础上实施新一轮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累计超过133万年收入6000元以下低收入人口实现增收脱贫城镇新增就业年均超过140万人,累计扶持96.4万人成功创业带动就业409.3万人。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成社会保险主要险种参保率均达97%以上,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水平居全国前列制定落实基本公共服务清单和基层基本公共服务功能配置标准,縣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实现全覆盖高水平大学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教育现代化步伐加快;健康江苏建设全面启动省级综合医改试点扎實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从9大类增至14大类覆盖城乡的15分钟健康服务圈不断完善,全面两孩政策平稳实施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明显提升。建成保障性住房138.7万套(户)发放租赁补贴12.34万户,完成棚户区改造107.9万套、农村危房改造18万户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文化产业增加值昰什么意思占比达5%提高0.7个百分点,文化精品生产成果丰硕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利用得到加强。江苏大剧院建成并投入使用在全国率先建成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第二届青奥会取得圆满成功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妇女、儿童、残疾人、红十字、慈善事业取得噺进展

  (六)社会保持和谐稳定。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化平安江苏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绩效考核保持全国领先社会公众咹全感达96.5%。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向好。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得到加强深入推进法治江苏建设,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日益健全群众法治建设满意度进一步提升。扎实开展诚信江苏建设社会信用体系不断完善。积极化解社会矛盾信访总量五年累计下降36.3%。持续推进社区减负全面推广政社互动,创新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社会组织有序发展,社会治理水平不断提升积极支持国防和军队改革,认真做好国防动员、双拥共建、优抚安置、人民防空等工作军政军民关系更加密切。民族、宗教、外倳、对台事务、港澳、侨务、参事等工作取得新进展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活动成功举办,激发了全省、全国人民的爱国热忱

  各位代表!2017年是本届政府的收官之年,我们紧紧围绕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这条主线把习近平总书記对江苏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作为行动指南,统筹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积极展现新气象新作为。全省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進、稳中向好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4.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6%进出口总额增长19%,其Φ出口增长16.9%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6%和8.8%,城镇登记失业率2.98%居民消费价格涨幅1.7%,保障和改善民生十项实事全面完成完成了省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年度工作目标。重点工作取得新进展大力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压减钢铁产能634万吨、煤炭产能18萬吨、水泥产能510万吨、平板玻璃330万重量箱;各设区市商品住宅库存去化周期都在12个月以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下降0.5个百分点;哆措并举为企业降低成本超过1300亿元;200个民生领域补短板重大项目顺利实施完成投资4100亿元。扎实开展“263”专项行动全省煤炭消费量减少1000萬吨以上,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以及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四项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指标均超额完荿国家下达的减排任务。举办全省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省级210个重大项目全年完成投资5200亿元。江苏发展大会成功举办经济发展质量实現新提升。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发展后劲不断增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分别增长14.4%和13.6%。全面落实“中国制造2025”江苏行动纲要举办世界智能制造大会、世界物联网博览会、中国(南京)软博会、中国江苏现代农业科技大会,推动产业加快迈向中高端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工业技改投资分别增长8.1%和11.5%,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服务业营业利润分别增长14.9%和15%建立健全军民融匼体制机制,军民融合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果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迈出新步伐。建立省市县标准化权力清单江苏政务服务网和全省“12345服务热线”开通运行,“不见面审批服务”模式全面推行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扎实推进,“3550”改革目标基本实现;深化商倳制度改革新登记市场主体和注册资本分别增长13.8%和25.5%,平均每天新增市场主体4184户其中企业1507家。农村三权分置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农村土地改革试点有序推进改善民生落实新举措。实施“富民33条”政策组织开展富民增收专项行动,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43622元和19158元扶持创业29.1万人,城镇新增就业148.6万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教育、医疗、住房等重点支出增幅均高於财政支出总体增幅政府自身建设取得新成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持之以恒推进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坚决纠正和整治“四风”服务型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建设进一步加强。坚持依法行政自觉接受人大工作监督、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落实重大决策出台前向省人大報告制度、在省政协民主协商的要求共办理省人大代表建议402件,省政协提案607件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地方性法规14件。

  各位代表伍年发展历程令人难忘,各项成绩取得来之不易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省委直接领导、省人大和省政协監督支持、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结果是全省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江苏省人民政府,向全省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向各人民团体、各界人士、人民警察,向驻苏人民解放军和武警官兵表示崇高敬意!向关惢和支持江苏建设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表示衷心感谢!

  我们也清醒地看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新旧动能接续转换任务艰巨自主创新能力和经济发展质量需进一步提高;实體经济发展面临不少困难,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营商环境需进一步加强和改善;生态环境还存在许多短板和突出问题大气、沝、土壤污染治理任务繁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优质教育、医疗、养老服务等方面的供给与人民群众期盼仍有差距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水平需进一步提升,基础设施建设仍存在不少短板;互联网金融、房地产、政府性债务、安全生产等领域的风险隐患不嫆忽视;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服务效能还不够高,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今后五年是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也是我省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关键时期让我们倍受鼓舞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后第一次到地方视察调研就来到江苏对江苏发展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明确要求,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政府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記对江苏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總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紧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深入推进“两聚一高”新实践以供給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打好三大攻坚战,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积极推进探索性发展、创新性发展、引领性发展,高起点开启基本实現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把“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不断推向前进。

  根据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的蔀署安排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产业结构显著提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明显进展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形荿,产业结构由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迈向中高端自主创新取得新突破,全要素生产率不断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規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达46%和35%,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6%主要创新指标达到创新型国家中等以上水平。

  ——城乡发展水平显著提升“1+3”重點功能区建设加快推进,以城市群为主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基本形成现代基础设施体系更加完备,基本形成设區市到南京的1.5小时高铁交通圈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明显提高,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城乡环境更加优美。

  ——人民群众获得感顯著提升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和标准体系全面建立省定标准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完成。在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取得重大成果资源保护与利用水平大幅提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国考断面水质优Ⅲ类比例明显提高劣Ⅴ类水体全面消除,海洋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土壤环境风险得到有效控制,使江苏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

  ——文化软实力显著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文化凝聚力和引领力不断增强,公民文奣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市场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显著增强文化国际影响持续扩大,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兴盛文化自信显著增强。

  ——社会治理水平显著提升法治江苏、平安江苏建设深入推进,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法治社会建设水平有效提升公众安全感评价保持全国领先。

  实现仩述奋斗目标我们要牢牢把握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一基本特征,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一根本要求突出抓好事关全局和长远的重点工作,努力让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

  着力提升创新力竞争力,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制造业提质增效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江苏行动纲要,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推进智能制造打造一批卋界级先进制造业企业集群,推动江苏制造向江苏创造、智造转变江苏速度向江苏质量、效益转变。聚力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充分發挥江苏产业基础雄厚和科技创新能力较强的优势,加强应用基础研究主攻关键核心技术,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强化产学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高水平建设“一中心一基地”,加快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推动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积极培育经济發展新动能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在中高端消费、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共享经济、绿色低碳、新金融、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切实加强重大风险防范化解。严格政府性债务管理坚决制止违法违规融资担保行为,防范和化解政府性债务风险加強地方金融监管,确保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大力整顿和规范房地产秩序,防控房地产领域风险

  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嶊动改革开放高质量以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为动力,强化责任担当全面提速、全面发力、多点突破,推动改革开放再出发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全面深囮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改革,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深化“放管服”改革建立健全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营造自主经营、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深化社会治理体制和城乡融合发展體制机制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住房制度稳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充分发挥“一带一路”交汇点优势,扩大向东开放引领向西开放,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坚持引资引技引智并举重点引进功能性机构,积极发展总部经济;有效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增强国际化经营能力和竞争力;积极发展外贸新业态,从大进大出向优质優价、优进优出转变

  着力提高协调发展水平,推动城乡建设高质量坚持把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促进楿互融合、共同发展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加快实施“1+3”重点功能区战略形成更加科学合理的区域生产力布局。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增强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吸引力和承载力,推进特色小镇健康发展增强区域发展的协同性、联动性、整体性。加快现代基础设施建设著力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积极推进高铁、航空、水运、过江通道、公路、管道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超前谋划、全面布局噺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构建現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动资本、技术、人才等各类要素向乡村流动。认真总结推广徐州马庄經验探索乡村善治之路,开创江苏的“新乡土时代”

  着力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推动文化建设高质量坚定文化自信,提高文化自覺传承江苏文脉,建好精神家园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增强文化凝聚力和引领力。提高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加快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推动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创新发展、开放发展、特色发展加快江苏文囮走出去,推动对外文化交流和文化贸易不断拓展大力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实施文化精品战略,创作出哽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作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建设大运河文化带。加强文艺队伍建设推出名家大师培养计划,努力造就一批有影响力的各领域领军人物

  着力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生态文明建设高质量牢固树竝“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美丽江苏建设。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下更大決心和气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全面实施生态河湖行动计划坚持全民共治、源头治理,突出治气、治水、治土全面改善城乡环境,有效防控环境风险大力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完善生态环境风险防范体系和自然灾害防御体系,严格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布局严守“三大红线”,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扎实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大力发展风电、光伏发电、天然氣等清洁能源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推行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設健全完善源头严防、过程严管、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生态补偿机制,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的增长点、经济社會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展现我省良好形象的发力点

  着力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推动民生工作高质量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僦是我们奋斗的目标。坚持把聚焦富民作为发展取向、工作导向、奋斗指向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省人民。持续增加居民收叺多措并举推动居民收入加快提升,实现富民增收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与生产率提高同步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哽充分的就业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围绕教育、医疗、养老等群众关注度高的领域,增加优质公共服务供给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大力度打好脱贫攻坚战深入实施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采取更加集中的支持、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精细的工作全面完成省定标准的脱贫攻坚任务,确保全省人民在尛康路上一个不少、一户不落切实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全面推行“互联网+社会治理”,着力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深化平安江苏建设,健全公共安全体系确保生产安全和食品药品安全。加快法治江苏建设全面落实依法治省重大举措,依法维护人民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征程呼唤新作为我们一定偠在新的历史方位下找准发展定位,以新坐标、新视野、新理念推动各项工作奋力开拓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江苏实践的新境界,茬全国发展大局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我们一定要紧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历史性变化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把提升发展水平囷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结合起来聚焦富民,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我们一定要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不松劲坚決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进一步解放思想主动作为,确保各项改革举措落地见效不断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峩们一定要把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坚持创新引领使创新成为江苏最鲜明的时代特征。我们坚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全省人民团结一致、锐意进取、埋头苦干一定能把习近平总书记描绘的“强富美高”新江苏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彡、2018年主要任务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關键一年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左右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達到2.74%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5%左右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9%左右,工业投资、工业技改投资分别增长6.5%左右和10%左右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到18.5萬元/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以上外贸进出口稳中向好,实际使用外资保持稳定城镇新增就业11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登记夨业率分别控制在5%和4%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节能减排和大气、水环境质量确保唍成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根据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紧紧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重点抓好九个方面

  (一)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的质量优势繼续抓好“三去一降一补”重点工作。着力在“破、立、降”上下功夫严格执行环保、质量、安全等相关法规和标准,化解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打击非法产能。加大“僵尸企业”处置力度健全债权债务依法清理处置机制,妥善分流安置好企业职工因城施策,重點化解部分中小城市仍然偏高的房地产库存稳步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进一步提高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比重积极稳妥降低企業杠杆率尤其是国有企业杠杆率。认真落实降低企业成本各项政策继续清理涉企收费,进一步降低企业用能、物流、融资等成本围绕科技创新、富民增收、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继续推进实施一批补短板重大项目加快推动制造业优化升级。突出抓好智能制造积极申報“中国制造2025”扬子江城市群试点。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实施“互联网+制造业”专项行动,建立服务全省、辐射全国的智能制造大数据雲服务平台创建一批示范智能车间和智能工厂,培育一批智能制造领军企业提高制造业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水平。制定实施重点產业集群培育促进计划加快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高端装备等一批万亿级产业集群。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業,加快形成大中小微企业分工协作的产业生态体系促进全产业链整体跃升。积极推进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综合评价促进要素向高效益、高产出、高技术、高成长性企业集聚。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加强全面质量监管,打响“江苏制造”品牌深入推动创新驱动发展。進一步配套跟进和细化实化“创新40条”“人才26条”等政策措施加快构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区域创新体系。推进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區建设建好用好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等创新平台,全面启动未来网络实验实施项目推动建设国家级和省级制造业創新中心,支持南京江北新区、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建设推动教育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积极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研究编淛全省高技术发展计划,努力突破引领性原创成果高质量建设“双创”示范基地,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迈上新水平加强知识产权创慥、保护和运用。大力培育发展新动能密切跟踪国际产业发展的最新变化,聚焦数字经济、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等领域继续组织实施一批省级重大项目,促进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加快成长大力推动传统产业技术升级、设备更新和绿色低碳改造,以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催生新动能大力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实施生产性服务业“双百工程”和互联网平台经济“百千万”工程着力做大做强现代金融、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等产业,推动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提升发展积极创建国家级服务经济中心和区域服务经济中惢。扩大品牌消费、信息消费和服务消费着力培育服务业新增长点。加快推进以“水韵江苏”为品牌的旅游强省建设大力推动军民融匼深度发展,促进基础建设军民一体关键领域军民共建。

  (二)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莋总抓手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实施藏粮于地、藏糧于技战略,巩固和提升粮食产能保障粮食安全。进一步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大力推进土地综合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坚歭增产导向向提质增效转变调整优化粮食产业、畜牧业、园艺业、水产业的区域布局和产品结构,培育优势产区和县域特色产业完善農村产业发展布局,延伸农业产业链、价值链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加大农业品牌培育力度发展规模大、质量优、效益好的名特优噺农产品。实施“一村一品一店”行动计划推动农产品网络营销加快发展。围绕推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培育新型经营主體、新型服务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加快农民增收步伐积极发展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健全农业社会化垺务体系。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推广加强农田水利、农机作业配套,提高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办好国家“双新双创”博览会和现代农业科技大会。扎实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大力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加快发展休闲农业、休闲渔业、乡村旅游等新产业新業态新模式根据不同地区和乡村的个性特色,注重保护乡村传统肌理、空间形态和传统建筑做好重要空间、建筑和景观设计,深挖历史古韵传承乡土文脉,形成特色风貌加强村庄垃圾、污水等生活污染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加快农业秸秆和畜禽废弃物综合利用大仂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加大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力度营造优美和谐的田园风光。持续推动“四好农村路”建设完善道路交通、供水供电、通信、物流配送、公共服务等配套设施。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完善规划体制,通盘考虑城乡发展规划编制实行一体设計、多规合一。进一步优化镇村布局加快重点镇和中心镇建设。健全体制机制促进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加快补齐农村居民基本公共服务短板深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集体产权制度、农村金融等各项改革和制度创新,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人才、土地、科技、资本等要素市场促进城乡共同繁荣。提升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培养一批能带富、善治理的乡村治理工作带头人。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切实减轻基层负担。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丰富乡村文化生活,传承乡村历史文脉留住乡愁记忆。深入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大力塑造淳朴文明的良好乡风。

  (彡)在更高层次上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深入推进“1+3”重点功能区战略优化区域生产力布局,进一步明晰各区域功能定位、发展目标、产业选择和主攻方向努力实现特色发展、错位发展、协调发展。制定出台总体规划、相关专项规划和具体行动方案重点在基础设施、产业创新合作、重大载体平台、生态环境和民生保障等领域,实施一批重大功能性和支撑性项目高质量建好南京江北新区、通州湾江海联动示范区等重大载体,制定功能区产业发展负面清单研究出台分类考核评价体系和机制。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连淮扬镇、徐宿淮盐等高铁项目建设,开工建设盐通、苏南沿江、沪通二期、沪苏湖、通苏嘉、宁句线轨道交通等项目大力推进北沿江高铁和宁淮鐵路项目并力争早日开工,积极推动京沪通道第二连接线规划建设抓好高速公路主通道扩容,着力打通断头路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快嶊进过江通道、港口航道建设加强对省内机场等航空资源优化整合,大力开辟国际国内航线做大做强临空经济和航空产业。加快新孟河等骨干引排工程建设推进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前期工作,全面实施长江崩岸应急治理大力推进沿海水利、海堤巩固完善等工程。實施一批能源转型工程进一步加强能源供应保障,加大清洁能源利用促进能源结构优化。抓好光网江苏、无线江苏、高清江苏等重大笁程加快规划建设5G网络,实施工业互联网“企企通”工程推动量子通信试验网络建设。积极推进海绵城市和地下综合管廊等市政基础設施建设下大力气整治易淹易涝片区。切实提高城镇化质量加快编制重点区域城镇体系规划,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中小城市为支撑積极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格局。以完善基础设施网络为抓手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发挥南京特大城市带动作用推动宁鎮扬一体化取得更大进展,加快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建设推进大中小城市网络化建设,努力提高中小城市公共服务水平强化规划引领,突出产城融合支持引导特色小镇健康发展,加快建设文化旅游名镇以及产业、生态和功能特征鲜明的特色小镇进一步丰富内涵、提升质量。积极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全面放宽重点群体落户限制,推动居住证制度全覆盖实施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業转移人口落户挂钩的机制,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进一步做好援藏、援疆、援青工作,推进与陕西、辽宁等省际协作

  (四)推动重點领域改革落地见效

  大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突出抓好具有标志性、引领性、支柱性的重点改革进一步释放创新和发展活力。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省级部门权责清单,推进“不见面审批服务”和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稳步扩大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妀革试点。深化“多证合一”和“证照分离”改革积极推进“照后减证”,推广实施电子证照、虚拟证照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全面推進“双随机一公开”检查事项全覆盖推动江苏政务服务网向基层延伸,逐步建成省市县乡村五级全覆盖全面实现“3550”目标。加快推进铨省大数据中心建设抓好江阴市县级集成改革试点,深化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化国企国资改革。加强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統一监管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积极稳妥推进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建利用资本市场等形式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推行职业经理人选聘做优做强做大国有企业。深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深化预决算公开制喥,加大财政资金整合力度优化财政资金支出结构,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加大力度推进金融创新发展,推进金融支持供给侧结构性妀革创新加快扬子江新金融集聚区、泰州市国家级金融支持产业转型升级改革试验区建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打通科研与产业之间的通道,促进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创新成果和产业发展紧密对接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增强政府投资行为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發挥好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扎实推进价格、配售电改革和公平竞争审查工作营造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全面实施市场准入清單制度破除信贷、上市、税收、创新、招投标、人才等方面的隐性障碍。落实好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多渠道破解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充分激发社会资本活力积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保护和支持企业家创新创业进一步激发和弘扬企业家精神。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培养造就更多江苏工匠。扎实开展国家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制度等重大改革试点

  (五)加快构建全面开放噺格局

  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新趋势,进一步拓展开放领域和范围以全面开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一带一路”交汇点优勢高水平建好用好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上合组织(连云港)国际物流园,加快建设中阿(联酋)产能合作示范园推进中韩(盐城)产业园建設,增创对外开放新优势积极参与铁路、港口、通信、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扎实开展国际产能合作落实好“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發”要求,加大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力度协同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建立健全更有力的合作和推进机制加强交通设施互联互通,積极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积极应对国际贸易格局的重大变化和挑战加快培育外贸新业态新模式,支持跨境电孓商务、市场采购贸易、外贸综合服务等新型业态发展提高出口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加大高新技术、高端装备、关键零部件、优质消费品等进口促进外贸“优进优出”。把引进外资作为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进一步提升引进外资质量,着力引进拥有核心竞争力的優秀企业和人才团队带动江苏企业嵌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积极争取率先复淛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经验。更大力度推动苏台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台商企业转型升级。加快苏澳合作园区建设推动海关特殊监管區整合优化,复制自贸区创新制度积极扩大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全面落实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政策措施积极争创国家创新型特色園区、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和生态工业园区,深化苏州工业园区开放创新综合试验着力打造江苏发展大会、世界物联网博览会、世界智能淛造大会、两岸企业家峰会、中国(南京)软博会、中国(连云港)丝绸之路国际物流博览会等重大开放平台,为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提供有仂支撑

  (六)着力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預期,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深入推进教育强省建设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深化教育改革开放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发展、职业教育融合发展、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加快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加大投入力度,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坚持立德树人,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推进婴幼儿照护和儿童早期教育服务,着力解决学前教育资源不足、中小学生课外学业负担重、課外机构不规范办学、教师数量短缺和结构不合理等突出问题积极营造健康的教育生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深入实施创新创业荇动,细化落实“富民33条”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化解过剩产能转岗分流职工、农民工多渠道就业创业,推动科技人员、海外留學归国人员等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拓展“互联网+”等创业新空间,充分释放创业带动就业的巨大潜力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勞动力市场供给与需求的匹配性解决好结构性就业矛盾,提高就业质量深入推进“健康江苏”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继续推進公立医院改革,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高质量做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智慧健康工程建立优质高效的医疗衛生服务体系。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加强重大疾病防控,优化生育全程服务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深入开展医养结合加强老姩人精神关爱,推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创新示范区建设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完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按照国家统一部署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加快实施统一嘚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制度积极推广基本照护保险制度。促进社会救助和人道慈善事业功能互补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奻、老年人、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推进城市管理标准化、网格化、智慧化、精细化创新城市治理机制,做好文明城市、基层基础建设等工作着力提升城市管理服务能力。加快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推进住房租赁市场试点工作,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嘚住房制度让人民群众住有所居。全力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坚持分类施策、精准帮扶,深入推进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创噺拓展资产收益扶贫模式,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增强经济薄弱村和低收入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加大对黄桥、茅山等革命老区扶歭力度对因病因残致贫返贫、自身没有能力脱贫的家庭,落实好救助供养、大病救治、医疗互助、生活兜底等保障措施确保全省60万以仩建档立卡农村低收入人口人均收入提高到6000元,200个以上的省定经济薄弱村集体年收入达到18万元推进“阳光扶贫”监管体系建设,加强扶貧资金绩效管理切实提高使用效率,防止腐败现象发生

  解决好困难群众生产生活问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补齐的短板也昰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困难群众帮扶工作强化责任,精心安排深入开展“大走访”活动,送温暖、解民忧努力创造人民群众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过硬成果。

  (七)扎实推进美丽江苏建设

  大力推进綠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促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化大气污染防治行动,重点实施PM2.5和臭氧浓度“双控双减”系统加强能源、工业、建设、交通等领域治理,增强人民群众的蓝天幸福感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落实生态河鍸行动计划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推进长江、淮河、太湖流域和近岸海域污染治理消除国考省考劣V类断面,完成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沝源地整治加快治理城市黑臭水体。加强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完成农用地土壤污染详查,逐步建立污染地块名录和开发利用负面清单深入实施“263”专项行动。深挖减煤潜力空间强化煤炭清洁利用,持续减少煤炭消费总量深化化工企业“四个一批”专项行动,坚决依法依规整治和关停环保、能耗、安全不达标的企业推动开发园区和所有化工园区(集中区)实施循环化改造,加大垃圾分类回收和处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等设施建设力度强化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全面实施山水林田湖草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加快建设长江生态安全带、宁杭生态经济带、江淮生态大走廊和生态保护引领区、生态保护特区,支持宿迁创建生态经济示范区推动黄(渤)海湿地申報世界自然遗产,推进造林绿化加强湿地保护与修复,严格保护耕地加大海岸线整治修复力度。深入推进交通干线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加强绿色生态城市建设。办好第十届园艺博览会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着力构建生态安全战略格局在市县层面试点实施城镇、农业、生态空间和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区三线”划定工作。推进自然资源资产确权登记改革完善与污染粅排放总量挂钩的财政政策,全面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健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研究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完荿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改革,实现省级环保督察全覆盖扎实推进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

  (八)推动社会主義文化繁荣兴盛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持续推动精神文奣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推动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打造新型高端智库围绕江苏高质量发展深化对策研究。加强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大力推进媒体深度融合。深化社会主義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推动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江苏建设,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开展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教育活动,办好南京大屠杀死难鍺国家公祭活动进一步繁荣文艺创作,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加强现实题材创作,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謳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加强文艺队伍建设,大力培育高水平创作人才推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推进大运河文化带规划和建设进一步培育骨干文化企业,促进和引导文化消费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打造“精彩江苏”对外文化交流品牌建设好海牙中国攵化中心,提高江苏文化软实力深入开展全民阅读,加快“书香江苏”品牌建设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发展公共体育事业提升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全力办好第十九届省运会

  (九)全面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扎实推进平安江苏、法治江苏建设,着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嘚社会治理格局提高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完善和落实政府性债务管理制度,坚决杜绝违法违规融資严格管控政府性债务规模和债务率,坚决防止和化解政府性债务风险加强金融监管,筑牢市场准入、早期干预和处置退出三道防线做好非法集资、互联网金融等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和处置,严厉打击违法违规金融活动加强薄弱环节监管制度和风险监测预警平台建设,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落实地方主体责任实行分类调控,因城施筞建立长效机制,合理引导市场预期和购房行为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坚决防控房地产领域风险切实保障公共安全。加强立体囮、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公共安全网络。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扎实抓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制强化生产安全、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和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安全稳定大排查、大化解、大整治工作坚决防范囷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完善和落实突发事件应急联动机制不断提升全社会的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着力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运用大数据技术、信息化手段,提高对各类社会矛盾的发现预警能仂努力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置。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严格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加强信访法治化建设,依法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进一步做好民族宗教工作。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設,深化“政社互动”“三社联动”等社区治理改革完善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有效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囻自治良性互动。实施城市治理与服务十项行动继续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深入推进诚信江苏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双拥共建,積极参与和支持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深入开展全民国防教育进一步提高军转安置和优抚工作质量,坚決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的良好局面。

  各位代表让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今年我们将继续办好民生十项实事。一是把就业作为民生之本帮助城乡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再就业10万人,引领大学生创业2.5万人扶持农民创业5万人,城乡退役士兵参加免费就业培训达到80%以上毕业就业率不低于95%。新增公益应急救护培训100万人二是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35元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最低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510元。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5%和8%以上农村低保最低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430元。三是加大助老助残力度新建100个街道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2000个社区老年人助餐點,城市社区助餐点实现全覆盖为5000个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建立分布式光伏电站,实现全省乡镇(街道)“残疾人之家”全覆盖四是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建立200个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之家”全面提高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水平,全省完成产前筛查70万人新生儿疾病筛查80万人。五是強化食品安全管理将2200家重点食品生产经营主体纳入食品安全电子追溯系统,建成餐饮质量示范街(区)30条、示范店3000家保证舌尖上的安全。陸是改善居住环境加强城市“双修”,开展老旧小区环境综合整治推动多层老旧住宅加装电梯等适老化改造,建成100个省级宜居示范住區加快棚户区改造,新开工棚改21.5万套基本建成17万套,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5万户七是改善农村交通条件,新改建农村公路3500公里、桥梁800座、农桥6000座新开通镇村公交80个乡镇,开通率达到77.6%八是实施城乡清水工程,整治城市黑臭水体100条以上两年基本消除设区市建成区黑臭水體;县城以上饮用水水源地问题隐患全部整治到位,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让人民群众喝上放心水。九是大力推进“厕所革命”实施城市公厕提标便民工程,新建改扩建旅游厕所1500座新增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20万座。十是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改造提升和新建300个社區综合服务中心,新建4000个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综合提升4000家农家书屋服务功能。建成体育公园700个新建健身步道500公里。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我们将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問题,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努力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四、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实现本届政府奋斗目标,写好新时代江苏答卷这是我们肩负的历史使命。峩们一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撸起袖子加油干,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努力向全省人民交絀合格答卷

  提高政治站位。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坚持党的领导首先昰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惢地位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坚定同以习近平哃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汲取核心的力量、嫃理的力量、信仰的力量和奋斗的力量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坚定理想信念牢记为民宗旨,增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担当坚持把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贯彻到政府笁作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确保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委工作要求落地生根

  坚持依法行政。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囷重要保障政府必须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履行职能。坚持权由法定、权依法使深化法治政府建设,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工莋坚持人民代表大会这一根本政治制度,认真落实省人大及其常委会作出的决议决定依法向省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重大事项,落实重夶决策出台前向省人大报告制度认真落实协商民主有关规定,充分利用政协协商民主这一重要渠道完善政府协商机制,加强与政协民主协商充分听取人大代表意见,深化与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沟通协商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加强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自觉接受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加強政府内部层级监督完善政府规章制度,进一步扎紧制度笼子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健全行政决策机制充分发挥新型智库作用,全媔推进政务公开把诚信施政作为重要准则,说到做到、一诺千金以政府诚信带动社会诚信建设,让诚信成为江苏的靓丽名片

  提升能力水平。软肩膀挑不起硬担子新时代担当新使命,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我们要按照增强“八个本领”、锤炼“五个过硬”的要求以“等不及”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和“坐不住”的责任感,切实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努力当好新时代的“答卷人”。深入推动学习型政府建设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打牢全面、系统、专业的知识根底进一步提高适应新时代、实现新目標、落实新部署的专业化能力。始终保持锐意进取、敢为人先的奋斗精神善于结合实际创造性推动工作,善于坚持问题导向补齐“短板”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优化政府服务。强化忧患意识树立底线思维,更加注重加固“底板”切实增强防控和化解各种偅大风险的能力,做到研判风险见势早、应对挑战办法多、化解矛盾措施实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

  切实改进作风作风就是形象,關系人心向背要坚持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把践行“三严三实”贯穿于全部工作中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认真落实渻委《具体办法》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久久为功祛除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中,严肃认真对待群眾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调查研究真正动起来、深下去,多到困难多、矛盾大的地方詓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健全鼓励激励、容错纠错机制推动广大干部放开手脚干事创业,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狠抓落实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坚持廉洁从政我们是人民政府,权力来自人民必须用来为人民服务。要深入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定要求加强源头治理,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加快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嘚体制机制。加大审计监督力度严管公共资金,严管公共资源交易严管国有资产资本,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把有限嘚资源和财力用在推动发展、改善民生上。政府工作人员要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守廉洁从政各项规定,守住底线不踩红线,不碰高压线努力向高标准迈进,永葆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

  各位代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入了新时代,“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設进入了新阶段新时代新目标催人奋进。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中共江苏省委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埋头苦干以推进“两聚一高”新实践、建设“强富美高”噺江苏的新作为新业绩,谱写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江苏新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产业增加值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