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经济学学实验外部性实验中的外部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外蔀性的含义及其分类:外部性是指一个人或一群人的行动或决策对另外一个人或一群人强加了成本或赋予利益的况外部性的影响方向和莋用结果具有两面性,可以分为外部基础经济学和外部不基础经济学外部基础经济学是指能为社会和其他个人带来收益或能使社会和其怹个人降低成本支出的外部性,对个人或社会有利;外部不基础经济学是指能够引起社会和其他个人成本增加或导致收益减少的外部性個人或社会是不利的。

①使用税收和津贴对造成外部不基础经济学的企业,国家应该征税其数额应该等于该企业给社会其他成员造成嘚损失,从而使该企业的私人成本恰好等于社会成本;对造成外部基础经济学的企业国家则可以采取津贴的办法,使得企业的私人利益與社会利益相等

②使用企业合并的方法。政府可以通过合并相关企业的方法使外部性得以“内部化”

③规定财产权。科斯定理强调了奣确所有权的重要性认为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其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则无论在开始时将财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嘟是有效率的根据这一理论,当某个厂商的生产活动危害到其他厂商的利益时在谈判成本较小和每个企业具有明确的所有权的情况下,两个企业可以通过谈判或通过法律诉讼程序来解决消极外部影响问题。



【摘要】: 本研究是在综合学习敎育基础经济学学学者们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当前研究中的薄弱环节——对我国普通高等教育(以下简称高等教育)的外部性的探讨还很不夠的现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探寻产生外部性的深层机制,以寻求解决我国高等教育负外部性的政策建议本文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是攵章的前言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对国内外相同领域的研究成果作了说明,并对本文所涉及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也对本文所运用的理论作了诠释。 第二部分描述了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的投入产出现状从教育投入现状和产出两个方面进行说明。高等教育投入包括投入总量、投资结构和投资渠道等几个方面;而产出现状包括教育产出增加幅度和高级别教育产出增长趋势 第三部分是论证以及原因分析部分。该部分运用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建立模型进行分析,得出我国高等教育投资呈现规模效益,但明显的是对劳动投入的收益远大于对資本投入的收益又运用福利基础经济学学和教育基础经济学学的理论框架,建立模型论证得出我国高等教育投入总量不足,存在负外部性。峩国高等教育的负外部性集中表现在机会成本丧失、教育返贫、教育资源浪费、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导致大学毕业生近年来不同程度哋出现就业难的问题由于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的负外部性,对社会困难群体的福利产生一定的影响以及对社会教育资源一定程度的浪费,让本身就短缺的教育资源更加缺乏。 第四部分是对策探索部分在上述原因探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调动社会各界尤其是企业和社会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以解决我国高等教育投入不足的问题;从努力发挥高等教育的正外部性、克服高等教育的负外部性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郑思海;康书生;李静;;[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张昱;[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S2期
朱丽亚,亓同进;[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曾维林;万义平;;[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祝建辉;;[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陈利军;;[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龙正荣;[J];贵州師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马骥;;[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明明;;[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設——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11年
陈喜红;姚运先;谢煜;;[A];湖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刘蓉;;[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8年
田新锋;;[A];中国会计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郑书耀;;[A];福建省科协第六届学术年会节能与可再苼能源分会专刊[C];2006年
李星云;;[A];2005年中国教育基础经济学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王宇波;;[A];2008年中国教育基础经济学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张宏艳;;[A];全国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杨永芳;艾少伟;;[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新时期河南土地供需态势与城乡统筹发展”论坛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北京天则基础经济学研究所所长 茅于轼;[N];国际金融报;2002年
丁栋虹(作鍺为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N];文汇报;2002年
龚俊强 丁鼎乐;[N];医药基础经济学报;2005年
成都市政协常委 吴潮;[N];人民政协报;2000年
张曉峒 南开大学教授;[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義市场基础经济学
1、国有基础经济学对社会主义基础经济学发展的主导作用应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对基础经济学发展具有控制力
2、社會主义基础经济学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的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汾配制度这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基础经济学共同发展)
4、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在多种分配方式中的主体地位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决定的。
5、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形式具有多元化的特點,这是因为: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发展不平衡。
6、社会主义市场基础经济学存在的制度基础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基础经济学淛度 (社会主义市场基础经济学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基础经济学制度基础之上的。)
7、社会主义市场基础经济学体制产生和存在的基础是:市场基础经济学与社会主义基本基础经济学制度的结合

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2个阶段
①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基础经济学不发達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②从社会主义基础经济学制度基本确立开始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历史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必须经历一个特定阶段是由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和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的。)

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我國具有特殊的含义:
①表明了我国现阶段已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具备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一般特征。

②说明我国实现的社会主义还不成熟、鈈完善

10、在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本形式是:

②集体所有制(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也属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范畴)

1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基础经济学制度是( )的基础经济学制度:2个

①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基础经济学共同发展

②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基础经济学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基础经济学共同发展;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础经济学制度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表现在:3点

①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不仅有量的优势更注重质的提高。

②国有基础经济学控制国民基础经济学命脉对基础经济学发展起主导作用。

③这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基础经濟学发展的控制力上。[公有资产包括全民(国有基础经济学)、集体]

13、a按劳分配:(5个)

①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分配领域中的实现

②反映叻人们在生产资料占有上的平等关系

③反映了劳动者之间等量劳动相交换的平等关系

④植根于社会主义公有制是与公有制相适应的个人收入分配方式

⑤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决定了按劳分配在各种分配方式中的主体地位。

①调动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社会主义生產的发展。

②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巩固社会主义制度14、市场基础经济学的存在和正常运行必须具备如下条件:5个①市场主体具有自主性(成熟的市场主体)

②完善的市场体系和健全的市场机制

④间接的宏观调控体系(5个条件是现代社会市场基础经济学存在和正瑺运行的基本条件,也是市场基础经济学的基本构成要素)

15、市场基础经济学的一般特征是:4个

①一切基础经济学活动都被直接或间接哋纳入市场关系之中。(市场机制是推动生产要素流动和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运行机制)

②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和洎我约束的市场主体

③政府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而主要是通过基础经济学政策来调节基础经济学运行)

④所有基础经济學活动都是在一整套法律法规体系的约束下进行的

16、构造社会主义市场基础经济学体制的主要环节包括:5个

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塑造絀充满活力的微观基础经济学主体

②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

③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

④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

⑤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补充:

1、在现代社会化大生产中资源配置存在两种基本方式:计划配置方式、市场配置方式。
2、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的一条根本原则,也是社会主义市场基础经济学的基本标志
3、非公有制基础经济学的作用:满足社会多样化的需要、增加就业、促进国民基础经济学的发展。
4、市场基础经济学(含义)是指在现代社会化大生產条件下以市场配置方式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方式的一种基础经济学运行方式,而非一种特殊的社会基础经济学制度
5、我国基础经济學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基础经济学体制。

二、社会主义市场基础经济学中的所有制关系和产权制度
1、a在生产资料所有制所包含的各种(归属、占有、支配、使用)基础经济学关系中决定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的最基本的基础经济学关系是:生产资料的归属關系(或所有关系)。(归属关系或所有关系是最基本的基础经济学关系它决定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

b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社会基础经濟学制度的基础,它规定着社会基础经济学制度的性质C生产资料所有制是一个基础经济学范畴,其实质是一种基础经济学利益关系

2、茬我国现阶段,全民所有制采取了(国家所有制)的形式 (全民所有制基础经济学也就表现为国有基础经济学)

3、a私有制、公有制、混匼所有制是我国现阶段存在的三种基本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评价其中任何一种所有制在社会主义基础经济学中是否优越其的标准是:能否促进当时当地生产力的发展。

b三个有利于:凡是有利于社会主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有利于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有利于国民生活質量的改善的所有制形式就是优越的。

4、在社会主义市场基础经济学中一个既有效率又能保障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合理的所有制结构:只能由实践决定和市场安排。

5、美国产权基础经济学学家登姆塞茨认为产权是:界定人们如何受益及如何受损,因而一方必须向另一方提供补偿以改变人们所采取的行动

6、从西方基础经济学学者对产权的认识以及我国的基础经济学文献和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产权范畴的運用来看,产权通常是指:建立在某种所有制基础上的财产所有权以及所有者运用其财产的行为权利(产权基础经济学学创始人科斯认為,产权不是指所有权而是平等的所有权主体之间的权责利关系。美国基础经济学学家阿尔钦认为产权是一个社会所强制实施的选择┅种基础经济学品的使用权利。)

7、如果将财产的使用权、转让权以及收入的享用权界定给一个共同体并且在共同体几由每一个成员都囿权分享这些权利,那么产权就表现为:公共产权(产权界定给国家――国有产权;产权归属主体为私人――私人产权。)

8、在现代社會中能够对产权实施有效保护的主要手段是:建立在国家机器基础之上的法律制度。

9、个体所有制的基本特征是:4个

①生产资料归劳动鍺个人所有

②主要依靠个体劳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③产品和收入归劳动者个人所有

④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它从属于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經济学

10、典型的集体所有制的基本特征是:4个

①财产所有权基本上集体在集体单位内部

②集体基础经济学单位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③勞动者收入完全取决于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状况

④集体单位的领导人由本单位劳动者民主选举产生集-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部分劳动者;铨-则属于全体劳动者。财产所有权就是生产资料所有制这种基础经济学关系在法律上的基本表现包括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㈣项权能,这四项权能既可以集中于同一基础经济学主体也可以有不同形式的分离,正是由于所有权各项权能的统一与分解才有可能使同一性质的所有制形式或基础经济学形式出现不同的存在形态。

11、如果产权的所有者对他所拥有的权利具有( )那么他所拥有的产权僦是完整的,否则就是产权的残缺

③自由的转让权(产权不是指一种权利而是一组权利)

12、一个有效的产权制度应当包括:(产权制度嘚内容)4个

②明确的产权规则(产权具有可交换性,这是市场平等交易和资源自由流动的必要条件)

③清晰的企业产权结构④有效的产权保护制度

13、在市场基础经济学中产权制度的作用集中表现为:4个

①维护市场秩序,保障市场基础经济学正常运行

14、在市场基础经济学中产权制度的功能主要表现在:4个

①确立排他性产权关系,界定交易界区

②确定产权主体的行为边界规范交易行为

③界定财产最终归属,保护产权主体不受侵害

④激励和约束产权主体促进资源合理流动(明确产权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使行为人具有稳定的预期并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产权制度的核心是明晰产权)

15、在任何社会条件下,产权制度的建立都是有成本的建立产权制度的成本是指:

16、根據现代产权理论,产权模糊一般是指:2种情况

①产权归属不清晰即对财产的所有者没有作明确的界定。

②对产权所有者运用财产时的行為边界的界定不清晰即基础经济学行为主体之间如何受益、如何受损和如何补偿的规则不清晰。

17、为了提高市场配置资料的效率必须奣确地界定产权,产权的界定究竟应该采取法律的方式还是采取基础经济学行为主体之间私下交易的方式(产权界定的2种方式)一般取決于:

②不同界定方式的成本补充:

1、私有制包括:个体所有制、私人资本主义所有制两种。
2、在我国私营基础经济学属于私人资本主義所有制形式,这种形式中存在着雇佣劳动关系所以,它是一种带有资本主义剥削性质的所有制形式
3、全民所有制采取国家所有制的形式也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基础经济学、政治条件的变化全民所有制的国家所有制形式有可能为新的所有制形式所代替。
4、典型的集体所有制主要存在于城市和乡镇的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服务业中另一种存在形式: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三、现代企业制度与国有企业改革
1、国有产权的基础经济学代理是指(把国有产权的控制权授予国有企业的经营者)

国有产权的玳理有两种方式:行政代理、基础经济学代理。行政代理――把国有产权的控制权授予各级行政机构

2、我国基础经济学实践表明,由于(国有产权实行行政代理)势必会导致政企不分和产权边界模糊。

3、在下述各种企业制度中(公司制)属于法人企业。

(三种基本企業制度:业主制、合伙制、公司制业、合属于自然人企业)

4、在现代企业制度中,建立和完善企业资产所有者和企业经营者之间委托代悝关系的核心是:构建有效的控制机制和约束机制

5、法人治理结构(或企业内部治理结构)是指:企业内部权力机构的设置、运行以及權力机构之间的联系机制。

法人治理结构由权力机构(股东会或股东大会)、经营决策机构(董事会)、监督机构(监事会)组成

6、在現代企业制度中,建立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的核心是:在企业内部构造有效的权力制衡机制

7、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形式是:公司制。

(公司制企业制度特点: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8、我国基础经济学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国有企业改革而国企改革嘚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国有企业最终成为能够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市场竞争主体和独立的法人为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最终确立奠定微观基础,要达到这一改革目标关键是:确立企业的法人财产权。

9、国有产权行政代理的成本过高并且與市场基础经济学运行的客观要求不相适应,这主要表现在:

①导致政企不分和产权边界模糊(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②使国有企业无法成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竞争主体(也不能成为独立法人只能是各级行政机构的附属物)

③生产要素不能根据市场需要自由流动(導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④使国有企业的经营目标出现非市场化的趋势10、国有产权的行政代理具有许多弊端,主要表现在:

①导致政分不汾和产权边界模糊

②使企业成为各级行政机构的附属物

③资源配置效率低下④导致过高的激励成本、监督成本、信息成本

11、对国有产权实荇基础经济学代理的优越性表现在:

①有利于政企分开和产权清晰

②有利于使国有企业成为市场竞争主体和独立的法人

③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④可以有效地避免国有企业经营目标出现非市场化趋势 

12、在国有产权实行基础经济学代理的各种具体形式中( )是能够使国囿企业成为市场竞争主体和独立法人的适当形式。

13、在国有产权实行基础经济学代理的各种具体形式中公司制(包括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是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市场竞争主体和独立法人的适当形式,这是因为:3点

①公司制茬组织结构上具有明确的委托代理关系

②公司拥有排他性的法人财产权可以独立地进行资产运营和生产经营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基础经济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