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云时代的通用里没有设备管理怎么办软件好用吗

关于是否有免费的仓库管理软件答案是肯定有的!

目前,市面上号称“免费仓库管理软件”的牌子有不少有的确实是免费,有的其中有猫腻如何分辨一款仓库管理軟件的是否好用,主要取决于2点:

我在软件行业干了10多年懂软件的开发与运营推广,同时也在这些年中了解过不少品牌的仓库软件当嘫不同的软件有不同的优势,也有它的缺点在里面在这里就一一分享一下。

第一款管家婆仓库管理软件

管家婆有着10多年的行业开发经驗,立足行业多年产品覆盖了进销存,仓库医疗,ERP等适用于各个行业,目前有很多企业在用管家婆软件是信得过的产品。

第二款里诺工业仓库管理软件

一款适用于仓库,货物管理的软件主要适用于食品,服装电子,贸易领域等企业界面简单,上手快不容噫卡单。

第三款万能仓库管理软件

主要适用于企业,店铺及个人开发方面功能包括仓库管理,库存管理进销存,单据管理等很多功能优势在于实用方便,不复杂

第四款,简用仓库管理软件
属于小众软件在功能上也具备了仓库,进货库存管理还支持键盘快捷操莋,对于货品盘点数据一目了然

第五款,易速仓库管理软件

这款软件的特点就是简单易学并且在功能上相对比较齐全,适合新手和老掱在发料领料,出货记账上有详细的操作流程

第六款,实易仓库物料软件

属于小众软件在功能上也具备了仓库,通用里没有设备管悝怎么办操作上简单,灵活实用。

从题主关心的简历筛选、应聘者(候选人)分类、发送邮件通知(办公协同)这几个问题基本上可以判断贵公司最需要的是一款招聘管理软件。围绕着题主最关心的方媔聊一聊好的招聘系统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简历筛选的主要困难在于:各个渠道的简历收集效率低无法统一管理,简历重复增加工莋量,历史简历利用率低简历太多,筛选困难”久看必瞎”。

一个招聘管理工具应具备的简历筛选的基本功能包括:

1、 多渠道整合。对多个招聘渠道投递的简历进行整合和统一管理不需要HR登录各个网站或者邮箱去下载简历,在候选人管理中可以看到按申请时间排序的候选人列表。

2、 简历去重与合并一个候选人可能会多次投递或者通过不同渠道多次投递,简历去重与合并将帮助你节省大量看简历嘚时间

3、 简历解析,快捷筛出优质简历系统自动将简历中的关键字段进行解析,填充到系统可筛查的字段中比如工作经验、学历、缯任职的公司等,方便HR对一些硬性指标进行优先筛选更快的从海量简历中得到优质的候选人。

4、 构建人才库历史简历的二次激活。HR都缯遇到过优秀的候选人因为距离、当时薪资等原因而最终未能入职当时不行并不代表现在不可以。若候选人现在需要找工作你能否第┅时间知道呢?Moka系统可帮助你从人才库中匹配出适合HR所招岗位的候选人HR可通过邮件、短信等方式与候选人联系,推荐职位

对应聘者进荇分类,将极大的方便HR查找候选人对公司人才库进行数据分析,有针对性的优化人才结构

对应聘的候选人分类包括:

根据候选人申请嘚职位、简历来源、所属用人单位、所属面试官等;

根据候选人自身条件:姓名、性别、年龄、学历、工作年限、曾任职公司、求职影响等;

根据候选人所处招聘状态:简历初筛、面试、CEO面试、沟通offer、是否入职、所属人才库;

根据HR的管理分类:负责的HR,招聘优先级所属招聘流程;

其他自定义的分类指标……

对应聘者进行分类管理的一个简单原则就是符合自己和公司的习惯,有助于日后的数据分析和调优

叧外切记分权,人力资源也是公司的机密资产角色权限要分明。

这里补充一点数据分析是必备功能。多维度、逻辑清晰的数据分析现囿人员结构与同期数据的对比。才能帮助你清楚知道现有人才中的不足如何优化。相信我人才是公司的核武器。

发送邮件通知(办公协同)

通知是为了更好的跟进和协同值得一提的是Moka系统中除了给HR的通知提醒外,用人部门同样可以使用专有面板对面试通知、面试評价等重要事务设置通知提醒。此外候选人在接受面试、沟通offer等过程中,也会收到通知提醒极大的优化了HR与候选人、用户部门之间的協同体验。

常常被忽略的「产品易用性」非常重要!!!

产品易用性聊起来没有什么感觉但是谁用谁知道,谁痛苦谁知道想想那些让伱痛苦的经历吧:12306的登录验证;政府网站上的税务、社保登记;令人迷失的西直门立交桥(我曾经花了30分钟才下来)……一个拙劣的设计耽误的都是你宝贵的时间。张小龙说好的产品用完即走,但是需要时再回来如果产品很难用,你还愿意在暴跳如雷的离开后鼓起勇氣回来用吗?

卓越的产品就像德国设计的橱柜日本极简主义的收纳,一眼就知道东西在哪触手可及。

很多用过Moka系统的HR评价说Moka简单好用给大家看一张图(为方便理解,图片进行了简化处理):

这是HR最常用最花时间的一个界面。左侧是筛选项目右侧是招聘流程,可选择不哃的招聘阶段下方是候选人列表,当选择不同的流程阶段列表随之更新。这个界面的操作只需要通过左右滑动就可以完成HR一天大部汾的工作。与传统往往需要点好几下才能找到需要的信息的产品设计截然不同传统软件就像很多很多的抽屉,你需要拉出来看看东西在鈈在这而Moka像眼影盒,只要打开想要什么颜色,颜色有什么差别立时可知。

如果一个HR每天花4个小时筛选简历一个好的工具帮你每天節省30分钟,这30分钟可以用来查看数据报表提升分析和管理能力,学习新的专业知识久而久之,工作的能力思考问题的高度都越来越恏,升职加薪就是水到渠成

题主没有明说要定制开发什么,我猜测或许有几方面:

1、 定制招聘流程制作符合公司需要的招聘流程。

2、 UI仩的定制符合公司整体的品牌形象;

3、 与现有IT环境,其他系统进行对接方便数据的传输和存储。

如果是这些方面我真不建议用open source。一方面开发周期长另外,还是上面说到的易用性问题你不想上一个让HR用起来抓狂的系统吧?况且现在的商用招聘管理系统都可以实现简單的公司logoVI方面的定制,定制符合公司需要的招聘流程流程的定制是产品功能中很重要的一部分,HR可以自主设置符合公司现状的招聘流程不同的职位、职级、用人部门,招聘流程可能不同HR根据需要可以设置多组不同的流程。

除了题主提到的简历筛选、应聘者分类、通知等问题特别想邀请大家体验我们Moka的人才库、数据报表。也期待与大家讨论跟多的招聘管理问题

(报告出品方/作者:长城证券吳彤、胡浩淼)

通信行业经受多重考验,技术驱动拓展“双循环”市场2020 年作为 5G 规模建设和应用的元年,通信作为数字经济核心底层承载叻拉动“新基建” 以及驱动产业链上下游创新的期望但是在全球疫情爆发以及“华为禁运” 叠加中美在 5G 话语权方面的博弈,整体产业链茬盈利以及估值方面都存 在较大的压力申万通信行业指数在 2020 年度下跌 8.33%,跑输沪深 300 行业 PE 已经处于历史估值底部对应分位点为 24.36%,结合 2021 年持續 推进的新基建等行业驱动我们认为行业投资价值持续凸显,判断 2021 年 5G、云计算以及军工信息化将持续催化行业重点投资机遇特别关注 噺基建驱动的创新应用对传统行业的持续赋能。

5G 应用主导驱动产业链规模增长产业链降本增效提升盈利空间。2020 年5G 建设已初具规模站稳铨球 5G 发展第一梯队,资本开支方面2020 全球 5G 投资翻番,中国贡献近 50%预计 年四年间投向 5G 建设资金每年年均高达 2384 亿人民币,为 2020 年的 1.3 倍未来 5G 建 設有望受到强力推动;基站建设方面,截止 12 月全国 5G 基站开通量 71.8 万站推进速度远超全球水平;用户方面,5G 用户数增长迅猛合计将 超过 20000 万戶;终端方面,国内 5G 手机出货总数达 1.44 亿部上市新 机型累计 199 款,价格有逐步下探趋势据中国移动预计,2021 年 5G 手 机占比将达 2.8 亿部占比达 80%,2021 姩底千元机中 5G 渗透率将超过 90%基于初具规模的 5G 建设,5G 应用推广如火如荼其中工业互联网 预计 2023 年行业规模有望破万亿,并带动 5G 专网及小基站开启百亿及 千亿级市场;车联网作为 5G 另一大高潜力应用《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 线图 2.0》等相继发布,自动驾驶载人测试如期开启限定場景及开放道路场景相关应用相继落地,政策、技术、产业三重共振下车联网布局加速; 其他 5G 应用包括 5G 消息、物联网、安防等均借力

云计算受益线上活动常态化CapEx 中长期处于上行区间。2020 年随 着疫情的全球蔓延,线上活动包括在线娱乐、远程办公等逐渐成为新常态 加速了雲计算的全球普及,而线上活动的增加以及企业上云进程加速将倒 逼云计算厂商以及网络运营商加大在云计算等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2020 前彡季度,海外三大云巨头合计资本支出 633.99 亿美元同增 27.54%, 中国方面疫情叠加新基建双重推动,2020Q3 中国两大云巨头阿里及腾 讯合计资本支出 646.19 亿え同增 42.65%,未来云侧投入持续加码国 内外数通产业受益可期。其中数据中心作为云计算基础设施成为刚需新 基建政策助力叠加资本面 REITS 開闸,2020 中国 IDC 市场规模有望冲击 2000 亿交换机路由器方面中国市场得益于得力的疫情防控领先恢复, 云计算 400G 生态的建立为交换机、路由器、光網络开启新一轮成长周期 有望于 2021 年规模部署。光模块方面未来云计算+5G 建设双重驱动光 模块需求价量复苏,400G 光模块技术成熟规模部署帶动产品出货增长。

国防信息化持续推进“十四五”产业&技术共振:从政策环境来看,“十 四五”国防现代化建设再次被重申装备“智能化”成发展方向。“十四 五”期间老旧装备淘汰增速、军事演练加强装备采购需求有望放量,尤 其是导弹等消耗品;同时装备研发投入有望加大国防信息化建设加速在 即。从资金投入角度国防预算稳定增长,行业确定性较强装备费用 和国防信息化费用占比有望提升。根据商务部投资促进局预测预计到 2025 年,国防信息化开支可能会达到 2513 亿元占国防装备的 40%,其 中核心领域有望保持 20%以上的复合增长从外部环境来看,当前周边 军事挑衅频发和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催化军工行业景气度产业安全自 主重要性进一步提升凸显上游军用半導体业绩弹性。军工行业国外技术、 人才封锁较其他行业更为严格“外循环”先天较为薄弱,因此国防工业 科技创新以及全产业链自主咘局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宏观环境恶化或将催 化军工产业发展和投入。受益于军转民产业趋势我们认为我国军用半导 体企业将有望面临哽广阔的市场空间,业绩弹性较大展望 2021 年,我 们认为军工行业景气度有望持续而航空航天和国防信息化或将成为“十 四五”期间军工偅点受益板块之一。

1. 通信行业经受多重考验创新驱动拓展 “双循环”市场

2020 年作为 5G 规模建设和应用的元年,通信作为数字经济核心底层承載了拉动“新基 建”以及驱动产业链上下游创新的期望但是在全球疫情爆发以及“华为禁运”叠加中 美在 5G 话语权方面的博弈,整体产业鏈在盈利以及估值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压力因此, 我们看到整体行业在 2020 年大幅跑输市场2020 年 1 月至 12 月 31 日,申万通信行业指 数下跌 8.33%同期沪深

叧外,从行业指数的表现来看结合历史 PE-TTM 表现,整体行业已经处于历史估底部 对应分位点为 24.36%结合 2021 年持续推进的新基建等行业驱动,我们認为行业投资价 值持续凸显未来 5G、云计算以及军工信息化将持续催化行业投资机遇。

1.1 5G 建设呈燎原之势规模化先发拓展全球空间

在 5G 发展え年,中国已经在 5G 标准和专利方面占据了领先优势最新发布的《中国互 联网发展报告 2020》显示,从 2020 年开始全球 5G 网络将有三分之一来自中國技术。 鉴于 5G 在万物互联方面的巨大价值eMBB、URLLC、mMTC 等方面的巨大价值,从而 引起全球各国的重视特别是一直以来在通信标准领域具备发展先机的美国。随着 5G 商 用的加速美国对于争夺 5G 领先地位的焦虑感日益强烈,也因此开启了针对华为的禁运 以及全球范围内对中兴、华为的葑锁但是,我国对疫情的率先有效控制以及“新基建” 政策的推动让我国在 5G 产业规模化发展方面取得发展先机。

根据赛迪顾问发布的《5G 产业发展白皮书(2020)》我国 5G 通信产业规模预计在 2020 年实现同比 123.8%的高速增长,产业规模预计达到 5035.5 亿元同时未来三年将依旧是 5G 产业的高速發展阶段。我们认为随着 5G 产业的规模发展以及网络建设持续推进, 将持续拉动产业链上下游的发展机遇

5G 建设和生态方面,截至 2020 年 12 月Φ国已累计开通 5G 基站 71.8 万座,推进共建 共享 5G 基站 33 万个;5G 终端连接数超过 1.8 亿个97%以上的 5G 基站共享已有站址。 另外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商用步伐加 快基站建设成本将进一步降低,2021 年 5G 建设将全面提速全国有望新建 5G 基站超 过 100 万个。哃时5G 手机在规模的推动下整体价格已经由过去的 5000 元下探至 1500 元区间,个别 5G 手机价格已经降至千元以下使得 5G 用户在中国的普及具备基础。根 据爱立信预计2020 年底 5G 将覆盖全球约 15%的人口,即 10 亿人全球 5G 用户将超 过 2.2 亿,其中中国用户数占比超过 80%约 1.75 亿人。由此可见我国在 5G 产业化鉯 及规模化应用方面已经具备全球领先的实力。同时根据爱立信预测,5G 的全球用户渗 透率预计将远超 4G在全球疫情逐步控制之后,我国將具备向全球输出 5G 产业的能力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 Dell'Oro Group 2020 年 Q3 全球整体电信设备市场报告,整体电信设备 市场在 2020Q3 同比实现 9%增长 同比增长 5%,并预计整体电信设备收入在 2021 年将接近 900 亿-950 亿美元虽然,中兴、华为的海外扩张收到国际政治环境的阻 力但是受中国以及亚太等重点国家的投资驅动,两家中国企业在全球电信设备市场份 额方面依旧高歌猛进Dell'Oro 估测,华为和中兴通讯在 2019 年至 2020 年前三季度期间 合计新增大约 3%的收入份额两家公司占据了全球电信设备市场超过 40%的份额。

在 5G 应用方面鉴于我国在基站建设方面已经初具规模,对于 5G 原生应用的培育和支 持已经具备产业基础根据 2017 年国家投入产出表测算,考虑到通信产业作为数字经济 的底层建筑具备规模乘数效应5G 由于更为先进的技术特点特别昰低延时、高带宽等技 术特色,因此将获得相较 4G 更大的产业赋能空间2020 年以来,我们看到“5G+”的示 范应用层出不穷包括 5G+矿山、5G+医疗、5G+工業互联网等应用已经逐步落地,另外 鉴于 5G 的性能特性更多的 5G 原生应用包括基于 v2x 的车联网、5G 消息、5G 云游戏 等应用逐步形成规模。

2020 年中国在媔对海外日益严峻的 5G 非正当竞争以及疫情的影响之下我国坚定建设 和发展 5G,为规模化、产业化领先奠定了基础同时,考虑到日益严峻嘚全球竞争环境 产业链安全成为中兴华为的考虑重点,特别是对自主可控产业链能力的重视使得本土 的通信产业链具备了进入顶级设備商的契机。另外考虑到 5G 规模化对于应用的驱动, 以及应用推广反哺建设投入的加大我们预计 2021 年整体国内的 5G 建设将持续上行, 预测国內 5G 基站的建设量将持续加码2021 年将新建基站超 60 万座。同时5G 产业 链将持续向中国转移,包括射频、光通信等都将更加青睐本土技术最后,在建设的推 动下5G 应用或将取得更加爆炸式的发展,在应用初期建议重点关注由 5G 原生驱动的 “从 0 到 1”的产业变革例如:5G 消息、智能网聯、工业互联网等投资机遇。

1.2 云计算建设方兴未艾疫情驱动云计算全球扩容

2020 年,随着疫情的全球蔓延线上活动包括在线娱乐、远程办公等逐渐成为新常态, 加速了云计算的全球普及而线上活动的增加以及企业上云进程加速将倒逼云计算厂商 以及网络运营商加大在云计算等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由于中国的疫情控制效果显著好 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因此我们看到在云计算建设方面,中国的恢复速度也领先铨球

据 IDC 报告显示,2020 上半年中国公有云服务整体市场规模(IaaS/PaaS/SaaS)达到 84 亿美元同比增长 51%;其中 IaaS 市场同比增长 57.1%,PaaS 市场同比增长 64.4% 另外,在服务器方面中国服务器营收 3Q20 同比增速达到 14.2%,远超全球 2.2%的同 比增速增长主要由三方面推动,首先在新基建推动下,云数据中心建设和开服進度 加速且物联网、AI、云等技术加速融合推动需求。其二疫情下在线办公、在线学习、 在线娱乐等需求激增。其三泛政府行业持续投资拉动了云服务在智慧政务、智慧医疗、 智慧交通等领域的应用。据中国信通院预测2020 年我国公有云市场规模预计可达 949.6 亿元,同增 42.09%

随著 Covid-19 疫苗的研发和应用,考虑到美国大选过后全球宏观经济 2021 年有望逐步 恢复,但是远程办公以及在线娱乐等需求已经成为新常态并在 2020 年給全球的网络基 础设施带来巨大的流量压力。根据 SynergyResearch 最新数据Covid-19 推动企业加速上 云,从而驱动 Q320 单季度云服务支出同比增长 28%我们认为,随着雲计算的全球扩容 推进云计算产业链有望持续重点受益。我们推荐从基础建设以及应用端挖掘投资机遇 在基础建设方面,随着单位比特成本的下降400G 数据中心光互联技术将有望在 2021 年加速规模化普及应用,相关标的包括 400G 光模块龙头中际旭创(未覆盖)、新易盛(未 覆盖)等交换机、路由器龙头星网锐捷、紫光股份(未覆盖)等,以及 IDC 核心标的 奥飞数据、科华恒盛(未覆盖)、光环新网等另外,在云计算的相关应用方面推荐关 注疫情驱动的远程视频会议加速普及应用机遇,相关标的包括:在云视频 SaaS 服务和智 能超高清云视频终端等方面鉲位全球行业增长机遇的会畅通讯(未覆盖)、面向全球企业 用户提供统一通信解决方案的亿联网络(未覆盖)等

1.3 国防智能化升级在即,军民核心国产化同步提速

中共中央发布《十四五规划建议》强调加快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特别是加快机械化、 信息化、智能化融合發展相比于“十三五”规划中只强调“机械化、信息化”,“智能 化”的要求第一次被加入到规划中我们认为,“智能化”更加符合現代化国防和军队的 建设需求也将继续拉动国防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只有在信息化、机械化的基础之上才 能更好的完成智能化的愿景哃时,鉴于民用技术的快速迭代发展民用通信设备、算 力设备等过去发展迅猛,智能化应用也更加成俗国防采购经历过“军改”之后,领先 民营企业在参与军工采购时也迎来了更加公平的环境

我国国防科技工业主要围绕着军事装备的研发和生产展开,主要涉及电子信息装备、机 械化装备和其他装备在国家安全战略发展背景下,中国军费支出不断增加新一代武 器装备不断定型列装,国防信息化的投叺比重与国产化率也将继续提升未来我国军用 电子信息装备开支规模也将有望持续增加。国防信息化行业下游客户主要为各作战指挥与保障单位从军委各部门到各军兵种、各战区。国防信息化包含装备信息化市场空 间较大。根据商务部投资促进局预测预计到 2025 年,国防信息化开支可能会达到 2,513 亿元占国防装备的 40%,其中核心领域有望保持 20%以上的复合增长我们预计在国 防信息化的建设或将对标美国的 C4ISR 系統从而建设中国版的自动化指挥系统,其中控 制、通信、计算机作为底层基础实现指挥、情报、监视以及侦察等现代功能

另外,自 2018 年以來中美关系不确定风险持续提升,美国将中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列入 “实体清单”从而进行技术封锁。2020 年 12 月美国扩大进一步扩大针对Φ国的“实 体清单”范围,中国船舶制造企业、中芯国际、大疆创新、同方威视以及部分高校和科 研院所等都被包括在内经过整理,清單中主要是与军方相关的科技企业例如航天科 工、航天科技、中国电科以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另 外僦是美国为防止可能军事应用的代表先进科技和先进制造的核心科技企业,包括:华 为、中芯国际、科大讯飞等最后,就是针对物流运輸、进出口企业为了防止中国进 口先进科学仪器和设备。

一系列封锁举措使得我国军用领域国产化问题更为迫切同时民用领域使用美國技术风 险徒升,硬件层面的国产化等治本性措施将有望成为主流我们认为,军工行业作为国 家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国外技术、人才封鎖较其他行业更为严格,“外循环”先天较为薄 弱因此军工科技创新以及全产业链自主布局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结合“十四五”对信 息囮、机械化、智能化国防建设的政策支持我们推荐布局在 C4ISR 中具备战略卡位的 领先企业,包括:在北斗全产业链以及电台通信、航空材料等方面领先布局的海格通信; 在机载以及超短波通信方面具备领先优势的七一二;其他相关标的包括在军用宽带移动 通信系统方面具备技术總体单位资质和领先地位的上海瀚讯(未覆盖)等

2. 5G 应用主导驱动产业链规模增长,产 业链降本增效提升盈利空间

2.1 5G 建设初具规模5G 应用具高速发展基础并有望持续拉动 5G 建设

中国 5G 建设已初具规模,位列全球 5G 发展第一梯队把握数字化转型关键契机。根据 美国无线通信和互联网協会(CTIA)报告显示在全球 5G 整体发展进度中,中国处于 全球的第一梯队5G 技术与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紧密联系,5G 是数字化转型 的關键技术5G 技术的领先也将意味着国家在全球数字经济中占据领先地位。5G 带动 直接及间接经济产出超万亿据中国信通院数据表示,2020 年 5G 商鼡预计将带动约 4840 亿元的直接产出2025 年/2030 年将分别增长到 3.3/6.3 万亿元,十年内年均复合增长率 达 29%间接产出方面,2020 年、2025 年和 2030 年5G 将分别带动 1.2 万亿、6.3 萬亿 和 10.6 万亿元的间接经济产出,年均复合增长率达 24%此外,预计 2030 年 5G 将带动 超过 800 万人就业主要来自于电信运营和互联网服务企业创造的就業机会。

资本开支方面2020 全球 5G 投资翻番,中国贡献近 50%我国 5G 投资显著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根据 Gartner 预计在最新的无线基础设施支出中受益于Φ国电信企业具有成 本效益的本土生产及政府资助等利好,2020 年中国 5G 投资占比全球 49%中国为全球 5G 建设投资主要贡献国家。2019 年三大运营商总资夲开支为 2998.77 亿元2020 年中国 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资本开支分别有望达到 亿元,合计 3348 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11.65%。相较于2019年投向5G的资本开支412亿元(占总资本开支13.74%) 2020 年三大运营商投向 5G 的资本开支分别预计为 亿元,合计 1803 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 337.6%,占总资本开支 53.85%占比较上年扩大 40 个百分点。截止 2020H1 三大运营商总资本开支为 1699 亿元,其中中国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资本开支分别 达到 1010 亿元/258 亿元/431 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19.48%,投向 5G 的资本开支分别为 552/126/202 亿元合计 880 亿元,占总资本开支 51.8%此外,中国铁塔公布公司 2020 年资本开支预算为 280 亿元其中约有 170 亿元将用于 5G 投资。截止 2020H1中国铁 塔資本开支为 143.02 亿元,同比增加 60.59%GSMA 预计未来 五年间运营商 资本支出有望达到 1800 亿美元,其中约 90%流向 5G 建设即 1620 亿美元,若以汇率 7 计算并除去已公咘的 2020 年运营商投向 5G 建设的 1803 亿人民币, 年四 年间投向 5G 建设资金年均高达 2384 亿人民币为 2020 年的 1.3 倍,未来 5G 建设有望 受到强力推动

基站建设方面,截止 12 月全国 5G 基站开通量 71.8 万站推进速度引领全球。据工信 部副部长刘烈宏在 2020 年 12 月 15 日的 2021 中国信通院 ICT+深度观察报告会上宣布 我国已开通 71.8 万个 5G 基站,网络覆盖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及重点县市据中国移动研 究院院长张同须在近日的演讲中公布,中国移动 5G 基站开通数量达 40 万站中国聯通 5G 共建共享工作组组长苗守野则于 12 月 17 日举办的“2020 通信产业大会暨第十五届通 信技术年会”上表示,中国联通与中国电信的共享 5G 基站规模達到 38 万站实现全国 地级以及以上城市、重点县城的 5G 覆盖,三大运营商合计近 78 万站此外,运营商 2021 年将加大投入小型 5G 基站的建设其中中國电信预计 2021 将在医院、购物中心等人口 密集场所新建 100 万个小型蜂窝网络。

用户方面5G 用户数增长迅猛,合计将超过 20000 万户据 2020 年三大运营商 11 朤运 营数据,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目前 5G 套餐用户分别达 14738.2 户/7948 万户合计 5G 用 户数达 22686.2 万户,中国联通并未公布详细用户数据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较上月 5G 套餐客户数分别净增 1858.9 万户/762 万户,较运营商 6 月公布的运营数据中 5G 套餐的 用户数增长幅度分别达 109.95%/110.04%,增长势头迅猛5G 用户版图大力扩張。

终端方面2020 年 5G 手机出货量大幅度增长,占比高达 68.1%据工信部副部长刘烈 宏在世界 5G 大会中表示,截至今年 10 月5G 终端连接数超过 1.78 亿个。同時北京 日报 2020 年 8 月报道,截至 7 月末国内 5G 终端联网数已超过 8800 万户。截至 11 月我国获得入网许可的终端达 253 款,其中 5G 智能手机已达 218 款中国信通院数据显示, 截至 2020 年 11 月国内 5G 手机出货 2013.6 万部占同期手机出货量比重高达 68.1%,上 市新机型 16 款占同期手机上市新机型数量的 53.3%。从 2020 年初开售以來国内 5G 手机出货总数达 1.44 亿部,上市新机型累计 199 款价格有逐步下探趋势。此外据中 国移动预计,2021 年 5G 手机占比将达 2.8 亿部占比达 80%,2021 年底芉元机中 5G 渗 透率将超过 90%

2.2 5G 应用--工业互联网:规模破万亿开启,带动专网及小基站

5G 直指工业互联网痛点共促万物互联。5G R16 标准冻结为工业互联网注入新活力, R16 是 3GPP 制定的全球 5G 标准版本R16 标准的冻结意味全球通信行业在 5G 相关技 术上达成共识,未来将按照同一个标准生产产品R16 相對于 R15 在网络能力扩展和挖 掘、降低运营成本以及应用场景等方面做了改进,多方面助力工业互联网实现 99.9999% 可靠性、最快 5 毫秒以内的端到端时延等特性

1)R16 支持 5G 与 TSN(Time Sensitive Networking,时间敏感网络)集成扩大工业互联网用例。TSN 可基于标准以太网技术提供确定性服务满足工业制造应用的高可靠、 低时延需求,并提供标准化统一的、经济的解决方案5G 系统与 TSN 的集成基于 5G uRLLC 的低时延高可靠能力,可满足 TSN 架构时间同步、低时延传输、高可靠性和资源 管理四大严苛功能需求扩大潜在的工业互联网用例,比如工厂自动化、电网配电自动 化等

2)R16 增强了 uRLLC,增强工业互联网延时及可靠性R16 通过 PDCCH 监视功能、 支持多个 HARQ-ACK、无序 PUSCH 调度、UE 优先级和多路复用等多个功能实现了 uRLLC 的增强,进一步增强了工业领域低时延、高可靠通信特性

3)非公共网络(NPN)增强数据安全性。NPN 是基于 3GPP 5G 系统架构的专用网络 它将 5G 扩展到传统的公共移动网络之外,对于使能垂直行业數字化转型至关重要在独 立部署模式下,垂直行业独立部署从基站到核心网到云平台的整个 5G 网络与运营商的 5G 公网隔离,工厂或园区内嘚设备信息、控制面信令流量、用户面数据流量安全将得到 有效保证可满足工业领域严苛的数据安全、低时延和高可靠需求。

4)NR 定位满足工业互联网精准定位需求5G 在 R16 版本中增加了定位功能,利用 MIMO 多波束特性定义了基于到达角测量法(AoA)、蜂窝小区的信号往返时间(RTT)等室内 定位技术可应用到工业 AGV、资产追踪等多个领域。未来 5G NR 无线将可能替代工厂 内的有线网络让工业生产更加柔性化。综上R16 版本针对笁厂内部署 5G 网络可靠性、 漫游、时间敏感业务的硬性需求引入多项新技术,1 微秒同步精度可以避免设备因接受指 令顺序混淆而引发的混乱实现工厂内网络各个节点的时间严格同步;99.9999%的可靠 性、最快 5 毫秒以内的端到端时延等特性,能够更好地满足工业互联网高可靠、实时性 嘚要求助力工业互联网的发展。

工业互联网应用日益丰富八大类新型场景发展迅速。5G 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出现了 八大类新型场景汾别是 5G+超高清视频、5G+AR、5G+VR、5G+无人机、5G+云端机 器人、5G+远程控制、5G+机器视觉以及 5G+云化 AGV。其中已进入应用成熟期有 5G+ 超高清视频的融合应用,将成為 5G 在工业互联网领域的第一批应用场景;处于高速发 展期的有 5G+AR、5G+VR 和 5G+机器视觉将在未来 1-2 年成为工业互联网的主流应 用场景;处于产品成长期的有 5G+云化 AGV、5G+无人机,将在未来 2-3 年有较快发展; 处于探索期的是 5G+远程控制和 5G+云端机器人有待进一步的测试验证。

我国工业互联网行业市場规模发展迅速发展成效卓著。2018 年我国工业互联网行业 市场规模达到 5313.04 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 13.71%预计到 2023 年,我国工业互联网 行业市场规模将会突破万亿产业前景乐观。

2.3 5G 应用--车联网:政策+技术+产业链协同发展多重共振助推车联网

政策层面:《路线图 2.0》定调未来 15 年技术路線,利好政策持续发布

车联网是 5G 另一大高潜力应用政策+技术+产业+测试联合推进车联网发展。随着汽车 信息通讯、人工智能、互联网等行業深度融合智能网联汽车已经进入技术快速演进、 产业加速布局的新阶段。车联网是以车内网、车际网和车载移动互联网(车云网)为基 础按照约定的通信协议和数据交互标准,在车-X(X:车、路、行人及互联网等)之间 进行无线通讯和信息交换的大系统网络,是能够實现智能化交通管理、智能动态信息服 务和车辆智能化控制的一体化网络其中车用无线通信技术 V2X 是将车联与一切事物 相连接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具体的交互信息的模式可包括:车与车(V2V)、车与路(V2I)、车与人(V2P)、车与网络(V2N)之间的交互目前我国政策、技术、產业链、 以及各项测试同步推进,车联网发展随着 5G 进入蓝海

《路线图 2.0》定调未来 15 年技术路线,利好政策持续发布车联网是智慧交通落哋主 要抓手和新基建建设重要方向,相关利好政策持续发布2020 年车联网建设政策相继落 地,《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戰略》等进一步支持开展车联网及自动驾驶发展近日,新政策及新技术指引频发2020 年 11 月 3 日《条例》草案发布,利好智 能视频监控设备头蔀企业;2020 年 11 月 19 日《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 2.0》发布, 是定调未来 15 年技术路线的顶层设计文件路线图 2.0 研判,到 2025 年我国 PA、CA (级智能网联汽车销量占当年汽车总销量比例超过 50%,C—V2X 终端新车装配率达 50%

技术层面:C-V2X 或成全球统一标准,我国具先发优势

Ajit Pai 称,汽车行业目前已经从 DSRC 技术轉向 C-V2X 技术C-V2X 比 DSRC 更可靠、更具弹性,并且在国内和国际上都具备破竹之势福特、奥迪、戴姆 勒、宝马和捷豹路虎等汽车制造商都在积极部署 C-V2X。

我国已具备大力发展 C-V2X 技术的基础条件成为全球 C-V2X 技术重要一极。相比于 DSRC 技术我国在 C-V2X 技术上取得积极进展,拥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為 V2X 产业化奠定良好基础。C-V2X 产业链主要包括通信芯片、通信模组、终端与设备、整车制造、 解决方案、测试验证以及运营与服务等环节在通信芯片上,大唐、华为等公司可提供 支持 LTE-V2X 的通信芯片在通信模组上,大唐、华为、高通、移远、芯讯通等企业已 对外提供基于 LTE-V2X 的芯片模组在终端与设备方面,华为、大唐、金溢、星云互联、 东软、万集等厂商已经可以提供基于 LTE-V2X 的 OBU、RSU 硬件设备以及相应的软 件协议栈。茬整车制造上上汽、一汽、福特、通用、吉利等主机厂逐步开发 V2X 相关 产品,2019 年 3 月 26 日福特宣布首款 C-V2X 车型于 2021 年量产。在运营服务上国 内彡大电信运营商均大力推进 C-V2X 业务验证示范;百度、阿里、腾讯、滴滴等互联网 企业进军车联网,加速 C-V2X 应用落地在测试验证方面,中国信通院、中汽中心、上 机检、中国汽研、上海国际汽车城等科研和检测机构已开展 C-V2X 通信、应用相关测试 验证工作;奇虎科技等信息安全企业、华大电子等安全芯片企业纷纷开展 C-V2X 安全研究与应用验证在高精度定位和地图服务上,北斗星通、高德、百度、四维图新等企业 均致力於高精度定位的研究并为 V2X 行业提供高精度定位和地图服务

在全球 C-V2X 发展和部署上,我国今年取得“里程碑”式的进展根据 GSMA 协会在 2019 年 9 月发咘的数据,中国有 10 个省的 100 公里道路上正在进行 20 多个 C-V2X 试验 和试点项目根据 5GAA 联盟发布的数据,已有 15 家汽车制造商宣布计划向中国推出支持 C-V2X 的汽车于 2020 年下半年开始进入市场。2019 年 10 月由中国 5G 推进组 C-V2X 工作组、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上海国际汽车城(集团) 有限公司共同举办 C-V2X“四跨”互联互通应用示范活动,首次实现了国内“跨芯片模 组、跨终端、跨整车、跨安全平台”C-V2X 应用展示其Φ大唐提供了最新发布的智能 车载终端和路侧设备,符合3GPPRel-14规范均同时支持蜂窝和直连通信两种通信模式。 C-V2X“四跨”比 2018 年的“三跨”新增叻“跨安全平台”依靠预置了数字证书和安 全认证机制的车载终端设备,车辆能够准确分辨来自其他车辆或路侧设备的信息是否合 法並把经过筛选和计算过的辅助驾驶信息正确地提供给其他车辆,确保了道路交通环 境更加安全、驾驶辅助更加高效这对 C-V2X 网络部署意义重夶。根据中国通信学会提 供的数据截至 2019 年 9 月,全球 C-V2X 技术专利申请数量为 4201 件C-V2X 技术专 利申请数量在近五年内呈现快速增长趋势,2016 年以后年喥申请量已超过 500 件在全 球 C-V2X 技术专利申请数量上,来自中国的占比最大达 52%,其次是美国占比 20%。

产业层面:细分市场高速增长上中下遊空间广阔

产业链协同发展,各细分市场高速增长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预测,全球车联网市场 年 CAGR 达 22.3%中国市场 年 CAGR 约为 33.67%,中国增速高于全 浗车联网市场开启带动各细分市场高速增长。车载视频市场方面据中国产业信息网 数据,2014—2019 年全球车载视频监控设备行业市场规模從 7.5 亿美元增长至 16.74 亿美元,CAGR 达 17.42%中国市场中交通为视频监控下游第二大应用行业。T-BOX 市 场方面据立鼎产业研究网显示,2019 年国内 T-BOX 市场规模为 59 亿え2021 年有望 增至 116 亿元,行业规模超百亿 年 CAGR 约为 50.5%。AI 市场方面人机交 互场景深化,据 Tractica 数据显示汽车 AI 软件,硬件和服务市场有望从 2018

车联网涉及汽车生产商、通信运营商、通信芯片和模组生产商等服务链长,涉及范围 广故而车联网的启动将开启产业链全线增长机会。5G 等基礎设施建设发展驱动车联网 行业持续增长全产业链有望充分获益增长。车联网产业链可以主要分为上游、中游、 下游三个部分上游包括各类元器件设备制造商,主要有 RFID/传感器、定位芯片和其他 硬件;中游主要包括终端设备制造、汽车生产商和软件开发商;下游包括系统集成商、 内容服务提供商、通信运营商和 TSP(汽车远程服务提供商)制造业中的汽车生产商是终端制造商、软件开发商、服务提供商的集成者。通信芯片和通信模组主要参与者都是如 华为、中兴等行业领先企业因为具有较高的通信技术门槛。通信运营商以中国移动、 中国联通囷中国电信为主

车联网产业链上游竞争较为激烈,发展空间广阔车联网上游主要涵盖:元器件设备制 造、RFID/传感器、定位芯片、通信模組以及算法供应商,其中传感器囊括了超声波雷达 系统、车载视觉系统、毫米波雷达系统等。传感器方面根据华为的预测,2025 年全球 物联网設备数量接近 1000 亿个新部署传感器速度将达到每小时两百万个。2019 年国内 传感器市场规模为 2310 亿元据中金企信国际咨询报告显示,预计 2020 年我國传感器 市场规模有望突破 2600 亿元 年 CAGR 约为 13%,行业发展迅速通信模组方 面,2019 年全球球蜂窝通信模组市场规模为 321.2 万块据智研咨询数据,预計 2020 年全球通信模组规模达到 560.6 万块2023 年行业规模有望突破 1000 万块, 年 CAGR 月为 42.6%国内上游企业数量庞大且集中、规模较小,上游代表企业主要为雷 達端中海达;地图与定位端的北斗星通、合众思壮;算法端腾讯、操作系统端的百度以 及集成控制系统端的滴滴出行等

车联网中游位于建设初期,增长后劲可观车联网中游主要涵盖汽车生产商、终端设备 制造商、软件开发商、网络通信设备,车载终端制造商等,其中终端設备制造商囊括了 CA 平台供应商、V2X OBU 供应商、V2X RSU 供应商以及 V2X 芯片和模组供应商2018 年国内 OBU 市场仅处于起步阶段,市场规模约为 14 亿元2019 年 OBU 行业猛增,荇业规模增至 79 亿元同比增速 464.3%;与此同时,同样处于中游的 RSU 市场规模也出现大幅度增长2019 年国内 RSU 行业规模为 22 亿元,同比增长 1000%据智研咨询報告,预计 2020 年 OBU 行业规模为 26 亿元未来随着技术更迭,中游建设将进一步加快行业增长后劲可 观。

车联网下游细分市场发展迅猛各行业龍头企业入局。车联网下游主要涵盖系统集成商、 内容服务提供商、通信运营商以及 TSP 等各类应用及服务供应商其中包含高精地图服 务以忣 ADAS 服务。据智研咨询预测数据2019 年国内 ADAS 行业规模为 542 亿元,2020 年全国ADAS市场有望达到800亿元规模同比增长约47.6%,年CAGR约为42.7% ADAS 行业在国内迅速发展。此外伴随国内外核心芯片技术的突破,国内外大型整车和 零部件巨头以及互联网行业龙头也加入下游产业链,持续推出各类智能汽车网聯产品 和加快自动化技术商业化进程全球典型加入车联网下游的互联网企业为滴滴、Uber 等。

无人驾驶载人测试相继开启应用场景如期落哋

自动驾驶载人测试相继开展,限定场景及开放道路场景相关应用相继落地近期地方政 府相继放开自动驾驶载人测试助力产业发展,目湔北京、武汉、深圳等 10 地开放载人测 试助力企业展开规模化运营。限定场景应用方面目前已在园区、矿区、港口、机场等限定场景下實现试点运营。园区应用上2018 年 7 月,Apollo 发布了 3.0 量产低速园 区自动驾驶方案;同月美团也对外发布开放无人配送平台,联合众多企业及院校、政 府等机构解锁公开道路、园区、建筑物内部等不同场景自动驾驶;京东物流华中区分 公司于 2019 年 8 月 7 号与湖北联通签订合作协议,宣布茬武汉打造高智能、自决策、一 体化的 5G 智能物流示范园区矿区应用上,2019 年 9 月慧拓智能已在宝利煤矿实现 商业化落地运营,成为国内首個完成矿区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运营的企业港口应用上, 2018 年 4 月 12 日主线科技联合中国重汽集团进行了全球首台无人驾驶电动卡车港口试 運营;此外,图森也在 4 月开始港口内进行无人驾驶集装箱卡车车队的测试打入了港 口内封闭区域无人驾驶运输市场。

开放道路场景应用方面以 Robo Taxi 为代表的开放道路场景市场势头强劲。近期多家 企业积极布局以百度、滴滴为首的科技公司频繁推进 Robotaxi 规模化运营,百度已在 北京、长沙、沧州等城市开放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 Apollo Go;滴滴也在北京、上海、合 肥等地获得路测资格;曹操出行联合元戎启行扩大自动驾驶测試的规模;AutoX 向上海 开放 Robotaxi 叫车服务此外,整车企业也驶入 Robotaxi 赛道大众、东风分别在合肥、 武汉开启自动驾驶项目。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線图 2.0》等相继发布自动驾驶载人测试如期开启,限定场景及 开放道路场景相关应用相继落地政策、技术、产业三重共振下车联网布局加速。建议 关注全球领先的商用车综合监控信息化系统及解决方案提供商锐明技术公司深耕公交、 两客一危、渣土环卫、及出租四大细汾市场,龙头地位稳固据 IHS《全球车载视频监控 市场报告》数据显示,2017 年公司在全球车载视频监控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二,达到 10% 国内排洺第一。在细分行业上公司在两客一危、出租车、渣土业务上目前产品已上车 台数占市场总容量比分别为 53.19%、16.79%和 14.33%,维持领先此外,行业楿关公司 包括智能化产品高级辅助驾驶系统和网联化产品智能增强驾驶系统市占率领先的智能驾 驶领域开拓者鸿泉物联(未覆盖)、中国領先的导航地图和动态交通信息服务提供商四维 图新(未覆盖)、物联网与移动互联网无线通信技术龙头广和通、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系 統龙头中海达、与腾讯云达成合作进一步聚焦车联网业务的高新兴(未覆盖)

字节单一文本形式不同,它文本能力可达 40000 字节并 且支持圖片、视频等媒体格式,亦可发送定位信息在企业信息方面,5G 消息不仅可以 实现消息的终端送达并且支持个人用户与企业以 MaaP 平台(消息即平台)通过 Chatbot (聊天机器人)进行信息交互,更好的实现企业的服务功能同时,通过 MaaP 平台可以使 RCS 增强短信在未来成为一个完全开放接ロ且无需下载 App使用户无需下载 APP 即可实现各种功能使用,实现一站式服务体验

OTT 对运营商短信业务冲击较大,5G 消息助力格局改变 年运营商短信受到 互联网即时通信市场(OTT)强烈冲击,移动短信业务量一路下滑 年移动短 信业务量分别为 4.24/0.86/6641.39 亿条,最大同比下降幅度发生在 2014 年为-13.98%传统短信业务按发送主体可分为两类,一是个人用户之间二是企业 与个人用户之间。目前个人用户之间的短信业务基本被微信等即时通讯 APP 取代而由 于短信具有高渗透率、强制阅读、低成本等优点,传统业务更多沦为个人用户与企业间 互动的方式包括接收验证码、快遞码、商家提醒等业务。2018、2019 年短信回暖的主 要原因系 B2C 业务增长三大运营商携手推出的 RCS 或将改变这一格局,为短信业务注 入新的生机与活仂据 GSMA 数据统计显示,截至 2020 年 4 月RCS 全球月活用户已 超过 4 亿,全球有 88 个运营商对 RCS 实现了商用预计到 2020 年底将有超过 200 张网络商用,到 2021 年基于 RCS 嘚行业短信全球市场总额可达 740 亿美元。

5G 消息采用统一标准打破孤岛,被纳入 5G 终端必选功能借力三大运营商自带的 16 亿用户流量及其商业價值,渗透率有望大幅提升三大运营商基于统一 GSMA RCS UP 2.4 国际标准,比采用私有协议的 APP 应用“孤岛”具有无可比拟的互联互通的优越性据 极光夶数据显示,2019Q2 我国互联网用户装机 APP 为 56 个月人均使用 APP 数仅为 20 个左右,一半以上 APP 装机并未使用这占用了手机等移动终端大量空间,拖慢运荇 速度5G 消息在“RCS+Chatbot+Platform”的方式下, RCS 借助 5G 超高运输速率可实现 APP 云端部署,MaaP 让用户无需下载装机随用随搜索使用。5G 消息是全球运营 商共同的選择GSMA 已经形成普遍共识,将 RSC 同传统短信功能一样,直接预装在手机 内不需要安装与注册,这将有利益迅速培养用户习惯就目前来看,彡大运营商将自 带 16 亿用户流量RCS 市场占有率将迅速提升,5G 时代去 APP 化趋势或将显现。

终端设备商大力支持RCS 有序推进。5G 消息发布仪式上各产业代表表示将全面支持 5G 消息,华为、中兴均表示将于 6 月份实现中国移动入库 5G 终端全系支持 5G 商用 小米公司表示其手机今后的 5G 机型支持 5G 消息,由定制机型向公版机型分批次适配 三星预计今年内 5G 手机进行全面的支持 5G 消息,OPPO 方面表示 5G 消息功能将随其 第 1 批 5G 移动定制机一同问世vivo 将全力支持移动、电信、联通 5G 消息生态发展。

2.5 5G 应用--物联网多技术发展AI 助力安防智能化演进

我国安防市场快速增长,中国企业占据全球湔列

全球安防市场规模持续上涨视频监控市场增速明显。随着全球政府、企业级消费者安 全意识的提高以及对安全系统付费意愿提升咹防市场规模持续提高。 据 MarketsandMarkets 数据2019 年全球安防解决方案市场规模为 2579 亿美元,预计到 2024 年将达到 3976 亿美元CAGR 为 9%。其中视频监控作为安防市场的最偅要组 成部分随着社会对于公共安全关注度提高以及 IP 摄像机的采用不断增加,市场规模有 望持续增长根据 MarketsandMarkets 的数据,全球视频监控市场規模预计将从 2020 年 的 455 亿美元增长至 2025 年的 746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 10.4%,领先于安防市场整体 的市场规模增速

我国安防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预計 2020 超 8000 亿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 2019 年我国安防行业市场规模达 7562 亿元同比增长 9.59%,预测 2020 年将达到 8000 亿元以上视频监控方面,我国现已在公共安全、交通管理和智慧城市中发挥着越来越 重要的作用并且有望将其应用拓展到更多的领域。据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 2020 年我国 视频监控市场规模将达到 3167 亿元

行业总产值五年复合增长率达 11.50%从我国安防行业的发展历程来看,经历了模拟监 控、数模结合、数字监控、高清网絡监控、智能监控等阶段成功实现了引进、模仿、 创新、再走出去的跨越式发展。至今我国安防行业已初步形成产业链完善、产品结构鈈 断优化、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的一个高新产业据智研咨询数据显示,我国安防行业总产 值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由

中国企业占据全球前列。随着我国安防行业的发展国内企业迅速崛起,在全球排名不 断提高据 a&s 统计, 2011 年全球安防行业 TOP10 中我国海康威视和大华股份分列第 5 和苐 102017 年海康和大华排名上升至全球第 1 和第 3,2019 年进入全球安防 Top 10 的企业中,中国企业已经占据了 4 家为占比最高的国家,海康和大华包揽了湔两名

5G+AI 助力安防行业趋向智能化,打开新空间

5G 助力安防行业趋向智能化“AI+安防”打开行业新增空间。AI 技术在安防行业中的 应用具有天嘫优势有望助力安防打开新成长空间,主要系:(1)安防行业是以视频技 术为核心7x24 小时工作的摄像机产生了海量的视频数据,能够满足人工智能对于算法 模型训练的要求(2)安防行业对于从视频中进行目标检测和跟踪、提前报警等有比较 强的需求,这块领域正是目前 AI 技术比较成熟的应用(3)安防行业可以允许一定的 容错率,甚至 5%以内有时候都是可以接受而在无人驾驶领域容错率接近 0。同时 2020 年 5G 大规模的部署也为安防行业发展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为安防行业的智能化发展提 供了支持。

智能视频监控市场持续上涨AI 摄像头出货量预计夶幅上升。在政府推动的新型基础设 施建设推动下我国视频监控市场将达到新的增长点。据 Omdia 预计2024 年中国智能 视频监控市场将达到 167 亿美金, CAGR 为 9.5%同时 Omdia 预计我国 2019 年 AI 摄像头(部署深度学习算法)的出货量将占网络摄像头出货量的 10%,2024 年占比将达到 63%;在海外市场2019 年 AI 摄像头的渗透率不箌 2%,我国较为领先同时,边 缘端和云端智能化的加速也将推动服务器、超融合设备以及外部存储等智能视频监控 基础设施需求的增长,据 Omdia 预测到 2024 年中国智能视频监控基础设施市场规模的 年均增长率达 11.8%。

3. 云计算受益线上活动常态化CapEx 中长期处于上行区间

3.1 CapEx 中长期上行可期,云需求强劲依旧

疫情下云计算巨头营收逆势增长其中云业务 Q3 维持高增长。2020 年 1-9 月全球五大 云巨头亚马逊、微软、谷歌、阿里、腾讯营收哃比平均增速为 22.86%其中 7-9 月单季 度营收同比平均增幅 25.61%。1-9 月净利润平均增速为 18.56%其中 7-9 月单季度平均 增速为 64.42%,云巨头业绩逆势增长其中云业务方面, 海外云巨头云业务 亚马逊 AWS、谷歌云、微软智能云三者平均增速 32.57%;国内云厂商阿里云 2020 前三 季度实现营收 394.61 亿美元同比增长 59%,腾讯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含云业务)前 三季度实现营收 895.92 亿元同增 25.42%,两者平均增速 42.25%

未来云业务三大趋势为市场带来新增长机遇。首先不同于鉯往注重云资源供给和成本, 未来将更侧重业务快速响应及敏捷交付能力例如此次疫情下倒逼线下业务快速上云、 快速部署远程教育及辦公等。其二一个用于资源扩展、控制、管理和实时分析的新兴 云生态系统将成为未来所有信息技术和业务自动化计划的基础平台,随著云计算投资加 码将显著拉动数据集成与挖掘、AI、物联网、网络安全等多方面技术投资。其三随 着云服务的延伸与拓展,复杂性加剧未来维护成本、管理成本、云边协同与多云架构 安全性合规性等均加剧管理的复杂化。未来云业务新趋势将带来新发展契机例如 Cisco 云解決方案于 2020Q3 实现两位数强劲增长,其中 Duo 及 Umbrella 表现优异SecureX 自 6 月份在全球上市以来,已经在 4000 多个组织中部署得到广泛采用

展望未来,云需求有望保持持续强劲根据各大云计算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三季报及公司 业绩会议,云需求未来依旧强劲在 12 家上下游企业中,仅 Intel 及 Juniper 表示云细分 市場或将进入短暂的消化期但需求将于 2021 年回暖。其他 10 家企业均对云需求表示 积极预期其中谷歌认为目前社会数字化转型、客户上云降本提效以及未来更强调协调 的工作环境等趋势将成为云需求强劲推动力;AMD 认为数据中心整体需求环境向好,Q3 公司创下服务器处理器销售单季喥纪录销售额连续两位数增长;Arista 认为目前业绩的 波动系受疫情影响供应链及生产受限所致,并非需求侧影响目前公司依旧认为云巨头 需求上升,且认为 2021 年云计算巨头资本开支将持续增长目前已看到基本业务趋势的 改善;Broadcom 认为云计算及电信目前需求依旧强劲,并未有进叺消化期的迹象综合 各大产业链上下游关键企业口径,我们认为未来云需求有望持续强劲个别企业或面临 短暂消化期但长期随着数字囮转型、远程协调需求提升、企业上云率提升等云需求 2021 年恢复可期。

云巨头 CapEx 大幅增长未来云侧投入持续加码,国内外数通产业受益可期海外方面, 据 Gartner 预测2020 年 60%数据中心建设受疫情影响,预计大部分公司会在今年年底 或2021年初恢复拓展计划2021全球基础设施支出将会达到2000亿美え,同比增长6.2% 且预计增长可持续至 2024 年。2020 前三季度海外三大云巨头合计资本支出 633.99 亿 美元,同增 27.54%其中 Q3 单季度合计资本支出 250.35 亿美元,环增 23.7%中国方 面,疫情叠加新基建截止 Q2 中国云基础设施投资位列全球第二,同增 70%2020 前 三季度,中国两大云巨头阿里及腾讯合计资本支出 646.19 亿元同增 42.65%,同时两大 云巨头分别规划未来三年 2000 亿级、未来 5 年 5000 亿投资拉动云计算基础设施展望 未来,除阿里腾讯外谷歌、亚马逊等海外各夶云厂商均表示将加大未来云侧投入及支 持,数通产业链数据中心、光模块、交换机、路由器等有望受益尤其 2021 年云计算 400G 升级周期有望开啟,数通产业链或开启新一轮成长周期

3.2 IDC:市场规模有望冲击 2000 亿,政策产业及资本齐 助力

数据中心作为云计算基础设施成为刚需2020Q3 多家海內外云计算产业链核心企业认为 IDC 需求向好。IDC 作为新基建重要组成部分受政策推动同时随着云计算、5G、AI、 VR/AR 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全球数据流量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在 2016 年到 2019 年之间,全球数据中心流量规模从每年 6.8ZB 增长至每年 14.1ZB2021 年全球数据 流量有望突破 20ZB;亚太云数据流量从 2016 年的 908EB 增长至 2019 年的 2387EB,2021 年将达到 3469EB在摩尔定律面临失效之际,加速扩建数据中心才能跟得上数据量爆发 增长以及数据向云端转移的趋势未来 IDC 建设将受到 CapEx 的强力拉动。根据云计算 产业链上下游公司三季报及业绩会议多家核心企业认为数据中心需求向好。AMD 认为 数据中心整体需求环境向好Q3 公司创下服务器处理器销售单季度纪录,销售额连续两 位数增长;腾讯 Q3 非经营性资本支出同比增长 4%主要由数据中心建设規划推动,且 未来 5 年内投入 5000 亿资金用于新基建建设数据中心更是未来的投资重点,将在全国 新建多个百万计服务器规模的大型数据中心;谷歌 Q3 资本支出已有较大幅度回升且三 季度资本支出中主要投向服务器和数据中心。

新基建建设加速助力 IDC 产业发展,2020 中国 IDC 市场规模有朢冲击 2000 亿据科 智咨询 2020 年发布的《 年中国 IDC 产业发展研究报告》显示,中国 IDC 业务 自 2014 年开始稳步增长业务规模于 2019 年达到 1562.5 亿,年增长率平均接菦 30% 并预计 2020 年市场规模有望冲击

政策层面,国家大力发展新基建数据中心建设迎利好。政策方面据北京、河北、山 西等 13 个地区发布的 2020 姩重点项目投资计划清单显示,截至 2020 年 3 月 1 日其中 8 个地区的计划投资总额共计 33.83 万亿元,且多地投资领域调整国家除传统基础建设 外,加夶投资发展新型基础设施同时,最新发布的“十四五规划”中明确表示将系 统布局新基建,加快第五代移动通信、工业互联网、大数據中心等新型设施建设而数 据中心成为国家大力发展新基建的重要典型,出现在多地新基建鼓励政策与规划方案中 其中,广东省提出“先提后扩”建设双核九中心 IDC 布局;山东提出要全力打造“中国 算谷”;浙江提出三年内建设大型、超大型云数据中心 25 个左右。

产业层媔IDC 厂商及云厂商加速数据中心建设。据 IDC 披露第三方 IDC 厂商如数据 港、光环新网等,加速新建和扩建数据中心建设高峰每天都有新项目開工。云厂商方 面如阿里云、腾讯云、百度云等加大开展以数据中心为主的新基建计划,其中阿里 云、腾讯云分别宣布将于未来 3/5 年内,分别投入 亿资金用于数据中心建设 百度云表示未来 10 年百度智能云服务器台数将超过 500 万台。

资本层面每年新增数据中心投资超 1000 亿,REITs 开閘助力2020 年高瓴、黑石、中 信产业基金等资本相继入场,投资 IDC 企业发展2020 年 6 月 23 日,世纪互联宣布黑 石资本旗下基金投资 1.5 亿美元助力其巩凅数据中心领域发展;2020 年 6 月,高瓴资 本认购万国数据 4 亿美元股份占股 3.9%;同年 7 月,中信产业基金和万国数据设立合 资公司并收购北京数據中心项目,命名“北京十三号数据中心”众多领先资本持续布 局 IDC 赛道。此外REITs 试点开启,助力 IDC 资产盘活2020 年 4 月,中国证监会、 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推进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相关工 作的通知》宣布基础设施公募 REITs 开闸,鼓励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礎设施等开展试点 光环新网于 2020 年 11 月 12 日宣布,全国首单 IDC 公募启动申报旗下中金云网数据中心实施 REITs 的申报发行工作,计划募集资金 57 亿此外,据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秘 书长吕天文在 12 月 3 日开幕的 CDCE2020 国际数据中心及云计算产业展览会上指出当 前中国数据中心每年新增的投资规模都在 1000 亿元人民币以上,市场环比增长率多年保 持双位数IDC 未来产业发展全面可期。

3.3 交换机路由器:中国市场领先恢复400G 开启新成长周期

铨球以太网交换机市场小幅同增,中国市场领先恢复2020Q3 全球以太网交换机市场总 收入为 74.5 亿美元,同比增长 1.9%各地域上,中东欧同增 11.4%西欧哃降 3.9%,中 东非洲同增 9.7%美国下滑 2%,拉丁美洲同降 18.4%亚洲地区(不含中国及日本)微 降 0.4%,中国逆势同增 1.3%以太网交换机产品中, 高速交换机絀货量同比增长最为迅速向更大带宽容量交换机端口发展趋势不改。按客 户类型分析非数据中心收入占比 57.8%,出货量占比 87%数据中心收叺占比 43.2%, 出货量占比 13%低出货量占比和高收入占比体现了数据中心相关设备所需速率更高, 价格明显高于非数据中心设备未来为了满足疫情下线上服务需求,超大型数据中心中 高带宽数据中心网络增长趋势持续因此高速数据中心网络的大规模发展将成为未来以 太交换机市场上涨的主要推动力。

交换机市场格局上思科市场份额 49.9%,以太网交换机营收同比下降 0.8%;华为市场 份额 10.4%同比增长 18.6%;Arista 市占率 6.4%,同比下降 13.5%;HPE 市占率 5.1% 同比下降 2.3%;瞻博网络市占率 2.7%,同比下降 10.3%受疫情影响,头部以太交换机 厂商在 2020 年第一季度或第二季度营收下降随着疫情的逐漸好转,市场逐渐恢复 2020Q3,在中美贸易争端背景下华为依旧实现明显的营收正增长,思科、Arista、HPE 营收下降程度相对 Q2 有所减缓

路由器方面,云计算下高性能和大容量需求驱动路由器的升级在接入和汇聚能力上, 相比传统网络云计算网络的流量模型发生了变化,从外部到內部的纵向流量加大云 业务内部虚拟机之间的横向流量也加大,路由器必须具有高性能的接入和汇聚能力以满 足云端业务接入需求同時,云计算对路由器的安全性能、流量管理、数据筛选等方面 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安全方面,安全接入是“云中心”的所有终端的共哃需求同 时还要实现不同用户之间的相互隔离,云间互连在满足高速互连的同时也要防止恶意攻 击路由器需支持高性能的防火墙等功能。在流量管理上云计算环境下的网络流量无 序突发冲击较为严重,路由器设备必须支持更强大的流量管理功能和突发流量时的处理 能仂尤其是一些对延迟要求严格的业务。在数据筛选方面数据产生成本快速下降以 及数据流量爆发式的增长背景下,大量垃圾数据不断湧现运营商需要智能化路由器利 用 DPI 等技术拥有数据筛选能力以提取有价值信息。

路由器市场华为名列前茅核心路由器将迈入 2T 时代。据 Omdia 數据华为路由器在 2019 年的全球运营商市场中名列前茅,2019 年华为路由器在运营商市场排名第一。2020 年华为正式发布全球首款 WiFi 6+路由器 AX3 系列,該产品拥有四核强劲性能无线 速率高达 3000Mbps,及 NFC 一碰连网等便捷功能Wi-Fi 6 的最高速率可达 9.6Gbps, 较 WiFi 5 的 3.5Gbps 发生大幅提升且同时支持 2.4/5GHz 两个频段,极具高效低延时的 优势各大厂商快速布局 WiFi6 市场。据中关村统计数据显示2020H1 国内无线路由器 市场 Wi-Fi 6 技术关注比例达 51.09%,超 Wi-Fi 5 约 15.9Pct其中,华为保持强势增長 并和其他厂商拉开差距,市场品牌关注比例高达 31.6%超出第二名 TP-LINK 约 7Pct, 巩固了市场竞争优势目前,全球主流供应商华为、思科、诺基亚均已提供单槽位 2T 能 力的平台产品这也意味着继 2012 年 400G、2016 年 800G 之后,2T 核心路由器的规模 商用时代已经到来

云计算 400G 生态的建立为交换机、路由器、光网络开启新一轮成长周期,有望于 2021 年规模部署随着超大型数据中心的建设步伐加快,数据流量也呈现迅猛增长的态势而越来越高嘚数据量,则需要通过更高速率的光网络来实现互联互通光电互联方案正 在逐渐由 100G 过渡到 400G,400G 数据中心的应用将深刻影响产业链生态光模块、交 换机、路由器等数通设备市场有望开启新一轮成长周期。受 Broadcom 的 Tomahawk4 芯 片可用性的驱动Facebook 有望在 2020 年末开始其速度升级周期。同时由于數据中心 互连应用的 400Gbps ZR 光学器件已经可用,微软计划在 2021 年初开始 400Gbps 升级 Juniper 认为 400G 产品有望于 2021 年起量,目前公司为 400G 引入多项新技术例如 400G 芯片以及專为 400G 优化的操作系统 Junos Evolved,有望随 400G 升级周期拉动云业务发 展此外,Inphi 预计 400G ZR 将于 2021 年上半年启动并于 2021 年中期开始批量生产, 2021 下半年多个云数据Φ心和电信运营商的 400GZR 解决方案将成为一个重要的收入 驱动因素。到 2024 年数据中心以太网交换机端口出货量有望超过 6000 万,预计 400Gbps 和更高速度的端口将占据端口出货总量的 25%以上与此同时,预计 2021 年末 400Gbps 交换机布局初见成效其营收贡献仅次于 100Gbps;2022 年末,400Gbps 交换机有望成 为营收主力;2023 年开始800Gbps 交换机将有望迎来快速发展。

3.4 光模块:400G 生态逐渐成熟未来销量预期依旧向好

疫情下 2020H1 以太网光模块逆势创新高,预计 20205 年全球光模块市場有望增长一倍 有余据 LightCounting 数据,虽受疫情影响但以太网光模块的销售在 2020 年 Q2 和 H1 期间均创下了新记录,Q2 全球光模块的销售额达到近 18 亿美元為近几个季度以来 的最高记录,上半年的销售额相较 2019 年同期增长约 16%从 1GbE 到 400GbE 的所有 产品的需求强劲。全球领先的高速数据互联解决方案提供商 Ihphi2020Q3 单季度实现营收 同增 91.75%据 LightCounting 预计疫情过后光通信产业仍会迎来强劲复苏,中国云计算 公司对 100GbE 光器件的需求很可能在今年创下新纪录据中國产业信息网预计,2020 年全球/中国光模块市场有望达到 83 亿美元/26.8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7.79%/8.94%。2025 年Yole 预计全球光模块市场相比 2019 年 77 亿美元将增长一倍有余臸约 177 亿美元, 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 15%

未来云计算+5G 建设双重驱动光模块需求复苏。首先数通市场方面,光模块在数通市场中需求受三方媔驱动1)云计算的发展推动对光模块速率及数量的双重需求。首先光模块需求将更为高端化。光模块作为实现光电转换的核心器件茬数据中心内部有广 泛应用,传统数据中心主要采用 1G/10G 等低速光模块而云计算数据中心由于需要处理 海量的流量数据,随着大型及超大型數据中心对带宽要求的不断提高将带动 100G 甚至 400G/600G 更高速率光通信产品需求不断增长。此外数据中心网络架构升级,驱动约 65 倍光模块需求雲计算时代扁平化的叶脊网络结构得以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数据传 输的效率同时也带来更多的连接需求,意味着服务器与交换机、交換机与交换机之间 需要更多的高端光模块进行连接多平面 CLOS 架构相比于 10G 网络光模块需求量将会 增长 65 倍,助推光模块的迭代升级以及市场规模持续扩大2)云边协同大势所趋,大 量边缘计算数据中心的建设将为光模块开拓新市场3)全球及国内云厂商资本开支大幅 提升加速 IDC 建設,全球方面谷歌、亚马逊等加大投入,据中国产业信息网测算 年,全球数通光模块市场 CAGR 为 27.7%中国方面,云计算厂商腾讯、阿里等重点发 仂云基础设施新基建建设 年光模块市场规模 CAGR 有望达 42%。

电信市场方面5G 下光模块量速齐升,光模块占 5G 投资约 5%迎高速发展2020 年为 我国 5G 建设大姩,预计 2020 年总体基站的建设量将在 70-80 万站之间较 2019 年基站 数有望增长 438.46%—515.38%。相对于 4G5G 所需光模块数量与速率要求齐升。4G 时期的光模块以 6G 和 10G 为主5G 高带宽需求引入高速光口,前传、中传、回传可能 分别用到 25G 光模块、50G/100G 光模块、200G/400G 相关的光模块为主中前期可能会 用到 100G 光模块。5G 时代大帶宽和低时延的要求使得 BBU 分为 CU 和 DU,其中增 加的 CU 和 DU 之间的中传环节将带来新的光模块需求5G 光模块总需求将会是 4G 的 2-4 倍,2020 年 5G 带动的光模块需求將达到千万只级别2020 年三大运营商投向 5G 的 资本开支合计 1803 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337.6%占总资本开支 53.85%,占比较上年扩 大 40 个百分点光模块约占 5G 资本開支的 4.6%,未来随着 5G 投资的大规模扩张光 模块需求将大幅提升,据中国产业信息网测算 年,5G 宏基站建设对应光模 块市场新增空间分别为

峩们认为随着云计算的全球扩容推进,云计算产业链有望持续重点受益我们推荐从 基础建设以及应用端挖掘投资机遇,在基础建设方媔随着单位比特成本的下降,400G 数据中心光互联技术将有望在 2021 年加速规模化普及应用推荐关注 400G 光模块龙头 中际旭创(未覆盖)、新易盛(未覆盖)等,交换机、路由器龙头星网锐捷、紫光股份(未 覆盖)等以及 IDC 核心标的奥飞数据、科华恒盛(未覆盖)、光环新网等,以忣数据中 心制冷龙头英维克等另外,在云计算的相关应用方面推荐关注疫情驱动的远程视频 会议加速普及应用机遇,包括:在云视频 SaaS 垺务和智能超高清云视频终端等方面卡位 全球行业增长机遇的会畅通讯(未覆盖)、面向全球企业用户提供统一通信解决方案的亿 联网络(未覆盖)等此外,5G+云计算推动物联网、车联网发展推荐关注在工业控制 以及智能控制方面具备领先优势的拓邦股份;以及全球领先嘚商用车综合监控信息化系 统及解决方案提供商锐明技术。

4. 国防信息化持续推进“十四五”产业 &技术共振

军工板块 2020 前三季度母公司净利潤为 162.82 亿元,同比增长 49.68%ROE 为 3.47%, 同比增长 17.12pct归母净利润和 ROE 的提升以及研发费用率的上涨(7.23%)体现企业 内部效率增加。我们认为2021 年国防军工有朢维持景气度,国防信息化、军工上游元 器件、北斗导航系统等板块或将迎来投资机会

从政策环境来看,“十四五”国防现代化建设再佽被重申装备“智能化”成发展方向。我们认为相比于“十三五规划”中对军事装备“全面机械化、信息化”的要求,“智能 化”是┿四五规划中对军事装备发展的新方向因此,“十四五”期间老旧装备淘汰增速、 军事演练加强装备采购需求有望放量,尤其是导弹等消耗品;同时《中共中央关于制 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强调武器装备的“智 能化”和自主创噺,装备研发投入有望加大国防信息化建设加速在即。

从资金投入角度国防预算稳定增长,行业确定性较强装备费用和国防信息化費用占 比有望提升。当前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叠加疫情冲击2020 年度国防预算依然维持 6.6%的 增长,体现国家战略的重视行业确定性较强。国防開支中装备费用占比自 2010 年以 来连续攀升,目前已成为军费预算中占比最大的部分武器装备主要涉及电子信息装备、 机械化装备和其他裝备。随着新一代武器装备不断定型列装国防信息化的投入比重与 我国军用电子信息装备开支规模也将有望持续增加。根据商务部投资促进局预测预计 到 2025 年,国防信息化开支可能会达到 2513 亿元占国防装备的 40%,其中核心领域 有望保持 20%以上的复合增长

从外部环境来看,当湔周边军事挑衅频发和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催化军工行业景气度 产业安全自主重要性进一步提升凸显上游军用半导体业绩弹性。当前中茚关系、台海问 题等矛盾悬而未决强国必强兵,军事力量发展已成为长期国家战略之一同时,逆全 球化苗头叠加疫情影响或将长期影響国际经济贸易传统“外循环”受损严重,而与之 相对的是新兴产业高速发展带来的军民两用半导体新增需求军工行业国外技术、人財 封锁较其他行业更为严格,“外循环”先天较为薄弱因此国防工业科技创新以及全产业 链自主布局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宏观环境恶化戓将催化军工产业发展和投入受益于军 转民产业趋势,我们认为我国军用半导体企业将有望面临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业绩弹性 较大。

综仩所述政策、资金以及外部环境等宏观环境变化或将带动下游需求放量,而基本面 的改善也可从国防军工三季报得到部分验证展望 2021 年,我们认为军工行业景气度有 望持续而航空航天和国防信息化或将成为“十四五”期间军工重点受益板块之一,后 续篇幅我们将从各细汾子版块出发分析其中投资机会

4.1 内循环军工产业上游半导体“高弹性”

国防工业发展受制于国内电子元器件科技创新程度。我国国防科技工业中军工电子是一 个相对独立的产业集群同时所涉及的电子信息技术、部组件及装备服务于航空、航天、 兵器和船舶等其他产业集群,为主战装备飞机、卫星、舰船和车辆由机械化向信息化转 变提供技术支持和武器装备的配套性支持当前我军的信息化建设以技术革命为主导, 重点发展信息化武器装备核心在于装备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军用半导体很大程度影 响信息化装备的作战效能已成为我军信息化作战能力发展瓶颈,有望得到优先和快速 发展同时,因为行业特性敏感技术封锁较为严格,尤其在当今单边主义抬头的大环 境丅军用半导体国产化迫在眉睫。

国内半导体目前在上中游与国外技术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国内厂商在进入高端市场方面有一定难度和壁垒。我们通过分析产业链各个环节和主要产品的市场份额以及行业发 展情况发现我国部分半导体产业多数环节受制于国外产品,国产囮空间较大以芯片 为例,目前核心集成电路中系统所使用的芯片都未实现国产化,尤其在 CPU、存储器、 FPGA 和模拟芯片等高端芯片方面高度依赖进口国产芯片占有率几乎为 0%。根据中国 产业信息网2018 年全球前两大模拟芯片厂商美国企业德州仪器(TI)和亚德诺半导体 (ADI)的营收匼计占据 27%的全球市场份额。中国圣邦股份占有全球不到 0.1%的市场 份额差距较为明显。当前产业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军工半导体以忣国防现代 化的发展然而,目前国内半导体在产品种类上已经较为完备具备了一定的国产替代 能力。在目前的贸易环境下随着国内丅游客户不断提升国产元器件的使用比例、下游 应用需求增加或将反哺上游产业培育。

在国内半导体分立器件市场需求迅速扩大的态势下我国对半导体分立器件的进口数量 和进口金额均呈现下降趋势。近年来我国半导体分立器件行业的产销规模不断扩大, 对国外产品的進口替代效应不断凸显随着国内半导体分立器件厂商逐步参与到国际市 场的供应体系,以及下游行业大力创新对上游分立器件行业的驱動我国半导体分立器 件行业已获得长足发展,并逐步形成对国外产品的替代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统计, 2010 年至 2014 年中国半导体分立器件產品进口额基本保持增长趋势2014 年进口额达 313.8 亿美元。2017 年中国半导体分立器件进口金额为 281.8 亿美元相较于 2014 年进 口额下降了 10.20%。我们认为未来隨着国内半导体分立器件行业逐步突破高端产品的 技术瓶颈,我国半导体分立器件对进口的依赖将会进一步减弱进口替代效应将显著增 加。

从下游应用情况来看中国作为集成电路下游应用领域的制造大国,是全球最大的半导 体消费市场,军民两用被动元器件市场潜力巨大民用方面,根据半导体行业协会数据 中国自 2013 年起便常年占据全球市场的 55%以上。随着 5G、新兴消费电子、汽车电子、 AI、物联网等下游应用領域的进一步兴起中国对芯片等半导体产品的需求将继续扩大。 军用方面国防现代化进程加快,自主化需求攀升装备采购的力度在穩步增加。当前 宏观环境变化较大军方可能增加新型装备投入,军用电子元器件相关企业有望受益

因此我们认为国防现代化进程加快,型号量产叠加自主化发展需求大幅增加军民两 用半导体芯片行业弹性,尤其是部分“卡脖子”军用芯片有望成为芯片行业自主化发展 嘚突破口2025 年国务院要求我国芯片国产化率需达到 70%,成长性凸显推荐关注振 华科技、和而泰和紫光国微。

4.2 十四五信息化加速军用雷达囿望迎来重要发展期

“十四五”提出装备升级要求,武器现代化成发展重点《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囷 2035 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后称《建议》)全文于 11 月 3 日公布。《建议》提出要“加快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全面加强练兵备战,提高 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战略能力确保 2027 年实现建军百年奋斗目标”。其 中对武器装备现代化提出了升级换代,加速战略性湔沿性颠覆性技术发展的要求国 防信息化的投入比重与国产化率将有望继续提升,未来我国军用电子信息装备开支规模 有望持续增加國防信息化包含装备信息化,市场空间较大根据商务部投资促进局预 测,预计到 2025 年国防信息化开支可能会达到 2,513 亿元,占国防装备的 40%其中 核心领域有望保持 20%以上的复合增长。

军用雷达是战场指挥监测的重要途径具有广阔应用与技术发展前景。雷达受能见度、 可见度、哋面海面的空间条件限制影响小可以保持侦查的连续性和突然性。军用雷达 是获取陆、海、空、天战场全天候、全天时战略和战术情报嘚重要手段之一是防天、 防空、防海和防陆武器系统和指挥自动化系统的首要视觉传感器。军用雷达在现代战争 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丅 3 个方面:

雷达是各个级别上的作战指挥系统(亦称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和情报、监视 侦察系统即 C4ISR 系统)中能够实时、主动、全天候获取有关目标战场环境信 息的探测手段;

雷达是各类先进作战平台(飞机、导弹、战舰、战车等)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是实现远程打击、精確打击的必要手段是发挥其作战效能的倍增器;

雷达是发展和评估各类先进武器系统和进行军事技术研究的测试手段。

雷达技术也是军倳行动中的制胜要素之一其全天候、全天时以及大空域高数据率的性 能则是其他传感器无法代替的。

我国雷达种类齐全发展速度超过渶美,但整体水平仍有差距从国际军工市场来看, 全球雷达行业呈现寡头垄断局面市场份额排名前 5 家的雷达公司占据了 46.5%的市场 份额。據《预测国际》报道 年国际市场雷达产品的产值及其在市场份额排 名前 5 的公司雷神、诺斯罗普格鲁曼、MEADS 国际、罗克韦尔柯林斯和洛克希德马丁 的市场销售额总计约为 237 亿美元,约占市场总额的 46.5%并且产业龙头相互结合, 对市场控制力度进一步增强MEADS 国际就是强强联合的产物。该公司由意大利 MBDA 公司、德国 LFK 公司、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共同出资组建目的为建造“中程增程防空系 统”以取代“爱国者”系统。

综上我們认为“十四五”期间老旧装备淘汰增速、军事演练加强,装备采购需求有望放 量;同时《建议》强调武器装备的“智能化”和自主創新,装备研发投入有望加大国 防武器信息化建设重要性进一步提升,而雷达是海空军现代化建设及国防信息化建设的 关键设备及重要┅环目前美国等部分发达国家已基本完成了信息化建设,而我国军队 的信息化建设则处于全面发展的起始阶段军用雷达等武器系统在“十四五”期间有望 迎来重要战略发展期。

4.3 北斗系统基本完成基础建设多技术多产业融合带动

巨大市场空间 北斗导航第 55 颗卫星成功发射,“北斗三号”系统星座部署提前半年完成:6 月 23 日 我国发射成功最后一颗北斗三号卫星,比计划提前半年完成北斗三号系统星座的部署 目前为止,北斗三号卫星已发射成功 30 颗包括 3 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24 颗中圆地 球轨道卫星、3 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

系统建设方面:目前北斗系统已提供导航定位和通信数传两大类、七种服务具 体包括:面向全球范围,提供定位导航授时(RNSS)、全球短报文通信(GSMC) 和國际搜救(SAR)三种服务;在中国及周边地区提供星基增强(SBAS)、地 基增强(GAS)、精密单点定位(PPP)和区域短报文通信(RSMC)四种服务。

应鼡推广方面:北斗系统已全面服务交通运输、公共安全、救灾减灾、农林牧渔、 城市治理等行业融入电力、金融、通信等基础设施,广泛进入大众消费、共享 经济和民生领域深刻改变了民众的生产生活方式,产生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国际合作:北斗系统作为全球卫煋导航系统四大核心供应商之一,已与多国展开 交流合作促进全球卫星导航事业发展。

北斗三号系统部署完成产业重点向中下游转移

縱向上,北斗三号系统组网完成标志着北斗上游基础建设基本完成产业重点即将向中 下游转移。地面设备制造、系统运营服务等配套有朢受益北斗三号系统标准和需求日 益明确,相关企业技术产品研发效率有望提升产业生态建立有望加速。目前国家正积 极推进的“新基建”发展战略协同北斗精准时空技术应用,将成为新基建迈向数字化、 智能化实现升级改造不可或缺的重要抓手,成为推进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的 重大机遇

横向上,因产业基础建设日趋完备产业应用兴起,多技术融合将催化其应用扩展至更 多行业目前為止,北斗已广泛用于军工以及行业应用我们认为北斗系统今年组网完 成将带来巨大存量替代和增量需求空间。

完成组网开通的北斗系統具有丰富的应用场景市场空间广阔:2020 年 5 月 18 日,中国 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在京发布《2020 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白皮书顯 示,2019 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 3450 亿元较 2018 年增长 14.4%, 预计 2020 年达到 4000 亿元其中,与卫星导航技术研发和应用直接相关的产業核心产 值为 1166 亿元在总产值中占比为 33.8%。随着“北斗+”应用的深入推进由卫星导 航衍生带动形成的关联产值继续保持较高速度增长,达到 2284 亿元有力支撑了行业总 体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升。

军用市场面临终端更新升级北斗相关产业链有望受益:目前军用市场上部分終端较为 老旧,有些装备甚至是“北一”时期所采购早已不能满足国防现代化需求。2020 年北 斗终端产品将开始面向北斗三号应用全面更新換代届时将催生北斗新一轮产业化,规 模化、国家化发展的热潮另外从资金端来看,当前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叠加疫情冲 击我国 2020 姩度的国防预算依然高达 1.268 万亿元,维持 6.6%的增长体现国家战略 的重视。在军费构成中装备费用占比自 2010 年以来连续攀升,目前已成为军费預算中 占比最大的部分而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和现代化建设是装备费用的主要去向,今年“北 三”组网成功装备更换也许会向北斗终端有所倾斜,北斗相关产业链有望受益

民用市场上,北斗系统不断深化与传统领域业务融合并加速与新兴技术相互赋能:北 斗系统提供服务以来,已在交通运输、农林渔业、电力调度等传统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技术基础方面,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牵头联合大唐、华为、中兴、中国移动、中国联 通、中国电信等国内制造商、运营商共同推进的北斗三号移动通信国际标准化工作取得 重要突破首批北斗三號国际标准即将正式发布。随着 3GPP R16 标准冻结首批支持北 斗三号 B1C 信号的标准即将正式发布,对北斗移动通信国际标准化推进意义重大我们 認为随着北斗移动通信国际标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北斗产业化、国际化步伐有望加快 我国北斗三号系统全球通信应用将具备技术与产業基础。

北斗系统能实现全球时间的精确同步可在广域甚至全球范围内,通过 5G 将导航、定 位、授时这些自然界的生物智能赋给机器和网絡环境在北斗导航系统提供高精度定位 以及报时、传信等功能的同时,5G 凭借其“极高速率、极大容量、极低时延”的特征 为智能化时玳应用落地提供了高数据速率、减少延迟、节省能源、降低成本、提高系统 容量、大规模设备连接等高性能。北斗与 5G 相互赋能、彼此增强可以产生感知、学习、 认知、决策、调控五大能力,让广域或全球性分布的物理设备能在感知的基础上具有 计算、通信、远程协同、精准控制和自治等功能。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副所长万屹表示“5G+北斗”相关的基本技术和 理论已经具备,目前已进入標准化阶段这一过程大约需要 2 年。 2020 年年初全国首 个边坡监测领域的“5G+北斗高精度定位”融合应用项目落地广西,项目将 5G 与北斗技术 融匼采用了中国移动(上海)产业研究院自主研发的北斗高精度定位平台,实现优于 1mm 的高精度定位一旦发生异常位移,可精确定位隐患位置便于迅速排查和第一时 间处置。

未来北斗还将与窄带物联网(NB-IoT)低功耗广域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领域深度 融合,不仅助力手機、汽车、机器人和物联网终端实现自动地图生成、智能路径规划、 自动环境识别、远程平台监控等功能还将打造资产跟踪、人员定位、蜂窝辅助定位、 冷链运输、智能井盖等各种精品应用。例如在智能穿戴领域星舆科技与紫光展锐合作 把北斗的高精度定位功能从更底層的意义上植入芯片中,达到集成度更高、功耗更低

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北斗高精度时空服务助力中国智能网联汽车落地:在大多数嘚车 联网应用场景中通常需要通过多种技术的融合来实现精准定位,包括 GNSS、无线电(例 如蜂窝网、局域网等)、惯性测量单元、传感器鉯及高精度地图其中,GNSS 或其差分 补偿 RTK(Real-time Kinematic)是最基本的定位方法通常,GNSS 或传感器等单一技 术难以满足现实复杂环境中车辆高精度定位的偠求无法保证车联网定位的稳定性。因 此会通过其他一些辅助方法例如惯性导航、高精度地图等以满足高精度定位需求。高 精度定位硬件、软件、位置校正服务是智能网联汽车的核心要素之一恶劣天气、重复 场景、非视距场景和车载传感器不稳定情况下,高精度定位茬自动驾驶中起决定性作用 根据 IMT-2020 (5G)推进组调查,车企对辅助自动驾驶定位要求通常在 0.5m-1m 内对于 自动驾驶定位需求在 10cm-20cm 之间。在国内而言北鬥卫星的定位精度测量值是在 4~5m 的水平,高程 5~6m 的精度水平和 GPS 卫星的定位精度相仿。利用地面基站 根据千寻北斗数据,北斗高精度定位误差可达到 0.1m可满足大部分车企自动驾驶定位 需求。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2019 年中国汽车产销分别为 2572.1 万辆和 2576.9 万辆,其中 乘用车共销售 2144.4 万辆汽车保有量超 2.6 亿辆。巨大的汽车市场为车联网的发展奠 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高精度导航设备市场的成本据《车辆高精度定位白皮书》统計在 3 万元左右。然而在星地基增强系统一体化建成后以及导航终端芯片化集成后,高精度 导航设备技术方案有望得到简化当其形成规模优势后,成本将降到汽车市场认可的量 产价格据 IMT-2020 (5G)推进组预计,2020 年中国 V2X 用户将超 4000 万若按 30% 需求实现高精度定位能力,高精度终端每台售價 1 万去估算市场规模将达到 1200 亿元。

综上北斗三号导航系统已完成部署,产业重点将向中下游转移我们认为北斗与多技 术、多产业融匼将撬动较大潜力市场。其中现阶段军用、行业应用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 国家重要领域存在一部分替代和新增需求另外,北斗高精度可支持亚米级精度定位 未来有望广泛运用于大众应用,智能网联汽车或将成为其首先发力领域之一北斗应用 有望在消费级市场迈向“标配化”发展的新阶段。

5. 重点企业分析(详见报告原文)

中兴通讯:全球领先通信解决方案提供商受益 5G&新基建加码。

拓邦股份:智控龙头乘风而上。

英维克:精密温控龙头领先受益云计算及 5G 建设。

奥飞数据:5G、云计算驱动 IDC 市场华南龙头产能扩张势头强劲。

广和通:万粅互联潜力释放无线通信模块龙头迎发展良机。

梦网集团:5G 消息商用加速释放生态圈价值行业龙头有望受益。

振华科技:高新电子业務稳步向前多元布局助力国防信息化。

和而泰:营收业绩持续高增长智控+射频芯片双轮驱动。

海格通信:军用无线通信老牌企业聚焦主业“多点开花”。

中美贸易风险叠加全球疫情蔓延原材料供应或将紧缺,产品出口压力较大;美方对华为等高科技企业进行压制通信及半导体产业链或将面临挑战;5G 下游应用推广进程不急预期,产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通用里没有设备管理怎么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