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该如何进行金融风控考证建设,委托给谁

转载的我觉得写得很好

做了十姩银行风险管理,说说自己的体会

(十年前年开始在中关村宇宙行做企业贷款,到管理地方小金融机构的全面风险下面写的很多都是多姩工作一种思考与纠结,所见所闻所感不成体统,没有正确答案不会传授风控秘籍,只是想到什么写什么也许都是误导)

也在内网看叻不少风险管理的政策、文件、以及外部网文,讲座书籍。风险管理这一块可谓汗牛充栋,让人应接不暇还有什么“十八招”“三┿六式”,听上去都是头头是道然后呢?纸上得来终觉浅不落地,都是浮云

很多人想从事风险管理,觉得这个工作不用低三下四做營销不用应酬,喝酒更多的是技术与分析,有积累成为专家。而且钱多稳定。权力大对业务有生杀大权。其实这些多多少少有些误解

任何企业都是要盈利,一把手都是高度重视市场与销售对于银行就是公司部。所以有志向做一把手行长的年轻人不妨以此为起點我们人文环境就是出问题前没有人重视,一出了问题就救火事后诸葛亮。

风险管理大体上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三大塊发达国家的银行,至少要用一半的资本抵御信用风险损失15%-30%抵御操作风险,5%-10%的资本抵御市场风险先说市场风险,而目前利率工具信用工具,例如互换信用衍生品,利率衍生品应用比较少操作风险,银行这一块刚刚起步比较专业的模型可以看看工总行。现在损夨数据还是不全不完善可靠的模型谈不上广泛应用,仅仅停留在诸如银行从业几十个严禁这种稽核检查这种都是基层基础工作,也说鈈上技术

现在做全面风险管理,包罗万象科技风险,声誉风险流动性风险,外包风险政策合规风险,太多了深感有些事情纯粹昰咨询公司创新能力强,不断给银行洗脑说你看这个风险多么重要,我的工具多么先进给银监会洗脑,搞一些莫名的新风险新模型,评估验收,国外的东西拿到国内目的嘛,赚钱

于是有了各种行业分析,Var蒙特卡罗模拟情景分析,压力测试有也一直在做,例洳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但总感觉意义不大,但银监会的要求行里转风险部门牵头,也是应付疲于奔命。所以风险管理变成了打杂給各个监管部门干活。

以前觉得这些技术很牛现在真正做了,觉得很虚

大家还是按实务的理解,操作风险管理变成了稽核检查信用風险管理变成了信贷审批。

前台部门一切都是为了把业务做成,其他部门都要支持风险管理搞什么呢?说难听点就是有点像擦屁股問题客户通通移交给风险管理部去做。救死扶伤类似老军医,包治各种疑难杂症准备各种诉讼材料,参加法院审理执行,是主要工莋所以为什么风险管理部有很多律师出身的。市场部是和好客户打交道都和谐。风险部则是和不那么好的客户打交道工作的复杂决萣了需要更高的交际能力和应酬能力。所谓霸气与匪气

1.银行的主要风险还是信用风险,其中贷款风险是主要内容银行要给一个客户做貸款,一般前提是该客户 在银行有较长时间的结算关系有账户流水,更重要的是日常企业财务到银行对公柜台储蓄柜台办理各种业务透漏出来的一些信息客户经理会和企业财务聊,从而获知企业的运作情况以及资金需求传统上一般不和陌生客户打交道。当企业符合一萣条件了银行才开始介入授信放款,包括主动向客户营销信贷产 品或客户主动申请贷款借款人通过贷款银行进行日常结算,银行通过檢查账户往来可以发现一些信息(不是全部,更多的信息要靠银行与企业日常的打交道聊天走访获知),例如近期借款人贷款1000万购买100 囼汽车那么1000万支付出去以后,正常情况下后面陆陆续续会有汽车销售收入进账比如一周进展几十万,那么这就是汽车在销售如果一個月内没有任何进 账,那么银行就会很紧张!!!

还有借款人缴税、水电费支付都是通过银行代扣代缴、工资通过银行代发银行通过观察其支付是否中断、是否明显减少等,来判断企业经营是否发生重大变故

分 析账户交易流水本身就是一种本事,流水又和银行系统参数息息相关这一点和没有结算业务的贷款公司不同,他们没有结算网络虽然贷款公司可以索取客户的流水,但是一方面流水可以PS而且鈈同银行的流水格式参数千差万别,贷款公司又如何识别真伪就算是真的,又如何识别有效信息 而且银行系统时不时的更新升级,很哆同样一个科目又有各种入账方式隔行如隔山。流水要分析但是不是全部。

所谓银行信贷风控就是对每一个细节深入细致的熟悉,洏不是空洞的FRM之类的理论所以要到银行作风控,首先你要熟悉银行的结算系统对公要熟悉,对私也要熟悉

不 少互联网公司也有办法,通过一些互联网信息类似人肉搜索方式做风险控制,运用大数据数据挖掘,机器学习反欺诈等计算,批量化操作这是一个有意義的 尝试,互联网公司目前都是烧钱期成熟的商业模式会如何,还未得而知大数据固然重要,而作为银行人往往我们要关心的是小數据,与手里的客户相关的小数 据结算数据类似于抽样,从客户成千上万的变量中抽取最能代表客户风险状况的东西——现金流信息囿时候做好了现金流分析,已经能够判断风险80%,当然 客户的一些社交网络信息如微博、qq信息,微信信息重要不重要有时候的确很重要,權当一种预警信息吧对于那些小微贷款,客户处于社会底层不在金融 体系里,账户都没有更别说结算,那么只能用互联网抓瞎权莋一种聊胜于无。对于银行来说直接放弃这些客户是比较保险的做法。

担保方面的熟悉第一还款来源前面已经谈过了。下面说说第二還款来源

抵押物:要熟悉各种抵押物,房产房产有几种类型,各有什么政策风险抵押登记如何办理?他项权证也有假的哦我亲历過,房管局和借款人串通起来骗贷几个亿!!!股权质押如何办理政府哪个部分受理?出了风险如何处置有哪些障碍?汽车抵押如何控制如何拖车?

所以银行风险控制就是这些细枝末节的东西,一个小细节失控就是几个亿的漏洞!!!

2.技术与管理。做了十年风险管理说说自己的体会。

年 少时认为要专业,什么VBA\SAS\CFA\FRM\风险案例模型研究一大堆其实到了后来发现,做好还是要团队要管理,要整合资源也即是另一种 能力。专业的知识可以补救,能力提升则不易明明知道哪些事情该如何做,但是具体的事情要人去做手下的人品質出了问题,再强大的风险控制体系都无济 于事。人防物防技防现在过于偏重技术,例如用大数据建模筛选信贷客户用行为模型做貸后管理。其实银行里面更多的强调人品的作用。太过聪明的人不适合做银行

例如前段时间炒得沸沸扬扬的,某P2P公司业务员造假资料,骗贷款这种事情就是金融机构最担心的事情,一般传统金融机构这一块做的 比较好员工流动性小,归属感强比较在意自己的长遠职业规划。目前很多新型金融机构如互联网金融等,对技术的重视程度太高技术其实是双刃剑,一个金 融机构过于重视技术人品風险就比较大,人没了人情味没了感情,对单位没了感情仅仅为了比较高的薪酬,短期化行为就比较严重固然,新型互联网金融 短期内可以发展很大,但是一旦大了必然面临银行一样的成长烦恼,如何管理人员如何树立价值观。人员、业务管理不好本身就是巨大风险。 这时候一个机构的风险往往不来自于外部,而是内外勾结员工流动性极大的机构,比如风险极高

到了一定位置,什么样褙景的风控总监都有有的来自政府,人民银行银监局,有的来自律师有的就是行内的,如公司部老总调任风险部老总风险部老总調任支行行长,这种调任很普通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因为必须定期轮岗

所以年轻的时候,更多的要去历练多岗位历练,不要一开始就定位就是风险控制,这样很局限风险控制要跳出理论框框,不懂业务能做风险控制吗不懂业务细节,连风险在哪里都不知道哬谈风险控制?

不懂管理能做风控吗风控措施要执行,如何激励下属去执行

到了更高层面,一个副行长既要分管个金部公司部、风險部等等。

谁说你就不能到这个层面呢

职业可以从行业分,专业分:风险控制、销售、财务、法务、办公室

也可以分为:研究类、决策類、执行类、协调、领导

风控知识我相信,一年半载就都知道了但是做好却不容易,很多事情到了风控这里就是硬骨头,有的人领導能力强善于协调地方政府、协调上下级,轻松搞定很多硬骨头而有的人虽然知道事情如何做,就是做不了协调不下来

为啥干银行偠好酒量呢,大家都知道和公安、法院搞好关系对于风险控制有多么重要!!!

做了那么多调查研究,模型数据分析最后应该是一页A4紙,上面列出要找谁解决什么问题,到此为止切入正题,约出来吃饭喝酒,酒场搞定问题即可

模型也好,分析也罢都是know why,要解決问题要know who

为啥销售也能作风控,就是他不需要知道前面的细节只要解决掉A4纸上面的问题即可。

找到目标关键人物投其所好,吃喝玩樂吹拉弹唱,搞定这个人又是另外一种本事

跳出风控看风控,你会看到另外一个世界

举个例子,一笔抵押贷款,抵押资产是商业房产但是历经几任行长都没能彻底妥善化解掉。官司打到最高人民法院而且胜诉但是至今无法执行。其中故事可以写几本书

大家都以为房地产抵押最保险而且银行最多的贷款也是房产抵押贷款,风控处置流程知识大家都知道但是具体如何操作,真的要靠交际能力和人囻银行银监局地方政府(甚至消防队这种部门)法院媒体地痞流氓方方面面搞好。你处置了这个房产举报纪委来查你处置流程,虽然是嫃金不怕火炼但是搞得行内行外沸沸扬扬,搞得你声名狼藉一身骚就这样一个最简单的最安全的房产抵押例子,都有这么复杂更不偠说什么担保公司担保汽车抵押股权质押人保货押乃至信用类。这个FRM教材不会写在银行有很多这样的陈年老帐,风控都不愿意碰而真囸有魄力啃下这些硬骨头的往往是非科班出身的,退伍兵销售出身之类的,脑子灵活下手够狠赖账的很多都是狡诈之徒,学历往往不高大学出来的风控人员按常理出牌反而畏首畏尾,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在中国做风险管理大部分时间消磨在这种人际关系上。莋得好的争取到政府领导的支持,在政府公检法司、宣传、纪检监察的强大攻势下很多坏账及时化解。

所谓妥善处理就是摆平方方媔面的关系。一个方面没有照顾到留下尾巴,就为更大的风险埋下伏笔关系处理不好,就是矛盾迟早要产生风险。风险也是人与人の间的博弈斗智斗勇。

3、 风险管理本质上还是管人现在技术发达了,企业上了ERP银行上了信贷管理系统,加上互联网大数据横行。囚与人之间的隔阂变大了贷款从网上手机上申 请,银行也用大数据建模型管理贷款从原始社会的打架,到现代黑客战类似于军备竞賽,反欺诈手段高明了欺诈手段也升级了。信用还是要靠人与人之间的感 情建立的银行与企业之间没有合作与感情,那么很难说风险管理就很强大要让企业认为这个银行是值得尊敬的,是有血有肉的是值得长期打交道的,而不是冷 冰冰的数据与模型一旦大数据系統检测到企业数据指标不合格,立马停止授信额度抽贷,断贷逼死企业。这种大数据征信防范了一时的风险,但是伤害了企 业

4、趨势。未来是不是银行都要变成互联网技术公司我感觉传统的银行,人海战术社区金融,身边的银行小区银行,这种方式还是有生存空间的隔壁王二狗要贷点款,填一堆报表该网点客户经理到网上去录入一大堆数据,电脑自动到满世界去搜索一下王二狗的活动(微博发言、qq记录、大众点评可穿戴设备数据库看看他几点起床、在哪里吃饭,在哪里活动有没有出入不良场所,心跳多少脉搏多少,健康几何)再用数据挖掘,机器学习技术给王二狗画一个像?一分钟后机器说,能批多少多少这种模式很快,速度快效率高,机器学习就是人给机器打工。甚至以后连信息录入的工作都不需要人工了自助贷款机,的确我们连身边的活生生的人都不相信了,反而要依靠机器才能认识一个人王二狗人品如何,邻居说了不算机器说了算,而且机器可以积累经验增长智慧。一个审批人的经驗增长速度远远赶不上机器学习智慧的积累程度

人与人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深了。

借用一段时髦的话“无信任不金融,互联网降低了金融准入门槛但信任门槛永远在那里。金融的发展基础是建立在“信任”之上,信任的门槛永远摆在那里金融机构只有通过服务的方式取得客户信任,才有机会开展金融”至于该如何获取信任,绝不仅仅是技术

一些贷款公司找来一些大数据科学家和互联网科学家,僦说能够取代银行但是我觉得,做自己能做的事挣自己应挣的钱!!!

短期内,大家还不懂跨界有红利,但是长期一定会均衡

未來一定会有专业的征信公司,他们是大数据科学家和互联网专家专门从事资信调查,不仅服务与信贷公司还服务其他私人调查。当然昰要收费的而且会有很多家不同的征信公司,这些科学家之间会互相竞争导致价格维持一个均衡。由于模型一旦成熟这些工作基本仩边际成本很低很低,多查询一份几乎是零成本。所以这个行业未来,一旦技术公司互相竞争价格归零,最后得利的还是银行银荇不会自己去生产ATM,ATM厂商会竞争ATM取代不了银行,而是银行应用了ATM所以银行大可不必自乱阵脚,专业的事情让专业机构去做。作为一個金融从业人员我们不是要变成数据科学家,要做我们能够做的就是服务活生生的人。

5、对政策法规要相当熟悉做风险的很多时候偠和法律打交道,而法律法规经常变化有时候一个不经意的变化,就会导致很多业务翻新例如,2015年8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最高囚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核心是企业间直接融资渠道的逐步合法化、废除四倍利率上限标准、网络借貸平台担保的合法大家可能不会太在意这个东西,但是这个却极大的影响征信模式。这个司法解释明确了企业借贷的合法性,而目湔悲催的是企业之间的借贷未入人行征信而且技术上也不可能纳入!!!依靠征信系统的银行将无法掌握企业的实际负债情况而且企业法人或负责人的个人借贷行为有可能需要企业承担责任,这一部分在企业的财务报表里无法反映会增加银行授信调查工作的难度。

6、对政府办事流程要相当熟悉公安、国土、房管、工商、税务、保险、证券、社保、邮政、金融、电信等部门。

7、要在银行干必须懂得社茭。很多人会说不善社交于是躲在银行后勤做风险,而支行的风控要和客户打交道就躲到分行去做风控,分行要和客户打交道就躲箌总行去,而总行呢需要更多的管理与协调能力,无穷无尽的会议与银监会政府沟通请示汇报,下去指导考察调研讲话,出席活动比基层更加务虚,很多课题只是牵头具体都找研究所的科学家,那咋办去做博士后吧,做课题做风险模型,达成所愿但是似乎叒太冷门了。就好像本科找不到工作就读研研究生找不到工作就读博。其实呢要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领导能力,营销能力交际能力。银行工作就这些无论哪个层次的风险管理,都是社交第一。风险管理有的时候是很强调及时性。过时的信息没意义体现着資料上的,都是历史信息什么企业审贷资料。要像情报人员一样去了解信息而很多谍报人员,都是社交高手千万不要迷信技术。你說审查技术高是神仙,掐指一算运筹帷幄,决胜千里NO,不会的你再牛逼,能比银行副总牛吗老总的社交圈子广,国内国外到处飛其实国内的商业圈子还是比较小,谁谁谁干了什么事只有圈内人知道,再牛逼的信贷调查审查毕竟还在一个公 司基层你的社交圈孓决定了你看到的都是文本资料,静态资料而重要的风险点,往往是从社交场合上观察打探到的富人圈里传出来,某某某又在哪里投叻个啥项目失败了。层次不一样看到的东西绝对不一样。所以千万不要局限自己自作牢笼,坐坐井观天银行的一切工作,无非就昰风险和营销很不对等的是,客户经理以及审批人员都 在基层,而决定企业风险的是企业高管由于这种生活社交的不对等,决定了峩们的审批审查了解的信息都十分滞后而审贷委员会的成员,稍稍能和企业老板一起 出现在一些社交场合所以你会发现,有时候委员會会说一些新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审查人员是不了解的。有时候行长说能放的贷款,审查人员是不会理解的不要窝在办公室,埋头在┅堆堆企业申报的材料里做各种复杂的财务模型,搞来搞去沾沾自喜,以为自己好高明发现了什么风险点。套用我以前老板说的潒个兔子在草丛里面打滚。PAPER WORK没用的。站的高才能看得远。所以有的时候市场部老总调任风险总监,而不是风险经理提拔为风险老总因为层次在那里决定了他的视野和高度已经远远超越了一个风险经理对风险的理解。

8.看企业管理很重要。风控这些年见证大大小小數十个企业集团从兴旺到破产。多少富一代创业艰辛多少富二代,接班短短几年败光几十亿家产,负债累累还锒铛入狱。屌丝不必鈈妄自菲薄作为一个董事长,法人代表要签署太多的合同,这些合同标的不小创始人一路走来,从几千块的生意做起商场上的猫膩,驾轻就熟接班人则一不留神就陷入进退维谷。听谁的谁可以信任,外面的法律顾问托孤大臣?其中故事堪比宫廷戏做风险控淛有必要多看看历史书,例如《资治通鉴》民营企业,要看实际控制人(真正的老板)家庭结构创业团队成员的契合度。这些信息偠通过一次一次的接触,例如宴会细节去感悟。

第一步是很重要所谓人生的机遇,第一桶金企业家,第一个成功案例做出来了以後就是商业模式(所谓的故事)+资金(贷款、各种基金),在不同城市批量复制扩张。短短几年滚雪球一样,迅速做大这个成功很簡单,也很难第一步很难,实现了“屌丝的飞跃”很多企业家,搞了几十年换了无数行业,一直在模仿从来未超越。创始人就昰经历了无数个0,做成了1有了这个起点,再招聘职业经理人员工,就能从1变成10,变成100从0到1,其实需要的资金倒不是很多从1到100,需要大量的资金当然故事好了,自然有资金找上门

反过来,从我们风险控制的角度看企业看企业集团,就要从纷繁复杂的集团结构Φ跳出来看到他的1在哪里?集团再大一定有个主业,这个主业有什么风险哪些因素会影响这个主业?主业一旦衰败集团也不长久叻。

企业家往往从1到100,就上瘾了总觉得老天特别青睐自己。比如做超市的从第一个小超市,做成功了复制,开了几百家店这时候,感到飘飘然既然做超市能从1到100,其他也可以吧(正是因为主业往往有周期竞争,利润越来越薄不转型等死,转型找死从风险汾散的角度,有必要多领域投资但是如何实现成功转型,是个难题运营通过高薪找来职业经理人就可以了吗?行业相关政府部门的关系招来公关经理就可以了吗?经理人做事和老板做事不一样特别是转型,意味着创业需要有一点理想,特别是适合那种一穷二白非成功鈈可的心态而不是拿着高薪且待价而沽)!

通过这几百家店去融资,资金归集以后投资房地产、4S店、进军不同的领域。其实转行光囿资金是不行的,无数个0投下去未见得会做出个1来,而且现在做事的心态与当年做小超市的心态是不一样的(高富帅心态与屌丝心态)而我们看到那些做出了1的,无不是摸爬滚打,为伊消得人憔悴历经无数失败才侥幸成功,创业往往输得起从小做大,亏也亏不了哆少钱转行拿资金砸的,往往输不起失败了,直接导致主业资金紧张最后,资金链断裂门店被其他收购,多年心血一场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融风控考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