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宛街可以用哪些网络

天津北方网讯:2018年6月杨丹来到紅桥区和苑街康和园社区任主任,第一天就得了个“教训”“第一天入户了解情况,一共走了三万多步就穿了一双有点儿小跟的凉鞋(她用手比划了不到3厘米的高度),结果腿就肿了从此我就告别了裙子和带跟儿的鞋。”说着她指了指脚上一双休闲鞋。

从那天起楊丹在微信朋友圈步数排行榜上一直名列前茅。“作为‘网格员’我们天天都要到自己负责的区域遛一圈儿。”康和园社区包括康和园與绵和园两个小区共22幢楼,社区的6名“网格员”每天都要到自己那一格走一走“这些楼有22层的,也有25层的基本上每层5户,每人差不哆跑3幢楼我们先乘电梯到顶楼,再往下走赶上有活动必须入户,每个人差不多得跑5幢楼转天,大伙儿就都‘瘸’了”

每天走一趟,小区里的居民和“网格员”们也都熟了“登记信息时,也不再防着我们了有时老年人不会用水卡、电卡,我们遇上了当场就能给解决。”

“最近同事巡楼时两天没见独居在康和园的郭大爷,怕出意外就马上联系,才知道郭大爷住院了”杨丹说,她和同事现在特别“敏感”小区里的老人只要有两天没见,就赶紧上门查看以防出现意外。

除了“腿能走”这项“网格员”的“标配”技能外智能化时代,和苑街的“网格员”们还有“秘密武器”

“我们巡楼的时候都要带着它。”杨丹拿出一个PAD点开“智慧和苑”──和苑街自詓年8月开发了这个平台后,通过和苑街道、社区和基础网格的三级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建设固化了基层网格化的服务管理流程,基础“網格员”负责发现问题街道、社区两级中心负责协调、派转、督办。每个“网格员”每次“巡楼”的轨迹后台管理者都可以在平台上查到,“网格员”们利用PAD将发现的问题随手拍然后第一时间上传至后台,做到事在网中办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使一网多格、一格一员、一员多能的一体化闭环运行管理全部实现智能化操作同时,细化完善网格事件的流转规则和考核制度量化考核标准,规范问责机制促进网格化管理和运行的严谨、有序、高效。

技术平台、大数据让网格化管理更高效不过基层社会治理,归根结底是人的互动现在康和园社区的大爷大娘们会主动提供“情报”,“有一次他们发现一个面生的姑娘蹲在小区墙边很久,情形有异便立刻反映给‘网格员’,‘网格员’就把姑娘请到居委会最后民警帮助查到了她的身份信息。原来姑娘感情受挫一时想不开。”

互动更多了网格更密了,心更近了“去年夏天在室外搞完活动,回到社区工作站社区里的大爷大娘们早就煮好、晾凉了一锅绿豆汤等着我们了。”现在杨丹说起来眼圈还是红红的。(津云新闻编辑刘颖)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