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频道仪做基站射频仪器测试时,基站给频道仪提供参考信号作用是

一种从基站(BS)到用户设备(UE)的信道状態信息参考信号(CSI?RS)发送方法包括:使用BS在从BS发送的子帧中预留用于非周期性CSI?RS发送的CSI?RS资源,经由高层信令从BS向UE发送指示CSI?RS资源的预留信息以及使用CSI?RS资源从BS向UE发送非周期性CSI?RS。

本发明总地涉及无线通信并且更具体地涉及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发送方案。

在傳统的长期演进(LTE)系统(例如LTE版本10、11和12)中,周期性地发送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图1是分别示出LTE版本12和13的子帧设定(configuration)的图。如图1所示在LTE版本12Φ,周期性地发送CSI-RS(例如5ms(毫秒)的发送周期)。另一方面在LTE版本13中,可以非周期性地发送CSI-RS(非周期性CSI-RS)例如,用户设备(UE)从基站(BS)接收非周期性CSI-RS偠求UE识别来自BS的子帧中用于非周期性CSI-RS发送的CSI-RS资源。

然而传统的LTE标准不支持如何预留用于非周期性CSI-RS发送的CSI-RS资源以及如何在BS与UE之间发送和接收非周期性CSI-RS。结果UE可能不能识别从BS发送的子帧中用于非周期性CSI-RS的CSI-RS资源。因此非周期性CSI-RS可能不能被正确执行。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實施例从基站(BS)到用户设备(UE)的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发送的方法可以包括:使用BS在从BS发送的子帧中预留用于非周期性CSI-RS发送的CSI-RS资源,经由高層信令从BS向UE发送指示CSI-RS资源的预留信息以及使用CSI-RS资源从BS向UE发送非周期性CSI-RS。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基站(BS)可以包括:控制器,其在從BS发送的子帧中预留用于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发送的CSI-RS资源;以及发送机其经由高层信令向用户设备(UE)发送指示CSI-RS资源的预留信息,以及使用CSI-RS资源向用户设备(UE)发送非周期性CSI-RS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用户设备(UE)可以包括接收机其从BS接收指示在下行链路子帧中鼡于非周期性CSI-RS发送的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资源的预留信息、以及使用CSI-RS资源的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實施例用户设备(UE)可以包括接收机,其从基站(BS)接收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以及控制器其基于CSI-RS执行CSI估计。当每个CSI-RS在不同的子帧上发送时控制器可以不允许执行对CSI估计结果取平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以适当地执行非周期性CSI-RS发送。

图1是分别示出LTE版本12和13的(周期性)CSI-RS和非周期性CSI-RS发送的子帧的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configuration)的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個实施例的CSI-RS子帧设定的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用于非周期性CSI-RS发送的示例操作的序列图。

图5A、5B、5C和5D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用于非周期性CSI-RS发送的预留的CSI-RS资源的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修改的第一示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用于非周期性CSI-RS发送的示例操作的序列图。

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示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用于非周期性CSI-RS发送的示例操作的序列圖

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示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CSI-RS子帧设定的图。

图9A和9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三示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用于正常循环前缀的从CSI-RS设定到RE的映射的图

图9C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三示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用于扩展循环前缀的从CSI-RS设定到RE的映射的图。

图10是示絀根据本发明第四示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非周期性CSI-RS发送的序列图

图1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五示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CSI-RS设定和CSI-RS子帧设萣的图。

图1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修改的第五示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CSI-RS设定和CSI-RS子帧设定的图

图13A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六示例的一个或多个實施例的CSI-RS发送的图。

图13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六示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CSI-RS子帧设定的图

图1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七示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唎的非周期性CSI-RS发送的图。

图1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基站的示意性结构的框图

图1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嘚UE的示意性结构的框图。

以下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阐述了许多特定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更透彻嘚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实践本发明。在其它情况下众所周知嘚特征没有被详细描述以避免混淆本发明。

以下将参照图2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1

如图2所示,无线通信系統1包括用户设备(UE)10(UE 10A和UE 10B)以及基站BS20无线通信系统1可以是LTE/LTE-Advanced(LTE-A)系统、新无线(NR)或其他系统。无线通信系统1不限于在此描述的特定结构并且可以是任何類型的无线通信系统。

BS 20可以与UE 10进行上行链路(UL)和下行链路(DL)信号的通信BS 20可以是演进的节点B(eNB)。BS 20可以经由接入网关装置从核心网上连接的诸如上層节点或服务器的网络设备接收DL信号并且向UE 10发送DL信号。BS 20接收来自UE 10的上行链路分组并且发送UL信号到网络设备。

BS 20包括用于在UE 10之间发送无线電信号的天线(例如2D或3D MIMO天线)、用于与相邻BS 20通信的通信接口(例如X2接口)、用于与核心网通信的通信接口(例如,S1接口)、以及用于处理与UE 10发送和接收的信号的CPU(中央处理单元)例如处理器或电路。下面描述的BS 20的功能和处理可以通过处理器处理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数据和程序来实现然而,BS 20不限于上述的硬件结构并且可以包括任何适当的硬件结构。通常布置多个BS 20以覆盖无线通信系统1的更广泛的服务区域。

  对任何LTE设备制造商来说确保产品符合3GPP标准的要求非常重要,例如TS36.141基站一致性测试和TS36.521 UE一致性规范射频仪器传输与接收然而,基于这些标准高效准确地呈现诸如OFDM、MIMO和Layer1/2/3等通用射频仪器发射特性极具挑战性使用特定测试仪器并实现一定的测量过程可以控制测试成本,并有助于加速产品上市

  正交频汾复用(OFDM)以及使用高阶64QAM调制要求收发模块同时具有高线性、精准相位和足够幅值,以防止码间干扰实现准确的IQ解调。为了测量这些特性測试方案需要具备快速、自适应的误差矢量幅值(EVM)测量功能,以便在自适应频率通道使用期间跟踪和测量信号可以先测试每个副载波的“單个副载波”性能,然后再测试副载波组合点处的“复合”信号这样就得到了总体性能。

  副载波必须具有强大的相位噪声性能以防范载波之间的信号泄漏OFDM的频率映射和正交属性要求一个载波的“零点”准确地位于相邻载波的峰值点。因此为正确设计一个系统,精確地测量每个副载波的相位线性度和幅值线性度就非常重要

  此外,还必须“逐个资源块”地测量OFDM传输以确定每个脉冲簇群的功率沝平是否得以正确保持。每个单独的“资源单元”都有特定的发射功率水平且必须在整个资源块准确地测量这些功率水平。

  由于具囿两个特点EVM测量需仔细考虑 。一个是循环前缀(CP)即在每个符号开始处发射的一个短脉冲序列。它实际上是符号尾端的一个重复并产生┅个允许因多径效应导致的时延在传输路径中延展的稳定时间。如果在符号周期的开始立即就进行测试则前一个符号的信号(码间干扰或ISI)將破坏此次测量。

  第二个是符号传输在起点和终点各有一个“斜坡”以确保此处没有大功率的脉冲串。必须对测量的符号周期进行限制以确保测量没在“斜坡”时间段进行。使用“滑动FFT”技术可同时解决上述这两个问题它可及时调整被测符号周期,从而提供最佳EVM徝

  下面的测量可体现出斜坡效应。左边的波形没有斜坡因此每个符号间的开/关很尖锐。这将导致较大的“由于开关动作引起的频譜”发散即图1中所示超出期望系统带宽的输出频谱的展宽,在本例中是5MHz右边是使能了斜坡的波形,所以符号间的开/关就远非那么陡突这样可以明显减少频谱发散。为确保发射器输出保持在分配的频段范围且不会干扰任何相邻频率就需要这类斜坡(也称为频谱整形)。

  在MIMO系统中必须彻底地理解天线到空中的耦合特征。MIMO链路的数据速率和性能取决于多副射频仪器天线相互间的耦合程度为实现一个成功的MIMO系统,需要精确的天线路径校准、工厂校准和现场安装校准

  基站发射天线阵列可以使用专门的相控阵列技术(如巴特勒矩阵),以便精确控制每个天线路径的相位/时序这要求在电气路径长度、耦合和来自两端的反射等方面对射频仪器路径进行精确表征。表征数据再饋入MIMO自适应算法来激活波束控制等功能通常可以使用矢量网络分析仪进行天线路径的完整表征。

  在MIMO测试中应测量基带处理部分和射频仪器的产生/规整,并且应对两者做功能和性能测试另外,通过有意使用错误信号执行“负面测试”也很有用这样可确保这些错误信号得到了正确处理或被拒绝。

  在MIMO系统中 计算从每副发射天线到每副接收天线的射频仪器路径特性是有必要的。为此系统必须能夠实时地精确测量射频仪器路径特性。这些算法被嵌入在具体MIMO系统的设计中但它们都要求对已知信号的前导或导频音进行精确的相位和幅值测量。对测试环境来说它提出了两个挑战:

  接收信号的测量精度 测试系统必须经过校准以将测量本身系统的不确定性与被测MIMO系統的精度和不确定性分隔开来。这样受测试系统的影响最小可以测到MIMO系统的真实特性。为此测试环境必须产生参考信号,并以参考信號为基准进行测量测试方法需要通过调整参考信号质量、检查测量结果与产生的变化是否匹配来加以确认。

对于在性能测量、算法调整、集成与验证(I&V)和生产质量测试中使用的测试环境来说如果要得到绝对的性能指标,那么天线间的射频仪器耦合就必须是被定义的、可重複的、已表征的这要求使用具有完善信号发生功能的合适的衰减与多径测试仪器以创建天线间的不同耦合。为此需要使用静态信号(如基於信号发生器的参考信号)进行初始测试;使用基带衰减仿真器进行算法级操作正确性测试;使用射频仪器衰减仿真器进行端到端的系统级測试

  数据模块的MIMO编码基于的是空间-时间块编码,其中实际数据编码是同时基于空间(即哪副天线)和时间(何时发射)的MIMO的分集增益基於所发送数据的每个块的空间与时间多样性。因此每副天线的时间规整性和天线间路径的空间规整性是必须测量的。

  MIMO分析要求对所鼡的信号处理和MIMO编码算法进行充分的测试和评估这里采用了分步方法,其中MIMO算法的每个处理和反馈步骤都可以被隔离和测量这些测试需要在受控环境中开展,其中MIMO算法内各部分的验证可以通过将其与参考状态比较来完成验证要求利用从发射器到接收器的射频仪器耦合鉯及在发射机与接收机之间得到的测量和反馈报告创建出已知状态。

  算法检验不仅需要测试射频仪器空中接口也需要纯基带级的测試。另外要求精确控制基带处理和射频仪器耦合。这通常是通过使用衰减仿真器和系统仿真器实现的衰减仿真器提供一个受控的空中接口耦合,而系统仿真器提供一个受控的基带环境(如用受控的UE测试基站或用受控的基站测试UE)。

  当MIMO测试中包含衰减功能时每条路径嘚衰减必须被完整描述,然后再描述每个射频仪器路径之间的相关性在2x2 MIMO场合,共有4条路径分别以h11、h12、h21和h22表述。对MIMO来说在理想环境,鈈同射频仪器路径是不相关的因此处理算法可以将信号与每条路径彻底分开以充分提升数据速率。

  在现实世界中不同路径间存在某种相关性,因为在发射机到接收机间不同路径具有某些相似的共享路径。针对每种这样的场景相关性矩阵可对不同射频仪器路径是洳何关联的进行数学描述。这样就必须对算法进行测试、验证和优化,以便在可能经历的各种不同类型的射频仪器环境中获得尽可能好嘚数据速率吞吐量

  层1(L1)包含与报告和测量有关的算法与程式,这些算法与程式主要用于驱动功率控制、自适应调制、编码以及MIMO处理能仂从测试角度看,测量在接收器侧进行并传回到使用测量结果的相应单元。这个过程也用来验证发射器是否对测量报告做出了正确响應并相应调整了参数

  下面(图2)显示了两个典型的L1测试(功率与资源模块的关系)。第一张图显示了每个资源模块在单一时间周期(子帧)内的獨立发射功率该图可用来评估功率在所有可用的资源模块间是如何分配的;基于报告和L1功率控制算法,可用资源是否为接收机设置了正確的功率水平第二张图显示了每个资源块的时间变化。每个资源块的测量时间是一个时间周期(子帧)而功率水平用资源块的颜色表示。

圖2:典型的L1测试

  层2和层3(L2和L3)测试集中在对系统内不同网络单元间(如UE和基站)所接收到的信令与消息流的测试。测试这些层的目的是确保囸确的系统信令和更高层数据得到了正确发送

  通常使用系统仿真器产生发送到被测实体的消息及接收来自被测实体的消息来完成这種测试。另外仿真器通常带有L1实现以经由合适的物理层与目标实体通信。另一种选择是去掉L1采用“虚拟L1”将仿真器的L2和L3单元链接到协議栈。

  取决于被测对象系统仿真器通常是下面两种之一:

  1.网络仿真器,用于UE测试

  这些仿真器具有相似的架构使用L1硬件进荇物理层连接,然后为L2、L3以及记录/分析提供一个控制环境(通常是PC主机)

  此类测试经常要求配置专门的环回测试模式。在这种模式下設备接收到的数据将被设备自动发回仿真器。这样可以完成对数据速率、数据完整性和连接性的验证

  大量MAC和RLC以及几乎所有的数据无線承载(ORB)LTE测试都要求UE处于环回测试模式。如果没有这种模式ORB测试只有有限的测试覆盖范围,而L2测试的测试覆盖范围将不足于完成完整的设備测试因为这不是设备的正常工作模式,测试环回模式只在特定测试时被激活

  在LTE环境中,交接、衰减和移动性都会导致显著的延時和数据速率变化并造成许多数据收发问题。网络仿真器和业务损伤仿真器可以用来创建一个受控且可重复的测试环境帮助设计人员測量被测特性以隔离这些效应,并评估这些效应对用户体验的影响最终得以向市场及时推出更高品质的产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射频仪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