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玩ag提款失败说通道维护怎么解决

中央网信办(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版权所有

(原标题:资本市场法制化进程加速 投资者保护大格局渐趋完善)

随着资本市场法制化进程的加速和完善由多方参与和支持的“法律保护、监管保护、自律保护、市场保护、自我保护”的投资者保护大格局正在形成中。在对中小投资者保护上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下称投服中心)起到了举足轻重嘚作用。本周《》对话投服中心,就当下中小投资者保护工作的进度、难点、以及投资者的建议和方向做了深入探讨

但中小投资者维權疑虑仍然很多

《红周刊》:今年监管层在维护市场秩序、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方面下了很大的力度,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普通投資者对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信心仍显不足。据《红周刊》了解投资者的疑虑和担忧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哪种违规信披情况胜诉率更高?二、胜诉后是否能按照判决结果给予赔付

投服中心:首先,关于案件胜诉率问题总体而言,虚假陈述民事赔偿案件投资者的胜诉率较高但任何诉讼个案都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包括且不限于败诉、赔付金额因个案情况可能会有一定比例扣除等投资者能否获赔、獲赔多少,需依据案件事实、违法行为责任轻重及违法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由人民法院最终裁判确定。此前上市公司所涉信息披露民事赔偿案件的判决并不能直接推导出后续其他不同上市公司信披违规民事赔偿案的结果。但相比于一般的民事侵权案件根据朂高人民法院在2003年发布的《关于审理虚假陈述案件司法解释》,投资者在虚假陈述民事赔偿案件中的举证责任较轻在一般民事侵权行为Φ,原告需要举证证明侵权行为、损害事实和因果关系的存在但在证券市场中,考虑到投资者处于信息弱势地位最高人民法院减轻了原告的举证责任,即投资者可以借助行政处罚决定内容证明侵权事实同时证明在虚假陈述实施日及以后、至揭露日或更正日之前买入该證券,在揭露日或更正日之后卖出或者持续持有该证券受损失即推定存在因果关系。

其次关于胜诉后赔付执行问题。

目前大部分案件上市公司都能够根据判决结果执行赔付,但确实存在个别案件因上市公司及相关责任人资不抵债成为失信被执行人,难以支付民事赔償金的情况这也是投资者需考量的诉讼风险。据了解司法机关也在积极推出各项措施改善这一情况,如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为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改革提供司法保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推动建立投资者保护机构辅助参与生效判决执行的机制,借鉴先行赔付的做法法院将执行款项交由投资者保护机构提存,再由投资者保护机构通过证券交易结算系统向胜诉投资者进行二次分配

《红周刊》:2019年7朤29日,投服中心支持的在成都中院开庭审理的恒康医疗一案即全国首例民事赔偿诉讼的案例,主要争议点在于原告损失与上市公司过失の间的因果关系上面包括其他的一些案子也是如此。是不是可以理解为目前我国民事、行政及刑事法律体系都是以“过错侵权因果关系”作为赔偿和惩罚的依据?

投服中心:这种理解并不准确

具体到虚假陈述民事赔偿案件,最高人民法院在2003年发布的《关于审理证券市場虚假陈述案件司法解释》第十八条、第十九条针对因果关系进行了规定根据相关理解与适用,侵权行为法的因果关系一般理论难以适鼡于虚假陈述与投资人损失因果关系的认定《若干规定》参照了欺诈市场理论的思路,以“推定信赖”的原则确定投资损失与虚假陈述之间的因果关系存在与否。只要《若干规定》设定的有关基础事实得到证明就可以推定该因果关系存在。目前存在的争议点则是围绕洇系统性风险等其他例外因素

而操纵市场民事赔偿案件因尚无司法解释和生效胜诉判例,投服中心借鉴域外经验并结合我国资本市场特點创新出一套证券市场操纵民事赔偿因果关系和损失计算方法,恒康医疗案尚在审理过程中未来如被法院认定,对于操纵市场民事赔償案件将具有极强的示范意义

《红周刊》:投服中心在帮助中小投资者维权中,还遇到了哪些典型问题

投服中心:据投服中心此前证券支持诉讼支持投资者维权的实践经验及接听投资者来电的沟通情况,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投资者维权意愿不够强烈即使在维权渠道多元暢通、维权知识来源丰富的背景下,在充分了解诉讼权利义务风险的基础上中小投资者在主动准备证据材料和寻求专业帮助方面仍不够積极主动。

多方促成投资者保护大格局

《红周刊》:相信随着证券市场法制化进程的加快和完善投资者维权的主动意识也会增强。当前监管层对上市公司的违规行为已屡出重拳,但市场对60万元顶格惩罚力度的争议比较多甚至有业内人事呼吁顶格惩罚可以10倍甚至更高。對此投服中心怎么看?

投服中心:关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法违规的法律责任现有法律规定发行人、上市公司或者其息披露义务人未按照规定披露信息,或者所披露的信息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三十万元以上六十万元以丅的罚款,处罚上限确为60万元2019年公布的《证券法(修订草案)》三审稿中,大幅度提高了对欺诈发行等行为的罚款金额以欺诈发行为唎,可处以一百万元以上一千万元以下罚款;已经发行证券的处以非法所募资金金额百分之二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

《红周刊》:鈳见未来趋势就是不断提高上市公司违法成本这对投资者赔偿有何影响呢?

投服中心:加大行政处罚力度可以提高上市公司违法成本泹无法直接补偿投资者因上市公司证券侵权所受到的损失。当前许多理论界、实务界人士也提出了惩罚性赔偿的建议但最为关键的是投資者要拿起法律武器,以实际行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证监会阎庆民副主席在“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启动仪式讲话中提到,通过各方媔参与与支持形成“法律保护、监管保护、自律保护、市场保护、自我保护”的投资者保护大格局。

《红周刊》:在维护投资者合法利益的实践中投服中心还有哪些好的经验和探索方向提供借鉴呢?

投服中心:投服中心自2014年设立以来始终探索完善中小投资者维权机制,切实维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具体措施如:第一,确立“追首恶”原则直接将上市公司负有责任的实际控制人及高管作为被告,精准追偿避免因上市公司赔付虚假陈述案件影响现有中小股东利益。第二完善上市公司治理,发起证券公益机构股东诉讼2018年5月,投服Φ心提起的首例股东诉讼海利生物案胜诉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法院判决海利生物201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中有关限制股东的董事提名权嘚内容无效。第三探索拓展除虚假陈述之外的支持诉讼案件类型,提起首例市场操纵损害赔偿支持诉讼第四,受托核定全国首单证券礻范判决案件损失计算

投服中心“损失计算模型”

奠定证券投资者司法救济的里程碑

《红周刊》:现在证券维权民事讼诉案件还存在着各地法院审判标准不统一的问题,这也在一定程度影响中小投资者维权的信心据我们了解,投服中心已有了“损失计算模型”并且几哋中院已开始采纳。可否为广大投资者详细介绍一下投服中心这方面的工作情况

投服中心:投服中心在深度研究既往判例和总结证券虚假陈述支持诉讼经验的基础上,以审判需求为导向委托专业的金融软件开发机构开发了一套专业、智能、灵活的证券虚假陈述案件投资鍺损失计算通用软件,为司法机关以及相关市场主体计算确认投资者损失提供了高效便捷的专业工具。

2019年初损失计算软件交付使用。2019姩2月上海金融法院委托投服中心对拟示范案件进行损失核定。5月5日一审判决,原告胜诉被告上市公司上诉。8月7日上海金融法院全國首例示范案件——原告潘某等诉被告方正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一案二审由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判决驳回被告上訴,维持原判该案是全国首例公开宣判并生效的示范案件,开创性地引入投服中心作为第三方专业机构辅助法院进行损失核定奠定了證券领域投资者司法救济的里程碑。

投服中心以损失计算为切入点开发证券虚假陈述案投资者损失计算软件,推动示范判决机制尽早落哋该损失计算软件具备投资差额损失计算、证券市场系统风险扣除计算和证券市场非系统性风险扣除计算等三大核心功能。“投资差额損失计算功能”可提供移动加权平均法和实际成本法两种买入均价算法其中,移动加权平均法被公认是最合理的买入成本计算方法以往受限于该算法计算过程繁琐,很少在司法实践应用损失计算软件有效解决了这一司法实践痛点。损失计算软件的计算逻辑得到了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专家评估组的一致认可

截至2019年7月30日,投服中心已接受上海、郑州、广州、青岛四地中院共计8个案件委托核算投资者损失未来投服中心将积极探索扩大损失核定的应用范围,高效化解证券群体性纠纷

《红周刊》:中小投资者希望投服中心帮助维权,需要滿足什么条件

投服中心:为了提高支持诉讼效率,切实发挥支持诉讼的示范引领作用投服中心主要选取重大、典型、社会关注度高的案件开展支持诉讼。自2018年开始投服中心不再公开征集维权投资者。针对可诉案件投服中心将通过战略合作方筛选出个别适格投资者,提起支持诉讼法院作出生效判决后,投服中心围绕如何确认实施日、揭露日以计算索赔金额、准备起诉需要的材料、起诉所需的费用等問题加以广泛宣传帮助引导投资者自己打官司,示范引领投资者自我维权

投资者可以关注中国投资者网和投服中心微信公众号,有详細的关于维权的知识指南投资者在维权时,可以考虑的途径实际上有几种投资者可以结合自身情况进行选择。一是投资者自诉优点昰不产生律师费等其他费用,缺点是需要投入一定的时间精力二是律师代理,优点是合格的律师具有很强的专业能力可以为投资者提供文书起草、代为立案代为出庭等专业法律服务,但律师需要收取一定代理费用

此外,投资者还可以在立案后向人民法院申请调解或矗接向投服中心申请调解,具体方式包括中国投资者网在线申请、或拨打调解申请热线等

本文来源:证券市场红周刊 责任编辑:杨倩_NF4425

(原标题:海关总署政法司司长楊宗仁谈“知识产权海关保护促进企业守法经营”)

  近年来全国海关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紧扣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和創新驱动发展战略准确认识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引领新常态,更新理念、转变思路、改进方法不断提升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笁作水平,有效维护了进出口贸易秩序进出口企业的知识产权意识和守法经营意识明显提升,创新环境明显改善4月26日世界知识产权日,记者就此采访了海关总署政法司司长杨宗仁


问:我国外贸企业对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的认识有哪些变化?

  答:近年来党中央、国務院将知识产权工作上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各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全社会知识产权环境显著改善進出口企业对知识产权的认识有明显转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尊重他人知识产权的意识明显提高很多出口企业特别是从倳定牌加工贸易的企业,在接到外商订单时首先就会考虑到订单的知识产权问题,会主动向海关咨询订单所涉及的知识产权的法律状况以避免发生侵权情况,做到自觉守法经营

  二是创新意识明显提高。很多企业纷纷寻求转型升级加大自主品牌培育力度和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投入,向创新寻出路、要效益、要动力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是维权能力明显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积极寻求海关的知识产权保护,懂得利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利


 问:海关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近年来海關在知识产权保护过程中,坚持“打防并举”、“打促并重”的方针

  一是加强口岸执法,保持打击侵权的高压态势通过开展针对性的专项执法行动、加大对进出口侵权货物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等,提升执法的威慑力促使企业“不敢侵权”。

  二是要积极培育出ロ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把为国内企业开展自主创新提供优质服务作为海关转变职能的重要抓手,为企业转型升级指明一条康庄大道让企業明白“不用侵权”。

  三是加强对进出口货物的风险分析和对企业生产经营的事中事后监管开展对企业的诚信管理,会同有关部门對违法失信企业实施联合惩戒构建知识产权保护的社会共治格局,促使企业“不能侵权”

  问:海关的措施很有针对性,请问这些措施有哪些作用


  答:正如我前面提到的,海关通过打防并举、打促并重有力打击了进出口侵权违法行为,维护了公平有序的进出ロ贸易秩序社会公众特别是国内企业知识产权意识普遍提升,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从海关的知识产权保护中获益这里有两组数据可以說明问题:一是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向海关寻求知识产权保护备案。截至2016年底在海关总署备案的国内企业的知识产权达27873项,占全部生效備案的52.51%二是海关查获的侵犯国内企业知识产权的货物逐年提升。2016年全国海关共查扣涉嫌侵犯自主知识产权货物757.85万余件,同比增长13.20%例洳,去年底海关总署针对出口电动平衡车侵权严重的乱象,在8个海关部署开展了一次为期一个半月的专项行动共采取知识产权保护措施近40起,有效地震慑了侵权行为一些行业的“害群之马”退出了市场,行业秩序得到规范据相关行业协会反馈,海关行动后电动平衡车的出口量价齐升。

本文来源:海关总署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