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红星照耀中国人物记者来中国调查之前认为中国是个什么聚集地

原标题:【专项】《10个红星照耀Φ国人物》导读及练习题(上)

《10个红星照耀中国人物》导读及练习题

本书(原名《10个红星照耀中国人物》)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作者于19366月至10月对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实地考察,根据考察所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完成了《西行漫记》的写作.斯诺作为一個西方新闻记者,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作了客观评价,并向全世界作了公正报道.全书共12,主要内容包括:关于红军长征的介绍;对中国共產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红军的军事策略;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等.由于斯诺在西北红色区域的冒险Φ引起的激情和对中国人民的热爱,他用了后半生的几乎全部精力,对中国问题作继续的探索和报道《西行漫记》先后被译为二十多种文字,幾乎传遍了全世界.该书不断地再版和重印,教育了千百万读者和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使它成为享有盛誉,家喻户晓的文学作品。

在西方语境Φ指下层民众参加的,造旧世界反的民主革命,《10个红星照耀中国人物》特指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社会革命,有明显的赞誉意味.

1.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10个红星照耀中国人物》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昰指(  D

A、国民革命军北伐 B、朱、毛红军会师井冈山 C、北方少数民族南迁 D、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

2. 美国记者斯诺在《10个红星照耀中国人粅》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武装宣传”是指( C

A、国民革命军出師北伐扩大了革命影响 B、太平天国北伐、东征,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C、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成为“革命的播种机” D、刘邓大军千里跃進大别山,开辟了革命根据地

3. 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10个红星照耀中国人物》一书以纪实性手法向西方国家大量介绍了红色中国以忣红军长征的事迹一度风靡全世界。2017年是红军长征胜利( D

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在《10个红星照耀中国人物》一书中写道:“冒險、探索、发现、勇气和胆怯、胜利和狂喜、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火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无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夨败”这是斯诺对以下哪一事件的评价(

A、五四运动 B、红军长征 C、北伐战争 D、抗日战争

5. 埃德加·斯诺在《10个红星照耀中国人物》一书中寫道:“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斯诺所说的“这场军事政变”是指( B

A、八一三事变 B、西安事变 C、九一八事变 D、七七事变

1、 苏维埃政府对农民最有重要意义四项举措:

答:重噺分配土地,取消高利贷取消苛捐杂税,消灭特权阶级

2、代议制苏维埃政府结构是怎样的?

答:从最小的单位村苏维埃开始建立的仩面是乡苏维埃、县苏维埃、省苏维埃,最后是中央苏维埃

每村各选代表若干人参加上级苏维埃,依此类推一直到苏维埃代表大会的玳表。凡年满十六岁的普遍有选举权。

3、苏维埃革命委员会的权利有哪些

答:它有决定选举或改选权,同共产党合作紧密

乡苏维埃丅面设教育、合作社、军训、政训、土地、卫生、游击队训练、革命防御、扩大红军、农业互助、红军耕田等等委员会,由乡苏维埃指派

苏维埃的每一分支机构中都有这种委员会,一直到负责统一各项政策和作出全国性决策的中央政府

4、苏维埃政府对春耕工作做怎样的批示?

答:进行广泛的宣传争取农民自愿参加,不要有任何强迫命令

5、 苏维埃政府下的地主是怎样定义的?

答:根据共产党的(大大簡化了的)定义凡是大部分收入来自出租给别人种的土地而自己不劳动的人都是地主。

6、 在来到中国进行国际援助的众多国际友人中最傑出的三位 美国记者是谁他们记录中国历史的著作是什么?

答:埃德? 斯诺《西行漫记》 尼姆 ? 威尔斯《续西行漫记》 ,哈里森 ? 福尔曼《北行漫记》

7、 毛泽东认为中国人民能够消耗和打败日本军队的三个条件是什么?

答:一中国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第二,全世界結成反日统一战线;第三目前在日本帝国主义势力下受苦的被压迫各国人民采取革命行动。

8、简要叙述红军长征的经过

答:红军一共爬过18 座山脉, 渡过 24 条河流经过 12 个省份,占领过 62 座大小城市突 破 10 个地方军阀军队的包围, 开进和顺利穿过 6 个不同的少 数民族地区

9、共產党定义的什么人算地主?高利贷和土豪算吗

答:共产党定义的地主是大部分收入来自出租给别人种的土地而自己不劳动的人;按此定義,高利贷和土豪属于这一类

10、共产党规定合作社的五项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制止商人对群众的剥削;克服敌人的封锁;发展苏区国囻经济;提高群众经济政治水平;为社会主义建设准备条件

11、简述《西行漫记》一书的主要内容。

答: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 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 1936 6 月至 10 月在我国 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進行实地采 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 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毛泽东和周恩来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12、 《10个红星照耀中国人物》为什么改名为《西行漫记》?

答:一九三七年十月《红星闪耀中国》一书在伦敦出版。当时作者正在被日控制的上海想要在国内公开出版是不可能的。

但在中共地下组织的的帮助下经过修改,将书名改为《西行漫记》莋为掩护出版不到几个月就轰动了国内外华侨并重印发行多次。直到现在虽然不用再用这个隐晦的名字,但为了保证初版的本来面目现在的重印本仍采用这个名字。

13、简述斯诺从李长林口中得到的贺龙印象

答案要点:① 贺龙是个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他巳年过半百, 但仍很健康他不知疲倦。

②贺龙对有钱人的仇视据说, 如果贺龙还在二百里外的地方地主士绅都要闻风逃跑,哪 怕有喃京军队重兵驻守的地方也是如此因为他以行军神出 鬼没著称。

14、简述《西行漫记》一书中斯诺的彭德怀印象

答:①乐 观、豁达、勇敢的精神品质。

②彭德怀大公无私他唯一的个人衣服,就是这件用缴获的降落伞做成的背心他为这件 战利品而孩子气地得意,表现了怹率真的个性作者是很欣 赏的。

③“兔子一般窜了出去”抢先到达山顶,不仅表现彭 德怀身体健康、动作敏捷还体现了他作为一名統率大军的 指挥员不失活泼、天真的个性。

15、朱德妻子康克清眼中的丈夫的性格是什么

答:一、天性极端温和;二、对一切大小事情都┿分负责;三、喜欢跟一般战斗员生活打成一片,经常和他们谈话

16、简要回答张学良在南方同红军打仗以后,对红军以及战 斗的认识

答:.他们所打的“土匪”实际上是由抗日爱国 的能干指挥员领导的;②“剿共”这件事情可能要继续好几 年;③ 一边同红军打仗,一边偠抗日是不可能的;④ 而在这期间东北军却在同自己毫不相干的战事中很快消耗兵力 土崩瓦解。

17、红军的 11 项纪律有哪些

答:1.行动听指揮; 2 不拿贫民一点东西;3 打土豪要归公;4 上门板;5 捆铺草;6 对老 百姓要和气,要随时帮助他们;7借东西要还;8 损坏东西要 赔;9 和农民买卖偠公平;10 买东西要付钱;11 要讲卫生 盖厕所离住家要远。

18、红军如何改变佃农、贫农、中农以及所有“贫农”成分 的处境

答:1.在新区中苐一年就取消了一切租税,使农民 们有透口气的机会在老区里,只保留一种单一的累进土地 税和一种单一的小额营业税;2.他们把土地分給缺地农民 大片大片地开“荒”—多数是在外或在逃地主的土地;3.他 们没收有钱阶级的土地和牲口,分配给穷人

19、共产党认为合作社昰“抵制私人资本主义和发展新的经 济制度的工具”他们规定它的五项主要任务有哪些?

答:1. 制止商人对群众的剥削;2.克服敌人的封锁;3.發展苏区国 民经济;4.提高群众经济政治水平;5.为社会主义建设准备

20、游击战为什么在有些地方发展很快成为了政治力量, 而在别的地方卻很容易遭到迅速的镇压

答:1.中国的游击战只有在共产党的革命领导下才能取胜, 因为只有共产党有决心、有能力满足农民的要求了解在农 民中间进行深入、广泛、经常的政治和组织工作的必要性, 能够实现它宣传的诺言

21、游击队的实际战地领导必须坚决果断、勇敢無畏。没有 这些领导品质游击战不但不能发展,而且在反动派的进攻 下一定会衰亡

22、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基础是什么?

答:第一次国共匼作的基础就共产党人而论,可以归结为孙逸仙博士和国民党接受两大革命原则

第一个原则承认有必要采取反帝政策—用 革命行动收複政治上、领土上和经济上的全部民权。

第二个原则要求在国内实行反封建反军阀政策—对地主军阀实现民 主革命建设新式的社会、经濟、政治生活,共产党和国民 党都认为这必须是民主性质的

23、中国人民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够消耗和打败日本的军队?

答:第一中国结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第二,全世界结成反日统一战线;第三目前在日本帝国主义势力下受苦的被压迫各国人民采取革命行动。

24、红军茬井冈山运动时期采取的四个口号是什么

答: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25、“秋收起义”运动的五大纲领是什么

答:一、省的党组织同国民党完全脱离;二、组织工农革命军;三、除了大地主以外也没收中、小地主的财产;四、在湖南建立独立于国民黨的共产党政权;五、组织苏维埃。

26 为什么说红军的西北长征是撤退而不能说是溃退

答:红军的西北长征是一场战略撤退而不能说是溃退,因为红军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其核心力量仍完整无损,其军心士气和政治意志的坚强显然一如往昔

共产党人认为,而且显然也这么楿信他们是在向抗日前线进军,而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心里因素

这帮助他们把原来可能是军心涣散的溃退变成一场精神抖擞的胜利进軍。进军到战略要地西北去无疑是他们大转移的第二个基本原因,他们正确地预见到这个地区要对中、日、苏的当前命运将起决定性的莋用

27、简述斯诺说: “总司令被逮这一惊人事件把中国历史引导 到了新的方向” ,你是怎么理解的

答:斯诺所说的“总司令被逮这一驚人事件”实际上就是说 的历史上有名的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是当时任职西 北剿匪副总司令、东北军领袖张学良和当时任职国民革命军 第十七路总指挥、西北军领袖杨虎城于 1936 12 12 日, 在西安发动的直接军事监禁事件扣留了当时任职国民政府 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和西丠剿匪总司令的蒋中正,目的是“停 止剿共改组政府,出兵抗日” 西安事变最终以蒋中正被迫 接受停止剿共一致抗日的主张,导致了苐二次国共合作而和平解决

28、简述斯诺怎样看待杨虎城的当过土匪的经历? 答:绝不要以为杨虎城将军早年当过土匪就必然没有资格 莋领袖了。

这样的假定在中国式不适用的因为在中国,一个人青年时当过土匪往往表示他有坚强的性格和意志。翻翻中国的历史就鈳以发现中国有些极能干的爱国志士,都曾一度被人贴上土匪的标签

杨将军反正在大多数外国传教士中间名声不佳,因此他不可能真的昰一个坏人他的革命历史,说明他原来是个粗鲁的农民可能一度有过崇高的梦想,要大大改变自己的世界但是他掌握了权利以后,卻也没有找到什么办法

29、简述一下“白匪”与“赤匪”的含义?

答案提示:白匪用国民党的名词来说就是民团,国民党为了要镇压农囻起义纷纷组织民团。就是作为保甲制度的一个有机部分进行活动

赤匪用苏维埃的名词来说就是游击队,赤匪是国民党对游击队的敵视称呼

30、简述一下周恩来走上革命的历程?

答:周恩来是一个大官僚家庭的儿子从小就表现出突出的文学天赋。

但他在民族觉醒的時期里受的教育使他的兴趣从文学转到了别的地方去了。

第一次革命以后周恩来便被卷到了社会革命运动中去。他在南开大学学会了渶语受到了“开明的”教育, 1919 年学生运动中他作为学生领袖,遭到逮捕后来他去了法国,回国后与孙中山会和准备发动国民革命。

并与26 岁被任命为著名黄埔军校的秘书27 年进行了 北伐,1927 年以后蒋介石发动了他自己的右派政变开始杀 害激进分子,周恩来被列入头号嫼名单几经周折,1931 年 后他终于“闯破封锁”加入红色队伍。

31、简述斯诺听到的的贺龙的革命经历

答:他是个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強壮有力他已年过半百,但是仍很健康他不知疲倦。他性格急躁但是他很谦虚。贺龙在当时是一个土匪头子在哥老会中的名声遍忣全国。红军说他可以手无寸铁地到全国任何哪个村子里去。

贺龙是1927 年南昌八一 起义后才参加共产党在这以前不久,他还效忠于汪精衛的 武汉政府但是唐生智等镇压打倒地主的运动,开始著名的 “农民大屠杀”后激起了他的愤怒,贺龙在湖南建立了一个苏区

32、在緊急状态下,苏区教育制度分为哪三部分

答:第一部分是学校,都是苏维埃办的;第二部分是军队是红军办的;第三部分是社会,是囲产党各组织办的

33、朱德的特殊战术。

答:1)能跟战士共同生活密切接触,因而获得他们的信任; 2)作战不管大小事前要查勘地形,精密计划一切;3)细 心处理一切亲自领导部队;4)坚持要从一切角度对敌人的

34、简答:1936 9 月彭德怀部队向黄河西移的原因.

答:首先是擴大和发展我们的苏区;第二是配合二、四方面军的调动和前进;第三是消除马鸿逵和马鸿斌在地方的影响,同他们的部队直接形成统一戰线

35、简答:19 世纪回民两次争夺政权。

答:一次是杜文秀在云南一度立国自称苏丹王苏莱曼;一次是在1864 年回民控制了西北全境,甚至進犯湖北

36、共产党鼓动推翻“国民党走狗”和“伊斯兰教叛徒”向回民提出的诺言. 取消一切苛捐杂税;协助成立回民自治政 府;取缔征兵;取消欠债;保护回族文化;保证各派宗教自 由;协助创建和武装回民抗日军。

37、 《西行漫记》又译名为什么为什么中译名不选《西荇漫 记》?

答:《西行漫记》又译名为《10个红星照耀中国人物》

当时中国正处于日本的侵略,同时国民也对共产党进行镇压在如此白銫世界中,《10个红星照耀中国人物》要在中国流传的话必须用一个隐蔽的名称因此选择了《西行漫记》作为掩护。

38、斯诺出发去中国前莋了什么预防准备工作

答:当时在西北天花、霍乱、伤寒、斑疹伤寒和鼠疫流行,因此斯诺出发前在臂部和腿部注射了这些传染病的疫苗

39、陕西曾以盛产什么闻名?西北发生过大饥荒的原因是什 么答:陕西长期以来就以盛产鸦片闻名。西北曾经的大饥 荒也和鸦片的种植有关

当时军阀强迫农民种植鸦片,最好的土地都种上了鸦片一遇到干旱的年头,西北主要的粮食作物就严重短缺饥荒就不可避免。

40、介绍下“白匪”

答:白匪,用国民党的名词来说就是民团国民党为了镇压农民起义,纷纷组织民团

41、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基础是什么?

答: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基础是国民党必须接受两大革命原则

第一原则是承认有必要采取反帝政策—用革命行动收复政治上、领土仩和经济上 的全部主权。

第二原则是要求在国内实行反封建反军阀政策—对地主军阀实现民主革命建设新式的社会、经济、政治 生活。

42、介绍《西行漫记》的作者埃德加.斯诺

答:埃德加.斯 诺()于 1905 年出生于美国堪萨斯城的一个贫苦家庭,年轻时当过农民铁路工人和印刷学徒,大学毕业时开始从事新闻工作

1928 年到达中国的上海,担任《密勒氏 评论报》的助理编辑以后兼任纽约《太阳报》和伦敦《每 日先驱报》的特约通讯员。

1930 年以后为采集新闻,遍访 中国主要城市和东三省、内蒙、台湾及日本、朝鲜、荷属东 印度

他是首先把鲁迅著莋介绍到西方的人之一,也是在红色区域进行采访的第一个西方新闻记者

在他的一生中,除了为欧美报刊写作通讯稿以外他完成了11 本著作,其中极大部 分是和中国问题有关

他所写的《西行漫记》始终是许多国家的畅销书。

43、为什么《西行漫记》是许多国家的畅销书

答:《西行漫记》是忠实描绘中国红色区域的第一本著作,初版除了有关西安事变和《关于朱德》部分引用了尼姆.威尔斯的笔记材料 外,都昰他亲自采访的第一手资料.更重要的是斯诺西北之行, 正值中国和世界局势大转变的开端

由于斯诺的惊人的洞察力和锐敏的分析力,才使怹认识了问题的本质

正如他自己所说,从最实际的意义来说这些故事是中国革命青年们所创造,所写下这些是人类历史本身的丰富洏灿烂的精华。

44、张学良是如何改变思想相信国内统一战线建议的合理 可行的?

答:1)被共产党打了败仗后成千上万的东北兵投向叻红 军,被俘虏的东北军将领被释放后对红军有诚意要停止内 战,用和平民主方法统一中国的想法很赞赏; (2)东北军全 军都有反对与紅军作战的情绪; (3)张学良本人也受到强烈的左倾影响; (4)王牧师给张 学良带了一个谈判方案张学良又见了周恩来,经过长时间 的詳细讨论张学良相信了红军的诚意,相信国内统一战线 建议的合理可行

45、西安事变时,东北军和西北军的师以上将领联名 通电中 央政府,提出的著名的八点要求是什么?

:(1) 改组南京政府的,容纳各党派共同负责救国, (2) 立 即停止内战,采取武装抗日政策.(3) 释放上海爱国七领袖, (4)大赦政治犯 (5)保证人民集会自由(6)保障人民组 织爱国团体的权利和政治自由。(7)实行孙中山遗嘱 (8) 立即召开救国会议. 46、毛泽东认为1935 年红军胜利完成长征,胜利到过甘、 陕而其有生力量依然完整无损的原因是什么? 答: 首先是由于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其次是由于苏維埃人民 的基本干部的伟大的才能、勇气、决心以及几乎是超人的吃 苦耐劳的革命热情。

中国共产党过去、现在、将来都忠于马列主义並将继续进行斗争反对一切机会主义倾向。它之所以不可战胜所以一定取得最后的胜利,其原因之一就在于这种决心

47、 《西行漫记》铨书共 12 篇,请罗列出其主要内容包括哪 些

答:第一:关于红军长征的介绍;第二: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第三:介绍Φ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红军的军事策略;第四: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等。

48、在斯诺的笔下毛泽东是什么样的人?

答:第一:毛主席是个非常精明而又博学多才的知识分子;第二:毛主席是个天才的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第三:毛主席代表了中国人民大众的迫切要求;第四:毛主席是个苏区人民拥护他南京政府却对他恨之入骨的人;第五:毛主席生活简朴,廉洁奉公能吃苦耐劳,身体像铁打

49、斯诺认为“毛主席及其指挥下的红军之所以能克服重重 困难,杀出一条血路胜利到达陕北”的原因是什么

答:第一:是因为共产党嘚正确领导;第二:是因为苏维埃人民及其基本干部的伟大的技巧、英勇、坚决和几乎是超人的忍耐力和革命的热忱;第三:革命干部中嘚人才特别精干、英勇和忠诚。

50、斯诺第一次由周恩来引见毛泽东之后对毛泽东的第一 印象是什么? 答:毛主席“是个面容瘦削、看上詓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 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 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

我在一刹那间所得的印象,这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

51、简述《西行漫记》畅销的原因

答:第一:《西行漫记》是一部具有新闻报道性的作品,是公 认的国际报告文学佳作真实是他畅销不衰富有魅力的首要和基本因素;第二: 《西行漫记》以作者自己陕北之行的经历 为线索,用丰富的事实材料进行全面综合的报道具有强烈 的可读性和引人入胜的能力;第三: 《西行漫记》是一部忠于 客观事实的综合报道,具有“事实胜于雄辩”的威力

书中充满激情的政论是他富有魅力畅销不衰的另一因素;第四:《西行漫记》所特有的文学手法及由此产苼的艺术感染力也使得其畅销不衰。

52、 《西行漫记》这书的总结

答:千百万人民群众——不 是少数领袖们——的革命实践才是检验真理嘚惟一标准。

53、东北军与共产党之间的协议的第一步执行是什么

答:停止陕西境内的战事,双方未经通知对方都不得调动兵力

54、 中国紅军服从并遵守一个统一的纲领是什么?答:为实 现土地革命为反对帝国主义、为争取苏维埃民主和民族解 放而斗争。

55 年的十年历史充分证明了共产党的什么论点

答:对外不实行反帝政策,对内不实行土地革命中国的民族独立和民主政治是无法实现的。

561924 年国共合莋的基础是什么

答:一是承认有必要采取反帝政策——用革命行动收复政治上、领土上、和经济上 的全部主权。

二是要求在国内实行反葑建反军阀政策——对 地主军阀实现民主革命建设新式的社会、经济、政治生活。

57、秋收起义的意义是什么?

答:它不仅是军队的行动洏且有数量众多的工农武装参加,并公开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号

这次起义虽然在开始时也是以攻占大城市为目标,但在起义遭到严重挫折后及时从进攻大城市转到向农村进军,这是人民革命史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起义部队在农村中从小到大地开展游击战争,为後来各地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大规模发展奠定了基础

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道路,是毛泽东的农村包围城市思想的起点

58、石达开茬大渡河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主要原因是贻误战机

原因是石达开到达大渡河后,因为生子全军大庆3 天,再加上辎重在后头沒能及时渡河,等到他发现 时已经晚了结果贻误战机。

59、红军游击战的口号

答: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60、在井刚屾时的“三项纪律”是什么

答:第一、行动听指挥;第二,打土豪款子要归公;第三不拿老百姓一个红薯。

611928 年毛泽东针对部队存茬的问题又添了八项是什 么?

答:一、上门板;二、捆铺草;三、说话和气;四、买卖公平;五、借东西要还:六、损坏东西要赔。七、买东西要付钱八、要讲卫生盖厕所离家要远

62、什么是“保甲制度”?答:保甲制度是中国封建王朝长 期延续的一种社会统治手段

保甲的字面含义就是“保证盔 甲”。

这个制度规定10 户农民必须有一个甲长保证他们循 规蹈矩,使当地县长满意这是一种联保制度,一个保甲里 的任何一个人如果犯了罪整个保甲的人都要负责任。

63、中国人民消耗和打败日军的主要条件是什么

答:中国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戰线. 全世界结成反日统一战线目前在日 本帝国主义势力下受苦的被压迫的各国人民采取革命行动。

64、红军在“第一次围剿”开始时创造了哪些条件才得到这 次胜利的

答:一军团和三军团在集中的指挥下统一起来了。清算了李立三路线党战胜了红军内和苏区内的AB 团(刘铁 超)及其他现行反革命分子。

65、蒋介石对红军进行了几次“围剿” 战绩如何?

答:五次前四次失败,第五次胜利

66 、国共第一次合作嘚时间是哪年到哪年?政治基础是什 么

答:19241927 年,政治基础是孙中山提出的“联俄联共, 扶助农工”的新三民主义

67、为什么斯诺认為红军是中国唯一的一支从政治上来说是 铁打的军队?

答:首先红军的大部分是青年农民和工人,他们认为自己是为家庭、土地和国家洏战斗;60% 70%的士兵是有文化的; 红军士兵是没有正规薪饷的但每一个士兵都有权取得一份 土地和这块土地上的一些收入。红军都以尊重嘚态度对待农 村妇女和姑娘红军的指挥员向来都同士兵并肩作战,团长 以下都这样从最高级指挥员到普通士兵,吃的穿的都一样红軍的 80%以上枪械和 70%以上的弹药是从敌军那里多来的。

第二共产党没有高薪和贪污的官员和将军,在军队和苏区中厉行节约此外,他们的內在的精神、士气斗志、训练方法及他们的政治和军事领导都有严明的纪律和管理

68、简述西安事变的过程及意义。

答:过程:在劝说蒋介石联共抗日遭拒绝的情况下,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于 1936 12 12 日,发动"兵谏"在西安拘捕蒋介石,并通电全 国提出改组南京政府,停止┅切内战等八项主张

中共中央以民族大义为重,派周恩来赴西安与张学良、杨虎城合作,迫使蒋介石接受联共抗日条件使事变得以囷平解决。

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的结束对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团结抗日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69、在当时的苏维埃社会中,中国共产党在教育方面采取了 什么样的政策取得了哪些成效?

答:解放思想消除愚昧无知;培训教师,组建学校实施大众囮的教育;建立专业的学学校;编著字典成效,使苏区的文盲大幅降低;使苏区人民的思想有很大的转变提高。培养了不同方面的人才加强了苏区后方的活动,为红军供应干部

70、红军为什么能在陕西苏区得到发展?

答:1)西北地区 正持续三年饥荒(死亡和高税收笼罩整个地区) 严重贫富不 均造成社会动荡不安,人民对现存政府不满迫切希望有人 带领他们走出饥荒,走向光明和自由

2)苏维埃嘚出现解 决了农民最迫切的问题:土地和税收。

分配土地(取消高利贷取消苛捐杂税,消灭特权阶级)取得农民的信任建立了强大的群众基础,为革命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3)在西北 苏区各种机构不断完善,建立自己军队、学校、医院并发 行了能够在苏区流通的货币,大大稳定了市场经济为红军 的发展提供经济基础。

71、斯诺第一次见到毛泽东时的印象

答: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各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的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

72、在井冈山进行游击战时采取的㈣个口号

1)敌进我退, (2)敌驻我扰 (3)敌疲我打, (4)敌退我追

73、游击战取得成功需要的基本条件?无畏、迅速、计划周 密、机動、保密、行动神出鬼没和坚决果断

74、 《西行漫记》为什么不因时过境迁、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 力、影响力?

答案:1)在新闻领域里失真导致失信,失信必然失败 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也就是说,真实性乃是报告文学的生 命

《西行漫记》是一部具有新闻报道性的莋品,是公认的国际报告文学佳作

无疑,它有着保持时代特征的强烈的新闻性真实是它富有特殊魅力的一个首要的和基本的因素。《覀行漫记》以作者自己扇贝执行的经历为线索用具体丰富的真实材料,向全世界实事求是地报告了“红色中国”的真相《西行漫记》昰一部忠于客观事实的综合报道,具有“事实

2 ) 《西行漫记》的作者斯诺很擅长在叙事中穿插自己的评 述和议论调动各种文学手法对囚物和事件做异常生动的描述, 《西行漫记》就十分注意形象化的描述善于捕捉生动的 细节;

75、简述《西行漫记》中的红军精神。

答:① 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 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 ② 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鈈惜付出一切牺牲的 精神; ③ 坚持独立自主, 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 ④ 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⑤ 紧紧依靠囚 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学语文到学易,提分变得更容易

首页 文档 视频 音频 文集

点击文档標签更多精品内容等你发现~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戶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員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可以通过开通VIP进行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嘚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要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費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户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还剩1页未读, 继续阅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红星照耀中国记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