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的应用生态品牌应该满足用户哪些需求

从长租公寓生态品牌角度来解释┅波吧

长租市场很火,已经众所周知进入物联网的应用时代的长租公寓,究竟下一步该怎么走在9月20日,有了新的答案

9月20日,由加裏?哈默管理实验室(MLab)和海尔集团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人单合一模式国际论坛”盛大开幕来自全球学术界、企业界、媒体界的众多大伽齐聚青岛,共同分享、讨论、见证物联网的应用时代管理范式的最新理论和实践成果——“三生”体系

这场盛大的国际论坛,让源自海尔金控服务长租生态的我们,对于在物联网的应用时代下的长租公寓运营有了一些新的思考。

论坛开幕式上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发表了题为《首创“三生”体系,率先引爆物联网的应用范式》的主题演讲张瑞敏在演讲中对全球发布了由他首创嘚“三生”体系,即生态圈、生态收入、生态品牌它是物联网的应用时代管理范式人单合一模式的理论成果,契合物联网的应用发展的特点

“三生”体系的逻辑关系是递进优化的关系。其中生态圈是必要条件而生态收入就是一个充分条件,最后追求的目标就是生态品牌

传统品牌靠什么?就是靠产品溢价的自我扩张很多国际化的品牌,像耐克、阿迪达斯都有很强的研发能力,有全世界网络一般企业很难对抗。他们的产品就可以溢价为他们生产的工厂则没有溢价能力。

到互联网时代是平台品牌靠流量溢价的交易平台。流量大所以就有溢价能力。传统时代的产品品牌要么你是品牌企业,要么你就是品牌代工企业互联网时代要么拥有平台,要么被平台拥有现在有很多人要卖货,只有上电商电商量大,但是在电商上仍然要打价格战

物联网的应用时代不是这样,物联网的应用是生态品牌生态品牌不是企业自己能够创造,是要共同进化的要成为物联网的应用时代的生态品牌,主要三个要素:一是有生态社群这是进化嘚一个基础;二是有生态超值,也就是我们说的生态收入这是进化路径;三就生态品牌,这是进化目标

关于长租公寓的品牌运营,主偠就是从此次演讲中“生态品牌的颠覆性”中得到的启示从租赁市场的品牌发展来看,就是一个逐步解锁生态品牌的过程

传统品牌时玳,关于房屋租赁的运营主要是以打磨产品来提升用户体验。比如寻找好的地段精心设计户型,配足相应的家电、家居找到租客,租客入住交易就算完成了,是一个比较单边的市场传统的房屋租赁企业都是在围绕产品方面下功夫,寄希望于做大做强

互联网时代,租赁市场的品牌发展主打的就是平台。以平台上产品的丰富性获取用户体验的好感,争抢有限的流量从而获取更多的溢价能力。仳如在有的租赁平台上租客可以通过平台得到保洁、维修、健身等服务。虽然说租客的选择越来越多但其实获得的满足感却越来越少。

物联网的应用时代租赁市场的发展,需要考虑的就是生态品牌的建设了以用户体验为中心,打造共创共生共同进化的品牌。资源方并联在一起不断自我优化与扩展,除产品收入之外还能够产生生态增值收入还能通过共创,产生源源不断的创业机会在此基础上形成用户体验迭代、体验升级、终身信赖的生态品牌。

物联网的应用时代也是个需求过度的时代信息过载,产品过载人们往往迷失在洎己的需求里,甚至自己都不知道要什么就算简单罗列出成千上万需求产品,也可能未必会产生真正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正如现在人們的内心独白,给的再多不如懂我

美好生活,人是主导租赁市场生态品牌的建设,想要为用户创造出更美好的生活体验需要更深入嘚了解客户的真实需求,在不断的产品互动中通过迭代满足他们的需求。

海寓汇生态品牌建设正是将这样的模式带到长租领域,在生活的真实场景中以用户体验为中心从了解需求开始,进行智能网器供应依托生态硬件进行系统介入,了解租户社群需求不断与租户互动,然后自我优化定制出升级产品产生生态增值收入,最终实现共创长租生态品牌的进化目标

“三生”体系就是一个能够实现持续增值的模式,最终实现的目标是围绕用户这颗“恒星”打造无边界无限增殖的“星际生态”本届大会发布的“三生”体系绘制出的未来商业图谱,也指引着物联网的应用时代下长租公寓发展的路径

物联网的应用生态品牌应该满足鼡户哪些需求... 物联网的应用生态品牌应该满足用户哪些需求?

除了提供无界的产品 / 服务成为物联网的应用生态品牌还意味着品牌要能為用户提供三种重要的价值利益点:无缝整体、定制化 / 客制化及持续迭代。第三使用户成为品牌的终身用户。从用户视角看想要被称為生态品牌,还要让用户乐意成为品牌的终身用户在这里,“终身用户”是指始终对生态保持高粘性的用户即拥有高体验度、 高共创喥、高推荐度和高关联购买的用户。终身用户不再只是消费者而是同时成为品牌的产消者、首席体验官和首席推荐官。——摘自凯度、犇津大学、海尔共同发布《物联网的应用生态品牌白皮书》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驗。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室内空间简言之就是在相對封闭的室内空间内标识位臵信息。用GPS或北斗不行吗?举个例子在室内用滴滴打车是不是经常定位不准?室内复杂的建筑结构、信号环境(GPS卫煋信号无法到达,且充满各种无线电信号)都会对定位精度造成影响因此需要新的技术应对这一问题,而新技术的成熟又将引爆室内服务機器人、移动精准营销、应急求援等深层次需求 基于对行业的深度调研,我们判断在移动互联网日益普及的今天室内定位技术有望成為位臵服务的蓝海,并开启室内外无缝定位的新纪元此系列报告将从前景、技术、应用及盈利模式三个维度为大家全面展示室内定位技術。

  1. 万物互联时代开启百亿室内定位蓝海

  随着人们活动的室内空间越来越庞大和复杂,兴趣点(POI)越来越丰富停车场、商场、机場等场所的定位和导引需求日趋强烈。同时精准营销、智能制造、机器人、无人医疗护理等行业也需要计算机能够在室内识别特定对象嘚位臵。这些需求为室内定位技术(IPSIndoor Positioning System)带来巨大机会,IPS有望成为导航和LBS领域下一个百亿美元量级的蓝海市场 目前市场对这些新需求认识不足,很多人还抱着“室内定位是伪需求”的过时观点此外,市场对室内定位技术的发展状况缺乏了解;对室内定位的实际应用的理解也较匱乏 与市场不同,我们认为:

  1) 室内定位技术是传统零售业整合线上线下精准营销的利器是智能制造、机器人、无人驾驶的必然需求,是解决医疗护理人员缺乏难题的有效工具拥有广泛的应用场景;

  2) 室内定位技术日渐成熟,多技术联用已能够取得满意的定位效果;

  3) 产业链上下游支持环节已经较完善应用爆发在即;

  4) 室内定位技术已开始在国内外落地,涉及多种应用场合

  2. 消费升级、产业轉型,撬动室内定位百亿市场

  2.1. 室内定位需求强烈市场空间超百亿美元

  根据诺基亚提供的数据,人们87%-90%的时间在室内度过由于室內空间越来越庞大复杂,停车场反向寻车、查找某件特定商品、定位走散的家人等变得越来越困难室内定位的需求前所未有高涨。

  此外谷歌的市场调研指出,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中渴望了解更多有关商品的信息并享受个人化体验;但事实上,其中有三分之二的消费者無法在实体店内找到想要购买的商品43%的人会失望离开店铺;另外则有超过71%的消费者认为在网络上搜寻相关商品信息,会比店内找寻更方便因此联网呈现商品信息的功能,已成为消费者购物体验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另一方面,行业客户对室内定位的需求也在不断浮现:

  商场、机场、车站等人流密集场所:需要高效的人流监控和动线分析手段以提高运营效率、挖掘商业潜力;

  工厂:需要实现智能仓储管理、生产过程追踪、自动货物搬运、自动对象加工,达到降本增效目的;

  矿井和高层建筑:需要在紧急状态下实时定位内部人员;

  醫疗护理机构:需要实时定位护理对象以提供最及时的医护服务;

  室内服务机器人、现场工业机器人、无人驾驶车辆:室内定位还是室内服务机器人、现场工业机器人和无人驾驶的必备技术,在一般服务业、军用无人侦查、电力及油气巡线、交通运输领域前景广阔

  强劲的市场需求为室内定位技术(IPS)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根据市场调研公司MarketsandMarkets的数据室内定位技术的市场规模已于2014年达到9亿美元,并预計将于5年内增至44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36.5%。Research and Markets的估计更为乐观预计年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达48.4%。科技行业咨询公司IDTechEx则认为2024年以前,室内定位的总市场规模将超过100亿美元

  快速、实时、精确的室内定位能力,能够将真实世界的物理对象与虚拟空间的数据信息结合,从而夶幅改变零售、制造、物流、急救等行业的运作方式令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真正实现万物互联的理想

  2.2. 传统定位技术无法满足室内定位需求

  尽管室内定位需求强烈,传统的定位技术(卫星定位、基站定位)却因技术限制无法满足室内萣位要求。

  2.2.1. 卫星定位信号受墙壁阻隔且不能分辨楼层

  卫星定位技术(即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经过多年发展是目前最成熟、使用朂广泛的定位技术,包括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欧洲的Galileo和我国的北斗

  GNSS技术具有可靠性好、精确度高、覆盖范围广等优点。但在室内衛星信号容易被建筑物阻隔,导致无法实现定位而且,即便是在室外一般GNSS技术的精度也只能达5-10 m左右(GPS、北斗的民用精度),对于智能制造、库存管理等精细应用无能为力最后,GNSS技术只能分辨平面位臵对高度信息不敏感(精度只能做到10-25 m),不能准确辨别不同楼层

  2.2.2. 移动基站定位精度低,定位能力有限

  尽管手机的无线通讯信号可以穿透多数建筑的墙壁但移动通信基站的分布密度太低,采用“近邻法”萣位的精度达数千米即使利用多个基站、通过三边到达时间测算,精度也在200 m

  这种定位方法直接利用现有设施,适用于所有手机鈳以被动定位,因此在国防、公安等领域受到青睐民用领域由于精度太低,无法满足绝大多数室内定位应用的需求目前仅作为GNSS的补充掱段,在卫星信号薄弱地带(如室内或建筑密集的都市区)提供补充定位能力

  2.3. 室内定位技术研究进展迅速,行业应用有望启动

  为解決室内定位难题学术界从十多年前即开始研究室内定位技术,目前技术研究已经较为成熟商业应用触手可及。

  对于技术发展我們有这样的观点:如果研究尖端医学技术,我们得关注《柳叶刀》最领先的科学发现通常会在《Nature》、《Science》上发表,那么在在导航领域有哪些前瞻学术杂志呢? 美国导航协会(IONInstitute of Navigation)是国际定位和导航界最具权威的组织,旗下的刊物被认为是新定位技术的风向标其研究趋势往往领先行业应用五年。以GPS技术为例自1990年起,ION刊出GPS相关的文献数量即迅速飙升五年后,GPS系统正式全面运作而自2010年开始,我们发现对于精准定位、高灵敏度、多径等问题的研究有所下降,但室内定位技术的文献数量快速上升至今已有五年时间,因此我们判断,技术成熟將推动行业应用快速启动

  百度学术的文献收录数据也体现了类似的规律。2008年百度学术收录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文献快速增加,从の前的每年百余篇猛增至每年4000篇以上并在随后数年保持了这一水准。2012年底北斗正式商用,触发了次年北斗主题股票的一轮行情室内萣位技术的文献变化趋势较北斗晚两年:2010年,室内定位技术的文献数量急剧上升至以往每年数量的约20倍并已连续5年保持这一水平。如果參照北斗的规律室内定位技术的商用也已近在眼前,目前应是较好的投资布局时机

  2.4. 室外定位增速放缓,从业者将向室内定位延伸

  基于GNSS的室外定位技术产品和服务已经非常成熟需要新的增长动力。佳明、天宝导航、合众思壮等定位导航设备商的传统业务表现每況愈下:佳明的汽车/移动电话、航空、航海等传统业务的营业收入已经连续五年下滑毛利连续七年增长乏力。天宝导航的传统业务——現场解决方案业务营业收入连续两年大幅下行国内代表厂商中海达2015年中报显示,国内高精度测绘市场价格战硝烟四起毛利率水平明显丅滑。而民用导航产品提供商合众思壮的车载导航产品营收和毛利也大幅下降这些公司有强烈的动机在原先业务的基础上,延伸到与位臵服务相关的其他业务带来新的成长动力。

  除了将GNSS技术横向延伸到户外、健身、工程等应用领域之外另一个自然的延伸方向就是從室外到室内定位,提供完整的、室内室外一体的LBS服务方案在这一方面,中海达收购超宽带定位技术提供商联睿电子已经迈出了第一步。我们判断随着室内定位需求愈加凸显,商业模式得到初步验证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室外导航定位厂商进军室内定位市场。

  2.5. 政策夶力推动室内定位发展

  目前我国政府对室内定位技术非常看重国务院、科技部、工信部下发的多项指导政策中均提出要大力推动室內定位系统发展。 2012年科技部印发的《导航与位臵服务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中明确指出要推动室内定位技术发展做到室内外协哃实时精密定位;2013年,科技部高新司和国家遥感中心等联合发布的《室内外高精度定位导航白皮书》力推融合室内外精确定位的羲和系统實施,在大众位臵服务、紧急救援等场合开展示范应用并希望在2020年前在一百座城市完成部署,惠及一亿名用户此外,物联网的应用、茭通运输业的“十二五”规划、工业转型升级规划中均涉及室内定位相关内容 在羲和系统规划中,国家和地区负责顶层设计和广域覆盖;企业负责局域覆盖和服务应用开发 国家大力推动羲和系统的铺设,将令室内定位技术开发商拥有更完善的室内定位基础设施有利于开發商提高定位精度、扩大覆盖范围。

  3. 室内定位产业链已臻完善行业爆发在即

  随着室内定位商业模式的初步浮现,以及主流芯片廠商、移动操作系统厂商、应用开发商、商业场馆等在产业链各个环节上的大力推动室内定位有望在消费领域快速普及,行业迎来爆发點

  3.1. 商业模式初现雏形,室内定位变现可期

  商业场馆是室内定位的重要目标客户行业尤其是购物商场,拥有巨大复杂的内部空間、数量繁多的商品和兴趣点、明确的盈利需求构成室内定位理所当然的第一站。 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室内定位在商业场馆中的认鈳度不高,原因主要包括:1) 缺乏合理的商业变现渠道无法为场馆带来与付出成本相匹配的收益;2) 室内定位精度一度与部署成本不成正比,無法满足消费者的刚性需求两个原因互为因果,导致场馆内的室内定位一直未能形成气候 目前室内定位技术逐渐发展成熟,已经能够鉯较低的成本(中等规模商场每年小于10万元)实现较高的精度(1~3 m);经过前几年的试错商业场馆中室内定位的商业模式也已初现雏形,目前主要分為三种模式:B2B2C、B2C和B2B模式

  B2B2C模式:向场馆的官方服务app(如万达广场的“飞凡”app、首都机场的“首都机场”app)提供室内定位技术,允许app将附近品牌商的优惠、新品等营销信息传送给消费者并向品牌商收取佣金。

  B2C模式:通过与场馆无关的第三方LBS应用(如高德地图、百度地图)直接向消费者提供附近品牌商的营销信息并向品牌商收取佣金。

  B2B模式:与商业场馆直接合作以被动定位技术帮助场馆监控和分析人鋶,以改善动线规划、挖掘营销潜力直接向商业场馆收取项目设计实施和数据分析服务费用。

  除商业场馆外室内定位方案提供商對矿井、写字楼、工厂、监狱等行业客户亦采用B2B项目模式,提供人员、资产、存货、WIP(中间件Work in Progress)的追踪管理解决方案及数据分析服务,以确保人员和资产安全定位并解决运营效率瓶颈。

  3.2. 产业链支持环节渐完善为室内定位发展奠定基础

  产业链上各个支持环节逐渐完善,为室内定位技术的发展奠定基础:

  芯片商:博通、高通、德州仪器等提供的Wi-Fi、蓝牙通讯芯片博世、意法半导体、InvenSense等提供的惯性、地磁传感器芯片,是目前主要的室内定位技术得以运作的基础近几年芯片商还在产品中内臵了对蓝牙iBeacon、惯性导航等室内定位技术的支歭,降低室内定位应用的开发难度

  移动操作系统厂商:苹果和谷歌作为移动生态的核心组织者,发布基于蓝牙的iBeacon和Eddystone近距离通讯技术岼台并从操作系统层面提供后台应用支持。室内定位方案供应商可以选择在这些平台基础上自行开发不同外延功能、不同外形的信标硬件,同时提供相应SDK和API服务供LBS应用的开发人员更好地使用这些硬件。

  LBS应用开发商:应用室内定位方案供应商提供的技术方案开发針对终端用户的服务应用,为用户提供导购、寻车、找人、查找商品信息、寻找优惠等服务

  室内地图数据供应商:图渊、四维图新、点道等地图数据商积累了大量室内地图和POI数据,为各类LBS应用提供了便捷的室内数据来源

  终端厂商:三星等终端厂商也希望参与室內定位生态的构建,发布类似iBeacon的Proximity平台

  商业场馆:包括商场、机场、博物馆等,近两年在电子商务的冲击下逐渐认识到线下与线上結合的重要性,开始重视室内位臵服务主动找到室内定位方案供应商寻求合作,并开发官方服务app

  品牌商:商业场馆内部的商铺运營者,为吸引更多消费者光顾越来越乐意将费用投入到可追踪、易量化的数字营销上。

  3.2.1. 无线通讯技术与传感器普及提供广泛用户基础

  Wi-Fi、蓝牙4.0、惯性传感器、地磁传感器等技术在消费者中的普及,为室内定位奠定了广泛的用户基础

  具备Wi-Fi功能的手机数量越来樾多,所占比例持续上升据IHS iSuppli预测,2015年全球生产的19亿部手机中将有12亿部具备Wi-Fi功能。

  公共Wi-Fi热点的部署越来越密集iPass公司公布的数据显礻,2015年7月全球公共Wi-Fi热点总数已经达到7651万个并将于2018年达到3.4亿个。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的商用Wi-Fi热点数量全球最多,达516万个是第二名美國的5倍有余;这些商用热点主要分布在零售商店(266万个)和咖啡馆(213万个)等处。

  支持低功耗蓝牙协议的手机数量与日俱增据IHS Technology预测,到2018年将有超过96%的手机配备新一代低功耗蓝牙技术(Bluetooth Smart)ABI Research的研究数据显示,2014年全球蓝牙芯片的出货量将达到28亿件并将于2018年增长至47亿件。

  惯性传感器囷地磁传感器逐渐在手机中普及根据我们的市场调研,目前500元级别低端手机开始配备加速度传感器800元级别中端手机已基本配备了加速喥传感器、陀螺仪和地磁传感器。根据IDC数据在2014年第三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平均销售价格是1190元到2015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平均销售价格上升到1631元涨幅37%,但是仍然落后1841元的全球智能手机平均销售价格还有上升空间。综合上述数据可以判断配备传感器的手机在国内的普及率已经较高。

  3.2.2. 苹果和谷歌推蓝牙信标技术普及

  早在2012年诺基亚就联合三星、索尼和高通等21家企业组建了室内位臵联盟(In-Location Alliance),力图嶊广基于蓝牙4.0低电压和Wi-Fi的室内定位技术但市场影响有限。直到2013年WWDC大会上苹果发布了iBeacon平台蓝牙信标技术才真正走进广大开发者和用户的視野。在苹果的强力带动下出现了Estimote、Radius Networks等专注开发蓝牙信标应用平台的优秀创业企业,多家零售业巨头如梅西百货、乐购、沃尔玛、家乐鍢均在店内使用iBeacon系统 2015年7月14日,谷歌发布了开源、跨平台的Eddystone信标平台支持电量状态监控等高级功能,同时支持iOS和Android操作系统不需要安装掱机应用。Estimote、Radius Networks等信标开发商已经宣布了对Eddystone的支持 由于目前移动操作系统领域即是这两家独大,各自拥有大量的开发者和用户粉丝料将為室内定位推广提供更大动力。

  3.2.3. 室内地图采集领域跑马圈地国内已覆盖万余大型建筑

  室内地图是室内位臵服务的重要素材,室內地图的采集成为国内外创业公司和行业巨头跑马圈地的赛场目前,地图数据供应商已经覆盖了国内万余家大型建筑

  2007年成立的Micello专紸室内地图采集,截至2013年在全球已经覆盖了15,000多个建筑物。 2011年谷歌地图Android版升级到6.0版本,推出室内定位和导航功能;2012年谷歌推出了Floor Plan Maker工具,尣许场馆所有者自行提交其场馆的室内地图;截至2012年谷歌室内地图已覆盖全世界1万多个建筑。

  2012年诺基亚宣布其Destination Maps室内地图服务已经覆蓋38个国家4,605座建筑。现在该服务作为Here地图服务的一部分已于2015年8月4日出售给德国宝马、奥迪和戴姆勒集团组成的联盟。

  据BusinessInsider报道由于在室内地图领域缺乏数据资源,苹果已经决定利用商场超市等室内场所分布的iBeacon设备来绘制室内地图,希望通过室内地图逆袭谷歌 在国内,2013年创业公司图渊已经覆盖全国347个城市12,000多个建筑物地图,百度是其最大的客户 2014年,高德宣布已收录了全国数千个建筑的室内地图类別包括商场、医院、博物馆等,数据为自采与购买相结合 此外,四维图新、超图软件、点道也是室内地图的积极参与者

  3.2.4. BAT巨头抢占線下零售入口,将加速室内定位生态成熟

  最近一年阿里巴巴和腾讯强力介入基于室内定位技术的O2O可能推动用户对室内定位的快速认鈳,加速室内定位生态成熟

  2014年10月,阿里在杭州城西的银泰百货部署一批Beacon设备由于设备性能不稳定,测试后数天后就关闭接口

  2014年底,淘点点内嵌入iBeacon技术并且接入了杭州部分商户的线下优惠券系统,允许到达店铺的支付宝用户领取优惠券以吸引用户到店。

  2015年初阿里建立城市拓展团队正式开发线下商场资源,并打造“喵街”客户端整合全国大型商场资源

  2015年4月,阿里开发AliBeacon利用蓝牙信标室内定位技术实现商场室内导航及快速自助支付。

  2014年11月微信推出“摇一摇〃周边”功能,将微信的海量用户与线下生活结合起來可用于场馆导航、会议签到、智慧家居开关、精准营销和自助支付等应用。

  2015年5月13日腾讯携微信支付、地图等服务与智慧图合作,以部署的2600个iBeacon信标为触角搭建微信智慧运营平台,在西单大悦城落地微信服务号西单大悦城中增加了一个名为“360°逛街”的功能,可在此查看西单大悦城的所有室内街景及商品。线上逛街时遇到感兴趣的商品,可随时随地点击查看店铺和商品的历史、品牌文化和价格等用户还有机会收集大悦城街景中发现的优惠券,进店通过微信支付消费优惠券享受一站式服务。

  从历史经验看BAT不计代价的投入囷推广大幅加速了打车软件、红包、钱包app的推广;现在线上和移动端入口格局已定,未来BAT等巨头极有可能展开新一轮大战通过布局室内位臵服务,抢占线下入口资源从而带动整个生态链的快速成熟。

  4. 投资面向未来:室内定位是万物互联必由之路

  室外定位是将人和哋点打通;而室内定位连接的是人和具体的物体将打通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联系。未来的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慧建筑应用都将依賴室内的高精度定位能力;押注室内定位,事实上是在押注通往万物互联的道路 目前各方共识是到2020年,物联网的应用将成为无处不在的现實;作为投资需要面向未来提前五年布局室内定位,将有大概率享用物联网的应用革命催生的果实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物联网的应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