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对高等教育的反亚文化对个体的作用包括不包括

全国2006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一、單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錯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选项是有关犯罪学学科性质的几种学术观点,其中多数人所赞同的并为教材所认可的观点是( )
A.法学观点 B.生物學观点
C.社会学观点 D.多学科交叉的(独立的)综合性观点
2.古典犯罪学派最负盛名的代表人物是( )
C.贝卡利亚 D.边沁
3.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同一行为是否为犯罪行为可以有不同的认定表明犯罪具有( )
A.社会性的属性 B.阶级性的属性
C.相对性的属性 D.随意性的属性
4.改革开放后,我国犯罪地域分布出现了姠( )
A.西南倾斜现象 B.东北倾斜现象
C.西北倾斜现象 D.东南倾斜现象
5.心理分析法主要用于( )
A.研究犯罪动态 B.研究犯罪工具
C.研究犯罪构成 D.解释犯罪原因
6.经济轉型过程中犯罪的增长意味着经济对犯罪的亚文化对个体的作用包括一般是( )
A.直接的 B.事先的
C.被动的 D.间接的
7.市场经济的负效应,导致了个体犯罪欲念的( )
8.下列诸项中属于犯罪相关因素的是( )
C.工具 D.引起犯罪的现象
9.被害的受容性是指( )
A.被害人在遭受侵害时的一种顺应状态
B.被害人在犯罪侵害前容易接受加害者的诱导或容易成为加害者选择为侵害对象的特征
C.被害人由于自身刺激的行为而招致犯罪人对其实施犯罪行为的驱动性
D.被害人在遭受侵害时的一种反抗状态
10.短期犯罪预测的预测时段一般是指( )
11.教育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中的( )
A.临时性措施 B.战术性措施
C.战略性措施 D.被动性措施
12.人民调解委员会任期为( )
13.保罗?费尔巴哈提出了一个著名的犯罪预防理论是( )
A.社区参与论 B.环境预防论
C.心理强制论 D.被害预防论
14.在下列方法中属于收集犯罪资料常用方法的是( )
A.问卷法 B.比较法
C.统计法 D.分析法
15.当代犯罪学研究中,居于主导地位的理论是( )
A.犯罪经济学理论 B.犯罪心理學理论
C.犯罪生物学理论 D.犯罪社会学理论
16.在我国犯罪数量统计一般( )
A.以实际发生案件数为主 B.以警方统计为主
C.以检察院统计为主 D.以法院最终判决數为主
17.已经发生并被发现由于种种原因而未举报或举报了未予统计的犯罪数是(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亚文化对个体的作用包括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