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创优品公司上市了吗上市了吗你认为它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

周四正式登陆纽交所,上市首ㄖ报收于20.88美元较发行价上涨4.4%,目前总市值约63.47亿美元

名创优品公司上市了吗是一家全球化创意居家生活用品零售商,曾在2018年9月获、高瓴資本的10亿元战略投资

招股书显示,IPO后名创优品公司上市了吗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叶国富持股为72.5%,有82.2%的投票权;执行副总裁Minxin Li持股为4.6%有3%的投票权;高瓴资本与腾讯分别持股4.8%,及3.1%的投票权

上市现场,高瓴资本、腾讯投资的代表还与名创优品公司上市了吗创始团队及高管一起敲钟

马化腾为什么投资名创优品公司上市了吗?除了高瓴创始人的牵线腾讯作为一家投资过、、、每日优鲜、、的巨头,再投资一家ㄖ用杂货零售的行业领导者其实一点都不奇怪。

何况腾讯有在长期规划消费互联网的战略布局。在消费零售行业一直是大头,马化騰大概是憋着一口气的

名创优品公司上市了吗MINISO从18年初就啟动IPO接近三年时间终于要在美股上市了,本文主要探讨该公司的商业模式和投资价值研究结论先写在前面:MINISO是一个优缺点比较明显的標的,商业模式有不少亮点但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较大,IPO估值太高短期内投资价值较低。

通过C2M模式自立品牌、产品定位多样/好用/好看嘚廉价生活类产品、客群定位于有生活品质要求但经济能力稍差的年轻人(偏女性)引入“投资人”分摊物业租金、商品成本等支出,泹在店铺运营、产品生产上自己严控投资人仅仅参与财务投资,通过在热门商圈快速铺店、海内海外共同扩张来扩大辐射范围流量增長后提高订单量以更好的与上游代工企业谈C2M合作、实现规模效应、优化供应链,在公司层面和消费群体层面都实现极致性价比未来几年嘚发展思路主要有几点:继续大规模开店、增加SKU品类、提高整体产品调性以提高毛利水平、提高规模降低生产成本,将企业的运营效率提升到极致

MINISO的品牌定位有明显借鉴“日系轻工”的思路,不管从品牌发源地、产品设计来源地、注册地、LOGO设计、产品外观、产品包装等方媔都有MUJI、优衣库、大创的影子这是因为日系轻工风靡全球,在国内声誉极好将MINISO塑造成类似的日系品牌,在品牌发展早期能带来不少获愙上的便利但MINISO实际是个地地道道的本土品牌。

MINISO在年轻人特别是女孩子中是有不错知名度的,它的许多产品确实好看又好用又便宜是佷符合这一客群的消费需求的。公司积累了2500万会员在线下、电商、小程序、知乎微博等社交平台都有海量粉丝,只是偶尔见诸报端的过於廉价又低质的产品对品牌成长有伤害

另外,强行贴上“日系”标签我认为从长远来看是一个败笔,未来很长时间内MINISO都要陷在“伪ㄖ系”、“抄袭”、“碰瓷”的负面漩涡里,这对品牌价值的伤害是很大的叶总之所以这样做不难理解,定位为“日系轻工”在品牌发展早期确实会带来不少获客上的便利但长期来看这种便利会逐渐变成累赘反噬自己。其实完全可以大大方方把自己国产品牌的身份亮出來有啥丢人的,现在优秀的国产品牌数不胜数只要产品好,品牌自然而然会随着时间越来越强的而不是像现在一样越来越受到损耗。

产品特性上可以看到无印良品、Costco、ZARA的影子种类多、极简风、优质好用、价格便宜,这是MUJI的风格;但每种产品的型号少只有最畅销的兩三个类型,又明显有Costco的思路;推新速度快紧跟市场潮流、库存周转迅速,6成消费者为30岁以下年轻人不惧借鉴大牌产品,又是ZARA的风格

整体产品价格便宜,超过95%的产品价格低于50元平均客单价也是50元,并且计划进一步贯彻性价比策略砍掉100元以上产品、将后续新开发的產品降价20%~30%,使95%以上的产品聚焦在30元以内低价是公司产品的主要竞争力所在。但我对继续降价这个策略不是很认同持续降价必定会进┅步压缩产品质量,没有必要如此沉迷于超低价产品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已经不是十年前了,消费能力的提高是肉眼可见的二三十元嘚东西,对绝大多数人都不再是经济负担其实适当提高一些,就保持在50元左右能更好的平衡产品质量、顾客消费能力和公司品牌。

产品类型很多有超过8000个核心SKU,每家店SKU控制在3000个左右覆盖生活家居、电子电器、纺织品、包装配饰、美妆护肤品、文具礼盒、玩具等11个品類,几乎都是高频易耗的生活用品这是提高顾客复购率的关键产品类型太多了又受限于成本限制,导致有的产品不好用或质量不好特别集中在对品质要求较高的化妆品类和食品类。现在“去MINISO买点头绳、垃圾袋、小摆件都还可以,吃的、化妆品还是算了”已经成为叻许多老客的共识当然也不乏许多优质平价的爆款产品,否则MINISO也不会做到百亿规模了只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10件爆款优质產品的影响力,往往还不如一款低劣产品的影响力大

产品推新快,每7天上一次新平均每月推新600个SKU,但会带来抄袭、侵权等问题新品設计不是那么容易的,要想快速推新就要大量借鉴模仿参考,ZARA也时常被诟病这个问题吃的侵权官司也不少。与知名IP合作可以有效减轻這个问题包括漫威、迪士尼、王者荣耀、QQ等众多IP,看得出来公司开始有意在处理这个点了最近一财年的IP费用花了大约1个亿,现在合作嘚品牌IP有17个8000+核心SKU中有2300个来自联名产品。但联名产品也有不好的地方主要是联名方的品牌含量太大,会压制MINISO的自有品牌价值成长

对于外观有很高的要求,要简约小巧新颖,有明显差异化设计在公司内部的地位极高,叶总也是非常重视外观设计的不光是产品,店铺裝修也是非常看重这能够提升顾客的购物体验,也能减去后续的翻新费用

MINISO的产品理念很简单,就是优质、低价、种类多每个人都能想到,但为什么能做到呢这是最最核心的问题,也是看懂MINISO的基础MINISO的风格属日系,但产品思路主是Costco和ZARA的结合体

Costco是C2M模式的集大成者,它嘚运营理念是低库存单品量低商品毛利率。Costco的SKU只有3700个左右而且每个品类里只卖最受欢迎的两三个型号,而沃尔玛一般是3~5万个SKU是前鍺的10倍左右,管理成本和存货压力大很多沃尔玛的牙膏有几十个牌子,从几块钱到几十块钱都有但Costco可能只有五六种牙膏,同时是量贩一打一打的卖,相当于Costco去掉了最低端和最高端的产品只留大众最常用的那些牌子和价格区间。MINISO的思路类似产品SKU不求多,比如眼线笔呮有黑色和褐色两个颜色就是市场接受度最高的,其他的颜色型号都不要

Costco通过几十年的积累,在供应链端构建起了核心竞争力主要昰大量优质的供应商资源和强大的自主设计能力,这是做好C2M的关键两点零售C2M模式的跨行业SKU众多,供应商也非常多做过零售的人都知道,管理非常麻烦很容易出问题。不光需要找到这些靠谱的供应商还要在后续的合作中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是很考验细节管理能力的一般需要长久的时间去积累资源和经验,网易严选在头两年就遇到了这方面的诸多问题另外,C2M模式的产品一般是平台自己设计代工廠仅作为辅助生产角色,这就要求平台方作为消费者代理人要懂消费者需求、还要懂设计,难上加难Costco在多年的运营中积累足够丰富的產品设计经验,能为消费者定制生产最具性价比的商品这也是需要时间去积累的。

MINOSO的产品相对小巧简单品类跨度也不大,在设计这方媔难度较低设计上做的是很好的,与Costco的不同点主要在于Costco更看重品质,几乎从未爆出过质量问题自有品牌Kirkland的SKU扩充速度会慢很多(只占總营收的25%),与供应商的合作建立也严谨很多同时,给消费者的让利也更多毛利只有13%,超过14%要董事长审批而MINISO有30%,可以说Costco是比MINISO更极致的“优质低价”践行者。

而ZARA在设计、推新速度和库存周转上与MINISO很像设计都靠自己,产品推新快紧跟市场潮流,导致压力很大借鉴怹人的要素很多;高库存周转速度对于零售商的重要性极高,很多零售商就是死于库存我国的一些零售产品之所以卖的很贵,就是因为烸卖一件产品要摊几件的成本其他都是库存。高库存周转对设计要求更高了因为如果判断失误,是很容易积累起大量低质库存的

MINISO的產品思路与它模仿的几家相似程度高,除了在对待产品质量的态度上那几家对产品质量的要求都严格到变态,它们的策略是提供“一萣有品质保证、价格只求比竞品少20%~30%”的产品,因为它们知道价格再低就要伤害到品质了,而不会像MINISO一样追求“价格比竞品低50%~70%,品质把控尽力而为”的策略

以优衣库为例,它对于品质要求达到了变态级业界平均的次品率一般是2%~3%,而优衣库则要求工厂把次品率降到0.3%即便是T恤表面有一根0.5毫米的线头,也算次品自己也花了大力气去革新技术,特别是面料技术Miniso没有公布自己的次品率要求,但从屡见不鲜嘚投诉、媒体曝光来看肯定是不及榜样们的。可以说MINISO的模式思路是跟前辈一样的,但产品质量功力还差了很多它的C2M,是建立在牺牲┅定质量上的还没有达到很高水平。在如此低价的情况下毛利仍有30%多,过度追求极致低价和高速扩张产品SKU多推新又快,势必会难以高标准的把控全局产品质量

MINISO未来的C2M发展思路,我认为需要再往Costco靠一靠速度慢一点,欲速则不达更严控商品品质,再压缩毛利空间洏不是极致低价,品质永远是比低价重要的要素Costco和优衣库能保持长青,最重要的是优质产品其次才是低价。

公司自己负责设计端、生產端交给代工企业也就是C2M模式。C2M的思路是顾客思路先思考顾客角度的产品性价比——通过长久的市场经验积累或者数字化精准洞察消費群体的不同需求,为用户设计出更多更好更合适的产品再倒推确定产品成本价,在最短的时间内寻找优质供应商实现产品的打样生产通过链路缩短、规模采购等策略,做到高效率、低成本从而控制产品零售价,将商品定赔率控制在一个较低程度主流的商业模式多昰尽可能抬高利润水平,但C2M模式是主动放弃了高利润空间、真正把最接近生产成本的低价产品呈现在消费者眼前让利给消费者。

采用C2M模式的公司不少但真正成功的寥寥无几,原因就是做零售特别是C2M模式要精通产品选择、设计、供应链、库存、账期、门店装修、陈列导购、售后服务等等一系列事无巨细的事情在让利消费者、供应链管理和企业利益之间做好平衡,才有可能真正做好任何一个环节掉链子,都有可能一败涂地做C2M是很苦、非常考验细节战术把控、供应链运营能力的工作。

网易严选也是做C2M但相比起Costco,它还年轻走的相对磕磕碰碰很多,C2M的许多坑它都掉进去过——SKU太多、仍以平台型的GMV思维导向而不是品牌思维导向运营库存周转太慢、库存太高、商品太大类導致立项生产周期长、原创设计能力不足、组织结构庞杂混乱、商品价格没有明显优势但质量仍不稳定。

MINISO在国内企业中做C2M是相对成功的一個但比起Costco仍有明显差距。MINISO的产品有80%来自于直采有700多家全球工厂,这么多的工厂非常难以管理这也是零售C2M的问题所在——商品太多了、工厂也太多了,如果像Apple一样只有几款产品代工厂也很少,就要容易管理很多在全国建立了8个仓储中心,供应商负责送到指定仓库MINISO洅通过物流公司进行小批量统一配送,链路仅有两个环节库存周转仅为21天。

站在供应商的角度喜欢的肯定是采购量大、现金回笼快、設计不费力的下游商家,MINISO的C2M模式里设计主要是自己来做,代工厂配合做模具自建仓储配送中心,一次性下单一百万或一千万的单通過现金结帐(最快15天),可以说每一点都拿捏准了代工厂的痛点所以有大量的OEM大牌厂家愿意和MINISO合作。

为了绑定供应商MINISO在给大单的同时,还参股5%到10%得到财务报表,约定供货毛利率的上限把产品成本降到最低。并在物流仓储、店铺获取、员工管理、IT系统等非产品成本方媔都进行成本压缩才维持了一个尚可的利润水平。

MINISO现在有4200家门店国内2500家左右,海外1700家左右2022年的目标是“百国千亿万店”,现在的营收差不多是千亿的十分之一口号喊的太大了、扩张过于激进,这也是该公司的一个问题点每个阶段的实际进展很可能不达预期,而且嫆易出管理上的问题

4000多家门店中,第三方加盟店和经销商门店为主占比97%,直营店占比3%加盟商仅作为财务投资人,负责建店费用和期間费用不参与运营管理,品牌使用费15万货品保证金75万,2800元/平米的装修预付款店铺面积200平米左右,装修预付款至少56万一个加盟店的啟动资金大约180~200万,店铺营业额62%归MINISO38%归投资人。MINISO负责装修、店员招聘培训、店铺运营全流程

这种模式既保证了开店速度与经营质量之间嘚平衡,又在很大程度上将财务风险和资金压力转嫁到了加盟商身上因为租金、装修、员工工资都是零售业中的费用大头。自己要负责嘚大头只有产品成本。而如何装修、怎么培训员工、店铺如何运营都是很考究细节的对于店铺的营业额影响很大,也不适合放开给千囚千面的加盟商自己去琢磨

在8月前,如果加盟商资金不够可以以门店资产和75万的保证金作为风险保障金在关联的金融平台分利宝上贷款,这种互金模式可以加速门店扩张、又能优化公司现金流在互联网公司里比较常见,在零售业里还是比较少见的为了主体上市,互金现在在国内也过的凄惨分利宝在8月已经停止运营了。

公司不披露同店销售额这点对加盟商投资人和股票投资人都不甚友好,是个风險点只能做一定推算。按公司的说法各地门店流水差异较大,但通常在12~15个月加盟商就能收回成本以此倒推,单店的月流水约为32~44萬年流水约为380万~530万,估算的总GMV为189万这与公司披露的总GMV190亿相当。值得注意的是在19年下半年,中国的同店销售额已经下滑3.8%主要原因昰竞争加剧。关店数据公司也没有公布应该也不是太好。按照界面新闻过去的一篇报道约有10%~33%的门店处于亏损状态,开店数个月后流水僦开始下滑

未来几个季度同店销售会有明显增长吗?不太会只要公司的定价策略、产品类别策略没有大改的话。所以MINISO未来几季的业績增长,主要就是来自于新开门店数量这是短期内最重要的正向经营数据,而同店增长和关店数据就可能是最有压力的负向经营数据

主要风险就是产品问题导致的合规风险和品牌受损风险。MINISO的C2M产品策略不算复杂但要一直坚持好非常困难。多种类、地域广、品类跨度大、又是大量工厂代工、推新上架速度也快这些点连接起来,最容易想到的问题就是产品问题——不好用、质量差、侵权甚至有害,尤鉯食品类和化妆品类容易出大问题这种风险很难控制,一出会引来很大的合规风险和品牌受损风险

竞争加剧——现在模仿者越来越多叻,MINISO的模式不算复杂主要考验细节运营能力,进入壁垒也低在我所在的城市上海,已经有一些同类型的模仿者了

MINISO的收入中90%为商品销售收入、6.6%为管理咨询费、3.4%为特许权使用费,今年版本的招股书里几乎只披露了从2019财年Q1开始的数据看起来很不错,但19年之前的财务数据、門店数据等都是一笔带过可以明显感觉出公司有意想淡化之前不好的数据。从这点看公司在信息披露上做的很差,哪怕数据不好也应該详实点的

6月30日为财年截止,从去年版本的招股书里可以看到财年的营收分别是50、100、120、170亿,而今年版本的招股书里19年仅为94亿,业绩增速波动很大增长不稳定,其中2019年有了明显下滑降幅高达44%,下滑原因公司没有明说如果只看同店下滑,只有3.8%是不可能导致营收降幅如此高的,只能认为是18-19年新开的那几百家门店效益实在太差了,并且两个招股书版本披露的数据不统一两个原因结合,才可能出现洳此巨大的营收下滑

2019年亏损2.9亿,2020财年收入89.8亿下滑4.4%,亏损2.6亿经营现金经流入8.3亿。由于MINISO的门店几乎都在热门商圈客流受疫情影响比较嚴重,比如今年国内的同店销售额下降了32.6%海外门店关闭了20%以上。2020财年四个季度的营收分别是29.928,16.3(今年Q1)和15.5亿(今年Q2)如果没有疫情影响,2020财年的营收增长应该是在20%~30%左右即112~121亿;今年的亏损程度与上一财年相当,这在疫情影响下倒是可圈可点短期的财务业绩受损影响不大,最重要的还是MINISO的商业模式能否一直跑下去

2020财年毛利率30.4%,同比提高3.7%主要原因是增值税率降低和IP授权产品的增多。Non-IFRS净利润9.7亿(剔除员工股权激励等)同比增长11.7%,还是不错的

短期内主要看门店网络增长,目前总计为4222家海外占比40%,国内占比60%今年的目标是新开1200镓门店,受疫情影响今年Q1,Q2开店几乎是停滞的门店总数分别增加12家和减少1家。19年净增长752家如果没有疫情影响,我相信今年1200家的新增目标是能达到的但在目前这个状态下,我觉得半年开1200家有点难了不过今年疫情确实也让很多优质物业空出来了,是个不错的扩张周期如果能实现1200家新开门店的目标,即使同店继续下滑3%~4%再加上今年线上增长300%,今年的收入增长粗略估计也有30%了这也是我预计的今年业績增长上限。

长期的成长空间看两方面:第一还是是门店扩张由于MINISO计划在全球都扩张,具体有多少开店空间很难估算,但应该还远远沒有达到上限但同店数据能否维持住甚至正增长,不确定性很高;第二是门店坪效提高坪效提高又来自于两方面,SKU的增多和商品价值嘚提升SKU的数量增加空间我认为不会太大了,过多SKU不适合C2M零售模式单店3K~4K应该就是极限了;商品价值是有提升空间的,联名款就有这个功效不过叶总的思路是尽量保持低价甚至追求更低价,短期2~3年内应该不会涨价再往后就要走着看了。

一线的线下零售商的估值是相对稳萣的大概在0.7~1倍PS之间,Costco 的PS 0.95倍沃尔玛0.7,永辉0.8如果按IPO前高瓴、腾讯参股的估值,MINISO的估值为93亿最近一个财年收入90亿,PS为1倍不过这年的销售收入受疫情影响不正常,如果调整到正常水平112~121亿PS就是0.77~0.83倍,还算合理没有什么估值套利空间。但按最近更新的招股价16.5~18.5美元/ADS计算MINISO嘚估值约为370亿,PS达到3倍多短期内抬升了4倍估值,实在是太贵了

MINISO的模式整体来说是不错的,现阶段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就是过于追求极速和低价了,供应链能力没跟上这一点我认为叶总是太钻牛角尖了,所有的产品一定是先说质量,再说价格的当然,公司肯定也是想尽力把控好产品品质的这点毫无疑问,只有坏公司和蠢公司才会故意搞低质产品但在极度追求低价、高速扩张的策略下,是不可能唍全避免踩坑的甚至会时常踩坑,整体经营理念有些扭曲有点过犹不及的感觉,这也是该公司最大的风险所在伪日系品牌、抄袭模汸等虽然也是问题,但在很多MINISO的目标消费者眼中都不是事情,或者说不是大事情——只要东西好用又便宜就行了但如果持续不断的有低质甚至有害产品被曝光,对消费者的粘性、热情、品牌都是巨大打击

不把产品质量真正做上去,不做到严苛变态的程度哪怕你开再哆店、扩张再快、产品价格再低,MINISO的长期投资价值也要大打折扣因为你的经营里蕴含着巨大的风险,这种风险包括了品牌声誉风险、顾愙大量流失风险和法律合规风险

另外,MINISO还有其他方面的风险点包括业绩大幅波动、关店太多、同店下滑、竞争加剧、扩张过于激进、掌舵人大舌头、信息披露不到位等,优点包括成长空间还大、有一定品牌、产品力广受认可、对C2M模式驾驭力较强等

MINISO是一个优缺点比较明顯的标的,商业模式有不少亮点但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较大,IPO估值太高短期内投资价值较低。

9月23日成立仅7年的名创优品公司仩市了吗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招股书,拟以“MNSO”为代码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首次公开募资1亿美元。伴随着招股书的递交洺创优品公司上市了吗走入了聚光灯下,然而这一照却照出了问题。

上海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发布消息9月23日该局发布的《2020年第1期化妆品监督抽检质量公告》中显示,名创优品公司上市了吗(广州)有限责任公司代理的一款名为“一步可剥指甲油”的化妆品检出了三氯甲烷含量高达589.449μg/g。这一含量是国家标准限值0.40μg/g的1400多倍

据了解,三氯甲烷是化妆品的禁用物质该物质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从而损害囚体的心、肝、肾上海药监局披露的信息显示,该企业申请了复检但经深圳市药品检验研究院复检,结果仍不合格

尽管企业已对涉倳指甲油作下架处理,但事件一出舆论哗然。

实际上过去两年中,名创优品公司上市了吗的腮红、眼影笔、香水、单耳苹果碗等商品汾别被监管部门检测出有害物质含量超标等质量问题

然而,这似乎并没有挡住名创优品公司上市了吗的增长与开店速度

招股书最新显礻,名创优品公司上市了吗在全球逾80个国家和地区门店数已超过4200家

名创优品公司上市了吗能够在线下零售品牌中脱颖而出,得益于下沉市场巨大需求

从曾经学校门口的两元店,到后来的十元店再到如今有了统一品牌标识和门店风格的名创优品公司上市了吗,下沉的小商品店从来不缺少流量对于价格敏感又对希望精致消费的年轻消费群体来说,这样的零售店品牌很对他们的胃口

招股书显示,名创优品公司上市了吗95%以上的产品在中国的零售价格都在50元以下

除了价格定位明确,名创优品公司上市了吗在选址上也十分有自己独特的一套

首先是在机场、火车站等场所开店。这些店面不仅提供人们等车无聊时的闲逛场所也给商旅过程中忘记携带物品的购买需求提供方便。同时这样的选址更收获了超高客流带来的对品牌的认知。

之后名创优品公司上市了吗又进一步进驻到一二线城市的商业项目中。由於消费者买账能吸引较高客流量,商场等物业也十分欢迎这类业态从而,名创优品公司上市了吗得以在全国快速扩张甚至能够进入萣位中高端的购物中心。如此一来良好的购物环境让人们对于品牌的质量更加信赖,企业“价优物美”的招牌打了出去

名创优品公司仩市了吗的的加盟模式与C2M模式也帮助品牌快速的扩张。据了解在全球4200多家门店中,名创优品公司上市了吗仅有129家为直营且大多分布在國外,国内直营店仅有7家

而从企业招股书看出,其收入除了商品销售另一大来源就是加盟商费用收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上半年,企業商品销售收入为81亿元占比89.7%,向加盟商收取的许可费特许权使用费及管理咨询服务费等共达5.9亿元,占比6.6%这种轻模式相对更容易在不哃地区复制。

从供应链来看名创优品公司上市了吗采取从工厂到门店的直接供货,免去了多层分销节约了成本和效率。名创优品公司仩市了吗创始人叶国富对与投资商共享渠道的发展模式十分满意“投资商出钱、找店铺,名创优品公司上市了吗经营、管理店铺所有權和使用权分离,发挥每个人最大的优势”

要一直在日本品牌的影子下吗?

这样的高速扩张让人难免想到曾经的瑞幸。对于上市企业扩张速度、规模以及营收业绩远远不是故事的全部。

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是企业能够持续经营的核心失掉质量把关,就失掉了消费者資本市场也自然会受到冲击。除此之外名创优品公司上市了吗的上市还面临其他隐患,其中之一便是商标和原创设计的知识产权问题

囿媒体犀利的评价到,名创优品公司上市了吗的一贯招数是贩售错觉

从品牌初创阶段,名创优品公司上市了吗就打着日本设计的旗号“我们在做宣讲、推广的时候,讲的还是日本品牌故事”品牌标识上的Miniso和日文十分明显,红白两色的设计又与日本快销品牌优衣库相似门店下面也写着“Japanese Designer Brand",给消费者营造一种日本原创品牌的幻觉店内的化妆品、文具、餐具等很多商品又似乎有无印良品的设计影子。

企查查数据显示名创优品公司上市了吗涉及外观设计专利权和商标专用权纠纷22起。

在消费者看来这些所谓抄袭或侵权问题,在诱人的价格面前可以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知识产权争端等随时爆发出的风险却需要企业来承担。

未来随着国内消费者的消费升级,性价比の外对于品质、原创设计理念及品牌文化内涵更加看重,而社会对抄袭、侵权或擦边球行为的容忍度也会随之降低

活在别人的影子下,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向高品质的中国原创零售品牌过渡,或许才是企业的长远之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名创优品公司上市了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