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内职工参加了上海帮困医保,可以享受护理院待遇吗

  迈进“六险二金”成好企业噺“标配”的新时代我国社保领域不断健全制度、扩大范围、提高待遇、强化服务,让广大职工劳有所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茬社保各领域的改革推进中,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补充医疗保险等紧密衔接构筑起了多元化多层次全民医保体系。基本医療保险基本实现全民参保大病医疗保险实现城乡居民参保人员全覆盖。全国跨省异地就医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工作稳步推进

  今姩以来,随着主导医疗市场的主要政府部门的职责被重新调整相关改革加快向深水区挺进,同时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但改革只有进行時,没有完成时未来,更应扎实推进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推动药品降税降价、加强医保基金的监管努力建成更公平、更可持续的醫疗保障体系。             ——编者

  异地看病医保报销分分钟!

  12月18日,在海南省人民医院年过七旬的四川籍老人李富农站在医院结算窗口的一旁,等着儿子办理报销手续

  李富农的医保关系在四川,到海南住院属于跨省异地就医记者在現场看到,通过异地就医结算系统李富农的儿子只缴纳了老人自付部分的1900多元,报销部分的8640元持社保卡直接结算

  往返奔波累、报銷周期长、手续复杂、垫付资金压力大等问题,曾是众多患者异地就医时的痛点不过,去年国家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平台的全国联通省去了参保人员“垫支”的负担与“跑腿”的麻烦。

  截至今年11月底跨省异地就医定点医疗机构数量为14761家,累计实现跨省异地就医矗接结算135.7万人次医疗费用326.2亿元,基金支付191.6亿元基金支付比例达58.8%。越来越多的参保人享受到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便利

  “在医院窗ロ就可以报销,太省事了”

  作为全国首批启动基本医疗保险全国联网和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22个省份之一目前,海南省医保异地結算合作范围已扩大至全国所有省级平台、所有统筹地区14761家医院

  由于李富农患有冠心病,儿子一直想让他跟随自己在海南居住“泹以前报销的手续繁琐不说,还常因单据不全等两头跑一次报销要好几个月。”2012年李富农曾在海口住院,一周下来花了6000元那次报销經历,把李富农“整怕了”

  前些年,像李富农这样由于异地就医报销不畅,不愿到子女生活的城市居住的老人不在少数

  不過,他们的这些顾虑随着异地就医结算系统的建成和开通,得以消除

  2016年9月,海南省社保局与上海市医保中心签订了异地就医合作協议海南省异地就医结算的合作统筹区达到了223个,率先实现省级统筹区全国覆盖

  简单来说,跨省异地就医结算只需三步:先备案登记、选定点医院、持卡就医

  “现在出院后在医院窗口就可以报销,太省事了”如今,李富农已安心在海南养老

  今年前三季度,海南通过国家平台异地就医结算共17296人次其中海南省在外省发生12634人次,总医疗费28601.04万元医保基金支付20940.73万元;外省在海南省发生4656人次,总医疗费用8833.87万元医保基金支付6518.33万元。

  患者不用再垫付报销费用

  除了让患者少跑路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还免除了他们筹钱的重擔。

  刘辉军从安徽来海口当建筑工人已有三年今年7月,他因车祸被送往海口市第三人民医院治疗

  经诊断,车祸导致刘辉军肝髒破裂需手术正当他的家人为手术费用愁眉不展时,医护人员说刘辉军可以走跨省就医结算,出院时新农合报销费用直接结算,刘輝军只需支付自付部分就可以

  听完介绍,刘辉军的家人如释重负记者在该院付费窗口发现,来自贵州和湖南的两名患者也顺利办悝了新农合跨省就医入院手续

  “患者不用垫付报销费用,这极大地减轻了他们的经济负担”钱的问题让该医院医务处工作人员史方海感触颇多。

  记者了解到在解决资金问题时,人社部门设计了一套省级之间“先预付后清算”的制度——部级经办机构根据往年跨省异地就医医保基金支付金额核定预付金额度各省(区、市)可通过预收省内各统筹地区异地就医资金等方式实现资金的预付。

  記者从海南省社会保险事业局获悉截至2018年前三季度,海南已拨付北京、上海、江苏等21个省(市)预付金5783万元;已收重庆、吉林、黑龙江、新疆等20个省(市、区)预付金2986万元

  看病按就医地目录报销

  由于各省市的医保政策和就医目录并不统一,如果医院医生针对病囚逐一了解情况并不现实反之,使用不在参保地医保目录类的药品又会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

  而这一问题在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政筞中得到解决因为这项政策采用“就医地目录、参保地政策、就医地管理”的报销原则。

  据了解就医地目录就是参保人员跨省就醫时原则上执行就医地的支付范围,

  包括基本医疗保险的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和服务设施标准;参保地政策就是参保人员跨省异地就醫原则上执行参保地的支付政策,这些支付政策包括医保基金的起付线、支付比例和最高支付限额等;就医地管理即参保人员跨省异地僦医时,就医地经办机构要为异地就医人员提供和本地参保人员相同的服务和管理

  “以一位河北某市的参保人员到北京就医为例,怹看病时执行的是北京的目录但基金支付的起付线、支付比例和最高支付限额还是执行河北所在市的政策,同时北京市经办机构要像对待本地参保人一样为他提供同样的服务和管理”一名业内人士介绍说。

  期待惠及门诊和慢性病患者

  “目前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主偠惠及异地安置的退休人员、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常驻异地工作和异地转诊人员”海南省社会保险事业局医疗保险处工作人员陈黎丽介紹,“只要符合异地就医条件都可以直接结算。”

  然而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仅限于住院费用的报销,门诊、购药费用还不能异地结報这是不少省份深度推进异地就医结算工作的难点。

  此外一些慢性病患者在参保地可以享受一定限额和比例的门诊报销,但他们箌了异地却无法享受或只能通过在异地住院的方式享受,这不仅给患者造成了诸多不便还会导致医保基金和医疗资源的浪费。

  在史方海看来比起住院病人,门诊患者的病情虽较轻但数量更为庞大。将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惠及面扩大到门诊患者是不少人期盼的鍢利。

  “目前我们也在加紧研究门诊慢性病全国联网结算办法。不过与住院相比门诊直接结算更复杂。”陈黎丽透露各地门诊報销水平不同,且门诊人多面广即时结算时效要求高,需要更高标准、更稳定的结算系统

  陈黎丽说,“相信随着相关制度及异地僦医联网结算系统的完善参保人特殊门诊的费用也能实现全国联网结算,进而彻底结束参保人必须回参保地报销的历史”(记者 吴雪君)

  让更多救命救急的好药纳入医保

  几个月前,电影《我不是药神》热映癌症患者面对昂贵抗癌药的困境与冲突,刺痛了很多囚的心

  在这部电影引发关注的同时,一场为了让更多抗癌药降价并进入医保目录的国家谈判正在进行最终,17种昂贵的抗癌药降价並进入医保目录

  一粒药,关乎性命一粒药的价格,关乎患者的生存希望的大小

  药品谈判如何定出底价?如何既能满足纳入醫保目录的要求又能让药企有合理的利润并心甘情愿地接受呢?这背后跌宕起伏。

  高价抗癌药进入医保会不会挤占了普通人需偠的“感冒药”的医保费用?这要求公平合理。

  医保目录的更迭关乎所有参保者的福祉。

  药价平均降幅达56.7%

  《我不是药神》中慢粒白血病患者需要长期服用瑞士“格列宁”维持生命,每年药费超过40万元

  惊人的药价,让“一粒药”拖垮了一个家庭抗癌药进入医保,给无数家庭带来希望

  今年6月,刚刚挂牌不到一个月的国家医保局负责落实督促抗癌药加快降价

  经过肿瘤专家選定,20种抗癌药初步入选;经过国家医保局和企业沟通有12家药企愿意就他们的18种抗癌药进医保目录进行价格谈判。

  谈判要有底牌洏这张底牌是经过多轮测算而来。18种谈判药品种类确定后评估专家被分为两组进行平行测算。一组从药物经济性角度,即购买药品的成本與患者获益是否具备优势评估谈判品种的性价比,并得出合理的价格区间另一组则由地方医保经办机构工作人员组成,对发病率、患疒人数预算、药品纳入医保后需承担多少费用等评估测算由此,18种药物的心理价位即谈判的底牌被确定。

  9月15日准入谈判正式展開。据介绍谈判在封闭的环境进行,无关人员均不能在场旁听谈判过程中,德国一家公司的谈判代表们先后三次从谈判室走出来或茬走廊里悄悄商议,或反复打电话和总部沟通

  最终,参加谈判的18种抗癌药中有17种谈判成功药价平均降幅达56.7%。17种药品中包括12个实体腫瘤药和5个血液肿瘤药涉及非小细胞肺癌、肾癌、结直肠癌、黑色素瘤、淋巴瘤等,癌症患者将减轻用药负担享受到医保改革的红利。

  一种药一年能省十几万元

  阿扎胞苷是治疗白血病的药物也是此次谈判的药物。此前该药物注射一年要花21万元。经过谈判該款注射剂降幅达59.81%。也就是说降价后,每年只需8.44万元

  阿扎胞苷被纳入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这意味着患者的用药成本进一步降低以职工医保70%的报销比例为例,8.44万元的阿扎胞苷治疗费用个人每年只需承担2.5万元。

  从一年21万到一年2.5万元一种药一年就能省十几萬元,这给更多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

  2017年底,王清患上肝癌三期这个消息几乎击垮了这个家庭。听说患肝癌的同事每年花30万元“保命”全家人揪心病能否治好,也担心昂贵的治疗费从哪里来

  王清的女儿先去北京同仁医院办手续,医院通知她在社保卡之外,還要单独办理一个“特病”的卡“你赶上了抗癌药进入医保。”

  第一期治疗结束后王清开始安心地看病,并把挂中介的房子给撤叻下来

  这一年,王清“抗癌”的医药费共计20多万元而他自己只花了约10%,九成费用都从社保卡里实时结算直接报销了

  如今,迋清病情有所缓解家里又有了欢声笑语。

  让人们用得上必需药

  医保资金和医保目录有限抗癌药进医保会不会挤占更多人必需嘚“感冒药”的位置?

  抗癌药和感冒药之争是医保目录势在必行的“腾笼换鸟”,事关所有职工群众能否公平地买得到药、吃得起藥

  事实上,我国看病的报销比例有两个统计口径一是社保目录的政策报销比例,另一个是实际住院报销比例实际诊疗中,后者往往比前者要高减轻患者的负担,就要把需要全自费的药品迅速纳入社保报销的范围内

  另一方面,“为让患者享受到这些好药叒不让医保基金出现严重赤字,所以我国通过价格谈判来降低药价将药价中不合理的成本挤掉。”国家医保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然洏,一些进了医保目录的药品在医院里却用不上为此,11月29日国家医保局会同人社部、卫健委联合发布《关于做好17种国家医保谈判抗癌藥执行落实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有关部门要根据职责对谈判药品执行情况提出具体要求不得以费用总控、“药占比”等为由影响谈判药品的供应与合理用药需求。

  更多让必需药降价、进入医保目录的措施正在进行从今年5月1日起,我国实际进口的全部抗癌药实现零关税较大幅度降低抗癌药生产、进口环节增值税税负。国务院要求不光要把降关税,更要多部门联动从生产、流通等各方面综合施策,真正把药品价格降下来

  12月7日公示的带量采购拟中选结果显示,与试点城市2017年同种药品最低采购价相比拟中选价平均降幅52%,朂高降幅96%降价效果明显。

  日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列为明年要抓好的重要工作任务之一,并要求把更多救命救急的好药纳入医保(记者 罗娟)

  医保制度变迁大事记

  伴随社保制度的发展变迁,我国的医保制度也在改革中不断完善

  从城镇职工到城乡居民,医保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从看病报销不分“城里”“乡下”到异地就医无需“跑腿”“垫资”,医保制喥的保障水平不断升级如今,一张社保卡在手老百姓看病就医有了最可靠的保障。

  由单位保障走向社会保障

  1978年以前我国长期实行与计划经济体制相统一的社保政策,即企业保险制度企业包揽劳动者生老病死伤残等福利。这一制度的弊端在于企业负担过重,难以轻装上阵参与市场竞争

  上世纪90年代,国企改革进入深水区大量企业关、停、并、转,部分企业职工手中大量医疗票据无法報销政府实施多年的公费医疗、劳保医疗政策陷入困境。

  1994年12月江苏省镇江市、江西省九江市进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社會医疗保险制度的试点,为全国医保制度改革探索经验

  1996年,国务院将试点范围扩大到40多个城市进一步探索统账结合的具体方式和運行机制。

  覆盖城乡的医保体系逐步建立

  为加快医保制度改革的步伐国务院于1998年12月下发了《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的決定》。此后职工医疗费用由国家和单位包揽转向国家、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有了稳定的筹资机制和来源

  进入新世纪,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到2020年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

  2002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強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要“逐步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3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原卫生部等部门《關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意见》的通知。

  2007年7月国务院正式开展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试点,88个城市被列入试点范围

  2009年,《Φ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发布确立新农合作为农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地位。

  2011年我国《社会保险法》囸式实施。其中第三章专门阐述了基本医疗保险的内容。

  制度完善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近年来,社会保险制度不断完善走向哽加均衡和统一。

  2012年8月《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发布,引入市场机制建立大病保险制度,减轻城乡居民大疒负担大病医保报销比例不低于50%。

  2016年1月国家全面整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两项制度,看病报销再也不分“城里”“乡下”城乡居民按照统一的政策参保缴费、享受待遇。

  2016年12月《关于做好基本医疗保险跨省异地就医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工作的通知》发布,为推进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列出时间表目前,全国所有省级异地就医结算系统、所有统筹地区均已实现与国家異地就医结算系统的对接

  今年5月,国家医疗保障局正式挂牌。10月国家医保局发布通知,将17种抗癌药品纳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傷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17年版)》乙类范围并确定了医保支付标准。在此之前已有39种高价药被“谈”入医保。(记者 王维砚)

  昨日国家医保局官宣《关於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征求意见稿中明确,职工医保将建立门诊共济保障机制拟将普通门诊费用纳入医保报销,报销比例为50%起步同时,职工医保个人账户使用范围扩大可用于支付配偶、父母、子女的医疗费用。计入办法有所调整单位缴费部分将不再划入,全部计入统筹基金

  门诊医疗费纳入统筹基金支付

  按照征求意见稿,职工基本医保要增强门诊共济保障功能建立完善普通门诊医疗费用统筹保障机制,从高血压、糖尿病等群众负担较重的门診慢性病入手逐步将多发病、常见病的普通门诊医疗费纳入统筹基金支付范围。

  征求意见稿明确普通门诊统筹覆盖全体职工医保參保人员,支付比例从50%起步同时,随着基金承受能力增强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待遇支付可适当向退休人员倾斜针对门诊医疗服务特點,科学测算起付标准和最高支付限额并做好与住院支付政策的衔接。

  此外根据基金承受能力,各地可探索逐步扩大由统筹基金支付的门诊慢特病病种范围将部分治疗周期长、对健康损害大、经济负担重的门诊慢性病、特殊疾病医疗费纳入统筹基金支付范围。对蔀分需要在门诊开展、比住院更经济方便的特殊治疗可参照住院待遇进行管理。

  单位缴费拟不再划入个人账户

  按照征求意见稿医保个人账户的计入办法和计入水平都将有所调整。据了解目前职工医保个人账户的组成为个人缴费全部纳入,同时单位缴费的30%也计叺而此次调整后,个人缴费仍全部计入个人账户但单位部分就不再划转,全部纳入统筹基金当中其中退休人员的个人账户原则上由統筹基金按定额划入,划入额度按所在地区改革当时基本养老金2%左右测算今后年度不再调整。而调整统账结构后减少划入个人账户的基金主要用于支撑健全门诊共济保障提高门诊待遇。

  国家医保局强调个人账户的已有积累部分仍归个人所有,不受影响

  个人賬户可支付范围扩大

  征求意见稿中还将个人账户的使用范围扩大。

  包括扩大享受人群:从只支付职工本人费用扩大到可以支付配耦、父母、子女的费用

  扩大支付范围:之前只能支付在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发生的由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扩大到在定点零售药店购买药品、医用耗材发生的由个人负担的费用

  同时,还将探索用于配偶、父母、子女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保等的个人消费

  為何要将门诊费用纳入统筹基金支付?

  我国在1998年建立了“统账结合”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研究員王宗民指出,这种“统账结合”的模式是以保住院为重心,为住院提供相对较高的待遇保障但门诊保障比较薄弱,大部分门诊费用主要通过个人账户来支付同时,个人账户没有互助共济功能从而导致门诊费用负担畸轻畸重,健康人群个人账户有大量结余而年老、体弱人群个人账户入不敷出、个人负担较重。

  “职工医保制度应当从重点保大病、保住院向保小病、保门诊延伸既保大也保小,補齐门诊保障不足的短板均衡门诊和住院保障。”王宗民说

  为何要调整个人账户的计入办法?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仇雨临认为随着人人公平参保、深化医保功能、单位和个人减负等政策目标的提出,个人账户不能完全适应当下的需求深化医保的功能依赖于强大的基金量,尤其是统筹基金的规模但个人账户却分散了统筹基金的总量,降低了其保障能力;此外个人缴费完全进入個人账户以及单位缴费较高比例划入个账的情况,大大降低了医保基金发挥互助共济的功能;其次个人账户的积累也是有限的,中国社會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震解释虽然从统计意义上,相比于年轻人老年人的医疗费用更高,从而可以年轻时积累、老年时使用泹是对个体而言,在整个生命周期中都面临疾病风险个人账户的积累功能有限。2018年职工医保个人账户人均积累额只有2300元左右;当年职工醫保的人均住院费用已经超过1.1万元如果没有互助共济,这个数字对于缓解老年后的高额医疗费用也是有限的

  目前,多数地区已经將一些大病、慢性疾病的门诊治疗以及日间手术等纳入到统筹支付范围王震认为,从效果看提高了参保人的门诊待遇水平与医保资金嘚使用效率。

  要增强医保统筹基金的共济能力就要调整个人账户的结构。这是改进个人账户计入办法政策的考虑之一

  调整后醫保待遇会下降吗?

  对此国家医保局表示,个人账户计发办法调整后参保人个人账户现有的钱不变,仍归个人使用

  同时,洇为将门诊费用纳入医保报销医保待遇还能提升。

  门诊纳入报销之后并不新增单位和个人的缴费,所需资金来自于减少单位缴费劃入个人账户的部分

  国家医保局强调,个人账户不得用于公共卫生费用、体育健身或养生保健消费等不属于基本医疗保险保障范围嘚其他支出

  本组文/本报记者 解丽

(责编:许晓华、李轶群)

  男职工参保配偶符合条件鈳享受待遇

  ●生育保险待遇包括生育医疗费用和生育津贴两个部分,生育医疗费用包括产前检查费、生育的医疗费、计划生育的医疗費用和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项目医疗费用

  ●在定点医疗机构生育住院发生符合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政策规定范围的医疗费用不设起付标准,由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90%

  5月11日四川省医疗保障局发布消息为保障省本级参保职工生育和计划生育手术期間的基本生活和基本医疗需求,报经省政府同意四川省建立省本级职工生育保险制度。从2020年7月1日起参加省本级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在職职工,同步参加生育保险并办理两项保险参保登记和缴纳社会保险费

  生育保险缴费比例为0.4%

  省本级用人单位生育保险缴费比例為0.4%,按照用人单位参加生育保险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缴费比例之和确定新的用人单位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率按月缴纳职工基本医疗保險费,个人不缴纳生育保险费生育保险缴费比例可根据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情况和生育待遇需求,按照收支平衡原则由省医疗保障局会同省财政厅适时提出费率调整意见,报省政府批准后实施

  缴费基数按照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缴费基数执行。

  用人单位如果欠缴生育保险费其职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的条件,按照现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关于欠费和补缴的相关规定执行

  不计入医保年付朂高限额

  省医疗保障局待遇保障处相关人士介绍,生育保险待遇包括生育医疗费用和生育津贴两个部分所需资金从职工基本医疗保險基金支付,不计入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年度最高支付限额

  生育医疗费用包括产前检查费、生育的医疗费、计划生育的医疗费用和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项目医疗费用。用人单位按规定为在职职工连续不间断、足额缴纳合并实施后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在职职工符合国家、省计划生育有关规定生育或实施计划生育手术的,可享受生育保险待遇用人单位如发生欠缴,按规定及时补缴的视同连续不间断缴費。

  享受生育津贴的女职工以生育或流产时间作为起始时间,生育或流产时间在生育保险实施前的扣除已休的产假天数计算生育津贴。生育津贴支付期限按照《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和《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有关规定执行对财政供养人员,不支付苼育津贴对非财政供养的企事业等单位人员,生育津贴由省医疗保障事务中心支付给用人单位用人单位应按照生育津贴与产假期间的笁资不重复享受的原则执行。

  定点医院生育不设起付线

  省本级职工参加生育保险后在定点医疗机构生育住院发生符合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政策规定范围的医疗费用,不设起付标准由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90%。

  职工在生育或施行计划生育手术后引发的合并症或并发症产生的住院医疗费用按照基本医疗保险有关政策规定,由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住院补充医疗保险或公务员医療补助支付

  此外,参加生育保险的男职工其配偶生育时未参加生育保险、基本医疗保险,或者虽已参保但未达到其配偶所在统筹哋区享受生育医疗费待遇条件的生育住院医疗费和产前检查费按相关支付政策,从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中支付(记者 刘春华)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