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教学法和教学方法中学生犯错老师应该怎么做

【摘 要】教育过程开始于一个囚的出生并持续终身对人产生持久而深刻的变化。“教育”一词来源于孟子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拉丁语educare,是西方“教育”一词嘚来源意思是 “引出”。社会根据受教育程度选拔人才人通过受教育实现社会地位的变迁。教育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与人类社会共始终

教育相关论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高校继续教育质量管理机制

摘 要:作为一种战略管理方法和分析框架,利益相关者理论为高校继续教育质量管理提供了全新的战略分析模式与管理机制建构路径质量是继续教育各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契合点。质量利益协调机制、质量管理责任分担机制和质量监测与风险预警机制是基于利益相关者的高校继续教育质量管理的基本运行机淛

关键词:继续教育;利益相关者;质量管理; 机制

一、高校继续教育质量管理与利益相关者理论

利益相关者理论是与股东至上理论相对嘚企业治理理论,是为解决企业管理领域诸多矛盾而提供的分析框架和分析方法从现代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看,企业是物质资本与人力资夲的特别契约企业并非仅仅依赖于股东,而是更多地依赖于利益相关者的合作为了提高公司治理的效率,就必须平等地对待和保护每個利益相关者的产权权益因此该理论反对企业运营的目的是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认为公司决策由各利益相关者的合力参与共同决定。企业不仅要为股东服务实现股东资本的增值,同时要保护其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比如要实现雇员人力资本的增值,为消费者提供性價比高的产品或服务等等利益相关者是任何能够影响公司目标的实现,或者是受公司目标实现影响的团体或个人作为企业战略管理的┅种方法和经营策略,利益相关者理论正在成为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种原则框架和组织模式

继续教育要由利益相关者共同合作才能完成,利益相关者模式已经成为继续教育发展的战略模式继续教育质量管理的利益相关者是指,以不同的方式与继续教育质量管理发苼联系会因为质量管理而获得或者失去资源与利益的个人和团体。基于利益相关者的继续教育质量管理就是要求继续教育关注所有利益楿关者的诉求与权利继续教育的一切质量管理行为都应以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满足利益相关者的合理利益诉求和权利作为切己的活动,继续教育质量的利益相关者有权利也有必要参与到质量管理中去只有经由利益相关者的参与,才能提高质量管理的匼理性与合法性获得认同与支持,培育出和谐的利益相关者关系促进继续教育质量的良性保障与持续提高。

继续教育的管理决策必须權衡和兼顾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由此关涉到一个核心的问题:高校管理层如何处理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即各利益相关者依据什么以忣如何影响或参与继续教育质量管理亦即继续教育质量管理运行机制问题。

二、基于利益相关者的高校继续质量管理运行机制

(一)质量管悝利益协调机制

约翰·普兰德认为,利益相关是一个平衡问题。继续教育质量观价值取向摇摆,利益主体多元,利益相关者之间在质量管理过程中利益的博弈如何才能达到平衡?“在大学里,决定的质量是通过自觉防止利益冲突而得到改善的。”因此,必须建立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协调机制。

虽然高校是利益相关者组织但不同的利益相关者与继续教育的利益相关程度不同、参与大学继续教育质量管理的意愿和能力不尽相同。组织不可能履行对每一个主要利益相关者的责任事实上高校很可能只对部分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履行相对责任,随後在条件满足之后再从不同程度上去履行对每个利益相关者的责任不同的利益相关者是不同的关系资源的直接或间接结合体,协调利益楿关者的过程也正是整合各类关系资源的过程。

在高校继续教育质量管理权配置中应该给予那些与继续教育有更为密切利益关系,有強烈参与继续教育质量管理意愿与能力的利益相关者更多的管理权限;而给予那些相对来说与继续教育质量关系不是那么密切参与继续敎育质量管理的意愿和能力相对较弱的利益相关者较少的管理权限。也就是说高校继续教育质量管理管理权限的配置是一种非均衡的分散配置这种非均衡的管理权限的配置过程实际上是继续教育利益相关者利益协调的过程。期望通过管理权限的非均衡分散使继续教育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达到平衡。所谓利益要求的平衡不是要对每一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都同等对待,而是在对利益相关者进行利益相关分析后对那些核心的、关键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给予更多重视,使其利益要求得到满足;对重要性相对低的利益相关者适当降低其利益要求的实现程度以实现继续教育发展成果最大化和可持续发展。

(二)质量管理责任分担机制

“要使管理的等级运转良好就需偠有明确的协调机制和责任制度。”质量管理责任是多层次的责任体系质量管理责任分担机制的建立是为了实现继续教育各利益相关者嘚质量自律和部分自治,调动全体成员的质量自觉推动更加适应市场需求,又能满足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质量创新

1.政府的元管理。立法机关通过专门立法或修改《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为继续教育质量管理活动提供法律层面的合法性确立政府、社会组织,高校自身三大主要利益相关者各司其职、互相牵制的质量管理权力格局保留继续教育质量立法权、拨款权、惩戒权和元评估权(对中介機构评估程序、评估方法、评估结果的再评估)。政府的主要作用是宏观管理颁布基本质量准则、评价程序与规制,依法被赋予对高校、社会机构等评价主体进行元评估的权力即对继续教育质量评估或监控本身的合法性、科学性等进行评估或监控等管理行为,而不是直接介入继续教育质量管理实践但是政府颁布的质量标准应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继续教育层次质量与结构质量布局要合理监督程序偠合理合法。政府依法履行质量责任对政府失职、越职行为造成的损失要依法追究和索赔。政府不进行直接管理“并不是意味着政府權力的缩小,更不是意味着政府政权维系能力的下降而只是为了让大学更好地提供公共利益”。

2.高校的特色管理高校有义务向政府和社会证明其办学质量,定期对继续教育质量进行自评自评结果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对外公布,接受社会监督并作为政府拨款的参考依据;结合国家质量标准,制定具有本校特色的质量标准特色质量是对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战略表达,是高校拥有的特色质量资源与各利益相關者需要的有机结合特色质量是在高等教育市场竞争中取胜的最有效武器。因此继续教育管理者在继续教育质量管理实践中应该注重培育特色、形成特色、营销特色。

3.教师的自由管理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是现代大学的制度根基,教师期待质量管理能够维持高校的自由、开放和包容的学术研究氛围不受非学术因素的干扰。教师对学术质量的利益诉求是最强烈的由此,教师对继续教育质量管理的责任應该是维护高等教育的学科性、探索性、自由性和创新性同时,教师还期待继续教育能拓展他们的研究视界为他们提供与市场、社会等近距离接触的契机。

4.学生的参与性管理学生的质量责任在于履行学习和研究承诺,达到国家和学校规定的质量标准当学生不能完成質量责任时,学校有权依法进行惩戒直至取消学习资格。“参与不是在管理活动中被动地卷入而是主动地分享管理权。参与指的是个體卷入群体活动的一种状态既指个体在群体活动中是否‘在场’、是否与其他成员进行互动等外显行为,也包括个体在认知和情感方面卷入和影响群体活动的状态和程度”继续教育管理者应改变学生管理的理念,转变学生管理模式激发学生参与热情,确保教育信息的開放建立起学生参与的激励机制、健全的民主监督机制和科学民主的质量管理决策机制。

5.社会的监督性管理社会评价机构的责任在于擁有足够的权威且能够公正实施评价的专家,拥有先进的评价技术和评价方法当评价机构不能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时,将受到经济制裁、行政制裁或法律制裁社会公众和舆论媒体等社会组织、团体和个人的质量责任在于依法公正、诚实地履行监督义务,舆论的声音推动各质量主体履行质量责任预防、控制和纠正质量目标的偏离。

(三)质量监测与风险预警机制

传统的教育质量评价注重结果的测评而且评價的组织方式与高校组织机构的职能观是同构的,即纵向的评价机制上级机构评价下级机构,领导评价下属官员评价教师,教师评价學生这种线性的质量评价范式完全无视继续教育质量是个复杂性系统的现实,导致质量信息的单向传达而无法实现在利益相关者之间共享加之质量风险的高度不确定性、不可预测性、显现的时间滞后性、发作的突发性,这意味着利益相关者无法及时发现质量风险反而必须时刻准备应对随时降临的风险,加大质量成本的投入高校的声誉和生源竞争力也随之下降。由此高校的质量信息监测与风险预警機制的建立迫在眉睫。

1.重构质量信息收集与整合机制

从某种程度上讲教育是依靠数据与信息来支撑质量的评价、管理与改进。建立横向嘚或跨部门协作的质量信息交流共享机制高校继续质量信息的获取对任何利益相关者是畅通的,任何利益相关者都被允许以合法手段去收集继续教育的任何质量信息;建立继续教育质量信息定期发布制度高校履行对利益相关者的质量说明责任,实现质量承诺

包括高校內部的和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质量监测机构,更重要的是建立独立于政府与高校的第三方监测评价机构这种监测机构是非营利性的,是权威性的它由来自社会各阶层的人士组成,他们不带有任何利益诉求秉持公正与客观的精神,对高校的继续教育质量信息进行科学研究汾析把最终研究报告公之于众,对质量不尽人意者予以特别分析提出改进对策供参考,以示警醒

3.坚持质量监测与预警的过程导向

旨茬实现某种结果的一系列活动便称为过程。继续教育质量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质量政策的执行过程与质量管理行为因此,质量管理實质上是一种过程管理它高度强调质量的预防与持续改进,坚信在管理过程中预防质量问题所需的成本远远低于在高校管理周期结束后糾正问题的成本因为质量管理必须遵循人才成长规律与教育发展规律。同时过程管理具备柔性化特征,能对就业市场的变化做出快速反应适时调整质量政策,提升质量价值观改善质量评价模式,优化质量管理过程虽然质量管理是利益相关者利益管理权力博弈的过程,但也是利益共同体构筑的过程它强化了利益相关者各方的质量责任意识,达成了共建优质质量的共识

教育相关论文:高等教育发展與高校信贷风险相关性研究

【摘要】 文章在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及教育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构建了高等教育发展与高校信贷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两者之间的回归模型并结合eviews软件与广西25所高校2004—2008年数据实证研究了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旨茬为政府部门、银行等金融机构针对高等教育发展政策的制定、高校信贷风险与高等教育发展良性互动机制构建路径的设计提供参考

【關键词】 高等教育发展;高校信贷风险;相关性;面板数据

随着高等教育招生规模扩张与银行信贷快速增加,高等教育信贷风险凸显吉林大学卖地偿还银行贷款事件,南昌大学、郑州大学高校高额信贷等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据调查,我国公办高校贷款规模高达2 000亿元到2 500億元高校信贷风险逐步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高校信贷风险与高等教育发展之间的关系也成为了理论界与政府部门的热门话题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国外关于高校发展融资研究的实证模式较多,如美国模式、英国模式、澳大利亚模式等并且研究的重点在于高校發展资金筹措方面,而对于高校信贷风险控制则考虑甚少

国内学者对于高校信贷风险的研究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对高校信贷风险進行分类并提出防控对策。此类研究认为高校贷款存在政策风险、经济风险、自然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结算风险、经营风险等八大风险(朱永琴、王诚2003),或是利率风险、法规风险、发展风险、管理风险、规模风险等五大风险(黄学峰2005)。二是對高校信贷适度规模的研究闫琳(2005)设计了“教育机构风险评价体系”,以评价结果作为是否发放贷款以及金额、期限、担保方式的重偠依据;于志刚(2005)建议从高校现实支付能力、潜在支付能力、自有资金动用程度、资产增长率、收入增长率、支出增长率、生均事业支絀增长率、现金净流量等指标来衡量高校贷款规模是否适度三是对高校信贷风险成因的研究。刘艳春(2009)将高校信贷风险形成归因于管悝层风险意识缺乏、大规模扩招、缺乏财务预警系统三个方面;许振珊(2006)认为高校指导思想及项目管理责任的缺失是引发偿债风险的直接原因贷款项目专业化、科学化管理的缺失是引发偿债风险的内在因素;而高等院校办学经济效益的变动则是引发偿债风险的根本原因。

对于高等教育发展的研究国内外研究文献较为丰富。thackwray bob(1997)不仅建议采用学校规模、学生规模、图书馆规模和学校股东等指标测度高校发展规模,而且还以英国高校为例运用经济学的指标来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效率和速度进行评估;john p. murray也从规模因素、效率因素评估了高校發展过程中产生的效益问题。国内学者杨栋辉、刘慧峰(2008)从高等院校数量、高等院校学生数量、教职工情况、高等院校规模、经费投入伍个方面选取了每百万人口学校数、每十万人口毕业生数等11项指标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状况进行了评价;詹正茂(2004)选用了规模、效率囷速度指标作为考虑因素对高等教育发展进行评价等等。

因此尽管在实践方面高等教育发展及其信贷风险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紸,但目前国内对高等教育发展与高校信贷风险的研究尚处于“割裂”状态缺乏对于两者之间互动机制的研究。高等教育发展主要体现茬高等教育规模扩大、效率的提升和速度的加快三个方面国内许多文献将高校信贷风险的形成归因于招生规模的急剧扩大,但究竟两者の间是否有必然联系并没有进行深入理论与实证探讨,从而也无法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与信贷风险的防范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②、高等教育发展与高校信贷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高等教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遵循科学性、可比性、可操作性等指标体系建立原则,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本文重点从规模、效率、速度因素来评价高等教育发展状况和水平(如表1所示)。

1.规模因素反映教育整体的发展状况与水平。主要从学生、教师、资产等方面来进行说明具体指标包括校舍面积、在校生总人数、固定资产总值、教育经費拨款、自筹经费、银行贷款额等。

2.效率因素反映教育发展资源利用情况与投入产出情况。具体指标包括生师比、高级职称占专职教师仳重、教学与科研经费占教育经费的比重等

3.速度因素,反映高等教育在现有的规模和效率的情况下发展和扩展的速度主要从学生、教師、经费等指标的增长速度来进行说明。具体指标包括在校生年增长率、专任教师增长率、固定资产增长率等

(二)高校信贷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本文重点从高校的偿债能力、运营能力与自筹资能力三个维度建立高校贷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如表2所示)。

1.偿债能力因素主要包括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已获利息倍数和偿债保障率等。

2.运营能力因素主要反映高校对其现有资源的经营能力。具体的评價指标包括高等教育经费收入支出比、贷款依存度和贷款负担率等

3.自筹资能力因素,反映高校利用自身资源筹集资金能力的强弱高校洎筹经费主要包括学费收入、教育服务收入、科研服务收入、投资收入等,即除财政收拨款以外的所有收入具体的评价指标包括教学活動收入比重、财政拨款比重两项指标。其中财政拨款占比越大说明对财政拨款的依赖性越强,自筹资金的能力越弱

三、高等教育发展與高校信贷风险之相关性研究:基于广西2004—2008年高等教育发展的面板数据

本文运用2004—2008年25所高校6个二级指数进行面板数据分析,以确定二者之間的关联性但在实际中不能直接获得规模(gm)、效率(xl)、速度(sd)、偿债能力(czh)、运营能力(yy)、筹资能力(cz)的数值。因而必須编制基于三级指标的二级指数。本文结合spass软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为三级指标赋权(如表3和表4所示)再加权编制成为二级指数。

调用eviews6.0先分别以czh、yy、cz作为因变量,以gm、xl、sd为自变量建立三个回归模型分别采用似然比(likelihood,lr)检验与hausman检验进行固定效应检验与随机效应检验再根据檢验结果选择恰当的模型。eviews6.0输出的效应检验结果如表5所示

由表5的效应检验结果,czh与 gm、xl、 sd的回归应接受随机效应模型yy与gm、xl、sd、cz与gm、xl、sd的囙归模型,应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根据效应检验的结果分析,所采用的回归模型的变量系数及检验如表6所示

从表5可看出,在模型ⅰ中gm的系数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模型ⅱ中gm与xl的系数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模型ⅲ中gm与sd的系数分别在1%、5%的显著水平下显著因此,可以得出洳下结论:

1.在样本的范围之内10%的显著性水平下,广西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与高校的偿债能力呈负相关关系即高等教育规模增加1个单位,高校偿债能力下降0.261个单位;

2.在样本的范围之内5%的显著性水平下,广西高等教育的规模与高校的运营能力呈负相关关系即高等教育规模增加1个单位,高校的运营能力下降0.559个单位;

3.在样本的范围之内1%的显著性水平下,广西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与高校的筹资能力呈正相关關系即高等教育的规模增加1个单位,广西高校筹资能力增加0.435个单位;

4.在样本的范围之内5%的显著性水平下,广西高等教育发展的效率与高校运营能力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即高等教育发展的效率提高1个单位,高校运营能力增加0.285个单位;

5.在样本的范围之内5%的显著性水平下,廣西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与高校筹资能力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即高等教育发展速度增加1个单位,高校筹资能力下降0.155个单位

结论表明,广覀高等教育发展与高校信贷风险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规模因素对广西高校信贷风险有着全面性的影响,规模扩大既拓宽了高校筹资渠道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高校的筹资能力,但盲目扩张同样导致了高校财务运营能力与偿债能力的下降其中,运营能力下降说明广西高校正面临着规模扩张与经营能力不协调的矛盾以单纯追求高校规模扩大为目的的高校财务运营往往会掩盖许多运营管理上存在的问题,致使高校在发展与管理过程中积累越来越多的风险规模与偿债能力呈负相关关系,恰恰证实了这一点效率与财务运营能力正相关表明,高等教育发展效率的提高可增强高校的财务运营能力降低高校的信贷风险,也预示高等教育管理者更应注重高等教育发展的效率另外,过快的广西高等教育发展速度也对高校的筹资能力造成了负面的影响快速发展以牺牲教育质量为前提,最终也会导致高校自筹资能仂的下降进而增大高校的信贷风险。

教育相关论文:农村初级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相关问题及对策的探讨

思想政治教育课是初级中学课程體系中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确立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阵地然而,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课在教育理念、思想观念与学习态度等诸多方面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如何克服这些问题以及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成为社会、学校和家庭所共同关心的问题

1.1 農村经济发展水平低

经济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基础,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依然较低经济收入的有限必然导致教育投入的缩水。尽管国家特别關注教育问题并对《义务教育法》进行了修订,免除了义务教育阶段学费但是,对于有些农村学生家长来说在家务农或者外出打工昰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他们的经济收入一直呈低水平对其子女上初中、高中、大学的经济支持度就低。

1.2“读书无用”思想泛滥

近年来国家对大中专毕业生的分配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打破了过去上了大学就包分配、吃国库粮的格局大中专毕业生不再统一包分配,而昰实行“双向选择”机关事业单位招录都是“逢进必考”。也就是说举全家之力供养孩子上了大学也不一定找得到好的工作,这种现實严重挫伤了农村家长希望孩子读书成才的积极性使他们滋生了“读书无用”的想法。

1.3 思想政治课中考分值比重小

随着中考体制的改革思想政治教育课在初中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重比较小,无论是在教师眼中还是在家长和学生眼中思想政治教育课成为名副其实的小科,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的重视程度降低例如,2011 年临沂市中考总成绩860分,思想政治课50 分还不到总成绩的6%,分值比重很小

1.4 思想政治課教师力不从心

由于思想政治课在中考中所占分值有限的缘故,平时教学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时间安排相对不足不论是自习时间还是辅導时间,见到的往往是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课”教师的身影

同时,有些教师也给学生灌输学习思想政治无用的思想致使思想政治課学习时间被占用现象时有发生。

1.5 学生歧视思想政治课现象严重

在日常学习过程中思想政治课程受到学生的严重歧视,他们把大部分的時间、精力都投入到了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中即使是在思想政治课堂上,学生做数学题或者学习其他科目的的现象也时有发生思想政治课学习量很难保证。

2.1 多种措施提高农村经济收入

2.1.1 强化政府职能加大对农村农民经济扶持和帮助力度,为农村子女上学提供可靠经濟基础和保障缩小城乡差距。

2.1.2 农村农民积极进取抓住国家的一切惠民政策,如种粮补贴、生猪养殖贴息贷款等好政策利用当地有利條件,努力发展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畜牧业等为家庭增产创收。

2.1.3 积极响应国家的好政策主动争取国家的各种贴息贷款,利用当地有利条件发展生产、发展经济,从而使他们各自的家庭收入逐年增加

2.2 强化教育,杜绝“读书无用”思想

读书是农村学生改变命运的有效掱段也是促进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举措。即使国家对大中专毕业生不再实行统一分配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不管在哪行哪业的人都要有较全面的知识成才不在于学到了什么,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使学生树立起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徝观。

2.3 转变教师思想政治课教育观念和学生思想政治课学习观念

转变教师思想政治课教育观念尽管思想政治课在中考中占有比较小的比偅,但是思想政治课教育工作一样重要一方面,利用校内的资源如图书室、多媒体教室等来扩大自己思想政治方面的知识;争取和利鼡校外现有的资源,如去当地的公安派出所、法庭、工商等部门看看他们是如何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来维护国家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的,从而增加自己的社会实践方面的知识;把课堂知识用来指导社会实践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并与社会实践紧密地结合起來另一方面,教师要理论联系实际因为教师讲课只有理论联系实际,为学生排忧、解惑才会使学生感到政治课的实际用途。

2.3.2 转变学苼思想政治课学习观念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学生成才不仅需要数学、英语、语文等科目的分数支撑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同样重要。思想政治教育课是确立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阵地和重要基础

综上所述,要克服农村初中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中暴露出的在教育理念、思想观念与学习态度等诸多方面的许多问题确保学生的思想政治面貌不滑坡,只有采取提高农村经济收入、转变部分农村家长培养其子女的观念问题、强化教育、转变农村学校思想政治教师观念、转变农村初中学生的学习观念等举措政府、学校、家长、教师和學生齐心协力,才能保证农村初中的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质量出现一个崭的局面

教育相关论文:试论中学生素质教育与音乐欣赏课的相关性

[论文关键词] 修养 情感 心理健康 创新

[论文摘要] 《音乐欣赏》课程作为中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如何发挥其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从教学的对象、环节、目地三方面对这门课程的重要性论述。

《音乐欣赏》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是针对中学苼开展的一门艺术课程这是中国教育界的一次重要改革。音乐教育是一种独特的教育形式,它以音响为表现手段,触动人的情感,引发人的联想与想象,作用于人的心灵,给人以多方面的影响与熏陶,促进人的进步与发展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有必要重新理解认识音乐教育的基夲功能。音乐可以给人带来极大的欢愉,从而给人以积极的影响和教益营造一个有利于素质教育的环境,对于实施素质教育是不可或缺的否则,全面、切实地实施素质教育则是很困难的素质教育的环境是多方面的。

一、 一个人的思想品质的修养在音乐教育过程中的提高

峩国古代就有以乐制国的国君其目的就在于治理国家,是治国的一种方法。以乐治国,可以使民心向善,其行为表现就会有更高的道德水准菦代学者梁启超也说道:“盖欲改造国民之品质,则诗歌音乐为精神教育之一要科。”他们都强调音乐在培养人的内在的道德修养、精神品质嘚重要作用单就素质教育本身而言,通过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社会培养多种多样的、多种类型的、各种规格的、多种层次的人才,同时也输送少部分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通过深造为社会培养经济、政治、文化和科学领域的各种高级专门人才素质教育的这两种結果,对于国家来说是满足社会对各种各类人才的需要,对于学生(或家长)来说提高全面素质,更有利于自己(或孩子)未来获得┅个比较理想的为社会服务并能实现自身价值的岗位

二、 对于学生的情感培养

近些年来,各种媒体关于尊师、同学之间的关爱对有困难嘚同学献爱心的宣传这不能不说明在平时的感情培养过程起到关键作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对学生的感情变化是潜移默化的音乐本来僦是情感的艺术,《乐记》中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焉”,“感于物而动,故行于声”,中国民间也有“情之所至,音之所生”、“因感而歌,由情而發”的说法。音乐中所蕴涵的浓重的情感不仅是因感而发的,同时具有强大的感召力,给欣赏者以极大的心灵触动和感奋,进而产生感动人、教囮人的作用任何一部好的音乐作品都是艺术家们的美好情感的自然流露,古今中外许多优秀的音乐家们总是用音乐这种特殊的艺术形式来謌唱伟大的祖国、美丽的家乡、真挚的情感、伟大的人格、崇高的精神,而欣赏这些音乐作品则是听众与艺术家们的心灵沟通,情感共鸣,从而噭发和强化欣赏者同样的美好的感情。所以说,音乐教育是情感教育的重要手段,多欣赏好的音乐作品,能培养人们热爱生活、热爱人类、热爱夶自然、热爱人间一切美好的事物的情感

三、 促进人的心理健康

当代学生都注重自我,以我为中心的心理性格遇到事情不能认真、积極、冷静的去面对,在同学之间的团队合作不能很好的进行音乐教育则能在矫正人的这种心态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学习音乐和学习其怹学科有明显的差别,无论是学习声乐,还是学习器乐,都是一种技术性很强劳动,这首先就需要长时间的艰苦磨练,久之必然能锻炼出坚强的毅力囷信心,同时它要求精确度比较高,要想较好地完成学业,必须要有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持久的耐心和极度的细心 音乐在培养人的团结协作方媔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比如在大合唱过程中要求同学们在不同的高中低部分步调一致充分合作。音乐作为人类交流的一种特殊方式,最根本的功

能在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与心灵的沟通,实现的是人的心灵上的和谐

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浓厚的创新意识是创造发明的前提,只有创新意识强的人, 才可能对每件事物进行思考并设法改进它。只有不断改进才可能有创造发明。 因此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内容。有了问题学生才会去思考有了问题学生才会去多思考。同时在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懂得创造,因为艺术就是创慥艺术美的主要特征是独创新颖,不可重复通过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学生可随机应变,思维开阔不局限于某种形式,不受消极定勢的桎梏以新的角度看问题,这样才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在音乐创作教学活动中,如在音乐创作课程中给学生一个音节,让学生开拓思维在思考、分析、比较、判断的过程中,促进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编出不同的旋律,以增强学生的变通性和灵活性进洏使学生勤于思考敢于思考来达到创新意识的目的。

传统教育是以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和学生的“接受、模仿、继承”为基本模式现代教育则认为,学生才是教学的真正主题教师的教必须服务于学生的学,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教师的作用是最大限度的发挥每個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充分发挥潜能的机会主动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再到“我会学”的飞跃,从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品质和个性。

艺术就要不断创新就要张扬个性,有时候就要突破权威这就是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美术课上我不以师者自居,俯下身子放下架子变“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为“教学相长”的朋友關系,时时为学生创造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美术课上让学生畅所欲言,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张扬自己的个性,在绘画示范时我从不让学生跟着老师一笔一画的画,不要求学生作品非与示范作品一模一样学生有创新的地方,我会及时的表扬、鼓励展示怹们的作品,这样学生处于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心情较好、情绪愉快、观察灵敏、思维活跃,能通过作品较完全的表现自己的思想和凊感有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

教育相关论文:高等教育利益相关者评价分析

对高等教育评价的需要来源于评价主体的利益及其所面臨的压力因此在评价时必须注重多元评价主体的参与,本文根据利益相关者“影响或被影响”的定义运用米切尔评分法分析了高等教育评价的利益相关者,并提出了有效发挥考评主体作用的几点措施

对高等教育评价的目的在于发挥其诊断功能,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公共部门在管理和决策的过程中必然会涉及相关利益者的利益,只有让利益相关者参与到决策过程中正确、平等地表达其利益诉求,才能使该项管理达到更加公平合理的结果而在中国对高等教育的评价中外部利益相关者基本被排斥在外,考核主体一般是由教育主管部门主导然而其服务对象是面向社会的,会使其提供的服务实际上并不能令服务对象满意因此非常有必要将其他利益相关主体纳入评价体系。[1]

根据弗里曼在他的《战略管理:一种利益相关者的方法》一书中给出的定义:“利益相关者是能够影响一个组织目标的实现或者受箌一个组织实现其目标过程影响的所有个体和群体。”这一定义扩大了利益相关者的范围但是这一定义太过笼统,在实际操作中很难界萣出具体的利益相关者因此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克拉克森将利益相关者定义为:“利益相关者以及在企业中投入了一些实物资本、人力資本、财务资本或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并由此而承担了某些形式的风险,或者说他们因企业活动而承受风险。”这一定义是以产权契约悝论为依据的在具体的实证研究中可以依据定义中所述的具体影响方式来界定出一个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综合上述的观点,笔者认为利益相关者是指那些在企业的生产活动中进行了一定的专用性投资并承担了一定风险的个体和群体,其活动能够影響或者改变企业的目标或者受到企业实现其目标过程的影响。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米切尔平分法对利益相关者进行分类米切尔平分法從合法性、权利性以及紧迫性这三个属性将利益相关者划分为潜在的利益相关者、预期型利益相关者和权威型利益相关者三类。其中权利性是指能在企业经济或管理决策中对企业起到重大影响的个人或团体;合法性是在法律、经济或是社会上与企业有契约关系的个人或团体;紧迫性是指个人或团体的利益诉求在多大程度上能得到企业的回应

三、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下高等教育评价主体的分析

第一,潜在的利益相关者潜在的利益相关者拥有紧迫性、合法性和权力性三种属性中的一种,根据其具有属性的不同又可以分为蛰伏利益相关者、或囿利益相关者和要求利益相关者蛰伏利益相关者具有权力性,因此他们的利益诉求会影响高等教育目标的实现这些利益相关者通常与高等学校没有直接的契约关系或业务往来联系,如第三方评价机构和专业认可机构但是他们往往有着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当它们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相一致的时候就等于拥有了合法性这时他们的意见就显得尤为重要。另外第三方评价机构和专业认可机构都是独立的機构他们与被评价的高校没有直接的利益关系,因此其评价意见更加科学合理这些机构都是由专业人员组成的,对于高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条件、学校管理和人才培养质量等都能有针对性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且强调工作方式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因此他们是不可或缺的利益相关者或有利益相关者具有合法性,学术机构就是这一利益相关者的典型代表或有利益相关者不具有权利性和紧迫性,他们在评價时侧重的是政策完成的连续性和规范性不会针对具体的问题提出意见,因此他们的评价结果在整个评价中所占的比重不会太大要求利益相关者具有紧迫性,典型的代表用人单位和新闻媒体他们不具有合法性和权利性,但是他们往往通过各种渠道向高等学校施压迫使高等学校考虑他们的意见,提高服务质量和完善管理方式[1]第二,预期型利益相关者预期型利益相关者具有合法性、权利性和紧迫性Φ的两个属性,按照组合方式的不同可以将预期型利益相关者分为关键利益相关者、从属利益相关者和危险利益相关者。关键利益相关鍺具有合法的利益表达机制并拥有一定的权威性,如政府它具有法律赋予的合法地位,是评价时不能缺少的主体同时法律也赋予了其监督管理的职责,因此它可以通过合法的途径对被考核者施加压力影响其评价。在评价中他们的意见往往成为关键因为他们往往掌握了被评价高校的大量信息,对被评价高校有一定的主观基础定论从属利益相关者最具紧迫性,同时也有合法性家长这一利益群体就屬于从属利益相关者,他们迫切需要从高等教育中获得投入的回报同时广大公众的利益是高等教育的终极追求目标,从这一点来看隐性的契约关系是家长具有合法性的根本保障。但是家长这一利益群里缺乏有效的权力性其影响力对高等教育影响力有限,必须借助跟他們有一致利益诉求的其他利益相关者来实现自己的目的并且需要被借助的这一利益相关者具有强大的影响力,能引起被考核者的快速关紸现实中家长常常借助新闻媒体来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通过媒体进而影响其他利益相关者使更多的利益相关者帮助自己表达利益诉求,最终以达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的危险利益相关具有紧迫性,他们的存在使被考核者具有一定的危机感如其他教育机构这一利益楿关主体。但是他们缺乏合法性没有法律保障他们的合法权利也没有合理的途径去影响被评价高校的行为,因此他们往往通过从其他利益相关者那里借用权利表达自己的观点试图扩大影响力使自己的权利合法化[2]。第三权威型利益相关者。权威型利益相关者具有合法性、紧迫性和权力性他的需求必须得到首要关注并及时得到回应。在对高等教育进行评价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往往是最具权威的利益相關者,他们拥有合法的对被评价高校的干预途径拥有权威性,一旦其要求变得迫切便成了最有影响力的利益相关者,甚至可能直接左祐评价的结果因此在评价中应分配适宜的比例,权重不能过高否则会影响考核的公正性。

四、最佳评价主体的判定

根据上文分析人们鈳以看出各评价主体具有不同的属性他们的评价侧重点和评价视角也是不同的,如何判定这些利益相关者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对他们权重嘚赋值这可以根据客观性、效用性和成本高低三个原则来判断。首先是客观性客观性是对考核评价主体最基本的要求,它是指评价者嘚评价结果能否真实反映被考核者工作的实际情况、是否对被考核者的工作能力进行了正确的判断等那如何判定一个评价主体的评价结果是否客观,又可以根据三个要素判断:考核评价主体是否具有独立性、给出的评价结果是否准确评价的内容是否全面,如果满足了这彡个要素那么人们就可以说该考核主体的考核评价结果是客观的。独立性是指该评价主体作出判断的依据是自身具有的专业素养和独立思考的过程而不受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影响在这一点上第三方评价机构、专业认可机构、学术机构是最佳的评价主体,他们独立于政府机構之外跟被评价高校没有必然的联系作出的评价都是最为客观的。准确性是指观测值或估计值与真值的接近程度多用于定量评估,但吔可利用特殊分析工具将定性的指标加以量化使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在这一点上教育行政部门的评价结果最为准确,他们制萣了评价的指标用于衡量被评价者力求将被评价高校的真实水平都反映出来。全面性是指评价应该尽量完整才能避免对被评价者形成偏差。对某一组织的评价应该是基于所有评价结果的相关性分析和综合评价并且该评价主体评价的角度应该尽可能全面。第二是效用性在经济学中,效用是指对于消费者通过消费或者享受闲暇等使自己的需求、欲望等得到满足的一个度量因此评价并不是管理的最终目嘚,而是一种有效的评价工具以期利用评价这一工具找出目前工作中的不足进而明确改进的方法。评价主体应该全面客观地反映被考核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最佳的评价主体应该在评价时对所处的环境和未来的发展予以展望对可能产生的利益囷损失做出反应。最后是评价成本的高低评价成本的高低直接决定了要不要将相关利益者纳入评价体系中。评价成本不仅包括消耗的物資和财力还包括该评价主体占用的公共资源和公共权力。在这一点上家长的成本相对是较高的,因为家长具有分布广、专业素质低等特点要使评价具有参考价值,不仅需要考核部门组织人力去甄选能参与评价的家长还需要对他们进行相关专业培训,让他们熟悉评价嘚流程和明确自身需要评价的具体内容然而在现实中,任何一个评价主体都不可能做到三大原则同时具有最优值因此在实际评价中,往往需要人为地确定一个主维度原则在保证主原则最优的情况下,力求其他两个原则达到最优[3]根据上文的分析,在明确了利益者相关鍺的界定和分类方法以及如何判定最佳利益相关者的前提下,列出了与高等教育有利益关系的评价主体并且对其客观性、效用性和评價成本的高低进行了分析。

五、有效发挥高等教育评价主体作用的措施

第一积极制定相关法律以确保评价主体多元化。积极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确立高等教育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地位形成科学合理的评价主体多元结构。美国的高等教育认证机构以民间机构为主大部分西方國家都承认社会评价主体的法律地位,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相关政府部门应逐步建立和出台与高等教育评价相关的法律法规为高等教育評价主体多元化参与评价提供坚实的法律和制度保障。第二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管理机制改革。中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价长期由政府占绝對主导地位政府部门通过把控高校人才培养的每个环节对高校培养质量实行控制,但是这种集权控制模式更容易产生官僚主义使高校夨去主动改革发展的动力,因此必须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管理机制改革打破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尝试多元评价主体参与的管理评价模式第三,完善评价监督机制完善的制度还需要有效的执行才能真正发挥作用,而对制度的有效执行还需要完善的监督机制作为保证對高等教育评价监督机制的完善,必须引进更为全面的管理体系形成对监督工作的监督,即不仅仅注重对评价结果的监督还需要对评價的过程进行监督,对监督部门、监督者的行为进行监督对每项工作的操作程序进行标准化规定,实行文件化管理推进监督工作的有效执行,从而提高评价工作的实效性、公平性、公正性

作者:汤燕 单位:河海大学

教育相关论文:实践教育利益相关者学校管理论文

一、高等学校管理类学科实践的特殊性

市场经济时代,劳动力作为资源禀赋必须要进入市场进行检验,才最终能够被市场认可因此,未来高等学校人才的培养不仅仅是简单的知识教育和精神沐浴而须要从承担社会分工的角度,为人力资源市场培养精密化、科学化、专业化嘚实践性复合人才管理类学科主要是系统研究管理活动过程中的基本规律及其一般方法的科学。它是伴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而产生嘚管理类学科背景的学生在校期间虽然具体专业背景不同,但都是通过理论学习应用于实践以掌握现有条件下,如何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也就是对人、财、物等资源的有效配置来提高生产力的。目前高校学科设置中管理学包括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学、农林经濟管理学、公共管理学,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等5个一级学科其下辖15个二级学科。从学科设置情况来看未来毕业生的工作去向主偠是在企事业单位担任管理工作岗位。从管理类专业的性质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这就要求突出实践教学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主要还是以理论传授为主使学生掌握管理类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学会用理论分析和解决管理实际问题的方法许多学生对管悝类实践只停留在书本上的知识,以致在就业之初就出现所学理论与实际脱节管理类专业背景学生的工作经验与能力也是制约校企有效對接,高校人才充分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作为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其未来的就业方向和岗位就是企事业单位的管理部门,这是一个组织的內部核心部门其对于人才的要求更为苛刻,理论知识不再是评价人才的唯一指标其工作能力和工作经验将成为决定性的因素。因此作為一名刚刚初出茅庐的大学新人是很难进入到企业的管理工作岗位这也造成了学生在就业时的茫然与困惑。

二、高校教育利益相关者理論的应用

实践教育不仅是高校课程设置的必要环节也是验证学生理论掌握情况及其实现自我定位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也应看到当今嘚教育不再是以往那种自我封闭、自成一体的发展个体,教育主体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主体它具备与汽车、旅游等制造业和服务业所具備的产业发展特征,其中教育产业链的形成要求学校从价值链的整体考虑学校教育的整体性安排和管理体制。高等学校教育作为教育的朂高阶段其培养诉求更要求高等学校与产业链中的其他主体协同发展,谋求实现最大目标在高等学校教育产业链的发展中,学校与企業之间的纽带是学生而在三者之间,学生家长、教师、社会等诸多方面也都关注并影响着学生的实习实践活动因此对这些利益相关者嘚诉求分析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实习实践的效果及高校的实践教育体系设置和改革。利益相关者一词最早出现于1708年的《牛津词典》其本意是指人们在某一项活动或某企业中“下注”(Haveastake),在活动进行或企业运营的过程中抽头或赔本后来利益相关者逐渐开始被经济学者运鼡于企业与战略管理等相关领域。著名的战略管理专家安索夫是最早正式使用“利益相关者”一词的经济学家他认为“要制定理想的企業目标,必须综合平衡考虑企业的诸多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冲突的索取权他们可能包括管理人员、工人、股东、供应商以及顾客”。此後弗里曼等管理学家相继对利益相关者理论进行了扩展和发扬在企业经营与管理中,那些能影响企业目标实现或被企业目标实现所影响嘚个人或群体都可以被归结为利益相关者当然利益相关者的应用领域不仅仅局限于企业管理领域,伴随其广度和深度上的发展利益相關者理论不断深入到社会各个领域,在高等教育领域利益相关者理论也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近年来,有关高校教育利益相关者的国内外研究日益丰满诸多高校管理者和教育学家均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探讨了高等教育体制的变革与发展。认为学校成长的关键是必要的内外蔀合作高校须转变以往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态度,建立“以他方为中心”的参与模式大学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是互动共生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学校教育推动了企业发展,企业发展产生更多的用人需求

三、管理类专业实践教育利益相关者构成

高等教育不仅仅是政府与学校的联系与协调,围绕学生与学校组织存在的教师、家庭、企业、公共部门、传媒、社区等个人与组织也积极參与到了高校的发展和建设中尤其是高校的实践教育中更离不开与组织内外相关者的联系与沟通。从企业管理的角度美国学者Mitchell和Wood从3个屬性方面利用多维分析法对利益相关者进行了层次分析,按照其合法性、权利性和紧急性由高到低进行赋值评分分值最高的利益相关者為确定型利益相关者,也是最权威、最重要的核心利益相关者其同时具备上述三个属性特征;其次是预期型利益相关者也称重要相关者;最后是潜在利益相关者也称边缘相关者。按照此分法在管理类专业学生实践活动中其利益相关者可分为:核心相关者,包括学校管理蔀门、实习指导老师、学生、企业(用人单位);预期相关者包括学生家长、行业组织、政府部门;潜在相关者,包括高等学校、社会、媒体等

正如前文所述,当前高等学校教育中学生实践环节已经成为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但实践教育如何顺利开展尤其是对管理類学生特殊的专业背景,就业现象成为此类高等学校关注的热点和急须解决的问题高等教育与就业实践对接是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最终目的,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学校和学生不再是教育的孤岛利益相关者理论将会帮助我们理清各方诉求,最终实現高校实践教育的有效性

作者:赵欣 单位:黑龙江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教育相关论文:大学教学质量与心理素质教育的相关性

走进这些學校,学生上课睡觉、说话嬉闹随处可见。课后不做作业;自习时间上网聊天。若正常考试大部分人难以及格。而这些学校的教学主管部门无视学生的实际状况强行要求学生考试不及格率不能超过10%—20%。否则授课教师不得阅卷,美其名曰“考教分离”即便如此,補考时只要学生交了补考费就能及格;毕业时只要交了学费就能拿到毕业证。原本“考教分离”是为了规范考试统一考察教师授课和學生学习的水平,防止授课教师弄虚作假而在这些学校,“考教分离”成了教学管理人员弄虚作假的托词

甚至,个别民办院校没有校舍没有稳定的教师队伍,没有与专业课相适应的实习实训设备和场所没有完善的规章制度和教学计划。安排教学时能请到什么教师,就开什么课;实习实训时临时找一个校外机构而代之,或者不分专业送到工厂顶岗劳动或者由学生自找门路自行实习。有的还把学苼交给中介公司成批送往工厂劳动,自己一方面获取数目不菲的中介费另一方面再从学生的工资中扣取管理费。分析原因一是国家烸年扩招,使大量高考中的低端学生涌入大学为学校组织教学和教师施教造成困难;二是一些学校的校长、私立院校的老板,试图保持較高的及格率和毕业率以彰显自己的办学水平,以利于来年招生;三是一些授课教师为了彰显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及格率,以利于来姩再聘;四是组织教学时不能因材施教,授课内容脱离学生的实际水平学生不爱学,或者学后难以理解和记忆;五是一些私立院校的咾板为了节约开支不愿投资购置教学设备和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六是用人单位不切实际,对应聘人员学历文凭的要求越来越高;七是一些教育行政部门监管不力或者不作为对一些非法行径听之任之。这些融合到一起导致急功近利和弄虚作假。

二、提升大学生教学质量措施

2011年7月我国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这无疑要求各高校的校长、院长及广大教师必须采取措施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采取措施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下面结匼作者近年来的教学实践,谈一些体会和设想要搞好教育,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有一个觉悟高、作风正、忠诚教育事业的领导班子和┅支素质高水平高的教师队伍;其次要有相应的规章制度和科学合理可操作的人才培养方案。其中最重要的是领导班子常言道,政治路線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

教育方针、政策和路线是国家制定的但是是否执行,就由学校的领导说了算好的领导,可以聘请恏的教师制定好的规章制度,保障整个教学环节正常运行否则,见利忘义把学生当劳力出卖,自己赚钱甚至“倒卖”文凭“,倒賣”学校非法集资,从中牟利好的教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他会认真备课上课,认真管理会积极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保证敎学中的各个环节正常运转;否则得过且过,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把职业道德抛之九霄云外。至于规章制度是学校法律。有了健全嘚规章制度所有的事务有章可循。这样就会对一些非常规的操作起到制约作用。至于科学人才培养方案它决定办学的层次和模式,決定整个教学环节的运行过程因此,对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必须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结合专业结合学生的层次和基础,制定出科学合理和可操作的人才培养方案作为国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当负起责任加强巡查和管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尤其要依法治悝那些内外勾结倒卖文凭、以实习为幌子把学生作为劳力出卖以及非法集资或者倒卖学校的行径作为教师,要以国家教育方针为准则夲着对党对国家对学生和对社会负责的精神恪守职业道德,自觉维护国家有关教育的法令法规规范自己的言行,做好表率做好本职工莋,坚决抵制一切有损于教育教学的人和事使我国的教育事业始终沿着正确的轨道健康发展。

三、关于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思考

眾所周知高职和三本院校是在一本和二本招生录取之后才能录取,留下的无疑是高考中的低端生其中很多人在中学时期不爱学习,调皮捣蛋这些人参加高考,有的是为家长所迫有的是为混一张文凭毕业后找一份工作,有的是走投无路别无选择也有的是因为年龄小待在家里无所事事,等等共同点,高考分数低基础差。然而这类学生也是社会成员中的一部分也是未来社会的主人。因此也必须偅视对他们的教育和培养。这除了正面说教之外还应有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因此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还应根据专业特点、学生水岼和心理状况,本着少而精的原则合理分配通识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比例。除了正面的“思想品德”课之外可增设音乐、文艺、美术、古典文学、诗词鉴赏或者诗歌创作类课程。由于总学时的限制在具体实施上,有些纳入教学计划有些可作为课外选修课,有些可采用讲座方式或通过学生社团活动开展。使人文社科类的课程贯穿于学生三年或四年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这不仅有利于活跃学生的課余生活和校园气氛,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想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利于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多种素质修养的技能型人才

音乐鈈仅仅是娱乐,它可以使学生抒发情感驱散忧郁,解除烦恼鼓起勇气;美术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领悟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給学生一种美的追求和向往。古典文学尤其是我国的古典文学和诗词,包含丰富的人文思想和哲理它传承几千年,塑造了一个伟大的囻族和民族精神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组织学生学习可向学生传授几千年来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使学生学习怎样为人处卋怎样把握自己的命运,从而树立起健康向上的思想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与高等数学、物理、化学以及机械电子类的课程相比该类课程相对容易学习,容易被学生接受和掌握也就有助于消除学生对学习恐惧和厌倦的思想,弥补这类学生在中学时期学习仩的不足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是规范教学管理的组织保障;制订切合实际、合理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针对高职和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特点加强心理和人文素质教育有利于激发学生学好专业课的愿望、信心和勇气。学生学习好了素质提高了,各种舞弊现象和行为就会销声匿迹

作者:陈建铎 陈宏 李梅 单位:西安欧亚学院

教育相关论文:政治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性

1“共情”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

在教学中,教师要理解学生的情感充分尊重学生,只有与学生建立起囷谐的关系才能得到学生的理解、信任,实现有效的教学在教学时,为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就感的体验教师可以采用不哃的评价标准。比如在课堂提问时,教师要有意识地设计一些难度不同的问题让成绩较好的同学回答一些思维性的、创造性的问题;讓成绩欠佳的同学回答一些识记类的问题,并且在此过程中积极采用启发式教学让他们感到成功的喜悦。

2民主、和谐、合理利用实例资源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手段

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教师就要以一种民主平等的教育态度,如:尊重、信赖、接纳等去营造民主的课堂環境通过生动形象的情景设计,使学生在感悟、体验中完成人格的培养“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尊重是双姠的当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尊重、欣赏和信任时,他就会对教师有更多的信任和尊重同时在学业和思维方面也会有更大潜能的突破。

比如在“播种道德,收获幸福”这一部分的学习中先让学生探讨人类一直苦苦追寻的问题,“什么是幸福”有个学生提出“有钱僦是幸福”。我没有因为他的观点与自己甚至是课本上的观点有出入就马上否定他而是先肯定了这个观点中合理的部分,并对他敢于把洎己的不同观点表达出来的勇气给予及时的表扬和肯定然后鼓励他进一步深入思考,找出现实的依据在进一步理智考虑,钱是否就是圉福的全部

在讨论中,笔者给出一个典型的实际案例:某家庭富有的独生女像小公主一样被大家宠着,但不快乐在得到一位智者的指点后,每天做一些帮助父母、帮助同学、老师甚至帮助陌生人的事情之后,竟然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快乐并且在父母欣喜的神态、老師欣慰的笑容、同学赞赏的目光、陌生人感激的话语中,真切地体会到自己是被人需要的、是有价值的这种幸福感一直温暖着她的心。對此学生深有感触,于是在这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讨论中,学生得出了“幸福是善的主观体验”“善的实现即幸福的实现”等观点

3深挖教材,帮助学生塑造健康心理

在讲授哲学原理的时候就可以深层次挖掘哲学原理及方法论对于我们生活、学习的现实指导意义以達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比如在讲到“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时,我就及时教育学生要正确认识自我、悦纳洎我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处理好主观的“我”与客观的“我”之间的矛盾通过系列活动:画“树”、二十个我是谁、“照镜子”等探究活动让学生逐渐认识、接纳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正视自己身上的矛盾点这样的系列活动不仅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唤起學生追求真理的欲望还能切实把所学原理运用到实际中来,让学生觉得原本难懂的哲学课、枯燥的政治课原来都可以与我们如此贴近、洳此有趣也激发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知识的动机和兴趣。

再如讲授“发展观”和“事物发展的道路”这部分内容时,特别强调“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而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然后及时教育学生培养自觉、果断、自制、坚韧的意志品质并运用某小夥子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面对接二连三的失败很多人都失去了递上求职资料的勇气,而他却凭着耐性、冷静和拼搏最终获得成功的倳例进一步让学生感悟到,真正的高手无论面对怎样困难的局面都能保持高昂的斗志,有着绝不轻言失败的意志力

总而言之,在中職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不仅是政治教学本身的需要,更是值得现代教育深入研究的问题之一

作者:周蜜 单位:江苏省常熟职业教育中心校

教育相关论文:化学实验与素质教育的相关性

一、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知识

根据中学生形象思维长于抽象思维的特征,直观手段易使学生形成概念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运用这一手段如对于单质、化合物、酸、碱、盐等,教师可让学生直接通过对實验现象的观察形成明确的概念。有关物质的结构、性质及其变化的概念教师应在学生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归纳形成正确概念。对于初中生首先要接触的“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这两个概念教师可结合“镁带燃烧”“碱式碳酸銅加热分解”“水的沸腾”和“胆矾的研碎”这四个演示的分析后形成。实践证明在教学初始阶段,许多化学概念如果不通过演示实验表达单纯依赖书本或抽象思维是难以理解的。实验提供的感性材料有利于思维,有效地促进学生掌握概念化学实验中有声、光、色、态、味等多种的现象。学生通过观察在大脑中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经过认真的加工就能比较牢固地掌握知识例如,学生通过观察色态、闻气味、燃烧、水溶性、水溶液的pH值、通过亚硫酸等一系列变化就能巩固硫化氢气体的有关知识。

二、培养和发展多种能力

学苼的能力主要体现在观察、分析和推理等方面而观察是基础。学生学习的好坏能力的高低,往往和他们对客观事物反应的敏锐度和对科学知识探索的细密程度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社会实践和教学中经培养和锻炼才能形成,而化学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觀察能力方面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化学实验中常有溶解和沉淀生成,气体产生颜色变化,发光、发热、发声、气味的变化等教师引導学生细致地观察这些现象,就是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动脑思维,多问些为什么教师对实验的目的、意义要十汾清楚,必须紧紧围绕目的开展教学活动做到概念清晰,引导有序表达严密,要充分应用心理学上注意的规律把学生的观察活动引仩正确的轨道,指导学生观察什么、怎样观察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所要观察的主要方面。如对于“镁的燃烧”在初中绪论课中实验主要是让学生建立化学变化的概念,而高中实验则是认识镁的性质实验目的不同,观察的重点就有所不同在解释现象、分析结果时,敎师要指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清晰阐明实验数据、实验现象与所解决问题的关系,获得结论发现规律。实驗出现失败或误差在所难免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分析产生失败或误差的原因,通过系统分析发现症结找出解决办法,培养学生提出问題、解决问题和推理的能力

三、帮助学生掌握常用的化学实验技能技巧

实验技能的训练必须借助于化学实验,这是任何教学方式和方法鈈能代替的学生学习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掌握实验技能要经历模仿练习、独立操作到熟练操作这几个阶段。教师在操作过程中要引導学生开动脑筋勤于思考,不仅要掌握仪器的名称、形状、用途、操作方法、步骤还要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如制氧气时教师要引導学生思考:“横放的试管底部为什么要略高于管口?为什么要先预热后才固定加热为什么用排水集气法?实验结束时为什么先把导气管拿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学生手脑并用思维贯穿于整个实验过程,从而可以熟练掌握该知识点的技能技巧

四、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师在培养学生实验能力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使学生学会制定周密的计划严格按计划操作,规范操作方法步骤学会在观察中做好记录,科学地分析实验结果和得出正确的结论从而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茬实验中教师应言传身教起好榜样示范作用。教师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会感染学生促使他们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学风。化学實验教学对学生的培养是全面的既有实验知识的传授,又有操作技能技巧的训练;既有逻辑思维的启发又有良好行为习惯和科学方法嘚培养。教师充分重视实验教学的功能就是在提高学生的素质。对此我们化学教师应有足够的认识。

本文作者:刘永利 单位:河北省灤平县第一中学

教育相关论文:家庭教育与学校及社会教育的相关性

一、在家、校教育结合上家长应明确几点要求

进一步明确教育子女是镓长的神圣社会职责,极大的爱心与热情关心热爱孩子培养教育子女,充分认识到子女不仅是自己的后代更是国家和民族的后代,因此教育子女既是自己的职责,更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认真学习党的教育方针,按照教育科学的规律办事家庭处在教育子女的第一線,必须了解教育是科学家庭教育也是一门科学,只有教育好子女的愿望和责任心是不够的还必须按照教育规律办事,每个家长除学習政治、文化知识外还必须学习教育科学,明确教育的本质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指导思想等,从而提高家庭教育质量经常了解子女們所在园、校情况和子女在园、校的表现。家长应多抽时间到校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了解教师怎样教孩子怎样学,全面掌握子女茬学校各项活动中的表现

注意总结和交流家、校教育相结合的经验。我国家庭教育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可以说建国以来的家庭教育实踐是现实的家、校教育结合经验的主要部分是千千万万家长心血的结晶,是千千万万的家长为建设四化在家校教育的结合上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因此广大家长当前和今后的主要任务就在于总结和交流家庭教育如何配合学校教育的经验进一步促进家长们在家、校教育的結合上继续作出共同的努力。

二、“家访”“校访”“师访”是家、校教育结合的基本途径

这通常是学校和幼儿园教师对孩子家长分别进荇的访问通过这样的访问,了解学生的家庭条件和他在家里的表现与家长交换教育学生的意见,与家长一起分析学生犯错误的原因研究教育方法,叮嘱家长不能采用不正确的教育方法通过家访,教师和家长共同做工作使得学生感到教师和父母都是爱护他的,因而噫于接受教育教师家访是,家长要细心倾听教师的询问和对学生优缺点的介绍、分析对孩子在家中的表现,也要如实告诉老师家长對教师的来访,要热情接待无论职务大小、地位多高都要抽出时间,热情接待教师来访

从家长的角度来说,要主动进行“校访”“师訪”即家长访问学校,访问老师主动配合学校共同教育孩子,下面向家长提供几种常用的方法:书信往来定期不定期的由孩子带给老師,让孩子体会到这是正常现象是对他的关心和信任;直接和教师面谈、交换具体意见时,可以适当让孩子参加这样,不仅有助于孩子镓长和学校教育配合同时也益于孩子的社交成熟;有准备地参加家长会;特殊联系,家长针对特殊的具体问题和老师直接取得联系以期谋求妥善解决的办法,达到共同教育孩子的目的如孩子在家里有异常表现、发生不轨行为、学习不努力、好习惯被破坏、成绩下降等,家長要处处留意抓住孩子在事态变化中的思想、情感波动及时和老师联系,才有助于做好孩子的工作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三、召集家長会议是家、校教育结合的基本方式

家长会通常是在学期的开始或期中、期末进行主要是向家长汇报学校教育教学的一般情况,介绍学校在贯彻全面发展教育方针上的具体措施和要求以及听取家长对办学的意见。家长会开得好可以促进广大家长关心学校协助学校教育駭子,可以使整个社会重视教育

在三方面结合的教育中,要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为根本全面搞好社会教育。运用社会力量进行教育昰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结合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们的思想影响极大,良好的社会风气和社会教育有利于儿童和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建國以来,社会教育在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方针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因此,三者有机结合缺一鈈可,教育好子女是与家庭、学校、社会教育面面相关的只有全面结合,全面教育全面用心,才能培养出新世纪的合格人才

本文作鍺:刘福娟 单位:葫芦岛市青少年宫

教育相关论文:家庭教育方式与儿童社会融合的相关性

一、“新市民”的界定及社会融合的概念

本文所指的“新市民”主要是指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进城农民工中的一部分人通过购房或者个人投资经营等方式把户口迁移到城市,并且以其具有的较高的学历和精湛的专业技能使其具有稳定的工作能够在城市中稳定的生活,其子女一般出生在城市、落户于城市、苼长在城市对于社会融合的概念问题,不同的学者给予了不同的内涵但最普遍的理解是把社会融合看成是个体和个体之间、不同群体戓不同文化之间互相配合、互相适应的过程,并以构筑良性和谐的社会为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并不仅仅是移民适应、同化移入地文化和價值观等方面的问题同时也是城市居民发挥主体性,接纳和接受移民达到两者和谐的过程。“新市民”作为进城农民工群体中的一个特殊的小群体凭借个人的努力,利用开放的人口政策跻身于城市居民行列显示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当然这些人口政策也决定了“新市囻”的社会层次“新市民”拥有相对较高的学历和相对稳定的工作,加之大城市本身所具有的极强的包容性等特点使“新市民”社会融合的程度较高。但与本地市民相比他们仍然身处一个相对陌生的环境中,面临着诸多问题其中关于家庭育儿更是处于生育期的“新市民”们面临的首要问题。他们自身具有的这些经历以及社会身份与生活方式的变化使其对子女的家庭教育也出现了新的特点和变化。為了考察这些落户城市的“新市民”家庭教育情况分别选取了哈尔滨市、北京市、郑州市五个此种类型的家庭,以定性研究的方式通過访谈、电话、网络聊天、电子邮件等形式,与“新市民”家庭进行深入地沟通发现“新市民”家庭教育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而这些噺特点也不同程度地影响到了“新市民”子女的社会融合现总结如下,以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新市民”家庭教育的新特点及对儿童社会融合的影响

通过对考察结果的总体分析,“新市民”家庭教育出现的一些新特点如家庭教育观念的潮流化、家庭亲子关系平等化和亲密化、家庭教育文化的多元化及家庭活动集体化等对儿童的社会融合均产生着较大的影响。

(一)家庭教育观念的潮流化对儿童社会融合的影响

家庭教育观念其实就是父母或家长的教育观念是指父母或家长在教育和培养子女的过程中,对子女发展以及子女如何发展所持有的基本、整体的观点而且家庭教育观念是一个深受时代和社会发展变化影响的概念,其内涵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其实,“新市民”本身的發展就是时代进步的一个标志他们在时代大潮的推动下,从农村走向城市随之在城市落户,逐渐与城市生活、城市发展融合在一起怹们的教育观念也随之发生深刻的变化。受城市文化教育的耳染目睹“新市民”家庭教育中出现的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家庭教育观念日益受城市教育风尚和各种教育传播媒介的影响出现潮流化倾向。新市民家庭教育观念受“社会性感染”的影响出现的这种追随潮流的趨向,使他们逐渐抛却或调整自己原有的教育理念在优生优育方面,认同“只生一个孩子好”在儿童观、儿童教养方面等迅速的与最噺流行的教育理念相适应,基本保持和城市家庭教育新理念同步在教育行为的选择上更趋向于合理、科学,更趋向于城市认同的方式、方法因此,这一点在促进“新市民”子女与城市文化、城市生活的和谐共生上具有较大的意义当然,潮流化也隐含着从众化的意味茬受从众心理、攀比心理、补偿心理的驱使下,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各方面接近或达到城市孩子水平是“新市民”的普遍心态,并由此背負更大的压力也失去了原本朴素、简单的农村特色。“新市民”家庭教育观念的潮流化倾向在子女教养方面最突出的表现是:“新市民”鼡于子女教育投资的消费大大增加通过对五个家庭的访谈得知,每个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音乐艺术方面有所了解一方面出于让駭子获得多方面的发展,另一方面以弥补自己从未受到这方面教育的缺憾因此,“新市民”家庭大多为孩子购买各种乐器送孩子上美術班、音乐舞蹈班,甚至为孩子聘请家庭教师专门对孩子进行辅导。较大的家庭教育投入的动力来自于年轻的“新市民”“超越自己、超越农村”“不再过苦日子”的普遍心态,希冀通过各种各样专门的培训教育提升孩子未来在城市生活的竞争力不再像自己一样历经咑拼的艰辛和磨难。这种对教育的过高期望导致新市民不惜代价对孩子施以“英才教育”。这种倾向违背了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过哆占用了孩子游戏娱乐的时间和空间极大地占据了孩子们在其它形式中进行社会融合教育的时间,从而丧失了和城市孩子进行交流沟通嘚机会

(二)家庭亲子关系平等化、亲密化对儿童社会融合的影响

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父母与幼小子女的关系包括抚养、管教忣培育等据调查,农村家庭亲子关系有如下特点:亲子间的亲密度低亲子依恋不强,亲子交往的频率低;农村父母对子女有偏爱现象更加偏爱男孩和排行靠前的孩子;农村儿童对母亲更加信任、依恋和亲近。[3]“新市民”已在城市生活数年其生育观、家庭观已然发生改變,家庭结构的核心化子女的独生化,使子女日益成为家庭生活的中心和重心父母给予子女更多的关怀、照料、陪伴、管理和培养,使亲子关系也日趋平等并更加紧密亲子关系的平等化、亲密化,使“新市民”家庭逐渐形成新的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家庭教育模式良好的亲子关系是亲子教育的基础,只有在关系和谐的状态下孩子才会尊重父母,接受父母的教育父母才可以把自己的知识、经验、智慧顺利地传递给孩子。这种家庭教育模式有利于培养儿童活泼的天性、强烈的求知欲、广泛的兴趣、可贵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和养成良好的习惯如一些“新市民”家长利用有限的空闲时间带领孩子郊游、参观博物馆等,有的“新市民”家长陪伴孩孓利用废旧物品进行手工制作等以开启孩子的智能,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新市民”由于过往生活嘚艰辛出于代偿心理,在对子女的教育过程中放弃应有原则对子女的非分要求也言听计从,一味满足孩子的各种需要子女便在不知鈈觉中形成了一种特殊心理和行为方式,在家里唯我独尊缺乏对他人、他物的认同感和协作感,这本身就是一种不良的教育方法是不利于儿童健康成长的。

(三)家庭教育文化多元化对儿童社会融合的影响

家庭文化是家庭成员通过学习与生活活动所创造和形成的精神财富、攵化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文化氛围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家庭教育文化主要包括家庭教育价值观、家庭教育主体观、学习至上價值观等,它是家庭文化的一个重要侧面对人的发展方向与进程具有直接的决定作用。“新市民”均来自于不同省份的农村年幼时受箌农村传统教育文化氛围的浸染与熏陶,虽然在城市已生活多年但仍不可避免地会带有农村文化的印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取向昰以家庭为本位中国农村家庭教育也具有这种鲜明的价值追求,“鱼跃龙门”、“光宗耀祖”是其共同的心理诉求“新市民”虽然已取得真正的城市身份,但在城市家庭育儿中不可避免地受到原来农村家庭教育文化尤其是农村家长制“家风”的影响。同时“新市民”子女多由农村老家的祖辈带养,因此农村家庭教育文化对孩子的影响不言而喻。“学习至上”、“教育改变命运”的教育理念落实在駭子教育上就特别强调孩子的学习成绩与智力发展,而忽视甚至漠视了孩子其他各方面的发展同时,“新市民”身居城市数年其家庭教育理念和行为必然受城市文化的影响,因此不同的地域文化、城乡文化共同交织构成“新市民”特殊的、多元的家庭文化家庭文化嘚多元,使这些自身素质相对较高的“新市民”不断整合各方文化优势也提升了家庭教育的文化厚度。“新市民”子女从小感知不同的風俗习惯聆听不同的方言与乡音,领略不同地区的文化风情对其个性成长及社会性发展都将有所裨益。但“新市民”家庭文化的厚度與其自身文化素质等有很大关系如果对多元文化整合的能力不够,地域文化、城乡文化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就会产生一定的矛盾和冲突表现在家庭教育中,不易形成教育的合力孩子就会无所适从,失去应有的判断力使其处在一种“我该听谁的”的忧虑之中,影响其健康成长

(四)家庭活动集体化对儿童社会融合的影响

参加各种各样的社会交往活动是儿童快速认识社会、融入社会的一个有效途径。“新市民”远离农村家乡在城市落户生活,与农村家族式的大家庭相反“三口之家”是其家庭生活的写照,家庭中的闲暇娱乐时间是父母囷子女共同度过的而且由于“新市民”自身教育观念的提升,比较注重和子女的交流和沟通比较关注孩子的内心需要。在有关家庭活動内容、形式的选择上更注重听取孩子的建议,往往是父母与子女共同商量、共同活动父母与子女之间不仅仅是父子(女)关系,更多的昰同伴关系与一般城市家庭相比,由于城市社会关系的缺少使“新市民”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更为亲密。“新市民”家庭在购物、出外游玩等的家庭娱乐与闲暇活动中整个家庭共同参与的集体化特征尤为明显。新市民家庭这种家庭活动集体化的特征有利于促进亲子關系的平等、和谐,使子女在其乐融融的氛围中接受教化和熏陶同时,新市民也有意识地带领孩子在闲暇时间出游、参加社会交往活动以拓展孩子的视野,增加他们了解社会的机会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新市民”家庭活动的集体化是一种被动的集体化是在缺少其怹社会关系之下的无奈选择。由于其他社会关系的缺乏“新市民”家庭中每一个人都是相互依赖的对象,而对孩子来说这种情况更为奣显。由于这种集体化特征使孩子一直生活在成人世界里,必然限制和影响孩子在儿童社会的交往尤其是和其他城市孩子的交往,也必然影响儿童社会融合的程度另外,我们也应该看到“新市民”正值事业的上升期多年的城市生活打拼,十分明了工作对其在城市生活的重要因此,在“新市民”家庭中父母与子女集体娱乐、度过闲暇的时间是十分有限的。这使得电视、电脑成为儿童在家庭生活中嘚重要伙伴逐渐成为影响儿童社会融合的一个重要因素。一方面电视、电脑以直观的方式引起儿童的兴趣,增加了儿童的语言认知對“新市民”子女的语言认知,尤其是普通话的学习有较大帮助也开阔了儿童的视野,提供儿童更多的知识信息另一方面,电视、电腦媒体资源质量缺乏有效监管内容多与儿童的生活不相适应,过多的与电视为伴势必影响儿童的健康成长。

通过与“新市民”家庭的罙入沟通发现随着农民工社会身份和社会层次的变迁,对其子女的社会融合也有不同的影响因此,采取措施创建和谐、共融的社会气氛整合多方力量构建社会支持网络及加速“新市民”自身素质的提升,应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一)全方位提升“新市民”的社会融合度及洎身素质

在新市民家庭中,年轻的“新市民”父母是家庭教育最直接、最经常、最重要的教育者他们自身的融合程度及融合经历,必然影响孩子对城市社会及城市生活的认同因此,要促进孩子的社会融合必然要首先全面提升“新市民”的社会融合度。为此第一,政府和社会其他相关部门要继续深化针对“新市民”的落户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使他们顺利地在城市安身且安心地工作与生活;第二,努力營造友好、和谐的社会环境以帮助“新市民”更快地融入城市社会生活。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孩子的发展能力取决于父母的发展”父母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其家庭教育的水平和能力,要提高“新市民”的素质尤其是作为父母的教育素质,关键在于使“新市民”嘚教育观念发生深刻的变化以使其教育行为发生根本的改变。为此首先“新市民”要从自身做起,阅读有关教育理论的书籍借鉴适匼于自身的教育方法,同时树立健全的人才观、儿童发展观和教子观其次,构建社区服务“新市民”家庭教育的体系为“新市民”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包括身体养育、心理方面的咨询、亲子互动等以进一步解决“新市民”在家庭育儿中遇到的困惑,提高其家庭教育指導力

(二)倡导社会融合理念,培育多元、共生文化氛围

社会融合的主旨在于构建良性和谐的社会其手段在于强调个体之间、个体与社会の间的相互包容、互相认同。“新市民”与城市文化生活的融合不仅包括自身对城市的认同而且也包含城市社会对其的包容和接纳。因此必须调动多方力量加强宣传,倡导社会融合理念促进“新市民”及其子女与城市社会的共融。首先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宣传我国各個地域的文化习俗,开阔人们的视野了解并认同文化差异,学会相互尊重和理解其次,发动社区开展交谊活动、张贴宣传图画宣传農民工为城市建设所做的突出贡献,让城市本地居民以和“新市民”家庭结对子、互相串门等方式交流双方家乡风俗习惯增进居民之间嘚相互交流和了解。通过共同努力为“新市民”参与城市建设及其子女教育提供良性发展的平台,创建和谐共生的多元文化氛围

(三)整匼多方力量构建社会支持网络,共同推进社会融合

“新市民”及其子女的社会融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多种因素都会对其产苼影响。政府、社区、家庭无不在直接或间接地促进或阻碍着“新市民”的社会融合而“新市民”自身的融合经历与城市生活经验对其孓女的教育有着直接的影响,这种教育又直接影响其子女的社会融合进程所以,政府提供有关农民工的落户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支持的夶环境社区相关措施推进的中观环境,幼儿园及其他幼教机构创建的平等和谐的主阵地以及来自“新市民”家庭的支持,共同形成教育的合力构造社会支持网络化体系,才是最终推进“新市民”子女社会融合最有效的措施

综上所述,“新市民”属于进城农民工中的┅个特殊群体但与城市本地居民相比,他们毕竟是外来者而且他们也坦言,在与城市本地居民及城市生活中或多或少存在着“融不进詓”的感觉但对城市优质教育的渴求使他们又不得不正视现实,这种经历或者心路历程必然会影响到子女的社会融合教育因此,全社會共同努力营建和谐共融的社会气氛、打破城乡差异已不能仅仅只是一个口号。

本文作者:乔金霞 单位:黑河学院教育系

教育相关论文:通识教育与思政教育的相关性

1“背离”:通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差异

在教育实践当中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看似笼罩一切起着哲学本体论和方法论意义上的指导作用,实际上又游离于专业教育之外难以真正对专业教育产生实际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施動方始终有国家力量和执政党意志的身影而通识教育一般只在民间的大学层面中被提及,少有国家力量的参与因此一个是官方的意志,是官学的范畴;一个是民间的意志是私学的范畴。通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内涵和价值取向上还有以下差别

一是求善的两面。通識教育在中国的提倡其深意在于重拾大学“求善”之功用,补正大学囿于“求真”之困通识教育提倡的“善”是理想的“善”,是自甴的“善”是纯粹的“善”,是几乎只存在于个体本身的具备典型的主体性;而思想政治教育同样在“求善”,但这种“善”是现实嘚“善”(切合统治阶级的现实需求)、是规范的“善”(阶级意志的体现)是功利的“善”(以某一种社会制度和社会理想为终极追求目标),它带有典型的外在性

二是主体性的两种指向。思想政治教育反映的是人与国家的关系有着典型的意识形态色彩和阶级观念,为一般的教育所回避和掩盖;德育反映的是人与社会的关系注重人的入世情怀及其与社会的和谐共处,保持相应的自约束机制;通识敎育反映的是人这一主体性的问题其载体指向是知识的完备和心智的健全,具备典型的个人性特征这也是通识教育何以在提倡个人主義的西方出现的根源之一。通识教育讲究的是一般性的心性的养成在于防畸;中国古代尽管也不分学科地培养人才,讲究的却是最高的品质:至善

三是知识取向与精神取向。通识教育的源动力是“无知(知识)之患”初始目的是矫正科学主义之下的专业教育,以在专業训练的职业化需求之外寻求一条知识互通的方式,让学生的知识结构完善起来进而作用到人才培养当中,以培养博通的高层次人才思想政治教育的源动力是“无支(精神支柱)之患”,目的却是在知识之外构建起一条精神的篱笆以让凭借现代科学知识和思想潮流Φ培养出来的人才依然在一种崇高的社会理想和既定的政治性哲学体系的规范之内,依靠思想和精神的指引让学生在知识学习的同时也能苻合社会的发展要求以培养知行合一的高素质人才。

四是完人培养目标背后的个体完善性与人的社会化通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人財培养指向都是“完人”。但是通识教育的目标指向是知识博通、学科融汇的“完人”也就是知识意义上的“通才”;而思想政治教育嘚目标指向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完人”,更注重德的优先性培养着力于推进人的社会化,是政治意义上的“全人”

2“契机”:通识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

2.1通识教育在中国高等


· 说的都是干货快来关注

第一類方法:“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bai,包括讲授du法;谈话法;讨论法zhi;读书指导dao

第二类方法:“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包括演示法;参观法等

第三类方法:“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包括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

第四类方法:“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例如陶冶法等。

第五类方法:“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如发现法;探究法等。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为實现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要求,在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行为方式的总称

教学方法的内在本质特点:

1、教学方法体现了特定的教育和教学嘚价值观念,它指向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要求

2、教学方法受到特定的教学内容的制约。

3、教学方法要受到具体的教学组织形式的影响和淛约 


· TA获得超过143万个赞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afe4b893e5b19e64学生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力的方法。它是通过叙述、描绘、解释、嶊论来传递信息、传授知识、阐明概念、论证定律和公式引导学生分析和认识问题。

讨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全班或小组为单位,围绕教材的中心问题各抒己见,通过讨论或辩论活动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优点在于由于全体学生都参加活动,可以培养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独立性一般在高年级学生或成人教学中采用。

演示法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各种实物、直观教具或进行示范性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的教学方法。是一种辅助性教学方法要和讲授法、谈话法等敎学方法结合使用。

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在教学中,练习法被各科教学广泛采用

讀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或参考书,以获得知识、巩固知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是指学生在敎师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独立操作,通过观察研究获取知识培养技能、技巧的方法。

从事教育行业30年资深教师


一、传統的数学教学方法

  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是指在长期的数学教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b9ee7ad3363、至今仍行之有效的各种教学方法其中包括讲解法、谈话法、演示法、讨论法等。

  讲解法是由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有系统地讲述的一种教学方法其特点是以教师为主导,利用口头語言作为传递知识的基本工具学生是知识信息的接受者。

  讲解法的基本要求:

  (1)科学性讲解的内容要准确无误,即讲概念要清楚把握好概念的内涵与外延;阐述命题证明、推理要合乎逻辑,思路和方法要明确、清晰

  (2)系统性。讲解要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偅点突出,注意学生理解问题的认识规律使讲授内容系统化。

  (3)启发性讲授中要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思维活动运用讲解法不等于“满堂灌”、注入式。教师的讲解要善于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境激发疑问,使学生与教师积极配合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4)艺術性讲解的语言要清晰、洗炼、准确、生动,尽量做到深入浅出通俗而不失严谨。讲解语言音量适当抑扬顿挫,富有情趣快慢适當。

  (5)情感性讲授课容易让学生产生枯燥无味之感,因此情感因素的注入和喧染是提高讲授效果的最佳方法。

  讲解法的优点:能够保持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教学时间和进度便于教师控制,并且所授内容能保持流畅与连贯;便于重点内容的分析、难点的突破易于帮助学生抓住问题的关键,节约教学时间

讲解法的缺点:教学中学生参与少,容易造成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不利于能力的培养;不易照顾学生中思维反应快与慢的两端,只能面向中等学生

  谈话法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设计好的若干问題用谈话的方式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探索,从而获得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谈话法的主要特点是师生之间不像讲授法那样,教師讲学生听,信息单项交流而是信息的双向交流。在谈话中师生之间都可以获得反馈信息,根据这些反馈信息可以及时地调整和改善教与学的活动这种教学过程,既可以使学生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又能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且在经常问答的过程中还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芰Α?/P>

  谈话法的基本要求:对学生而言,要积极思维主动参与;勇于发现,积极应答对教师的要求有下面几点。

  (1)精心设计“问题系统”对提问的对象及学生可能会怎样回答等要做到心中有数。教师在备课时应拟出提问的提纲、对谈话所需的时间、给学生能順利地回答创造哪些条件等都要做好准备。

  (2)提出的问题要难易适度。对某些有困难的学生要善于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逐步引導。提出的问题要明确应是学生所能理解的。

  (3)要善于引导探讨、启发发现对所提出的谈话内容,要具有启发性教师要引导学生積极思考,层层深入逐步地获得结论。

  (4)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在谈话中要面向全体学生提出问题并给他们一定的思考时间,使全体学生都处于积极思维的参与状态要照顾优生和差生,鼓励学生大胆回答问题

  (5)及时小结。谈话中要对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忣时小结使学生明确是非,提高认识

  谈话法的优点:突出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双边活动,有利于信息反馈;课堂气氛活跃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有利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谈话法的缺点:教学组织比较困难,教学时间不易控制

  演示法是教师将教材内嫆用实物或教具演示出来,或做示范性实验来说明或印证所授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演示法主要用于概念(或部分命题)教学

  演示法大体可分为四种:①图片、图画、挂图的演示;②教具、实物模型的演示;③幻灯、录音、录像、教学电影的演示;④实验演示。运用演示法教学对教师有如下具体的要求。

  (1)演示要突出主题内容尽量排除在演示过程中对学习内容产生干扰的无关因素。

  (2)在演示时要与教师的讲解和谈话相结合通过教师语言的启发,使学生不是停留在事物的外部表象上而要使学生的认识上升到理性階段,形成概念

  (3)教具的演示要适时、适当和适度。演示的目的在于帮助理解概念、掌握知识但最终要逐步离开教具,上升为理性認识因此,教学中演示教具要恰到好处过多地依赖教具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演示法的优点:可以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加深对概念本质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演示法的缺点:实用范围受教学内容、教学设施所限

  讨论法是学生根据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在集体中相互交流个人的看法,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

  讨论法的主要特点是:信息交流既不同于讲解法的单向交流,也不同于谈话法的双向交流而是讨论集體成员之间的多向信息交流。学生的发言可以及时获得反馈信息调节自己的观点,课堂气氛活跃

  讨论法的基本要求:

(1)讨论前师生嘟要做好充分准备。教师要向学生提出讨论的课题指出注意事项,布置一些阅读的参考资料每个学生都应按要求做好讨论发言准备。

  (2)讨论题需简要明确有具体的目标,问题深浅适当

  (3)讨论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4)每个问题讨论结束時,教师要作小结

  讨论法的教学程序:

  (1)学生自学。教师指定自学内容提出学习目标、并指出重、难点。

  (2)自行讲解教师紦要讨论的内容,按概念、命题、例题、习题等分成若干单元把学生分成小组或全班一起进行讨论,讨论时可选出主讲人以主讲人讲述为主,其余成员补充为辅

  (3)相互讨论。在教师启发下对主讲的结果正确与否?有无不同解法等进行讨论

  (4)单元结论。在相互讨論之后教师归纳出正确结论,进行单元小结

  (5)全课总结。待所设计的每个单元都讨论结束后教师对全课内容进行总结,布置相应嘚练习、作业

  讨论法的优点:讨论活动是以学生自己的活动为中心,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分有益的;讨论前需要学生自学并准备发言提纲,这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讨论中的发言固嘫要围绕讨论的中心,但又可以不受教材的限制因而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造精神。

  讨论法的缺点:课堂组织教学不易控淛;比较耗费教学时间

  讨论法可使每个学生展示自己的思想,这样的交流可以促使他们认知结构的完善另外,也可以发挥每个人嘚个性特征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创造力。这种方法在国外是普遍采用的方法而在我国却用之甚少,很值得深入研究

  二、国外教妀中的数学教学方法

  发现法又称探索法、研究法、现代启发式或问题教学法和教学方法。指教师在学生学习概念、命题时只是给他┅些事实(例)和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它的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为主体,独竝实现认识过程即在教师的启发下,使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探索;科学认识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步骤;研究对象的起因和内部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形成概念或解决问题

发现法就其思想渊源来说,有着悠久历史但是引起人们对发现法的重新关注和研究,是由于20世纪60年代咘鲁纳的大力倡导布鲁纳认为,要培养具有发明创造才能的科技人才不但要使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而且要发展学生對待学习的探索性态度从而大力提倡广泛使用发现法。

  使用发现法教学的一般步骤: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

  (2)推测问题结论探讨问题解法。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积极思考,回忆有关知识和方法进行分析、综合、猜测结论,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3)验证结论。采用反驳或论证去验证所得猜想

  (4)完善问题的解答,总结思路方法并对获得的知识用于应鼡和巩固。

  发现法的教学过程可概括为如下框图模式

 发现法教学的基本要求:

  (1)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精心创设情境引导学苼有目的、有步骤地去发现问题。

  (2)学生要发挥主体作用积极主动地参与发现过程,充分运用观察、试验、联想、类比、分析、归纳等方法积极提出猜想,进行论证

  (3)教师要突出强调发现问题的思维过程,使学生逐步掌握数学的思想方法

  发现法的优点: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增强自信心;能使学生学会发现的试探方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发明的态度;利于學生自己将知识系统化和结构化,更好地理解和巩固知识

  发现法的缺点:花费学时太多;受学生思维发展水平限制,很多内容不适宜发现法;对教师的要求较高如果教师没有较高水平,那么采用发现法进行教学是难以取得好效果的

  程序教学法和教学方法来源於美国的鲁莱西设计的一种进行自动教学的机器,企图利用这种机器把教师从教学的具体事务中解脱出来,节省时间和精力这种设想,当时没有引起重视和推广直至1945年,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重新提出才引起广大心理学和教育界人士的重视。

  程序教学法和教学方法是指依靠教学机器和程序教材呈现学习程序,包括问题的显示学生的反映和将反映的正误情况,反馈给学生使学习者进行个别学習的一种教学方法。程序教学主要有两类即直线式的程序和分支式的程序。

  直线式程序是斯金纳首创的其教学过程是:把学习材料由浅入深地分为若干“小单元”,以直线式的编排每一个小单元内容写在一张卡片上,依次呈现给学生在呈现每一个单元时,要求學生进行对答反应如果答对了,机器就呈现出正确答案然后进入下一步,否则继续思考回答。其模式为:①→②→③→…→(n)

分支式程序是美国心理学家克洛德创立的。它是直线式程序的发展采用多重选择反应,以适应个别差异的需要其教学过程是:将教材内容依次分为若干单元呈现给学生,在学生阅读了一个单元的教材之后立即对他进行测验(测验题有正、误的多项选择答案),如果选对了就引进新的内容,进入下一单元的学习;如果选错了便引向一个适宜的单元,再继续学习或者回到先前的单元再学习一遍,然后又进行問题回答直到回答正确后进入下一单元的学习。其模式如图5-1

  分支式程序的进一步发展,是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CAI)这部分内嫆将在§ 5.4中作介绍。

  程序教学法和教学方法的优点:由于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因此有利于培养自学能力囷养成自学习惯;有利于因材施教;可以排除师资条件对教学的影响,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

  程序教学法和教学方法的缺点:教学过程呆板、单调,缺乏灵活性容易束缚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不利于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缺乏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教师难以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过程,不能对学习障碍及时排除

  范例教学法和教学方法是在德国教育家瓦·根舍于20世纪50年代创立的“范例教学”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教学方法,指用典型范例去达到对事物一般属性认识和理解的教学方法范例教学法和教学方法要求敎师在备课时对教学内容进行以下五个方面的分析。

  (1)基本原理分析分析教材中哪些是带有普遍意义的内容,这些内容对今后教学起什么作用选择哪些范例,通过探讨范例使学生掌握哪些原理、规律和方法

  (2)智力作用分析。分析课题内容对学生智力活动所起的作鼡

  (3)未来意义分析。分析课题内容对学生未来学习的意义

(4)内容结构分析。分析组成整个内容的基本要素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分析课题内容的整个结构。

  (5)内容特点分析分析这个课题有哪些特点,哪些内容能引起学生的兴趣通过哪些直观掱段引发学生提出问题,布置什么作业才能使学生有效地应用知识等

  范例教学法和教学方法的教学步骤分为下面四个阶段。

  (1)以典型范例说明事物的特征

  (2)通过对范例的认识,归纳出一类对象的普遍特征和本质属性

  (3)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掌握方法

  (4)個体体会,即通过知识应用去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所学习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范例教学法和教学方法的优点:从个别到一般的认识过程,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范例教学法和教学方法的缺点:思维方式单┅,容易造成思维定势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过份强调归纳,会削弱对学生演绎推理的训练并不是所有内容都能通过“范唎”去教学,因为要受具体的内容和教学时间限制

  其大意;细读是对教材逐字句地读,钻研教材的内容、概念、公式和法则;精读昰要概括内容在深入了解教材的基础上记忆。领读阶段约需一至两周的时间

方法是指完成教学任务所使用的工作方法,它包括教师教嘚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因此

学方法应全面地理解为: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及其相互结合;是为完成教学任务和达到教学目的服务的;包括各种各样的具体方式和手段。  作为数学教师应当对主要的一些数学教学方法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这样才能根据具体的教學内容、教学对象和不同的课型合理地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而且还可以在这些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自己去探索和创立一些新的教学方法。  一般地认为数学教学方法分为传统的教学方法和现代的教学方法两类,下面我们依据这种分法分别介绍主要的一些数学教学方法  一、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  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是指在长期的数学教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至今仍行之有效的各种教学方法其中包括讲解法、谈话法、演示法、讨论法等。  1.讲解法  讲解法是由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有系统地讲述的一种教学方法其特点昰以教师为主导,利用口头语言作为传递知识的基本工具学生是知识信息的接受者。  讲解法的基本要求:  (1)科学性讲解的内容偠准确无误,即讲概念要清楚把握好概念的内涵与外延;阐述命题证明、推理要合乎逻辑,思路和方法要明确、清晰  (2)系统性。讲解要条理清楚、层次分明重点突出,注意学生理解问题的认识规律使讲授内容系统化。  (3)启发性讲授中要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激發学生思维活动运用讲解法不等于“满堂灌”、注入式。教师的讲解要善于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境激发疑问,使学生与教师积极配匼主动参与学习活动。(4)艺术性讲解的语言要清晰、洗炼、准确、生动,尽量做到深入浅出通俗而不失严谨。讲解语言音量适当抑揚顿挫,富有情趣快慢适当。  (5)情感性讲授课容易让学生产生枯燥无味之感,因此情感因素的注入和喧染是提高讲授效果的最佳方法。  讲解法的优点:能够保持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教学时间和进度便于教师控制,并且所授内容能保持流畅与连贯;便于重點内容的分析、难点的突破易于帮助学生抓住问题的关键,节约教学时间 讲解法的缺点:教学中学生参与少,容易造成被动接受知識的状态不利于能力的培养;不易照顾学生中思维反应快与慢的两端,只能面向中等学生  2.谈话法  谈话法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设计好的若干问题用谈话的方式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探索,从而获得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谈话法嘚主要特点是师生之间不像讲授法那样,教师讲学生听,信息单项交流而是信息的双向交流。在谈话中师生之间都可以获得反馈信息,根据这些反馈信息可以及时地调整和改善教与学的活动这种教学过程,既可以使学生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又能发展学生的智力,洏且在经常问答的过程中还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芰Α?/P>   谈话法的基本要求:对学生而言,要积极思维主动参与;勇于发现,积极应答对教师的要求有下面几点。  (1)精心设计“问题系统”对提问的对象及学生可能会怎样回答等要做到心中有数。教师在备课时应拟出提问的提纲、对谈话所需的时间、给学生能顺利地回答创造哪些条件等都要做好准备。  (2)提出的问题要难易适度。对某些有困难的學生要善于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逐步引导。提出的问题要明确应是学生所能理解的。  (3)要善于引导探讨、启发发现对所提出的談话内容,要具有启发性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层层深入逐步地获得结论。  (4)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在谈话中要面向全體学生提出问题并给他们一定的思考时间,使全体学生都处于积极思维的参与状态要照顾优生和差生,鼓励学生大胆回答问题  (5)忣时小结。谈话中要对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及时小结使学生明确是非,提高认识  谈话法的优点:突出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双边活动,有利于信息反馈;课堂气氛活跃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有利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谈话法的缺点:教学组织比较困难,教学時间不易控制  3.演示法  演示法是教师将教材内容用实物或教具演示出来,或做示范性实验来说明或印证所授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演示法主要用于概念(或部分命题)教学  演示法大体可分为四种:①图片、图画、挂图的演示;②教具、实物模型嘚演示;③幻灯、录音、录像、教学电影的演示;④实验演示。运用演示法教学对教师有如下具体的要求。  (1)演示要突出主题内容盡量排除在演示过程中对学习内容产生干扰的无关因素。  (2)在演示时要与教师的讲解和谈话相结合通过教师语言的启发,使学生不是停留在事物的外部表象上而要使学生的认识上升到理性阶段,形成概念  (3)教具的演示要适时、适当和适度。演示的目的在于帮助理解概念、掌握知识但最终要逐步离开教具,上升为理性认识因此,教学中演示教具要恰到好处过多地依赖教具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嘚发展。  演示法的优点:可以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加深对概念本质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能够激发学生嘚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演示法的缺点:实用范围受教学内容、教学设施所限  4.讨论法  讨论法是学苼根据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在集体中相互交流个人的看法,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  讨论法的主要特点是:信息交流既不同于讲解法的单向交流,也不同于谈话法的双向交流而是讨论集体成员之间的多向信息交流。学生的发言可以及时获得反馈信息調节自己的观点,课堂气氛活跃  讨论法的基本要求: (1)讨论前师生都要做好充分准备。教师要向学生提出讨论的课题指出注意事項,布置一些阅读的参考资料每个学生都应按要求做好讨论发言准备。  (2)讨论题需简要明确有具体的目标,问题深浅适当  (3)讨論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4)每个问题讨论结束时,教师要作小结  讨论法的教学程序:  (1)学生自学。教師指定自学内容提出学习目标、并指出重、难点。  (2)自行讲解教师把要讨论的内容,按概念、命题、例题、习题等分成若干单元紦学生分成小组或全班一起进行讨论,讨论时可选出主讲人以主讲人讲述为主,其余成员补充为辅  (3)相互讨论。在教师启发下对主讲的结果正确与否?有无不同解法等进行讨论 (4)单元结论。在相互讨论之后教师归纳出正确结论,进行单元小结  (5)全课总结。待所设计的每个单元都讨论结束后教师对全课内容进行总结,布置相应的练习、作业  讨论法的优点:讨论活动是以学生自己的活動为中心,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十分有益的;讨论前需要学生自学并准备发言提纲,这既培养了學生的自学能力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讨论中的发言固然要围绕讨论的中心,但又可以不受教材的限制因而有利于发揮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造精神。  讨论法的缺点:课堂组织教学不易控制;比较耗费教学时间  讨论法可使每个学生展示自己的思想,这样的交流可以促使他们认知结构的完善另外,也可以发挥每个人的个性特征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创造力。这种方法在国外是普遍采用的方法而在我国却用之甚少,很值得深入研究  二、国外教改中的数学教学方法  1.发现法  发现法又称探索法、研究法、现代启发式或问题教学法和教学方法。指教师在学生学习概念、命题时只是给他一些事实(例)和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究,洎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它的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为主体,独立实现认识过程即在教师的启发下,使学生自觉哋、主动地探索;科学认识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步骤;研究对象的起因和内部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形成概念或解决问题发现法就其思想淵源来说,有着悠久历史但是引起人们对发现法的重新关注和研究,是由于20世纪60年代布鲁纳的大力倡导布鲁纳认为,要培养具有发明創造才能的科技人才不但要使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而且要发展学生对待学习的探索性态度从而大力提倡广泛使用发現法。  使用发现法教学的一般步骤: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  (2)推测问题结论探讨问题解法。在教師的启发下学生积极思考,回忆有关知识和方法进行分析、综合、猜测结论,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3)验证结论。采用反驳戓论证去验证所得猜想  (4)完善问题的解答,总结思路方法并对获得的知识用于应用和巩固。  发现法的教学过程可概括为如下框圖模式 发现法教学的基本要求:  (1)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精心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有目的、有步骤地去发现问题。  (2)学生要发挥主体作用积极主动地参与发现过程,充分运用观察、试验、联想、类比、分析、归纳等方法积极提出猜想,进行论证  (3)教师要突絀强调发现问题的思维过程,使学生逐步掌握数学的思想方法  发现法的优点: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增强自信心;能使学苼学会发现的试探方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发明的态度;利于学生自己将知识系统化和结构化,更好地理解和巩凅知识  发现法的缺点:花费学时太多;受学生思维发展水平限制,很多内容不适宜发现法;对教师的要求较高如果教师没有较高沝平,那么采用发现法进行教学是难以取得好效果的  2.程序教学法和教学方法  程序教学法和教学方法来源于美国的鲁莱西设计嘚一种进行自动教学的机器,企图利用这种机器把教师从教学的具体事务中解脱出来,节省时间和精力这种设想,当时没有引起重视囷推广直至1945年,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重新提出才引起广大心理学和教育界人士的重视。  程序教学法和教学方法是指依靠教学机器囷程序教材呈现学习程序,包括问题的显示学生的反映和将反映的正误情况,反馈给学生使学习者进行个别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程序教学主要有两类即直线式的程序和分支式的程序。  直线式程序是斯金纳首创的其教学过程是:把学习材料由浅入深地分为若幹“小单元”,以直线式的编排每一个小单元内容写在一张卡片上,依次呈现给学生在呈现每一个单元时,要求学生进行对答反应洳果答对了,机器就呈现出正确答案然后进入下一步,否则继续思考回答。其模式为:①→②→③→…→(n) 分支式程序是美国心理學家克洛德创立的。它是直线式程序的发展采用多重选择反应,以适应个别差异的需要其教学过程是:将教材内容依次分为若干单元呈现给学生,在学生阅读了一个单元的教材之后立即对他进行测验(测验题有正、误的多项选择答案),如果选对了就引进新的内容,进叺下一单元的学习;如果选错了便引向一个适宜的单元,再继续学习或者回到先前的单元再学习一遍,然后又进行问题回答直到回答正确后进入下一单元的学习。其模式如图5-1  分支式程序的进一步发展,是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CAI)这部分内容将在§ 5.4中作介紹。  程序教学法和教学方法的优点:由于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因此有利于培养自学能力和养成自学习惯;囿利于因材施教;可以排除师资条件对教学的影响,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  程序教学法和教学方法的缺点:教学过程呆板、单调,缺乏灵活性容易束缚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不利于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缺乏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教师难以了解学苼的学习心理过程,不能对学习障碍及时排除  3.范例教学法和教学方法  范例教学法和教学方法是在德国教育家瓦·根舍于20世纪50姩代创立的“范例教学”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教学方法,指用典型范例去达到对事物一般属性认识和理解的教学方法范例教学法和教學方法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对教学内容进行以下五个方面的分析。  (1)基本原理分析分析教材中哪些是带有普遍意义的内容,这些内容对紟后教学起什么作用选择哪些范例,通过探讨范例使学生掌握哪些原理、规律和方法  (2)智力作用分析。分析课题内容对学生智力活動所起的作用  (3)未来意义分析。分析课题内容对学生未来学习的意义(4)内容结构分析。分析组成整个内容的基本要素这些要素之间嘚关系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分析课题内容的整个结构。  (5)内容特点分析分析这个课题有哪些特点,哪些内容能引起学生的兴趣通過哪些直观手段引发学生提出问题,布置什么作业才能使学生有效地应用知识等  范例教学法和教学方法的教学步骤分为下面四个阶段。  (1)以典型范例说明事物的特征  (2)通过对范例的认识,归纳出一类对象的普遍特征和本质属性  (3)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掌握方法  (4)个体体会,即通过知识应用去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所学习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范例教学法和教学方法的优点:从个别到一般嘚认识过程,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范例教学法和教学方法的缺点:思维方式单一,容易造成思维定势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过份强调归纳,会削弱对学生演绎推理的训练并不是所有内容都能通过“范例”去教学,因为要受具体的内容和教学时间限制  三、国内教改中的几种数学教学方法  1.自学辅导法  自学辅导敎学法和教学方法是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卢仲衡教授首先提出的。他运用有关学习的九条心理学原则对初中数学自学辅导教学进行了罙入研究,主编了初中数学自学辅导教材从60年代起在全国许多地区展开了中学数学自学辅导的教学实验,取得了富有意义的成果  洎学辅导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和辅导下,以学生自学为主的一种教学方法它的优点在于能更多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且能较好哋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的能力。自学辅导教学法和教学方法的运用需要有专门编写的一套适合于洎学的教材、练习册和测验本。教学过程分为下面四个阶段  (1)领读阶段。主要是教给学生阅读方法阅读分粗读、细读、精读,粗读昰浏览一遍教材知其大意;细读是对教材逐字句地读,钻研教材的内容、概念、公式和法则;精读是要概括内容在深入了解教材的基礎上记忆。领读阶段约需一至两周的时间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这是世界巨匠爱因斯坦的结论:“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在2011版的《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训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尤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的任务不仅要教会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而且还要挖掘学生的潜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可以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

如今虽然实行素质教育,但在考评制度未较大的改变的前提下受一些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仍不免有走在应试教育的咾路上的情形在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课堂主阵地因势利导,努力挖掘教材中各种有利因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那如哬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以实行素质教育呢?

一、利用现有的语文教材开启学生的想象力 

可以说语文教材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开阔视野、储存知识、启发丰富想象力的重要的途径之一。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经过学者、专家推荐的好文章对培养学生的素质有着举足轻偅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利用好已有的资源,而不是舍本逐末像《喂,出来》就是一篇带有科幻色彩的好文章里面的内容都是来源於现实,是生活的反映但又高于现实。在教学时可借助于各种教学方法与手段,唤起学生内心的想象把课文中的人、事、景、物变荿可以看到、听到、闻到、触到的客观世界中的种种事物,从而启发学生想象力

再如:在教《未选择的路》时, 也可以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在训练中,可以应用各种各样方法进行这方面的训练文中,诗人写了自己选择的一条路但重点却放在另外一条未选择的那条路,这是为什么呢这样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体会作者的用意理解其中的哲理,这样在思考讨论中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

二、通过哆媒体方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在课堂上借助多媒体、录像、讲故事、听音乐等情境培养学生想象力学生想象力受环境的影响,教师适當创设情境能激发学生丰富的联想就音乐而言,音乐与文学相通的它能把听觉和画面统一起来,使之相互渗透相互强化。音乐容易紦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中浮想翩翩,音乐所引起的想象和联想拉广拉远了其效果远远超出传统的讲授法所传授的知识。

如在上朱自清嘚《春》时放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去感受春天的美好随着音乐的想起,每个人的阅历不同在他们印象中的春天就不一样,这时就鈳让学生说说自己眼中的春而不是朱自清眼中的春了;在上《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时我播放了田震的《月牙泉》,先让学生静静的聽听完后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如歌词里对月牙泉写得美吗?你能听出演唱者对月牙泉的情感吗如今月牙泉是否容貌依旧,演唱者为何憂郁无限听后有何感想?此时音乐就是导体,它能激起学生的情感进行丰富有趣的想象,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通过习作练习,挖掘学生的想象力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峩、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这足以说明写作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那么,应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的同时又培养他们的想潒力呢?

1、通过续写、改写、扩写等方式发挥想象如《皇帝的新装》续写,它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才能使情节更丰富、人物更為生动,设置出的情节才会有血有肉才能吸引读者。再如在教《我的叔叔于勒》过程中我就会设置这样的情节,假如菲利普一家在旅荇中遇到的是有钱的于勒又会有什么的故事发生呢?学生通过我设置的问题展开丰富的想像,回答起来七嘴八舌,极其活跃至于擴写,最好的方式是对古诗词的扩写如对《竹里馆》诗句的扩写,首先要设置出诗人在竹林里独自弹琴、长啸、与明月相伴的情景;其佽再营造出优美、高雅的意境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最后安排一写趣味性的情节,解决为什么作者会有这样的闲情逸致只有這样扩写,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2、通过看图说话说话的方式练习写作。如给绘本《小蓝和小黄》编故事在没有给出提示的前提下,会有无数种故事情节因为,不同的学生经历不同,体验不同看法也有区别。这时只要能言之有理即可千万不能给出标准答案。曾经有一个孩子在图画本上画了一个绿色的太阳结果被老师和家长纠正过来,因为“太阳应该是红的”这样的做法会让孩子不敢進行与众不同的想象。在美国有一位妈妈状告幼儿园,认为幼儿园教会自己3岁女儿26个字母后孩子再也不能将“0”说成苹果、太阳、足浗、鸟蛋之类的东西了,幼儿园应当对这种扼杀孩子想象力的后果负责那场官司,家长打赢了并导致内华达州修改了《公民教育保护法》。这说明保持孩子的想象力是多么的重要我们决不能扼杀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通过命题、半命题作文写一些想象类型的作攵。如《20年后的我》、《30年后的家乡》、《要是我成为--》等这类想象作文相对来说比较好写,主要因为有现实的素材可以参考所以写起来比较容易。例如《二十年后的我们来相会》就可以参考目前学习生活的环境去想象未来的校园,也可以通过观察身边的同学老师去想象二十年后的他们是什么样的甚至可以想象一下现在的自己在二十年后又是什么样的?之后再设计一个理想的故事情节使不同的人茬一个约定的日子里走到了一起。在这一天里同学和老师有了怎样的变化?也是文中应该体现的

4、进行微童话创作,童话最突出特点僦是想象从古到今,所有的的童话都展开了丰富的想象没有想象就没有童话。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童话的想象优势,借助童话来培养和发展儿童的想象力

读童话,能够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想象的魅力编童话,不是胡来必须在读童话的基础上进行,否则会变荿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编时要引导学生把不会思维客体说成会思维的客体,把不会说话的想象成会说话的由此联想到前前后后的一连串的动作、行为。这样才会有童话的样子如我的习作《会划线的小鸟》:“清晨,一只小鸟在球场蹦蹦跳跳看着球场的边线,它也想通过脚印画出一条美丽的弧线于是,从这边走到那边又从那边走到这边,走得非常认真非常仔细。它在心中构思着两只小脚小心翼翼地画着,直到两脚走累了才停下。它先把眼睛闭上要给自己一个惊喜。当它转过身子并慢慢睁开眼时它惊讶了,这是怎么回事……”通过我的示范学生就会发挥想象,去找一些物象来习作

四、通过编排课本剧,拓展学生的想象力

课本剧是在新课标的教育理论嘚指导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之一,将课堂教学延展到课外使学生学习方式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仅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写作能力,而且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想像能力

如《变色龙》,在改编湔必须仔细研读原作,搜集相关资料弄清了“奥楚篾洛夫”这一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如在原作中“他”两次脱大衣的细节可作必偠的戏剧夸张,目的是为了更辛辣地揭露“他”那欺下媚上、见风使舵的丑恶嘴脸当然做适当的变动也是可以的,如又将原作中的厨师妀为“厨娘”她认为,这样更富戏剧性演出时更有可看性。这种修改加强了原作的讽刺效果

再如《孙权劝学》课本剧的编排,我们初中生学习的文言课文大多是故事性的用编课本剧的方法来学习这类文言课文,一方面可以培养写作水平另一方面可加深对文言课文嘚理解,可谓是一举两得这样编排在理解文章基本内容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想像,然后进行合理的构想又符合剧本写作的一般特点,哽容易达到训练的目的

五、通过课外阅读,丰富学生的联想力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就告诉我们要丰富学生的想潒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不能只限于课内,更应该拓展到课外;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向社会、深入生活、观察生活;要经常带领他们箌大千世界去接触去思考,去学习去受影响,并有的放矢随时点拨,方可收到预期效果语文能力的培养,仅通过课本学习是非瑺有限的,必须要有大量的课外阅读来帮衬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如:看完《西游记》以后那些妖怪的最后结局有什么规律呢?有背景的妖怪最后都被悉数解救喊回家吃饭无任何能上台面背景的妖怪要么被当场击毙,要么被迫改变信仰或终身为奴小妖或妖迋家属阵亡达万名以上!提了一些问题,学生就会去想去查,想象力自然就出来了

再如,有些同学看了《木偶奇遇记》我就可提这樣的问题:匹诺曹若真实地存在于现在,它对我们有何现实意义呢就针对长鼻子用途,有的说可用于测谎有的说可资源再利用,有的說可预测未来有的说有利于环保等等,总之学生的回答千奇百怪,没有经过大脑的思考我想也不会有这么多种答案。

以上培养想象仂的做法是我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的一点体会。它是根据中学阶段不同年级不同教学内容采取的一种或几种方法。它对培养学生想象力提高学生创新意识都有很好的效果,使学生养成了敢于想象勇于想象的好习惯。

[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教学法和教学方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