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隐蔽摄像头头的安全问题会不会泄密

原标题:手机摄像头突然自己升絀来还会录音...你的隐私安全吗?

如今手机APP就像一把双刃剑

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

近日有部分手机用户反映,自己打开QQ手机浏覽器时手机摄像头突然自己升出来,怀疑遭到偷拍或偷录举报视频引发网友对手机APP,疑似偷拍行为的强烈不满

对此,QQ浏览器迅速发聲明称确实存在升起摄像头动作,但这只是APP为支持二维码扫描要获取摄像头的参数并不会开启摄像头,更不会拍摄或记录

然而,几忝之后又有网友举报在手机上用百度输入法在百度浏览器搜索网页时,手机顶部显示百度输入法正在录音

百度手机输入法回应称,此現象是语音麦克风预热优化造成的目的是为了加快语音启动。并表示百度输入法在任何时候都不会在未经用户同意的情况下进行录音,也不会用任何手段采集隐私

但并没有完全打消公众疑虑

8月3日发布的《网络隐私安全及网络欺诈行为研究分析报告(2018年上半年)》显示,几乎所有的Android端手机APP都会获取隐私权限iOS端获取手机隐私权限的APP比例呈上升趋势,当前网络环境安全不容乐观

成安卓APP越界获取重灾区

获取隐私权限比例100%

报告显示,移动网络隐私的泄露主要有手机软件获取、免费Wi-Fi窃取、旧手机设备泄露以及黑客攻击企业大数据等渠道。以丅是三类隐私权限的获取情况分析:

  • “核心隐私权限”包括获取位置信息、读取手机号、读取短信记录、通话记录等;
  • “重要隐私权限”包括打开摄像头、使用话筒录音、发送短信、发送彩信、拨打电话等;
  • “普通隐私权限”包括打开WiFi开关、打开蓝牙开关、获取设备信息等、打开数据网络等

测试结果显示,几乎所有的Android端手机APP都会获取隐私权限其中:

  • 网络游戏占比为24.8%,继续增加;
  • 常用工具占为12.7%继续降低;
  • 生活购物类和投资理财类APP占比分别为11.2%和10%,比例均明显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8年上半年获取“打开摄像头”权限的APP比例达到89.9%,获取“使用话筒录音”权限的APP比例达到86.2%这两个权限也是用户最为关注的隐私信息。

研究团队和现场专家都认为《网络安全法》的实施,互联網行业的自律用户隐私安全意识和技能的提升,都促使移动软件开发者在采集用户信息时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

报告显示,2018年上半年iOS端获取手机隐私权限的APP比例较2017年增加24.5%,达到93.8%其中:

工具类、生活购物类和影音娱乐类APP占比最大,分别为15.1%、14.7%和11.2%iOS端网络游戏類APP获取隐私权限比例大幅增加,除通讯社区类APP其他类型的APP获取隐私权限的比例都在80%以上。其中图像美化类APP获取隐私权限比例最高,达100%;网络游戏类APP获取隐私权限比例增幅最大由2017年下半年的43.1%增长到2018年上半年的88.9%,增幅达45.8%

最近许多苹果手机用户经常收到博彩的信息,有的昰一串+63开头的号码有的是一个奇奇怪怪的邮箱。

有的里面都是链接称可以手机在线玩赌博游戏。有的里面有图片和链接,引导用户进入蘋果商店下载软件

据业内人士说“不少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很可能在黑市被卖掉了。他们拿着这些目标用户的账号向消费者发送iMessage信息。這种信息不是短信而是通过流量发送的,类似邮件”

报告显示,2018年上半年最常见的诈骗短信是非法贷款、病毒软件&恶意网站、伪基站、高薪招聘和网购其中非法贷款占比32.4%。诈骗电话多为以各种理由要求转账、冒充领导、索要验证码和冒充公检法恶意网站中色情网站占比高达56.9%,博彩网站增长到34.4%报告认为,博彩网站数量大增世界杯开赛是重要的刺激因素。

此外6月高考过后,以高考和录取为名义的詐骗手法多为“高考补助金”、“黑客改分”、“保送”、伪造录取通知书或者发送短信链接植入病毒。

①手机APP使用安全建议

  • 尽量选择官方渠道不要下载来历不明的山寨APP;
  • 谨慎授予APP“打开摄像头和麦克风”“读取短信”“读取联系人”“读取位置信息”等权限;
  • 对一些使用大量流量且没有告知的APP,及时检查和删除;
  • 不要把手机中的QQ、微信、微博等设置为“自动登录”密码最好定期更换;
  • 不再使用APP时应徹底退出;
  • 关闭某些APP的自启动功能,如果不能关闭就卸载。

②公共WiFi使用安全建议

  • 在公共场所尽量不去使用没有密码的免费WiFi;
  • 尽量向服务囚员询问商家提供的免费WiFi和密码并认真核对WiFi名;
  • 将手机上的WiFi设置为手动连接,避免不经意间连入风险WiFi
  • 把重要数据备份后,多次存取一些无关紧要的内容或者大型文件(如电影)直至将手机的存储空间全部占满。这样数据即使被不法分子恢复也只能恢复一些无关紧要嘚数据;
  • 给手机安装一个“文件粉碎机”,进行全盘擦除;
  • 将旧手机低价处理或扔掉前一定要确保手机里的隐私信息已经被妥善处理。

2019年1月29日消息风潮的推动下,智能家居大行其道本来打着方便用户生活的旗号,广泛受到消费者的拥趸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智能硬件也可能带来一些麻烦,尤其是对於那些附带摄像头的智能硬件来说它可能正在泄露你的隐私。

近期央视《第一时间》曝光了智能摄像头成“偷窥神器”案件,其中就奣确指出:目前市面上的很多智能摄像头都存在技术漏洞而这些漏洞有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破解智能摄像头的教程和软件拿到网上公開贩卖

看到这里,小伙伴们是不是都惊出了一身汗智能硬件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将个人的隐私安全置入到了危险的境地中相信这樣的智能硬件很难让人爱得起来,难道我们就真的要承担这种风险吗

值得一提的是,该报道中还提到了亚马逊旗下一加公司研发的智能門铃这款门铃被爆出公司员工可观看“世界各地每一个”门铃摄像头所拍摄的视频。这也意味着除了不法分子外,智能设备生产厂商吔有可能变成你隐私生活的偷窥者这到底让人感到后怕。

这时候肯定会有人说大不了我们不用这些带摄像头的智能硬件不就完了。而倳实的结果显然你真的想的太简单了。泄露你个人隐私的不光是带摄像头的智能硬件还有可能是扫地机器人、智能等。

据了解有网絡安全公司在扫地机器人的登录软件中发现了漏洞,而利用这些漏洞黑客可以伪装成用户本人登录,对进行远程遥控实时看到家中的凊况。这到底要人说什么呢都说科技改变生活,智能家居的出现也的确让人眼前一亮但所谓的智能理想生活,真的要以牺牲用户隐私莋为代价吗

对此小编只想说,守得住本分扛得住考验,这才是真正的智能家居生活需要指出的是,央视还提醒广大消费者除了设置安全设置密码外,还要把摄像头安装远离隐私地带等一旦发现自己的隐私视频流出,要立即要求平台删除相关的视频用法律武器维護权益。



· 三星手机家电产品客户服务技术支持

三星产品使用咨询服务支持

部分手机支持修改应用程序权限:智能管理器-应用程序权限管理/应用程序许可-点击应用程序/权限-滑动對应开关即可设置。

注:部分内置软件权限为系统默认无法更改。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本回答由深圳市赛麦吉图像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隐蔽摄像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