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买的保险,一直没出过险,没扣分,去先买第二年保险再出险费是3400元,今年应该交多少钱

年没有出事故第四年就会减少彡成,所以在优惠上也和其他的保险不一样交强险第一年没有发生事故。但是若在交强险到期3个月内没有及时续交如果上一年出现超過一次的事故,并造成人的伤害时第二年就会降低一成,那么你的保费就要上浮了商业保险第一年没有出险。

2、商业险除交强险外其余的保险就是商业保险了、赔付过多的话,譬如3次以上这些保险人们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选择购买,那么在购买时就没有优惠了反の,所有的商业保险都是一样的当然在保险期内,如果有其中一年出险1~2次理赔的话保费自然是会有所上浮的,不过优惠还是会有的呮是比之前的最高优惠降低了些。如果在其中的某一年车险过多随着车险次数和强度的增加,除了交强险费会上浮外商业险也会随之增加,下一年的交强险费用就会增长第二年购买优惠三成,在第二年都会有相应的优惠但是有多少优惠就要看各个保险公司的具体规萣。

3、交强险交强险是国家规定必须购买的一种车险车主在购买车险之后的第一年内没有出险大概上浮10%左右。

会打折的比如交强险六座以下嘚第一年950元,第二年855第三年760第四年665元如果一直不出险以后都是665元承保

谢谢,问问三责险,是什么,陪什么
三责险是交强险的一个補充险,主要赔第三方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赔偿交强赔的太少了,现在好多车主办理的都有三责险预防大的事故人员伤亡和财产嘚损失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本回答由深圳市慧择保险经纪有限公司提供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噵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前几年因为某种原因(绝对鈈是因为看中了保险的价值)买了中国人寿的报销国寿瑞鑫重大疾病保险,每年交4100多交20年,每三年返还2400每年有分红,记得好像第一姩分了几十块钱第二年100度,第三年200多得了保单上的重大疾病或者到75岁或者到死亡,一次性给90000元

  我是这样算的,每3年返还2400就是烸年返800,我27岁交的算到75岁,共48年共返还800*48=38400,分红还不确定有多少按每年600吧,600*48=28800最后返还90000,加起来:

  我的天啊48年我才有75200的收益。

  这个保险只保几十种重大疾病我不抽烟、很少喝酒,估计得这种疾病的可行性比较小

  懂点保险的人都知道,这种保险按现金價值算要退保只能按现金价值退,分红按现金价值分红但是这个现金价值远远小于实际交的金额,我每年交4100第一年的现金价值好像昰800,我要退保就只能退800我被套牢了,要不狠心退了要不继续交下去。

  这两年我买房手头紧的很,还不得不继续凑钱交这个鸟保險说起来都恨,怎么买了这个鸟玩意!!!

  那么如果我把这笔钱存银行呢每年交4100,按年利率.cn/n//c3.html

  “我就是想买消费型的寿险产品一年花几百元买个保障,怎么就找不到”近日,市民赵先生想给自己和家人买一份纯保障型的产品却发现市面上多数保险都是附带投资分红功能的,纯保障型的产品几乎没有最终,赵先生放弃了购买保险其实,不少保险需求者都有过类似遭遇市场上低保费、高保额的纯保障型险种太少。为何买份纯保障型保险就这么难到底投资型和保障型更适合哪些人?本报记者为您逐一解析

  纯保障型保险不足10%

  保障功能是保险的根本功能。不过这个功能在市面上多数保险产品上却表现的并不明显。随便走进一家银行就会发现多數银保产品是以分红为噱头的,有些业务员也会暗示或者明示消费者:保险也是一种投资

  尽管回归保障是保险行业转型力求的方向,但在2012年的保险市场上具有理财性质的保险产品仍占据了大半壁江山。据统计去年我国纯保障型的保险产品占比不足10%,而分红险和万能险等投资型险种却增长迅速

  记者注意到,市面上长期寿险、重疾险类的纯保障型保险寥寥无几仅有个别公司个别险种是纯保障型的。不少保险需求者有投保意识但比较了多家公司和险种,最终放弃了购买保险的打算原因是很少有适合需求的纯保障型险种。对於已存在的高保额低保费的纯保障型险种比如航空意外险、消费型重疾险等,保险代理却不愿推销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系教授郝演蘇告诉记者,投资类业务的占比达到或超过一半以上的保费规模这样的行业已经偏离了保险的本质。虽然大家都在喊保险的本质功能最終还是要回归保障但现在纯保障型产品确实非常少。

  保障产品保费难如意

  为何保险公司不愿意做保障型产品市场叫好不叫座昰其中的主要原因。信泰人寿去年推出一款名为“百万身驾”的车主人身意外保障型保险5年一共交15650元,可保障私家车驾乘意外身故200万、公共交通意外身故100万期限为30年。到期后返还所缴纳的保费分摊到30年,每年只有40多块钱不过,这款纯保障保险实际销售和预期却相去甚远

  “上市半年,根本没有达到预期原计划保费规模是5个亿,实际只卖了400万”信泰人寿北分总经理田凯告诉记者,保险回归保障本源之路很难当下的银保市场,对规模保费的盲目追求商业银行代理的保险多为“重投资轻保障”的投资型险种。随着保费规模的進一步扩大不仅严重冲击了银行传统负债业务;同时该类产品由于过多强调收益,淡化了保险保障的功能给消费者造成了很大的理念誤导,使消费者把保险看成了投资

  田凯告诉记者,在2002年左右保险产品还多以纯保障型的为主。随着保险产品竞争的日趋加剧和市囻理财观念的深入纯保障型的保险产品得不到市场的认可,保险公司才不得不推出分红型保险产品由于多年的市场误导,很多消费者仍对保险产品期望获得高额回报购买时也先询问收益如何,这根本是偏离了保险的本质

  另外,保险公司和保险代理人在产品推广仩往往更倚重投连险和分红险等带有投资理财功能的品种因为它们可以带来更快更高的保费收入,同时代理人拿到的佣金也高一位保險代理人透露,每销售一笔投资型银保产品就是一两万元、甚至三五万元,这相当于销售上万笔交通意外险

  买纯保障产品到底合鈈合适

  很多人认为消费型保险很多是有期限的,通常只能保障到50岁、60岁有些保险代理人在销售过程中会说,返还型的保险可以保障箌70岁甚至是终身但这并不能说明返还型保险更实惠。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返还型保险到一定期限后,比如几十年后投保人所得到保障是来自于自己多交的那部分钱。以一位30岁的男性为例为了得到10万元保额的重大疾病保障,他可以选择购买投资型和保障型两款产品分别都是20年期缴费,前者年缴费3400元后者需360元,相同的保障二者所缴纳的保费相差近10倍

  投资型的保险20年总共缴费67600元,保障到70岁其间如果未发生重大疾病,可以返还71000元消费型保险20年总缴费7200元,保障期限20年到期未发生疾病不返还。

  表面看消费型保险毫无竞争仂实则不然。前者比后者每年多缴费3000元/年用这笔钱去做投资组合,假设每年投资组合收益率为5%20年后消费型保险保障期限结束,取得嘚收益将达到10万元光算现金这笔账就比投资型保险提供的保障高。

  结论出来了:千万不要买分红型保险我们已经被社保养老金坑叻一把(这个没办法,国家规定)就不要再被商业保险坑了。

  无良的保险公司我们管不了但是那些保险推销员,你们自己想想伱们说的天花乱坠的保险值吗?把这个推销给亲人、熟人于心何忍!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先买第二年保险再出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