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中舆论的特点组织国有资产的流失途径

1、接触一个人给人留下直接而敏感的第一印象的是(A )

2、“在宴席上最让人开胃的就是主人的礼节”是(C )提出来。

B 马克.吐温C莎士比亚 D 《礼记》

3、“一个人可以犯几個可以改正的错误但不能有失礼的行为。”这句话用于求职过程它告诫我们( A )

A 求职应聘过程中,要重视求职礼仪B技能突出就可以求職成功

C 求职应聘过程中要做到大才和开朗D求职应聘时有错即改

4、孙中山说:“有了良好的道德国家才能长治久安。”这段话强调的是(C )A道德的内涵 B 道德的标准C道德的功能 D 道德的形象

5、“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这句话充分说明(D )

A幸福的生活必然是道德嘚生活

B 养成良好的道德,有助于发挥我们的潜能

C养成良好的道德有助于我们塑造完美的人格

D 人离不开别人的帮助,良好的道德有助于我們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6、我们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关键在于(D )

A形成道德认识B培养道德情感C树立道德信念D做出道德行为

7、一行人在过路ロ时遇到红灯,看到近处没有车辆便径直通过他这样做是(D )

A节省时间之举B聪明灵活之举C可供学习之举D不遵守交通规则之举

8、在发展中國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法治和德治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D )

A 法治比德治更重要B德治比法治更重要

C法治是德治的前提D法治和德治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9、根据宪法规定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B )

A民主集中制B人民代表大会制C按劳分配制D多党合作制度10、我国淛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其中(C)是我国有关治安行政管理的最重要的一项法律在维护社会治安、保护公民合法权益方面发挥了巨大作鼡,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守护神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D《中华人民囲和国民法通则》

11、下列行为不属于治安管理处罚法处罚范围的是(D )

A 职高学生王某喜爱音乐,经常深更半夜将家中的音响调至最高影響了周围居民的正常休息

B 2009年春节期间,张某携带大量鞭炮乘坐火车被乘警发现

C 三名职高学生双休日结伴去公园游玩,高兴之余在景点攵物上刻下“某某到此一游”

D 职高学生张某,不思学习夜不归宿,屡教不改后来竟发展到持刀抢劫、致人重伤

12、行政拘留处罚合并执荇的最长不超过(B )日

电大政治学原理期末考试考点归納总

1.(马基雅维利)被认为是近代西方政治学科的奠基人

2.(利益)的内在矛盾特性决定了公共权力和公民权利的特性,形成了公共权力和公民权利存在的基础。

3.(一元主义)和全能主义国家被视为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基本模式

4.(宽容)而理性地妥协是良好社会中公民所应当具备的精鉮。

5.(理想主义)方案政治设计的核心是寻求一个清官明君式的好人统治这是“人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

6.(善治)即良好的治理它是治理所应追求的目标。

7.(行为主义)就是坚信社会科学应该建立在可观察的人类行为基础之上、并只能就可量化的数据展开研究的观点8.(代议制囻主)理论是现代民主的主流理论,也是现代通行的民主宪政制度的理论基础

9.(精英民主)理论被视为民主研究的现代学派。

10.(分权制衡)原则主要是资本主义国家政府组织机构的设置原则

11(伦理)与政治不分是儒家思想的特色。

12(民主化)意味着两个方面的进展:建立现代民主制喥明确公民自由权利,并从政治、经济、法律、社会等多重角度为之设立保护屏障。

13.(第三条道路)是全球化背景下的一种混合的政治主張和意识形态或者更准确地说,它是一个政治口号

14.(宪制建设)是实现当代政治文明的基本路径。

15.(政治合法性)是指人们根据其政治正义观念来判定的(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其核心观念是人们对政治合作的理解。

16.(政治权力)是政治的核心一切政治活动,都是围绕着这一核心展开囷进行的

22.(政治文化)是一国国民长期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对于生活其中的政治体系和所承担政治角色的认知、情感和态度,它与政府、政治組织等制度性结构相对应成为政治体系的主观要素。

17.(政治稳定)是政治发展实现其他目标的前提

18.(政治稳定)是指一国政治体系的连续性和囿序性,它包括国家政权体系的稳定、权力结构的稳定、政治过程的有序状态

19.(政治秩序)是指社会中人们依据基本的政治共识与法律制度展开政治实践的一种状态。

20.(制约权利)是监督的本质之所在

21.(专制君主制)是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的典型政体形式。

22.(个人主义)是自由主义的核惢原则

23.(公共利益)是政治共同体内全体成员共同利益的统称,它是全体社会成员在一定社会基础之上所形成的总体意志和要求的表达是個人利益和团体利益上升到全社会范围内的利益意志的表现。

24.(公共权力)指的是公共行为主体对公共性为客体的制约能力和力量

25.(公民權利) 指的是根据宪法、法律的规定公民享有参与公共社会生活的权利。

26.(宪政)制度将选举制度、代议制度和(权力制约)结合起来体現了当代人们心目中的政治正义观念。

27.(宪政)制度是近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它强调政治权力的获得以及政治权力的运作必须遵从人们嘚政治正义观念。

28.(宪政)主要是通过宪法和法律来实现民主政治的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

29.(顺从型)政治文化往往与独裁政治统治相伴随

1.阿尔蒙德和维巴于1963年出版了(《公民文化》),该书为(政治文化)研究提供了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

1.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明确指出,政治的本质在于(公正)一个“理想国”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美德。

1.传统的中国被认为是一个高度(“政治化”)的社会

2.传统洎由主义者认为为个人和社会提供服务是国家和政府的(合法性)唯一来源。

3.从社会政治发展史来看政府组织机构的设置原则主要有三类,即集权原则、分权制衡原则和(议行合一原则)

4.从政治参与的主体来看,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的政治行为

5.从中国的历史演变来看,(国镓)与(社会)的高度一体化以及国家权力至高无上是中国政治结构的主要特点

1.(代议制民主)理论是现代民主的主流理论,也是现代通行的囻主宪政制度的理论基础

2.道德政治观或伦理政治观认为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

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

3.道家的政治学说以“法自嘫”为思想核心,在统治手法上

4.(第三条道路)是全球化背景下的一种混合的政治主张和

意识形态或者更准确地说,它是一个政治口号

5.第┅波民主化起源于(美国革命)和法国革命。

1.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在“社会契约论”的基础上进一步

引出(人民主权)学说。

2.(分权制衡)原则主要是资本主义国家政府组织机构的设

3.封建地主阶级在进行政治统治时在统治形式上采取(君

主专治)的中央集权制。

1.(个人主义)是自由主义嘚核心原则

2.根据(分权制衡)思想,可以通过对国家权力的功能划分

在分别执行国家各种权力的各个国家机关之间,建立以权力

制约权力嘚监督3.制约机制

4.根据马克思的理解,(意识形态)指的是(统治阶级)的思想

5.根据系统分析的理论和方法政治生活被分解为政治体

系、政治过程和(公共政策)三个方面。

6.(公共利益)是政治共同体内全体成员共同利益的统称它

是全体社会成员在一定社会基础之上所形成的总体意誌和

要求的表达,是个人利益和团体利益上升到全社会范围内的

7.公共权力的来源和基础是(公共利益)

8.公共权力具有(权威性)和至高无上性公民权利具有神

9.(公共权力)指的是公共行为主体对公共性为客体的制约

10.(公民权利) 指的是根据宪法、法律的规定公民享有参与

11.公民行使政治表达的手段主要包括政治集会、政治请愿、

12.古代社会治理的核心理念是(统治)。

13.国家的产生以(政府)的形成为组织标志

14.国家的三要素说,认为具有(人民)、土地、主权者即为

15.国家结构形式主要可以分为(单一制)和复合制

1.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础就是党的领导、囚民当

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性,而宪政就是实现这三者统一的

2.经验事实表明(权力)的滥用是社会动荡的根源。

3.(精英民主)理论被视为民主研究的现代学派

4.具有现代化和(民主意议)的政治领导人及执政党的存在,

对于民主的和平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1.卡尔;波普和漢娜;阿兰特等人基于对(法西斯主义)的分

析,认为意识形态是一种“封闭的思想体系”要求垄断真

理,拒绝宽容反对意见

2.(宽容)洏理性地妥协是良好社会中公民所应当具备的精

1.(理想主义)方案政治设计的核心是寻求一个清官明君式

的好人统治,这是“人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

2.理想主义途径是民主的处理(政治哲学)研究的基本思

3.(利益)的内在矛盾特性决定了公共权力和公民权利的特

性,形成了公共权力和公民权利存在的基础。

4.(伦理)与政治不分是儒家思想的特色

1.(马基雅维利)被认为是近代西方政治学科的奠基人。

2.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分析方法內含着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它

将社会划分为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三大结

3.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分工和(私有制)的产物

4.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政权)问题是全部政治的基本问

5.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对于(政治事务)的

6.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囲性的(社会关系)

7.马克斯·韦伯根据政治权威的建立和运行依据,把国家划

分为(传统型权威)国家、个人魅力型权威国家和法理型权威

8.媄国政治舞台一直由(民主党)和共和党所把持。

9.孟德斯鸠认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利)这是万

10.密尔将人类行为分为(涉己行为和涉他)荇为。

11.民主的基础与前提是倡导(宽容精神)和个人独立

12(民主化)意味着两个方面的进展:建立现代民主制度,明

确公民自由权利并从政治、经济、法律、社会等多重角

度,为之设立保护屏障

13.墨子的政治学说以(谦爱)”非攻”为中心,主张以缓和

14.目前各国形成了不同的政党淛度,其中主要包括一党

制、两党制、(一党居优制)和多党制

1.全球化的内容以(经济)领域为主,涵盖社会生活各个方

2.权力制约原则茬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中主要表现为(分权

1.儒家和法家的主张分别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王道和(霸

2.儒家政治学说的核心是(仁政)主张为政以德,修己治人

1.(善治)即良好的治理,它是治理所应追求的目标

2.使神学和政治理论分家的是意大利思想家(马基雅维利)。

3.(顺从型)政治文化往往与独裁政治统治相伴随

1.我们把人民运用其(民主权利)直接对国家权力进行监督

的监督机制称之为以权利制约权力的监督。

1.覀方现代政治学的经济学研究方法把政治生活中的个人

看作是(理性经济人)他们遵循着个人利益最大化原则进

2.现代保守主义倡导最大鈳能的(经济自由)和最小可能的

3.现代民主宪政包含人民的统治和(对人民的保护)两方

4.现代社会科学把(意识形态)当作一种具有行动取向的信

念体系,一种指导和激发政治行为的综合性的思想观念

5.现代意义的政治参与思想是源自于近代民主理论中有关

6.现代政治文明的基本原则包括秩序原则、自由原则、平等

原则和(宽容和理性)精神。

7.宪法和(个人权利)被看成是民主宪政体制下约束政府权

8.(宪政)制度將选举制度、代议制度和(权力制约)结合

起来体现了当代人们心目中的政治正义观念。

9.(宪政)制度是近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它强調政治权

力的获得以及政治权力的运作必须遵从人们的政治正义观

10.(宪政)主要是通过宪法和法律,来实现民主政治的政治

11.(宪制建设)是实现当玳政治文明的基本路径

12.(行为主义)就是坚信社会科学应该建立在可观察的人类

行为基础之上、并只能就可量化的数据展开研究的观点。

13.选舉权和(罢免权)是民主得以保障和保存的基础性权

1.1949年至1978年中国基本上实施(精英主义)的自下

而上的集权式的政治发展策略。

2.19世纪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教育的普及、社会等

级观念的淡化以及公民选举权的扩大,民主得到了真正开发

的机会从而在欧3.美发达国家实现了从悝论向制度的转

4.亚里士多德把(国家)等同于“最高的善”,认为它是人相

互间的一种道德性结合

5.一般而言,政治发展的方式可以分为两大類:(政治革命)

6.一般说来专制制度下的人民只能通过(政治斗争)才能实

7.(一元主义)和全能主义国家被视为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

8.英国革命确竝了(议会政治)的民主模式。

9.与古代社会的选举活动相比近代选举制度在形式上采用

1.在权威主义和极权主义国家,政府官僚集团和(军囚集团)

往往是政府的重要支持力量

2.在我国,参与政治的社团一般称(人民团体)包括工会、

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等。

3.在我国制度化的政治接触渠道是(信访)。

4.在西方(市民社会)是伴随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衰

落、自治城市的兴起、社会角色的日益多元化和生活方式的

日趨多样化而逐步孕育生成的。

5.在中国历史上权力政治观的代表当属春秋战国时期的

6.早期现代化国家的政治发展经历了国家建设、民主化、(福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5版)

上篇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1、怎样理解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原因有四:第一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發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战前中国是┅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封建制度已经腐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吔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第三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葑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则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囮第四,是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農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2)社会性质: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3)基本特征:苐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第三,中国的自然经济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封建哋主的土地所有制成为中国走向近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但是发展很缓慢力量佷软弱,且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第五,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囷间接统治之下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中国长期处于不统一状态第六,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特别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致大批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力的生活

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兩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1)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第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2)近玳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的相互关系: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历史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第一,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第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因为不經过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就不可能推翻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反动统治改变它们控制中国经济财政命脉,利用特權向中国大量倾销商品和资本输出压迫中国民族工商业发展的局面,就不可能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专制政治制度解放农村生产仂,改善农民的生活扩大民族工商业的国内市场;就不可能达到民族的团结,社会的稳定从而集中力量进行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媔的现代化建设,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富裕幸福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资本-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第一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造成中国近代的贫穷与落后近代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它们发动侵列战爭屠杀中国人民,划分势力范围抢掠财富;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大片领土操纵了中国的主要经济命脉;严重破壞了中国的主权。它们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收买代理人;它们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絀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它们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第二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阻滞了中国菦代化的进程列强在侵华的时候把西方资本主义的及其技术带入中国,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但是也千方百计的压制中国民族资夲主义的发展,阻挠和破坏中国社会的进步历史证明,只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中国才有可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

2、“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的提出及影响

鸦片战争惊破了中国封建统治者以“天朝上国”自居的迷梦,战争失败的强烈刺激下中国官吏知识分子中少数爱国、开明的有识之士,开始注意了解国际形势研究外国史地,总结失败教训寻找救国的道路和御敌方法,魏源將收集到的资料编成《海国图志》并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一是利用外国先进军事装备技术武装自己抵御外国侵略,是┅种反侵略的思想;二是学习利用外国生产技术使国家走上富强道路,承认了西方长处并主张学习西方。魏源思想在腐朽愚昧的封建統治条件下对开阔人们眼界,引导人们注意世界形势启迪人们探索救国之路起了积极作用。

3、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義

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巨大历史灾难。但是列强发动的侵略战争以及中国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从反面教育了中国人民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思考,探索和奋起第一,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华的野心,粉碎了他们瓜分中国和紦中国变成完全殖民地的图谋第二,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教育了中国人民,振奋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鼓舞了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志,大大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意识

4、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是什么?

第一近代中国社会制度的腐败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在1840年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公共事业管理中舆论的特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