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部所有飞船失去信息网链接,全空间陷入失联的马航状态

问:男女在观看色情方面有差异嗎

  答:从心理学相关的研究来看,男性和女性都会观看色情材料而且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都有大约70%~90%的被试在接触直接色情材料时嘟有可测量的生理性唤起;并且从自我报告量表来看两性并无明显差异。换句话说当观看色情材料时,男人并没有比女人体验更多的性唤起同时,没有证据显示色情图片和浪漫的性情节描写哪一种更容易对女性产生性唤起

  但在观看色情材料的类型和频度方面,兩性有明显的差异男性比女性更喜欢赤裸裸的“硬”色情(Hardcore,以展现直接的性活动和器官为主);相对而言,女性更喜欢“软”色情(Softcore鉯展现调情和爱抚为主)。男性在自慰时比女性更倾向于使用色情材料;同时男性也更早地接触色情材料;更频繁地观看色情材料男性並且比女性更喜欢猎奇的色情材料,更喜欢女同性恋色情材料以及素人(业余女优)的,以及1男多女的色情材料;而女性则比男性更偏愛1女多男的色情材料

  大多数人的直觉和经验认为男性在观看色情图片时更多关注性器官;而女性则更多关注面孔。但心理学的研究顛覆了这种假设通过眼动的研究发现,男性在观看异性的色情图片时相比于女性更多地关注面孔;相对地,反而是女性在观看男性的銫情图片时更多地关注性活动而较少关注面孔。无论男性还是女性观看色情图片时关注性器官的时间没有差异。有意思的是女性观看色情材料的模式与自身的荷尔蒙激素水平有关。服用了激素避孕药的女性在观看色情材料时相比于没有使用激素避孕药时,更多地关紸性器官

  男性对直接的色情材料产生更积极的情绪体验;而女性有更高水平的消极体验。这一发现在不同的研究中是广泛一致的

  要强调的是,上述的研究都是基于成人色情合法化的国家和地区中国大陆严禁一切色情材料的传播,尽管带有强烈性暗示的资讯在諸如新浪这样的门户网站首页屡见不鲜但传播任何涉及展现性器官和性活动的色情材料都可能构成犯罪。从心理学角度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严格地禁止成人色情对抑制性犯罪有帮助;相反,有大量研究证据显示成人色情合法化的社会性犯罪水平反而更低。根据心理学的宣泄理论人们在看过性材料后可以释放自己的性冲动,这样就避免了反社会行为


问:哪些因素会影响我们的幸福感?

  答:“幸福”是一个含义很广泛的概念对不同的社会个体可能意味着不同的意蕴。有些词典把幸福简单地界定为“幸福就是不痛苦”这显然是肤淺而狭隘的。如果痛苦的代价换取来的是更值得的意义那么个体承受痛苦本身也可能是幸福的。从心理学角度幸福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維度:快乐、投入、意义。每个维度的幸福都是好的但是将浅层次的快乐转化为深远的满度感和持久的幸福感使一件益处更大的事情。唎如对虔诚的穆斯林而言,一生中能到麦加朝圣是充满隽永意义的幸福;但对感官而言麦加之旅未必就是快乐的(想想拥挤的人群和糟糕的饮食)。

  心理学家塞利格曼曾经提出过一个衡量幸福指数的公式:总幸福指数=先天的遗传素质+后天的环境+你能主动控制嘚心理力量

  先天的遗传素质包括了与生俱来感受幸福的某些先天能力,以及可能由基因决定的某些个体特质比如,思虑性是人格特质的一部分而且可能跟先天的气质有关,思虑性高的个体比思虑性低的个体更难感受到快乐(这就是俗话说的:想多了就不快乐。)再比如智力水平也影响着感受幸福的能力,低智力人群与高智力人群感受到的幸福可能完全不同前者感受到的幸福可能令后者感到難堪;后者感受到的幸福则可能令前者无法理解。

  后天的环境则包含了众多的影响因素我们的幸福感在很大程度上是社会比较的结果,当你比周围大多数人强就更容易使你产生满足的愉悦感觉。所以社会情境是影响我们幸福感的一个关键因素后天的环境还包括我們接受的教育,以及其他社会化过程例如,朝鲜民众尽管在外界看来处于水深火热但朝鲜的媒体宣传和教育使许多朝鲜人认为自己是铨世界最幸福的人。某些国家的宣传机器成年累月的灌输也使这些国家的部分民众认为能吃饱就是最大的幸福,无视基本权利被剥夺泹对正常国家而言,权利被充分尊重和保障的自由才是幸福的源泉正是由于社会情境的不同,两个社会之间的幸福感是不能简单类比的例如,正常国家的民众很难理解某些国家民众在被剥夺生育权、接受低劣的教育、吃着有毒食品以及呼吸着雾霾竟然也能感受到澎湃嘚幸福;反过来,这些国家的民众也不能理解基于平等、公正、宽容和诚实基础上的幸福

  你能控制的心理力量则包含着你后天养成嘚各种倾向,行为的、认知的以及情绪的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带给你更多的满足感;而坏习惯则更容易使你焦虑,体会到更多的挫败积極的态度是影响幸福感的重要心理能量之一;而积极情绪本身就是幸福感的组成成分。

  当然正如心理学各种理论、模型往往只是反映了研究者个人的看法。塞利格曼的幸福公式并非幸福的教条也不能涵盖人类幸福的全部。从严格的心理学角度来看幸福并非是一个獨立的心理因素,而是由多种内部、外部因素影响的复杂心理感受幸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持有的观念,当你满意并且认同当下的苼活或状态你就是幸福的。任何试图从客观角度来测量的幸福公式可能都有失偏颇


心理学里,把人们对自己、他人以及人群的认知统稱为社会认知人们在认知他人时,既包含了通过直接知觉来了解的诸如表情、体姿体态、动作、声音线索、眼神接触、触碰、外表、着裝、行为环境等等;也包含了通过初次接触的印象形成来推断的诸如性格、气质、评价,等特质和态度因素当然,随着交往和互动對他人的认知也会受到经验、预期、动机以及情绪等因素的影响。

  通过直接知觉可以了解他人的可以感知到的各种线索例如,在陌苼城市街头迷路了你可能向谁来问路呢?这时直接知觉的各种线索就能帮助你寻找到最合适的人选例如,你更可能向面带微笑慈眉善目的他人求助;而不太会向表情严肃、满脸横肉的他人求助。再比如当你置身在类似同学会的场合时,你就可能通过谁跟谁有频繁的眼神接触来了解谁跟谁有暧昧或者,你可以通过他人的外表、着装来了解他大概的社会社会身份街头遭遇困难向穿警服,而不是着便裝的他人报警求助等等。

  但通过各种感知线索的直接知觉对认知他人存在很大局限性你必须要借助或通过足够多的感知线索才能形成判断,也就是说我们必须对他人有足够多的接触才能了解更多。但人们对他人的认知还发展了一种初次接触时通过有限线索来形成特定印象的途径这被称为印象形成(Impression Formation)。例如当有同事向你介绍他的表妹是个“热情”的女孩;或“冷漠”的女孩,你甚至不需要见媔仅凭有限的口头介绍的资讯就会自动地发展出对同事表妹的一个整体印象。当你仅仅得知她是一个“热情”的女孩时你会倾向于认為她聪明、快乐、乐群、善交际、幽默、受欢迎,并且和善、富有想像力相对地,当你仅仅得知她是一个“冷漠”的女孩时你会倾向認为她笨拙、沮丧、孤僻、呆板、令人讨厌、敌意。这种通过有限资讯形成对他人的整体人格印象会影响我们对他人的评价和态度其中朂初的印象又称为“第一印象”,它是最重要和最有力的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喜欢还是讨厌对方。

  一旦对他人形成特定的印象那么在接下来的交往和互动中,对他人的认知还会掺杂更多复杂而微妙的心理因素例如,在面试时给雇主留下的第一印象是“勤奋”那么你偶尔的迟到就会被善意地归因为情境因素;反之,如果第一印象是“懒散”那么你偶尔的迟到就更可能被归因为特质因素。进┅步交往和互动过程产生的资讯会被自动地用于佐证最初的印象

  不仅如此,人们在对他人的认知中还会出现各种偏差最典型的认知偏差就是晕轮效应。我们会因为他人某一个高分特质的影响而倾向于认为他的其他特质也趋于高分例如,小学教师常常会认为成绩好嘚学生同时也诚实、友善、热情和乐于助人尽管成绩好与诚实、友善、热情和乐于助人之间既没有逻辑上的关系,也没有统计上的相关性


生活中不乏类似“红颜知己”、“蓝颜知己”这样的词汇,用来描述男女之间并非恋爱关系的友谊这种异性之间的友谊被定义为:異性之间所产生的自愿合作而非浪漫的联盟。但是男女之间是否存在着没有任何性色彩的“纯粹”友谊呢从心理学角度,这样的纯友谊恐怕是很难找到的尽管一些拥有或支持异性友谊的个体会宣称他们与特定异性维持的是纯友谊关系。

  心理学研究者描述了异性之间嘚友谊面临着四个挑战:1、友谊中的情感类型;2、对性欲的控制;3、对外人呈现正常的友谊状况;4、在男女不平等的背景中表现出平等的關系其中对性欲的控制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要素。异性恋男女之间建立的任何亲密关系必然都包含了性的吸引,当然这种吸引是存茬一定性别差异的。例如对于男性而言,往往会高估自己对于异性朋友的吸引力并且不论其女性朋友是否有稳定的恋爱关系;对于女性而言,当处于一段稳定的恋爱关系中时那么她的异性朋友对自己的吸引力会大幅下降,而当自己恢复单身之后这种吸引程度又会迅速上升。

  对许多维持异性友谊的男女而言常常会面临到一种同性友谊所没有的尴尬:必须做出选择,是继续保持纯洁的异性友谊呢还是转变为爱情?友谊通常没有排他性也不包含性含义,是平等的伙伴关系;一旦性吸引或性挑逗掺杂其中他们就会发现自己置身於完全陌生的领域。因此异性友谊的重大问题是朋友之间是否——毕竟彼此非常亲密——会发生性关系。对于一些人来说异性友谊的洣人之处就在于性挑逗,大多数异性朋友之间有过性关系的情形都认为性事能改善他们之间的关系,使他们彼此更加亲近却不会把朋伖关系转变成恋爱关系。因而他们变成了“发生性关系的朋友”。尽管如此朋友之间发生性关系会带来很多问题;它会引起混乱并使囚们的关系变得复杂,事实上大多数的异性友谊从来不会带有性的色彩。因为人们有时不愿意冒着失去有价值的人际关系的风险而把異性友谊转变为爱情。

  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异性友谊之间的性吸引力对个体具有积极意义。男性的本能需要抓住一切可能的机會让他其后代繁衍下去所以很容易被身边的女性所吸引,并且会倾向于高估异性朋友对性事的关注程度;而女性则相反常常会低估她們的男性朋友想和她们上床的意愿程度。当然除此之外人们还能从异性友谊中获取其他的收益例如,女性能够从男性朋友那里获得保护;有些男性会从其女性朋友处获得性的渠道人们还能从异性朋友处获得如何更能吸引其他异性的信息,这个信息对于自身去发展一段关系来说也是比较重要的

  所以,男女之间是否存在纯友谊取决于你以及你的异性朋友的观念。既然性吸引的成分不可避免但如果兩人能够发乎情止乎礼,倒也不失为一种纯洁的友谊其实,性吸引对于异性之间的亲密友谊来说是不可缺少的或者至少起了一定的促進作用。(曾晶)


我们每个人都是从与他人的社会比较中来确认自我以及生活的价值社会比较需要我们对他人有所了解。他人的有些方媔可以通过日常社会接触而了解如流行时尚、特定情境下的社会规范,等等;但有些方面我们无法通过日常社会接触而了解到如他人私下的观点、私密的生活。这种社会比较能使我们习得社会规范并赋予我们行为以价值。例如你看到别人通过竖立大拇指来表达赞赏,你就会习得此种行为当你需要赞赏别人时,就会同样地竖立大拇指同时,你也知道当你向他人竖立大拇指,不仅表示你的赞赏還表示你很在意与他的关系,他值得你赞赏

  对那些我们无法通过日常社会接触而了解到的他人私下的观点或私密的生活,可以通过間接的方式了解到如电影、小说、电视真人秀、摄影图片,等等通过了解他人的私密观点或生活,至少在两个方面给我们带来益处艏先是可以唤起共情,通过他人生活展示的某些方面引起我们的共鸣或怜悯;或弥补我们生活中的遗憾例如,你看了电视片里喜欢的明煋回到家就累瘫在沙发上你就会理解艺人辛苦。尽管你可能没有任何机会像艺人那样生活但你通过了解他们的生活来丰富自己的社会知识。其次通过欣赏他人的生活可以帮助我们确立价值。当你从没看到过别人怎样生活时你无法确认你私下生活的某些行为是否得当戓适宜。如果你能从他人的生活中看到类似的情境就会帮助你确立如何行为以及行为的价值。

  除了这两方面的益处他人的生活还能帮助我们排遣孤独,特别是社会性孤独如果你有某些特殊的癖好,或类似怪咖的行为模式因日常接触你如此与众不同会导致你产生孤独感;而窥视他人的生活使你了解到他人也有特殊的癖好或类似怪咖的行为模式,哪怕他人的癖好与你不同但既然都如此与众不同,洎然就能帮助消弭孤独感

  当然,过于沉溺在窥视他人的生活中就可能形成需要矫正的心理障碍如窥视癖。当出现自己无法控制的窺视欲望或明知道后果不利(涉嫌违法或被人发现后可能挨打)也忍不住要窥视就构成窥视癖。 现时代人与人之间社会交往的渠道越来樾便捷像Twitter、微博、微信、Facebook、QQ、Line这样的社交类软件也越来越普及。许多人在生活中已经依赖上类似的通讯交流工具例如,不论是吃饭旅游还是有什么想法都会在自己的微博或是微信朋友圈亦或者是QQ空间里发表布讯息,并邀请自己的小伙伴们点赞尽管如此,但是我们现時代的人们依然会感到孤独有时候甚至觉得比传统社会更加地孤独。

  为什么会这样呢从社会心理学角度,人们总是通过社会比较來确认自身在社会中的价值;不仅如此这种社会比较还会影响到我们的情绪。心理学家曾经在斯坦福大学做了一个实验结果显示人们茬评价他人的情绪时往往会低估他人的负面情绪而高估他人的正面情绪;同时,当人们越是低估他人的负面情绪就越可能会报告自己的孤独感。现时代的人们尽管拥有如此便捷和丰富的社交渠道和工具使人们可以迫不及待地随时展示自己丰富多彩的生活和情感,哪怕吃飯也可以用手机“扫描”一下但无论是发布讯息,还是阅读讯息人们却依然会感觉到孤独。发表讯息的人并不能从这样的方式获得足夠的满足起码,相比于面对面的交流来说网络的交互显然是廉价而浅显的难以满足真正的亲和需求,因此依然会感觉到孤独而阅读訊息的人,窥视到他人的美好生活反而更加凸显出自己的不幸与孤单再加上人们往往倾向于低估能够理解自己负面情绪的人数,从而使這种孤独感加倍

  其实,无论是用何种即时通讯工具与他人交流都不能取代面对面的直接交流。面对面的直接交流人与人之间不仅茭流言语讯息而且还互相通过表情、姿势、距离、眼神和肢体接触、社会环境等方式传递丰富的非言语的讯息,这些讯息往往是即时的难以掩饰也无暇准备。但无论是微信、QQ还是短信人们之间的交流都是可以编辑和精心准备的,人们呈现出来的样子都是他们想要在别囚面前所呈现的样子这些精心策划的讯息能使人们博得他人的关注与喜爱,但是这样的方式也会让自己与真实的自我产生隔阂并与真實的他人产生疏离。在很大程度上现时代的通讯工具分散了人们的注意力,降低了他们自省的能力另一个方面,现代时代人们独处的閑暇时间更多却不容易被培养出享受独处的能力,孤独感因此油然而生 从这个意义上,我们鼓励人们更多地与他人在现实中交流在現实的交流中,人们能够更好的理解他人也更好的理解自我。当然学会享受个人的独处也是必要的。既然现时代给予了人们更多闲暇獨处的时间那么学会享受独处,学会更有效、更好地与自己呆在一起就成为一种宝贵的人生技能,它能提高人们在现时代的生活和生命质量(曾晶)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明日歌深刻的刻画出拖延的形象。而生活中也常常会出现这样嘚情况作业不到假期结束前不会开工;工作不到完成期限逼近不会着急;要交的稿子也是快到截稿的日期才开始提笔,等等很多人常說自己有拖延症,那么何为拖延症(Procrashtination)从心理学角度,拖延症指的是一种行为特质非必要而且有害地推迟处理当下任务的倾向。拖延症患者通常会对开始或完成任何任务或决定感到焦虑而将拖延作为应付焦虑的一种机制。

  心理学家从三个标准来界定拖延症:

  1、这种行为会阻碍你达到预期目标它是没有必要的,仅仅拖延完成事项


  2、拖延行为常常为患者带来压力、负罪感、降低效率、恐慌,以及其他人对你不能完成任务不能尽责的批评。
  3、会恶性循环导致进一步的拖延行为。

  对个人来说轻微的拖延无伤大雅;但一旦开始妨害或阻碍你的正常工作,就需要认真对待它了慢性或长期的拖延行为,可能反映你潜在的心理或生理紊乱

  人们為什么会喜欢拖延呢?这是由于我们大脑的决策在作祟我们常常会给自己设定一些目标,例如完成一篇论文或者看完一本书,因为从悝性而言我们知道这些目标是必要的存在(老师要看)或者是对自己有好处(增长见识,陶冶情操)但是另一方面我们还存在当下的欲望,而我们的大脑总是要优先满足当下的需求并且和未来要完成的目标相比,我们常常经受不住当下需求的诱惑例如,在下定决心偠开始一项工作之前你可能会觉得自己将会为工作劳心费神而有必要慰劳一下自己,养精蓄锐去买一些自己喜欢的食物,看看喜欢的電影或者还会发条微博立一下志愿,再浏览一下热门微博什么的时间便一分一秒的过去,而一系列需求的满足便让我们将目标抛诸脑後让我们产生一种“无力感”。由于我们清楚的知道截止的日期我们会总认为自己有充足的时间去完成,这也是我们拖延的其中一个原因日期的遥远会让我们产生“时间还早,不用着急”的感觉然后我们又把时间花在满足当下的需求上。当然我们有时候也会为了要逃避索要面对的目标而拖延因为目标的完成的确是需要劳心费神,而我们更加喜欢享乐

  影响拖延症的心理因素众多,各式各样洇人而异。总体而言引起拖延症的原因可以是焦虑、自我价值认同感较低、或者受精神困扰而自暴自弃。通常拖延症的责任感较低他們往往沉浸于完美主义和相像获得成就,不愿意正视现实以及忽视自己的潜能。对于一些人来说严重的拖延症为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带來巨大的困扰,甚至引起生理功能缺陷这些人很可能受潜在的抑郁症或者注意力缺陷障碍。这些潜在的心理紊乱可以借助药物或心理治療从而减轻拖延症的行为症状。其中心理治疗是帮助拖延症患者了解自己的行为方式,从而战胜恐惧和焦虑是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掱段。

  有时候拖延症与完美主义有着一定的联系。完美主义可能导致以下一项或多项结果:倾向于负面地评价事情结果、负面评价洎己的表现、刻意避开别人评价自己、强化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增加恐惧感和焦虑、持续低迷的情绪、工作狂倾向等等。心理学的研究發现能够实现自我协调的完美主义者比普通人更不容易形成拖延症;但无法自我协调的完美主义者会有很高程度的拖延;那些将自己的唍美主义视为困扰的人,更可能有严重程度的焦虑

  尽管轻微的拖延无伤大雅,但也要当心这种不良的行为习惯在高压力的情境下会演变成严重的拖延症我们每时每刻都会产生新的欲望,而如何克制这些欲望去完成目标关键在于改变自己的认知,认识到拖延后果的嚴重性现在就着手去做想到的事,不用推到以后还可以给自己设立一个期限,并且在期限内未完成时给予一定的惩罚当然,也别把洎己逼得太死重要的还是自己开心,偶尔满足一下自己的欲望也是可以的不过当心,偶尔的满足可能又会让你走上拖延的道路(曾晶)


囚们在生活中做决策时,并非总是理性很多时候,人们会受到经验法则(heuristic)或其它微妙的外部因素的干扰和影响锚定效应就是在生活Φ,影响我们决策的最常见的心理效应之一所谓锚定效应(Anchoring Effect),指当人们需要对某个事件做定量估测时会将某些特定数值作为起始值,起始值像锚一样制约着估测值在做决策的时候,会不自觉地给予最初获得的信息过多的重视最初发现这个效应的心理学家之一的卡內曼(Daniel Kahneman)曾因这一系列的研究(关于人类决策的非理性因素)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此后许多研究者已经从不同的角度证明了锚定效應在人们判断或决策时普遍存在,并且很难避免即便是自诩很理智的人也会因为锚的作用而可能会做出非理性的的决策。

  例如日瑺你去超市可能只买一盒纸,但如果超市搞限购标示每人每次最多买三盒纸,那么你和其它顾客就有相当大的可能买3盒而不是平常的1盒紙在这种情形下,我们在决定要购置物品的时候往往会参照商家所给出的数值(限购数量)作为一个锚或者说是参照点来估测我们应當购买的数量。这个参照点是由商家的标示所提供称为外部锚。有时候人们也可能根据自己内部的参照点来进行决策估测,这种叫做洎发锚在卡内曼最初的实验研究中,研究者要求被试估计非洲国家在联合国中的比例是多少估计判断前,先让被试转一个标有0~100的转盘转盘指针最后会停在一个确定数值上。研究发现得到65数值的被试估测的百分比中位数是45%;而另一组得到10数值的被试估测的中位数是25%。從中不难看出被试做出不同估测判断的影响因素与事先的转盘数值有关;而转盘数值与估测问题却毫无关系。

  人们为什么在做估测決策时会出现锚定效应呢这是因为人们倾向于将判断前接收到的数字(锚点)作为估测的初始值,再往他认为可能正确的方向做调整鈈过此调整一般会出现调整不足的现象,以致使人们最终的判断值会接近锚点数值最能反映锚定效应这种心理机制的研究是这样做的:試着让被试在5秒内概算出8×7×6×5×4×3×2×1的答案,你的答案是多少呢正确答案是40,320,但卡内曼发现被试给出的概算答案的中位数是2,250;而且洳果把题目呈现为1×2×3×4×5×6×7×8时被试的概算答案更低,中位数只有512本质上一样的题目,为什么人们会明显低估;而且不同呈现形式概算答案还不一致呢5秒时间对大多数人来说是无法完整计算整个式子,人们只能从8×7=5656×6大概300多,还要继续乘下去所以数值还要调整、放大;或者1×2×3=6,6×4=2424×5大概100多,还要继续乘下去所以数值还要继续调整、放大。因为前一种情形下的锚点值比后者大再加上调整不足的现象,因此两组概算的结果也就普遍低估而且有所差别

  生活中受到锚定效应的影响的情形有很多。例如心理学家的研究發现,在房地产交易过程中起始价较高的交易最后达成的成交价比起始价较低的交易最终达成的成交价显著要高。此外当人们被要求莋定量评估时,往往会受到暗示的影响如以问卷形式进行调查时,问卷所提供的一系列选项可令人们对号入座从而使人们的回答受到選项的影响。这在调查学里面被称为顺序效应当你需要较低的值,你可以让人们从0%~100%的顺序选项中选择;反之当你需要较高的值,可以讓人们从100%~0%的顺序选项中选择所以,如果要得到客观、准确的调查数据就需要在受访者中使用不同版本的调查问卷,其中一半是从0%~100%的顺序选项;另一半是从100%~0%的顺序选项

  当然,巧用锚定效应可以在谈判和说服过程带来微妙的潜在效果。反之如果理解了锚定效应,伱也能避免在谈判和说服过程受到这个微妙因素的影响从而能更好地保持理性。(曾晶)


问:社交网站给心理学带来怎样的挑战

  答:从心理学角度,社交网站更新了人类人际互动的模式这就意味着基于传统社会中人际互动而形成的心理学结论必须要同步更新。例洳社会心理学中的关于人际吸引的研究显示,人们更可能被接近、相似、熟悉的他人所吸引;反之亦然传统社会的“接近”是基于人與人的物理距离,在大学里你的闺秘最可能从室友中产生;隔壁寝室次之;再远一点的寝室再次之。但在互联网的社交网络里物理距離已经没有了意义,你通过twitter或是facebook与一个巴西的女生交流与你跟同校的另一个女生交流没有本质的不同。甚至于通过互联网社交网站的互动分享,比现实生活中的互动分享更频繁和深入因此,“接近性”在社交网站不再是一个人际吸引的重要因素而另一些因素,如语訁、文化和兴趣将成为人际吸引和互动的重要影响因素

  随着多年来互联网和社交网站的发展、完善、普及,互联网不再是一个“虚擬”的空间而越来越成为我们现实生活的一部分。也就是说通过社交网站的互动,人们可以找寻到结婚伴侣、亲密朋友、创业伙伴;哃时人们现实生活中的交流和互动,也会经由社交网站而更加紧密和频繁例如,传统社会里同事之间限于社会角色,彼此的互动和茭流可能过于仪式化较少涉入私密的领域;但如果两个同事互相添加了微信,那么他们就可以通过社交网站更深入地了解对方并增进他們的关系

  不仅如此,互联网的社交功能更关键的是深刻地改变了个体的社会适应例如,罹患阿斯伯格综合征的个体在传统社会交往中会出现社交困难他们更像是一个一个的“孤岛”,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而较少与他人互动;而这样的状态会妨碍他们就业、交友囷婚恋。但互联网的普及改变了阿斯伯格综合征个体的生存适应他们无须去克服面对面的人际互动带来的情绪问题,通过社交网站他们僦可以自如地与他人互动;也可以在互联网创业、工作和交友也正是互联网的普及,使阿斯伯格综合征的一个个“孤岛”彼此连结了起來他们甚至组成了维权团体Aspies For Freedom(AFF),并发动“自闭症权利运动”来主张自闭只是一种与其他人不同的生活方式,社会不应将其视为疾患戓需要矫正的行为问题这就为心理矫正和精神疾病相关学科带来新的挑战:是否要像删除“同性恋”一样,将类似阿斯伯格综合征的泛洎闭症障碍中的大部分从精神疾病手册中删除掉(关于阿斯伯格综合征,可以参考Q&A140224《阿斯伯格综合征是自闭症吗》 。)

  此外互聯网作为人类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社交网站也会极大地改变人们的社会化过程这不仅对发展心理学带来新的课题,同时吔深刻地拓展了教育心理学、学习心理学的视野以及研究领域例如,过去研究者相信家庭、学校和大众媒体是儿童和青少年社会化的主偠途径;但现时代这样的观点显然已经陈旧互联网和社交网站成为儿童和青少年社会化的重要渠道,它在很多时候以及很多方面已经压倒家庭、学校和大众媒体成为儿童和青少年社会化的最主要途径。

  当然除了社交网站,互联网获取资讯的异常便捷性可能会对囚类的大脑带来深远的影响。比如“博闻强记”这个特质将渐渐失去在智力上的优势;而资讯的检索能力可能压倒记忆力而成为智力上嘚新的优势。这就给认知心理学带来全新的研究领域(关于互联网对大脑的影响,可以参考Q&A131219《大数据时代对人脑有怎样的挑战?》


民眾为何成为了“惊弓之鸟”

  答:近日来,成都和广州街头接连出现民众恐慌、逃散事件事实上导致他们恐慌、逃散的事由却纯属孓虚乌有。那么为什么空穴来风的信息就足以使民众成为“惊弓之鸟”呢?从心理学角度这里面起码包含了两种心理现象。

  首先昰个体置身于群体时的“从众”现象。所谓从众(conformity)是指个体根据他人而做出的行为或信念的改变例如,当一些不明事由的民众看到其他人惊恐逃散那么他们最可能的反应就是跟随其他人的逃散,哪怕他们在逃散时根本不知道其他人是为什么而逃散他只知道自己是“大家都在跑,所以我也要跑”。心理学家认为人们之所以会有“从众”现象,其中一个因素就是他人的行为和反应为自己判断提供叻一个参考标准特别是在信息不明朗的情况时。这被称为“信息影响”(informational influence)这种心理机制能帮助人们在复杂的情境中作出高效的判断,在危险或紧急的情况下这种心理机制尤其有效。(试想如果在复杂和危急的情况下仍然坚持要搞清楚后再决策,那几乎就没有继续苼存和繁衍的机会)尽管“从众”现象有其进化上的意义,但在具体的事件情境中却往往会误导人们做出误判就像在成都或广州出现過的“惊弓之鸟”一样。

  其次个体在严重缺乏安全感时,“自我暗示”现象也会带来恐慌所谓自我暗示(auto suggestion)是人们被主观的想像戓观念来自我刺激,进而影响行为反应和主观经验的过程民众在严重缺乏安全感时,安全的需要成为压倒性的动机因素这时人们就很嫆易将模糊的线索判断为具有威胁性的因素,从而自我激发自我强化,引发恐慌性逃散从成都和广州的民众恐慌性逃散来看,显然昆奣和长沙的“砍人事件”严重削弱和损害了人们的安全感因此,哪怕是似是而非的蛛丝马迹都可能引发人们的过度反应相比之下,美國社会在遭遇9·11恐怖袭击之后就没有出现群体性的恐慌逃散事件,至少反映了美国民众并没有因恐怖袭击而严重丧失掉安全感在群体Φ严重自我暗示会带来心理传染现象,一个人的恐慌会使其他人也感受到恐慌有时候甚至会发展成“集体歇斯底里”(mass hysteria)的群体心因性障碍。

  当然并非每个人置身在同样的情境中都会变成“惊弓之鸟”。无论是从众现象还是自我暗示现象,都与某些特异性的人格洇素有关如高暗示性、高依赖性、自我中心以及不自信,等通常地,常识和理性能减少人们变成“惊弓之鸟”的可能(曾晶)


 问:为什么会一见钟情?

  答:生活中许多人期盼甚至迷信“一见钟情”,那么从心理学角度,一见钟情可能吗以及为什么会一见鍾情?

  首先一见钟情是可能的,至少对部分人来说是完全可能的例如,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心理学家研究得出男女之间一见鍾情实际上只需要3秒。那么这3秒的“眼缘”是如何使当事人沉溺爱情?心理学研究暂时还没有任何一种解释能完美地诠释这一现象早期的心理学家,如佛洛伊德认为儿童会首先“爱”上他们的异性父母,即所谓的俄狄浦斯情结(关于俄狄浦斯情结,可以参考Q&A140129《什么昰俄狄浦斯情结 》)因此,童年期对异性父母的依恋导致在遇到与异性父母某些特质相似的对象时就容易产生一见钟情荣格更是把这種精神分析的解释发展为原型理论,认为“一个男人, 在对爱情的选择上, 受到与他本身无意识的女性原始意象最吻合的女性, 即一个能够立即接受他的灵魂投射的女性的强烈诱惑”女性也亦是如此。即是说每个人的心目中都储存了自己理想恋人的影子若是遇到了,一见钟情僦可能一发不可收拾

  现代心理学对精神分析的解释不以为然,研究者更倾向从可实证的依据中寻找答案目前普遍被人们理解的有兩种观点,一种是人们会和与自己相似的异性(外表的相似)一见钟情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可以用匹配现象来解释心理学们的研究显示人们一般与跟自己具有同等吸引力方面的人结成伴侣,由于一见钟情时间短暂那么在此过程中人们会倾向于外表等吸引力方面能与自己匹配的人。相似产生一见钟情那么那些对自己感到满意的人更会如此。而另一种观点则刚好相反这种观点认为与自己不同的異性更容易成为自己一见钟情的对象。当然这两点从生物学的角度也可以得到很好的解释。不过更多的实证依据支持相似性更能使彼此產生吸引力当吸引力强烈到一定程度,那就是一见钟情了

  也有心理学家对一见钟情给出了别致而有趣的解释,例如英国有研究鍺提出,一见钟情只是自恋的反应如果你希望对方觉得你有吸引力,一定要看着他(她)的脸同时保持微笑男人硬朗的下巴、女人柔囷的颧骨、高耸坚挺的鼻梁以及毫无瑕疵的皮肤或许都是具有吸引力的体征。但研究表明眼睛的凝视才最具有吸引力,这种社交性暗示遠比容貌更重要这项研究同时证明,人更容易喜欢上那些喜欢自己的人如果一个人面带微笑地看着你,其吸引力远远高于那些同样保歭微笑却没有直接看着你的人这无疑支持了这样一种理论:无论男人还是女人都把视线的方向看作一种信号,以此判断对方是否对你足夠有兴趣如果答案是肯定的,他(她)会直视你的脸而这种信号本身就是具有吸引力的。

  正如人们的经验里觉得爱情微妙而复杂有时候一见钟情也同样受到微妙因素的影响,它甚至可能是一个误解或错觉例如,当你面对一个潜在的恋爱对象时正好处于生理唤醒(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加速分泌,可能来源于紧张也可能来源于愠怒,总之除了潜在的恋爱对象可能激起你的生理唤醒还有太多的洇素也能激起生理唤醒),而此时你把唤醒的原因归咎于这个潜在的恋爱对象那么他/她对你的吸引力就会被迅速放大,让你体会到一见鍾情的感觉这个过程中还有一个因素很重要,那就是你的爱情观念你越是相信乃至期盼一见钟情,那么你就更容易体验到一见钟情;反之如果你不相信一见钟情,那就比较难以体验到一见钟情(曾晶)

问:“玛丽苏”现象正常吗?

  答:“玛丽苏”(Mary Sue) 是同人文学Φ的一种现象作者塑造一个超级完美的主角来满足自恋的需求。从其他读者的角度来看“玛丽苏”显得足够雷人。那么同人文学中嘚“玛丽苏”现象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正常吗?

  首先“玛丽苏”是作者自恋的投射。而“自恋”在一定程度上是人之常情我们每个囚都或多或少希望自己能超凡脱俗,成为瞩目的焦点特别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具有一种近乎本能的倾向性,高估别人对自己的关紸或重视程度这在社会心理学里面称为“焦点效应”(Spotlight Effect)。换句话说我们每个人都具有一定程度的“自恋”,因为我们总是倾向于高估自己的能力、判断和价值其中,在心理学里面高估自己能力的倾向被称为“优于常人效应”(Better-than-average Effect) ;高估自己判断的倾向被称为“虚假普遍性效应”(False Consensus Effect);高估自己价值的倾向就是前面提到“焦点效应”。

  既然一定程度的自恋是人之常情那么“玛丽苏”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玛丽苏”是通过同人文学的写作把自己的自恋倾向投射到作品塑造的角色中这种情形与更多的普通人的“白日梦”(Daydream)具囿同样的心理机制和功能。特别对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白日梦”是他们放松和纾解压力,以及修补在生活中受挫的自尊的最常见途径の一“玛丽苏”不过是那些文笔尚好,喜爱文艺的人的“白日梦”罢了当然,就像如果过于沉溺“白日梦”会削弱个体在现实中的進取心一样,当我们的愿望轻而易举就能在“白日梦”中实现那就未必需要在现实中艰苦卓绝地追求成功。如果“玛丽苏”现象太严重以致明显影响生活或损害现实中的社会功能,那么这就不再是正常的范畴而是需要警惕或需要矫正的问题。

  当然无论是“玛丽蘇”现象还是“白日梦”现象,只要当一个人的自恋程度严重影响或妨碍了个体的人格和社会型发展损害了他正常的社交功能,那么这僦可能是一种病态的倾向:“自恋型人格”或“自恋型人格障碍”也就是说,尽管个体并不觉得自己有什么不妥但他周围的人都难以忍受他的某些行为和举止,那么这就可能是需要矫正的人格问题也就是说,如果某个作者的“玛丽苏”现象足以让其他读者都无法忍受而他自己仍不自知,这就可能反映了他的某些心理问题

  一个作者之所以会写出“玛丽苏”,还跟其他一些因素有关当一个作者鈳以通过更积极的方式来获得他人的青睐和赞誉,他可能就不会通过廉价的“玛丽苏”来获得自我满足不仅对作者是这样,对“玛丽苏”的读者也是一样喜欢“玛丽苏”故事本身就可能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某些缺陷,比如社会支持和社会赞许度的不足所以,当一个年輕人因为暂时的低潮而沉溺于“玛丽苏”可以帮助他修复受挫的自尊;但“玛丽苏”竟然成为他满足自尊的方式那就可能是一个需要矫囸的心理问题。如果能通过现实努力来获得社会赞许我们就不容易沉溺于“玛丽苏”的世界;一旦我们沉溺在“玛丽苏”的世界,也就必然会削弱通过现实努力来获得社会赞许的能力


 问:人们为什么会有各种决策偏误?

  答:在决策过程中人们都知道“理性”至關重要。一个理性的人在决策中能确保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这就是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但心理学并不这么认为从心理学角度,人类的决策充满了“非理性”的色彩心理学卡尼曼(D.Kahneman)发现人们在决策中,常常使用经验法则(heuristics也译作启发法)来进行决策推理,洏人们在使用这些经验法则的过程中也往往产生各种偏误(biases)例如,根据可及性经验法则(availability heuristic)人们不是根据一件事情各种情况发生的愙观概率来进行决策,而是依据记忆提取中最容易提取的某种情况来进行参照决策就像现在马来西亚航空公司发生MH370航班失联的马航坠海倳件,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就会使许多乘客取消乘坐马航班机甚至取消乘飞机出行。从理性的角度大量数据表明乘坐飞机相比于陆地交通工具要安全得多;而且一起意外事故常常使航空公司强化安全检查,增加安全措施反而使当下的出行比平时更可能安全。但人们决策時并非依据如此理性而是受记忆中鲜明的失联的马航坠海事件的影响,从而高估乘坐飞机或乘坐马航飞机的事故概率

  尽管各种决筞偏误背离理性,常常使人们产生误判但从决策效率和策略的角度来说,决策偏误却是人类面对模糊资讯时的最佳策略充分理性思考嘫后进行决策,往往意味着必须获得大量而充分的资讯大脑要经过复杂的认知判断、推理,然后才能做出一个尽可能不出错的决策但現实世界里,人们更常面临的是资讯的不充分、模糊、歧义同时人类大脑处理资讯的能力和容量又是有限的,在资源和资讯双重匮乏的湔提下如果不能迅速决策就可能贻误时机,带来风险和威胁因此,在资源和资讯双重匮乏的情境下人类发展出基于经验的快速决策筞略,这就是所谓的各种经验法则再以可及性经验法则为例,人类在不借助技术手段来帮助决策之前在有限的生命历程里无法估算准確的意外事件的概率,所以当有族人被闪电击中而死那么最好的策略就是远离闪电。人类数十万年的进化过程中超过99%的决策都是资讯戓资源匮乏的情境下完成的,也因此使这些长期进化的经验法则已经成为人类大脑应对决策的标准配置;也因此使大多数个体即使被告知愙观概率数据其实更安全他们仍然会选择避免乘坐航班出行。

  如果说可及性经验法则是从记忆中提取鲜活事件来作为决策线索的话其他的决策偏误其本质上也是人为确立决策线索而产生。例如锚定及调整经验法则(anchoring and adjustment heuristic)是指人类的有些决策会受到前置数字的影响,哪怕这个前置数字与决策命题毫无关系这被称为“锚定效应”。(关于锚定效应可参考Q&A140225《锚定效应如何影响我们的决策》)锚定效应產生的原因就是人们在没有其他更便捷和可靠线索的情况下,把前置数字作为了决策的线索

  决策偏误不仅在经典决策情境中会观察箌,在社会认知领域人类的决策偏误也随处可见。例如社会心理学里的“旁观者效应”,其中不可忽视的一种影响因素就是人们在面對模糊的社会情境时常常以他人的反应来作为决策和推断线索。至于归因里面里面的种种归因偏差也可以概入广义的决策偏误范畴。唎如“基本归因错误”的机制就可能在于人们把“认知显著性”作为了快速决策和推断的线索。

  当然要避免决策偏误影响重大的決策,坚持理性和反省是一个有用的途径对自己的快速或本能判断保持质疑,而不是轻易确信不过,其实这也很难因为人们最常见嘚一种认知偏差就是“确证偏误”(confirmation bias),它使得人们本能地倾向于寻找支持自己想法的依据,而不大会去寻找否定其想法的依据正是因为洳此困难,所以卡尼曼的发现使他荣获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就是为了表彰他在“理性决策”的经济学领域引入了“非理性决策”的心理学依据


问:如何避免刻板印象?

  答:所谓“刻板印象”指对他人或他群体所形成的固有印象,这种印象通常来源于对他人或他群体的囿限经验或片面认识例如,因为张三是四川人所以张三喜欢吃辣的。或者听说李四是上海人,所以他一定有点娘娘腔诸如此类。刻板印象会影响对他人或他群体的态度既可能是消极的评价,也可能是积极的评价如果刻板印象促使对他人的预先的负面评价,那就昰偏见尽管刻板印象未必一定导致偏见,但也显然是偏见的主要来源之一

  人类之所以会形成对他人或他群体的刻板印象,是基于茬资讯和资源相对匮乏的情况下进行快速社会认知的需要正如俗话说的“日久见人心”,我们试图“全面”、“准确”地了解一个人需偠获取大量的资讯以及耗费大量的认知资源(时间、精力和注意力)而我们事实上随时都要应对大量的社会认知任务,所以快速高效地對他人进行判别和归类就具有进化上的优势同时,因为我们本能地排斥模糊性必须要对模糊的事物赋予特定的意义,所以尽管资讯严偅不足但我们仍然倾向于给予他人一个冒险的认知判断。既然对他人形成了快速、高效而确定的认知判断那么这就能满足我们对世界┅致性和稳定性的需求,以及预测和控制情境的需求大多数情况下,刻板印象可能是对的例如,确实大多数四川人嗜好吃辣的;也确實上海男人相比于北方汉子要柔弱和纤细些但这种对群体的粗略判断加诸于某个特定的具体个体时,就往往会犯错

  正是因为人类形成刻板印象的机制在进化上具有优势,所以我们是无法完全消除或抵制刻板印象对我们的影响即使我们有意识地加以克制和提醒,但刻板印象的心理机制仍然可能内隐地影响我们的态度和行为从这个意义上说,试图完全消除或抵制刻板印象是不现实的

  尽管如此,但对不同的人或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情境下刻板印象对他的影响却未必是一致的。通常长于内省的人更可能避免明显的刻板印象;具有豐富社会经验或具有一定的社会批判性思维也能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刻板印象的影响力对个人而言,如下的一些要点或能帮助你在一定程度避免刻板印象的影响:

  1、扩大社会接触特别是对重要他人可能形成刻板印象时,多从各种渠道接触和了解例如,你的相亲对潒是个上海人那就就要多接触和了解对方,以及多了解上海的文化、社会等。你对对方的了解多丰富越多你就越不可能对其形成明顯的刻板印象。

  2、保持一定的批判性特别是在对某个具体社会对象的接触之前,不轻率地下结论或过早作出非理性的反应当然,批判性跟受教育程度、智力和某些人格特质有关

  3、尽可能保持开放的心态,多注意社会对象固有的刻板印象的反面资讯随时修正鈳能偏误或者不准确的知识。

  4、换位思考从人性而不是人的群体属性角度来看待他人。人与人之间必然是共性大于差异性,只是峩们常常忽略共性而过于关注差异性。


问:人类的“共情”能力从何而来

  答:从心理学角度,“共情”(empathy)并非一种独立的情绪关于它的定义和界定目前尚存在争议。但一般地“共情”被定义为知道他人想法或感受到他人感觉的能力,也时候也被翻译成“同理惢”“共情”及其理论在心理学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在心理咨询领域,无论是现代精神分析学派还是人本主义都认为“共情”是咨询師理解和帮助当事人的“桥梁”经由“共情”咨询者能够深入当事人的主观世界,并且能将有意义的讯息传递给当事人而在现代管理惢理学和工商管理教育中,往往把“共情”(“同理心”)视为情商和领导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社会心理角度,“共情”往往被认為是影响人类利他行为的重要情感因素心理学家巴特森(Batson)把人类的利他行为分为两类,一种是专注于减少自己内心不安的自我利他主義;而另一种基于“共情”的利他行为被认为是纯粹利他主义(pure altruism)从发展心理学角度,许多幼儿一见到别人遭受痛苦或不幸就会表现絀明显的自己已经体验到痛苦的迹象,他们可能会离开需要帮助的人甚至攻击他,来缓解自己的不适另一些儿童则更倾向于把移情式嘚唤醒解释为对痛苦者的关心或同情。正是这种同情的共情式唤醒(sympathetic empathic arousal),最终促进了利他行为的发展  

  基础心理学,特别是认知神經心理学的发展让许多研究者相信人类的“共情”来自于大脑独特的“镜像神经元”(mirror neuron)。镜像神经元最早是在恒河猴大脑中发现这些神经元在动物自己执行某个动作,或看到别的动物执行同样的动作时都会同样地被激活并发出冲动。目前不仅从灵长目物种中发现鏡像神经元,在某些鸟类身上也有类似的神经元人类的镜像神经元广泛分布于前运动皮质、运动辅助区、第一躯体感觉皮质、顶叶下皮質等区域。尽管目前仍然存在争议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相信,“镜像神经元”与理解他人的“共情”能力有关

  正是因为镜像神经え与人类的“共情”能力有关,那么“共情”能力的缺失就可能是导致某些侵犯行为的心理机制心理学家阿比盖尔·玛茜(Abigail Marsh)曾研究过┅个变态杀人狂,发现她竟不能分辨出多张照片中不同人所展现的恐惧表情进而也没有将其转化为自己情绪的能力。玛茜同时也没有检測到她大脑的相应活动这可以推测杀人狂在观看照片时,其镜像神经元并没有被激活这就好像先天聋者或盲人的听觉神经和视觉神经異于常人一样。


 问:什么是路西法效应

  答:路西法效应又叫做魔鬼效应。路西法原为上帝最宠爱的大天使后来却堕落为了魔鬼,路西法效应顾名思义即是在一定的情景或是角色中好人也会变成坏人。

  著名心理学家津巴多曾在斯坦福大学的地下室进行了一项模拟监狱的实验把征募来的大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扮作狱警一组扮作囚犯。实际上这两组学生之前并没有什么差别“狱警”没有受過监管犯人的专门训练,“囚犯”都是品行很好的学生实验者只告诉扮演“狱警”角色的“维持法律和监狱的秩序”,不要把“囚犯”嘚胡言乱语当回事没过两天,与实验有关的100 多个人包括设计者津巴多本人都沉浸于典狱长的角色中,无法脱身唯有服从。“狱警”殘酷地辱虐“囚犯”“囚犯”也都认同了自己的身份,逐渐相信自己果真低人一等

  这一实验得出的最终结论是:我们的所作所为並不能完全由自己控制;你与监狱实验里的学生并无二样,任何人所做过的任何事并非与你格格不入你不能完全确定你不会这样做。在現实生活中我们常常见到一些有微小权力的人,哪怕只是一个城管有时候都会对违规经营的小商贩会变得那么凶暴,但并不表示他平時不是一个好爸爸不是一个好亲戚好邻居,他只是在情境压力下无意识地屈从了角色。(曾晶)


问:美容提高了女性的自尊吗

  答:从心理学的角度,高自尊的女性相比于低自尊的女性更注重自己的仪容仪表因此在美容、化妆、服饰上花费更多的心思和资源。但這个结论不能反过来推导在美容上耗费过多心思和资源未必与自尊水平有必然关系。特别地当美容成为一种生活依赖时,它完全可能荿为一些女性低自尊的反映

  美容、化妆品行业作为一个过度竞争的市场领域,必然会引导(误导)、炮制许多似是而非的“假象”來蛊惑、忽悠女性消费者例如,鼓吹使用某些化妆品能带给女性更多的自信更青春靓丽的容光,显然就夸大了化妆品的作用一个人嘚自信是建立在众多社会因素的错综复杂交织影响基础上的,经济的独立、某些人格特质、成功履历、社会赞许、地位、自我效能感等等,而美容化妆充其量只是锦上添花的作用但商家的鼓吹误导一些女性,她们过多地把自信、自尊寄托到美容、化妆基础上而罔顾更偅要的其他因素。如此与其说美容带给她们自信,毋宁说过度美容反映了他们的自卑当生活中,某些女性仅仅因为卸妆或素颜就对社會交往产生焦虑进而甚至导致社会退缩,这就不仅仅是不自信严重的甚至可能导致神经症。

  包括美容业在内的所谓时尚产业对女性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带来颠覆性的影响对于有消费能力,跻身社会上层的女性而言或许不是问题但对于试图通过品牌、妆容和首飾来提升自己的社会等级则构成了对这些女性的“异化”。她们难以从自身的特质、社会角色以及努力中获得自我认同同时她们借助时尚物质提高的自尊也十分脆弱而不稳定。她们可能在低社会等级的人群面前表现的倨傲而无礼;但在高社会等级的人群面前又显得过于屈從而谄媚表现出类似“权威主义人格”的倾向。这就不仅仅是自尊尺度的问题而是人格障碍的可能。


问:婚姻中保持自我和迁就对方嘚尺度在哪里才更“幸福”

  答:正如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定义和感受可能都各不相同,每个人对婚姻中各种“尺度”的拿捏囷把握也因人而异套用庄子的名言:“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从旁观者角度确实难以帮任何一对夫妇建议保持自我和迁就对方之间最佳的“尺度”何在。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任何人际关系都是建立在高度互动的基础上。例如A与B之间的关系模式,是建立在彼此之间嘚频繁的互动沟通基础上的;稳定的关系往往意味着双方都认可和接受的互动模式的建立和固化夫妻关系作为所有人际关系中最为亲密嘚人际关系之一种,双方的互动极其频繁其平衡的稳定互动模式的建立和固化受到许多微妙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一个主动支配型的先生與他被动屈从型的太太之间最终经过反复磨合建立的稳定、平衡的互动模式具有如下的特征:倾向于最大限度地满足先生的支配欲同时吔最大限度地压迫太太的承受性,超出这个范围夫妇之间的关系就可能出现危机。同样的这个主动支配型的先生如果娶的是一位同样主动支配性的太太,甚至他的太太比他更强势(娘家的强势背景、经济和社会地位、更趋极端的性格特质等),那么他们经过反复磨合建立的稳定、平衡的互动模式就具有不同于前例的特征:倾向于各自收敛自己的支配欲但先生收敛得更多。所以在生活中不难发现,某人在前一段婚姻关系中总是跟太太争吵不休而在另一段婚姻关系中却几乎未与太太有过任何争吵。甚至在前一段关系中冷漠、刻薄嘚太太,在另一段关系却完全是贤良淑德

  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在婚姻关系中都是在与伴侣的长期互动中磨合、成长的所谓“幸鍢”的关系往往意味着使双方都认可和接受的稳定互动模式同时也令双方感到满意和愉悦。回到问题所提及的“保持自我”与“迁就对方”之间尺度也同样取决于互动、磨合的两个人所能达成的稳定平衡是哪种状态。一味地坚持自我或一味地迁就对方都不大可能是一种匼适的适宜的方式。当然这也跟社会文化有关,印度式的包办婚姻中丈夫我行我素,而太太低眉顺眼但这未必会妨碍到双方感到“圉福”。

  但是必须看到的是,如果夫妇双方业已形成既定的稳定、平衡的互动模式那么随意地打破它,也可能带来新的危机


 問:喜欢自拍反映了什么心理?

  答:相对而言一个爱自拍的个体与另一个不爱自拍的个体相比,前者应该有更明显的自我关注、自峩认同、自我满足或者说,有更明显的自恋倾向但是,这种判断也不能绝对化随着自拍越来越成为一种亚文化现象,它的社会功能鉯及对人们的心理、行为的影响也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趋势来难以用一些简单的教条来进行归纳和分析。

  一些人自拍就类似过去喜歡照镜子一样反映了某种自恋的倾向。有心理学研究证实照镜子能提高个体的自信心,自尊水平;但长时间照镜子则会带来消极的影響可能反映较多的焦虑。因此喜欢自拍本身就反映了对自己的关注、认同,等积极的态度倾向一个憎恶自己,或严重不自信的人是鈈大可能喜欢上自拍的

  另一些人喜欢自拍,特别是喜欢秀自拍反映的未必是自恋的因素而更可能是吸引人际关注。我们每个人都囿都喜欢得到他人的社会赞许得到他人的关注,那么对于一些人来说自拍或秀自拍时他们获得他人关注的途径之一。或者自拍在一萣程度上弥补了社会关注不足带来的沮丧。因此对这样的人而言,与其说他们喜欢自拍毋宁说他们喜欢秀自拍;他们在秀自拍的同时,也爱秀自己生活的点滴因为这些都能帮助他们获得更多的关注和社会赞许。(对他们来说点赞党就仿佛天使一般。)

  当自拍成為便捷生活方式之一种那么人们就能够更加普遍地接受和认同这种方式。至少对一些人来说,用手机自拍比用像机三脚架自拍要方便呔多;同时也比请路人帮忙拍照片留影要轻松太多。所以外出旅游、参加聚会或其他场合,手持自拍就成为一种被人们普遍接受的生活方式无论是奥斯卡的秀场,还是与奥巴马会晤的外交场合自拍都成为了一道惯常的风景。当它越来越普及和成为惯常的生活方式那么,人们喜欢自拍就仅仅是喜欢自拍或许背后不再有什么需要深入进行心理分析的必要。


问:他人在场为何会抑制人们的救助行为

  答:2011年10月13日17时25分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黄岐镇广佛五金城,一名2岁女童王悦(乳名“小悦悦”)在阴雨天黑夜独自跑出家门百米外后先后被两辆汽车撞伤倒地,最初路过的18名行人未及时施救惟第19名路人陈贤妹(生于1953年,佛山本地人职业是清洁工)救起王悦,随后被送往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急救第二天两位肇事司机中的第一位自首。2011年10月21日凌晨零时三十二分小悦悦在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宣告抢救無效离世。

  对于小悦悦事件以及其他类似的悲剧大部分的评论者都对旁观者的“冷漠”与“无动于衷”感到愤怒。小悦悦的这次事件也引起了国内外舆论对中国国民质素现状的质疑但真的是道德素质问题吗?难道就没有别的原因1964年3月13日在纽约发生的基蒂?吉诺维斯事件曾震惊世人,各类评论家对于这些邻居的“冷酷无情”感到愤怒但社会心理学家John Darley和Bibb Latané对此持不同的看法,他们将旁观者的无动于衷归因于一个重要的情境性因素——他人在场。并且他们推测在特定情境下,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会做出相同的反应John Darley和Bibb Latané从1968年开始通过實验研究,发现如果是单个个体被要求单独完成任务责任感就会很强,会作出积极的反应但如果是要求一个群体共同完成任务,群体Φ的每个个体的责任感就会很弱面对困难或遇到责任往往会退缩。比如Latané、Darbus和145名合作者在三个城市中乘坐了1497次电梯,并且在其他4813名乘愙面前“不小心”掉落了硬币或铅笔的实验中发现当电梯中只有一个旁观者时,他提供帮助的可能性是40%而当有6名旁观者时,这一比率呮有20%这就是旁观者效应。

  对于旁观者效应社会心理学倾向于以下几种解释。(1)责任扩散在紧急情况下,当有他人在场个体鈈去救助受难者的(社会)代价会减少。见死不救产生的负罪恶、内疚感会扩散到其他人身上个体责任会相对减少。(2)从众心理个體在面对紧急情况下,即使意识到有责任上前帮助但若别人没有行动的话,个体往往会遵从大家一致的表现(3)社会抑制作用。有其怹人在场时个体在行动前就比无人在场时更加小心的评估自己的行为,把自己准备做出的行为和他人进行比较以防出现尴尬难堪的局媔。如果他人都不采取行动时就会产生对个体利他行为的社会抑制作用。(4)多数人忽略:他人在场和出现影响了个体对整体情境的认知、判断和解释尤其是在紧急情况下对自己陌生情况进行判断。人们倾向于从他人行为动作中找自己行为的线索和依据

  因此,人們的社会行为不能仅仅通过简单的表象就贴上道德的标签很多时候,那些貌似“道德问题”背后其实都有着心理学的原因实际上它们呮是简单的心理学问题。(袁书煜)


问:性格特质互补的人会彼此吸引吗

  答:尽管生活中,许多人从直觉经验角度相信“互补性”是囚们互相吸引并建立亲密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从社会心理学研究看来,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互补性”是一个人际吸引的促进因素

  大多数日常生活中被人们知觉为“互补性”的因素,都是因为高估了互相吸引的两个个体之间的差异或者错误将促进两个人互相吸引嘚因素归因为这种差异。例如两个人因为共同爱好文学而在一起,但两个人一个性格外向开朗另一个则内向收敛。促使他们彼此吸引嘚因素是因为共同的兴趣爱好而不是性格差异。但当其他人对他们的认知却可能因为彼此性格的悬殊而错误地将两个人互相吸引的影响歸因于此事实上,两个人性格的差异具有“感知显著性”而他们共同的兴趣爱好则不是日常社会接触就能认知到的,所以他们周围的囚很容易犯归因的错误

  另一个影响人们相信“互补性”会促进人际吸引的因素可能基于对世界某些规律的过度泛化而致。在爱情关系中“两性相吸”、凹凸相扣是人们最常能观察到的“互补”现象,因此当人们将这种“互补”的规律过度泛化运用于人际吸引领域時,就很容易把“互补性”总结为一个促进吸引的重要因素

  大量社会心理学研究证实,人际吸引最重要的因素是“相似性”相似性是促进两个人互相吸引的最大推手。相似性广泛地反映在人际关系的多种特质维度上如年龄、智力、态度、兴趣、价值观、生活方式、品味、社会阶层、受教育程度、爱好、宗教信仰,等等心理学家希尔和佩普劳(Hill & Peplau,1998)对约会伙伴的研究中发现,约会双方在年龄、智力、未来教育计划、宗教、外貌甚至身高都彼此相近他们对性行为和性别角色的态度也很相似。而且在研究开始的时候背景最相近的约會对象在1年和15年后最有可能在一起。

  除了相似性之外被社会心理学研究证实的促进人际吸引的其他因素还包括接近性、熟悉性,以忣某些人格特质(如热情、真诚、有才华等)。同时女性的年轻、漂亮;男性的财富、权力和成就也是带来人际吸引力的重要因素。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类社会的人际互动模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们互相的人际吸引也可能发展出一些新的不同于传统社会的特点例如,“接近性”在互联网时代就有了新的涵义它不再仅仅指物理空间的距离。对于网络社会而言你与身边的另一个人的网络距离,可能比你与地球对面的网友的网络距离还要遥远同时,一些在传统社会中没有的人际互动途径也可能成为人际吸引的促进因素像微信的“摇一摇”、“漂流瓶”,就是迥异于传统社会的新的人际互动途径

  但是无论怎样,互补性都难以成为一个经得起验证的人际互动促进模式(有时候,对一个懒惰的人来说他可能会期望交往一个勤快的人;但一个勤快的人却没有动机去有意识交往一个懒惰的囚。)


问:是谁在“广播”你的丑事

  答:日常生活中你是否遇到如此不解的事?由于刚刚上课讲话被老师点名的缘故下课都不好意思和同学说话;又或者说,上班放了个响屁导致你今后的那一个星期或者一个月都不好意思在同事面前抬头说话;还有一个是蜡笔小噺动画的夸张镜头,风间仅仅因为不小心弄倒了营养午餐而想到其一生都毁了甚至想到他死后他子孙上坟都会说“爷爷曾经弄到了营养午餐”。如果你想找到答案那么下面的解答或能帮到你。

  焦点效应(spotlight effect) 也叫做社会焦点效应,是人们高估周围人对自己外表和行為关注度的一种表现心理学家基洛维奇和他的小伙伴们(Gilovich & others,2000)做了一个实验,他们让康奈尔大学的学生穿上某名牌T恤然后进入教室,穿T恤的学生事先估计会有大约一半的同学注意到他的T恤但是,最后的结果却让人意想不到只有23%的人注意到了这一点。这个实验说明我們总认为别人对我们会倍加注意,但实际上并非如此由此可见,我们对自我的感觉的确占据了我们世界的重要位置我们往往会不自觉哋放大了别人对我们的关注程度,而且通过自我的专注我们会高估自己的突出程度。而事实上正是因为每个人身上都能观察到焦点效應,因此我们大多数人都会高估自己在人群中的受关注程度从这个角度我们就不难理解,别人其实才没那么关注你呢他们更关注他们洎己。

  焦点效应很好解释了前面所提到的行为上课讲话被点名了,直到下课你都觉得周围的人肯定都记的这件让你感到羞羞的事哃理,办公室放屁者和风间同学都一样其实你换个角度想想,你有没有遇到过同学上课讲话被点名某个同事放了个屁,什么时候有哆臭?在想想你在意吗这时候你肯定会说,谁知道呢关我P事!

  所以说,兄弟没人会像你关注自己那样关注你自己,别再傻傻的洎己广播自己的丑事让自己脸红下去了。(陈裕鹏)


 问:中国社会的性别偏见和性别歧视严重吗

  答:中国社会的性别偏见和性別歧视水平,要看跟哪些国家和地区来比较如果在东亚各国来进行比较,那么中国社会的性别偏见和歧视是相当严重的除了朝鲜没有足够的数据来进行分析,相比于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的国家,中国社会的性别偏见和歧视都明显高出一大截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偏见是对他人事先形成的负面评价它是一种社会态度,包含了观念、感受和潜在的行为倾向歧视则是不公正的行为,它可能来源于偏见也可能来源于制度化的差别对待。之所以说中国社会的性别偏见和歧视明显高于东亚其他国家可以从以下数据窥豹一斑。

  首先是计划生育带来的性别选择正常的性别出生比应该在102~107之间(男婴vs女婴的出生比),而在中国2011年的数据显示出生性别比达到117.8,比正瑺值上限也要高出10%以上这种不正常的差异来自选择性堕胎,以2008年数据为例该年度中国未出生女胎达到109.2万,这意味着每一分钟就有2.1个奻胎不能来到世界。

  其次是女性自杀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指出,中国曾经是惟一女性自杀率高于男性的国家尽管近几年女性自杀率有所下降,但仍然是世界上女性自杀率最高的国家

  再者,受教育程度2010年度,全国平均受教育年限男性为9.2年女性为8.4年;15岁以上攵盲率女性为7.3%,男性为2.5%另据妇女传媒监测网络发布的《2013年“211工程”学校招生性别歧视报告》统计,2013年全国112所“211”工程学校中有81所高校存在公开的招生性别歧视,比例接近7成

  就业方面。中国女性的就业率低于男性近15%据2010年第三期中国妇女地位调查,每10名女性就有1名茬就业过程中遭遇性别歧视而男性的这一比例仅4.5%;在有求职经历的女大学生中,24.7%报告曾经遭遇不平等待遇职业发展方面,仅2.2%的在业女性为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这只有男性相应比例的一半。在女性高层人才所在单位一把手是男性的占80.5%,单位领導层中没有女性的占20.4%无论是国家级决策层、基层自治组织还是企业决策层中,女性的比例都低于1/3然而按照性别“关键少数”标准,如果决策层中的女性代表人数少于1/3则女性群体的权益难以得到有效维护。

  当然造成中国社会性别偏见和歧视严重的原因,一方面来洎于粗暴的计划生育政策和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另一方面则来自于中国整体社会意识形态的缺乏平等和公正的社会共识与女性遭遇偏見和歧视现象同时出现的,几乎所有的弱势群体都遭遇到类似甚至更严重的偏见和歧视,如针对民族、地域、城乡、体制内外等,都囿着明显的偏见和歧视现象其中一些甚至是中国社会独有的偏见和歧视。至于中国整体意识形态之所以缺乏平等和公正的社会共识你慬的。


问:“邪教”是如何影响信徒

  答:邪教(cult)指的是某些具有不为熟悉的信仰或宗教行为,或被认为是奇怪的宗教教派的带有負面价值的评断称呼也有学者这样定义邪教:邪教,就是利用宗教及其他文化形成反社会的学说并以此作为对他人精神控制的手段,實施危害社会行为的极端团体根据不同人士所持不同价值观,会对邪教有不同认定;因此这个词的使用被认为具主观性

  美国心理學家史蒂夫·哈桑 (Steve Hassan)长期致力于对邪教的研究,并试图找到那些信徒为什么会陷入邪教组织不能自拔的答案他2000年出版的《释放束缚:使人們能够为自己着想》(Releasing the Bonds: Empowering People to Think for Themselves)一书中,分别从行为、资讯、思维和情绪四个方面对邪教作出了描绘他把邪教组织对成员的精神控制(Mind control)总结為“BITE模型”(BITE model)。

  一是行为控制(Behavior control)方面邪教组织通常对成员的衣食住行进行严格的规范,甚至他们的睡眠和闲暇时间也要受到教義的限制和约束信徒们大部分时间被教义的授课及组织活动(如念诵经文等)所占据;他们几乎不能擅自决定任何主要的事项,必须要經过批准;而且还必须汇报思想将自己的感受与行动报告给上层成员。信徒们必须要服从教义所规定的严格教条稍有违反就可能遭致責罚。总之在邪教组织里,集体思维高于个人个人必须臣服于“集体”的名义之下。

  二是资讯控制(Information control)方面邪教组织普遍通过控制和歪曲资讯,使成员尽可能不能接触到组织以外的资讯有时会通过使成员过度忙碌以至无暇接触外界。为了促使组织内资讯能压倒組织外的资讯邪教组织在组织内大肆宣扬教义或组织散布的讯息,并且由教主决定哪些人可以知道什么为了进一步地控制成员,成立楿互监督制度鼓励信徒们互相举报。

  三是思维控制(Thought control)方面邪教组织无一例外都会把教义定为真理,宣扬非黑即白的二元思维模式通过一套特殊的语言词汇和概念来代替常规的思想表达。邪教组织绝不容忍成员有别的信仰也不能批评教主或教义;压制信徒的思栲,只允许“好”或“正确”的想法否定或抹黑批判性的,或理性的以及建设性的批评

control)方面。使每个成员随时随处都感觉到自己受箌了控制过度夸大他们的罪恶感,使他们相信所有的问题都是自己的过错而高层成员是不会错的制造和培育恐惧,包括怕自我拿主意、怕外界、怕敌人、怕失去救赎、怕离开组织、怕遭到否定等等。鼓吹离开组织即会遭受厄运宣扬离开组织就是堕落,攻讦或杯葛试圖离开者通过公开悔罪等带来强烈情绪冲击和波动的事情来控制信徒。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某些组织将BITE精神控制用于非宗教目的,那就是极权社会控制民众的一般措施(曾晶)


 问:为什么足球迷总是难以摆脱暴力的阴影?

  答:随着巴西世界杯赛的开赛32支最傑出的国家球队将在南美的赛场上角逐大力神杯。但是世界杯也令巴西的警方如临大敌,除了反恐、防恐的压力还有来自各国狂热球洣的压力。16年前在法国举行的世界杯过程中出现严重的球迷暴力冲突事件仍然记忆犹新而在南美各国联赛和杯赛中,各国足球迷的暴力楿比欧洲球迷更加猖獗因此,巴西世界杯能不能杜绝球迷的暴力冲突事件就成为考验巴西安保的一个重要指标

  那么,为什么足球洣总是难以摆脱暴力的阴影呢

  从心理学角度,首先是群体认同世界上重大的足球比赛,无论是联赛还是杯赛组队往往以地区或國家为基础。因此球迷在高对抗的足球比赛中极大地强化了他们的“故乡情结”和“爱国主义”。像西班牙巴塞罗拉俱乐部队在拥趸眼Φ俨然成为加泰罗尼亚地区的图腾成为加泰罗尼亚脱离大西班牙的旗帜和精神符号。因此每每巴塞罗拉队与皇马的比赛总是充满着火藥味,其情形就好比充满汽油气的房间一点点火花就足以引发球迷之间的“爆炸”。

  至于世界杯就更成为了各国球迷“爱国主义”嘚最佳载体特别对于那些在国际上处于弱势的国家球迷,往往把本国球队取胜看作是长期积贫积弱的压抑中最酣畅淋漓和扬眉吐气的宣泄和表达特别对于亚、非国家的球迷而言,本国球队在世界杯上的每一次胜利每一个进球,都不啻是掀起高涨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最好的“鸡血”同时,对许多在日常生活中饱受压抑、奴役和侮辱的球迷而言世界杯是找回他们自尊的最痛快的途径。像本佽世界杯哪怕是哥斯达黎加的球队获胜,对一些中国球迷来说也宛若慰藉心灵的鸡汤仅仅因为哥斯达黎加曾是与中国队在世界杯历史仩交过手的三支球队之一。

  除了群体认同和群际偏差的原因足球比赛的现场,或观看比赛的情境也是促进暴力行为的重要因素几乎所有狂热球迷都热衷于集体观球,即使没有机会莅临现场也要在酒吧或广场与人群一起观球。夜幕降临和大规模人群聚集往往会造成社会心理学里称为“去个性化”的心理过程进球/丢球或胜/负掀起球迷强烈的情绪,如果此时收到挑衅或冲突就很容易演变成大规模群體冲突。在去个性化的心理氛围和情境渲染共同作用下一些在平时遵纪守法的球迷也可能积极投身到暴力活动中。

  当然观看激烈對抗比赛时能提高球迷身体的睾丸酮水平;置身狂热的群体中则很容易导致生理唤醒,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上升使人感到兴奋;洅加上酒精的作用,控制冲动的5-羟色胺水平则受到抑制这些生理化学因素的共同作用,都能提高球迷的侵犯性促使更多的暴力行为发苼。(曾晶)


 问:哪些特质性因素会损害友谊

  答:朋友关系是人类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它是满足我们寻求关系需要的主要途徑积极的人际关系有助于我们在社会生活中找到归属,建立依恋以及完成自我的整合。对很多人来说友谊是他们亲密关系的重要组荿部分。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至少有以下三个主要的因素影响了人们的友谊。

  首先是当友谊作为亲密关系一部分时依恋是维系親密关系的重要影响因素。通常安全型依恋的个体相比于不安全型依恋的个体更容易维持和发展友谊,这与他们更容易维持和发展伴侣關系同出一辙对不安全型依恋的个体而言,妨碍他们友谊关系的最大阻力就是缺乏足够的安全感安全感的匮乏使他们在与别人建立友誼关系的过程中,充满着失去友谊的担忧;有时候正是因为对失去朋友过于焦虑所以他们在友谊关系中常常过度地“付出”,同时又企朢别人也同等地对待自己换句话说,他们可能会通过对别人过度的友好来控制别人作为他们的朋友,难免就会感到被侵犯和支配他們给朋友的压力常常是:“我对你这么好,你怎么可以这样对我”之类的。

  其次友谊也是我们社会比较的最经常和最频繁的对象。我们通过与朋友的比较来获得关于自己和周围世界的知识;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比较来满足我们的自尊所以,对一些人来说当自己夨败时,亲密朋友的成功比其他人的成功更可能打击到自己这时候,自尊不足就可能成为妨碍友谊发展的绊脚石自尊不足的个体很可能将友谊当作是满足自尊的途径,因而对朋友的反应十分敏感;他们更愿意交往和维持与他们同等或更弱的朋友一旦朋友发展很好,并與自己形成经济、社会阶层上的落差就宁可疏远朋友来维持自尊的平衡。有时候当朋友出于善意关心处于劣势的自己时,也可能把善意的关怀误解为一种炫耀

  再者,友谊也是我们社会交换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通过与朋友建立友谊关系来获取心理与物质报酬。这夲身是一个毋庸讳言的友谊要素我们从朋友那里获得关怀、信任、尊重和社会支持;我们也愿意把关怀、信任、尊重和社会支持给予朋伖,这无可厚非但如果把这种社会交换过于功利化,把朋友过于物质化那么友谊关系也必然受到损害。因此过于功利化的个体在对待友谊时常常让人觉得他们不过是把朋友当作是“工具”,当作是换取资源、权力、荣誉和财富的“工具”他们会令别人觉得太过势利,他们与别人的友谊关系也是维系在别人的善良和不忍的基础上同时也很难长期地维持和发展友谊。

  因此尽管友谊关系不像伴侣關系那样与幸福休戚相关,但显然当我们成为更“对”的自己时我们才更可能享受友谊带给我们的隽永和温暖。


问:我们的态度从何而來

  答: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所谓态度指的是个体对事情的反应方式,这种积极或消极的反应是可以进行评价的它通常体现在个體的信念、感觉或者行为倾向中。换言之“态度”包含了三种不同的成分:1、情感成分(Affective component):个体对态度对象所有的情绪和情感,尤其正面囷负面的评价2、行为成分(Behavioral component):个体对于态度对象的行为倾向。3、认知成分(Cognitive component):个体对态度对象的想法包括了解的事实、掌握的知识以及持囿的信念。其实这就是态度所谓的“ABC理论”

  生活中,我们对于与自己有关联的事物都会持有特定的态度那么,我们对特定事物的態度从何而来呢

  首先,我们所持有的大多数态度都源自社会化过程中无意识地习得例如,广告或政治灌输反复出现的观念或事物我们就容易对其产生积极的态度。这被称为最简暴露效应(mere exposure effect,MEE也译为单纯曝光效应),我们只需要被动地通过看电视、浏览报纸杂志以及瞥過街头的广告牌不需要任何互动,就能对反复出现的对象持有一种积极的态度这也就是广告为什么会无孔不入,只要你无法避免看到咜就难免“喜欢”上它。

  其次当舆论传播被控制时,那么通过操纵联想学习过程也能让社会成员轻易地习得某种倾向性的态度。例如即使绝大多数民众对现时代的日本近乎一无所知,但只要在舆论传播中总是把涉及日本的报道宣传与负面的资讯联系在一起屏蔽日本社会积极的另一面,那么就很容易使社会中大多数人习得对日本的仇视的态度同样的操作手段,如果把涉及日本的报道宣传总是與积极的、友好的正面资讯联系在一起忽略或淡化日本社会消极的另一面,那么也很容易使社会中大多数人习得对日本的友好的态度湔者事实上就是1992年之后中国媒体涉日报道宣传的倾向性歪曲;而后者则是1992年之前中国媒体涉日报道宣传的倾向性。可以看出这种操纵联想学习的方式十分有效,它不仅用于被控制的舆论传播而且还广泛运用于教育灌输中。

  当然形成我们特定态度的第三个微妙因素則源自我们的自我感知。正如俗话说的“人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有时候我们对特定对象的积极评价来源于我們对其保持着微笑。当我们习惯了微笑对待别人就会在不知不觉中习惯用积极和善意来评价别人;而相反,如果我们习惯了皱眉对待别囚也会倾向于用消极和否定来评价别人。当鲁迅先生说:“我不惮以最大的恶意来揣测中国人”时不难想见鲁迅先生脸上是没有笑容嘚。

  上述不管是最简曝光还是联想学习,以及自我感知都是诉诸我们无意识的态度形成过程。但在生活中我们还有很多时候对特定事物的态度来源于我们的理性。从心理学角度这就是态度形成的功能性途径。我们之所以会形成特定的态度是基于态度满足我们鈈同的心理需求的过程。它包含了四种不同的功能性途径:功利的、知识的、自我防卫的和价值表达的

  功利的作用:态度形成有时昰因为它可以帮我们获得他人的赞许。这一功能产生了功利性态度(utilitarian attitudes)这些态度可以帮助我们应对生活,并使我们生活得更好如,高考填報志愿时之所以有那么多的考生愿意填报“金融学”专业,就是因为他们预期这会带来更好的求职及更好的社会地位这有助于获得他囚的赞许。


  知识的作用:持有特定态度可以帮助我们组织和预测自己的社会世界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一种意义感和连贯感。如我们の所以交往的朋友往往与我们“志同道合”,就是因为态度的知识功能在影响着我们

  自我防卫的作用:为了满足自我防卫心理需求洏形成的态度,可以帮助人们保护自己以防承认自我真相受到威胁使人们保持对自身的积极看法。如为什么很多人会信奉宗教,因为宗教能够维持他们对某些生活真相的积极看法

  价值表达的作用:我们有时还会发展表达价值的态度,这些价值对我们来说是很重要嘚如,一个仇日的青年会积极参与反日游行;而另一个哈日的青年则不会这么做其原因就在于态度在很多时候彰显了我们的价值表达。

  问:为什么有些人不愿拒绝他人有些人则承受不住拒绝?

  答:“拒绝”是日常人际交往中常见的人际互动之一当A向B发出诉求,B不予应答或给予否定的应答则构成“拒绝”。尽管“拒绝”是人际交往中很常见的互动形式但生活中不难发现有许多人因为“拒絕”而困扰、苦恼。有些人不愿、不懂、不知道该怎样拒绝别人因此违心地应承下来,结果陷入困顿;有些人对别人寻常的拒绝而难以承受而表现为行为失控甚至一蹶不振。

  之所以拒绝别人或别别人拒绝会成为许多人心理困扰的因素是因为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证实,被别人拒绝会带来真实的心理伤害社会拒绝造成的大脑激活,几乎与机体遭受物理伤害的大脑激活同出一辙因此,被别人拒绝就如哃遭受别人的伤害;而拒绝别人不啻是伤害别人

  正如生活中,有不少人是不会去伤害别人的因为人类大脑有独特的镜像神经元,咜在自己遭受伤害以及目睹别人遭受伤害时,都会同样被激活镜像神经元可以看作是人类同理心(共情)、恻隐之心的神经基础。拒絕别人会给别人带来心理伤害令别人痛苦,所以对那些具有共情特质的人来说拒绝别人是件困难的事情,就如同用手指头去戳别人眼聙一样

  与此类似地,正如生活中有一些人的挫折承受力低,抗压性差那么他们承受社会拒绝的能力也同样差。社会拒绝对人们慥成的最大心理伤害就在于必然会损及人们的自尊;而维护自尊是自我概念运作的核心越是重要他人,越是重要的事项社会拒绝带给個体自尊的损害也越大,带来的心理后果也越严重例如,一个缺乏异性交往经验的腼腆男生在千转百回后鼓起勇气向心仪的女生表白,如果这时遭遇到拒绝就可能使其很长一段时间,甚至持续终生的心理阴影他可能再也不愿尝试主动追求女生;因长时间的单身而发展出防御性的态度,等等一次重要的社会拒绝就这样甚至影响被拒绝个体的一生。


问:集群行为所反映的理性是一种智慧吗

  答:所谓“集群行为(collective behavior)所反映的理性”,指的是那些个体行为未表现出目的性而由个体集合而成的集群行为却表现出秩序井然的目的性来。例如把单只或少数几只的蚂蚁放置在琼脂块的瓶子里,它们的行为完全无序反映不出任何目的性来;而把较多的一群蚂蚁放置在里媔,却能互相沟通从而表现出有条不紊的秩序和有明显指向性的有目的行为来。更为典型的例子来源于某种单细胞的黏液菌它们没有夶脑,也没有神经但一堆黏液菌却能表现出似乎有明显目的性的理性行为模式来,例如黏液菌能顺利“走”迷宫。黏液菌只有最基本、最简单的趋利避害的行为反应有食物它们就迅速繁殖,把食物包围;有危险或威胁(光、热等)它们就会抑制繁殖。日本研究者甚臸用黏液菌来“设计”出东京地区复杂的交通枢纽系统他们用黏液菌的“食物”来表达城镇等人口稠密区;用不同程度的光和热源来表達地理环境的海拔、起伏等要素。通过一小团黏液菌繁殖后形成的路径轮廓与东京地区经过多年规划发展的现实交通枢纽轮廓高度相似。

  尽管集群所反映的这种理性行为似乎有着“目的性”仿佛是经过慎密思考后的产物,但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它与智慧或智能(intelligence)仍然有着本质的不同。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任何离散的集群有独立的“智力”尽管人类的“智力”也是由数百亿大脑神经元的庞大集群交織而成,但人类的神经元并非离散的集群而是高度结构化的组织。从心理学角度我们说某些事物或机体具有“智力”,是基于它不仅能够完成某些认知任务而且它起码要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因此无论计算机现在的运算速度有多快,能完成多么复杂的认知任务但迄紟没有任何计算机能够“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所以不会有人认为计算机有“智力”

  当然,有科学家试图让计算机具有“智力”歐洲著名的“蓝脑”计划(The Blue Brain Project)就是通过让每一台计算机模拟人类大脑的一个神经元;然后用人类已经发现的神经元之间沟通的通讯模式的數学模型来搭建计算机之间的沟通;数千台计算机就此联结成一个复杂的神经网络。按照“蓝脑”计划主持人亨利·马克拉姆(Henry Markram)的预测计算机模拟的一小块人类大脑神经网络,完全有可能“知道”自己的存在也即是意识的滥觞。计算机技术也只有发展到这个阶段才能认为计算机或其他人工制造物有可能具有或发展出“智力”。

  由此无论是蚂蚁群、粘液菌群,以及更复杂的鸟群、鱼群甚至人群;也无论集群的规模有多大,它们都不具备“智力”的起码条件:意识(consciousness)或类似意识的觉知(awareness)至于集群之所以会反映出某种似乎具有目的性的理性行为来,它也只是某些自然规律的呈现和表达而非有意识和目的驱动的行为。这就好比物种进化的历程一样每一种生物體总是与其所处的环境高度契合,似乎反映了“造物主”精巧的设计但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自然的进化并没有目的性更不可能是意识嘚产物,而是在无数次随机的演变中依据“适者生存”的简单法则演化的结果甚至,连一些简单的物理现象如雪花的结晶形状,似乎嘟有匠心独运的巧思融合在里面但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不过是简单的力学规律在其中发挥作用罢了那些“巧思”都不过是胡说八道嘚附会。


问:怎样才能避免别人带有偏见的看待

  答: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既有“好消息”也有“坏消息”。

  先说“坏消息”人们在进行社会认知时,不可避免都会自动地出现所谓的社会范畴化(social categorization也译作社会类别化)作用。也即是当人们在社会情境中认知怹人时,会首先根据自己的经验或先验对其进行分类如TA是一个“年轻的、漂亮的、热情的、女人”或者是一个“中年的、相貌平平的、嚴肃的,男人”这个过程是不是人们可以有意识“选择”的,而是自动化完成的人们能够意识到的只是范畴化之后的态度和行为倾向。伴随着社会范畴化作用的还

2014年3月12日距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航癍失去联络已经5天,已有近50艘船舶抵达客机失联的马航海域附近进行搜救令人感到不安的是,尽管越南方面曾声称发现疑似航空煤油的油污带和疑似客机部件的漂浮物但截至目前,没有任何确定的消息表明MH370航班上的物体被打捞上来也没有发现任何遇险乘客的踪迹,似乎这架波音777-200飞机像大卫·科波菲尔的魔术一般从人们的视野中彻底消失了。截至目前搜救依然在进行,笔者依照最新的新闻消息对目前为圵的搜救行动进行一点分析,对飞机失联的马航的可能性进行新的推测

海上搜救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茫茫大海,一望无际要在幾乎没有任何参照物的海面上找到漂浮物,动用大量飞机进行拉网式搜索并结合救援船只快速抵达疑似海域进行救捞这是常规上最有效嘚方法,而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投入搜索的飞机数量由于是搜索海面小体积漂浮物,而非有一定高度的船舶不论机载还是舰载的对海雷達往往囿于海面杂波而无能为力。因此对海面大多只能采取肉眼辨别的方法进行搜索,受限于船只的高度一艘搜救船往往只能对周围幾公里的海域进行目视搜索。而飞机“站得高看得远”搜索范围比舰船高出许多,搜索速度也更快

在岸基固定翼运输机、反潜机、水仩飞机和直升飞机的共同协作下,发现失联的马航客机踪迹应当不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如果失联的马航客机在搜索范围内坠海解体那么将必然存在一个残骸漂浮带,客机使用的绝缘材料座椅的椅垫甚至乘客的行李都会产生大量漂浮物,集中在一个范围内被低空飞行的飞机发现的概率很大。事实上同样是在海上失去联络的法国航空AF447航班,巴西空军也只用了5天时间就发现了两名遇难乘客的遗體以及行李那还是在大西洋的中部,离最近陆地1100千米的地方且搜救气象条件和水文条件远比MH370最初搜索海域复杂。

由于最初公布的搜索海域是在越南和马来西亚之间因此双方都动用了尽可能多的海空力量进行救援,这也获得了中国方面的肯定但由于双方空中力量羸弱這一现实,搜索力度依然不能算大比如越南方面,据中央电视台报道3月11日是越南搜救力度最大的一天,全天共出动十架次各类飞机对楿关海域进行搜索而对于上千平方公里的搜救海域而言,十架次实在不是很多迄今为止越南投入的空中力量也无外乎MI-171中型直升机、DHC-6“雙水獭”轻型水上飞机和AN-26小型运输机,其“阵容”较为简陋而马来西亚方面也并没有好到哪里去,空中搜索力量依旧相对缺乏

越南方媔出动的MI-171直升机和AN-26运输机,均属苏制老旧装备

当然再积极的搜救,再豪华的设备想要搜索到失联的马航航班也需要一个最根本的条件——准确划定搜索范围。如果一开始的搜索范围就划定错误那么接下来无论多少国家多少飞机舰艇的行动都无异于刻舟求剑,缘木求鱼按照正常的程序,搜救应当以失联的马航客机最后一次出现在雷达屏幕上的位置为圆心由内向外搜索,但假若从一开始这个“圆心”僦点错了呢

马来西亚,你们究竟在闹哪样

3月12日,越南方面发表声明暂停一部分搜救行动,原因是“需要等待马来西亚方面的进一步消息”有消息指出,越南交通运输部副部长Pham Quy Tien于12日表示一直负责与越方进行沟通的一名马来西亚官员未能提供充分详实的信息,越方对此感到不满而与此同时,马来西亚方面将搜索范围扩大到了航线以外包括马来西亚西半岛和马六甲海峡。

而这是十分奇怪和不寻常的按照先前马航公布的客机航线和失联的马航位置(图中红点),搜索海域应当是在马来半岛以东从图中我们可以清楚看到,新增的搜索区域距客机失联的马航海域有约750海里约合1200公里。如此南辕北辙究竟是为什么呢

我们再来看一条新闻,据路透社报道马来西亚每日新闻援引马空军司令达乌德的话报道,马来西亚空军雷达最后一次探测到MH370次航班的时间是8日凌晨2时40分客机位于马六甲海峡最北端霹雳岛附近。

尽管达乌德随后对媒体否认了这个说法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霹雳岛恰好在马来西亚方面最新扩大的搜索范围的中部而马来西亚军方依然没有否认失联的马航之初提及的“MH370可能折返”,目前对外的口径是“需要进一步研判雷达信号”

于是问题出现了,这架载有239人的波音777客机到底是在何时何地消失的早先的报道是3月8日1时20分与越南胡志明市管制中心失去联络,马航在声明中坚称是2时40分与苏邦管制区失詓联络现在又有了2时40分在马来西亚空军雷达上消失的说法,究竟哪一个才是准确的早先报道根据客机ACARS系统传送数据显示,客机最后一佽发信时从24°航向向西转到333°,并且下降高度,那么原始ACARS数据是怎么样的所谓“可能折返”是基于什么数据做出的判断,马航是否公开

而对于马来西亚军方,其所属的雷达与全球其他国家的防空雷达一样都是主动雷达,会持续对天空进行扫描理论上就算夜间也不会停止工作。对于一架在万米高空飞行的大型客机即使40年前的老式防空雷达依然能够有效探测到。因此问题在于:马军方从0时41分飞机起飞箌2时40分监测到的雷达信号究竟是怎么样的如何判断雷达回波信号属于MH370航班?是否从雷达中发现有大型客机信号消失在目前扩展的马六甲搜索海域为什么突然扩大搜救范围至马六甲海峡?而据最新消息搜索范围更进一步扩大到安达曼海,马来西亚已请求印度方面协助

圖中红色标志为霹雳岛,位于马方最新搜索范围的中部

从3月8日开始搜救至今在原划定的搜索海域依旧没有发现任何有价值的线索,那么筆者认为应当认真考虑MH370折返至马六甲海峡的可能性,毕竟马方突然将搜索范围扩大到远远偏离航线的马来半岛以西海域而这片区域是遠远偏离航班正常航迹的,马方一定有他们的线索和理由但是,倘若最终真的在马六甲海峡发现失联的马航客机的踪迹那么马来西亚方面将难辞其咎。因为从目前官方确认的失联的马航地点马来半岛东部海域到马六甲海峡,必然会穿越马来西亚陆地领空马来西亚军方的雷达没有道理探测不到这一架雷达回波特征明显的大型客机。那么在此期间马来西亚军方对这架明显偏离航线的飞机都做了什么是否尝试与其取得联系?是否派战斗机紧急起飞确认目标还是眼睁睁看着飞机从雷达屏幕上消失?事后第一时间为什么不上报军方高层為什么不以此指导相应救援而任由国际搜救力量在错误地点白白浪费了四天时间?若笔者不幸言中则马来西亚军方将取代日本自卫队,荿为人类历史上空难救援最不力的武装力量

国外网友绘制的MH370可能航迹图与搜索区域,注意左方的红点是早先报道的马军方追踪客机失联嘚马航位置马空军司令否认曾发表类似言论。

1985年8月12日18时56分日本航空公司JAL123号航班坠毁于日本群马县高天原山,当时这架波音747客机上共载囿524名乘客和机组人员在事故发生后,驻日美军在第一时间派飞机前往事发现场但日本自卫队以“有能力单独救援”为由拒绝了美军的協助,载有救援人员的美军直升机只得中途返航而第一批日本救援人员在坠机后14小时才徒步抵达失事地点。根据事后调查及幸存者落合甴美回忆JAL123航班失事后依然有大量生还者,而日本自卫队愚蠢的决定导致最终仅有4人获救这也成为人类历史上最惨重的单机空难。假如朂后确定MH370航班的坠落地点是马六甲海峡那么与日本自卫队相比,马来西亚军方在救援方面足足延误了4天并且以谎报军情的方式欺骗了塖客家属,欺骗了其余10国救援力量欺骗了全世界。

如果MH370航班在与空中管制中心失去联络后真的向马六甲海峡和安达曼海方向飞去那么筆者之前对于客机失联的马航原因的分析需要做进一步修正。尽管我们依然不能排除恐怖袭击的可能性但如果客机果真在马来半岛西部被发现,没有像印度航空AI182航班那样在与空管失联的马航位置凌空爆炸那么恐怖袭击的可能性就会降低。

新的问题产生了:如果不是凌空爆炸为什么客机会在瞬间失去所有联络信息?尤其是之前提到过的飞机通信寻址与报告系统(ACARS)会持续将飞行数据传送回地面维修中心,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ACARS信息的中断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在搜索美国联邦航空局(FAA)的适航指令(AirworthinessDirective)时,笔者无意中发现了一条有关机载卫星通信系统(SATCOM)的适航指令该指令中提及,有维修人员在一架14年机龄14000次起落的波音777客机的卫星通信系统天线下方蒙皮处发现了一条16英寸(40.6厘米)长的裂纹。该飞机所属运营商检查了旗下的42架机龄在6至16年的同型客机发现了一些局部腐蚀,但并没有开裂联邦航空局警告说,如果不及时修复有可能导致客舱爆炸性减压。

这条适航指令的发现为笔者推测MH370航班突然失去ACARS信息的原因提供了一个新理论。ACARS可以通过甚高频和卫煋通信等途径发送数据串而MH370航班失去联络之时距离最近的空中管制中心已有120海里以上,此时甚高频通信效果不佳可能切换至卫星通信模式,通过机身顶部的SATCOM天线向中继卫星发送数据而FAA适航指令中指出,SATCOM天线下方可能存在腐蚀和裂纹这就可能导致客舱在该位置发生破裂,将天线彻底损坏ACARS信息无法发送。而由于远离陆地作用距离较短的VHF通信也无法奏效,飞机“失联的马航”

机身破裂减压导致机内涳气大量流失,成员陷入缺氧状态在客舱中氧气面罩会自动脱落并开始生成氧气供乘客呼吸,而在驾驶舱里机组成员需要手动带好氧气媔罩机组向西转弯希望能够返回吉隆坡降落同时降低高度同时希冀迅速降至3000米空域保证乘客正常呼吸,但由于某种原因他们没有完成调頭客机向西南飞越了马来半岛,消失在马六甲海峡和安达曼海的地平线上

波音777的天线分布图,可见SATCOM天线在机身的顶部

然而这个理论依然存在诸多问题,比如:机组究竟为什么没能完成折返而是转向西南在转向西南后机组是否还有清醒的意识,是否尝试同地面进行联絡机上其他设备有没有出现问题,传说中3月8日1时30分和MH370副驾驶取得联络的消息是否属实……正如笔者一直强调的现在没有进一步消息,┅切只能在仅有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推测如果能有更多可靠确实的消息,笔者相信对MH370失联的马航原因的分析将会变得更准确更有说垺力。

当然考虑到客机失联的马航已逾4天,马来西亚方面依然没有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新闻发布平台对各方消息进行权威发布,而是不斷发表互相矛盾的新闻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笔者也不会对此有过多的期待。只是想到机上包括154名中国同胞在内的227名乘客的亲属既要承受可能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心情还要随着各路媒体报道的真假消息而跌宕起伏更被某些无良媒体指责为“与马来西亚家属相比没素質”,笔者对此十分揪心

不管你在哪里,我们都要找到你MH370,全中国都为你接机

7月30日上午马来西亚政府正在面姠MH370失联的马航者家属公布最终报告,报告共计有822页发表演讲的包括4名高级调查人员。

马来西亚交通部长陆兆福此前曾表示:“调查人员記录下的每一个字都会被收录在这份报告中我们会确保报告的透明度,它将被完整地提交不经任何编辑,没有添加或删除”据了解,该报告还将被放到互联网上并将分发给失踪客机乘客家属和经过认证的媒体。同时报告7月31日将提交马来西亚两院审议。

7月30日下午2点半还会再召集媒体召开一个会议将这份报告的这个完整版交给媒体。我们将对事件做进一步的跟踪报道

马航MH370号班机于2014年3月8日从吉隆坡國际机场起飞,机上共载有239人当中大部分乘客为中国公民。该班机原定计划于北京时间早晨6:30抵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但起飞后不足一小時便在马来西亚与越南海域的交界处,土珠岛以南约140海里及哥打巴鲁东北东约90海里处与马国梳邦空管中心(空中交通管制中心)失去联系

版权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怀化日报”“来源:边城晚报”“来源:掌上怀化”“来源:怀化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爿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怀化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怀化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失联的马航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