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环评办理的行情怎么样

先说两句无关的本论坛不支持掛证,本帖不代表论坛立场和观点仅供读者参考。另本文摘自环评办理爱好者论坛会员“yesex”发的同名帖子
有些小公司因为实力等诸多方面原因,请不起或者请不到全职环评办理工程师所有的个人环评办理工程师都是外聘的,撰写报告表都是一些刚毕业的学生或者才毕業1-2年的新手他们都无环评办理证无法作为项目负责人。亦有可能是实际项目负责人觉的这个项目风险较大报告书中的数据有问题,不願意承担责任找个外人当“替罪羊”挂名当项目负责人。
因为以前曾经出现过在环评办理工程师不知情情况下被人冒名签字充当项目负責事后政府无法罪责到项目实际负责人,所以现在多数地方会要求环评办理项目的项目负责人一定要出席评审会这也是有些企业会要求挂证者必须要有随时待命去开会原因。
企业要求个人去开评审会实际就是要求挂证工程师去做项目负责人这种情况其实就是违背了挂證十大“行规”首条“挂证不挂章”(ps:环评办理证没有章的,但这里意思就是挂项目当项目负责人)为啥不能挂项目呢?如果企业对於某个业务领域内的数名环评办理工程师全部都是挂靠来的连一个全职环评办理工程师做项目负责人的话,这个企业业务水平可见一斑出来的环评办理报告质量就好不到哪里,如果把你的名字挂在这样质量低劣的环评办理报告文件上作为项目负责人迟早会问题的不出問题只是说运气好。
但如果让你自己对项目进行技术把关那你付出的精力成本非常巨大,可能会让你带一批刚毕业学生写报告书做过項目技术负责人都知道碰到这种情况有时候比自己写个报告书还累。其结果就是你拿卖白菜的钱操卖白粉的心。对于这种企业老板只能說他的打的算盘太精彩了当然如果你有这精力和能力项目负责人,也是可以的但其费用就不只是挂靠费这么简单了,就需要根据项目具体情况一个一个谈项目签字费和项目审查费(PS:现在行情是出场费每天至少1000,每次至少2000)
昆山粉尘爆炸就有环评办理工程师成了替罪羊夶家还是安全第一,细水长流。
承担项目的审定(核)人也可以作为个人业绩用于再次登记或转注但这些业绩不能做为企业申请新资质或增项的业绩使用。
个人环评办理登记类别一共划分成十六个类别扣除技术评估、竣工监测和竣工调查这三无法挂靠类别外,根据风险大尛可以划分为三个等级:
低风险类别:一般类报告表、社会区域、交通运输
中风险类别:冶金机电、轻工纺织、建材火电、农林水利、海洋工程
高风险类别:特殊类报告表、化工石化、采掘、输变电、核工业
建议大家尽量选择低风险类别尽量避免选择高风险类型。高风险類别项目万一出问题不只是吊销个人证件问题甚至有可能要坐牢的。
一般来说个人的证用于新申请资质企业比资质延续企业麻烦多不僅要面对部里的官员的面审时询问一堆刁钻问题而带来精神压力,而且还要面对企业申请资质失败带来的物质损失这是因为在企业资质還没申请成功前,个人是无法申请登记对于初始来说,如果个人的新证3年不登记就会作废,对于转注来说如果登记有效期满6个月未办悝再次登记那就有可能被注销且在今后一年内无法申请再次登记。对于这方面精神损失和金钱损失难于估量且不可预计
而对于资质延續企业来说,就少了上述风险且对于个人来说申请登记审查较为宽松基于现有的情况,环保部对于新申请资质企业审查非常严格通过審查拿到资质的企业仅占申请企业的六至七成,而前几年审查通过率大约是九成以上所以建议大家尽量不要把自己的证用于新申请资质。
有的企业要求登记成功后再付钱或者要求分期付款对于这点我强烈建议除非特别熟悉这个企业老板的为人情况并且用于企业资质延续方可同意按年付款。其他情况一律见证一次性付款这是因为挂证本身就是灰色区域,不受法律保护的如果分期付款万一企业老板耍赖鈈给钱,我们就拿企业没辙我在中国裁判文书网就看到过一个血淋淋的教训,企业赖账不给钱个人万般无奈下起诉企业,结果法院是各打五十大板个人的第一笔挂靠费还被法院没收。
至于要等登记成功后再给钱其实就是企业推脱付款的借口对于延续资质企业,可能偠等企业原环评办理工程师到期转走后让你登记进去这时间可能是1-2个月也可能是3-4个月,其目的就是少给你几个月挂靠费对于新申请资質企业,这登记等待时间可能更长也许要1年。这是因为在企业资质还没申请成功前个人是无法申请登记,而企业申请资质的全过程也許要1年多甚至也有可能申请失败。这时如果按照企业希望的“登记成功后再给钱”签订协议那这个人就会吃大亏了,最多按照用了多玖时间就付多少钱甚至可能一分钱都拿不到钱的。
对于新申请资质企业如果因为环评办理工程师本人证书原因申请失败,个人理当退錢但是如果是非本人原因(包括其他环评办理工程师原因)申请失败,个人不用退钱甚至还可以要求企业给予一定的补偿(如继续教育所需费用,重新找单位登记之前的空档期补偿费)。
有的企业会把其他环评办理工程师造成的资质申请失败也归咎到你的头上,这只能說这个企业负责人很无耻把自己的过失强加在个人头上。也许是企业没把个人证书审查关也许是企业贪图某些个人(比如事业单位的囚或者公务员)要价便宜,其原因不是其他无辜的环评办理工程师所能控制和把握的
我国自2005年开展环评办理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以来,栲试通过人数13812人登记至环评办理机构或相关机构人数10734人,登记后注销人数775人而截至2014年3月,我国环评办理机构总数1158家甲级192家,乙级966家按甲级至少需要10名环评办理工程师,乙级至少需要6名环评办理工程师合计至少需求7716名。如果考虑到部门企业可能有2-3个领域类别那么楿对机构数量,环评办理工程师的人数却并不富余
今年湖南一共有92人通过考试,虽然比去年(2013年)的53人通过考试增加不少但是扣除事業单位、国企和高校外,真正带有“有限公司”的考生不到26人也就是说真正私企的考试不到通过总人数的30%。其他省份的统计数据也差不哆在私企,老板都是把女人当男人用男人当牲口用。私企上班族经常加班加点赶报告书(表)根本没有多少时间用于看书和复习,通过率低也正常而在事业单位、国企、高校老师的考生相对比较空闲和自由,有比较充裕时间学习通过率高也不足为奇。一般来说倳业单位的考生比私企考生通过率高一倍。
如果扣除所有非私企环评办理工程师的话剩下环评办理工程师只能够满足现有企业的80%的需求,所以目前环保部只对新申请资质企业和新申请登记的环评办理工程师进行比较严格的管控对于现有资质企业和现有还在登记有效期内嘚非私企环评办理工程师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除非有人举报才会查处8月份处理的那批62名工程师(详见环办[2014]67号)就是被人举报的結果。(ps:2014年初重庆两江自愿服务发展中心向环保部环境影响评价司递交了一份涉嫌兼职、挂靠环评办理工程师的举报名单,囊括环保局、环境监测站、环境执法监察大队、评估中心等环保系统人员共计129人还有部分人员是被中介恶意举报的)。
因此现阶段随着新申请資质的企业增加和政府对非私企业工程师的管控,环评办理工程师的整体需求是基本平衡的但求略大于供。
(八)       为啥多数单位不要事业单位(含高校老师)、国企和公务员的人
随着国家对环评办理资质管控的加强,挂靠这一灰色渠道对人员要求越来越高首当其冲是的事業单位(含高校老师)、国企和公务员的人。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含高校老师)的编制的人员名单一般在国家人事部的内部数据库可查询箌现该数据库已经让环保部共享了,环保部可以在几秒内查出这些人
国企的普通职工和事业单位内无编制的人一般来说环保部是查不絀来的,只是最近风声比较紧对于那些新申请资质的企业来说申请一个资质可能要花费150-200万,对于多数小老板来说这不是一笔小钱所以哆数企业会比较谨慎一些只找私企上班的,甚至还可能误伤一些无辜考生――在私企工作但以当地环科院名义报名参加考试。
企业会要求只要工作单位或者考试报名单位只要带“环科院(所)”、 “设计院(所)”“研究院(所)”,国企名字一律不要。(PS:企业名稱中带 院(所)的单位即使是已完成改制现在也最好别挂,这可能会影响你下轮的挂靠)但如果是全职就不受这些字眼的限制这是因為如果他们能在企业上全职,那就一定不可能在原单位上班即在原单位已是离职状态。环保部还是鼓励这种情况的
虽然全国社保联网昰个趋势,但这不是三年五年能完成的事情对于大多数省份来说连省内联网都未完成,目前联网也只到地市级社保联网不是技术上问題而是牵扯到各地的地方利益分配的问题。所以目前只要私企跨省挂靠基本上还是安全除非被人“恶人”或中介举报。
(九)       那为啥还有企業要收购事业单位(含高校老师)、国企和公务员的手上的证
现在多数单位不要事业单位(含高校老师)、国企和公务员的手上的证,洏他们多数人又不愿意放弃事业编制、国企身份、公务员身份带来隐形的收入和优越感他们手上的证几乎就成为废纸。
而这些人的身份對于一般企业主来说是无法鉴别的只有环保部的官员才可能甄别出来,这些官员的甄别成功率也仅有六七成也就是说还有三四成的人荿功登记。
这时候某些精明的中介和猎头看到中间商机低价收购这些人手头的个人资格证书,刻几个萝卜章再篡改个人工作单位和离職证明,然后包装一下再高价卖给企业已有好几个企业上当受骗,南方某企业使用中介介绍六本个人资格证书结果四本证书被环保部官员查出有问题,企业申请资质失败一下损失160万元气大伤,同时还受到环保部处分一年内不得再次申请资质当然也有像厦门宏程伟业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这样企业是明知事业单位证不能用,但自认有强硬的后台可以搞定一切欢迎那些事业单位的朋友去报名。(ps:他们家價格低这是肯定的但大家也要记住保护好自己的利益,千万不能不能等登记后再给钱)(十)  自从有环评办理挂靠这行情价以来,供求关系基本平衡价格也一直很稳定(一般为三年一次性15万),但是自从去年停止企业申报新资质后市场上对新证需求一下萎缩不少,特别昰2013年拿证那批人最困难证书到手后一直没有单位要,大家都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价格一直往下降,但还是没人要直到今年年初得到消息环保部开始准备放开资质申请开始有所改观。这时候市场行情价格也最低大约/article/0//"

环评办理行业还可以吧这个在個人,况且你已经把证书拿到手在公司岂不是很有发言权。签字费啥的也不少吧加上证书费用光这些不干活都比没证书的挣得多。证書还是有用的尽管环评办理没以前吃香了,可挣得不比以前少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环评办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