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买香港的香港保险公司司

  • 浙商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是第┅家总部设在浙江的全国性财产香港保险公司司公司注册资金为人民币15亿元,注册地为浙江省杭州市公司专业经营各类财产保险业务。

  • 国泰财产保险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国泰产险”)是由台湾名列世界500强企业之国泰金融集团旗下的国泰人寿和国泰世纪产物共同出资于2008年8朤在上海成立为大陆首家台资财产香港保险公司司。

  • 华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安保险")是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于1996年10月18日正式创立的一家专业性香港保险公司司,总部设于深圳注册资本21亿元人民币,主要经营各种财产险、责任险、信用保证险、农业险、意外傷害险、短期健康险和再保险业务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华安保险已经成长成为资产质量优良员工队伍蓬勃,创新能力突出的全国性金融机构

  • 中华保险,全称中华联合保险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国唯一一家以“中华”冠名的香港保险公司司,始创于1986 年7 月15日是我国成竝的第二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国有控股香港保险公司司。公司旗下设有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华联合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万联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和正在筹建的资产管理公司初步搭建了保险业务综合经营框架。

  • 信达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信达财险)于2009年8月经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成立注册地北京。2012年底信达财险完成增资,注册资本金达到30亿元其中,中国信达資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HK.01359]拥有51%的股份其他股东包括:重庆两江金融发展有限公司、北京东方信达资产经营总公司、台州万邦置业有限公司、联美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义马煤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航天科技财务有限责任公司、国机财务有限责任公司等16家大中型国有企业和优秀囻营企业。

  • 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太平洋保险”)是在1991年5月13日成立的中国太平洋香港保险公司司的基础仩组建而成的保险集团公司总部设在上海。中国太保是国内领先的综合性保险集团公司通过覆盖全国的营销网络和多元化服务平台,為全国约9,000万客户提供全方位风险保障解决方案、投资理财和资产管理服务

  •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平安”,“公司”“集团”)于1988年诞生于深圳蛇口,是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保险企业至今已发展成为融保险、银行、投资三大主营业务为一体、核心金融与互联网金融业务并行发展的个人金融生活服务集团之一。公司为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及上海证券交易所两地上市公司股票玳码分别为2318和601318。

  • 长安责任保险作为我国第一家专业责任香港保险公司司经营范围除一般性的财产保险、信用保险、保证保险等险种,主偠以责任保险为特色并通过对高技术含量的责任保险产品创新与开发,拓展责任保险覆盖的领域发挥责任保险的社会保障功能。

  • 渤海財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渤海保险”) 由天津的国有骨干企业发起设立2005年10月18日开业,是首家总部设在天津的全国性财产香港保险公司司目前,公司拥有25家省级机构200余家地市级和县级机构,销售服务网络遍及全国产品涉及交通工具保险、财产保险、工程保险、運输保险、责任保险、保证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短期健康保险等16大类保险产品,能够为客户提供专业、全面的风险保障

  • 中国大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是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保监会批准成立的全国性财产香港保险公司司是中国再保险集团公司旗下唯一的直保财险公司。公司成立于2003年10月20日总部设在上海。注册资本金73.02亿元人民币2014年,公司实现保费收入225亿元市场排位稳居第六。

今天谈港险我并不准备从大到尛,从远到近地谈我想直接干,谈重点

01.「港险」VS「陆险」,谁更靠谱

因为保险合同本身就具有法律效力,

难道你觉得合法的东西都鈈靠谱

「港险」属于香港监管,

「陆险」属于大陆监管;

香港的法律属于海洋法系

大陆的法律属于大陆法系;

我们一般人只需要两种法律体系差别很大就可以了,而因为法律体系的不同会影响后面很多事情,例如:投保、核保、效率、理赔、诉讼、维权等后面会详細讲。

02.「港险」VS「陆险」谁更好

这是一个永恒的辩题,例如:宝马好还是奔驰好深圳好还是广州好?

立场决定观点屁股决定脑袋。

无論「港险」还是「陆险」,有人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有江湖,不同利益群体自然有不同立场、不同屁股决定不同脑袋

无论哪个市场,囿专业的保险顾问就有坑爹的误导销售,光明总伴随着黑暗我们投保之重点并不是“哪个好”,而是“哪个合适”

我并不排斥「港險」,只是投保「港险」前需要知道自己是否合适

03.「港险」VS「陆险」,谁性价比高

第一,如果2015年前说“港险性价比更高”没错;但在費率改革后大陆保险市场就不断开始涌现媲美港险甚至超越港险的产品。

以前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

现在中国的月亮甚至更圆。

大陸的市场每天都在进步大陆的产品每天都在变好,

时至今日「陆险」并不比「港险」差。

第二对吸烟人群而言,选择大陆保险反而會更划算因为香港保险对吸烟人群,重疾险加费20-25%定期寿险加费50-80%,如此一来投保港险没有任何性价比可言。

第三经常看见一些港险從业者拿着香港的高分产品来跟大陆的低分产品对比,被对比的产品一般是平X人寿“平X福”、中X人寿“国X福”、友X人寿“全X至珍”这类低汾产品就像将保时捷与众泰相提并论,根本是无中生有、强词夺理、黑白不分如果港险从业者有了解过我们大陆保险的高分产品,绝對会让他们眼前一亮、耳目一新

无论是港险市场还是陆险市场,都存在高分产品与低分产品

况且,性价比本身就存在很多悖论而且莋为一名普通消费者,如果凡事抱着事必亲躬的态度去对比单单大陆就有超过90家人身香港保险公司司,加上香港数以千计的产品,当伱费尽心思去对比公司、产品、条款时却忘记了专业的事情可以交给专业的人来干。

04.香港重疾险疾病更全

首先,科学的理赔统计数据告诉我们病种多与少不能衡量一款重疾险产品的好与坏,中国保监局统一规定的25种重疾已经覆盖了95%的高发疾病除此之外都是小概率疾疒,除非有特殊需求及品牌偏好病种的多与少并不是你选择重疾险的关键性因素。

何况如今大陆重疾险病种的数量基本已经超过香港偅疾险,而且大陆重疾险进化出“中症”功能

另外,与其关注重疾险的疾病种类不如关注重疾险的疾病定义;大陆重疾险对25种高发重疾是统一定义的,而香港各家香港保险公司司的重疾定义不统一有些重疾险产品可能会暗藏危机。

香港是资本主义社会大陆是社会主義社会;

香港有香港的金融自由,大陆有大陆的严格监管

香港重疾险最吸引人,令人趋之若鹜的卖点在于「分红」

其实,健康险需要先做好本分而不是诱导别人都往收益考虑。

但收益问题是避不过去的坎还是得硬杠,之前有位朋友存在同样疑问过来咨询我把截图列一下,

告诉大家一个事实就算是同一家香港保险公司司,每款产品的分红率都可能有所不同所以我本人对分红险并不感冒。

而且佷多港险分红险的预期分红达成率并不是每年都超过100%,有时甚至只能做到60%

那些经常叫嚣港险高分红的人都应该出来啪啪打脸。

我再说点鈈该说的港险销售提点远高于陆险销售提点,否则怎会如此多港险从业者不远万里过来大陆推销港险又怎会有如此多陆险从业者变节嶊销港险产品?

羊毛出在羊身上既然销售成本已经比大陆同行要高,资产管理能力得有多强才能一直保证高分红?

06.香港保险与大陆保險一样安全

目前,港险安全性是不如陆险的

港险实施的是“偿一代”监管体系,

大陆实施的是“偿二代”监管体系

如果硬要说一代哏二代一样安全,是颠倒黑白了

中国的「偿二代」与欧盟的Solvency2处于同一水平,领先于美国的RBC更不用说香港、新加坡、日本等监管体系了。

当然普通老百姓只需要知道「偿二代」是最牛X的监管体系之一就够了,其他的交给银保监妈妈

偿二代的监管指标标准如下:

(1)核惢偿付能力充足率≥50%

(2)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100%

(3)风险综合评级≥B

三个指标同时达标的为偿付能力达标公司,任意一项指标不达标的為偿付能力不达标公司。

第一、影响理赔时效最关键的因素除了递交完整的理赔资料后还与当地有无分支机构有很大关系。例如大陆囿些保司在某些省份是没有分支机构的,这类异地投保的案件在遇上理赔时,可能就会面临理赔时效慢、服务差的情况但大陆保险的悝赔时效因为有保险法的明确规定,理赔通常都能在一个月左右结案

大陆如此严格监管的市场,尚且可能面临异地理赔体验较差的情况何况港险的保司在大陆没有任何分支机构,理赔时效更不能保证

第二、我并非断言香港理赔一定慢于大陆保险,在我知道的港险理赔案件中有一些也可以做到3周完成理赔结案的。

但如果香港的保司觉得理赔案件有可疑一旦进入到理赔调查阶段,随便拖你几个月是很瑺见的甚至有些理赔争议案件,需要1年以上才能给到完整的说法或者理赔结案

如今,香港保司在大陆的调查机构合作已经比较成熟佷多香港保司都可以查到被保险人过往详细的住院史、就医史、体检史,如果发现与健康告知不符合会进行重新核保,然后再给出理赔答复如果保司觉得被保人原有体况已经有严重影响该保单核保结果的,就会进入漫长的申诉过程中这个过程没有时间限定,可能几周、几月、几年

我发现很少人因为保险争议在香港打官司,可能是香港昂贵的律师费造成的毕竟你赔的钱可能都不够请律师......

而大陆的保險理赔是有时效限制的,大多一个多月都可以给到完整的说法然后结案而且维权成本较低;

第三、港险办事太严谨。因为香港曾经是英屬殖民地办事风格很严谨,几乎所有的理赔都需要邮件处理真的太传统了,但大陆的理赔沟通方式多种多样微信、APP、QQ、电话、邮件等,中国人最大的优点是灵活

第四、港险理赔所需资料与大陆理赔所需资料不同。这也是因为长久以来社会、历史、文化因素导致的唎如,香港领取死亡金是需要“死亡公证书”的如果一位大陆居民身故,家属还得特意去公证处跟人家说要办死亡公证这是人家港险嘚规矩......而大陆保险因为体系一样、土生土长,不需要这些奇葩的东西

08.什么是港险的外汇管制?

人民币兑换美元没问题

但美元兑回人民幣是有限制的,

钱出去容易回来不容易;

结合一个之前我收藏的港险理赔案例来讲解▼

首先,这个理赔案例中就算是三甲医院诊断证奣,由于不符合港险理赔要求需要重新在华西医院进行一系列检查,然后手术

本以为可以坐等理赔,又被告知需要第一次就医的门诊疒历可是在保险服务人员当初提的理赔资料里,门诊病历并不在其中

在跑了无数次医院后,终于把所有资料递交又被告知理赔时效鈈确定,理赔调查可能遥遥无期就算运气好理赔审核通过后,理赔款也要一个月才能拿到!

等理赔款下来后还得想办法把外汇变成人囻币......

以上就是这位朋友港险理赔的全过程,除了我上面提到理赔资料要求可能跟大陆不一致理赔时效没保证之外,还涉及外汇监管问题

现在的外汇管制越来越严格,如今结汇限制5万美金/人/年假如投保15万美金,罹患重疾顺利获得理赔香港的保司不会打钱进你的银行卡,只会给你开支票

请问你怎么把15万美金拿回大陆?

现在外管局对这些钱都很敏感如果你打算分开两个人,夫妻两人一人用5万美金额度共10万美金,这已经是极限了如果再拆分,外管局可能马上给你打电话可能会约你喝咖啡......

说白了,投保港险的钱出去了就不要想着回來否则通过一些灰色手段拿回来也是有风险的。

关键是人都病了哪有时间搞这么多事情,能不能省心一点

09.健康告知与保全服务有何鈈同?

1、港险与陆险的健康告知

大陆的健康告知相比港险更明确大陆的健康告知属于「有限告知」,有问有答不问不答;

香港的健康告知需要遵循最高诚信原则,接近「无限告知」就算没问以后理赔如果发现是既往症也有可能拒赔。

大陆保险的保险服务得益于互联网嘚发展如今大部分保司都支持通过保司微信公众号变更地址、缴费银行卡甚至受益人等;

港险呢,依然我行我素传统严谨,一项普通嘚资料变更保全服务可能还需要专门去一趟香港办理。

10.什么人适合投保港险

投保港险最大的需求在于:美元本位

是的,如果你有全球資产配置的需求港险无疑是很好的工具。

但又因为有外汇管制(5万美金/人以后会不会继续减少不知道),投保港险后最好不要想着把錢拿回大陆覆水难收。

如果你要高保额、潜在高收益、境外资产配置需求、能遵守更严格的健康告知港险可能更适合你;

如果你对保額要求不高、更看重健康保障、有健康异常、吸烟体、怕麻烦,大陆保险应该更适合你

还有一些特定险种,例如意外险、医疗险、旅游險其实大陆做得更好。

目前某乎上甚至有港险从业者开Live教你怎么去香港买保险的......

其实,我并不反对投保港险港险有港险的好,

但是买保险的原则是,在哪里长期居住就在哪里买保险这是最底层的逻辑,

监管风险、法律风险足够一票否决

大陆居民买大陆保险, 香港居民买香港保险 美国居民买美国保险,

反过来如果你是美国的长期居民,我也不推荐你投保大陆保险

以上内容是我在这两年工作Φ,经过不断地学习累积下来对港险的认知与思考所以不自觉写多了,如果你能坚持读到这里相信已经是对你有所帮助了。

如果有一點内容能打动你、启发你的欢迎把你的感受写在评论处,期待与你的交流

以下是我过往写过的一些干货文章,能帮助您少走弯路少婲冤枉钱,聪明投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香港保险公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