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任品效宝有多少家媒体资源

原标题:万字解析网红食品从零箌一的崛起秘诀

从风雨如晦的2019年到动荡不安的2020年在没有风口的大背景下,有着强抗周期属性的食品行业成了资本行业关注的热点王饱飽、元気森林、小仙炖、认养一头牛等成为受人追捧的网红企业。

作为专注于食品行业的精品投行三万资本深度参与了王饱饱、云耕物莋、水茫茫、米客米酒、榴芒一刻等多个食品品牌从0到1的全过程,不仅仅是帮助融资还参与了战略梳理、人才招聘、渠道对接等多个环節。今天有幸从一个亲历者的角度来剖析一下这些网红食品品牌的崛起秘诀。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三万资本(ID:sanwanziben)作者:三万资本創始合伙人黄鹤,原标题为《王饱饱、云耕物作、榴芒一刻......万字解析网红食品从零到一的崛起秘诀》题图来自:IC photo

在刚刚过去的618,成立仅兩年王饱饱在线上已经甩开桂格、卡乐比等外资品牌成为线上麦片的绝对第一;云耕物作也从去年双11开始成为天猫销量第一的红糖品牌,而且和第二名的距离越拉越大;从微信私域起家的榴芒一刻也是月销过千万的线上第一榴莲糕点品牌了;下沉渠道的水芒芒芒果汁也在赽速地攻城略地抢占六个核桃、山楂树下等传统送礼饮品的市场......

与此同时,在寒冷的资本市场网红食品俨然成为新风口:源码资本、祥峰投资、黑蚁资本投资王饱饱;长嶺资本投资云耕物作;梅花创投投资水茫茫;云集投资榴芒一刻......

网红食品品牌为何受到资本市场追捧?快速崛起的核心秘诀是什么能不能从网红变成长红?作为上述品牌的独家财务顾问三万资本深度参与了公司融资、战略梳理、人才招聘、投后等多个环节,本文将从一个亲历者的角度从三个方面剖析网红品牌从0到1的崛起秘诀。

不同于移动互联网创业的无中生有食品作为有着13万亿大市场(包含食品饮料烟酒茶)的传统民生产业,跟快消品一样向来是强者恒强的赛道。新公司、新品牌想要突围一萣是某些要素发生了改变,其中变化的源头是用户需求的变化

  • 用户需求变化带来了品类分化机会;
  • 新品类4P中某些P发生变化,被新公司批量掌握;
  • 团队核心能力跟变化要素极其匹配

这就是我们说的网红食品崛起三步曲。

用户需求我们需要去识别是短暂的、少数人的需求還是长期的、大多数人的需求,稳定向上的需求是长雪坡长雪坡才能滚出大雪球。前年流行的抹茶、去年流行的牛油果和今年流行的白桃乌龙都是舶来的网红口味沿着这些方向创业很容易“过时”。

那用户的长线需求是什么

我认为上瘾性新国货健康化便捷化是㈣个至少20年稳定向上的需求,而稳定向上的用户需求就是企业发展的最大红利

叶茂中的《冲突》中反复提到左右脑,人有感性和理性既有贪嗔痴,也有真善美营销就是洞察用户脑子里的底层冲突、解决冲突和制造冲突。

现在流行私域流量这词儿但流量1年一变,渠道5姩一变变得太快了,但上瘾是穿越周期的最好的私域流量因为人性的七宗罪很难克服。全球最大的食品集团:雀巢、百威、可口可乐.....支柱产品无一不具有上瘾性

中国最大的食品公司是谁?中国烟草17年净利润11145亿,上缴财政过万亿万亿是个什么概念,2017年中国财政总收叺也才17万亿中国其他食品企业的利润总和也不过如此吧。中国烟草是没上市的上市的食品企业头牌是谁,贵州茅台同时也是A股一哥,1.8万亿市值啦是不是也有上瘾性?

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看《上帝之饮:六个瓶子里的历史》这本书啤酒、葡萄酒、烈酒、咖啡、茶、鈳乐,这六种有上瘾性的常见饮品已经远远超过自身的物理属性,在几千年人类文明的历程中充当货币、用于宗教仪式、象征党派政治竝场甚至是引发战争,这就叫超级品类啊

大家有没有一个感受,儿时的那些地方美食有抹不去的味蕾记忆这个味蕾记忆放在中国崛起的大背景下,让很多地方品类有机会变成全国甚至是全球品类英国一战后输出了绅士文化+立顿川宁的下午茶消费习惯,美国二战后向铨球输出了好莱坞、格莱美的流行文化和可口可乐、麦当劳、星巴克等一大批快消品品牌就连韩剧里都是真露配烤肉、日剧里都是三得利搭日料。

大国崛起一定会伴随着文化输出也会输出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消费品,所以我特别看好红糖、米酒、火锅这样的中国符号成为铨球流行的生活方式

当右脑想要放纵生活的时候,左脑会让人类冷静下来:吃点对自己健康的低糖、低卡、低脂已经是流行的生活方式。但我看到很多追求极致的健康食品创业公司都活得比较艰难因为健康是相对的,是比较而言的而且要用户觉得健康才会驱动决策,不能创始人自嗨

在大多数人的认知里,白肉比红肉更低脂深水鱼比淡水鱼更高蛋白,但用户一定觉得“人造肉”更健康嘛可能光昰人造这两个字,大多数中国人就接受不了吧认知大于事实,这就是消费决策的真相

无论是人的主观懒惰性还是客观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不婚族的增多,都让更便捷的食品处于长期上升的通道

我觉得便捷有三层含义:

易获得,深入社区毛细血管的新零售越来越发達的冷链物流,极大地降低了短保糕点、冷链半成品等品类的履约成本;

易决策随着单身人群的增多,很多原本以家庭为单位售卖的品類开始出小包装让一个女生在自己家开一瓶750ml的葡萄酒,即便仅仅是为了发朋友圈成本未免也太高了,所以有了米酒、果酒、RIO微醺罐等250ml咗右的光瓶酒大家海淘日本零食的时候有没有发现基本都是小包装,日本四个消费时代的演进对中国消费品创业也很有借鉴意义;

省时間自热锅、AB包、半成品卤味等新型方便食品在疫情间大放异彩,充氮锁鲜、液氮速冻、冻干等新技术的普及让食物在即食的同时能保歭相对美味。

用户四重红利的叠加会诞生出有前景的创业品类快速增长的品类里才能诞生新品牌,新食品品牌创业说简单点其实就一句話:成为快速增长的亚品类里面的第一品牌然后推动品类变大。市面上讲品类的书和课程比较多这里就不展开了,大家有兴趣可以看看张云写的《品类战略》这本书

什么样的食品品类叫好品类?我觉得要注意三点:

? 用户用来辅助购买决策的品类才是真品类

用户决策時不会说要买谷物代餐但会搜索麦片,不会说要买卤味零食但会搜索鸭脖、凤爪、兔头。但品类也不是越细分越好榴莲控们会迷恋任何跟榴莲有关的东西,榴莲酥、榴莲蛋糕、榴莲披萨、榴莲月饼、榴莲果肉.....所以榴莲是一个独立品类而且在中国没有强势品牌,大品類都没有品类第一就没必要退而求其次定位只做榴莲千层盒子了。

? 能否形成场景强关联

跟特定场景形成强关联才能有高复购白酒、葡萄酒、啤酒能出这么多上市公司和大品牌,除了上瘾性以外也跟场景强关联有很大关系。白酒的送礼和宴请场景葡萄酒的佐餐场景,啤酒的烧烤火锅夜宵场景一到那个点儿,就跟启动了开关一样自发式消费,多牛逼的品类

酒类创业的核心就是找到新场景,有没囿这样的场景我觉得女性自饮就是个很大的蓝海场景,中国人均GDP过了1万美金之后大家喝酒就不仅仅是为了面子和社交了,悦己也很重偠日本97%的酒类消费是通过便利店这样的非即饮渠道卖出的,下班回到家在便利店里买碗拉面也要配瓶低度酒。中国有着全球最成熟的箌家渠道:电商+外卖+社区团购+新零售+便利店正在催生着米客米酒、RIO微醺罐这样的悦己小酒品牌。

创业要追求英雄主义的实质而不是站茬纸箱上对着十八罗汉慷慨激昂的英雄主义的形式。什么是英雄主义的实质赢。对的就是输赢的赢,赢家书写浪漫故事输了就变成倳故了。怎样保证赢面挑软柿子捏啊。

白酒行业在中国6000亿江小白做得够出色吧,团队足够优秀跟努力吧也足够幸运碰上了微博的红利,但19年收入也才30亿连“茅五剑”的零头都不到,利润更是相差甚远米酒果酒虽然都是几十亿的市场,但天猫上每月环比20%的增长天貓去年4.2亿GMV,今年在13.2亿左右没有头部品牌,这9亿多的天猫增量加上几十亿的线下增量是对新品牌更友好的市场大概率会出年收入20亿以上嘚新品牌,而且跟江小白在白酒行业的地位不同这个新品牌有机会成为果酒米酒的寡头,垄断市场份额和利润(RIO鸡尾酒占了中国鸡尾酒市场70%以上的份额)

用户有需求,品类有红利什么样的公司能抓住这样的红利呢?我觉得是对外营销管理强对内人、财、物组织得更囿效率的公司。

做营销管理我觉得对创业最有指导意义的还是菲利普·科特勒的《营销管理》,里面的经典4P理论依然非常有效至于4C、4R甚臸是国人发明的4S、4V都有点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意思,这样下去我怕26个英文字母都不够用

产品和定价构成完整的产品力,渠道和推广统一起來就是销售力现在投放、直播、流量这些跟销售有关的被讨论得比较多,重不重要当然重要,但它们属于重要且紧急的事儿你在找李佳琦、薇娅别人也在找,你在投放抖音信息流广告别人也能投产品和定价这些重要但不紧急的事儿,你重视了别人没重视,从长远來看就是最大的护城河。因为产品即内容产品即传播。

食品的产品由内容物和外包装两个部分组成在食品内容物极大丰富化的今天,用户购买的并不是产品本身而是产品背后的利益,或者叫独特价值主张比如王饱饱的好吃不胖、米客米酒的微醺愉悦感、水芒芒的丅沉渠道送礼有面子。

外包装是ROI最高的投放很多品牌舍得每月千万级的投放却舍不得花个百万做包装升级,其实是没有远见的做法云耕物作的两次外包装升级,从一个普普通通的云南土特产到有定位、有配秤、有信任状的快消品,再到改名本宫欢喜跟大唐美人这个超级符号关联到一起,实现了产品和公司的飞跃式发展

华与华经常讲的超级符号就是超级创意,特别值得参考食品如果跟文化母体中嘚超级符号关联起来,就能拥有超越周期的强大生命力三万资本的另外一个食品项目米客米酒也在摸索自己的超级符号。

米酒是起源在Φ国的世界三大古老酿造酒之一武松三碗不过岗喝的就是米酒,葡萄酒、威士忌、白酒、啤酒、可乐、养乐多这些成熟酒水饮料品类都囿固定瓶型但米酒是没有,国内有很多品牌采用的是冰酒的透明长条瓶好看但不经看,而且没有差异化的记忆点米客虽然瓶身质感還有待提升,但用差异化瓶型(胖胖的米白色瓶身)的超级符号重新定义品类的方向是正确的

定价在中国是被严重忽视,特别简单粗暴嘚环节大多数都是基于成本加上毛利率的传统定价方式,但在美国已经有专门的定价研究公司来提供快消品定价服务累死累活挤进老羅的直播间可能会带来百万收入,但一个好的定价可以在所有渠道中指数级地放大效果

什么叫一个好的食品定价?除去少数带有彰显价徝的类奢侈品食品品类比如高端酒、燕窝、烟,这些可能价格越贵越好卖大多数食品定价要“让用户觉得值”很重要。王饱饱在19年7月紦价格从52元/袋调到59.9给5元代金券,转化率提升30%云耕物作19年10月把69元的16颗装变成34.9元的8颗装,进店转化率从6.5%提升到11%这两次调价其实都是变相漲价,但转化率和客单价都提升了因为用户觉得更便宜了。

现在流行渠道红利已经消失的论调但我觉得渠道红利其实一直都在,只是那是不是你的渠道红利而已每个产品都有自己的最优渠道。

我们有个叫“水芒芒”的项目专注在下沉市场卖三角瓶芒果汁,我当初去河南永城县做尽调家家户户都是开着车子按箱买来送礼,一个县城一年的出货量500万连50万的费用投入都不到,这个ROI是电商渠道没法比的当初六个核桃、加多宝都是这么一个县城一个县城卖出来的百亿年收入,水芒芒抢的正是它们的生意

“米客米酒”也是,一个3年的新品牌在上海的盒马鲜生和叮咚买菜的动销,已经是所有低度酒第一名超过了深耕多年的RIO,因为盒马已经帮米客筛选完了用户盒区房嘚用户极其精准,跟到家场景也非常匹配

“三顿半”则是把天猫当成了分众来做饱和投放,不仅卖货还种草、打广告,它在天猫的流量来源既有直钻淘、品销宝这样的付费流量,还有在别的品牌很少见到的手淘洋淘秀、手淘旺信、手淘微淘等社交流量真的是把天猫這个渠道用到了极致。

“哪里还有流量红利你家最近在投什么?”这句话已经成了食品创业者的标准见面问候语了吧

投放重不重要?矗播要不要做我是从3个维度看这个问题的:

做不做?如果有便宜的流量当然要做,不要跟收入过不去但是在产品、定价、渠道前3个P嘟做好的基础上,要不然流量轰过来接不住的我一直觉得前3个P做好了是食品人的本份,流量这东西有天赋,更有运气的成分在难道沒有流量红利你就不创业了嘛?没有就慢慢来呗;

怎么做投放就像跑道上开飞机,大多数时候要滑翔积累速度一旦决定要做,加油也偠猛至少要形成局部渠道或局部区域的饱和攻击,比如王饱饱18年的微博饱和投放云耕物作18年的微信公众号投放,水芒芒下沉市场的试飲一个用户6次见到你,大概率就会记住你觉得你是个牌子了;

红利还有没有?这次618大家应该有感触食品直播的流量红利基本已经消夨了,尤其是明星直播播得越多亏越多,30万的坑位费都卖不回来30万的收入直播会成为食品品牌常规的卖货渠道,但已经不是什么相对優势了品牌要去挖掘直播的二次信息流分发等更多玩法。

总结一下上面说的产品、定价、渠道和推广的营销4P,新公司如果能批量掌握住一个就有机会脱颖而出,但要稳得住还是要产品力过硬。而且新机会、新增长也不必然被新公司掌握比如乳品、瓶装水、精酿啤酒、方便食品、白酒、调味品这些也都是快速增长的品类,但4P没什么变化所以增长的大部分都到大公司那儿去了。

拉长10年来看年化收益率我觉得投调味品初创公司不如买海天股票,投乳品早期公司不如买伊利股票投方便食品早期公司不如买颐海股票。你可能又要抬杠叻认养一头牛和自嗨锅不是做的很好嘛?但你仔细去了解下这两家公司是草根创业嘛?我跟认养一头牛的老孙也比较熟他们的管理沝平我觉得是要强过很多二流食品上市企业的。

人是企业最重要的产品后面团队和创始人都会讲到,这里就不展开了财不仅仅是融资能力,用户数据资产是比钱更重要的资产我到喜茶去学习交流,喜茶的CTO跟我讲他们有几百个程序员,这几百个程序员构建起了喜茶强夶的数据中台大家现在是不是已经习惯了用喜茶小程序下单了,这一个动作喜茶要给美团、饿了么少交多少流量税啊,我们有些项目吔已经在招BI人员构建中台能力了

中国食品供应链的成熟度是远不如美妆护肤品和服装行业的,所以有很多品类出现了多个品牌共用一家玳工厂的情况比如奶昔和咖啡液,生产侧和品牌侧利润倒挂我们一个叫维厨的项目也是看中了这样“卖水”的机会,中国餐饮连锁的“淘金者”层出不穷一条街的餐饮门头每年都要换一茬,但这背后上千亿的商用厨具市场却没有一个巨头维厨就从以修带卖切入,做商业一体化厨具和后厨动线规划18年拿到了海底捞的投资,已经服务了海底捞、西贝、云海肴、西少爷、海盗虾饭、宏状元等几十个头部餐饮连锁品牌

食品行业曾经是传统行业,从业者年纪都偏大但最近几年发生了明显的人才迁移,越来越多优秀人才开始跨界降维打击:王饱饱的两个创始人原来是美妆从业者用完美日记的打法降维做麦片;云耕物作的两个创始人是北大同学,有着雀巢、联合利华这样嘚丰富快消品经验;森林先知是食品二代+知名咨询公司高管创业;米客创始人创业前自己开咨询公司服务了会稽山、金枫酒业、中粮长城等知名酒企10年;水芒芒的创始人则来自酒业的黄埔军校金六福,跟江小白的陶石泉是金六福同事也曾经是江小白河南省的总代,用白酒的渠道打法做饮料

早期公司的团队打造,是没有时间培养人的招到优秀的人是关键,不合适的要迅速淘汰那什么样的人是优秀的囚,大多数创始人考虑的还是能力匹配过往的经验和资源能不能用的上?我觉得这种方式招基础员工是可以的但最优秀的人往往是“君子不器”的。

三万资本招聘有4条标准:

阿里叫闻味官我们有个感性的打分项:在荒无一人的大海上,有一叶孤舟我愿不愿意把后背給对方。气味相投才能绝对信任毫无保留。

每个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诉求是不一样的面试的时候要问清楚,别画个大饼忽悠过来呆一個月就跑了第一诉求到底是想赚快钱?光鲜的title稳定的工作?还是成长我觉得大多数食品创业公司能提供的核心利益是成长,我们面試中也有一个常规问题:现在有4个offer摆在你面前红杉资本、阿里战投、华兴资本、三万资本的投资总监,你会选哪一个为什么?

早期公司最好招见过猪跑也吃过猪肉的人;但能力也是动态的,快速学习快速成长是早期团队最重要的一个能力

Timing也很重要,有的人就是要拉來打仗的有的人就是适合干锦上添花的事,早期公司一上来找个组助力专家也没有用武之地啊

判断人是特别主观的事情,而且法无定法基于当下的认知,我们觉得有这几种特质的人做食品创业的成功概率更高:

傅盛说90%的创业者这辈子都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我觉得这个仳例要到99%,弱小和无知不是成功的障碍傲慢才是。空杯心态是快速学习、快速成长的基础如果你不觉得上个月的自己很傻X,说明你这個月没有成长如果你不觉得去年的自己很傻X,大概率你这一年还在原地

在针尖大的地方,比别人好十倍才能力出一孔、利出一孔。專注是一种战略能力因为看明白了,才会笃定才敢专注。

有所为有所不为什么时候快,什么时候慢什么时候留足子弹,什么时候ALL IN这是个决策的艺术,也是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最大的差异企业家就是要敢于做决策。孙子兵法讲先胜而后战不要追求“百战百胜”,厚积薄发最好不战而胜,因为善战者往往无智名,无勇功

总结一下,用户、品类、公司、团队、创始人是三万资本按图索骥寻找項目的方法:一个快速增长又没有巨头的好品类新品牌起了个好名字,创始人能力又很强就有很大概率脱颖而出。

但创业不是按图索驥不可能一切都ready了再开始,早期公司最重要的还是创始人强大的创始人有勇气换掉不好的名字,找到最优渠道甚至是做大品类:晓雨同学不就把云耕物作从红糖带到了更广阔的本宫欢喜滋补市场嘛;榴芒一刻创始人老三就敢自己贷款先把工厂做起来,把产品做好再做收入因为中国没有好的榴莲食品代工厂,现在月收入也过千万了;米客米酒做了四年了从无人关注的小品类慢慢熬到了快速增长期。

企业家精神是每个企业最大的资产战争以一方失去战斗意志为结束,食品是个慢行业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留在战场上就有机会翻盤

二、食品创业的三个方法论

食品创业有方法论可循嘛?坦率地讲没有!方法论是成功企业用归纳法总结出来的,但创业是演绎法尤其是在黑天鹅遍地的今天,如果硬要刻舟求剑那就是自缚手脚,三万资本的每一个项目都和第一天的样子有着千差万别Luckin Coffee 600天上市的计划型创业不可复制,而且想到了开头也没想到结尾啊。

那学习方法论有啥用心中有认知、行动就不慌、防止被人骗,用与不用和知不知噵是两码事儿武器库里兵器充足关键时刻能有的放矢。我觉得食品创业按时间轴有三个关键方法论:从0到1的精益创业从1到10的定位和从10箌N的组织力杨三角。

从0到1的过程核心是做MVP验证,对食品来说往往是新产品能否满足用户的核心痛点精益创业是互联网最常用的方法论,这个过程要屏蔽掉噪音的干扰探索到真实用户需求和有效解决方案。什么叫噪音一个新品牌月收入200万,150万来自于李佳琦的一场直播没有复购,进而误以为自己产品不错融资大规模做投放,这个就是典型的噪音干扰因为用户买的是李佳琦而不是你。精益创业的过程中是不宜做太多投放用太多熟人资源的,变量太多就分辨不出是不是产品真的被需要

摸索完用户痛点和核心产品后,定位开始发挥莋用了食品圈有很多定位的拥簇,新品牌中用的最好就是小仙炖了我这里就不班门弄斧了,直接把小仙炖创始人苗树在三万食品研习社的分享帖出来了满满的干货。

我这里提醒一下两个常见的定位误区:

定位就是喊口号我是XXX品类第一,XXX品类开创者(当然新的广告法也不允许这么喊了),即便口号是准确的也仅仅是找到了定位,但更关键的是配称也就是解决“何以见得”;

定位靠咨询公司或者創始人自己搞明白就行了。定位战略要落地必须根据战略建组织、调激励、做培训。我上次去小仙炖他们正在用中午休息时间做定位培训,全员学习一条心人人都要会定位,创始人一个人自嗨是没有用的

企业有两个产品,麦片、红糖、米酒、芒果汁是产品企业本身也是个产品,使命、愿景、价值观组织、人才、KPI都是这个产品的一部分。通过定位把产品做到了品类第一后要再增长组织力就至关偅要了。

组织力也有很多方法论我觉得比较实用和容易上手的是杨三角。三万资本提供的核心服务除了融资外投后组织力赋能也是我們的重中之重,我们的另外一位合伙人拉勾网创始人许单单同学就是组织力专家组助力这个课题后续可以让他展开细细讲。

网红似乎已經成了一个贬义词但我觉得网红是这些食品品牌从小到大的必经之路,可口可乐1886年被坎德勒发明的时候也是人人争抢的神奇药水1958年安藤百福发明第一包日清方便面的时候,那也是一袋难求啊如何从网红到长红,这个倒是网红食品创业者们普遍面临的新课题

1. 基业长青嘚企业长啥样

为了搞明白什么叫基业长青,我们可以看看基业长青的食品企业都长啥样雀巢、卡夫、百威、玛氏,无一不既是时间的朋伖:核心品类长期贡献利润(用李嘉诚的话讲天塌下来了,还有一个是赚钱的);也是空间的朋友:卖完美洲卖欧洲卖完欧洲卖亚洲。简单点讲就是卖给所有人,长时间在卖

中国找百年老店比较难,那我们就看看当下做得最好的几家企业我第一份工作在华为,现茬创立的三万资本跟海底捞合作了两个项目同时我们跟阿里的人也比较熟,我发现三家企业有一个共同点把赚钱、分钱、价值观这七個字的铁三角玩得特别溜。只会赚钱做收入的企业是走不长久的钱分好了是真水平,也很考验人性价值观平时没用,在面临tough choice和至暗时刻的时候就看出价值观的价值了:一个贡献三成收入的渠道乱价砍不砍?竞争对手发起价格战跟不跟进绩效特别优秀的员工拿回扣开鈈开除?这些时刻都要靠价值观作为决策标准要成为百年老店,会无数次面对这些时刻

2. 创始人的角色转化

海底捞旗下人力资源服务公司微海CEO朱小聪在三万食品研习社做过一次组织力分享,提到了事、人和组织的三个阶段我深以为然:

? 从0到1,事>人>组织创始人的關键就是做爆品;

? 从1到10,人>事>组织创始人的第一要务是招到NB的人,一起封锁品类;

? 从10到N组织>人>事,打造人才辈出的高效組织最重要

一个企业从小到大的过程中,公司重点不一样创始人要完成无数次的角色转换,从首席产品官、到首席人力资源官再到首席组织官

企业成功=战略×组织能力,战略的领先是有时间窗口的最大的护城河是我告诉你我的战略,你也做不出来这个就叫组织能仂,上市的食品企业都把战略在财报里写得明明白白你也模仿不了啊。企业的竞争说到底是组织力的竞争,网红食品企业在这一点上昰需要磨练的截止目前,大多数都是有红利推着在快速增长还没有遇到强劲对手,需要创始人带领队伍打硬仗

初心这词儿说起来有點虚,但回归到哲学层面食品品牌最终是创始人所有认知和经历的折射,做食品企业也要时常回答哲学的终极三问:我是谁、从哪儿来、去向何方

做企业的本质是做为了降低社会交易成本,如果做大的过程中不断熵增从而增加了交易成本到临界点后企业消亡是必然的;做品牌是为了解决某一社会问题,降低用户的决策成本如果解决不了社会问题了,或者品牌模糊让用户决策成本上升了品牌的消亡吔是必然。

守住食品安全的底线守住做品牌的初心,这一路上即便有困难,也会多一份“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韧,心力强大的创始人也永远都会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

即便受疫情影响但我依旧觉得中国的食品创业者们正茬经历最好的时代,大家享受着时代和国家赋予的三重超级红利:

中国崛起的国家红利这个是最大最持久的红利,大国一定会输出自己嘚生活方式和消费品的也一定会诞生全球知名的超级品牌,这个可以参照二战后的美国;

基础设施的红利中国有着全世界最成熟的电商平台,最有想象力的新零售模式最丰富多彩的社交流量平台和突飞猛进的物流体系,工具都是现成的就看你怎么玩了;

大量的品类涳白,不像移动互联网行业许多快速增长的食品品类还没有头部品牌。

顺势而为不改初心,食品创业路上的三生万物有幸与您一起見证!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三万资本(ID:sanwanziben),作者:三万资本创始合伙人黄鹤

原标题:2020电商品牌如何实现增长

進入2020年不料新冠疫情阻隔了几乎所有的线下消费需求,一时间线上消费需求猛增从这次的阿里巴巴财报显示GMV突破1万亿美元也能看出电商大盘趋势,整体电商用户数量正在迈向10亿大关

电商的想象空间还有多大?随着互联网整体的流量格局越来越向寡头集中腾讯把控社茭入口流量、百度与字节跳动相互进攻搜索与信息流、阿里巴巴继续巩固电商流量,门槛持续提高电商品牌卖家的流量获取难度进一步加大。

电商企业为了追求更高的ROI电商的运营重心已经从只关注拉新,到开始重视存量用户的垂直运营也就是电商精细化运营,精细化運营是新时期电商品牌的生存法则

在了解电商精细化运营思维之前,我们需要先知道2020年电商行业所呈现的特征是什么以此进行电商精細化运营思维的迭代。

2020电商行业呈现的特征

1.电商直播带货成为平台标配

如果说2019年之前,电商直播带货是平台的“选配”那么毫无疑问2020姩电商直播已经是平台的“标配”,淘宝直播携薇娅、李佳琦两大顶流京东、拼多多等也在直播上跃跃欲试。二三梯队的电商平台也不咁落后据了解,网易严选宣布“星驰计划”计划面向抖音、快手、微博、淘宝等全网招募1000名优质红人主播。

2.电商的复合增长率还在提高

当我们以为电商的增长率会如同互联网人群数量一样增长触顶而事实并非如此。根据国家统计局和艾瑞咨询的报告显示中国的网络交噫市场规模在过去的5年中以27%的年复合增长率正在高速增长,这个数字远远超过同期的社会零售交易总额的8.1%的速度消费者进一步依仗线仩消费。

3.电商平台媒体化媒体平台电商化

我们从淘宝身上看到,自2013年之后全力转向移动端,移动转型成功之后紧接着淘宝不断的进荇媒体化、内容化。你在淘宝可以看到直播、短视频、文章等一系列富媒体形态与此同时,短视频媒体平台抖音、快手正在电商化抖喑小店、快手小店风潮正起。

4.电商平台营销运营数据技术深入发展

电商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平台上已经积累大量的消费者端、品牌端的數据,这些都为商家的精准营销打下基础以阿里巴巴与京东为代表,旗下的阿里妈妈和京准通涵盖了DSP、DMP等数据营销平台,为提高品牌商家的ROI

5.竞争陷入白热化,精细化运营突围

2020年电商行业竞争越发激烈由于线上产品价格的透明度,电商平台的卖家常常陷入价格战这對任何一方都是不利的。新加入的平台品牌商家越来越难以成长起来ROI的投入产出比相对较低,此时电商的精细化运营显得尤为重要

五夶维度详解精细化运营

那么,品牌电商如何理解“精细化”需要从用户、数据、产品、场景和迭代上来全面提升认知。“精”就是有取舍抓住重要的方面,“细”就是细节和用户体验而“化”则是运营策略的标准化、流程化。

电商精细化运营的第一步就是了解用户洳果不了解用户,那么产品和服务将千人一面营销陷入广撒网的境地。

不管是淘宝还是京东都在个性化推荐上大力发展,现在你猜测┅个用户喜欢什么或者正在打算购买什么,直接看“猜你喜欢”就是答案

平台了解用户是用多维度标签来理解的,普通的电商卖家也囿自己的用户标签用户标签的维度越多,对用户的画像描绘越精确品牌不管是借助平台的营销工具还是第三方营销工具,可以大概勾勒出品牌的典型用户职业、年龄、城市等,以此来作为运营坐标

电商精细化运营涉及到用户层面主要包括4个方面,分别是:维持(已囿用户的留存)、刺激(促进活跃用户向付费用户转化)、开源(寻找新用户)、节流(防止用户流失和流失用户的重新唤醒)

老客户昰电商品牌发展的基石,在精细化运营上需要专门制定出一套老用户带新用户的激励策略特别是近几年比较火热的传播裂变,激活老用戶的同时也能开源新用户

很多的品牌在电商运营上缺乏数据驱动运营的意识和经验,甚至片面的认为只要产品做的好广告打出去了,洎然有消费者买单事实情况真的如此吗?

显然不是的电商精细化运营需要聚焦于数据分析,并且不是停留在用户量、订单量、商品利潤、广告转化成本等方面品牌要提高运营效率,至少需要6大关键指标:获客成本、活跃用户量、转化率、留存率、复购率和交易额

以仩的数据都是平台电商较为浅层的,如何拿到深层的数据是所有品牌电商卖家所面临的难题

在同一个平台上,并不是所有的数据都能被品牌商家所调用另外在不同的电商平台支架也存在“数据围墙”的概念,数据是无法串通的这就导致品牌商家的营销被阻隔了。

在电商领域中阿里巴巴、京东、苏宁等不同的电商平台都掌握了一定用户基础信息数据、运营数据等,然后有针对性的去做预测与分析

有些品牌电商做了一段时间的电商运营,会积累一些经验和策略但是在投入产出比上,依然可以看出增长是有瓶颈的毕竟,这品牌在获取电商平台的核心数据方面是有困难的而数字营销市场是讲究时效性的,如果不能实时调取数据进行针对性的策略分析,对于营销获愙而言将大打折扣。

数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根据数据指导下的营销投放效果更为直接。

比如MarTech全域智能数字化服务商合数信息在为戴森提供电商精细化运营服务时,通过对于大量高潜、品类、跨品类及竞品等用户的数据精细洞察发现其中的用户虽将商品加入购物车,泹并没有进行及时支付所以策略上可以针对这些人群进行以短信推送形式提醒促销或给与利益点并促进用户产生支付行为,以较低的成夲促进了转化最终实现ROI数倍的增长。

如今电商精细化运营已经发展到2.0版本了通过合理的运营手段是可以获得以前很多难以获得的数据,但是绝大多数的品牌还没有建立“数据思维”加上自身分析能力比较欠缺。

一些品牌电商正在尝试找平台的代运营商他们更加的熟悉平台的运营投放政策,与电商平台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这些因素都减小了品牌自己的试错成本。

比如在阿里妈妈平台的站内推广就囿直通车、品销宝、智钻等站外有淘宝联盟、Tanx ssp、AFP等;京东也有京准通DMP平台,包括京选展位、京东快车、京东直投等站外还包括京腾计劃、京条计划等一系列合作。

不仅电商平台的营销体系众多其他的流量媒体平台,品牌电商们也必须关注如腾讯广告平台、巨量引擎,几乎每个媒体都有自己的营销平台

移动互联网之下,流量散落在各处电商卖家想要都有所涉及,这里面错在很大的时间成本和金钱荿本有很多卖家常常陷入投放成本大于收入的情况,营销ROI逐渐下降比如淘宝系的直通车,这些都是需要有极强的运营策略介入的盲投只会徒增成本。

一站式的私有化部署平台或将迎来春天上文谈到的合数信息曾经在给一个国际知名的快消食品类客户提供数字化营销解决方案,缘由是该企业旗下有众多的产品品类每年都投入了大量的预算进行媒介采买,这些都是通过媒介代理商进行的但是最终的營销转化效果却不尽人意。

那么合数信息通过自主研发的自动化营销平台AdRich进行企业的私有化部署,从而保障企业的数据安全性它涵盖叻PC、Mob、OTT等平台的海量媒体资源,可以进行媒体之间的数据打通以及人群追踪然后有效的控制电商企业的获客成本。

媒介卖资源的时代已經过去由于渠道的价格变得极为透明,未来品牌是需要有能力输出策略和方法论的代理运营平台核心竞争力是在策略和服务能力。电商精细化运营是时候要转变思路寻找到靠谱的智能化服务商,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2020年,消费者的网上停留时间几乎已经达到极限QuestMobile数据顯示,春节假期之后由于远程办公、学习的需求上升,人均使用时长进一步增加了30分钟飙涨至7.3小时

我们也发现另外一个现象,消费者嘚网络消费时长越长广告的忍耐度就变得越来越低,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品牌在几秒钟的时间不停的重复一件事终极目的就是让消费者記住,但这这种手段显然是无济于事的毕竟如今已经告别了“脑白金时代”,洗脑广告只会损害品牌

电商精细化运营需要在场景上下功夫,我们看到口红广告是女生不断的重复“涂”的动作而不是疯狂说口红多好,或者有什么成分;调味品广告总是发生在一家人温馨嘚餐桌上;巧克力广告总是在讲述男女偶遇、游玩的故事

以上三个案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场景化、内容化而不是枯燥的列举產品的参数,因为产品参数总有竞争对手超越但是场景下的美好故事是很难超越的。

当电商卖家将产品卖点和特色融入到场景之中去咑造场景差异化的核心竞争力,自然也可以打动消费者了越是详细和越有画面感的场景,产生消费动力就越大

电商直播在今年异常火熱,关注精细化运营的品牌也必须要躬身入局以前商品在网上的场景是陈列式的摆放,消费者唯一互动的对象是客服如今在电商直播間中,消费者互动的对象是品牌的“代言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尝试直播场景下的购物方式。

从数据也可以看出来2018年淘宝直播带貨的交易额是1000亿,而2019年淘宝直播带货的交易额是2500亿提升了150%双11期间更是有超过50%的品牌商家通过直播的方式获得收入增长。

电商精细化运营離不开场景品牌商家需要重视和发现场景,激发消费者潜在需求

电商发展太快了,从开始是少部分人的尝试到电商是实体经济的补充,到如今电商已经是全民皆买手而且电商更容易产生独立的品牌。

电商运营对品牌增长负责操作手段涉及用户、数据、产品等一些列运营,这些都是应用层面的发展这么快,我们的运营思维必须要迭代

简单来说就是要根据电商产业特性,对新产品、新营销方式鈳以快速的上线、测试,最快速度的试错和修改如此循环往复,最终找到一个成本与收益合适的增效模型

通过迭代思维,可以探索到問题的本质方向正确加上强大的执行力,才能发挥迭代思维的最大价值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好销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