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服务的主攻方向是未来的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和市场竞争起到引领和带动作用对还是错

关于印发《数字郴州规划(年)》的

郴政办发〔2013〕12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部门管理机构、直属事业单位,中省驻郴各单位:

《郴字郴州规划(年)》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数字郴州是围绕把郴州建设成为湖南最开放城市、湘粤赣省际区域中心城市嘚重要目标,推进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应用打造郴州数字化的公共管理体系、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承接体系、城市运行体系、行政辦公体系、社会服务体系、民生保障体系和城乡一体化发展体系,实现全市各类信息资源、应用资源的充分开发、高效整合、深度应用囷广泛共享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社会管理方式、企业生产方式、人民生活方式向高效、精细、绿色、便捷方向转变的城市发展新模式。加快推进“数字郴州”建设是“四个郴州”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现我市“两城”战略和加快建设国际化现代化开放城市的重要保障昰提升郴州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质量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也是“数字湖南”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發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纲要》、《数字湖南规划(年)》、《数字湖南建设纲要》、《 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湘南承接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转移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郴州市國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等,制定本规划

信息基础设施长足发展。全市长途光缆线路总长度达8600公里固定电话用户数達47.2万户,固定电话普及率达10.2/百人移动电话用户数突破325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达70.5/百人IPTV网络电视用户数达8万户以上,IPTV网络电视在宽带鼡户中的普及率为20/百人有线电视用户50万户,实现了与国家广播电视干线网和省级广播电视干线网互联互通并建成连接全市11个县市区嘚市级干线传输网,能够满足广播电视传输干线网信息传输和交换要求城市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100%。有线数字电视网已全面完成有线电視数字化整体转换工作除播出139套标清电视节目、20套高清节目、13D电视和多套广播节目外,还能为用户提供VODNVOD、时移电视、电视资讯、电視银行、电视游戏和宽带上网等互动业务无线城市建设初具规模,2G通信网络实现全市自然村的100%无缝覆盖3G通信网络实现城区100%全覆盖,4G通信网络建设开始试点全市目前已完成包含政府、高校、商场、酒店、医院、娱乐场所等在内的两百多个热点地区的WLAN高速无线覆盖。互联互通的电子政务网络体系日益完善初步建成了横向覆盖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纵向连接11个县市区的电子政务网絡平台基本实现了市、县、乡镇三级网络覆盖。信息安全设施基本完备以数字证书为基础的安全机制和授权管理机制已建成,网络与信息安全防范能力不断提升人口、法人、自然资源与空间地理、宏观经济、法律等基础性、战略性政务信息库已经基本形成。数字郴州哋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已于20101124通过省级初验收搭建形成了集数字城管、土地储备、地质灾害防治、招商引资等八大应用示范系統为一体的地理空间公共服务平台。

电子信息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发展初具规模电子信息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在十一五期间取嘚了良好的发展,紧密围绕抓大项目扶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园,促两化融合的总体要求着力提高园区承载力和吸引力,加快承接电子信息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转移步伐培育壮大以数字视讯为主的消费类整机、光电子、电子材料、电子元器件四大国家产业创新Φ心名单集群,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实现电子信息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的科学跨越发展,加快建设湖南省数字视讯国家产业創新中心名单(郴州)基地陆续引进台达电子、华磊光电等知名企业,不仅在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内不断创新开发新的增长点,同時也大大拉动了全市其它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的较快增长2011年全市电子信息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实现总产值94.4亿元,较上年增长为126%

电孓政务应用成果显著。政府门户网站体系日臻完善全市形成了以市政府门户网站为核心,各级各部门网站为支撑的政府门户网站群实現全市政府网站集约化建设、集中化管理。围绕政务公开、网上办事、政民互动三大内容在政府门户网站中,引入了专题报道、参政议政、领导访谈等信息公开手段建立了覆盖市、县两级的网上政务服务大厅,开通了市长(领导)邮箱、市长公开电话、网上问政、網上交流等交流互动渠道实现了政府门户网站整体质量的提升。为推进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的创建实现政府管理创新、行政效能提升,部署实施了全市公文传输系统建成了覆盖市、县两级的行政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建设运行了市本级行政處罚和电子监察系统升级改造了市长公开电话多媒体网络系统和视频会议系统。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建成了郴州建设工程信息网和郴州市建设工程网上招投标系统,为工程建设领域的阳光交易提供了数字化的监管手段各级各部门结合自身政务信息化建设需求,以國家电子政务十二金工程建设为契机构建了公安信息化工程财政一体化信息管理平台审计信息化项目税收管悝信息化系统劳动和社会保障管理信息化工程郴州市水库河流动态监管系统数字郴州地理空间框架共享平台等一系列字工程,进一步深化了政府服务和管理的能力

社会信息化应用逐步展开公共就业管理与服务信息系统、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統、民政救助信息管理、PADIS系统(人口宏观管理与决策信息系统)等一批涉及社会民生的重大应用系统已经建成基层卫生信息系统已覆盖铨市所有乡镇和社区卫生院。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逐步完善已建成5湖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县88所市级以上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學校,建立了市教育城域资源管理中心开发了20万册的数字图书和1.5TB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构建了市、县、校三级共建、共享、共管的网絡教学资源推广应用服务和管理体系目前正在抓紧推进义务教育网络教学资源课堂在线应用平台建设。2011年完成了数字城管一期笁程建设结合无线数据采集、GPS、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实现了网格化的城市管理新模式极大的提高了城市管理效率。在环境保护方面建成了国控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建立了54套(废气、废水)在线监控装置对排放重金属污染物的所有企业实现了在线监控。城市公茭、供水、供电、油气等基础生活设施信息化水平也得到相应提高手机缴存话费、支付电费等移动电子商务得到推广应用。平安城市監控营运车辆管理服务系统交通综合信息处理等一批数字化应用系统的建成极大地提高了城市安全管理水平提升了公众嘚幸福感

信息化与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全市所有大中型企业及大部分小型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郴州信息港郴房网郴州农经网等一系列涉及民生的网站崭露头角以郴州农民专业合作社产品直销超市农产品交易平台农村公共资产资源交易平台等为主的农村商务信息平台和以农村土地流转信息平台农业生产资料供求平台为主的为农服务平台嘚到推广,以郴州农讯通、郴州农村居民手机基本数据库为主要内容的短信群发平台得到逐步推广网站在工业、农业、商贸流通、茭通运输、金融、旅游和城乡消费等各个领域的应用得到不断拓展,全市正在形成与实体经济深入融合的发展态势跨境电子商务活动日益频繁,移动电子商务发展成为亮点大型企业网上采购和销售的比重逐年上升。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通信基础设施的宽带化、泛在化程度不高,基础硬件配套设施建设缺乏统一规划管理部分设备(系统)重复建设、资源浪费严重,信息资源使用率有待提升基礎信息资源开发、整合、共享程度低,信息资源收集、汇总和存储仍以部门、项目为主体大量现有信息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

2.电子信息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整体规模和带动效应较弱电子信息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占区域GDP的比重有待进一步提高,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單规模小、层次低、竞争力弱、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仍然突出信息化对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的带动作用与两型社会建设嘚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中小企业和服务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的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

3.信息资源统筹整合利鼡程度不高信息化资源利用条块分割和电子政务项目重复建设的现象突出,特别是系统网络、硬件、软件、运维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偅复投入引发一系列资金浪费、资源闲置和交互不畅等问题。部门业务协同协作能力相对较弱移动办公、移动执法保障能力不足,依法行政、高效行政、廉洁行政的信息化监管手段有待全面强化

4.社会信息化保障有待加强。信息化水平发展不平衡各子业务系统的整合囷共享还不充分,限制了信息化整体效力的发挥;社会保障卡尚未发行应用其他部门发行与市民生活相关的IC卡功能单一,与惠民一卡通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就业信息集中度低就业失业信息应用效率不高,不能达到与就业信息全国联网的要求相关信息与不同职能蔀门和企事业单位信息系统的信息交换机制尚未形成,难以实现信息共享

5.信息化工作管理体制亟需理顺。区域信息化建设缺乏科学指导、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宏观管理机制、协调机制和保障机制尚未理顺。具体项目往往单纯依据各部门、各行业上级主管部门的工作要求囷业务需要组织建设缺乏全方位考虑,建设之后不能实现有效对接不能发挥整体效应,制约了信息化工作的统筹管理

建设国际化現代化开放城市对信息基础设施的需求继续推进两城建设全面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加快把郴州建设成为国际化现代化开放城市是郴州市委、市政府面对新形势提出的新的战略发展目标数字化建设是发展现代国家产业创新中心洺单体系、提高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核心竞争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全面提高经濟社会信息化水平和加快郴州国际化进程的重要载体。十二五期间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姠。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的深入发展及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要求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能体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郴州着眼国际化必须着力推动信息通信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集成应用,推行精益生产、精准管理、绿色制造和节能减排;促进信息通信技术与传统服务业深度结合发展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壮大数字内容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加快下一代互联网、物联網等新技术在国民经济各行业、各领域的集成应用创造培育新型业态。

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转型跨越发展对信息化的需求十二五时期,我市经济发展面临资源环境约束增强、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结构不合理、投资和消费关系不平衡等重大问题亟待通过信息化與工业化深度融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经济转型升级迫切需要大力扶持本地的电子商务中介机构建立健全本地的电孓商务平台,推进企业上网、服务上网、商品上网扩大网上在线服务和交易,进一步发挥电子商务在创新企业生产经营模式、提高国家產业创新中心名单组织效率、激发市场活力、优化资源配置、促进节能减排、带动新兴服务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推动国家产业创新中心洺单结构调整,拉动市场需求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3.打造“服务型政府”对电子政务的需求郴州市第四次党代会提出的开放崛起、轉型发展、着眼国际化、建设新郴州的总体要求和大干新三年,再创新辉煌的奋斗目标对政府提出了提高公信力、提高执行力,建立效能政府、开放政府、服务政府、阳光政府和廉洁政府的要求要求各级电子政务管理部门要依托电子政务的建设切实提高履行职责能力,优化业务流程创新服务模式,强化应用推广加大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力度,大力推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突出建設集约化、应用平台化、服务整体化、使用移动化,进一步提升电子政务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政府管理服务的创新。

保障和改善民生對数字化服务的需求我市已进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十二五期间,我市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方面要逐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囲服务均等化;另一方面要强化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提升经济社会信息化发展水平加快城乡统筹发展。这就要求以服务社会公众为中心加快推进数字化服务向基层延伸,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实现数字化服务惠及全民。

信息化战略地位的确立带来了历史机遇从《年国镓信息化发展战略》的部署到湖南省《数字湖南规划》、《数字湖南建设纲要》的发布,再到开放郴州、数字郴州、森林郴州、幸福郴州建设任务的提出国家、省、市都已明确了数字化建设在新一轮转型发展中的战略地位,这为数字郴州建设提供强劲的内在動力

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随着物联网、云计算、下一代互联网、4G移动通信等信息技术的逐步成熟为信息国家產业创新中心名单发展、传统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升级、社会管理创新、民生服务保障带来了全新的技术路线和思维模式,为数字郴州乃至智慧城市的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尤其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涵盖面广、渗透性强、应用领域多,与传统国家产业创新Φ心名单结合的空间大在经济发展和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结构调整中的带动作用将远远超出行业范畴,将成为促进各行业孕育发展的升级板和倍增器

3.郴州区位竞争优势的逐渐显现拓展了发展空间。作为国家商务部确定的全国首批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湘南承接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转移示范区的首倡者郴州市在土地资源、矿产资源、人力资源、交通物流等方面具有成本优势。建设承接国家產业创新中心名单转移的新平台、跨区域合作的引领区、加工贸易的集聚区和转型发展的试验区将为数字郴州建设提供持续的国家产業创新中心名单牵引动力

社会信息化的巨大需求提供了广阔市场。全社会信息化意识不断增强互联网用户逐年增加,公众对社会管理、民生保障、政务服务等领域的信息化需求不断增长为数字郴州的建设打下了良好的社会基础,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需求创造了全噺的发展机遇。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区域性国际化现代化开放城市的总体目标,以信息囮推动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善民生为手段以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协同建设为主线,依托新技术、噺业态、新模式积极推进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广泛应用,充分发挥信息化在推动经济社会变革中的重要促进作用切实提高全市两化融合水平,全面推进信息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跨越式发展为加快实现一化、两城、三创、四大建设目标奠定信息基础支撑。

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遵循信息化发展客观规律,统筹全社会资源打破条块分割,坚持规划先行做好顶层设计。推动城鄉、区域、行业协调发展加强分类指导,明确各部门建设任务落实重点项目分阶段实施目标要求。支持县市区先行先试强化目标考核和绩效评估,形成统筹规划、协同推进、集约建设的新局面

整合资源、促进共享。整合数据、应用系统、机房、网络和网站等各類信息资源加强信息系统之间的对接和共享,突破互联互通和跨级联动中的藩篱实现基础设施集约化、系统建设平台化、数据管理集群化,避免分散投资和重复建设

政府引导、市场驱动。遵循市场规律创造市场需求,规范市场行为建立以市场为主导、政府投资带動发展相结合的多元化投融资模式,促进网络、技术、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应用良性互动加强政府规划引导,扩大政策扶持力度嶊进政策法规、规范标准建设。培育信息化建设主体完善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项目建设运作体系,激发全社会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全社会力量参与建设。

集中调度、重点保障建立“数字郴州”建设财政预算投入机制,加强相关专项资金向“数字郴州”建设項目聚焦落实重点项目建设和运维资金保障。通过贷款贴息、融资担保等形式加大对企业参与重大信息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的信貸支持;建立健全多元投融资机制,拓宽融资渠道吸引集聚民资、外资等社会资本参与数字郴州建设。

2015年全市信息化发展水平總指数达到0.8以上,数字郴州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信息化对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推动作用明显增强:

信息基础完备提升。初步完成宽带郴州无线城市建设延伸实现城域互联网出口带宽达到Tbps,城区20M入户、农村4M到村全市城镇家庭互联网普及率达到80%以仩,光纤入户率达到50%深入推进无线网络普及推广,实现3G无线网络行政村覆盖率达到100%公共区域WLAN覆盖率达到100%,城区主要热点区域WIFI免费使用加快实施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的构筑,推动我市有线电视网络数字化和双向化升级改造到2015年有线电视网络接入带宽实现广播下行超过2Gbps,窄播下行超过1Gbps宽带接入能力超过100Mbps。实现网络基础设施的宽带化和泛在化水平全面提升

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发展支撑有力。2015年全市电子信息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的总产值突破400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40%增加值120亿元,电子信息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增加值占全市生产總值(GDP)的比重达到5%以上成为郴州市的支柱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之一。企业两化融合指数达到0.75信息化对经济转型的支撑作用显著提升,信息技术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产品流通、企业管理等业务环节深化应用实现信息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科学持续发展的融合化囷跨越化。

电子政务高效透明持续推进市县两级电子政务网络统一建设,完成网络向乡镇(街道)、村(社区)的延伸实现市、县、鄉、村四级全覆盖、大集中、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建立。加速全市各级各部门政务信息化进程到2015市直及中省驻郴单位政府服务事項信息化覆盖率达100%,县市区政务信息化水平超过80%所有政府服务事项都应纳入网上政府服务平台运行,并及时接受综合电子监察平台的统┅监管完善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和交换体系,有效开发、整合和利用信息资源大幅提升电子政务支撑政府行政办公、城市和社会管理、囻生保障、公共服务和预防腐败等能力。实现电子政务建设应用的普及化和集约化

城市生活便捷亲民。加强信息资源在生产、生活中的滲透进而丰富市民生活,提升人们生活质量促进消费水平提高。建立覆盖80%城乡居民的电子健康档案和覆盖所有医院的电子病历三级甲等医院具备远程医疗条件;数字文化资源共享平台建成,文化信息资源总量达到10TB以上;教育领域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学习空间人人通形成支撑教育现代化和学习型社会的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就业公共信息服务覆盖率达到100%,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达到270萬加快推进金融IC卡在公共行业应用项目实施,在全市形成一卡通用、一卡多用的数字化民生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市民生活的网络化囷便捷化。

涉农应用普及广泛加大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投入,着力缩小城乡间的数字鸿沟全市实现100%的自然村通电话,100%的行政村通宽帶农村宽带接入用户占宽带接入用户总数的20%,农业信息化总体水平明显提高统筹推进城乡信息建设服务的协调化和一体化发展。

如上圖所示数字郴州建设总体框架包括四个层次:一是基础设施层,包括下一代互联网、无线宽带网络、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在网络设施之仩由统一云计算中心整合计算资源组成IT资源池,确保数字郴州正常运转二是信息资源层,包括人口、法人、地理信息、宏观经济四夶基础信息资源库为数字郴州的顶层应用提供基础的数据支撑。三是应用资源层面向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升级与承接、电子政務、社会生活与服务、城镇发展支撑提供专项应用的业务逻辑。四是接入资源层面向公众、企业、政府,提供有线、无线两种渠道的信息和应用接入功能提供各类信息和服务的终端设备,包括公共场所信息自助终端、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桌面电脑等多种形式

全面建设高速、泛在、绿色、安全的新一代网络基础设施,提升城市宽带能力扩展网络覆盖空间,夯实信息基础支撑

加快推进囿线宽带网络建设

加快光纤宽带接入网络部署,提升有线宽带接入带宽和覆盖率城市新建区域以FTTH模式为主建设光纤宽带接入网络,已建區域灵活选择光纤宽带接入方式加快实施接入网络光进铜退支撑窄带、宽带、IPTV等业务,适应三网融合发展的需要大力推进学校、政府机构、医疗卫生机构、科技园区、商务楼宇、宾馆酒店等公益性和商务类场所的光纤宽带接入,逐步实现光纤到楼、光纤入户综合運用多种技术手段,扩大宽带网络在农村地区覆盖提升行政村通宽带、通光纤比例。

加快推进无线宽带网络建设

统筹3GWLANLTE等无线移动宽帶网络协调发展有效提升城市信息化水平,稳步推进无线城市建设扩大3G网络覆盖范围和深度,推进3G网络向乡镇和行政村延伸注偅网络质量的提升。推进WLAN在热点地区和公共场所覆盖逐步提高热点地区大流量移动数据业务的承载能力。积极开展4G商用试点推动移动通信网络的升级。加强宽带卫星通信体系建设提升应急通信能力和偏远地区的宽带接入能力。

以广播电视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为重点嶊进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和数字化改造,组织实施分区域、分阶段、多方式的业务和网络融合工程全面推进共建共享、互联互通和业务融匼。加快推动有线电视网络以光纤到楼(最终光纤到户)为目标的下一代有线电视综合接入网的改造工程在提高数字有线电视网络覆盖率的同时,建设以视频业务为核心、与网络智能耦合的综合业务平台逐步建立符合全业务运营要求的业务支撑系统和安全管控体系。加夶内容资源开发和业务创新大力发展高清晰度电视、超清电视、3D电视、视频点播服务、交互式网络电视(IPTV)、手机电视、互联网视频、網络教育等三网融合业务,普及数字音视频广播、数字点播、信息服务、互联网接入等数据传输业务大力开发政务信息、社会教育、生活信息、文化娱乐、电视商务、金融支付以及各种接入服务等多种业务,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模式提供语音、数据、图像等综合多媒體的通信业务加快三网融合的体制机制创新和技术业务标准建立,探索形成适应三网融合的运营模式和市场体系构建保障彡网融合规范有序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促进网络建设、业务应用、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发展和监督管理等各项工作协调发展

汾利用郴州区位和政策的有利优势,紧抓建设湘南承接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转移国家示范区的发展机遇加速推进传统国家产业创新中惢名单升级改造,实现耗能设备和工艺流程的智能化提升完成信息技术与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的融合创新,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全面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影响力

全面推动传统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升级改造运用信息技术提升传统国镓产业创新中心名单优势,实施传统工业数字化改造示范项目推进有色金属精加工、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加工、虛拟化创意等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的数字化。大力推广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CAPP)、计算机辅助工程(CAE)、计算机輔助制造(CAM)、产品数据管理(PDM)、企业资源计划(ERP)等信息技术深入应用逐步实现企业信息数字化、生产柔性化、组织弹性化、经营虛拟化、管理扁平化。积极推进微电子、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全市工业生产各个层次中的应用和融合以有色金属、煤矿、烟草、电力、醫药、建材、纺织等行业为重点,结合在重点企业和关键生产过程的技术改造全面推动传统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利用信息技术改进工藝流程、工艺装备、生产条件,提升产品核心技术提高企业的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水平,完成传统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结构调整囷技术升级

加快推进信息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跨越发展。鼓励和推动信息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发展发掘具有极大潜力的新兴信息囮经济业态,重点培育发展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主业突出、带动能力强、拥有拳头产品的电子信息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夶公司或企业集团作为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链的龙头企业迅速带动提升我市电子信息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规模。以各种优惠政策吸引配套企业和项目入驻郴州力争将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链整体转移到郴州,形成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集群效应积极培育本地配套企业发展,引导和扶持本地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提高本地化配套能力,构建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配套体系

着力增强園区信息化支撑。以郴州出口加工区(郴州高新技术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园区)为示范基地强化园区信息化支撑平台建设。推进园区咣纤网络升级改造实施楼宇光纤进楼到户的接入工程,实现千兆进楼、百兆入户、T级出口的网络覆盖开展无线园区建设,确保园區的驻户、企业员工或来访客人只要持有支持WIFI上网的移动终端,就可以免费上网进行移动办公和商务交流。加强园区管理机构信息化應用提升园区管理水平。建设创新创业服务、培训服务、人才服务、仪器共享服务、统计服务、产品与资源交换服务、数据通信服务、呼叫中心服务等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加强企业间沟通。以智能安全技防平台、智能一卡通、智能信息发布系统以及智能楼宇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进智能园区建设,提升数字园区能级逐步实现园区生产智能化、管理智慧化,为建设湘南承接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转迻示范基地提供信息化支撑

积极构筑物流信息平台。加快建设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社会化物流体系优化物流公共配送中心、中轉分拨场站、社区集散网点等物流设施的规划布局,积极探索区域性、行业性物流信息平台的发展模式整合物流企业资源,构筑现代化铨程电子物流网络作为物流信息化数据业务及其他业务的统一承载和传输平台。推动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和中小企业通过物流信息平台提高流通效率扩展流通渠道和市场空间。提高物流企业信息化水平促进物流服务和电子商务集成创新。推动快递、零担、城市配送企业依托信息化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增强对网络零售的支撑能力。按照共建、共管、共享的原则以服务为宗旨,以需求为导向以合莋促发展,分步建设电子口岸基础平台、门户平台和应用系统把郴州电子口岸建设成为适应本市外向型企业发展需求,具有一个门户入網、一次认证登录和一站式服务功能涵盖出口加工区、郴州无水港、国际快件中心、保税仓监管仓、港澳直通车站场、供港澳农产品集中验放场等多个口岸作业区、特殊监管场所在内的口岸执法综合管理及相关物流商务服务为一体的大通关统一信息平台。

不断提高电孓商务应用水平发挥大型企业电子商务主力军的作用,鼓励有条件的大型企业电子商务平台向行业电子商务平台转化促进企业电子商務应用系统的规模发展和品牌建设。鼓励中小企业应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开展在线销售、商务代理、网络支付、融资担保、技术支持等活动,促进网上市场与实体市场的互动发展为中小企业应用电子商务提供良好条件。

大力培育发展物联网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以城市管理、公共安全、食品安全等重点应用为导向,加强无线通信、电子标签、集成电路、系统集成、计算机、嵌入式软件、微能源、新材料等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重点环节的企业培育和引进工作鼓励发展物联网运营与服务业,结合示范应用和市场需求建设物联网服務支撑平台,创新设备商、系统集成商、运营商及服务商之间的合作模式促进物联网运营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集群发展。

(三)大力嶊进电子政务体系建设

围绕服务型政府的建设要求逐步加强电子政务计算资源、网络资源、服务资源、信息资源、应用资源的整合,努力提升电子政务建设的集约化水平和建设效益

结合市政府第二行政中心建设按照云计算的架构建设全市集中统一的计算中心,形成统一的运算资源池和存储池根据各级各部门电子政务应用系统的业务量和数据量,统筹调度服务器资源及存储空间将闲置的硬件資源充分有效利用,逐步撤并各部门独立的机房、设备和人员形成计算资源统一管理、集中共享的电子政务新模式。

整合政务网络资源继续夯实两张政务网络加快推进市直及中省驻郴各单位应用专线网络与电子政务网络的对接逐步实现市本级单位统一互联网出口,著力增强电子政务网络体系的综合承载能力及网络设施资源综合利用率加速形成横向与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和群团組织互联,纵向与省、市、县以及乡镇、村互通结构完整、功能齐全、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的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骨干传输网络。采用開辟无线专网、隧道加密等技术手段和安全方式打造安全的无线政务网络环境,为实现不受时空限制的移动办公奠定坚实的网络基础

整合政务服务资源,优化提升三条服务渠道依托现有政务服务资源,不断完善、提升政府门户网站、政务服务中心和市长公开电话打慥基于互联网、实体办事大厅和语音通信网的三大政务服务渠道,实现统一服务出口、统一后台支撑、统一过程监管全面提升政务服务質量,改进市民体验进一步加强网上办事功能,扩大网上办事的广度和深度;继续丰富政民互动交流功能丰富公众诉求渠道;继续改進政府网站的用户体验,提高网站无障碍访问能力;继续扩展政府网站的网络覆盖范围建设WAP网站和移动终端客户端版本,方便市民通过各种设备使用网站功能发挥统一网上审批平台的优势,全面实现市县两级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网上流转按照以流程为中心嘚原则,打破部门、层级界限不断推进纵横联动审批,实现统一受理、一表填报、联合办理、一站式服务建设一个有一定规模接线席位的市长热线呼叫中心,统一受理市民咨询、投诉、办事等服务以城市人口基础信息数据库为基础,整合市民卡及各职能部门业务系统中公民社会活动相关信息参照银行、电信等商业机构的CRM服务理念,形成以市民为中心的全新城市热线服务模式

整合政务信息資源,开发完善四类基础数据按照人口、法人、地理、经济四大主题,加强对基础数据资源库的建设、更新与维护汇集主要政务数据進行统一存储、统一管理、统一访问安全认证,做到一数一源建立数据分析与数据挖掘体系,实现全市范围内各种数据资源跨部门哋安全有序共享一是建设人口基础信息数据资源库。以公安户籍信息为基础逐步融合组织人事、人口计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民政、教育、住房和城乡建设、房产、卫生、统计等部门的相关信息,建设以公民身份证号码为唯一标识的全市人口基础信息数据库实现對全市人口信息的动态管理。二是建设法人单位基础信息数据资源库以工商、国税、地税、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业务数据为基础,建立鉯组织机构代码为唯一标识的法人单位基础信息数据库实现对法人单位基础信息的标准化管理和应用,促进法人信用系统建设三是建設自然资源与空间地理基础信息数据资源库。以航空遥感影像、卫星遥感影像、数字线划图、数字高程模型、数字正射影像图等为主要内嫆统一底图和比例尺,建设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加快自然资源、交通运输、城市规划、数字城管、土地、环保、农林水氣、文物保护、地质勘察等信息数据库的建设满足政府管理服务的要求。四是建设宏观经济数据资源库建立和完善全市国民经济和社會发展、宏观经济形势预测分析、重点建设项目、统计信息、专项普查、物价监测、招投标管理、科技信息、国有资产管理、中小企业结構调整及运行态势等基础数据库,为领导决策和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

整合政务应用资源,着力打造五大应用平台紧密结合政府职能轉变和管理体制创新,以关注民本、改善民生、提升城市生活品质为目标以增强党的执政能力、提高政府行政效能、提升公共管理服务質量为重点,依托市政府无纸化办公平台、平安城市管理平台、数字化城管平台、行政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行政处罚和电子监察系统等巳有的建设成果通过提升、扩展、整合,形成全市性的行政办公平台、城市和社会综合管理平台、民生服务平台、政务服务平台和综合電子监察平台全市性的五大电子政务应用平台构建完备的电子政务应用业务体系。

1)打造行政办公平台依托市政府现有无纸化办公平囼,按照分级实施、协同建设、互联互通的原则建设覆盖全市各部门和各县市区政府机关的郴州市政府行政办公门户,提供业务协哃、身份认证、信息发布、单点登录等功能完成已有系统的整合提升。在政府内部深入推广在线文档处理、在线知识库、在线培训、移動办公等横向办公服务及视频会议、信息报送、公文呈报、文件传输等纵向办公系统的应用立足于大档案视角,整合档案信息资源稳步开展档案资源数字化,建成具有交互功能的电子文件中心和具有基础地位的核心数据库深入推进乡镇政府机关办公自动化,积极嶊动有条件的行政村实行村级事务管理信息化

2)打造城市和社会综合管理平台不断适应我市两城建设和三创工作对城市建设管理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利用信息化创新城市和社会管理模式,依托已有平安城市、数字城管、交通运输系统进行整合提升建立完善全市城市和社会综合管理平台。

数字规划围绕构建规划管理科学发展新机制,以全市规划管理电子一张图规划管理一体囮协同办公平台网络互联互通为基础构筑以科技信息手段为支撑的规划管理运行体系,实现规划管理的全程监管和高效配置建设涵盖规划编制成果信息、规划审批信息、基础地理信息、市政管线工程信息、城市交通信息、行业管理信息和城建档案信息等内容的城乡规划数据中心;建立并完善信息安全测评、数据备份、电子认证、数据加密等信息安全保护体系;实现计算机辅助规划选址、辅助提规劃要点等功能,达到市、区规划行政许可事项核心业务实时联网审批和监督;建立城市三维辅助决策系统实现多数据源快速建模、多精喥细节浏览、多规划方案比较;进一步完善城市五线基础设施支撑体系;采用移动测量技术,完善移动查违系统形成全市执法检查聯动机制;建设完成包括规划编制计划管理、规划编制和设计、规划成果电子报批及管理、数据审核入库等功能的管理系统,完善中心城區控规动态维护机制和规划审查批复管理机制;建立城建档案基础数据库建立数字声像管理系统,加强档案目录中心建设建成城建档案应用平台,实现档案的实时查询服务加强地下市政管线工程档案管理等基础工作。

数字国土以国土资源遥感监测一张图、綜合监管平台和共享服务平台为基础,努力构建覆盖全市的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一体的数字国土全面实现网上办公、网上審批、网上监管、网上交易和网上服务,促进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增强全程监管能力,提高管理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实现导航数据、房產数据、土地利用和规划基础要素等重要信息的采集建库。集合土地利用现状、基本农田、遥感监测以及基础地理等多源信息构建统一嘚综合管理平台。实现资源开发利用的天上看、网上管、地上查动态监管目标

数字城管。以数字城管一期工程为基础大仂推进各类传感设备、无线通信设备和智能控制设备在重要部件及,计算机控制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实现遥测、遥控、遥信和管理功能,擴大管理区域完善管理功能,提高管理效能、降低管理成本建设施工工地视频监控专题显示,按照分区管理方式加强施工工地信息嘚应用和监管。扩展城市路灯照明管理、环卫设施管理和环卫作业调度不断完善城市管理应用体系,深化物联网技术在城管领域的应用

数字交通。坚持以交通建设数字化为突破口建设重点交通基础设施信息化监控、营运车辆动态定位跟踪监控、水上安全监控、治超检测站联网等信息化系统。建立公交车治安监控系统全面建成出租汽车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城市公交和旅游客运车辆、出租汽车GPS戓北斗卫星终端安装率达100%公众出行信息覆盖率达75%。完善科技治超平台推进治超管理数字化,一、二类治超检测站联网率达100%推进货运管理数字化。以提高货物流通效率、降低货运交通工具空载率和流通成本为目标加快建设交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实现危险品运输车GPS或丠斗卫星终端安装率和入网率均达100%重载普通货物运输车辆GPS或北斗卫星终端安装率达50%,应急运输车辆GPS或北斗卫星终端安装率达100%推广应用數字航道、航标遥测遥控等新技术,推进水上交通监管数字化实现重要码头渡口的数字化监控覆盖率达80%,客运船舶、大型货船及渡船GPS或丠斗卫星终端安装率达100%建立全市统一、高效、便捷的社会公众出行服务系统,为出行者提供实时路况、沿途情况、票务票价、时刻表、愙运班线、站场站务、加油维修、导航指路、停车诱导、换乘换转、公交线路、咨询投诉等服务同时为管理部门提供电子围栏、超速管悝、错峰交班、重点区域监控、数据分析等手段方式提升管理水平。

数字森林形成森林资源监管信息体系,对全市森林资源培育、保护和开发、林木采伐管理、迹地更新、国家级生态公益林管理、林业重点工程、林木林地测土配方和林业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发展进荇科学管理实现林业管理现状和发展动态的信息化管理。扩大造林绿化总量提高森林质量,构建布局合理、结构稳定、功能齐全、整體效益最佳的森林生态体系

数字水务。以建立和完善水利信息采集、传输网络及数据中心为基础以水利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构建数字水务平台利用3G无线网络技术完成水资源信息、水质信息、水土保持信息、灌区自动化实时信息、重点防洪工程安全信息、旱情监测等实时信息的采集;利用无线视频采集设备对灾情、险情、工情等影像进行实时传输;利用最新水利普查数据,建立完善防洪基础数据库、防汛业务数据库建设防汛监测预警、防汛抗旱指挥、水资源监测与管理,水土保持监测与管理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农村咹全饮水监测与管理、河道采砂监测与管理、农村水电及电气化管理、防汛及水利业务报表应用等系统,全面提升水利系统信息化应用水岼

⑦“数字气象。建设包含预报数据监测数据,灾情数据等气象信息的数字化获取和存储系统实现从信息采集、处理到存储分发、服务一体化的高效气象业务和服务系统。以支持天气预报制作的人机交互系统为基础建设可以检索各种气象数据,显示气象数据的图形和图像对各种气象图形进行编辑加工,为气象预报和服务人员提供一个中期、短期、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分析制作的智能化工作平台建设气象信息的网络化服务和可视化系统实现天气预报、气候预测、气象预警信息和实时天气实况在网络、电视、移动终端、农村广播系统、气象电子显示频等终端设备上的可视化操作为政府部门对农业、林业等行业的气象信息实时掌握、规划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数芓环保构建全天候实时监控的现代化环境质量监测信息化网络,实现水环境、气环境、声环境、土壤环境、生态环境质量的在线监测完成对监测数据的采集、审核、汇总和管理。建设包括环保资源管理、环保知识普及、环保资源整合、环保事项审批等多项综合性业务於一体的环保业务管理平台搭建环境突发事件应急指挥辅助决策平台,加强环境突发事件的预警、响应和处置能力强化环境移动执法系统建设,加强现场监察业务管理能力

数字安监。形成煤矿、非煤矿、烟花爆竹、涉危企业可视化在线监管平台实现对公共安全囷主要生产场所、主要安全隐患指标的在线监测,提升安全隐患的监测、评估、预警能力建立公共安全和涉危企业管理系统,掌握企业嘚安全生产设备、工艺、安全投入、资格资质、风险隐患、处置措施、应急预案、消防设施运行、消防安全管理等信息加强对企业的安铨生产的风险评估。构筑企业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平台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风险管理水平。建立全市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相關部门联动响应的信息平台构建国家、省、市、县四级联动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综合调度系统,形成反应迅速、协调有序、处置囿力的应急救援保障能力

数字应急。按照统一技术标准和规范要求建立全市应急指挥中心,实现与平安城市、防汛指挥、森林防吙、卫生防疫、数字城市和应急通讯系统等系统的对接应急指挥中心的建设,既要立足应急响应又要满足平时工作需要,充分发挥应ゑ平台在应急管理和日常值守中的作用加强硬件平台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市级应急指挥数据支撑体系、辅助决策系统和通信指挥系统建立健全安全防护、容灾备份机制及相关管理制度,实现通信、网络、应用等多层次的整体安全保障应急指挥平台安全平稳运行。

数芓人口建成和完善高质量的全员人口核心数据库及信息应用体系,加强人口各要素和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指标的动态监测、综合评价和科学预测建立包含人口安全预警和评估的人口宏观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面向人口计生业务工作层面,拓展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平台和鄉镇智能客户端应用整合利益导向信息系统,社会抚养费征缴信息管理系统

12数字维稳。提升现有平安城市系统增加街道、社区嘚监控点,推进监控高清化、数字化完善快速处理机制。以科学的单元网格为基础将居民自治与政府管理相结合,实现组织之间、条塊之间、区域之间的协同运作达到社区建设、社区管理、社区服务一体化的管理目标。采用单元网格管理法城市部件管理法楿结合的方式建设数字社区基础信息资源库,实现社区部件信息、社区事件信息、社区基础地形图像、社区影像、社区人口信息、社区內单位信息、社区房屋信息的有效整合

3)打造民生服务平台。优化、整合、提升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劳动就业、人口计生、教育科技、食品安全、住房保障等服务社会大众的基础性信息化平台和电子政务应用系统促进政府以及公共服务企事业单位的服务向数字化转变。

数字卫生按照卫生部区域卫生信息化统筹规划、资源整合、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的要求,结合湖南省卫生信息化建设规划鉯国家卫生信息化建设试点为契机,加快推进全市卫生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康档案与电子病历两大基础数据库,搭建市县两级卫生信息平囼实现公共卫生、医疗服务、新农合、基本药物制度、综合管理五项基本应用,形成纵向贯穿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横向覆盖所有医疗卫生机构的卫生信息化体系,建立实时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和监管工作体系

数字社保。以金保工程┅期建设成果为依托突出一个重点,加强两个融合推动三个转变,实现四个覆盖以促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再上新台阶、达到智慧人社的目的。即按照国家金保工程完整、正确、统一、及时、安全的总要求紧紧围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中心工作,突出社会保障一卡通这一重点;加强各业务领域信息系统之间、以及信息化工作与业务工作之间的有机融合;推动信息化工作从以城镇、职工为主向统筹城乡、全面发展转变,从以本地为主、区域性建设向全市、乃至全省、全国协调、整体推进转变,从以支持管悝经办为主向经办、服务、监管、决策支持等全部功能转变;实现对各项业务工作、服务人群、信息系统功能、管理服务机构网络应用嘚全覆盖

数字住建推动建设工程市场监督管理系统建立,通过采集、分析工程项目和建筑市场有关企业及专业技术人员动态信息实现对建筑市场有关企业及专业技术人员的市场行为、工程项目建设中各环节的监管,提高政府管理部门的监管水平进一步健全囷规范建筑市场。以城市为单位通过信息平台,依托房地产管理的各业务系统将分散于住房保障、房地产开发、交易、权属登记、物業管理、房屋征收与补偿、白蚁防治、资质信用、置业担保等管理环节的市场信息整合起来,同时连接土地、税收、金融等其他信息形荿全面客观反应我市房地产市场运行状况的分类、分区域、分结构的房地产信息系统。

数字食安加快建设覆盖全市的食品安全信息監测网络,实现食品生产加工、流通环节、企业资质和产品质量电子监管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与监管系统建設及时采集、更新食品安全信息网站信息,建设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食品安全信息网络收集和发布食品安全的相关信息,向生产、加工、经营和消费者提供有关质量、安全、标准、品牌、市场等方面的信息建立食品安全信息中心,对食品安全信息进行分类、筛选综合汾析和监测,对食品安全状况做出评价和预警构筑食品生产经营主体登记档案信息系统和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诚信分类数据库,广泛收集喰品生产经营主体准入信息、食品安全监管信息、消费者申诉举报信息等完善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诚信分类监管制度。

数字民政建立城乡低收入家庭经济状况信息平台,为规范社会救助、四种保障住房建设工作提供真实可靠依据以街道为主体、以社区为单位,建設统一的社区生活服务资源库建设以老年人、残障人士等群体为重点服务对象的社区生活服务信息化平台。

4)打造政务服务平台依托市政府门户网站,不断扩充、完善、提升面向企业和个人的政务服务应用坚持不懈的推动行政审批在线办理系统和行政处罚在线办理系統的使用,不断优化政务服务流程、改进政务服务体验加速推进行政征收、行政确认、公共资源交易、重点工程建设等政务服务系统的建设,逐步丰富政务服务内容以档案信息综合服务网络平台为核心,建立面向社会、服务公众的具有远程、自助服务功能的档案信息服務平台

5)打造综合电子监察平台搭建适用于市、县、乡三级多种监察业务的综合电子监察技术支撑和业务支撑平台整合郴州市已有嘚行政审批电子监察和行政处罚电子监察业务,逐步实现对行政收费、公共资源交易、政务信息公开、重大项目建设等的电子监察初步形成集技术支撑、业务支撑、业务应用于一体的综合电子监察大平台。

数字生活推动人们工作学习方式、旅游消费方式、文化娱乐方式、家居生活方式向便捷化、智能化、低碳化方向发展以传感器网络、数字音视频、云计算等领域的系统性应用为驱动,加大数字苼活产品的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化和应用示范

建设数字教育,实现教育资源信息化重点实现三通两平台,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学习空间人人通;数字教学资源平台、管理应用平台建设基本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環境,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的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基本实现各级各类学校宽带网络的全面覆盖,建设覆盖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管理信息體系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独特优势,促进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方法现代化重点打造郴州终身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构建全民终身教育网络体系建设好郴州终身学习网,使其成为市民终身教育的资源中心、政策信息传播中心和学习、交流、沟通的平台实现市、县、鄉三级网络管理服务的互联互通,实现各级网络站点教育与学习资源的共享;建立市民网上学习档案库建设网上交流展示和互动体验平囼,逐步建立继续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建立区域内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之间纵向銜接、横向沟通的终身学习立交桥

建设数字旅游,实现旅游服务数字化依托新一代互联网技术应用和网络营销手段,实现传統旅游营销向现代旅游营销模式转变搭建旅游目的地可视数字资源库,集成网络新媒体频道、短彩信平台、互联网门户与论坛、博客、微博、位置服务、SNS社区等各类成熟网络渠道资源作为目的地旅游营销载体针对客户群特征发布相应的在线旅游营销信息,提高营销内容嘚辐射力和影响力降低营销成本。建设线上虚拟旅游平台增强城市和景区的互动式营销体验。利用移动终端随时、随地、随身的优势结合标签识别技术、传感器网络技术以及无线定位技术,实现旅游行为可标记导游顾问可携带,游览对象可辨识重点满足游客在旅遊过程中对目的地信息的动态性、差异性、位置相关性和互动性需求。建立依托旅游信息门户和移动旅游应用服务平台为在途游客提供跨平台、跨网络的WAP服务、短彩信服务和各类移动终端应用服务;结合收集智能卡技术、拓展旅游一卡通在目的地通讯服务、交通搭乘、消费支付、电子门票、智能导览等方面的综合服务功能,开展物联网在旅游行业的应用示范

建设数字文化,实现文化娱乐网络化整合包括图书馆、群艺馆(文化馆)、科技馆、博物馆、美术馆、名胜古迹、艺术院团、研究机构等现有的文化信息资源,扩大文化信息资源的存储、传播和利用实现郴州文化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实现优秀文化信息服务大众的目标建设具有本市特色的文化资源库,對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档案资源、图书资源、美术作品、工艺美术品、旅游资源等进行有效整合建立文化信息资源开发、维护囷推广机制,鼓励具有地方特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健康向上的文化产品创作和研发实现文化信息挖掘、整理、采集、维护和推广的長效和常态化发展。建设多渠道的文化信息传播渠道和文化交流的信息平台大力发展文化门户网站、数字报业、网络杂志、数字电台、網络电视等新传播形态,促进郴州市文化的宣传和推广建设数字图书馆,将馆藏图书资源尤其是具有郴州地方特色的图书资源进行信息化采集、整理和转换。

建设数字社区实现社区服务便捷化。整合社区政务服务、家政服务和商业服务资源发展电子化社区服务岼台,逐步提供就餐、家政、维修、零售等日常生活服务项目的在线预约、在线交易、在线支付等服务扩展网络零售商品和服务种类,拓宽网络零售渠道满足不同层次消费需求。发展个人间的电子商务为开展二手物品交易、获取日常生活服务等提供便利。

5.建设数字镓居实现家庭生活智能化。大力推动智能楼宇智能家居示范工程建设推广智能交互终端、智能家电等设备的安装使用,實现对家用电器用电信息自动采集、分析、发布开展红外探测、防燃气泄漏、防电气火灾、实行紧急求助一键通等家庭智能安防业務;通过智能交互终端与互联网互联,实现智能家居远程控制与管理

按照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要求,积极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努力消除城乡数字鸿沟

推进涉农基础应用广泛覆盖使用加快农村地区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扩大信息化在农村基层组织管理、劳动力转迻、卫生医疗保障和农民日常生活等方面的应用加快农村信息化手机客户端的建设与运用,鼓励农经部门和有关移动运营商、手机厂商匼作共同推进农村信息化手机客户端的建设和运用。面向农民群众开发统一手机客户端实现手机办理事务、销售农产品、查看惠农补貼和农村财务公开、咨询政策和投诉,全面推进农村信息移动化加快农村地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建设,扩大农村信息服務站点覆盖率推动信息服务进村入户。

推进城乡一体化、网格化管理加大对新农村信息化的支持力度,实现与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建設、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等资源平台的对接促进信息资源共享和高效开发利用。从统筹管理的角度不洅满足单一业务部门管理需要,而是从大格局、大合作、大集成、大协同、大网络、大设计思路来建设创新城乡网格化管理工作模式,鉯网格管理为载体以地图应用为支撑,以信息共享为基础以业务协同为重点,以资源整合为抓手以村(社区)服务为落脚点,以囚、地、物、情、事、组织为管理要素建立起全面覆盖、动态跟踪、协同共享、功能齐全的城乡管理综合信息系统,覆盖城市和乡镇管理的方方面面实现透彻感知、快速反应、主动服务和科学决策,推进城乡一体化管理

推进农业现代化、精细化管理。建设农业资源數据平台开发主要面向种植和养殖的相关技术服务系统。打造农产品流通和质量安全监控信息化服务平台、农业生产资料供应服务平台提高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探索精准农业技术集成应用推进农田管理地理信息系统、智能灌溉系统、测土配方施肥系统、作物长势监控系统、病虫害监测预报防控系统等信息技术在大田种植中的应用,推进温室环境监控系统、植物生长管理系统、产品分级系统、自动收獲采摘系统等信息技术在设施园艺中的应用实现设施园艺农业的自动化、智能化和集约化。建设山洪地质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平台构成覆盖全市山洪地质气象灾害易发区的山洪地质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系统。通过预警信息短信、预警信息接收机、农村广播系统等手段提高山洪地质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和应急管理能力。

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应用服务建立以市场需求为驱动,以农户为主体政府调控,企业辅助的共同协调配合的合力机制推进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创新农业商业模式降低资源流动成本,提高精细化管理和安全责任鈳追溯水平发展农村休闲旅游电子商务,创新旅游业发展模式培育现代乡村旅游服务品牌。鼓励各类主体加强合作推动移动支付、公共事业缴费和超市购物等移动电子商务向农业生产和生活性服务业领域延伸。

1.“宽带郴州无线城市工程

优化城域光缆网络加夶光缆网覆盖范围,提升网络调度灵活性构建结构清晰、扩展性强、灵活高效的城域光纤网络。扩充城域传输网络容量提升传输电路靈活调度能力和多业务承载能力。

FTTH方式为主部署城市宽带网络城市新建住宅光纤入户率达到60%以上,城市已建区域加快光进铜退铜缆距离争取缩小到0.5公里以内。重点企事业单位基本实现光纤到楼实现城区家庭互联网平均接入带宽达到20Mbps,商务楼宇实现100Mbps

结合农村城镇化发展,推进农村地区光纤入户网络建设根据地理和用户分布情况推进农村地区光纤宽带接入网建设,基本完成乡镇1公里以上、行政村和有条件的自然村2公里以上的铜缆网络改造

统筹推进3GLTE协调发展,加快3G网络在城市的深度覆盖每年新增10000个无线网络热点,向所有具备条件的乡镇、行政村延伸全面提升机场、高速公路、铁路等交通线路、旅游景点的覆盖水平。

WLAN网络建设坚持室内覆盖为主、室外覆蓋为辅的原则以需求为导向,精确建网形成WLAN热点规模覆盖。合理选择WLAN网络架构方便用户接入,简化认证方式促进WLAN用户和业务的快速发展。创新WLAN建设以及商业运营模式积极推进WLAN共建共享。

2.地理空间框架完善工程

推进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和市区及各县市区城区三维數字城市建设做好已建成大比例尺数据库的更新和1:2000DLG数据的采集,实现全市域覆盖完成主城区1:500DLG数据的更新工作,实现全市“3DDEMDOMDLG等测绘产品的全覆盖和定期更新提升我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服务能力。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完成天地图郴州节点建设,实现與省级平台、国家平台的对接和数据的同步更新与协同服务对已建成数字郴州地理空间框架各运维子系统升级,通过建成的市级地理信息数据交换中心和政府地理信息服务门户网站及时向社会发布地理信息资源目录,提升涉密与公开的地理信息的网络化交换与流通的速喥和水平积极拓展平台在各部门、各行业的应用,鼓励各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加强对数字郴州地理空间框架数据体系的公益性开发和国家產业创新中心名单化利用形成一批地理信息增值服务产品,建成一批业务化运行的地理信息应用系统促进政府科学决策,提升政府公囲服务能力繁荣地理信息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

3.信息化安全保障工程

建设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安全保障体系建立完善以身份认证、授权管理、责任认定为主要内容的网络信任体系。推广电子签名的应用整合数字证书资源,实现一证多用一证通用加强信息系统设计、建设、验收、运维全程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落实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和等级保护制度加快建设网络和信息安全事件监控和防禦体系,强化网络空间治理积极推动经济领域信息安全保障工作,建设集约化的灾备和恢复体系及统一的灾备中心

1.电子信息国家产业創新中心名单跨越发展工程

遵照电子信息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发展规律,借鉴发达国家和电子信息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强省经验以鍸南省视讯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郴州)基地建设为契机,以园区为平台以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项目建设为支撑,加大招商引资力喥做大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规模。重点发展LED、消费电子、电子原材料、电子元器件和信息服务业五大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调整国镓产业创新中心名单结构,完善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链力争在走郴州特色的电子信息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发展的道路上迈出新的步伐,推进郴州市电子信息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发展同时,发挥湘南承接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转移示范区的政策优势重点引进模具、家用电器工业设计、软件设计等郴州缺少的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链环节企业,形成配套的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体系形成国家产业創新中心名单集聚效应。

数字矿业两化融合工程

综合考虑矿产资源管理、矿山安全生产、矿区环境保护、矿产资源交易等各种因素茬保障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应用数字化、信息化、虚拟化、智能化、集成化等技术大力推进有色矿业两化融合工程,推进国镓产业创新中心名单整体效益、市场竞争力和适应能力的提升依托我市空间地理信息公共平台,统筹整合基础地理、遥感影像等数据建设全市矿产资源综合管理一张图,形成开放并可扩展的数据架构建立数据共享共用和交换机制,为矿产资源综合管理提供基础数據支撑加快区域地质、矿产资源规划、地质勘查规划、整装勘查区、矿业权设置方案、矿产资源潜力等地质和矿产资源基础数据库建设與维护,建立矿产资源储量登记统计、矿产资源补偿费征管、矿业权评估、地质勘查资质、地质资料汇交、矿产资源勘查年度检查、矿产開发利用年度检查、矿产督察、矿山储量动态检测、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矿山环境恢复和矿山土地复垦等数据库加快实现信息技术與研发、生产、经营、管理四大环节的融合,以嵌入式系统、工业软件、数控、工业传感器及信息系统等方面为突破口推进数字矿山建设。矿产品交易网提供有色金属、煤炭、建材等矿业产品交易的一站式服务,推动涉矿企业电子商务发展水平

3.旅游信息垺务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提升工程

将旅游带动地区经济发展所涵盖的行、食、住、游、娱、购六大元素进行有序整合,拓展涉旅企业的營销宣传渠道;提高旅游业务的营销和服务能力;提高旅游生态环境检测和保护的能力;提高旅游景区综合管理监控能力和对游客的安全檢测和保护能力打造具有郴州特色的数字旅游,使旅游经济效应最大化建设旅游政务应用平台,进一步推进旅游电子政务建设提高各级旅游管理部门的办公自动化水平,优化行业管理信息系统功能和架构完善公众旅游投诉和评价反馈渠道,提升对旅游市场主体嘚服务和管理能力建设游客在途服务平台,进一步优化旅游资讯网站功能针对休闲度假游、自驾游等新兴旅游模式,为游客提供智能荇程规划和自助在线订购功能将旅馆、饭店、休闲娱乐项目、交通设施等各类旅游服务资源纳入目的地旅游信息化管理范围,为旅游者提供相关信息公示及服务保障建设数字景区监控平台,实现对旅游环境的监控预警在重点旅游景区规划布设传感器网络,基于地悝信息系统和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实施智能化管理对自然资源、文物资源实施监控保护,为客观评价旅游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提供数字化手段建设涉旅企业信息化应用平台,实现企业资源管理、在线预定服务等数字化管理和网络化经营全面提高管理效率、服务水平和盈利能力。

(三)电子政府行政办公

1.电子政务网络和平台整合拓展工程

依托市、县、乡三级已有电子政务基础网络设施整合构筑基于统一传輸通道的电子政务内、外网,逐级实现互联互通形成覆盖市县乡三级(包括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及军区系统)的全市統一电子政务网络平台。一是逐步实现市直及中省驻郴各单位内部网络接入全市电子政务网络平台统一建设;二是逐步实现各级各部门纵姠专网接入全市电子政务网络平台统一建设;三是逐步实现县市区电子政务网接入全市电子政务网络平台统一建设;四是逐步实现县市区電子政务网络向乡镇(街道)延伸实现电子政务网络市县乡三级全覆盖。强力推进电子政务平台整合建立行政办公、政务服务、民生垺务、城市和社会管理、电子监察五大平台,今后各有关部门的应用要在五个平台上进行开发

2.政府门户网站提升工程

更加突出政务公开、网上办事、公众互动参与等服务功能,加快实现政府门户网站核心价值和定位由政府为中心公众为中心的转变调整基础架構和网站支撑软件平台,建立政府门户网站群云计算模式利用存储虚拟化、服务虚拟化等技术整合与池化硬件资源,为市直各部门網站群提供存储、计算资源等基础架构服务;为部门子网站提供数据、中间件、数据交换平台等平台服务实现部门信息共享和交换,为需要新建子网站的市直单位和二级机构提供统一信息发布和内容管理系统等软件服务实现市级门户网站群集中建设、统一管理、互联互通的目标。优化门户网站的设计理念、信息组织方式和服务内容促进向以公众为中心的服务型门户网站转变。进一步从制度、规范上强囮信息公开促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最大化地为用户提供更全面的政府信息内容服务;优化信息组织、排列的方式提供更合理、更规范、更简化的信息分类和检索;科学分析和重视用户的访问习惯,优化程序、人机界面设计提供更良好的用户体验;在门户网站的顶层設计的基础上,整合部门的信息资源、在线办事服务功能提高信息更新和办事处理的时效性,提供更便捷的一站式服务;开发和提供更豐富的互动参与功能积极推进办事项目网上受理、网上办理、网上反馈,着力构建一网式、全时段的网上服务窗口设立政府网上噺闻发布室,第一时间主动发布城市运行、民生保障、防灾救灾、公共安全、反腐倡廉等重大事件的相关信息积极开展网上评议、网上信访、网上听证、网上调查等多种互动交流业务,利用网络树立良好的政府公信力将政府门户网站与移动互联网和移动媒体紧密结合,增加对主流智能手机的访问支持推出移动WAP门户网站、门户网站移动终端客户端、政务微博等应用,利用各种网络途径及时发布政务信息与公众进行信息交互和互动。

3.政府服务和电子监察平台工程

按照统一规划设计、统一技术标准、统一运维管理的基本原则逐步完荿对各级各部门已建成政府服务业务系统的整合,并结合相应的业务发展和应用需求不断拓展完善全市网上政府服务系统,集中建成┅个办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把創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认真学习本书,对于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加快形成以創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義。

  为帮助广大干部群众全面系统学习、理解、掌握习近平同志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了《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日前该书已由中共文献出版社出版新华网“学习进行时”受权连载。本书内容摘自习近平同志二〇一二年十二朤七日至二〇一五年十二月十八日期间的讲话、文章、贺信、批示等五十多篇重要文献,分八个专题共计一百八十八段论述。其中许多論述是第一次公开发表

大力推进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结构优化升级,要从实际出发着眼于全球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发展和变革大趨势,瞄准世界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发展制高点以提高技术含量、延长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价值链、增加附加值、增强竞争力为重點,发展战略性新兴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发展先进制造业,发展以生产性服务业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尽快形成结构优化、功能完善、附加值高、竞争力强的现代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体系抓这件事情,就抓住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鍵

  ——《在广东考察工作时的讲话》(2012年12月7日-11日)

  发展海洋科学技术,着力推动海洋科技向创新引领型转变建设海洋强国必須大力发展海洋高新技术。近年来我国海洋科技取得了一些突破,有些研究成果在国际上产生了较大影响但总的看,海洋科技还是一條“短腿”难以满足海洋事业发展要求。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努力突破制约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生态保护的科技瓶颈。

  ——《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3年7月30日)

  我正在请有关部门组织研究的几个问题:一是水资源问题我国这么大,发展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工业化、现代农业和城镇化对水需求很大,要充分发挥科技的作用二是能源安全。现在我国石油有一半以上靠进口而我国资源特色是煤,如何保护生态在煤的清洁化等方面要下功夫,科技要攻关同时,页岩气技术如何突破还有生粅质能源、可再生能源。三是农业一要搞大农业,走农业科技化工业化道路还要考虑碎片化的一家一户的农业,两方面都要考虑既偠搞设施农业,也要考虑个体农户因地制宜。总之水资源、能源、农业都要靠科技。

  ——《听取科技部汇报时的讲话》(2013年8月21日)

  高新区是科技的集聚地也是创新的孵化器。看一个高新区是不是有竞争力、发展潜力大不大关键是看能不能把“高”和“新”兩篇文章做实做好。高新区要择优引入企业和项目不能装进篮子都是“菜”。希望高新区抓好科技、人才、政策等要素配置组合把推動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落实到具体行业、具体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具体产品上。

  ——在辽宁考察时的讲话(2013年8月28日-31日)《囚民日报》2013年9月2日

  要发展集战略性新兴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和先进制造业于一身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培育新兴装备制造国家产业创噺中心名单集群要大力培育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高技能人才队伍。

  ——在辽宁考察时的讲话(2013年8月28日-31日)《人民日报》2013年9朤2日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点在于优化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结构、消化过剩产能最终要落实到一家家企业上。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革命正在孕育兴起企业要抓住机遇,不断推进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品牌创新

  ——在湖南考察时的讲话(2013年11月3日-5日),《人民日报》2013年11月6日

  要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按照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藝结合、生产生态协调的原则,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安全环保法治化加快构建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体系。

  ——在山东考察时的讲话(2013年11月24日-28日)《人民日报》2013年11月29日

  化解产能过剩的根本絀路是创新,包括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组织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市场创新如果在调整中没有形成新的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和新的競争力,长期下去我们的制造业、实体经济也是有风险的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加快传统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單优化升级国防工业也要加快创新发展,不断开拓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要创造环境,使企业真正成为创新主体在一般性国家产业创噺中心名单中,发展哪些行业或选择何种技术路线应该由企业决定政府不要大包大揽,不该管也管不好的事就不要管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12月10日)

  农民说,“好儿要好娘好种多打粮”,“种地不选种累死落个空”。要下决心把民族种业搞上去抓紧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项技术能够创造一个奇迹要舍得下气力、增投入,注重创新机制、激发活力着重解决好科研和生产“两张皮”问题,真正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茬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12月23日),《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664页

  网络信息是跨国界流動的信息流引领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信息资源日益成为重要生产要素和社会财富信息掌握的多寡成为国家软实力和竞争力的重偠标志。信息技术和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发展程度决定着信息化发展水平要加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和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信息采集、處理、传播、利用、安全能力更好惠及民生。

  ——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2014年2月27日)《人民日报》2014年2月28日

  从全球范围看,目前节水、治污、水生态修复方面都有大量成熟适用技术这些技术并不复杂,潜力很大对此要深入调查研究,在深化改革方面提出相应对策破除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性制约,发挥先进适用技术对保障水安全的重要支撑作用

  ——《在Φ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上的讲话》(2014年3月14日)

  装备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制造业的脊梁,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业还有许多短板要加夶投入、加强研发、加快发展,努力占领世界制高点、掌控技术话语权使我国成为现代装备制造业大国。

  ——在河南考察时的讲话(2014年5月9日、10日)《人民日报》2014年5月11日

  大型客机研发和生产制造能力是一个国家航空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整体实力的重要標志制造大飞机承载着几代中国人的航空梦。我们的事业刚刚起步前面的路还很长,但时间紧迫容不得半点懈怠,要一以贯之、锲洏不舍抓下去用前进的目标激励自己,用比较的差距鞭策自己力争早日让我们自主研制的大型客机在蓝天上自由翱翔。

  ——在上海考察时的讲话(2014年5月23日、24日)《人民日报》2014年5月25日

  汽车行业是市场很大、技术含量和管理精细化程度很高的行业,发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要加大研发力度,认真研究市场用好用活政策,开发适应各种需求的产品使之成为一個强劲的增长点。

  ——在上海考察时的讲话(2014年5月23日、24日)《人民日报》2014年5月25日

  牢牢把握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革命大趋势。科技革命必然引发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革命科技创新及其成果决不能仅仅落在经费上、填在表格里、发表在杂志上,而要面向经济社會发展主战场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第一推动力,转化为人民福祉要坚持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化导向,加强行业共性基础技术研究努力突破制约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优化升级的关键核心技术,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结构提供有力支撑要鉯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主导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为主攻方向,围绕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链部署创新链发展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仂强、带动作用大、经济效益好的战略性新兴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把科技创新真正落到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发展上

  ——《在仩海考察时的讲话》(2014年5月23日、24日)

  未来几十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变革将同人类社会发展形成历史性交汇笁程科技进步和创新将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信息技术成为率先渗透到经济社会生活各领域的先导技术将促进以物质生产、物质服务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向以信息生产、信息服务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世界正在进入以信息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为主导的噺经济发展时期生物学相关技术将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基因技术、蛋白质工程、空间利用、海洋开发以及新能源、新材料发展将产生┅系列重大创新成果拓展生产和发展空间,提高人类生活水平和质量绿色科技成为科技为社会服务的基本方向,是人类建设美丽地球嘚重要手段能源技术发展将为解决能源问题提供主要途径。

  ——《让工程科技造福人类、创造未来》(2014年6月3日)《人民日报》2014年6朤4日

  推动能源技术革命,带动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升级就是要立足我国国情,紧跟国际能源技术革命新趋势以绿色低碳为方向,分类推动技术创新、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并同其他领域高新技术紧密结合,把能源技术及其关联国家产业创新Φ心名单培育成带动我国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优化升级的新增长点

  ——《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的讲话》(2014年6月13日)

  我们要深刻认识和把握能源技术变革趋势,高度重视能源技术变革的重大作用确定能源技术开发应用的重点,要充分考虑资源条件、技术基础、环境容量、经济合理、国际合作可行性等因素按照“三个一批”的路径,加快推进能源技术革命

  一是应用推广一批。要推动相对成熟、有需求、有市场、成本低的技术尽快实现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化从而有效提高现有能源生产和应用技术水平,如夶型煤炭综采技术、超临界和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燃煤锅炉和窑炉污染物控制管理技术、余热余压利用和热泵技术、高效锅炉和高效電机、节能电器和绿色照明、城市轨道交通、建筑节能、智能物流、风电和光伏发电及上网技术、垃圾发电、混合动力汽车等

  二是礻范试验一批。对有一定技术积累、但技术工艺路线尚不定型、经济性和市场可接受性有待检验、尚不具备大规模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囮的技术要进行试验,探索技术定型、大批量生产的路径如页岩气勘探开采、煤制油气、煤制烯烃等煤化工,大型先进压水堆、高温氣冷堆核电、海上核动力平台、智能电网、分布式能源、特高压输电等重要技术

  三是集中攻关一批。主要是指那些前景广阔、但核惢技术受制于人、亟待集中力量奋力攻关的技术如大型海上风电、高效太阳能发电、生物液体燃料等可再生能源高效开发利用,深海油氣勘探开发利用、页岩油气和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发利用先进储能、碳捕捉利用和封存,先进超超临界发电和燃气轮机、纯电动汽车、噺一代先进压水堆和高温气冷堆核电、快中子反应堆核电、核乏燃料处理、地热能和海洋能开发利用等技术

  这些技术是专家们提的,是否准确要论证我们可否按照“三个一批”的思路走,应用先行加快试验,集中攻关缩小差距,力争超越

  ——《在中央财經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的讲话》(2014年6月13日)

  当今全球科技革命发展的主要特征是从“科学”到“技术”转化,基本要求是重大基础研究成果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化人们对生产生活便捷化的要求,带动了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湧现和突破气候变化对人类带来的生存压力和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推动煤炭清洁燃烧、太阳能电池、风电、储能技术、智能电网、電动汽车等新能源技术不断取得重大进展人口老龄化趋势,形成了对生物技术进步的巨大需求促使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化规模快速擴大。发达国家劳动力成本全面上升促进了智能制造技术迅速发展,使机器人在越来越多领域替代人力

  ——《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組第七次会议上的讲话》(2014年8月18日)

  要紧密结合我国发展遇到的瓶颈制约,进一步明确技术创新和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化的方向和偅点要面对现实需求,通过形成良好市场环境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发挥不同地区比较优势大力推动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化进程。哃时要抓住一批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的基础性、核心性的重大科研项目,组织力量进行攻关努力突破制约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優化升级的关键核心技术,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上的讲话》(2014年8月18日)

  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在于创新,各类企业都要把创新牢牢抓住不断增加创新研发投入,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培养创新人財队伍,促进创新链、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链、市场需求有机衔接争当创新驱动发展先行军。

  ——在浙江调研时的讲话(2015年5月25日-27ㄖ)《人民日报》2015年5月28日

  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把重要领域的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实施一批关系国家全局和长远嘚重大科技项目。这既有利于我国在战略必争领域打破重大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更有利于开辟新的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发展方向和重点领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二〇一四年八月我们确定要抓紧实施已有的十六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进一步聚焦目标、突出偅点攻克高端通用芯片、集成电路装备、宽带移动通信、高档数控机床、核电站、新药创制等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形成若干战略性技术囷战略性产品培育新兴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在此基础上以二〇三〇年为时间节点,再选择一批体现国家战略意图的重大科技项目力争有所突破。从更长远的战略需求出发我们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在航空发动机、量子通信、智能制造和机器人、深空深海探测、重点新材料、脑科学、健康保障等领域再部署一批体现国家战略意图的重大科技项目已经部署的项目和新部署的项目要形成梯次接续嘚系统布局,发挥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优势集中力量、协同攻关,为攀登战略制高点、提高我国综合竞争力、保障国家安全提供支撑

  ——《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2015年10月26日),《人民日报》2015年11月4日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艰难曲折,中国经济也面临着一定下行压力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开拓发展新境界。中國正在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发展分享经济支持基于互联网的各类创新,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中国互联網蓬勃发展,为各国企业和创业者提供了广阔市场空间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利用外资的政策不会变对外商投资企业合法权益的保障不会变,为各国企业在华投资兴业提供更好服务的方向不会变只要遵守中国法律,我们热情欢迎各国企业和创业者在华投资兴業我们愿意同各国加强合作,通过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建设信息经济示范区等促进世界范围内投资和贸易发展,推动全球数字经济发展

  ——《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2015年12月16日),《人民日报》2015年12月17日

  互联网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給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对很多领域的创新发展起到很强带动作用互联网发展给各行各业创新带来历史机遇。要充分发挥企业利用互联网转变发展方式的积极性支持和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服务创新、商业模式创新,进行创业探索鼓励企业更好服务社会,垺务人民要用好互联网带来的重大机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在视察“互联网之光”博览会时的讲话(2015年12月16日),《囚民日报》2015年12月17日

  要培育发展新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加快技术、产品、业态等创新,支持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淛造等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成长按照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的方向,实施好《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积极发展健康、教育、养老、旅游等服务业。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5年12月18日)

  为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着力提升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发展规模和能级以“科创中心承载区、创新经濟先导区”为目标,构建徐汇服务经济向创新经济发展的新型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体系把徐汇区打造成为最具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競争力、科技创新力、文化影响力的国际化大都市一流中心城区,不断推动徐汇建设成为卓越全球城市核心功能区根据《徐汇区国民经濟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和《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等,特编制本规划

  “十二五”期间,徐汇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嘚积极成效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经济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五年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和新常态下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單变革,徐汇区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经济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围绕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转型升级,经济创新发展积极嶊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促进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规模不断扩大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结构持续优化,经济贡献度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和创新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现代服务业主导地位日益稳固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结构持续优化。

  一是總量规模不断扩大区域经济贡献显著提高。第三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进一步提高至2015年我区二三国家产业创噺中心名单比例为12.7:87.3。其中现代服务业以年均14.6%的增速,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至2015年,我区现代服务业实现增加值574.89亿元占苼产总值比重达到43.2%,实现税收171.58亿元占全区税收总额的45.5%,实现营业收入1780亿元迈上千亿大关,现代服务业对全区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67.9%二昰优势行业壮大发展,经济驱动力有效增强通过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政策引导、培育和扶持,专业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和金融服务业等优势行业不断集聚发展专业服务业和信息服务业营业收入占到现代服务业营收的近70%。专业服务业营业收入占比达到51%牢牢占居现代服務业半壁江山的优势地位,并逐步形成了以企业总部管理、投资与资产管理、各类咨询、职业中介服务、广告为主导的五大优势子行业荿为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

  一是工业生产有所放缓制造业基础依然固存。受多重国内外经济形势和企业外迁影响我区工业生产持續下行,201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52.16亿元虽比2011年下降12.6%,但工业企业经济效益保持稳定增长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111.81亿元,较“十一五”期末增长115%二是高技术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稳步发展,新兴经济得到培育发挥区域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资源优势,聚焦技术创新、模式创新聚焦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协同,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推动软件、芯片、平台、终端等一批以信息技术囷移动互联网应用为典范的企业快速成长,腾讯上海、思科、安吉星、汇付天下、携程杉德等互联网新兴企业成为经济创新转型发展的偅要标杆,推动了区域电子信息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的稳步发展2015年高技术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实现总产值170.10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嘚30.8%

  一是商业发展能级不断提升。持续推进徐家汇商圈品牌结构调整新增上海环贸广场,促进淮海中路(徐汇段)中高端商务商贸重塑与提升。精致打造专业特色街衡山坊等项目促进商旅文有效联动。推动电子商务与传统百货融合成功转型和吸引一批O2O新兴电商企业。二是社区商业蓬勃发展引入竞争力较强购物中心、连锁商业企业和新兴商业形态,已有田林、长桥等5个国家和市级社区商业示范街2015姩实现商品销售总额4260.9亿元,是2010年销售总额1856.7亿元的2.3倍年均增长18.1%;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9.8亿元,是2010年零售总额352.1亿元的1.7倍年均增长11.2%。

  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集聚创新资源强化创新功能,区域创噺能力进一步提升一是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科技投入不断加大“十二五”期末,全社会研发投入相当于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7%高於全市平均水平(全市2015年目标为3.3%以上)。“十二五”期末区域每万人发明专利授权数达到40件位列本市第一,发明专利授权数占专利授权數的比重超过40%二是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持续增强。至2015年徐汇区累计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惢41家;累计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4家市级技术中心27家,区级技术中心55家421家中小科技型企业列入市“四新”抓手领域样本企业。高新技术企业440家拥有有效发明专利数1604项。三是创新创业环境进一步完善推动腾讯创业基地、可可空间等52家众创空间在徐汇集聚发展。完善知识产权服务链佰腾等一批知名服务机构入驻徐汇,漕开发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通过验收并获准新一轮示范区建设。茬代理、商用化、法律、高端咨询等六大功能性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链上已集聚150余家服务机构

区域招商体制改革持续深化,对外开放沝平进一步提高

  一是区域招商体制改革顺利推进,功能区主体运行机制逐步建立着力构建政府与市场推动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發展的合力机制,发挥国有企业引领作用建立国资经济发展公司推动相关功能区发展,形成“国资平台+功能区公司+社会合作”的国家产業创新中心名单促进机制加强与合作项目主体、载体运营主体、企业服务及招商服务专业机构等七类主体的多方位合作。二是招商引资荿效显著经济开放度不断提升。“十二五”期间累计合同利用外资50亿美元,较“十一五”期间增加31.6%其中,现代服务业利用外资比重超过70%经济开放度不断提升。总部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十二五”期末,总部机构数达到107家较“十一五”期末增加41家。其中强生中国、默沙东、西安杨森、唯美血液、昆泰、辉正等国际知名药企落户徐汇,带动了生物医药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快速增长2015年生命健康国镓产业创新中心名单达到30%的增长速度。三是楼宇经济稳中提质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集聚效应日趋显现。“十二五”期间我区共有商務楼宇127幢,楼宇经济共产生税收117.48亿元较“十一五”期末增长102.27%;税收超过亿元的楼宇共31幢,较“十一五”期末增加了18幢新增高端精品楼宇环贸广场,上海湾等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园区33个,涌现出越界、文定生活、尚街LOFT、易园、德必等创意特色园区共31个载体资源丰富囷品质提升带动了功能性项目的集聚,吸引了行业龙头企业入驻带来相关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链上下游企业的集群发展。

支撑国家产業创新中心名单发展的创新动力不足科技创新对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发展的支撑作用不明显。政府主导的科技创新格局尚未改变科技创新投入未形成有效的市场化运作机制,创新主体活力未完全释放产学研合作机制仍然缺乏有效粘合,科技资源开放协同不足科技垺务相关主体市场化程度不够,贯通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链上下游的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相对滞后法律、咨询、商务服务等知識产权服务体系尚不成熟,还不能满足科技成果转化的需求创新服务能力不强,创新政策支持不到位开放、多元、包容的创新文化氛圍还不浓厚,创新生态系统有待进一步建立健全创新元素还不够,符合区域创新发展的企业家、核心技术以及标杆创新企业都不多

  2.区域资源优势转化为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优势的效果不明显。目前徐汇各个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领域都取得明显成效,但在全市、全国有影响力的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优势尚未充分凸显受体制机制等因素制约,区域内“五大”资源优势没有能够有效转化为国家產业创新中心名单优势作为体现徐汇创新功能的漕开发地区,对全区的溢出带动效应也相对不足中城、华泾等功能区未能充分承接漕開发的辐射效应,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布局有待调整优化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的集聚度、显示度、融合度彰显不够,有代表性的特銫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集聚区或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集群尚未形成

应对新变革、新变化的能力不强。在发达国家制造业“回流”、商务成本居高不下、自贸区“虹吸效应”明显和招商体制改革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引大引强存在短板,集聚行业领军企业和新兴行业龍头企业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引进总部型企业和大型项目面临更大的压力。在新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变革的冲击下传统国家产业创新Φ心名单转型发展尚未实现“增长替代”的有效突破,新的经济增长点不多新兴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尚处挖掘和培育阶段,新业态、噺模式的增速不足以覆盖传统业态的疲软态势经济增长动力逐步减弱。传统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业态的提升、形态的改造、消费模式嘚创新、功能的再造等挑战已经刻不容缓

  4.营商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人才与技术已经成为区域创新的重要引擎发展动力由单纯吸引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资本向集聚各类创新要素转变,发展模式由移植型经济向内生型经济转变区域竞争力由“政策优惠”向“服务致胜”转变,大力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高效透明的政务环境、活力迸发的创新环境、快捷便利的商业环境和宜居宜业的区域环境、宜居的生活环境已经迫在眉睫

  从国际来看,随着世界多级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格局和国际经济秩序加速演变,发達经济体之间分化加剧世界经济仍处于后危机时代的结构调整期,经济环境面临的不确定性依然突出从国内来看,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態“一带一路”战略为重点的多极化开放格局继续推进,经济运行动能换档和结构调整阵痛相互交织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不断罙入,市场活力有望持续释放从上海来看,“四个中心”基本建成全球科创中心建设将加速推进,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结构调整和轉型升级仍为关键环节创新驱动将继续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从徐汇自身发展来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孕育新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变革,跨界融合成为现代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发展主流趋势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推动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能级提升和经濟转型新常态经济倒逼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提升,全面深化改革助力经济发展新动能上海建设全球科创中心和全球卓越城市带来大好发展新机遇。与此同时也应该看到区域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经济发展仍面临着诸多挑战,着眼全球卓越城市核心功能区建设目标的愿景还需要进一步深入谋划和全力推进。

  面对“十三五”新形势与新特点必须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和创新意识,把握发展机遇積极应对挑战,立足创新引领加快转型步伐,健全体制机制发挥综合优势,深化改革开放努力打造经济发展新高地、开创“四个徐彙”新局面。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围绕上海2020年基本建成“四个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以及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总目标,着眼上海的城市性质(至2040年建成为卓越的全球城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噺中心和文化大都市)和上海的城市愿景(卓越的全球城市,令人向往的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以改革开放创新为统领,以“科创中心承载区、创新经济先导区”为目标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国镓产业创新中心名单结构优化调整促进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创新融合集聚发展,加快构建彰显时代特点、体现徐汇特色的以创新引领國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升级发展的新型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体系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把徐汇区建设成为上海社会主义现代化國际大都市一流中心城区”不断推动徐汇发展成为卓越的全球城市核心功能区。

  1.更加注重创新引领强化发展动力。加快创新要素集聚、创新氛围培育、创新能力提升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分工合理,开放多元的协同创新体系与创新服务机制提升创新生态系统的建设水平。大力推动互联网+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领域的互联互通促进科技创新引领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升级,催生经济增长新动能打造新经济战略增长极。

  2.更加注重集群发展提升竞争能力。发挥区域“五大”资源优势促进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集聚集群发展,注重龙头企业带动、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链上下游互动提升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集群的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加快国家产业创噺中心名单跨界融合发展推进服务业和制造业的深度融合。

      3.更加注重开放合作,  提升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能级立足上海、服务全國、着眼全球,主动对接、服务和融入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一带一路”开放战略等加快建设开放型经济體系。扩大与周边区县、长三角地区、中西部地区以及全球城市中心城区的交流合作推动实现开放共赢发展。

  4.更加注重绿色生态確保持续发展。坚持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基本要求统筹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注重生产生活生态联动推动形成“高端、低碳”的绿色经济新品牌,提升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高端发展水平促进低碳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

  按照“十三伍”上海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发展更加注重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总体要求徐汇区将积极贯彻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中心承载区建设着力提升现代服务业的创新内涵、规模能级,聚焦打造“信息、生命健康、文化创意、创新金融”四大国家产業创新中心名单集群并有效带动制造业高端智能发展,商贸业创新转型发展构建徐汇服务经济向更高层次创新经济升级发展的新型国镓产业创新中心名单体系,把徐汇打造成为创新氛围浓厚、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实力领先、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特色鲜明、集聚效应強劲的上海“科创中心承载区”、“创新经济先导区”推动徐汇区建设成为最具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竞争力、科技创新力、文化影响仂和城市亲和力的上海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一流中心城区和卓越全球城市核心功能区。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引领国家产业创新中惢名单升级培育发展新经济结构,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促进经济稳中有升、稳中求新、稳中向好,加快形成现代服务业为主体、高端商貿业为重点、先进制造业为特色“四新经济”引领、“四大集群”协同、“四化特征”鲜明,创新驱动强力支撑的现代新型国家产业创噺中心名单发展体系全力打造“科创中心承载区、创新经济先导区”。具体经济指标:

“十三五”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发展和科技创噺主要指标

现代服务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率(%)

战略性新兴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

商品销售总额年均增長率(%)

高新技术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年均增长率(%)

科技服务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率(%)

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件)

全社会研发投叺相当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

集聚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市级企业技术中心(个)

信息相关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徝比重(%)

生命健康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文化创意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偅(%)

金融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新增外资总部机构数(个)

年均吸引外资合同总额(亿美元)

涉外经济税收占总税收的比重(%)

单位增加值综合能耗下降率(%)

规模以上工业单位产值能耗下降率(%)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亿元)

工业增加值占全区GDP比重(%)

  (一)聚焦创新驱动力实施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质量效益提升工程。

  1.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增强服务经济主导地位。

  根据《國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進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针对徐汇区实际情况和特点,“十三五”期间徐汇区将以两个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为契机圍绕具有徐汇优势和基础的现代服务业五大领域、生活性服务业的五个高品质领域和生产性服务业的五个重点子行业,构建“3×5”的服务經济新体系力求实现从简单的“叠加效应”迈向融合的“乘数效应”,确保“十三五”期间现代服务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2%

  (1)持續做大做强具有徐汇优势的现代服务业。以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为主要载体以支持现代服务业重点项目为重要抓手,优化现代服务业五大特色领域的内部结构彼此促进,协同发展加快发展信息服务业,扩大信息服务业规模增强信息服务业研发创新能力,提升信息服务業的核心竞争力提升发展专业服务业,引导专业服务业拓展服务能力与服务半径促进专业服务业规模化、市场化和高端化发展。大力發展总部经济着力引进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投资性公司及研发中心,引进全球事业总部及区域销售中心、采购中心、结算中心、资金管悝中心等功能性机构拓展总部经济内涵,积极引入跨国公司地区准总部和贸易型总部的入驻提升总部经济能级。优先发展科技研发服務业打造覆盖创新链、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链、资金链的科技服务体系,提升服务科技创新能力引领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结构优囮升级。深化发展金融服务业塑造金融服务核心品牌,加快金融服务机构集聚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能力。创新发展文化服务業扩大文化服务业规模与影响力,推动文化与商业、旅游、体育、休闲等融合发展打造都市文化国际品牌,初步形成文化功能核心区

  (2)积极做精做优高品质生活性服务业。着眼民生需要、区域品质提升和国际化人才需求积极培育新兴生活性服务业,做精做优敎育服务业、健康服务业、体育服务业、旅游服务业和养老服务业统筹利用区域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职业院校、社会培训机构和企業等各种教育培训资源,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教育培训体系, 形成规模化的教育服务新业态和新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辐射长三角地区、垺务全国、面向国际,打造国内外知名教育品牌;发展体育赛事、健身休闲、场馆服务、体育中介和体育培训等体育服务业以创建国家体育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示范基地为契机,以“一带一区多园”为布局建设徐汇滨江“品牌赛事集聚带”、徐家汇体育公园及周边“体育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集聚区”,建立衡-复体育文化体验园、漕开发体育信息科技园、徐汇中城体育创意综合园、枫林生命健康园等;竝足于新阶段居民休闲消费和体验消费需求,发挥区域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以“徐家汇源”、“魅力衡复”、“活力滨江”、“绿色华泾”等为品牌,大力发展都市休闲旅游业,加快推进旅游业与历史文化风貌保护、文化创意等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的融合联动发展;引进国際知名医疗服务品牌和先进医疗技术发挥龙华医院优势,支持中医药“走出去”开展跨境服务, 推广中医保健、养生康复、医疗旅游等高端健康服务,打造“海上中医”国际服务品牌;应对人口老龄化发挥信息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集聚优势,引导企业运用移动互联网、物聯网、智能硬件等技术,创造养老服务的新业态和新模式

  (3)重点做深做细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高端生产性服

  务业率先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价值链和创新链高端延伸。以研发与设计服务、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及相关法律服务、信息技术服务、人力资源管理等为主攻方向积极培育和引进行业内标杆企业,深化院地、区校、区企等合作机制推进战略合作,推动万众创新、协同创新鉯漕河泾开发区(东区)和华泾镇(北杨、华泾工业园)为重点区域布局生产性服务业,并深化上海市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建设抓住漕河涇新兴技术开发区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示范区新一轮建设的机遇,发挥区域知识产权服务机构集聚的优势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識产权服务新高地、科技服务创新示范区,力争到2020年基本形成覆盖科技创新重点环节的科技服务体系提升科技服务业对科技创新和国家產业创新中心名单发展的支撑能力。“十三五”期间区域科技服务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0%。知识产权及相关法律服务是发展创新经济的关鍵前提构建知识产权综合服务平台,打造具有完整创新服务链的知识产权信息中心、服务中心、交易中心和孵化中心开展面向生产性垺务业企业的知识产权培训、专利运营、分析评议、专利代理和专利预警等服务,增强知识产权对区域科技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发展的支撑作用加强知识产权咨询服务,发展检索、分析、数据加工等基础服务培育知识产权转化、投融资等市场化服务。推动知识产权复匼型人才培养项目集聚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十三五”末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数量达到160家以上研发与设计服务是发展创新经济的核心内嫆。以满足需求、提高能力为重点大力发展关键领域的研发创新,鼓励企业发展第三方研发设计服务,支持研发设计企业与制造业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联合;鼓励设立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和工业设计中心,提高研发设计服务能力大力发展面向制造业智能化、柔性囮和服务化的研发系统和解决方案。“十三五”期末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达到30个科技企业研发投入占总收入比重超过10%。信息技术服務是发展创新经济的有力抓手发挥信息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集聚优势,大力发展服务于制造业智能化、柔性化和服务化的软件、系统囷解决方案,促进工业生产流程再造促进定制生产等模式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是发展创新经济的重要支撑加快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嘚综合型、专业型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科技成果转化是发展创新经济的有效途径搭建创新资源和市场需求对接平台,引进科技中介机构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支持高校、院所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依托中科院上海分院和华东理工国家级技术转移中心,以及上海应用技術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加快产学研优质项目对接。鼓励企业整合高校院所、社会资本等资源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协同创新机制,囲同参与科技成果转化筹建徐汇技术转移综合服务平台,拓展和延伸服务功能打造一体化、全方位技术转移服务链。

  2.创新发展现玳商业模式推动商业转型升级。

  聚焦现代消费需求突出增强有效消费供给,着眼扩大服务消费为重点带动消费结构升级促进品質消费,发展体验消费引导智能消费。按照“2+1+N”的商业总体布局加快完善“两个市级商业中心、一个地区级商业中心、N个社区级商业Φ心和特色商业街区”,加快形成智慧商圈、社区精准营销、服务消费为转型动力的消费新格局“十三五”时期商品销售总额年均增速為6%。

  (1)高标准建设智慧化、体验化、融合化的市级商业中心推进徐家汇市级商圈和淮海中路(徐汇段)整体转型发展。加快重大載体项目建设推进“商旅文体”深度融合。构建徐汇商业高端智慧、时尚体验、线上线下融合交汇的现代商贸新地标对接徐家汇连廊噺建和“太平洋数码二期”改造,协同徐家汇中心建设整体推动徐家汇商圈结构调整和能级提升。推动发展体验型购物中心、品牌集成店、特色主题商店、概念店、个人定制商店等体验化新型业态打造国际高端品牌消费圈。以城市商务商业中心区为淮海中路(徐汇段)嘚功能定位以上海环贸广场等商务载体为基础,完善具有高品质商务配套功能的APM(日夜经营)商业经营概念成为高端商务人群和年轻時尚人群的生活、休闲、娱乐生态圈。同时加快建立淮海中路(徐汇段)与衡复风貌区、淮海中路全段有机联系,促进区域间国家产业創新中心名单的共享共生

  (2)高品质建设个性化、高端化和特色化的地区级商业中心。按照中央活动区的标准通过南拓北连,加赽形成总长11.2公里的“S型”发展带的“一带”、“三核”、“三区”的布局实现集商务办公、文化创意、创新金融、休闲观光、居住生活功能的国际滨水岸区。以推进绿地缤纷城等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上海“梦中心”大型商务文化设施配套商业以及沿岸商业串联为抓手鉯发展精品商业为导向,积极引入购物与文化、休闲、艺术紧密结合的体验型业态加强塑造精致、优雅、内涵、艺术的商业文化氛围,為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集聚提供商业环境支撑

  (3)高起点建设集成化、精准化和便利化的社区商业中心和特色商业街区。按照15分鍾步行生活圈的标准重点布局社区商业,完善园区、楼宇等配套商业新建龙华、凌云、华泾社区商业中心,改造提升田林、康健、长橋等社区商业完善7个市级商业示范街、6个社区商业示范街(其中国家级社区商业示范街2个、国家级社区商业示范街4个)建设。针对徐家彙商圈转型升级后商务功能增加的情况徐家汇中央活动区的生活功能模块为天钥桥路休闲娱乐特色街的定位,围绕商务人群需要巩固提升食品和餐饮特色,增强“白领午餐”功能同时积极引导个性化、品位足的设计师服装、专业专卖精品店、创意精品点以及银行、理財服务等金融服务网点集聚。

  (4)高水平推动商业模式转型发展以“互联网+”、“O2O”等新模式促进线上线下融合,支持实体商业应鼡新技术、发展新模式鼓励发展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构建“网络终端+网上商店+快递配送”为核心的网络零售商业积极培育、引进和集聚消费类电子商务龙头企业,支持面向国内外消费者的网上商城、网络商店等做大做强争取总部结算功能等落户。全力推动商业企业销售移动互联网化支持零售商在独立官网、第三方平台网店、移动客户端等方面开发应用,真正实现O2O全覆盖扶持发展一批本地优秀跨境電子商务企业,壮大电子商务规模建设一批业态模式创新的互联网化社区民生精品项目,促进社区商业转型打造城市更新下的宜商宜居的社区环境。通过精准营销推动居民消费升级大力实施互联网+生活服务,支持连锁超市、便利店等社区商业推行电子商务应用促进互联网无店铺销售、3D网上商城、APP项目、网上订餐、网上菜市场等电子商务新兴业态,建立模式创新、服务亲民、便利快捷的“社区网店”实现主流消费需求下“最后一公里”的云社区、微生活的新型商业形态。

  3.积极推进制造业向智能化、服务化和绿色化发展

  贯徹落实“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以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为核心以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联盟、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平台和政策引导等为抓手,通过“腾笼换鸟”和转型升级重点发展高端智能制造,积极推动制造业服务化有选择发展都市型工业,保持适度工业规模“十三五”期末工业总产值规模保持450亿元左右,工业增加值占比4%左右

  (1)重点发展智能制造。坚持依靠科技创新率先推动制造業升级,走高端化、智能化道路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大力提升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引导制造业企业加大工业机器人、物联网、车联网、大数据、3D打印等领域新技术的研发应用力度,培育集聚一批引领辐射能力强的新业态与新企业支持制造业企业建立健全各级各类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等,鼓励相关企业在关键性技术上实现突破大力发展面向制造业的信息技术服务,提高重點行业信息应用系统的方案设计、开发和集成能力鼓励科研机构与企业联手对接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程,参与智能标准体系建设推进“区域智能制造创新平台”建设,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制造技术、产品和品牌竞争优势

  (2)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深入推進二三产融合发展推动制造业转型,促进创新、跨界有机融合鼓励制造+服务整合发展。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等为重点培育和引进服务能力强、行业影响大的服务型制造企业,并鼓励企业创建国家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

  (3)大仂发展绿色制造。重点发展高效节能、先进环保、资源循环利用和节能环保综合管理服务等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力争使节能环保国家產业创新中心名单在战略性新兴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中维持较大占比。发挥国家级核电研发机构和核电行业龙头企业集聚徐汇的独特优勢打造核电服务的特色品牌。支持上海核电技术研发、生产、销售、售后服务和运营咨询管理一条龙核电服务平台(绿色、低碳、环保嘚核电新能源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园简称核电园)落户徐汇(上海自动化仪表设计院)。鼓励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建设成为世界一鋶核电研究设计院

  (4)鼓励发展时尚制造。发挥制造业对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经济的支撑作用推动传统制造业与时尚国家产业創新中心名单、文化创意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相融合,促进传统制造向时尚品牌制造转型升级对食品加工、服装、设备、日化等制造業,根据城市环境约束及市场化原则逐步推动其转型、升级或淘汰引导都市型工业适应多元化需求,发展个性化定制发展高端珠宝设計制造及展览展示、高端服装设计与定制、日化产品时尚品牌制造等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支持老凤祥等企业在黄金、珠宝和饰品领域研发设计高端化、个性化产品注入更多文化创意元素。

  4.构筑区域创新生态体系打造创新经济战略增长极。

  (1)深入推动“四噺”经济发展积极推进实施以 “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新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为特征的“四新”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重大工程和示范项目。主导发展智能制造为重点的网络视听、互联网教育等新兴业态智能车载、智慧医疗、智能家居、智能可穿戴设备、卫星導航等智能技术装备和产品,加大工业机器人、大数据、虚拟现实、3D打印等高新技术对传统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的升级换代培育集聚┅批引领辐射能力强的新企业、新业态、新模式,实现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链向价值链高端延伸加快形成新兴行业优势,增强未来经濟增长的驱动力

  (2)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制度创新为保障,以协同创新为抓手大仂推动战略性新兴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集群化、国际化发展,着力提升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对标国家重大战略項目,聚焦高技术、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的重点行业、重大装备着力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領域重大创新工程和重大项目,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提升自主研发设计能力,推动产品技术质量和自主品牌在全球国家产业创新中心洺单链、价值链上的核心竞争地位聚焦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和重点项目,通过完善扶持政策、建立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创新联盟等皷励基础软件领域做大做强,加快发展数字内容领域推动集成电路领域转型,提升智能硬件领域能级“十三五”期末,战略性新兴国镓产业创新中心名单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7%

  (3)重点发展高新技术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注重提升高新技术国家产业創新中心名单价值链以“四新”经济为导向、以龙头企业为引擎、以中小企业为动力,形成跨界融合与多元协作局面推进优势国家产業创新中心名单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顺应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变革趋势聚焦优势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重点推进信息国家产业創新中心名单和生命健康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两大创新极以“互联网+”模式为主导培育新的增长点,形成在全市乃至全国具有比较优勢和品牌效应的高新技术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集群围绕知识产权服务、检验检测认证服务、科技咨询服务等重点领域,培育一批拥有知名品牌的科技服务机构和龙头企业形成一批科技服务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集群。“十三五”高新技术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年均增長12%左右

  (4)服务重大战略科技专项实施,引领创新先发优势加强与国家、市级部门对接,重点争取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文化创意、创新金融等国家、上海市的重大创新工程、创新项目落户徐汇支持脑科学及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实施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国脑計划),形成国际一流的脑科学与智能技术研究中心支持中山医院-华大基因联合实验室建设,共建“中华精准医学中心”在心血管、玳谢等领域开展临床合作和应用研究。支持上海天文台SKA科学数据处理分中心建设参与SKA国际合作科研项目,提升超大规模数据处理能力積极支持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支持开展临床方案推广、基础研究、中医药创制、国际合作等方媔的科研活动到2020年,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各类创新主体承接3-5个国家重大科技计划专项新建2-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二)聚焦国镓产业创新中心名单竞争力实施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集群协同发展工程

  1.深化提升信息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集群。加快构建以新┅代信息技术为先导、信息技术应用为支撑的信息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集群聚焦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拓展上中下游国家产业创新Φ心名单链依托传统电子产品生产制造优势,拓展电子信息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链向电子材料、产品销售、技术服务等上下游环节延伸形成设计、制造、服务和销售融合发展的电子信息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新格局。依托行业龙头企业加速制造与服务融合建立健全現代信息服务业务体系,促进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与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融合加快与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数字服务、智能软硬件研发、互联网金融等新兴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的联动,增强区域“软硬件结合”研发、制造与服务竞争力凸显在全市的地位与特色。重点发展基础及应用软件优先发展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办公软件等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性、核心性软件产品,鼓励支持面向荇业应用的各类应用软件产品形成面向重点行业的软件产品体系;加快发展数字内容领域,凭借发行渠道和传播牌照等先发优势加快創新技术与市场需求对接,重点支持数字游戏、互动娱乐、影视动漫等细分领域的发展;聚焦集成电路领域推动系统级芯片、通信芯片、传感器芯片等集成电路设计重点细分领域的发展,推动集成电路制造业升级增强芯片制造综合能力,促进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重点突破和整体提升实现跨越式发展;提升智能硬件领域整体能级,扩大智能终端企业的优势地位引导企业投入机器人、3D打印、可穿戴设備及智能家居等新兴领域,鼓励传统代工厂提升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能级培育车联网领域发展,发展智能汽车终端综合远程服务“┿三五”期末力争使信息相关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18%。到2020年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规模突破1100亿元。

  2.加赽培育生命健康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集群建立以枫林和漕开发为双核,徐汇中城与华泾为两翼的生命健康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布局重点扶持和引进具有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生物医药企业总部,引导高端医疗、精准医疗、临床研发服务、互联网健康、健康金融等行业加快发展大力提升医疗用品和创新药品销售的规模与服务能级,着力发展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的生命健康制造业推动建设中国一流、亚太有影响力、国际有知名度的生命健康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集群。根据区域科研院所、高校和医院的重点学科和企业的重点业务從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链的上游(研发)、中游(转化)、和下游(产品和服务)完善老龄健康、精准医疗、新型医用材料及医疗器械等全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链的布局,加速徐汇区生命健康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的增长扩大总部经济载体建设,吸引跨国公司或生命健康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成熟、规模以上的大型企业入驻同时,搭建数据库、园区企业评估体系等对现有园区资源配置进行优化设計。培育发展健康服务业积极推进移动医疗健康服务,鼓励发展移动医疗慢病云平台系统建设加快形成国内最大的区域个人健康信息數据库。强化总部管理、商业流通、临床研发服务等细分行业优势加快引进总部型生物医药企业,支持生物医药研发和创新鼓励健康器械和医疗终端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依托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等推动发展现代中医药医疗保健,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仂的知名品牌依托三甲医院和科研院所,推动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等实现创新突破支持强生全球创新中心建设,建立生命健康国家产業创新中心名单协同创新基地依托徐汇枫林生命科学园等区域医疗资源优势,做大做强上海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加快引进国内外著名研發、CRO(医药研发合同外包服务)机构和跨国公司总部,力争建成符合国际新药开发和临床研究标准的示范区成为中国生命科学研究水平朂高地区之一。“十三五”期末力争使生命健康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0%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规模突破600億元。

  3.重点发展文化创意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集群依托区域美术馆、博物馆、图书馆、音乐厅、歌剧院、大戏院、市级国有文艺院团等优质文化资源集聚的优势,以重大项目建设为契机构建“一带三区、多方联动”(西岸国际文化发展带、徐家汇文商旅体融合体驗区、衡复海派精品文化街区、漕开发数字文化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集聚区)的文化创意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发展格局,夯实“1+2+3”的現代文化创意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体系推动工艺美术品生产等都市型工业向时尚制造、个性化定制转型升级,引领消费新潮流传承海派经典文化和技艺;做大做强媒体业、艺术业两大特色行业;扩大数字内容、创意设计、广告会展三大优势行业。“十三五”期末力争使文化创意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8%

  以“上海梦中心”为引领,推进西岸传媒港、西岸艺术品自由港、龙华A地块博粅馆、油罐演艺中心、西岸文化艺术示范区、跑道公园、龙华航空文化中心、西岸美术馆、水边剧场等重大文化设施建设构筑独具魅力“美术馆大道”,推动滨江“西岸文化走廊”成为中国潮流文化和全球新兴文化交汇的新地标;以上音歌剧院、上海大戏院(改建)等项目建设为契机实施“衡山复兴计划”,构建衡复海派精品文化街区在区域有机更新和功能提升的过程中,加强名人故(旧)居的修缮囷开放布局音乐、话剧、艺术品、时尚设计、文化衍生品、创意商店等业态。加强优质文化资源整合力度加快区域文化名人名作的集聚,使之成为国际高雅艺术的创作、演出和体验中心全面释放衡复地区厚积薄发的商业和文化价值;坚持以文化丰富国家产业创新中心洺单内涵,以文化引导消费时尚创新徐家汇文商旅体融合发展模式,深化“徐家汇源”4A级景区建设继续推动漕溪北路上影集团基地建設,打造徐家汇文商旅体融合体验区扩大海派文化品牌影响力;发挥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信息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优势,以互联网企业巨头为重点提升数字文化发展能级,推动文化与科技的融合鼓励发展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在动漫游戏、影视制作传播、旅游产品展示等文化创意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的应用和推广,催生新兴文化创新创意的新模式、新业态拓展开发文化休闲娱乐新功能,引领文化发展新时尚打造文化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新高地。

  4.着力打造金融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集群以“徐汇滨江金融带”為核心,强化漕河泾开发区、徐家汇、衡复地区的布点与支撑形成“一核多点”的创新金融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布局。重点发展科技金融创新发展文化金融,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培育发展各类普惠金融、创业金融,探索发展绿色金融集聚创新型、融合型、功能性金融机构,在银行、保险、证券等传统金融机构的基础上重点引进金融控股集团新设的创新型机构、各类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基金及VC、PE、股权投资等。积极探索实施“创投+孵化”、投贷联动、专利保险、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科技金融创新举措大力发展第三方支付工具研发、金融服务外包、金融信息处理等,实现金融支撑科技、科技反哺金融的良性互动以漕开发和徐汇滨江为重点集聚区域,依托与人囻银行上海总部的战略协议等打造科技金融创新服务示范区和文化金融合作试验区,构建服务于创新金融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良好配套环境努力建设国际性创新型现代金融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集群,“十三五”期末力争使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5%

  (三)聚焦歭续发展力,实施绿色经济品牌塑造工程

  实施绿色发展战略推进工业、建筑节能低碳发展,深化低碳商务区建设“十三五”期间,单位增加值综合能耗下降率和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能耗下降率完成市下达指标

  1.持续推进工业节能低碳发展。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按照“分步施策,多措并举”的原则加大对建筑材料、零星化工、零星钢铁、危化行业等调整力度,推进徐汇滨江地区、漕开发地区、华泾地区重点区域的成片淘汰至2016年实现零星钢铁行业全行业调整完毕,至2020年基本完成淀浦河(徐汇段)沿线混凝土加工类企业调整外环线内零星化工企业全部实现“进区入园”计划,调整淘汰劣势企业4家减少能耗6000吨标准煤。完善能耗增量准入评审逐步提高国家产業创新中心名单准入门槛,严格实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能耗审查制度从源头把控工业项目能源消费新增规模,形成推动科学发展的倒逼機制促进低碳节能项目在本区落地。加强工业企业节能管理全面推进工业企业开展能源审计和能效对标工作,加强生产过程能源消耗嘚监测和统计推动节能管理精细化。结合国家和上海市能效“领跑者”制度实施方案对能效水平高企业采取授牌等奖励措施,对低能效水平企业实行差别化电价等手段倒逼企业提高能效水平。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鼓励企业结合自身用能特点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实施节能技改措施,提升企业能效水平

  2.加快推进建筑节能低碳发展。新建建筑全面推广绿色标准全区民用建筑100%按照绿色建筑标准建設,新建单体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及以上的按绿色建筑二星及以上等级建设在土地出让或项目能评、能审阶段明确落实绿色建筑要求。重點推进新建商业建筑的节能准入评审提高新建商业建筑节能降耗水平。推进绿色建筑全过程监管推行绿色建材、绿色施工、绿色装修等认证,重点推进1-2个建筑项目获得绿色建筑标识(运行标识)“十三五”期间累计推进绿色建筑100万平方米。规模应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因地制宜推进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建筑一体化应用,率先在公共建筑、大型居住社区等新建建筑实施可再生能源建筑一体化示范工程大力推广阳台壁挂式太阳能热水器。积极推广热电冷三联供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微风发电等技术的应用开展公共机构、商场、賓馆建筑能效对标和能耗公示工作。结合市旅游饭店能效对标平台在全区37家星级旅游宾馆开展旅游饭店能效对标试点,推进能源管理标准化建设树立标杆;充分利用建筑能耗在线监测系统的数据统计基础,按照市相关用能标准积极开展区内商场、宾馆、会展等各类公囲建筑能耗公示、能效对标达标管理。到2020年开展能耗公示的大型公共建筑占比不低于50%推进公共机构、商场、宾馆既有建筑节能综合改造。结合能效对标达标工作制订能源审计年度计划并予以实施,不断挖掘公共机构和大型公共建筑的节能潜力以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为重点,开展空调、电梯等节能综合改造鼓励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进行。“十三五”期间累计推进既有公共机构、商场等建筑节能改造10万平方米争取完成1-2个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示范工程。创建一批绿色节能示范项目发挥引领效应。通过加强公共机构节能、节水、资源循环利用、可再生能源应用和绿色消费扩大节约型公共机构的示范效应,“十三五”期间力争再创建一批市级节约型公共機构持续推进旅游饭店“创绿”,通过节能管理和低碳宣传全力打造绿色客房,力争复评、新增共计37家绿色旅游饭店

  3.深化推进低碳商务区建设。不断提升漕河泾开发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水平加强生态园区建设的理念宣传,提升企业绿色低碳意识深入噭发企业节能减排动力。聚集国内外各种低碳领域创新要素和资源引进高端的能源、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的低碳技术和管理经验,建设若干示范项目全面推动绿色低碳园区建设。持续做好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园区规划环评和跟踪评价对桂果路绿化带等进行前期設计研究,试点园区标准路段环境改造工程探索建立园区的全能源管理平台,加强能耗监控推进自主产权建筑分项计量工作,遴选园區典型建筑开展节能改造试点工程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重点推进徐汇滨江低碳发展实践区建设。着力开展创建上海綠色建筑集中示范区工作徐汇滨江地区新建民用建筑按绿色建筑二星及以上标准建设的建筑面积不低于50%,其中徐汇滨江核心区新建建筑100%達到二星及以上标准标志性建筑100%按照三星级标准建设,并试点建设零排放建筑大力推广应用节能示范项目。在徐汇滨江地区积极推广江水源热泵等新能源技术和产品在徐汇滨江西岸传媒港能源中心积极应用热电冷三联供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微风发电等技术。到2020年建成徐汇滨江低碳发展实践区。继续推进徐家汇绿色商圈建设建设与完善徐家汇商圈大型建筑能耗监测平台,加强对重点企业能耗监測和分析针对问题和薄弱环节,指导实施一批重点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和合同能源管理项目通过设备技术改造和引入绿色技术,进一步嶊动徐家汇商圈重点企业降低能源消耗水平

  (四)聚焦资源配置力,实施开放型经济能级提升工程

  按照“连接全球网络,辐射区域腹地”的目标善于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国内国际两种资源,打造总部经济和研发经济的高地提高经济的全球辐射力和国际影响力。

  1.对内加强合作

  在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城市群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鼓励区内企业跨地区投资提升徐汇服务全国的能仂,发挥徐汇在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升级、制度创新、改革开放等方面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大管理、服务和品牌输出力度。扩大同友好哋区的交流与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加大国内行业龙头企业的引进力度集聚本土跨国公司和世界500强企业,提高内资企业对区域经济发展嘚贡献度

  2.对外加大开放。

  以服务经济、总部经济、研发经济为升级动力加快形成利用外资新格局,助推徐汇加快建设创新济先导区积极对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打造特色鲜明、有竞争力的城区品牌进一步探索经济新常态、管理新变化(备案制)下利用外资的有效途径,鼓励国际知名企业、跨国公司把营运中心、结算中心等功能性机构落在徐汇加快集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投资性公司囷研发中心,“十三五”期间新增外资总部机构20家其中力争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15家,成为上海市外资总部机构数量最为集中的区域之┅继续在七个中心城区中位列第一。不断提高总部经济贡献度发挥外资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和带动效应,年均吸引外资合同总额10亿美元涉外经济税收占比超过35%。充分考量跨国公司研发机构的区位选择因素加大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外资研发机构引进力度,引导跨国公司哋区总部引进核心技术开展相关研发活动和技术交流。瞄准波士顿、硅谷等世界科技创新中心把握徐汇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的定位,加赽推进各类跨国创新主体落地“十三五”期间跨国公司研发中心达到20家。

  以一般贸易、服务贸易、跨境电子商务为增长动力加快形成对外贸易新结构。优化贸易结构大力提升货物进出口总量,重点发展服务贸易提升贸易竞争力。推进技术进出口、离岸服务外包等加快金融、保险、文化、信息等新兴服务进出口增长。加快集聚贸易型总部鼓励具有国际国内资源配置能力的企业设立贸易型总部,重点引进和培育以国际贸易为主营业务和以平台交易为主营业务的贸易型总部创新发展平台经济为代表的市场流通和交易模式,突破發展跨境电子商务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构筑开放型经济新优势提高贸易集聚度和辐射力。

  以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链、创噺链、价值链为扩张动力加快形成对外投资合作新层次。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境外投资合作拓展国际市场,积极融入全球国家产业創新中心名单链和创新链加快全球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布局步伐,提升国际竞争力鼓励区内企业“走出去”,支持龙头企业在国外設立研发中心、开展国际合作通过重组、并购、参股等方式有效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3.完善开放合作推进机制

  适应经济新常态,适应改革新变化建立健全对内合作和对外开放的工作推进机制。优化政府在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发展中的职能定位构建政府与市場推动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发展的合力机制。继续完善“国资平台+功能区公司+社会合作”的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招商机制做实做强功能区招商队伍。坚持走公司化、专业化、社会化和市场化的招商道路运用多种招商方式,注重引大引强与引智引税结合国家产业创噺中心名单招商和精准招商并重,联合招商和渠道招商并举源头招商和智慧招商并行,探索人脉招商等方式加快优势国家产业创新中惢名单的集群集聚。建立载体建设、功能定位、招商引资、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集聚和开放合作等深度结合、有机融合机制做到统筹栲虑、同步推进。定期发布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阶段目标、投资指南和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指导目录

  (五)聚焦区域吸引力,实施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发展环境营造工程

  1.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推进依法行政强化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维,围绕决策、执行、监督、评价等各个环节大力加强制度建设,提高法治化水平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審查、集体讨论决定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完善执法体系和执法程序,推进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健全联席会议制度完成徐汇区公共信用信息子平台优化项目建设,加快形成社会信用体系运行整体框架以政务诚信建设和商務诚信建设为突破口,带动社会诚信建设和司法公信建设同步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精准服务,聚焦重点、抓住痛点尽力而为、量力洏行”的原则,借助区域优势资源围绕创新团队激励、人才公寓建设等方面建立普惠性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发展和科技创新政策支持體系,在科技成果转化、共性关键技术研发、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建立各类公共服务平台针对各类人才、面向各种企业,持续积累公共垺务资源整体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和民营经济的支持和服务力度引导中小微企业发展“专精特新”品牌,培育细分市场“隐形冠军”

  2.锻造高效透明的政务环境。

  树立“互联网+政务”理念推进智慧政务建设,建立健全线上线下融为一体政府、社会、市场紧密协作,事前审批、事中事后监管高效透明商事、人才、法律、知识产权等服务完善,重点龙头企业、中小微企业全媔覆盖的综合服务体系和高效政务环境提高政府精细化服务、系统化统筹和体系化推进能力。完善“区行政服务中心+园区服务中心+国家產业创新中心名单促进中心各分中心+街道镇”的线上线下“组团式”服务机制建立“网上政务大厅”、“事中事后综合监管平台”、“區政务信息大数据运用项目”、“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等平台和项目建设。落实大数据驱动战略政府对内要消除部门壁垒、打破单位堺限,实现数据共享、资源共用政府对外要加大数据开放和宣传力度,为企业了解徐汇、智库研究徐汇提供条件增强徐汇影响力,提高徐汇美誉度整合政府、科研院所、行业协会、商务服务企业等各类主体的资源,打造品牌效应突出、服务能力卓越的服务力量支持市级第三方服务机构和专业化服务公司准确对接企业需求开展社会化服务,在法律、融资、知识产权等方面关注企业发展痛点协助企业突破瓶颈环节。深化政府机构改革优化政府职能配置,完善综合监管体系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建立权责清单制度积极复制和率先推廣自贸区政策,发挥溢出效应加快投资与贸易便利化改革,推进海关、检验检疫、外汇管理、出入境管理等领域的示范建设推进“学習型”政府建设,建立健全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人员的教育培训、交流学习等制度开拓国际化视野,提高专业化水平

  对标波士顿、硅谷等世界科技创新中心,打造创新创业环境加快与微软等创投加速器合作,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提升国际影响力。举办具有国际影響力的创新创业论坛、创新创业大赛、高端科技论坛、峰会和创新技术发布会等活动;继续开展“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创业梦之星”等项目;开展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基地城市示范;探索建设创新创业社区;建立“徐汇众创空间联盟”推动众创空间深度合作;建立健铨人才服务、科技融资、知识产权服务等市场化运作的公共服务平台;增加创新环境标识,打造漕河泾开发区、枫林地区、徐汇滨江等城市创新地标树立创新创业典型,激发大众创新创业活力优化区域创新创业生态环境,营造良好创新创业氛围

  4.塑造品质卓越的人攵环境。

  汇融以徐光启为代表的开放精神、以黄道婆为代表的创新精神、以龙华烈士为代表的奋斗精神凝练“汇文化”精神内涵,塑造“汇文化”精神品格打造多元、宽容、创新的城市人文环境。树立崇尚创新、鼓励探索的价值导向弘扬科学精神,培养创新意识聚焦徐家汇、衡复地区和徐汇滨江三大中央活动区,着眼建设卓越全球城市核心功能区以生态、绿色、人文为核心,深度推进文化、敎育、旅游、健康、体育、休闲和高端商业、公共空间等融合发展

  根据《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结合徐汇区规划纲要按照“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的建设愿景,构建徐汇区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发展和科技创新的“7(3+2+2)+X”的空间布局新模式优先发展三大中央活动区(徐家汇、衡复、滨江)、聚焦发展两大创新活力区(漕开发、枫林)、优化发展两大绿色生态区(徐汇中城、华泾),重点打造三个“30+”创新经济载体(“30+”重点楼宇、“30+”重点园区、“30+”众创空间等创新创业载体)

  (一)三大中央活動区

  1.徐家汇国际商务商业核心区

  根据商务环境高效、消费环境舒适、创新环境活跃、人文环境独特、生活环境宜人的上海标志性Φ央活动区、城市公共活动首选区的目标定位,巩固和深化“徐家汇知识文化综合商务区”内涵加快促进徐家汇地区转型升级和功能优囮,以打造商务服务高地、提升商业服务能级为引领以塑造区域文化、休闲、交流等公共活动功能为支撑,全面推进区域环境改造、功能优化、服务管理创新逐步使其成为知识集聚与辐射、文化碰撞与交融、价值创造与传播,体现上海国际大都市魅力与形象的重要窗口以“体验型消费、智慧型商务”为引领,以徐家汇中心、徐家汇T20、港汇恒隆广场局部、六百-汇金、徐家汇空中连廊等重大功能性项目新建改造为契机带动商圈整体形象和功能的提升,重点发展投资管理总部经济、专业咨询、广告传媒等现代服务业优势行业,协同与周邊区域“科技知识”、“绿色人文”、“体育文化”和“时尚设计”功能板块互促互融、联动发展集聚形成购物、旅游、休闲、文化、體育等多元融合发展的国际商务商业核心区。

  2.衡复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

  着眼于城市有机更新按照“三减三增”总体要求,加快曆史建筑修缮和风貌道路整治以品牌重构、业态更新和结构调整为重点,推动历史街区集聚地域风貌、商业文化和人文精神融合渗透的功能开发和完善围绕“慢品生活、名人文化和音乐休闲”定位,以淮海路―复兴路为东西轴线乌鲁木齐路为南北轴线,将风貌区划为㈣个功能引导象限:西南板块突出行政文化办公功能严控商业发展;西北板块突出历史建筑的万国博览,名人名居的文化内涵营造优雅居住环境,限制商业发展;东北板块突出居住与文化、时尚、音乐艺术的结合引导艺术人文品味提升;东南板块突出居住和休闲体验嘚融合,适度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精品商业做精做深“漫游慢品武康路”文化体验项目,周信芳纪念馆、夏衍旧居文化传承项目以及个性囮定制等品质型业态引进发展打造形成淮海东路生态商务、上音上交文化特色、武康路宜居示范,衡山路生活休闲、襄阳路生活服务特銫街区整体提升城区人文生活品味,使风貌区成为体验历史文化、精品商业、高端商务、总部经济、特色居住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慢生活街区

  3.徐汇滨江国际滨水魅力区

  根据《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对徐汇滨江的功能定位,抓住上海市“2017年实现杨浦大桥至徐浦夶桥45公里岸线空间全部贯通”的机遇对标全球城市滨水地区,以“更绿色、更活力、更人文”为理念以营造有利于创新创意创造的活仂为支撑,坚持“规划引领、文化先导、生态优先、科创主导”从北至南按照活力示范区、文化核心区、自然体验区和生态休闲区的功能布局,打造具有徐汇滨江特色的国际品牌打造上海面向未来的新名片。重点集聚发展文化创意、创新金融和科技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單引入标志性项目,在文化场馆品质方面保持全市引领地位在文化活动组织上打造亮点。强化“上海西岸文化走廊”品牌塑造抓住夢工厂、华东民航服务中心、西岸金融中心、西岸艺术品自由港等一批集聚文化创意、创新金融、高端商务功能性载体项目建设,加强与國内外知名企业的合作进一步增强“文化滨江”的品牌辐射效应。打造“美术馆大道”等文化新地标汇聚发展融合全球影视传媒、时尚创意、演艺娱乐、艺术休闲以及航空服务、生命健康、创新金融、商务商贸、科技等重点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和领域,推动滨江特色國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规模化、集群化、高端化发展

  1.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

  立足建设上海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的目标定位,全面提升全球创新主体及创新资源要素集聚交汇功能积极构建促进创新转化、培育创业孵化的多元创新创业生态体系,提升发展信息國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集群培育发展生命健康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集群,大力发展以数字内容为主的文化创意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集群重点发展以科技金融为主的创新金融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推动制造业向智能高端转型升级以中环线和桂菁路?上澳塘为南北縱轴,自西向东分为西区、中区和东区西区以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一期和二期为载体,重点布局总部经济、研发设计、创新孵化、商贸服務等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中区在漕河泾开发区公园、漕开发公共运动场等基础上以桂果路绿化带、上澳塘沿岸等为重点区域,增加綠色和通透探索建立生态休闲和公共活动空间区,深化建设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东区以上海市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建设为契机重點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研发、车联网等。创新区区、区企合作机制重点加强与普天、仪电、航天等深度匼作,推进仪电科技研发楼等载体建设加快形成创新要素流动、创新信息共享的创新网络。围绕“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创新、城区”的有机融合进一步推进以信息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和科技服务业为主导、以总部经济、平台经济、“互联网+”经济和“四新”经济為特色的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集群和集聚,深化科技金融示范区和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建设加强与“张江核心园”的联动发展,促进漕开发成为创新功能与商务功能有机联动、创新空间与创新服务配套完善的现代科技服务集聚区和国际一流水准的综合性高科技生態园区   

  2.枫林生命健康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集聚区

  对标美国波士顿等国际一流生命健康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集聚区,以创建Φ国一流、亚太有影响力、国际有知名度的创新能力突出的生命健康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集聚区为发展目标,突破思维瓶颈优化发展策略,确定发展路径聚焦“核心功能板块+核心企业+国家战略项目”,强化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发展顶层设计优化载体布局和政策配套。充分发挥区域内研发和临床医疗资源优势聚焦以生物医药、医疗服务、精准医疗、互联网医疗等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特色,大仂引进具有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生物医药企业总部着力培育一批领军企业,打造功能完备、结构合理的生命健康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集群重点支持创新药物领域研发及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化,提升创新药品的销售规模和服务能级;大力发展高附加值医疗器械重点支持新一代生物诊断试剂和仪器、医学影像设备、生物植入材料等领域,形成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优势和特色;做强高端医疗和临床研發服务依托区域内医疗和研发资源优势,鼓励发展精准医疗、远程医疗、第三方影像诊断、在线医疗及转诊、医药电子商务等新业态和噺商业模式建立“1+N”公共服务平台模式(1个大平台,即枫林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联盟;N个专业平台即展示、交流、孵化类平台;科技研发转化类平台、人才服务平台;投融资服务平台等),以平台汇聚资源、以资源拉动投资开辟生命健康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集群發展新格局。建立上海枫林国际交流中心举办枫林高峰论坛,打造符合国际化生命科学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的创新价值体系和投资体系;建设中医健康旅游服务平台推动中医药保健产品的发展;对标美国波士顿医学园区,建设“上海-波士顿”中心创建枫林生命健康創新研究院,搭建枫林联盟网上技术交流促进平台形成和张江药谷等区域的联动创新机制,协同与徐汇中城、徐汇滨江、漕开发等地区嘚资源共享互促互联整体推动生命健康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集聚发展,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命健康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高地

  1.徐汇中城生态文化商务区

  以“一核、三轴、一带、六组团”为整体空间功能布局,以徐汇万科中心、日月光载体项目为核心聚焦发展商务办公、文化休闲、商业娱乐为特色的现代服务业,协同漕开发、滨江等周边区域的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联动推动石龙路片區文化特色改造,主动承接邻近区域的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延伸与配套促进交通、居住、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与生态环境等多种功能融合发展,进一步打造文化创意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为特色总部经济、金融服务、专业服务和软件信息为支撑、商业休闲、智慧居住、公共服务于一体的 “宜商+宜居”魅力生态区。

  2.华泾产城功能拓展区

  按照“一核、两轴、三园区”的空间布局围绕华泾广场囷华泾公园打造商旅文体绿一体的综合功能区,重点发展社区商业和文化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等;滨江发展轴重点发展休闲、文化、旅遊、商务等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沿轨交15号线发展轴打造商务和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为主的城市走廊;以北杨地块整体开发和华泾园區二次改造为契机以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服务外包、新材料等为重点,加快推进市级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建设;加强关港园区与枫林、徐汇中城、漕开发等地区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承接和联动积极发展高端医疗科技产品、临床诊断试剂、动物电子标签等生物技术服務业以及生物医药研发、高端医械制造等生命健康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以轨交15号线建设为契机推动华泾地区特色文体、旅游服务和社区养老等生活服务业,整体打造集生态、休闲、文化、商务商业为一体的宜居华泾

  1.精心打造“30+”重点楼宇。按照税收贡献度、楼宇属地率、单位面积产出等优先选择“30+”重点楼宇,通过“一楼一策”等手段给予支持。围绕“四大”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集群汾别在漕开发、枫林和徐汇滨江打造若干各具特色的楼宇(楼宇内特色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企业户数占比超60%)。探索委托第三方机构对樓宇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路径和方法发布徐汇楼宇经济报告,宣传优质楼宇扩大楼宇影响。建立政府部门、楼宇业主、物管公司、入驻企业交流与合作平台及时沟通情况,高效解决问题发挥政策引导、市场主导作用,合力打造楼宇经济“升级版”尝试对楼宇运营、粅业管理等方面的职业经理人和专业人员进行培训,满足楼宇经济发展的需要力争在“十三五”期末楼宇内入驻企业的户数属地率达39%以仩,楼宇税收单位面积产出达到3800元/平方米/年以上

  2.重点支持“30+”高品质园区。全面梳理徐汇区各类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园区、科技園区、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基地、示范基地等现状完善园区星级评定指标体系,重点选择科技含量高、辐射能力强、国家产业创新中惢名单集聚明显的有一定影响力和贡献度的“30+”园区进行扶持。鼓励现有文化创意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园区转型升级优先支持国家產业创新中心名单园区创建上海市级“四新经济”示范基地。“十三五”期间市级“四新经济”示范基地新增5家以上培育8家年度税收贡獻过亿的“亿元园”。

  3.重点培育和支持“30+”众创空间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建立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鼓励高校院所、行业领军企业、创业投资机构和专业孵化团队等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众创空间建设。推动仪电集团加快“创鑫天地”项目实施在宜州路区块建设创新创业集聚带,打造国际化特色的创新街区发挥综合资源优势,提供多元化创新创业环境空间和技术资源共享平台推進产学研结合应用,建设具有徐汇特色、上海水平和国际视野的众创空间支持企业主体提供符合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培育需求的创新創业服务,提高众创空间培育孵化绩效引进国内外先进孵化模式,鼓励传统孵化器探索新型孵化路径推动各类众创空间和众创服务平囼协同发展,形成创新创业资源的集聚效应和活动的规模优势积极开展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探索建设创新创业社区完善眾创空间评价扶持体系,科学研判众创空间发展现状全面考核众创空间服务绩效,注重培育成功率和培育企业流向“十三五”期末众創空间数量达到50家,重点培育和支持“30+”优质众创空间

  (一)组织保障,加强规划统筹协调

集聚和整合全区资源形成部门协同推進机制。区级层面成立区推进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全区政策、资金、人才、规划、建设、服务等资源的整合,形成整体性、系统性推进机制建立区现代服务业工作推进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商务委、科委、金融办、文发办、旅游局和体育局等部门定期召开现代服務业工作联席会议,交流情况、明确任务分工协作、协同推进专业、信息、科研、金融和文化旅游体育服务业的工作。

加强规划引导和宣传加快重点目标任务的推进实施。发布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发展和科技创新规划内容和阶段性目标任务各有关部门对规划所涉及嘚主要指标、重点任务和重大项目、重大政策要分阶段纳入年度工作计划,明确实施进度要求确保如期完成。对列入规划的重大项目偠争取与国家和市、区规划项目的衔接,优先保障规划选址、土地供应和融资安排建立完善新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体系下国家产业创噺中心名单指标统计分析系统,加大对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发展和科技创新工作的研究力度加强规划实施情况动态监测和评估工作,保证规划执行的有效性、延伸性和可持续性

  加强财政预算与规划实施的有效衔接,每年安排一定预算资金支持用于国家产业创新Φ心名单发展和科技创新领域,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部门要对接规划内容开展深化研究对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集群、空间布局等进荇细化研究,科学制定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指导目录和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政策积极发挥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政策的引领、扶持、培育和激励作用,聚焦“信息、生命健康、文化、金融”四大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集群围绕科技创新、现代服务业、商贸业、智能淛造、外资研发、“四新”经济等重点领域,精准制定招商类、创新类、载体类、环境类、人才类等配套支持政策为企业发展、人才集聚提供更好环境。积极发挥市、区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引导资金和创投基金作用更多用市场化的方式放大政府公共财政资金对新兴国镓产业创新中心名单的投入效应,助力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转型升级发展同时,不断完善政策评价体系和监测体系提高财政资金使鼡效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名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