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SA5G锚点添加步骤小区用户过多会影响5G速率吗

    建网成本投入巨大加上覆盖密集、对站址分布的要求高,站址获取的难度增大为了尽量避免网络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节约网络整体投资缓解5G网络建设面临的巨额資金压力,加快推动5G的商用步伐探索非独立组网(Non-Standalone,)下基站共享技术成为实现降本增效的必要途径5G建设初期,NSA组网在快速部署5G方面具有佷大的优势其在原有4G基站的基础上进行升级,在5G建设初期即可实现大规模快速的5G信号覆盖基站共享主要采用和双5G锚点添加步骤两种方案,以及独立载波和共享载波两种载波共享方式5G锚点添加步骤站与共建共享运营商原4G基站、3G基站形成。

    本文着重阐述NSA组网单5G锚点添加步驟方案下独立载波和共享载波与原4G、3G基站的多频段组网互操作策略包括不同频段、异系统间用户驻留、重选及切换策略[1-2]

    NSA接入网共享的單5G锚点添加步骤方案中5G基站和4G5G锚点添加步骤基站同时共享,5G基站和4G5G锚点添加步骤基站为同厂家设备独立载波指采用承建方的4G基站做5G锚點添加步骤,两家运营商各自拥有独立的频谱资源只共享硬件资源,即物理设备共享内部逻辑独立,共建共享运营商双方各使用一个載波在各自小区内独立广播自己的PLMN号。独立载波指采用承建方4G基站做5G锚点添加步骤运营商之间共享接入网资源,包括频谱共享和硬件資源共享即物理和逻辑都共享,5G锚点添加步骤站运营商用户共用1个载波共用1个小区,此小区既广播运营商A的PLMN又广播运营商B的PLMN。具体實现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

2 多频段组网互操作技术

    多频段组网互操作包括不同频段、异系统间用户驻留、空闲态重选、连接态切换等。在5G网絡建设初期为保证用户在移动过程中的业务连续性,需考虑异频段异系统网络的互操作并合理配置空闲态和连接态的互操作参数。本節从多频组网互操作总体策略以及空闲态和连接态互操作具体策略两方面阐述运营商共建共享下多频段组网互操作的实现机制[3-4]

    单5G锚点添加步骤独立载波和共享载波方案的多频组网互操作均采用基于频率优先级的差异化选网策略。频率优先级分为通用频率优先级和专用频率優先级通用频率优先级通过系统广播消息下发,用于UE空闲态驻留专用频率优先级通过RRC release的IMMCI(idle Mode Mobility Controll Info)字段下发,专用频率优先级的优先级更高结匼终端识别(即:识别NSA或4G用户),即使4G频段(非5G锚点添加步骤)和4G5G锚点添加步骤频段的通用频率优先级一样如果4G5G锚点添加步骤频段的专用频率优先级更高,NSA用户即使一开始驻留在4G频段也会在RRC release之后通过专用频率优先级重选回4G5G锚点添加步骤频段。对于原有的4G用户则尽量承载在原有嘚共享前的4G频段(非5G锚点添加步骤)中,即使一开始驻留在4G5G锚点添加步骤站也会在RRC release之后通过专用频率优先级重选回4G频段。具体流程如图3所示

    差异化选网技术将终端制式识别与传统通用频率优先级和用户级专用频率优先级相结合,可引导用户至不同的网络进行驻留在下发专鼡优先级列表前,先进行终端类别判断精确区隔用户,针对NSA用户4G基站和NSA共享5G锚点添加步骤基站都会在RRC release之后下发专用频率优先级,让驻留在NSA共享5G锚点添加步骤基站的NSA用户继续驻留让原本驻留在4G基站的NSA用户重选至NSA网络。

    独立载波和共享载波5G锚点添加步骤站与两家运营商原4G基站、3G基站形成多频段组网

    在2.1 GHz独立载波方案下,承建方2.1 GHz 4G基站做为5G锚点添加步骤可将通用频率优先级设置为最高或次高,专有频率优先級设置为最高;可将1.8 GHz 4G基站(非5G锚点添加步骤)通用频率优先级设置为最高或次高专有频率优先级设置为最低;保证在共享区内NSA用户最终驻留茬2.1 GHz5G锚点添加步骤站,4G用户最终驻留在4G(非5G锚点添加步骤)站结合现网情况,频率优先级设置可有多种组合方案

    对于NSA用户,空闲态时依据专鼡优先级通过IMMCI锚定在2.1 GHz5G锚点添加步骤层 。连接态时NSA的异频切换参数组合与LTE用户解耦在2.1 GHz通过给NSA和LTE用户设置不同的切换测量门限,尽可能保證NSA用户切换到5G锚点添加步骤层VoLTE业务时NSA用户可驻留在2.1 GHz进行VoLTE业务,也可切换至相应4G网络进行业务

    在1.8 GHz共享载波方案下,承建方1.8 GHz 4G基站做为5G锚点添加步骤可将通用频率优先级设置为最高或次高,专有频率优先级设置为最高;可将2.1 GHz 4G基站(非5G锚点添加步骤)通用频率优先级设置为最高或佽高专有频率优先级设置为最低;保证在共享区内NSA用户最终驻留在1.8 GHz5G锚点添加步骤站,4G用户最终驻留在4G(非5G锚点添加步骤)站

    对于NSA用户,空閑态时NSA用户依据专用优先级通过IMMCI锚定在1.8 GHz5G锚点添加步骤层。连接态时NSA的异频切换参数组合与LTE用户解耦在1.8 GHz通过给NSA和LTE用户设置不同的切换测量门限,尽可能保证NSA用户切换到5G锚点添加步骤层VoLTE业务时运营商A及运营商B NSA用户可驻留在1.8 GHz进行VoLTE业务,也可切换至相应4G网络进行业务

2.2 多频组網互操作具体策略 

    本文从2.1G独立载波和1.8G共享载波两个方面阐述多频段组网下用户空闲态和连接态互操作具体策略,主要包括空闲态重选及连接态切换策略2.1 GHz独立载波方案作为重点详细阐述,1.8 GHz共享载波方案从分析与2.1 GHz独立载波的不同之处入手给出相应的用户重选及切换实现方案。

    空闲态重选参数主要包括启动测量门限和重选判决门限通用频率优先级配置为:2.1 GHz=1.8 GHz>800 MHz或900 MHz,用户优先驻留大带宽频点确保UE能够获得更好的數据业务体验。

    异频、异系统间连接态互操作一般采用切换、重定向的方式测量事件有A1、A2、A3、A4、A5等,切换参数包括自动测量门限及切换判决门限等为保持用户在空闲态和连接态的驻留一致性,连接态移动性参数与空闲态参数需尽量保持一致针对不同的优先级策略,可使用不同的切换策略事件和参数不同切换类型的切换原理及相关参数示例如表1所示。

    不同优先级的频段同站同覆盖时基于频率优先级嘚异频切换测量配置在服务小区信号质量大于A1门限时下发,当用户位于低频段小区且满足A1门限时基站可控制该终端切换到高优先级频点,可以实现低频段小区将部分负载均衡到高频段小区

    与2.1 GHz独立载波不同之处在于,1.8 GHz共享载波方案在5G锚点添加步骤内只配置一个载波双方囲用这个载波。2.1 GHz独立载波下共享运营商双方各使用一个载波在各自小区内独立广播自己的PLMN号;而1.8 GHz共享载波下5G锚点添加步骤站共享运营商鼡户共用1个小区,此小区既广播运营商A PLMN号又广播运营商B PLMN号如图4左侧所示。

GHz共享载波情况下当从共享载波站(两家运营商同载波、同小區)的频段F3向非共享区运营商A非共享站频段F1和运营商B非共享站频段F2进行(异频)空闲态重选和连接态切换时,不同运营商基于运营商PLMN号分別配置邻区列表并根据自身需要设置各自不同的重选、切换参数。这就需要基于PLMN号来区隔用户并以PLMN为索引,设置两套重选、切换参数针对不同用户下发。

    本节着重阐述1.8 GHz共享载波与2.1 GHz独立载波的不同之处即:共享载波可设置基于PLMN号来区隔用户,设置差异化的重选、切换筞略与2.1 GHz独立载波情况类似的内容在本文内不再赘述。

    在1.8 GHz共享载波情况下可以设置以PLMN号来区隔用户,为用户配置不同的异频测量优先目標并采用差异化的重选策略机制,不同运营商可以使用自身不同的阈值实现不同的用户重选至不同的目标归属网络中,避免乒乓重选囷多次重选避免重选至非共享区的非归属运营商网络。具体实现方法如下:

    ②以PLMN为索引设置各自重选参数,分别针对不同运营商归属鼡户进行下发;

    ③用户在重选时优先测量自己专属的异频测量目标和采用自己专属的重选参数,直接重选至本方的非共享载波避免搜索它方的非共享基站信号,加快重选时间

    在1.8 GHz共享载波情况下,可以采用结合PLMN号来区隔用户不同PLMN号设置异频测量优先目标频段不同,并茬共享载波的小区内针对不同归属用户设置不同的切换机制和测量目标、测量参数实现共享载波小区向不同运营商的非共享区切换。具體实现分为如下步骤:

    ④分别设置不同A4、A5时间门限值各自归属用户采用不同的触发门限,上报事件给不同的目标小区;

    ⑤基站实行不同嘚切换判决针对用户归属分别采用不同的切换机制,至不同目标小区避免乒乓切换。

    NSA组网下共建共享基站主要采用单5G锚点添加步骤和雙5G锚点添加步骤两种接入方案以及2.1 GHz独立载波和1.8 GHz共享载波两种载波共享方式,5G锚点添加步骤站与两家运营商原4G基站、3G基站形成多频段组网

    单5G锚点添加步骤2.1 GHz独立载波和1.8 GHz共享载波的多频组网互操作均采用通用频率优先级与专用频率优先级相结合的差异化选网技术,使NSA用户驻留5G錨点添加步骤层4G用户驻留原4G网络。2.1 GHz独立载波下两家运营商各自小区独立重选、切换策略与LTE时期类似。鉴于1.8 GHz共享载波两家运营商共用一個小区的特性可用PLMN号来区隔用户,为用户配置不同的异频测量优先目标并采用差异化的重选、切换策略机制,实现将不同的用户重选臸不同的目标归属网络中

赵晓垠1,李志军2朱雪田3

(1.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北京102209;2.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北京100033;

3.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网络技术研究院,北京100048)

5G锚点添加步骤连续覆盖是保证5G驻留的基本条件因此5G锚点添加步骤网络应实现连续覆盖的目标,即覆盖率不应低于现网4G水平

5G锚点添加步骤结构优化主要包括弱覆盖、过覆盖优化,确保5G锚点添加步骤频段覆盖的连续性和良好质量弱覆盖通常基于MR评估,识别5G锚点添加步骤室内外弱覆盖区域通过设置LTE网络F頻段5G锚点添加步骤及新建FDD1800站点解决问题。过覆盖则基于MR评估结果或扫频数据通过小区干扰系数等诸多指标,识别过覆盖问题严重小区通过天馈调整解决问题。

弱覆盖优化的步骤包括数据采集、栅格化分析、按情况解决问题

数据采集步骤,同时收集FDD1800、F频段的MR数据尽可能详实反映现网实际情况。

栅格化分析时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栅格级别的统计,筛选出弱覆盖栅格弱覆盖栅格的定义是MRRSRP小于一定门限嘚栅格区域,当前门限暂定为-108dBm分别统计FDD 1800频段和F频段的弱覆盖栅格,根据FDD1800、F频段的不同情况解决问题

  • 当栅格中FDD1800弱覆盖但F频段无明显弱覆蓋问题时,该4G的F频段可作为5G网络FDD1800的5G锚点添加步骤使用4G网络F频段作为5G覆盖的补充。

  • 当FDD、F频段均存在弱覆盖时如果能够通过简单的天馈调整解决问题,则适当调整相关参数可调整的设置包括电子下倾角、机械下倾角、方位角、天线挂高、发射功率。

  • 当FDD、F频段均存在弱覆盖苴调整天馈无法解决问题时则考虑增加FDD1800站点解决。

过覆盖优化的步骤包括数据采集、小区分析、解决问题

  • 数据采集步骤,可通过收集MR、扫频、公参数据得到各个小区的各项覆盖相关参数

  • 小区分析步骤,通过各参数得到小区级别的覆盖分布包括站高、干扰系数、重叠覆盖度、上行SINR等,通过一定的加权算法识别出若干个过覆盖问题严重的小区。

  • 解决问题步骤主要通过调整天馈系统的设置解决问题,包括机械下倾角、电子下倾角、方位角、发射功率、天线挂高

路测中覆盖主要存在两类问题:(1)弱覆盖 (2)质差

道路弱覆盖定义:持续100米及以仩70%采样点RSRP小于-100持续15秒 质差路段定义:持续100米及以上70%以上采样点小于等于-3dB

  • 功率设置过低:核查现网功率低于62,从路测看弱覆盖距离不超过50米

優化方案:license满足情况下将功率抬升至最高

  • 邻区漏配:邻区中有RSRP较好小区从层3信令看持续上报MR不切换

优化方案:核查网管未添加该邻区,添加漏配邻区:

  • 越区覆盖:问题路段/点占用的主服小区与问题路段/点距离大于1.5倍站间距且持续20m以上

优化方案:调整越区覆盖小区方位角戓倾角,控制越区小区覆盖

  • 缺站:问题路段/点300m内是无现网站点

  • 切换不及时:弱覆盖距离持续50米以上,达到启测门限后邻区信号大于服务尛区信号6dB以上核查主服小区基于A3A4的A2启测门限低于-120,

优化方案:修改基于A3A4的A2启测门限

  • 故障告警:后台核查主设备有故障告警现象

优化方案:故障告警处理

  • 站点退服:问题路段300m内有站点退服

优化方案:退服站点恢复

  • 覆盖不合理:服务小区方向与问题路段中心连线夹角大于30度;弱覆盖路段大于50m服务小区机械与电子倾角大于6度

优化方案:调整方位角使其主瓣覆盖问题路段;调整机械与电子倾角,倾角在3度以内

单5G錨点添加步骤弱覆盖区域存在覆盖更好的F/FDD频段,进行双5G锚点添加步骤覆盖补充;

TF异厂家边界区域配置F/FDD双5G锚点添加步骤,确保5G锚点添加步骤平滑切换

  • 重叠覆盖:电平值由强及弱相差在6dB以内的小区数大于等于4

优化方案:调整主服务小区方位及倾角,加强覆盖并控制非主垺小区覆盖

  • 邻区漏配:邻区中有RSRP较好小区,从层3信令看持续上报MR不切换核查网管未添加该邻区

优化方案:添加漏配邻区:

  • 故障告警:后囼核查主设备有故障告警现象

优化方案:故障告警处理

  • 模三干扰:邻区和主服小区场强相差6dB以内且存在模三干扰

  • 切换不及时:弱覆盖距离歭续50米以上,达到启测门限后邻区信号大于服务小区信号6dB以上核查主服小区基于A3A4的A2启测门限低于-105

优化方案:修改基本A3A4的A1A2

MR覆盖主要存在四類问题(1)站点问题 (2)覆盖空洞 (3)天馈问题(4)参数问题

1)   故障处理:查看站点或小区是否存在影响覆盖的告警,或相邻站点是否出现相关告警如:星鉲天线故障告警、时钟参考源异常告警、系统时钟不可用告警、射频单元驻波告警、邻小区退服告警等, 优化方案:待告警处理完成后观察覆盖是否改善 2)   室分布线整治:对弱覆盖室内覆盖小区提交布线整治需求,完成布线系统整改或天线点位增加改善小区覆盖率。 优化方案:提交布线整治需求 3)   站间距分析:与相邻站点间距过大(城区>300m郊区>500m) 优化方案:建议通过新增资源解决,如范围内有规划站优先开通规劃站 4)   邻区优化:室外对外部小区配置信息准确性核查、同频同PCI进行核查、超远邻区等邻区相关参数进行核查,避免用户无法切出导致弱覆盖同时根据话统中无对应的邻区关系导致无法发起同频/异频切换过程的次数统计 优化方案:判断小区是否存在漏配邻区,进行邻区关系优化 5)   参考信号功率提升:宏站弱覆盖小区RS功率低于9.2dBm室分弱覆盖小区功率低于15.2dBm, 优化方案:建议提升功率(步长3dB)同时考虑是否需要加载夶功率License。 6)   异频参数优化:异频切换触发事件类型(InterFreqHoEventType)是否合理对应的异频切换门限(基于A4A5异频A2 RSRP触发门限、基于A3的异频A2RSRP触发门限、基于覆盖的异頻RSRP触发门限、异频A3偏置等参数)是否过低

优化方案:根据异频策略结合实际指标进行优化

  • 同频切换:由于不需要启动GAP模式,切换对吞吐率影響较小切换较迅速。

优化方案:对于弱覆盖小区建议将A3_OFFSET+A3_HYST大于3的值调整为3,便于使其更为迅速的切换至覆盖更为良好的邻区

  • 异频切换:主要采用A3算法和A4算法,相关参数有基于A3的A1+A2基于A4 的A1+A2;对于门限电平设置过低的弱覆盖室分小区,在排除了故障、设计缺陷等原因后建議将A4的A1/A2门限调至参数建议值-100/-104。对于宏站A1/A2门限参数建议值-101/-105可能导致电平低于-110dBm时未切出,因此对于门限电平设置过低的宏站在排除了故障、设计缺陷等原因后,建议将A1/A2门限调至-98/-102弱覆盖小区A3_OFFSET+A3_HYST调整为4 dB,以确保在电平恶化时及时进行切换

优化方案:调整A1/A2门限 9)  RF优化:结合TA分布分析站点高度与小区下倾角是否合理(市区:TA平均值大于1千米采样,占比大于10%;郊区:TA平均值大于2千米采样占比大于10%),一般城区天线总下倾角≥9度郊区≥6度; 优化方案:根据过覆盖及重叠覆盖度,确定覆盖扩大或者收缩调整天线倾角或方位角改善覆盖。

基于MDT的网络结构数據分析主要存在两类覆盖问题:(1)弱覆盖 (2)重叠覆盖。

弱覆盖定义:平均电平小于-95dBm的栅格

重叠覆盖定义:在LTE同频组网中,可将弱于服务小區信号强度6dB以内且RSRP大于-100dBm 的重叠小区数目超过3个(含服务小区)的区域定义为重叠覆盖区域。

  • 故障告警:站点或小区存在影响覆盖的告警,体现為栅格区域弱覆盖;

  • 站点退服:问题栅格区域弱覆盖查询附近存在站点退服;

优化方案:退服站点恢复;

  • 邻区漏配:邻区缺失导致问题柵格区域弱覆盖;

优化方案:添加漏配邻区;

  • 缺站:结构性缺站导致问题栅格区域弱覆盖;

优化方案:300米内有规划站点开通规划站,300米内無规划站点规划新站;

  • 覆盖不合理:问题栅格区域弱覆盖,某些小区覆盖过近方位角不合理等;

优化方案:根据华为ACP寻优工具,给出忝线调整的方案包括调整方位角和下倾角;

  • 功率不合理:功率设置过小导致问题栅格区域弱覆盖;

优化方案:根据华为ACP寻优工具,给出功率的调整方案包括增加或降低功率:

  • 如果该路段出现的是主服不明显情况,可以尝试调整距离该路段较近的一个
    小区或者测量到的信號较强的小区来做主服

  • 如果该路段是由于某个小区越区覆盖导致重叠覆盖情况,则可以调整过覆盖小区的覆盖范围来控制该小区的覆盖半径

  • 调整后优先保证周围路段没有弱覆盖、过覆盖等其他问题发生。

  • 对于通过天馈调整和整改无法处理的情况可以考虑通过升降功率嘚方法解决。

5G驻留按流程可以分成下面几个阶段:

1、如果终端初始驻留在非5G锚点添加步骤频点则需要通过5G锚点添加步骤优选方案切换到5G錨点添加步骤频点。 2、在5G锚点添加步骤频点基站下发B1测量控制。 3、终端上报B1测量报告 4、SCG变更。 5、SCG保持阶段可能会出现异常导致NR侧掉話。 NSA 5G锚点添加步骤驻留失败问题 问题现象:表现在终端停留在NSA非5G锚点添加步骤频点上没有切换到NSA5G锚点添加步骤,或从NSA5G锚点添加步骤切换箌NSA非5G锚点添加步骤上 排查方法:NSA5G锚点添加步骤切换失败或从5G锚点添加步骤切换走,需要做如下排查: 1、NSA非5G锚点添加步骤小区也需打开NSA5G锚點添加步骤开关和配置EN-DC载波优选LICENSE 2、非5G锚点添加步骤到5G锚点添加步骤邻区漏配,导致A5上报不切换无法切换到5G锚点添加步骤频点。 3、5G锚点添加步骤频点覆盖较差低于异频A2切换门限,用户从5G锚点添加步骤异频切换出 基站不下发B1测量控制问题, 需排查以下内容: 1、LTE侧未打开NSA開关 2、未配置SCG频点。 3、是否配置NR邻区 终端未上报B1报告问题 在基于测量的SCG添加模式下基站下发B1测量控制后,满足门限条件终端会上报测量报告3s内如果不上报B1,则基站会删除B1测量控制如未上报B1,需要排查: 1、NR频点是否配置错误 2、B1门限是否配置过高 3、弱覆盖 4、NR小区状态异瑺 5、相邻5G小区干扰导致小区搜索失败 6、终端问题没有搜索到NR小区

判断方法:X2信令显示gNB发送SgNBReleaseRequired 排查方法: 1、查看掉话前小区测量页面的RSRP和SINR如果RSRP戓SINR过低,说明是信道质量差导致掉话 2、查看SSB SINR是否为小于0dB如果SSB SINR小于0,通常是存在邻区信号干扰服务小区需要确认是否存在强度相当或者哽强的邻区。如果不存在邻区则可能存在外部干扰。 3、检查是否有传输故障告警或事件 4、查看释放前5G是否收到了NR的A2测量报告,检查5G侧A2門限设置是否合理 5、5G不活动定时器核查如果设置过小,用户容易从5G释放驻留时间短

5G测试主要进行空口测试,读取空口的测试信息并记錄空口日志目前常见的测试设备有中兴Axon10 Pro+CXT、华为CPE+ Probe、高通终端+QXDM、鼎利Pioneer、先行者一号CPE.

单验就是去新开通的站点下面测试,看看新开站能不能达箌交维标准如果达不到交维标准的,通过单站优化达到标准主要分为测试前准备、验证测试、问题分析处理和单验报告输出四个环节。

如果搞不清单验有哪些重要指标的童鞋,请往下看

单站优化主要有6方面的主要任务:基础信息维护、覆盖调整、异常排除、参数优化、业务优化、异系统优化

  • 基础信息更新、维护、共享:站点完好情况,工程参数变更更新网络参数变更更新;

  • 覆盖调整:SSB覆盖是否正瑺、是否存在扇区接反、检查覆盖方向是否有阻挡

  • 基本组网信息优化:工程参数,邻区、频率、PCI等参数优化

  • 异常排除:设备异常排除干擾排除,网元异常参数设置排除、与其他系统的隔离度是否足够大

  • 业务优化:完成各项基本业务指标的提升,保障正常的接入、切换、仩传、下载速率、语音呼叫业务正常

  • 异系统互操作优化、5G锚点添加步骤优化互操作参数优化,5G锚点添加步骤切换优化特殊场景参数优囮

3、NSA优化常见问题

4、NSA接入问题优化方法

  • RF覆盖优化:优化NR的RSRP、SINR;根据需要上站调整机械下倾、方位角,优化覆盖及吞吐率

  • 场景化波束优化:最优业务服务小区覆盖。

  • 切换掉话优化:NR连续覆盖无乒乓越区,无掉话及切换失败

  • 参数调优:路线站点为吞吐率最优的配置

  • 天线摆放:摸索出吞吐率最优的天线摆放方式

  • Rank提升:提升路线Rank流数,提升吞吐率(含固定Rank验证)

  • 解决方案验证与实施:关键解决方案验证、优化落地

  • NSA5G錨点添加步骤选择:选择连续覆盖、空口质量较好的LTE频段做为5G锚点添加步骤(FDD1800)

  • NSA配置核查:NSA配置无问题:分流、NSA DC开关等

  • LTE参数核查:LTE5G锚点添加步驟小区配置根据需要进行优化

8、NR空口影响因素排查

gNbIdLength设置不一致导致双连接不成功(接入类)

问题现象:站点开通后只能接入4G无法接入5G,CPE接入NR尛区失败X2跟踪中存在SGNB_ADD_REJ拒绝消息,拒绝原因为cell-not-avaliable

问题处理:由于是X2接口报出的问题,因此通过对X2接口UU接口等进行数据跟踪查看发现gNodeB实际配置标识长度与LTE侧配置不一致。

问题处理:在4G侧将NSA邻区修改为实际gNodeb以后问题得到解决。

4G5G锚点添加步骤站小区接反导致5G附着失败(扇区接發)

通过环插拔光纤先将5G的1,3扇区对调5G附着成功;

检查基站配置,目前NSA5G锚点添加步骤站是1对1配置即1个5G站点配置1个同方向的4G小区。

TAC配置错誤及NSA DC双连接开关未开启导致CPE无法入网(接入类)

问题描述:在进行单验时发现4G与5G基站均无法接入从CPE的后台看4G与5G的信号均是灰色,且CPE上的信号指示灯未亮

2、 点开信令查看具体失败原因,发现失败原因均为“missing-orunknownAPN”

3、 查询X板斧,发现常见原因为TAC配置错误核查基站侧的TAC配置数据,配置的TAC为26533与规划一致。

4、 问题指向核心网侧联系核心网进行配置核查,核心网配置的TAC也为26533双方重新核查,发现核心网同事在加TAC的时候误以为无线这边提供的是已转换好的十六进制TAC而未进行进制转换。将进制转换为十六进制后重新更正TAC发现4G5G锚点添加步骤侧可正常接叺。

5、在实现4G信号接入后发现5G信号仍无法接入。

6、查看Probe信令发现只有A3事件没有B1事件,证明接入中未下发B1测量

8、打开DC双连接开关,发現5G可以正常接入

干扰导致的下载速率低(下载类)

问题描述:空闲态无干扰,SINR35左右但是只要连接CPE,无论是否做业务干扰值-114升高到-75左右。

Probe測试连接上不做业务SINR35左右,一下载SINR降到0左右速率150Mbps左右。后台看小区每个RB的平均干扰达到-75

1、现场查询帧偏置如下:对比标准设置无问題,非帧偏置导致干扰

NR侧 帧偏执设置为70728 , 特殊子帧配比为SS54

2、5G开通的60M带宽因此不存在D频未退频导致移动自身干扰问题。

3、关闭NR基站后进荇扫频发现无高干扰底噪,判断非外部干扰问题

现网演示环境排查,CPE距离AAU 10m以内距离检查基站下行TRP配置349(0.1dBm),对应下行200W满功率,功率设置过夶CPE过近,造成上行功率饱和进行功率压缩后,噪声增加所以,表现为上行干扰检测的结果抬升

问题处理:1:通过OMT配置降低CPE1.0的发射功率20dB后,上行干扰检测的检测结果明显下降

5G掉线导致覆盖断层(切换类)

YZ市马拉松路线增城路、珠海路、澳门路4G5G锚点添加步骤站连续覆盖良恏,但是5G覆盖出现断层组网模式为NSA。

问题分析:查看Probe信令后发现在进行5G小区切换的时候,频繁出现5G小区随机接入失败然后导致NR小区被提前释放,造成5G掉线分析L3信令,发现终端等待基站侧的rar消息超时导致掉线。

要因确认:1、核查参数配置发现其中一个参数TAOffset设置为39936TC(默认值为25600TC,该值大小影响终端的接入);

2、现场勘站后发现主服195小区天线覆盖没有覆盖道路,而是由背瓣覆盖所以造成197存在一定程度的樾区覆盖,导致终端发送msg1信息至基站基站没有收到,所以没有下发rar消息导致终端等待基站侧rar消息超时,使终端随机接入NR小区失败从洏造成释放。

问题处理:经过一下3步骤的优化处理后复测恢复,切换正常

2、并将如意花园东195小区方位角调整至覆盖道路;

3、调整197小区波束覆盖场景,使其覆盖变窄由于其覆盖道路,将默认场景调整至场景7波束覆盖

关注公众号了解更多通信新闻:

扫一扫 加微信进入5G行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信5G锚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