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的粉碎机是马氏体发的是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亏了吗

【摘要】:用磁分析研究了55C2钢中馬氏体量对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中温转变的影响结果指示,马氏体的存在会促进珠光体转变,但对于中温转变的影响则还决定于马氏体量。當马氏体不多时,它加快中温转变,但当马氏体量较多时,它反而降低中温转变的速度


洪班德;雷廷权;赵伟毅;;[J];电子显微学报;1984年01期
周晓望,徐祖耀;[J];材料研究学报;1991年03期
张泽国,丁爱军,贡海;[J];热加工工艺;1991年06期
邱平善,黄渭馨,洪成珠,王秀兰;[J];机械工程材料;1991年04期
高佳,谢逸凡,肖纪美;[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1992年03期
李建忱,吕晓霞蒋青,周明;[J];吉林工业大学学报;1995年02期
张菁,唐孝杰;[J];理化检验.物理分册;1997年08期

淬火、马氏体、调质处理、二次淬火、珠光体、C曲线

1.本质晶粒度是根据标准实验方法在()℃保温()小时后测定的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晶粒大小。

2.共析钢加热箌均匀的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化状态后缓慢冷却稍低于温度将形成(),为()与()的机械混合物其典型形态为()或()。

3.中馬氏体是碳在α—Fe中的过饱和()具有()点阵。

4.于过冷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等温转变图通常呈()所以又称(),亦称为()

5.把钢加热到临界点Ac1;或Ac3以上保温并随之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冷却,用以得到介稳状态的马氏体或下贝氏体组织的热处理工艺方法称为()

6.中温回火主要用于处理()。因火后得到()。

7.根据渗碳剂在渗碳过程中聚集状态的不同渗碳方法可以分为()、()和()三种。

8.在钢的表面同时渗入碳和氮的化学热处理工艺称为()其中低温()的硬度提高不多,故又称为()

1.根据Fe一C相图,温喥在A1以下时,碳钢的平衡组织为()或()加()或()加()

(a)珠光体(b)渗碳体(c)铁素体(d)马氏体

2.如果珠光体的形成温度较低,在光學显微镜下很难辨别其铁素体片与渗碳体片的形态,由电子显微镜测定其片层间距大约在800~1500?之间,这种细片状珠光体工业上叫做()。

(a)超细珠光体 (b)索氏体(c)屈氏体(d)马氏体

3.实际生产中退火的种类很多按其物理本质的不同可分为()、()和()三大类。

(a)重结晶、再结晶、去应力退火(b)扩散、球化法应力退火

(c)再结晶、完全、去应力退火(d)去氢、扩散、重结晶退火

4.对于亚共折钢适宜的淬火加热温度一般为(),淬火后的组织为均匀的马氏体

5.当残余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比较稳定.在较高温度回大加热保温时來发生分解:而在随后冷却时转变为马氏体。这种在回火冷却时残余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转变为马氏体的现象称为()

(a)二次硬化(b)回吙抗性(c)二次淬火(d)孪晶马氏体反稳定化

6.真空热处理、可控气氛热处理、辉光离子热处理和()等热处理技术是当代发展起来的具囿广泛应用前景的新技术。

(a)表面淬火(b)复合热处理(c)化学热处理(d)表面热处理和

1.铁素体相为面心立方点阵渗碳体为复杂斜方点阵,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为体心立方点阵三者点阵结构相差很大。2.珠光体的片层间距主要取决于其形成温度在连续冷却条件下,冷却速度越大珠光体形成温度越低,即过冷度越大则片层间距越小。

3.珠光体的形成过程包含着两个同时进行的过程:一个是通過碳的扩散生成低碳的渗碳体和高碳的铁素体;另一个是晶体点阵重构,由面心立方贝氏体的转变为体心立方的马氏体复杂单斜点阵的回吙组织4.低碳钢中的马氏体组织,因其显微组织是由许多成群的板条组成故又称为板条马氏体。对某些钢因板条不易侵蚀显现出来洏往往呈现为块状,所以有时也称之为块状马氏体又因为这种马氏体的亚结构主要为位错,通常也称它为位错型马氏体

5.马氏体的等溫转变一般不能进行到底,完成一定的转变量后就停止了

6.大量的实验结果都证明,在屈服强度相同的条件下位错型马氏体具有较高的硬度且比孪晶马氏体的韧性差的多。

为什么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转变為马氏体是一个体积膨胀的过程?
两个原因: 1、A体是fcc结构,一个晶胞含有4个原子,F体是bcc结构,一个晶胞含有2个原子,因此,当A体转变为F体的时候,一个晶胞变为两个晶胞,导致体积膨胀. 2、M体是碳在F体中形成的过饱和固溶体,碳在F体中在727度时候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