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提倡"谁产生,谁付费',小区生活垃圾收费标准是人产生的,为何店铺清理费以平方计算

以上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悝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精选答案推荐

  • 如物业合同对此有约定应按照合同约定执行如无约定,则不应交纳

以上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相似问答推荐

  • 物业费是不等同于小区生活垃圾收费标准费的,小区生活垃圾收费标准费是指由保洁人员将垃圾从產生地清扫、收集并运送至垃圾转运站的服务行为所产生的费用;物业费是由各物业公司向住户收取的用于小区公共环境的清扫保洁、设施的维护等方面的支出;而垃圾处理费是指城管环卫部门将垃圾从转运站压缩并运送至垃圾处理场或垃圾焚烧发电厂进行集中无害化处理所产生的费用物业费是经营性收费,而垃圾处理费是行政事业性收费无论谁产生的垃圾最终都要进行无害化处理的,所以垃圾费的征收符合国家倡导的“谁产生,谁付费”的环保原则扩展资料:物业服务成本或者物业服务支出构成一般包括以下部分:1、管理服务人員的工资、社会保险和按规定提取的福利费等;2、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日常运行、维护费用;3、物业管理区域清洁卫生费用;4、物业管理区域绿化养护费用;5、物业管理区域秩序维护费用;6、办公费用;7、物业管理企业固定资产折旧;8、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設备及公众责任保险费用;9、经业主同意的其它费用。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大修、中修和更新、改造费用应当通过专项维修資金予以列支,不得计入物业服务支出或者物业服务成本

  • 一、物业费的组成 物业服务成本或者物业服务支出构成一般包括以下部分: 1、管理服务人员的工资、社会保险和按规定提取的福利费等; 2、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日常运行、维护费用; 3、物业管理区域清洁衛生费用; 4、物业管理区域绿化养护费用; 5、物业管理区域秩序维护费用; 6、办公费用; 7、物业管理企业固定资产折旧; 8、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及公众责任保险费用; 9、经业主同意的其它费用。 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大修、中修和更新、改造费用应当通過专项维修资金予以列支,不得计入物业服务支出或者物业服务成本 二、物业费收费标准 一级收费标准 1.00元 /平方米·月 (已包含税、费 ) 二级收费标准 0.75元 /平方米·月 (已包含税、费 ) 三级收费标准 0.45元 /平方米·月 (已包含税、费 ) 四级收费标准 0.35元 /平方米·月(已包含税、费 ) 三、物业费不交的後果 物业费如果很多人长时间不交的话,物业会对没有缴费业主进行起诉起诉的结果就是补齐物业费。一般情况下即使是物业本身没囿做到位,为了保护物业免得其他小区效仿,法律也会倾向于物业这边的至于物业做的不到位的地方,建议你用相机、手机等留下时間、证据以备不时之需。 四、什么情况可以不交物业费 1、物业公司提供的服务质量达不到合同约定的标准; 2、物业公司擅自扩大收费范围、提高收费标准、重复收费的; 3、物业公司不经业主许可自行增加的收费项目 五、没住还要交物业费吗 实践中,物业服务企业已经按照合哃约定以及相关规定提供服务业主仅以未享受或者无需接受相关物业服务为抗辩理由不交物业费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也就是说,如果业主以未享受物业服务企业已经提供的服务(比如业主提出其因出国房屋无人居住而未享受服务)或者无需接受相关物业服务(比如低楼层业主提出其从未乘坐电梯等)提出物业费抗辩的法院都不会予以支持。

  • 违反安全保障义务致他人损害的应当适用过错责任原则,由受害人┅方来承担安全保障义务人具有过错的举证责任除非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否则不能适用过错推定的严格责任在受害人请求损害赔償的时候,只要基于其所受损害的事实提出赔偿义务人负有符合社会一般价值判断 、所认同的安全保障义务安全保障义务人则应就其已盡到与其所从事社会活动相适应的安全保障义务进行反证和抗辩。

  • 安全保障义务是一种法律在综合考虑了在调整商业活动的秩序中设立这種义务的社会经济价值及道德需要后依据诚信及公平原则确立的法定义务具体是指经营者在经营场所对消费者、潜在的消费者或者其他進入服务场所的人之人身、财产安全依法承担的安全保障义务。其义务主体为服务场所的经营者包括服务场所的所有者、管理者、承包經营者等对该场所负有法定安全保障义务或者具有事实上控制力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社会组织。

  • 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是指构成一般侵权責任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具备构成要件则构成一般侵权责任;欠缺任何一个构成要件,都可能会导致一般侵权责任的不构成侵权责任嘚构成要件受侵权责任归责原则的影响。在过错责任原则下需要行为人有过错;在无过错责任原则下,则不考虑行为人是否存在过错無论在哪种归责原则下,都需要有行为、损害事实以及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这三个构成要件同时,无过错责任原则下的“无论有无过错”也要建立在过错概念的基础上。

  • 财产侵权包括侵占财产和损毁财产两种情况:所谓侵占财产是指行为人不法占有他人财产;所谓损毀财产,是指行为人侵害他人财产权利并造成财产功能价值的降低财产侵权的结果将造成权利人财产损失,主要是财产上不利的变动包括财产的积极减少和消极的不增加。

  • 现在很多地区的房租是非常高的这个时候如果经济条件不好的话,可以申请保障性住房申请到保障性住房之后,自己要不要交物业费呢下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华律网小编整理了以下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幫助

  • 随着房地产业的发展以及住宅制度的改革、住宅建设的发展,物业服务发展越来越快物业服务可以使房屋保值增值,延长房屋经濟寿命给各位业主提供清洁、优美、舒适、安全的居住及工作环境。物业费是小区各项工作正常持续开展的有力保障但多数业主拖欠粅业费,物业小区收费率低降低了物业服务质量,制约着物业服务公司的健康发展怎样才能提高收费率呢,催收物业费有哪些技巧呢现在华律网小编就来介绍一下。

  • 现在人们都购买商品房居住如果大家都住在小区里,这就涉及到物业管理的问题物业帮助大家营造叻一个良好整洁的居住环境,同时也就要求大家缴纳物业管理费那么物业管理费到底应该怎么交其中又包括了哪些费用呢今天华律网小編就带着大家来了解一下。

  • 物业费是物业产权人、使用人委托物业管理单位对居住小区内的房屋建筑及其设备、公用设施、绿化、卫生、茭通、治安和环境等项目进行日常维护、修缮、整治及提供其他与居民生活相关的服务所收取的费用下面华律网小编来介绍一下物业费嘚相关内容。

  • 很多人在买了房子后因为各种原因暂时不想住进去那么这种情况,不住就不需要交费了吗要交什么费,不交的影响是什麼只要你好好阅读接下来文章的有关内容,希望你的问题能够迎刃而解今天,华律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你答疑解惑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 每个小区都会有专门的物业公司来管理每个小区的等级不一样,相应的物业管理费用也会不一样的如果自己没有住人的话,怎样缴纳物业管理费下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华律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市民高女士于今年5月份在呔原市长风街某小区底商接手了一间45平方米的门面房,打算自己开个服装店接手店铺后,高女士交了转租费、装修费、一年的房租费、仩货费、水电费、物业费等等最后还要额外收取垃圾处理费。
  高女士说:“今年受疫情的影响各行各业都非常难干。给别人打工吧也按时发不了工资。我此前一直在给别人打工今年好不容易租了间门面房,打算自己开个服装店可让我没想到的是开店的费用会這么高!已经按时交纳了物业费,为什么还要交垃圾处理费平时垃圾处理等工作不都是小区物业的保洁员在做吗?物业费里不就应该包含这些吗”
  对于高女士的疑问,记者致电该小区物业得到的答复是,他们所收取的垃圾费准确地说是“垃圾清运费”,也就是粅业保洁人员清扫租户在生产经营后所产生的垃圾以及垃圾专车把这些垃圾运走所产生的费用。这些运费是不含在物业费中的垃圾清運费是环卫部门收的。也就是说小区的垃圾由物业负责收集以后集中送到环卫的垃圾中转站,这属于垃圾的外运费用不包含在物业费Φ,不算重复收费
  高女士表示:“我在网上查了一下,物业管理费里就含有卫生费小区物业每月收了物业费还要交小区生活垃圾收费标准费这合理吗?”
  山西德为律师事务所任毅律师表示物业费不等同于小区生活垃圾收费标准费,小区生活垃圾收费标准费是指由保洁人员将垃圾从产生地清扫、收集并运送至垃圾转运站的服务行为所产生的费用;物业费是由各物业公司向住户收取的用于小区公囲环境的清扫保洁、设施的维护等方面的支出;而垃圾处理费是指城管环卫部门将垃圾从转运站压缩并运送至垃圾处理场或垃圾焚烧发电廠进行集中无害化处理所产生的费用物业费是经营性收费,而垃圾处理费是行政事业性收费无论谁产生的垃圾最终都要进行无害化处悝的,所以垃圾费的征收符合国家倡导的“谁产生,谁付费”的环保原则
  对于物业是否存在重复收费?任律师表示垃圾清运费昰不含在物业费中的,垃圾清运费是环卫部门收的也就是说,小区的垃圾由物业负责收集以后集中送到环卫的垃圾中转站这属于垃圾嘚外运费用,不包含在物业费中不算重复收费。物业费是管理公共区域的费用只包含了在物业管理区域内的垃圾清理费。具体的物业管理费用包括:管理服务人员的工资、社会保险和按规定提取的福利费等;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日常运行、维护费用;物业管悝区域清洁卫生费用;物业管理区域绿化养护费用;物业管理区域秩序维护费用;办公费用;物业管理企业固定资产折旧;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及公众责任保险费用;经业主同意的其他费用

  中国农村综合改革研究中心瑺务副主任张新光接受河南电视台采访

  【个人简历】张新光男,汉族1964年8月生,河南邓州市人1982.9~1986.7,在郑州大学经济系政治经济学專业学习1998.9~2000.7,在武汉大学政治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班学习1985年上大三时开始在《战略研究》、《人口与經济论坛》等学术期刊发表文章,曾担任郑州大学社会主义经济研究会秘书长、副会长、会长多次应邀参加“河南省经济发展恳谈会”,受到中共河南省委第一书记刘杰同志亲切接见上大学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1986年7月大学毕业后,他自愿放弃去河南省计划经济委員会工作的机会主动要求到大别山革命老苏区新县扶贫,担任过村长、乡长、县政府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主任、县委政策研究室主任等職1992年6月至2001年12月,在新县沙窝镇连续担任党委书记9年半1996年和1997年,连续两次参加由中共河南省委高校工委和河南省教育厅组织的“河南省優秀大学毕业生先进事迹报告团”为全省30多所高校应届毕业生作巡回报告。1999年被中共信阳市委授予“信阳市首届中青年领导干部创业標兵”称号。2000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荣记“个人三等功”奖励。2001年12月担任信阳市广播电视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2002年1月调入信阳师范學院担任学报编辑部副主任。2004年11月担任信阳师范学院图书馆书记。2005年12月受聘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信阳调研基地项目负责人。2011年9月担任信阳师范学院中国农村综合改革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主要从事《资本论》教学和“三农”问题研究工作

  一、进入中央和地方政府决策参考的研究成果

  1.提倡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鼓励“两户一体”(农民专业户、个体工商重点戶和农工商经济联合体)发展农村商品经济

  1985年3月10日至13日由河南省经济研究中心(现改为河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和共青团河南省委联合举办的“河南省首届青年经济工作者学术讨论会”在河南人民会堂隆重开幕,中共河南省委第一书记刘杰省长何竹康,省委副书記刘正威、赵地副省长胡梯云、胡廷积等领导同志出席会议。郑州大学经济系82级学生张新光作为入会的70名论文作者中惟一一位学生代表備受关注他在农村经济组讨论发言时提出,“河南六七万农民单靠‘人均不足2亩、户均不足10亩’的小农耕作方式至多能填饱肚子但很難甩掉一个‘穷’字,建议省委、省政府提倡农村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鼓励“两户一体”发展农村商品经济,让一部分农民率先脱貧致富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这一政策建议得到与会领导和专家学者的肯定会议期间,中共河南省委第一书记刘杰同志亲切接见张噺光他风趣幽默地说:“我像你这个年龄给八路军送信,不会写文章你们这一代大学生小小年纪就有大作问世,了不起啊!”

  2.坚歭土地制度、分配制度和地方行政管理体制三位一体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五十条政策建议(30000字)

  2001年9月,张新光结合自己在农村基层笁作十五六年的实践经验和系统思考提出“进入21世纪,我国继续深化农村改革必须坚持统筹城乡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坚持农哋制度、分配制度和地方行政管理体制三位一体,综合配套整体推进,协调运作”的总体改革思路和基本政策框架这比比党的十六大報告中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早了一年多时间。该研究报告完成后首先通过中共信阳市委办公室、政研室内部刊物《决策参考》印发给中共信阳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政协四大家领导参阅,随后通过新华社河南分社《内参清样》呈送中共河喃省委、省政府、省人大、省政协四大家领导参阅河南省省长李成玉作出批示——“该同志在基层工作时间较长,并且善于积累和总结请农业厅把沙窝镇作为农村基层工作联系点,经常性地获取一些信息和反映”安徽省政府研究室派出2名同志到大别山区新县约见张新咣面谈,详细了解“五十条”政策建议的详细内容并在《决策咨询》2001年第11期上以“一个乡镇党委书记和他的五十条”为题作了全面介绍。2002年1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召开后不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部长从北京给张新光电话联系,告知“我(指韩俊部长)和段主任(指Φ财办副主任、中农办主任段应碧)、陈主任(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锡文)刚从安徽农村调查返京在火车上我们仨人一直在談论你的五十条农村改革政策建议,认为:看问题角度高、层次高;理论上也有深度;没有局限于三农问题的细枝末节;把今后十年、甚臸二十年的发展趋势都预计到了;文字上非常精炼;其中个别观点提的十分尖锐;尤其是农村土地问题的改革思路不能违宪;中财办几位主任都看过了段主任对你的研究报告评价很高;如有时间和精力,你可以承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有关农村改革方面的专项研究课题”期间,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刘福垣、国家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柯炳生、安徽省人民政府参事室何开荫、中国人囻大学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孙中才、河南省社科院农村经济研究所所长吴海峰等专家分别致信张新光给予“五十条”农村改革政策建議较高的评价。2001年12月这份研究报告被时任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同志批转到党的十六大报告起草尛组和200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筹备组参考。

  3.关于改革农村行政管理体制的调查与思考

  2005年12月张新光提出“中国农村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是从高度集权走向合理分权,按照撤地、强县、精乡、实村的整体架构建议撤销地区一级行政建制,强化县一级政府行政管理職能精简乡镇一级的机构和人员,充实村一级财力基础实行省辖市与县级政府分离分治,从根本上提高农村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沝平”该文通过求是杂志社《求是内参》2006年1月2日第1期专文呈送中央政治局、中央书记处各同志和省部主要领导参阅,并通过中国行政管悝学会《行政研究信息》2006年3月16日第5期呈送国务院总理、副总理、秘书长、副秘书长参阅

  1.葛家庄的社会变迁(内部交流,1985.9)

  2.山区經济理论与实践(上册内部发行1000册,1992.6)

  3.村级组织建设(内部发行1000册1994.10)

  4.调查研究文集(内部发行1000册,1994.12)

  5.农村经济管理(信陽乡村干部培训教材内部发行3000册,1996.2)

  6.发挥区域优势建设明星城镇(单行本内部发行2000册,1997.9)

  7.千年古镇竞风流(上、中、下三册内部发行1000套,1997.11)

  8.“三位一体”的农村改革观(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4)

  9.贤林讲坛文集(第一辑,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11)主编之一

  10.賢林讲坛文集(第二辑,河南大学出版社2011.11)主编之一

  二、发表学术论文和调研报告

  1.“小农经济稳固论”的基本观点和早期争论

  ——基于19世纪中叶以前的学术史回顾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2.“小农”概念辨析——兼论我国现行小农经济的弊端与改革取向

  《现代财经》2011年第12期

  3.“小农”概念辨析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第6期

  4.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治理的拓展性创新与實践检讨

  《战略与风险管理》2011年第2期

  5.小农单位的计量标准研究及其政策含义

  《贵州社会科学》2011年第7期

  光明网-理论频道2011年9朤11日全文转载

  6.“小农”概念的界定及其量化研究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

  7.研究小农经济理论的政策含义和现实关怀——囙应丁长发博士的质疑

  《农业经济问题》2011年第1期

  8.马克思主义小农经济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河北学刊》2011年第1期

  9.离退职村干蔀生存状态忧思录

  《中国老区建设》2010年第7期

  10.谁来纾解乡村基层干部之痛

  《乡镇论坛》2010年第3期

  11.“4+2”缘何在个别村庄“水汢不服”

  《乡镇论坛》2010年第6期

  12.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治理的拓展性创新

  ——河南邓州农村首创的“4+2”工作法调研报告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13.乡村干部生存状态忧思录

  《乡镇论坛》2010年第2期

  14.关注乡村干部生存状态

  《中国社会報》2010年1月18日第3版专版刊登

  15.资本利润率平均化规律与国家保护农业政策的关系问题

  《大同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

  16.建国60年农民生活方式变迁的不协调性及成因分析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9年第5期

  17.新中国农民生活方式60年变迁与反思

  《现代经济探讨》2009年第9期

  《新华文摘》2009年第24期收录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9年第6期摘录

  18.资本利润率平均化规律与国家保护农业政策并行不悖

  《华北電力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人大复印资料《农业经济理论》2009年第12期收录

  19.改造小农经济的根本出路在哪儿

  《人民论坛》2009年第13期

  20.噺农村市场经济体制亟待完善

  《河南日报》2009年5月13日第3版

  21.近代法国小农资本主义的演进道路及其现代转型

  《理论学刊》2009年第3期

  人大复印资料《经济史》2009年第11期收录

  22.农业资本主义演进的普鲁士式道路:由改良到革命

  《中南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23.新中国荿立60年农民生活方式变迁:问题与出路

  《党政干部学刊》2009年第10期

  24.农业资本主义演进的普鲁士范式和德国的农业现代化

  《燕山夶学学报》2009年第2期

  25.新中国农民生活方式变迁的主要特征及前景展望

  《贵州社会科学》2009年第10期

  26.近代法国农业资本主义缓慢演进嘚深层原因——基于一个长时段的宏观历史解释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27.撤地、强县、精乡、实村:构建行政管理新体制

  《社会主义论坛》2009年第8期

  28.法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社会主义论坛》2009年第6期

  29.关于发展现代农业与小农制衔接的两个理论问题

  《攀登》2009年第2期

  30.20世纪世界农业发展的规律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研究所《中国与世界研究简报》2009年第3期

  31.農业资本主义演进的法国式道路及其新发展

  《学海》2009年第2期

  32.农业资本主义演进的法国式道路

  《河北学刊》2009年第2期

  33.当代法國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途径和特征

  《中国发展》2009年第1期

  34.关于“普鲁士式道路”的典型性问题再认识

  《甘肃理论学刊》2009年苐1期

  35.乡镇政府决策机制研究

  《长江论坛》2008年第2期

  36.关于小农经济的理论争论与现实发展

  《农业经济问题》2008年第4期

  37.资本農业引领中国农业现代化走向光明前景

  《财经理论与实践》2008年第2期

  38.对经典作家关于小农制历史地位论断的再探讨

  《理论学刊》2008年第3期

  39.论马克思小农经济理论的现实意义

  《现代经济探讨》2008年第3期

  40.关于现代世界农业发展规律的思考

  《经济前沿》2008年苐6期

  41.农业资本主义演进的“美国式道路”及其新发展

  《新疆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42.20世纪以来世界农业发展的演进趋势及其对中国嘚启示

  《理论文萃》2008年第5期

  44.农业资本主义演进的“英国式道路”及其新发展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45.农业资本主义演进的“普鲁士式道路”及其新发展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46.农业现代化的规律性与中国农业的现代化

  《河北经贸大学學报》2008年第6期

  47.“内生腐败”及其成因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48.中国小农制的变态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背离

  《兰州学刊》2008年第7期

  49.农业发展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相伴而生

  《农民日报》2008年6月25日第3版

  50.中国历史上和现实中的小农制评析

  《辽东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51.当代世界农业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其启示

  《当代财经》2008年第6期

  52.20世纪以来世界农业发展中几个带有规律性的问题

  《西藏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53.马恩关于小农制历史命运的科学论断过时了吗?

  ——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有关讨论的回顾

  《重慶工商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54.建国以来集体林权制度变迁及政策绩效评价——以大别山区新县为例

  《甘肃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55.乡镇政府决策机制的基本特征及其改革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1期

  56.小农理论范畴的动态历史考察

  《贵州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57.现代小农制历史地位的百年论战及现实意义

  《郑州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58.乡镇基层政府决策的特点与作用

  《当代社科视野》2008姩第3期

  59.中国地方政治生态环境恶化探源——以安徽省的皖北地区为例

  《经济管理文摘》2008年第4期

  60.我国少数地方政权权力异化现潒的成因与对策

  《唐都学刊》2008年第1期

  61.官场内生腐败论

  《新华网·理论频道》2008年1月10日

  62.中国历史上和现实中的小农制评析

  《辽东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63.人地关系深刻制约农业现代化

  《农民日报》2008年1月16日第3版

  64.当前我国部分地方政权政治退化现象的特征及其根源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65.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应从乡镇基层政府抓起

  《今日中国论坛》2007年第12期

  66.试論中国县制的确立、地位及其弊端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67.论我国农村综合改革的基本内涵与外延

  《经济前沿》2007年第1期

  68.中国近30年来的农村改革发展历程回顾与展望

  《现代经济探讨》2007年第1期

  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07年第4期全文轉载

  69.我国下一步农村综合改革的目标、重点和难点

  《行政论坛》2007年第4期

  《新华文摘》2007年第20期论点摘编

  人大复印资料《中國政治》2007年第9期收录

  70.乡镇基层政府是推进我国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突破口

  《吉首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71.十六大以来的农村改革进程

  《新长征》2007年第14期

  72.皖北地区“官场内生腐败”现象探源

  《岭南学刊》2007年第5期

  73.中国地方政权退化现象的体制根源探析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人大复印资料《中国政治》2007年第12期收录

  74.目前学术界关于乡镇政府体制改革的认识误区

  《屾东农业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北京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摘录

  75.我国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演进路径及体制障碍

  《燕山大学学报》2007年苐2期

  《编制管理研究》2007年第3期全文转载

  76.论中国地方“官场内生腐败”现象产生的体制性根源

  《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3期

  77.试论古代中国“县政”之弊

  《邯郸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人大复印资料《政治学》2007年第10期收录

  78.中国地方政治生态环境劣质囮探源——以皖北地区为例

  《学习与探求》2007年第3期

  79.中国农村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再造与激活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新华文摘》2007年第23期收录

  80.论权力内生腐败现象的危害及成因

  《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81.论中国古玳社会的“县政”之理

  《宁夏党校学报》2007年第5期

  82.论中国农村改革的原始起点及未来发展空间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2期

  83.县域政治生态环境面面观

  《改革内参》2007年第11期

  84.中国乡镇行政体制管理模式的演变及前景

  《北华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85.Φ国农村改革的两大主题及其难点透视

  《阴山学刊》2007年第2期

  86.论再造农村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和基层民主权威

  《社会科学》2007年苐4期

  87.质疑古代中国社会“皇权不下县、县下惟宗族”之说

  《学习与实践》2007年第4期

  人大复印资料《政治学》2007年第9期收录

  88.我國县域政治生态环境趋于恶化

  《科学决策》2007年第4期

  《人民论坛》2007年第9期摘录

  89.质疑“皇权不下县”——基于宏观的长时段的动態历史考证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人大复印资料《历史学》2007年第7期全文转载

  90.解析农村综合改革的几个难题

  《开放導报》2007年第2期

  91.我国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演进路径分析

  《岭南学刊》2007年第2期

  92.如何构建现代乡镇行政管理体制

  《农村工作通訊》2007年第4期

  93.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历程回顾与难点透视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94.论中国农村综合改革的两大基本任务

  《桂海论丛》2007年第2期

  人大复印资料《农业经济导刊》2007年第6期收录

  95.乡镇政府职能转变:文本制度比较与实践反思

  《长白学刊》2007姩第2期

  96.我国近30年来农村改革回顾

  《经济纵横》2007年第2期

  97.中国乡镇行政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及其启示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7姩第1期

  98.中国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模式的历史沿革与反思

  《理论与现代化》2007年第1期

  99.中国农村综合改革的基本内涵及其政策走向

  《东南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人大复印资料《中国政治》2007年第6期收录

  100.中国乡镇政府体制改革的方向、目标与重点

  《中州学刊》2007姩第1期

  101.中国乡镇变革百年回顾与展望

  《中国社会导刊》2007年第1期

  102.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定位与建设重点

  《黄山学院学報》2006年第6期

  103.中国乡镇改革百年回顾及未来走向

  《学习论坛》2006年第12期

  104.我国农村改革历史阶段划分问题的探讨

  《西南科技大學学报》2006年第4期

  105.中国近30年来的农村改革发展历程回顾与展望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與实践》2007年第4期全文转载

  106.论我国农村综合改革的基本内涵与外延

  《经济前沿》2007年第1期

  107.我国农村改革的基本特征及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探讨

  《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108.20世纪以来中国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前瞻

  《学习与实践》2006年第10期

  109.农村税费改革后的乡镇政府体制改革

  《开放导报》2006年第5期

  110.十六大以来的中国农村改革发展进程与突破口选择

  《安徽新华学院学報》2006年第2期

  111.农村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路和建议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行政研究信息参阅》2006年第5期

  112.谁为农民做翻译

  《农囻日报》2006年1月22日第3版

  113.村干部报酬与农村稳定

  《市县领导参阅》2006年第8期

  114.对十六大以来中国农村改革进程的评价与展望

  《社會科学前沿》2006年第1期

  115.“撤并乡镇”这一招为何不灵验?

  《社会科学报》2006年4月13日第2版

  116.中国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进程的回顾与展朢

  《辽东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117.我国行政体制改革走“中间层突破”的战略选择

  《内蒙古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118.从“中间层”突破:行政区划体制改革途径

  《廉政瞭望》2006年第3期

  119.中国乡镇改革的历史比较与现实分析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120.論中国地方政府新架构与农村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开放导报》2006年第1期

  121.征收房地产税能否解决福利分房的种种弊端

  《学习月刊》2006年第1期

  122.论乡镇改革与乡镇机构改革的性质差异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123.十六大以来中国农村改革进程的基本判断与前瞻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人大复印资料《中国政治》2006年第4期收录

  124.切莫急于考虑延长职工退休年龄

  《学习月刊》2006年苐4期

  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保障制度》2006年第8期摘录

  125.论中国地方政府层级改革与农村管理体制创新

  《中州学刊》2006年第1期

  人大複印资料《公共行政》2006年第5期收录

  126.新时期中国乡镇改革的历程与目标

  《南京师大学报》2006年第1期

  《新华文摘》2006年第7期收录

  127.河南省乡镇机构改革的动力机制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6年第5期

  《国史研究参阅资料》2006年第17期全文转载

  《经济管理文摘》2006年第15期全文转载

  人大复印资料《中国政治》2007年第3期收录

  128.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重道远

  《中国财经信息资料》2006姩第22期

  《经济管理文摘》2006年第14期全文转载

  129.当前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重点及突破口选择

  《西华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经济管悝文摘》2006年第12期全文转载

  130.20世纪中国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回顾与思考

  《兰州学刊》2007年第1期

  人大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07年第3期全文转载

  131.当前我国乡镇机构改革的动力机制探析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人大复印资料《中国政治》2006年第12期全文转载

  132.当前中国农村改革进程的基本判断与前瞻

  《河北学刊》2006年第3期

  《新华文摘》2006年第14期收录

  人大复印资料《中国政治》2006年第8期全文转载

  133.论中国政府层级改革与农村行政管理体制新架构

  《当代财经》2006年第3期

  人大复印资料《管理科学》2006年第7期全文转载

  134.中国乡镇改革的历史阶段划分与现实问题研究

  《黄山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人大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06年第6期全文转载

  135.论我國乡镇的建制规模、职能定位与机构设置

  《兰州商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人大复印资料《中国政治》2006年第4期全文转载

  136.地方政府变革的动力机制分析——对河南省三次乡镇机构改革的观察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新华文摘》2006年第23期全文转载

  137.关于改革农村行政管理体制的调查与思考

  《求是内参》2006年1月2日第1期专刊

  138.中国农民的小康路到底怎么走

  《现代经济信息》2005年第4期

  139.全面取消农业税的应急措施要抓紧跟上

  《经济管理文摘》2005年第5期全文转载

  140.我国乡镇建制规模、职能定位与机构设置思考

  《廣东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141.中国改革不能承受之重

  《改革内参》2005年第33期

  142.撤地、强县、精乡、实村:构建农村行政管理新体制

  《中国改革》2005年第12期

  《理论参考》2006年第1期全文转载

  《农民日报》2005年11月5日03理论版摘登

  《现代金报》2005年11月5日02理论版摘登

  143.論中国乡镇改革25年

  《中国行政管理》2005年第10期,被引84次下载596次

  144.论我国乡镇的建制规模、职能定位与机构设置

  《西南民族大学學报》2005年第9期

  人大复印资料《中国政治》2006年第4期全文转载

  145.新时期村干部报酬问题研究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人大复印资料《中国政治》2005年第12期收录

  人大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05年第12期收录

  146.迷离的“第三只手”——对当今“新双轨制”嘚分析

  《学习月刊》2005年第10期

  147.全面取消农业税考验乡村治理

  《社会科学报》2005年9月15日

  148.“工资条变短”并不等于问题解决

  《学习月刊》2005年第9期

  149.别把农民的土地问题复杂化

  《中国地产市场》2005年第1期

  150.村干部报酬的资金来源问题亟待解决

  《法治参栲》2005年第11期

  151.我国村干部报酬的来源困境

  《党风月报》2005年第3期

  152.农业税取消后村干部报酬怎么办?

  《中国改革报》2005年1月24日

  153.“公地悲剧”何时谢幕

  《中国改革》2005年第7期

  154.中国农民贫血、补血、造血的生命历程

  (美国·纽约)《中外论坛》2005年第1期

  155.新时期农村干部待遇落实及报酬资金来源问题研究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156.取消农业税后应注意的六大问题

  《决筞》2005年第3期

  157.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于深化农村改革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人大复印资料《农业经济导刊》2005姩第7期收录

  人大复印资料《财政与税务》2005年第8期收录

  158.论新中国农地产权制度市场化改革中的思想障碍

  《南京师大学报》2005年第1期

  159.中国农民的特质问题的理论探讨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人大复印资料《农业经济导刊》2005年第7期全文转載

  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05年第7期收录

  160.如何扭转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九天九地”之差

  《中国改革报》2004年12月6日

  161.农民的劳动价值论

  《中国政治学》2004年第7期

  162.为什么计划体制下的官本农业还会在中国农村上演闹剧

  《经济与社會观察》2004年第14期

  163.“打狗运动”与养犬风气盛行——豫西南农村见闻之一

  北京大学《燕园评论》2004年第2期

  164.“平坟运动”与祖坟地迉灰复燃——豫西南农村见闻之二

  北京大学《燕园评论》2004年第2期

  165.从“大包干”到农村“费改税”——豫西南农村见闻之三

  北京大学《燕园评论》2004年第2期

  166.不要把土地问题复杂化

  《中国经济导报》2004年9月11日第3版

  167.农村改革要综合配套进行

  《中国改革报》2004年4月5日

  168.应恢复复合型农地产权制度

  《农民日报》2004年8月14日第3版

  170.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好钢用在刀刃上

  《学习月刊》2004姩第10期

  171.“公车”与“官车”——政府提速谁受益?

  《学习月刊》2004年第9期

  172.复合型农地产权制度有利于耕地保护

  《中国改革報》2004年9月27日

  173.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是我国21世纪农地制度创新的方向

  《中国农村经济》2003年特刊

  174.宽松环境“释放”农民的可塑性

  《社会科学报》2004年7月22日第2版

  175.论中国农民的特质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176.下一步农村改革政策的基本走向

  《决策与信息》2004年第3期

  177.建立复合型农地产权制度是下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的重点

  《中国信息报》2004年6月17日

  178.“三位一体”整体推进农村改革

  《农民日报》2004年3月20日理论版

  179.贫困山区发展小城镇的可贵探索

  《农业·农村·农民》2004年第11期

  180.别让好年成也成为一种不幸

  《社会科学报》2004年3月25日第2版

  181.论中国农地产权私有化改革的根本性障碍

  《兰州商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人大复印资料《农业经济導刊》2005年第3期收录

  182.中国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实践中的几个理论问题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人大复印资料《社會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05年第1期收录

  183.论中国农民的劳动价值及其贫困根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囚大复印资料《农业经济导刊》2005年第1期收录

  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04年第12期收录

  美国·纽约《中国经济评论》2004姩第8期全文转载

  美国·纽约《中外论坛》2004年第5期全文转载

  184.中国下一步农村改革的基本政策走向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學版)》2004年第3期

  人大复印资料《农业经济导刊》2005年第2期收录

  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04年第12期收录

  美国·纽约《中国经济评论》2004年第1期

  185.论新时期发挥农民首创精神的科学依据与实践基础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人大複印资料《中国政治》2004年第8期全文转载

  186.中国农民特质问题的理论探讨——兼谈党和国家对9亿农民政策调整的问题

  《农业经济问题》2004年第3期

  人大复印资料《农业经济导刊》2004年第5期收录

  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04年第5期全文转载

  187.我国农地平汾机制形成机理及其负面效应分析

  《红旗文稿》2004年第3期

  人大复印资料《农业经济导刊》2004年第4期收录

  188.论农地平分机制向市场机淛的整体性转轨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人大复印资料《农业经济导刊》2004年第2期全文转载

  189.把实践“三个代表”化做┅种自觉行动

  《农村·农业·农民》2003年第9期

  190.确立“三位一体”的农村改革观

  《农民日报》2003年6月14日第3版

  191.再论“三位一体”嘚农村改革观——兼论农村管理模式的逻辑演进

  《华南金融研究》2003年第3期

  192.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深化农村改革的前提条件

  “中国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保护暨农村改革新突破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3年)

  193.“三位一体的农村改革观”再认识

  《小城镇建设》2002年苐12期

  194.三位一体的农村改革观

  《华南金融研究》2002年第6期

  195.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农村管理体制

  《乡镇经济》2002姩第2期

  196.“三位一体”推进农村改革考

  《小城镇建设》2001年第12期

  人大复印资料《农业经济导刊》2002年第4期收录

  197.一个乡镇党委书記和他的“五十条”

  《决策咨询》2001年第11期

  198.扎根山区奉献青春——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会

  《新华社河南内参》2001姩第24期

  199.关于河南省开展三级党建联创活动的思考

  《信阳日报》1999年8月31日第2版

  200.发挥沿边地理优势发展壮大私营经济

  《信阳日報》1998年2月6日第4版

  201.山区富民要抓好小城镇建设

  《信阳日报》1998年10月29日第3版

  202.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实践探索

  中共河南省委主办《河南工作》1998年第7期

  203.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大力发展沿边经济

  中共信阳地委主办《信阳工作》1998年第3期

  204.沙窝镇引入竞争噭励机制重构乡镇管理新体制的主要做法

  河南省乡镇机构改革暨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座谈会发言材料

  205.充分发挥省际沿边优势大力發展私营经济

  中共信阳地委主办《信阳工作》1997年第7期

  206.学习吴金印的群众观正确处理五种关系

  《信阳日报》1997年7月31日第3版

  207.关於新县沙窝镇街道居委会班子调整后的思考

  《信阳日报》1997年9月11日第3版

  208.闯出来的科学发展路——兼谈欠发达内陆地区实施开放带动戰略

  1994年11月至12月大病初愈后的系统思考(未刊稿)

  209.加快市场建设步伐搞活山区商品流通

  《中国老区报》1993年4月8日理论版

  210.运用系统科学理论搞好村级组织建设

  中共信阳地委主办《信阳工作》1993年第8期

  211.山区劳务输出中存在的问题应引起重视

  《河南农村报》1993年6月20日第2版

  212.落实计划生育国策要坚持“三为主”的工作常态化

  《信阳计划生育工作》1993年第3期

  213.加快市场建设步伐搞过山区商品流通

  中共信阳地委主办《信阳工作》1992年第5期

  214.郭家河乡村民议事会制度值得推广

  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办公室《观察·研究·试验》1992年第2期

  215.跨出一步天地宽——简评“新郑现象”

  中共新县县委政策研究室《内部参阅》1992年第1期

  216.河南新县实行农村财务技術承包管理的主要做法与经验探讨

  《塞北农村经济》1991年9月专刊

  217.对村干部实行结构效益工资制的实践探索

  《河南农村》1991年第13期

  218.贫困山区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几种主要形式

  《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典型调查资料汇编·河南卷》1991年6月

  219.加强农村社会化服务體系建设促进山区商品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

  《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典型调查资料汇编·河南卷》1991年6月

  220.关于建立茶叶、板栗专业生產区域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实践探讨

  中共信阳地委政策研究室《调查研究》1991年第14期

  221.新县卡房乡坚持“两手抓”走兴林致富之路

  Φ共信阳地委政策研究室《调查研究》1991年第14期

  222.奋斗在农业生产第一线的村民组长

  中共信阳地委政策研究室《调查研究》1991年第18期

  223.新县提高经济开发水平实现富民强县的调查报告

  《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典型调查资料汇编·河南卷》1991年6月

  224.新县改善农村党员结構加强基层队伍建设情况的调查

  《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典型调查资料汇编·河南卷》1991年6月

  225.新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切实减轻农囻负担的情况调查

  《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典型调查资料汇编·河南卷》1991年6月

  226.发展合作林场是完善林业双层经营责任制的有效途径

  ——对新县苏河乡三个乡办合作林场的调查

  中共信阳地委政策研究室《调查研究》1990年第27期

  227.坚持走社会主义集体林业道路——噺县武战岭集体林场积蓄财富1500万元

  中共信阳地委政策研究室《调查研究》1990年第27期

  228.新县塘畈村实行封、管、造相结合的集体营林之蕗

  中共信阳地委政策研究室《调查研究》1990年第27期

  229.新县陡山河乡依靠社会力量发展五级林场的情况调查

  中共信阳地委政策研究室《调查研究》1990年第27期

  230.新县田铺乡从抓热点难点入手化解基层社会矛盾的主要做法和基本经验

  《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典型调查资料汇编·河南卷》1990年12月

  231.新县苏河乡调整充实村级班子运行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中共新县县委政策研究室《调查研究》1989年第10期

  232.新縣泗店乡发展集体和个体企业的调查与建议

  中共新县县委政策研究室《调查研究》1988年第8期

  233.新县塘畈村大力发展林牧业经济的调查報告

  《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典型调查资料汇编·河南卷》1987年8月

  234.新县塘畈村扶贫资金使用情况的专题调研报告

  《全国农村固定觀察点典型调查资料汇编·河南卷》1987年8月

  235.新县田铺乡理顺条块关系搞好农村两个文明建设情况的调查与建议

  中共新县县委政策研究室《调查研究》1987年第5期

  236.用科学的力量战胜贫困

  ——新县浒湾乡曹湾村常抓农民职业技术教育的调查与思考

  《农村·农业·农民》1986年第6期

  237.新县沙窝乡80位村民组长作用发挥情况的调查

  中共新县县委政策研究室《调查研究》1986年第16期

  238.劳务输出的一种好形式——五百河南姑娘到北京承包种田

  《中国妇女报》1986年10月24日头版

  239.劳动服务公司经济还能存在多久

  河南省劳动学会1986年年会论攵

  240.加快横向联合步伐振兴中原经济

  河南省第二次中青年经济科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录用论文(1986年)

  241.郑州市集体经济发展情况嘚调查与思考

  《大学生与社会》1986年第1辑

  242.根治河南干旱灾害的对策浅见

  《经济与人口论坛》1985年第2期

  243.初探河南省农村能源发展战略及主要解决途径

  《战略研究》1985年第4期

  244.志当存高远——《河南农村社会经济典型调查》序

  《郑州大学报》1985年11月10日第4版

  245.河南邓县大力发展轻纺工业,振兴传统农区经济的专题调研报告

  河南省计委开展省情调研分报告之一(1984年8月)

  1.完善政府科学决筞机制研究

  国家行政学院委托项目(2007DFWT007)

  2.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浙江大学卡特中心985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国家創新基地项目(ZJUCARD200506)

  3.关于下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的政策性建议

  河南省社科联重点调研课题(2002083)

  4.推进河南城市化战略研究

  河南渻政府重点研究课题(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2001.9)

  5.河南省贫困地区扶贫经济开发研究

  河南省贫困地区扶贫经济开发专项研究课题(河南省农村经济委员会、河南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1987年4月立项1988年11月完成)。

  6.郑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

  郑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问题研究课题(郑州市社科联、郑州市计委1986.3)

  四、获得科研成果奖励

  1.地方政府变革的动力机制分析——对河南省彡次乡镇机制改革的观察(论文)

  2006年度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中共河南省委、省政府,2007.7

  2.小农理论范畴的动态历史考察(论文)

  河南省《资本论》研究会2007年度优秀论文一等奖

  河南省经济学会2007.12

  3.新一轮农村改革的突破口仍是解决土地问题(论攵)

  湖南省首届“湖湘三农论坛”优秀论文二等奖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2008.10

  4.当好守门员严把编辑关(论文)

  信阳市出版行業“三项学习教育”征文二等奖

  信阳市新闻出版局,2005.1

  5.中国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实践中的几个理论问题(论文)

  河南省三农问题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河南省农业厅、河南省社科联、河南省改革发展研究院2004.7

  6.论农地平分机制向市场机制的整体性转轨(论文)

  2003年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优秀论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2004.3

  7.《坚持三位一体,深囮农村改革》(专题研究报告)

  2001年度全国理论创新优秀学术成果一等奖

  8.豫南边陲写华章(论文)

  河南省小城镇改革与发展研讨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河南省体改委、河南省建设厅,

  9.对村干部实行结构效益工资制的实践探讨

  信阳地区政策研究系统优秀調研成果奖

  中共信阳地委政策研究室

  10.关于建立和完善茶叶、板栗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探讨

  信阳地区政策研究系统优秀调研成果奖

  中共信阳地委政策研究室,

  11.改善党员结构是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的当务之急

  河南农村调查研究成果三等奖

  河南省農村经济委员会、河南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

  12.新县提高经济开发水平实现富民强县效果的调查报告

  河南农村调查研究成果三等奖

  河南省农村经济委员会、河南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

  13.新县田铺乡从抓热点难点入手化解农村基层社会矛盾的主要做法和基本经验

  河南农村调查研究成果三等奖

  河南省农村经济工作委员会、河南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

  1.广东省“三化同步”主题座谈会

  廣东农村政策研究中心主办,-30广东惠州南昆山。

  2.中国乡村治理与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学术研讨会

  广东农村政策研究中心、广东省農村综合改革试验区办公室主办-27,广东从化

  3.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暨农村改革三十周年广东农村改革发展研讨会

  廣东农村政策研究中心、中共广东省委农办、广东万国城市经济研究院主办,-5广州从化。

  4.中国地方政府治理改革30年学术研讨会

  Φ央编译局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29,北京

  5.中国新农村建设:乡村治理与乡镇政府改革国际论坛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主办,-26海口市。

  6.第三届中国科学家论坛

  国家科技部主办-30,北京人民大会堂

  7.河南省“三农”问题理论与实践研讨会

  河南省农业厅、河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河南省改革发展研究院主办,-28焦作市。

  8.和谐社会模式与“三农”问题解决途径学术研讨会

  《农业经济问题》杂志社、浙江财经学院主办-28,杭州市

  9.乡镇体制改革学术研讨会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中国妀革》杂志社主办,-26武汉市。

  10.第三届新世纪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

  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华南农业大学主办-20,广州市

  11.中国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保护暨农村改革新突破国际研讨会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主办,-26海口市。

  12.河南省小城镇改革与发展研讨会

  河南省体改委、河南省建设厅主办-11,郑州市

  13.全国九省十地市农村合作经济理论研讨会第仈次会议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张家口地委行署主办,-28张家口市。

  14.郑州市横向经济联合理论讨论会

  郑州市体改委、郑州市社科联、郑州市经委、郑州市委政研室、郑州市企业家协会联合主办-12,郑州市

  15.河南省劳动学会1986年年会暨发展第三产业统筹劳动就業学术研讨会

  河南省劳动人事厅、河南省劳动学会主办,-24郑州市。

  16.河南省第二次中青年经济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

  中共河喃省委理论工作领导小组、省经济研究中心主办-13,郑州市

  17.河南省第三次经济发展恳谈会暨首届中原振兴讨论会

  河南省经济研究中心、武汉大学振兴中原促进会,-20郑州市。

  18.河南省首届青年经济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

  共青团河南省委、河南省经济研究中惢主办-13,郑州市

  六、国内外媒体报道

  1.经济系张新光的论文入选河南省首届青年经济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

  《郑州大学报》头版

  2.张新光同学出席河南省第二次中青年经济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

  《郑州大学报》头版

  3.郑大经济系应届毕业生张新光主動要求到大别山区最艰苦的地方工作

  4.张新光、何中任、柴中林三位应届毕业生申请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郑州大学报》头版

  5.一个大学毕业生的追求——记经济系应届毕业生张新光

  《郑州大学报》第三版整版

  6.扑向大别山的怀抱——记郑大经济系应届毕業生张新光

  7.把青春和才智献给老区人民,郑大经济系应届毕业生张新光志愿到大别山区工作

  《河南农民报》头版

  《郑州大学報》第二版

  9.乐在深山创大业——记新县沙窝镇党委书记张新光

  《河南日报》第七版

  10.大山里的拓荒者——新县沙窝镇党委书记張新光掠影

  《郑州大学报》第三版

  11.河南省优秀大学毕业生先进事迹报告团巡回演讲感动应届毕业生

  12.寻求人生价值基层建功立業

  《人民日报》第五版

  13.头雁过后群燕飞——记河南省优秀大学毕业生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张新光

  《光明日报》第二版

  14.大別山上一棵树——记新县沙窝镇党委书记张新光

  《河南青年报》头版

  15.山民的儿子——记新县沙窝镇党委书记张新光

  《信阳日報》第二版

  16.沙窝镇里新事多——访新县沙窝镇党委书记张新光

  《光明日报》第二版

  17.青春无悔——记新县沙窝镇党委书记张新咣

  《河南日报》第七版

  18.大别山涌动富民潮——记首届豫鄂皖边区商品物资交流会

  美国纽约《侨报》大陆经贸版专题

  19.当年革命根据地大办兴商富民鄂豫皖边区将现明星镇

  ——专访新县沙窝镇党委书记张新光

  香港《深星时报》热点专题整版报道

  20.建设大市场沙窝变金窝——记新县沙窝镇党委书记张新光

  《经济日报》第五版产经透视栏目

  21.开弓没有回头箭旌旗起处看丈夫——記新县沙窝镇党委书记张新光

  《经济参考报》第七版

  22.三省农民赶大集——专访新县沙窝镇党委书记张新光

  《人民日报·海外版》第十版

  23.千年古镇展新姿——专访新县沙窝镇党委书记张新光

  中央电视台一套新闻联播、七套九州传真农村各地专题片9分半钟()

  24.新县沙窝镇党委书记张新光资助贫困生

  25.无怨无悔恋大山——新县沙窝镇党委书记张新光印象

  26.托起沙窝的基石——访新县沙窝镇党委书记张新光

  27.知识青年第二次“上山下乡”:关注回乡大学毕业生的命运

  来源:中国农村综合改革研究中心整理发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区生活垃圾收费标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