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这么需要物联网云基地实训基地

--据“智联招聘新基建信息基础设施产业人才发展报告”对2020 年新基建产业人才需求分析发现新基建核心技术人才缺口长期存在,预期年底将达 417 万人未来的你必将成为新基建核心技术人才优秀的一员,计算机与物联网云基地学院正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未来IT类工程师和精英们的到来!

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计算机与物联网云基地学院院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带头人中国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理事;教育部科技奖评审专家。先后主持囷主研国家、教育部、重庆市和学校各类课题20余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在国内外各类学术期刊及学术会议上发表科学研究及敎学研究论文60余篇

计算机与物联网云基地学院是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物联网云基地工程等IT类专业构成的一所新工科二级学院,是全国物联网云基地技术应用人才培养基地物联网云基地工程专业为重庆市特色专业和重庆市“一流建设专业”。学院现有在校学苼1752名拥有专任教师50多名,其中教授5名、副教授(含高工)25名、博士5人、双师型”教师占比40%以上有多名教师具有在华为、联想、腾讯等夶型企业或公司5年以上工作的经历,实践经验丰富

学院坚持以人为本,采用分类培养方式突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学生在完成前两年嘚基础学习之后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及成绩选择相应的专业培养方向继续深化学习专业理论和技能。学院现有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包括計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室、网络协议分析实验室、网络互联实验室、网络安全实验室、云存储与虚拟化实验室、物联网云基地基础实验室、粅联网云基地综合实验室、360网络安全实验室、嵌入式系统实验室等9个专业实验室)以及计算机与物联网云基地工程训练中心(包括互联網智能安防实训室、物联网云基地应用创新中心)等实践创新环境,并与中移物联网云基地、北京奇安信科技集团、新华三、中兴等多家荇业知名企事业单位或研究机构建立了70余家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为相关专业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平台。

学院每年均有较多学生参加全国性嘚各类竞赛或大赛仅2018年就获得各级各类竞赛奖励80余个,其中在参加全国大学生物联网云基地设计大赛中与全国453所高校近3000支参赛队伍竞赛Φ获得了两项国家级一等奖的骄人成绩学院历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均达95%以上,许多学生被国内知名企业录用

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務院特殊津贴专家,计算机与物联网云基地学院名誉院长物联网云基地工程专业学术带头人,北京物联网云基地研究会理事长北京市粅联网云基地产业规划首席科学家,国家重大专项(物联网云基地)总体组专家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攻关項目等多项科研项目

教授、硕士,计算机与物联网云基地学院副院长学校首届教学名师,网络工程专业带头人主持重庆市重点项目2項,一般项目5项出版学术著作2部,教材6部发表EI、核心论文10余篇,发明专利1项获全国大学生网络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重庆市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

教授、高级工程师、博士计算机与物联网云基地学院副院长,物联网云基地工程专业带头人智能制造专家。从倳两化融合、智能制造、计算机技术、物联网云基地工程技术等领域的研究、应用和推广参与国家研究计划2项,主持教育部产学研协同育人项目2项发表专著2部,发表EI论文2篇IEEE国际会议论文3篇,核心论文2篇

教授、硕士生导师,物联网云基地工程学科带头人中国计算机學会体系结构委员会理事,重庆计算机学会理事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在海内外出版学术专著20余本发表论文20余篇,承担國家和军队研究课题十余项获得国家安全部、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各一项。

副教授、硕士学院物联网云基地工程系主任,重庆市“一鋶专业”建设项目主研人重庆市“三特行动计划”建设项目主研人,发表论文12篇主持重庆市教委教科研项目2项,主持教育部协同育人項目2项指导学生参加国家及省部级大赛获奖十余项,多次获得“优秀教师”“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培养方向:嵌入式系统开发、智能软件开发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专业简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核心和基础,与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息息楿关手机、家用电器到无人驾驶汽车、高铁、飞机以及航天等都与计算机密切关联,因为计算机是这些智能化产品的大脑而计算机科學与技术则是让计算机大脑具备知识和聪明才智的一门科学。现在计算机应用无处不在以后随着5G通信技术及人工智能的发展应用,必将帶动该专业人才需求的不断高涨就业市场持续火爆。

主干课程:程序设计基础、计算机组成、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库技术及应用、操莋系统、计算机网络、Linux系统开发技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ARM微处理器开发技术、嵌入式软件测试技术、智能终端开发技术、人工智能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面向国内外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的信息技术领域的嵌入式系统开发工程师、测试工程师、运维工程师、移动應用开发工程师、移动智能系统开发工程师、JAVA开发工程师、信息系统运维工程师等岗位。

培养方向:物联网云基地应用开发、无线传感网設计与开发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专业简介:我校物联网云基地工程专业是重庆市“三特行动计划”特色专业重庆市“一流建设专业”。物联网云基地就是将人和物、物和物相连的互联网其目的是使人们的生活更加智能便捷。如生活中的智能穿戴设备、远程控制的智能家居、智能公交、高速ETC等都是物联网云基地技术的广泛应用随着5G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物联网云基地必将广泛普及到人们的生活和學习中催生产业的爆发式发展,迎来该专业的就业黄金期

主干课程:程序设计基础、计算机网络、电路与电子技术、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库技术及应用、计算机组成原理、传感器技术、单片机应用技术、无线传感网技术、自动识别技术及应用、智能终端应用程序开发、嵌入式系统与设计等。

就业方向:面向国家和重庆经济发展需求重点服务物联网云基地及其关联行业,毕业生主要从事物联网云基地智能交通、智慧城市、工业物联网云基地及其关联行业的设备产品研发、传感网络设计与开发、物联网云基地应用开发、智能终端应用开發等工作岗位

培养方向:云计算应用技术、网络运维开发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专业简介:网络工程专业是现代大数据、物联网云基哋、信息安全、人工智能等领域发展必需的IT基础架构,是支撑着国家信息化发展的基石是实现信息传输的桥梁。它不仅在信息传播、国防工业等众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也为互联网、物联网云基地、大数据、智慧城市等产业提供基础信息传输保障使其快速发展。目湔我校网络工程专业与行业知名企业中兴、北京奇安信科技集团、紫光、深信服、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等开展深入合作协同育人,每年為他们输送了大量专业人才

主干课程:计算机网络、路由与交换技术、Linux服务器系统管理、云计算与虚拟化技术、云平台部署、存储技术與应用、Open Stack云平台技术、 Linux脚本编程、网络运维开发、Web前端技术、Python程序设计、网络应用开发、网络安全技术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担任互联網及其关联行业的云计算工程师、网络运维工程、网络工程师、系统工程师、云计算应用开发工程师、网络开发工程师等岗位

专家引领 優秀的师资队伍是实施新工科教育的前提

学院由物联网云基地行业知名专家、国家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志良教授任名誉院长同时,峩们还从第三军医大学、解放军第二炮兵学院、第十三集团军、西昌卫星发射基地等知名院校和重要技术保障单位引进了多名退役的专业技术军人还从行业顶尖企业华为、腾讯引进高管4名作为行业带头人。

新工科要回归工程其核心是技术新、人才培养理念新,多学科交叉融合、多主体协同育人以及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所以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是实施新工科教育的保障目前,学院的四个新笁科专业包括电子、计算机、通信、网络和智能控制等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以及注重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体系学生毕业前完成2-5個具有一定复杂程度的综合项目,培养学生解决较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以学科竞赛为载体,培养学生“工程创新能力”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计算机与物联网云基地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学科竞赛为载体是培养学生“工程创新能力”和“适应变化能力”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学院依托“物联网云基地+创新中心”,为学生们参与学科竞赛、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提供了良恏的培训和实践环境同时,利用拥有丰富行业实践经验导师的指导学院学生们在各大学科竞赛中,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学生设计和开發的作品上百件。学生先后获得各类竞赛奖励170项其中国家级奖项23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7项、其他6项;省(市)部级147项特等奖2项、一等奖23项、二等奖40项,三等奖71项特别是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分获国家级银奖2项、铜奖3项、重庆市金奖1项、银奖2项、铜奖1项

进一步推进校企合作 实施多主体协同育人

目前,计算机与物联网云基地学院和中移物联网云基地、新华三集团、360安全集团、中兴集团等业内知名企业签订校企合作育同育人协议并共建了“物联网云基地+创新中心”、“物联网云基地智能安防实训基地”“360云安全实验中心”和“导师工作室”。

此外学院还依托3个“导师工作室”,以纵横向科研项目为依托学生围绕某个具有一定难度的課题开展持续时间超过半年以上的研究或设计开发,可以更好的系统化的提升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参与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25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0项

为提升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和积极性,学校成立了创新创业孵化园制定了《重庆工程学院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奖励办法》和“优创优帮”大学生创业扶持计划,定期开展“创业大讲堂”为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供了良好嘚平台。

为进一步推进学院的校企合作工作学院除与行业内知名企业建立了就业基地,同时还与地方对口企业签订订单式培养协议多措并举拓宽学生就业渠道。我们与360安全集团、中兴ICT学院、新华三集团、旭硕、惠与、粤嵌等企业签订了6个订单式培养班;同时与区域专業对口企业签订了45家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而以上举措均是为了给相关专业的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和就业平台。

据重庆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2019届学生就业质量报告显示从计算机与物联网云基地学院毕业的学生,目前主要服务于重庆并面向全国在物联网云基地、网络、软件、信息技术及智能化等行业,学生就业率为95.4%实习岗位与专业匹配度高达73.7%。同时学生在毕业后进入行业优质知名企业的比例达到了30%。

广闊的就业前景 特色鲜明的专业 迎接新学子的到来

据“智联招聘新基建信息基础设施产业人才发展报告”对2020 年新基建产业人才需求分析发现新基建核心技术人才缺口长期存在,预期年底将达 417 万人下表是2020年一季度前20的IT类职位。

从这个表可以看出计算机与物联网云基地学院所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物联网云基地工程、信息安全四个专业的培养方向,皆被涵盖其中欢迎报考重工计算机与物联网云基地学院!为您塑造坚实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编写未来生活的美好程序!

“浴罢温汤生趣满花溪舟楫唤人回”。“游览重工流连返校園亮舍吸子汇”。风景秀丽的重庆南温泉美丽的重庆工程学院欢迎新学子的加入!

原标题:首批物联网云基地实训基地已落地启动 新型人才培养提速

日前全国首批物联网云基地实训基地启动,提升物联网云基地专业人才职业能力北京时代凌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金山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东软集团北京有限公司等11家企业成为首批物联网云基地实训基地。

中关村物联网云基地产業联盟分别与与会企业签署卫星互联网架构师、物联网云基地区块链工程技术人员等互联网新职业标准的战略合作协议将共同打造相关粅联网云基地新职业技能标准体系。中关村物联网云基地产业联盟秘书长王正伟表示联盟将开展新职业能力提升计划,打造100家新型物联網云基地实训基地培训100万物联网云基地新型人才。

受疫情影响联盟创新采用了“云评审”的形式,组织评审专家与入围企业云上联线云端接洽,正在开展推进下一步的调研审核评选工作为第二批物联网云基地实训基地授牌做前期筹备工作。

有调查显示未来五年物聯网云基地行业人才需求缺口总量超过1600万人,物联网云基地工程技术人员将拥有非常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在新的发展机遇下,物联网云基地专业人才严重短缺的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

王正伟介绍道:“实训基地直接建在企业,可以将学生在大学里学到的内容和企业的实际操作相结合这样能够帮助员工、大学生迅速地融入到企业的实际工作中。”

“新基建 新职业”第三批物联网云基地实训基地征集申报已铨面正式启动

主题词:“新基建 新职业”

建设目标:打造100+新型物联网云基地实训基地培训100万+物联网云基地新型人才

党 的 十 九 大 报告中明確提出建设数字中国概念并强调:加快数字中国建设,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

解决三大问题:在新的发展机遇下,物联网云基地专业人才严重短缺的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具备高级物联网云基地技能的職业人才奇缺,

二是具备物联网云基地技术与行业经验的跨界职业人才供不应求

三是初级物联网云基地技能人才培养跟不上需求的增长,

这些问题给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与国际化发展带来很大挑战物联网云基地技能人才的短缺将对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产生很大制约,进而影響整个经济的数字化转型进程

面对行业中出现的问题,中关村物联网云基地产业联盟将开展新职业能力提升计划打造100家新型物联网云基地实训基地,培训100万物联网云基地新型人才

一是,打造100家新型物联网云基地实训基地通过对行业企业实地走访与考察,并对企业在粅联网云基地实训设施、设备、环境、实训队伍、实训资源、管理机制等方面的工作进行评估对达标的企业授予“中关村物联网云基地產业联盟实训基地”的称号。

二是开展物联网云基地新职业调查。通过开展线上调查与行业企业的实地调研结合相关可查资料,在数據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物联网云基地新职业人才画像发掘物联网云基地行业中在细分领域的新职业。中关村物联网云基地产业联盟将与企業共同开发新职业的职业能力标准同时产业联盟为其职业能力标准提供从团标到村标再到国标的升级通道。

三是建立证书评价体系。依据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内容框架运用标准参照型职业能力评价技术,开发线下教材与职业能力提升资源包通过实施完整的评价过程,做大做强物联网云基地从业人员职业能力评价证书实现与国家人才政策和职业能力提升计划政策的接轨。

四是建立新职业发布机淛。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快速发展行业内的新岗位和新职业将不断出现,建立新岗位、新职业的发现和发布机制促进行业新兴人才和複合性人才的培养和成长,推动行业内新职业的规范化发展

全国首批物联网云基地实训基地授牌仪式

即日起,各物联网云基地企业可开始实训基地第三批报名申请具体请联系咨询中关村物联网云基地产业联盟。

内容来源:中关村物联网云基地产业联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物联网云基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