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硕Y5000UAX88U、领势Velop MX5300 网件RAX80、网件XR500,这四款路由器选哪个

各位大佬我想换wifi6路由器目前看叻华硕Y5000U的ax88u和ax92u,之前用过ac86u断流严重现在也听说88u和92u也有断流的情况,网件的也看了rax80和rax120现在很纠结怎么选,求稳定各位大佬给个意见

画风清奇的征稿活动讲出你淘②手/捡垃圾/海淘的经历,晒出你的捡漏成果丰富现代鬼市指南!我们有大量奖品等你来

创作立场声明:坚持原创,客观评论、真实分享

两只MX5300套装好价。京东9日售价3799元有感兴趣的值友不妨关注下。领势VelopMX10600Mesh分布式WIFI6路由器实为两只装的MX5300WIFI6路由器,四核CPU完整支持MU-MIMU,智能三频靈动回程,拥有合计高达10600Mbps的传输宽带MESH全家族,任意组网 收藏4值友爆料原文:天猫精选目前报价3999元满3999元减300元,实付到手价3699元近期好价,感兴趣的值友不要错过哦ASUS华硕Y5000UXT8AX6600M三频无线路由器拥有三频WI-FI6技术,超强性能Mesh组合路由,每一只都保留了完整的功能和强悍的性能不分主次,单台带机200+台采用博通B

时光总在飞快的流逝,由于疫情最近得以放慢脚步思考过往的人和事回想起与Mesh 结缘的 3年时间里,Mesh 进阶之路 嫃的是折腾并快乐着从最初接触的Linksys EA 系列混搭无缝漫游组网、到后来的Velop Mesh 和最近的MX5300 AX Mesh,从AC 迈进到AX 时代 想分享的内容实在太多借这次入手MX5300 闲聊這些年在Mesh 方面的心得经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记得在17年前,Mesh 海外发布之时(CES 2017)那个时候的市场观念,还处在侧重天线多、追求单路甴覆盖能力 或者外加无线中继拓展覆盖的情况给大家的印象貌似只有AC+AP 才是大户覆盖和无缝漫游的最好选择,但AC+AP在家庭消费级普及也有其難处这里不多赘述,其次无线中继的效果也强差人意尤其国内房屋的设计历史渊源,成了后来Mesh 发展强势的根本原因

说回自己,虽然镓里面积不大小100平,由于户型偏狭长加上两侧正有都有卫生间,又隔两堵或3堵墙导致单路由再多天线也无法实现全覆盖(路由摆放茬中间位置),就连2.4G 弱到难忍就算上无线中继稳定性和SSID 切换也是个头痛问题,让人很无奈!!相信大部分朋友都有类似的经历国情如此,折腾是免不了的

当时正逢Linksys 回归到大众视野,回到国内市场上架了EA7500V2、EA9500、RE7000(早在CES 2016 发布)以及后来的EA8300,无缝漫游这个概念首次引起大家嘚关注我和大部分网友一样半信半疑,于是入手把玩起来

领势推出的EA+RE 无缝漫游 也算是将802.11R 快速漫游技术带到大众视野面前,引起关注的虽然Mesh 拓扑和802.11r 技术的应用其实早存在了,这里主要表达从普通用户角度来讲家用级路由方面大多数接触的也就这几家,例如领势、网件、华硕Y5000U等第一次觉得这技术很新奇,至于效果如何下面会做简洁叙述一下。

入手RE7000 前体验过网件的EX 系列,EX 还不支持802.11r的加上稳定性一般,所以RE7000 算是比较早支持802.11r 的无线中继器体验过后的确实现了SSID 自动切换,因为无线中继器 还是2.4G 5G 分频使用的无缝切换 仅限在5G 或2.4G 不同频段间嘚切换,缺点是信号一般(覆盖面积有限)价格有点贵。

RE7000 的漫游让我兴奋了一段时间虽然效果上不是很理想,但至少解决了SSID 切换问题(不掉线)所以脑洞大开,决定深入研究一番因为EA 全系列都标配了802.11r,最后手动在EA7500V2EA8300、EA9500 几个机型上混搭实现了相同的无缝漫游效果,由於外置天线信号强效果要比RE7000 更好体验上自然更好。

Wifi 的发布但其实最早还有eero luma 等国外厂商发布产品,国内很少人了解而已后来加入市场競争还有网件Orbi、领势Velop、TP-Link Deco、Ubnt Amplifi,包括姗姗来迟的ASUS Lyra其中Orbi、Velop、Lyra 直接推出三频Mesh,获得了更佳的使用体验后续其他厂商也被逼跟进推出升级到三频嘚Mesh产品,Mesh 发布之初市场情况大致如此

这里要插播一段历史,就是Orbi 最初发布时在国外媒体的评测往往能拿评分第一所以国内不少网友谈其津津乐道,认为Orbi 无线回程组网最强大这话只讲对了一半,实情却是无比尴尬参与当时Mesh 评测的众多产品当中,Orbi 是唯一不支持Mesh 技术的产品也就是节点不支持互联,节点只能与主体相连接不具备Mesh 拓扑功能,而其他产品都支持时隔大概3个月左右,国外媒体发现被误导后確认了此事大家搜索就很容易找到大意为“Orbi 是WiFi System,并非网状网格系统”类似字样的说明事实上Orbi 时隔1年后更新固件才支持Mesh,命名为“菊花鏈”技术是不是有种邪恶的感觉,哈哈

为什么要说这段呢,因为和下面说到华硕Y5000UAX6600M有关(5G通道采用了相同的策略)再说回媒体评测,Orbi 拿高分的另一个因素是当时的5G2专用采用了4X4 1732M 高带宽设计在与分体连接后能比其他产品 获得更好的信号和更高的带宽,其他三频的产品5G2 才2X2 866M雙频的带宽更是打对折才1X1 433M,可见当时两个因素下 让Orbi 占据了优势俗点说占尽了便宜,因为产品规格不对等啊!!

不过需要澄清一下我对網件没有任何偏见,因为初玩路由器 接触过wdnr 系列还有内置天线的R6300,印象是很好的对于Mesh 对于Orbi 就事论事而已,但换个角度看Orbi 市场策略在當时是很成功的,理念是无线连接能获得不俗的性能的前提下比插网线 简单方便好用类似于无线充电效果好是比插更方便的意思,最后還获得了CES 2017 创新奖实至名归吧!

不得不吐槽华硕Y5000U在Mesh 市场反应实在太慢,Orbi 和Velop 都已经铺货大半年后 才拿出半成品的Lyra后来又憋大招发布aimesh,推出1姩多可是两台AC86 组网信号切换居然还能掉线其他就不说了,并不是我一个人有这样糟糕的体验不过,这次的AX6600M 会有惊喜哦!

本来我不是粉Linksys 嘚最初是看好Mesh 组网,研究多了发现领势的优势明显重点有两方面:

第一、Mesh 发布前的EA+RE 就已经支持无缝漫游,在技术储备和成品体验方面洎然有着比网件、华硕Y5000U等一众厂商更丰富的经验和优势;

第二、Velop 定位和功能支持更全面优先支持灵动回程和桥接AP 两大功能,对于解决国內奇葩的户型和网络现状提供了更灵活的方案例如无线+有线的混搭组网,灵活性和拓展性 就比AC+AP 更有优势谁家没个信号盲点正好附近又沒网口呢(增加无线节点可解决!)? 对吧另一个是桥接AP 功能,大部分家庭的网络拓扑 均是 入户光猫(或后接主路由)--------网线连接各房间这样的情况 Velop 设置桥接后相当于一个AP Mesh网络,不具备路由功能单纯当作一个无缝漫游的覆盖网络使用。

四、关于AC+AP 和Mesh 哪个更具优势、体验更恏

这个争议一直存在在坊间和各大论坛,原因很简单AC+AP 一直给大众 高大上+专业 的深刻印象,在信号覆盖和漫游上有绝对的权威和优势泹为什么一直无法普及到普通家庭呢,或者反问大家一句在Mesh 还未出现前,为什么也没大规模普及AC+AP 呢反而大家都争相去折腾无线中继器、啊,道理很简单的身体也很诚实,最重要是相信自己的直觉

那Mesh 优势在哪里呢?

首先Mesh 产品是Mesh 拓扑 + 无线中继 + 802.11r 快速漫游的结合体Mesh 意思就昰多节点组成Mesh 拓扑,节点间实际是通过无线中继模式互联着所以如果是双频版 带宽自然就要打对折,1732M变866M、866M变433M如果是三频 因为多一个5G,囿专用传输通道这样就能避免出现带宽衰减这就是三频的作用。

但如果是节点插上网线走有线回程那么原来的无线5G 专用通道 怎么办?┅是保留带宽缺点是性能和带宽造成浪费;二是释放带宽,让终端设备连接毫无保留的使用插上网线走有线回程,断开网线自动切换無线回程两者自然是第二种方式更优、更灵活,领势Velop 就是这样一款Mesh当其他厂商目前还停留在第一种保留带宽的做法时,Velop 在发布之初就巳经支持了包括桥接AP 功能。

另一方面借助802.11r v k 技术低成本、高普及率之势,能获得非常不错的漫游体验毕竟连苹果设备都公开支持,安卓自然不甘于落后市面发售的手机、平板基本上都支持了,这也是AC+AP 无法比拟的优势题外话,不少中低端AP 产品 本身就通过支持802.11r v k 实现漫游嘚呵呵。

所以Mesh 在有线回程下 原理上可以说同AC+AP 没本质上的区别,稳定性没差别差别的是固件做得稳不稳定。另一方面在厂商的推广無线连接下,用户被误导以为Mesh 只为无线覆盖而生只强调在无线覆盖的优势,却忽视了自身支持有线回程的广泛应用最有力的例子就是Velop 支持桥接模式(无线和有线均支持),插上网线 就能轻松实现 类似AC+AP 的纯AP 覆盖网络体验上没有什么大差别的,完美解决普通家庭的网络痛點才是Mesh 最大的优势

先聊AX6600M,入手原因是这款规格不错两者价格相当,重点是宣传的160MHz提供高达4.8G 超高带宽。那先报喜后报优喜讯是无缝漫游解决了,切换及时顺畅、丢不丢包还要看摆设环境推测支持r v k才会有这样的效果,简单上个漫游测试图(仅供参考)这对华硕Y5000U来讲昰一个好的开始。

第一次设置时主机接上电脑设置提示升级固件完了节点直接连接上能用了....酷!还没开始添加节点呢,感觉少了点仪式感啊APP 方面界面显示直观、丰富,但界面老式少了点现代美感使用上整体体验不错,相比较以前的其他机型混搭来得好用很多其他细節方面就不多赘述了,可以参考其他网友分享的内容这次想重点聊一聊160MHz 频宽。

关于160MHz 频宽其实一直在关注,因为手上就有领势WRT3200ACM、WRT32X 都支持160MHz嘚虽然是WiFi5,区别只是空间流带宽的差距体验上明确的说在现有的设备支持和环境条件下,没有明显的提升甚至由于使用了连续的8条信道 在无线抗干扰方面有减弱,穿墙能力也相应降低同距离同位置,WRT3200ACM开启160MHz之后信号强度会感到变弱了,因为手机不支持160MHz连接还是显礻80MHz,因此网速并没有提升反而更容易受到干扰,体验上没感觉明显不好但也没觉得有提升。

尝试了多次在AX6600M 上开启160MHz 并没成功设成美国區也不起作用,体验跟不少网友一样目前只能运行在80MHz,说到DFS这玩意在EA8300 上留意到了,因为美国规定在境内销售的无线路由产品必须强制支持DFS 功能是法律规定的,扩大到全球范围结果就是绝大部分路由都内置DFS但中国法规开放的频段并不支持160MHz所需的频段,这就导致了在国內无法开启160MHz只能调成美国区才支持,不过要注意硬件支持不等于实际能开启,由于DFS 机制的存在开启160MHz选项,一旦路由侦测到周围有雷達在使用的频段就会触发让出相应的频段,就是变回80MHz 使用(可怜的160 信道限定8个还全是DFS)。这很尴尬~!!

5G通道还是AC网友觉得多少有点嫌弃,我倒认为这是妥协的策略因为160MHz 在现阶段无法正常开启,还是变回80MHz 那么AX 带宽最高也只有2.4G(160MHz 才是4.8G)而在实际使用对比,两者在信号強度和网速测试上 非常接近没有明显的差距,换言之支持160MHz 的AX6600M 在这方面并没有比MX5300 表现得更好。但后者MX5300 硬件性能和软件优化方面则要优于湔者

AX6600 整体表现中规中矩,我的评价是可以正常用得舒服的一款Mesh至少解决了漫游切换、同时提供了2.5G WAN口,别出心裁的为5G2 专用通道设计了4X4 AX规格(参考Orbi RBK53 策略)虽然参数很好看,带宽高达4.8G但无奈现实环境下能不能稳定开启160MHz 还是个问题,对于NAS 用户比较在意2.5G网口可能会更适合推荐但短板也很明显,例如硬件性能博通1.5G、512M内存,颜值和做工 同处在中端水准终端设备连接的还是AX 2X2 带宽,遗憾是2X2 不足以支持MU-MIMO而且博通方案稳定性有待验证,目前只有两件套装发售

2、5G 传输通道采用AX 规格带宽高达4.8G(160MHz 开启前提下)

3、APP界面显示直观

4、支持160MHz(受限国内法规不开放)

1、终端设备连接用的2X2 带宽不高

3、节点信道相同易受干扰

4、只有两件套装发售,组网扩展性受影响

MX5300 表现一如既往的抢眼,最令人惊喜蔀分是无线信号非常强大说是有史以来信号最好的Velop 不足为过,在我家覆盖基本上跟所有用过的4X4 天线的路由器一样好例如见图上这款DLINK(哏R7800 一样配置)已经设在高功率模式了,两个信号相当AX6600M 也差不多,不过MX5300 用料更猛高达13支内置天线(AX6600M 内置只有6根天线),类似夹心的被动散热方案粗略估算MX5300 单只重量是AX6600M 的3~4倍,无论在传输质量和稳定性上更有保障

1、硬件性能强悍,处理大量数据有优势

2、支持4个千兆LAN 口

3、支持AP 桥接模式(针对性解决国内网络布置现状)

5、13支内置天线保障传输质量

6、节点工作在不同信道(降低干扰),支持通道优化功能

8、延續一贯出色的稳定性

3、不支持160MHz(受限国内法规不开放)

这次华硕Y5000U发布AX6600M 亮点和新意可圈可点产品有很大进步,策略上也没问题就是中端嘚性能 + 2.5G WAN口 + 高带宽的专用通道,但无奈现状160MHz 受限制可发挥的作用有限另一方面 领势MX5300 虽然专用通道不支持AX 和160MHz,但传输性能没有收到太大的影響好处的是成本下降了(在这里仰视一下网件RKB852 高贵的售价!),结合高通强悍的性能和领势一贯的稳定性性价比上优势相对更明显。

當然也期待华硕Y5000U能考虑用户的实际需求和痛点,在后续固件更新提供更实用的功能

结尾,最终选择还是在用户手上不过老话说得好:适合的才是最好的,能帮助解决用户痛点才是最佳的选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硕Y5000u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