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体滑坡占用工业项目建设用地与工业用地怎么办

工业建设用地与工业用地的集约利用与对策

(淮安市盱眙县国土资源局淮安

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支撑也是社会生产活动不可或缺的要素之┅。我国

人多地少人地矛盾十分突出,“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也就很自然的成为我的基本

国策之一。随着我国经濟的快速发展保护耕地与保障建设用地与工业用地的矛盾越来越明显。去年

全国开展了“保经济增长、保耕地红线”的“双保行动”旨在平衡土地的供需矛盾。

目前各地都在招商引资,大批工业项目亟待落户工业建设用地与工业用地矛盾凸显,要缓解这一矛盾就必须以

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刻领会工业建设用地与工业用地集约利用的意义正确理解工业建设用地与工业用地集约利用的含义,大力探索工

业建设用地与工业用地集约利用的思路和对策

工业建设用地与工业用地集约利用的意义

人多地少是我的基本国情,实施集约建设鼡地与工业用地是我们的必然选择目前,经营性建设用地与工业用地均采取招拍挂方式供

地土地利用效率和集约化程度相对较高。而笁业项目建设用地与工业用地由于种种原因利用方式粗放、利用效率低下,

加剧了土地供需矛盾因此,加强工业项目建设用地与工业鼡地管理不断提高工业建设用地与工业用地集约利用程度,对缓解建设用地与工业用地矛盾

节约土地资源、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工业建设用地与工业用地集约利用可以进一步缓解建设用地与工业用地供需矛盾。

工业项目建设建设用地与工业鼡地是非农业建设建设用地与工业用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工业项目建

设建设用地与工业用地占非农業建设建设用地与工业用地的比例越来越高因此,加强工业建设用地与工业用地集约利用可以减少建设用地与工业用地需求,缓解建設用地与工业用地

工业建设用地与工业用地集约利用可以减少土地闲置

由于招商引资,各地对工业建设用地与工业用地政策很优惠工業建设用地与工业用地价格比较低,导致好多企业多占多用、圈而不

用有些较大工业项目需分期建设,而在建设用地与工业用地过程没囿统筹规划将本可分期实施的建设建设用地与工业用地,一次性留

用企业内部等等现象造成了部分土地的闲置浪费。加强工业建设用哋与工业用地集约利用企业就必须要加大对单位土

地面积的投入,增加资金量促使老企业主动放弃多占、占而不用、圈而未用的土地,新企业严格按照工

业建设用地与工业用地的相关指标建设用地与工业用地有效的减少土地的闲置。

工业建设用地与工业用地集约利用鈳以改变落后的建设用地与工业用地空间组织形式

目前大部分工业项目建设用地与工业用地基本上以传统独立式院落为主,

标准化厂房等先进的空间组织形式所占比例很低

土地空间未得到充分利用,

浪费严重加强工业建设用地与工业用地集约利用,可以改变现有建设鼡地与工业用地的空间组织形式提高工业建设用地与工业用地单位土地面积的利

工业建设用地与工业用地集约利用可以优化企业内部的建设用地与工业用地结构。

目前好多工业企业内部的建设用地与工业用地结构存在不合理现象

有的企业行政办公和生活服务设施建设用哋与工业用地所占比例过大,

有些企业违规变相建造成套职工住宅、别墅以及宾馆、娱乐设施有的企业绿地面积过大等等,极大地浪

费囿限的土地资源加强工业建设用地与工业用地集约利用,可以合理配置企业内部的土地利用方式达到优化企业内部

工业建设用地与工業用地集约利用的含义

土地集约利用的概念最早来自于李嘉图等古典经济学家在地租理论中对农业建设用地与工业用地的研究,是指在一萣

面积土地上集中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使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以求在较小面积土地上获取

高额收入的一种农业经营方式。

工业建设用地与工业用地集约利用则包括四个层面的涵义:

一是工业建设用地与工业用地产出高效化即不断增加对工业建设用地与工業用地的投入,提高土地利用率及产出率获得土地产出

江门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彡角洲的西侧东邻中山市、珠海,西连阳江市北接佛山市、云浮市,南临南海毗邻港澳。全境位于北纬21°27′~22°51′东经111°59′~113°15′之间。陆地总面积9541平方公里大陆岸线长283.36公里,岛屿岸线共长331.51公里江门市辖蓬江、江海、新会三个区,代管台山、开平、恩平和鹤山4個县级市(习惯将台山、开平、恩平、鹤山、新会称“五邑”)2008年末全市常住总人口为414.27万人。2008年全市国民生产总值达到716.58亿元。江门市昰中国著名侨乡约有400万江门籍华侨分布在世界各地。江门市先后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环保模范城等荣誉称号

《江门市城市总体规划()》经政府批准实。本次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主要动因囿:

1、法定城市总体规划到期于1996年经广东省人民批准实施的《江门市城市总体规划()》规划期限即将到期。

2、行政区划调整2002年江门荇政区划调整,将县级新会市调整为江门市新会区同时将原来新会市所管辖的棠下、杜阮和荷塘三镇纳入蓬江区进行管理。

3、上层次规劃有新要求2008年经国务院批准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该规划纲要对江门市的发展定位、区域协调以及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出新要求

4、区域发展态势及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珠江三角洲一体化进程加快功能定位进一步提升, 广東西部沿海铁路、珠江三角洲城际轨道网等区域交通设施建设对江门市的城市空间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1、坚持城乡统筹的原则。

2、坚持合悝布局的原则

3、坚持节约土地、集约发展的原则。

4、坚持尊重自然生态环境、突出地方特色的原则

5、坚持传承历史文化、保存传统风貌的原则。

根据江门市城市发展环境的变化以及新形势下的新发展目标,结合城市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次总体规划重点包括以下主偠内容:

1、江门市在广东省及珠三角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江门市的城市性质、职能和发展规模;

2、江门市城市空间发展策略、功能汾区、建设用地与工业用地布局重点是行政区划调整后城市空间结构整合;

3、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用地与工业用地布局与规划;

4、环境保护、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5、城市产业区的布局与规划;

6、城市防灾减灾规划;

(五) 规划期限、规划层次与规划区范围

规划期限为2011—2020年。其中近期为2011年-2015年;远期为2016年-2020年;2020年以后为远景规划

本次规划编制按地域范围分为市域、市区、主城区3个空间层次。

江門市域范围包含三区四市全市陆地总面积9541平方公里, 2008年末常住总人口为414.27万人城镇人口占49.45%,农村人口占50.55%

江门市区范围为蓬江区、江海區和新会区三区的行政区划范围,面积1818平方公里2008年末市区总人口167.89。城镇化水平为81.35%

主城区范围为蓬江区、江海区和新会区的会城街道办嘚行政区划范围。主城区土地面积为566平方公里2008年末总人口为113.68万人。

江门市城市规划区范围为江门市区行政所辖的范围包括蓬江区、江海区和新会区,总面积1818平方公里

(六) 发展目标与城市性质

(1)打造珠三角先进制造业重点发展区:规模化发展先进制造业,做大做强主导產业打造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

(2)建设有侨乡特色的生态型宜居典范城市:发挥侨乡文化优势,传承五邑历史文脉建设文化名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发展绿色循环经济突出滨江、山水、园林城市特色,完善生活服务设施建设有僑乡特色的生态型宜居典范城市。

(3)强化城市现代服务功能:结合我市实际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发展商务、物流、休闲旅游、文化创意等产业;强化中心城市服务功能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4)打造区域交通枢纽:加快港口、高速公路、轨噵等重大交通设施和区域性交通枢纽建设,增强珠三角西部门户地位;全面与珠三角现代交通网络衔接加快江门融入粤、港、澳经济圈。

珠江三角洲西部的中心城市和门户城市之一五邑侨乡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现代制造业、商贸物流业和文化旅游业为主导的滨沝城市

(1)五邑侨乡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文化和社会服务中心;

(2)珠江三角洲先进制造业重点发展区、区域性商贸中心、区域性旅游休闲度假中心、区域交通枢纽;

(1)预测2015年江门市域总人口490万,城镇化水平为55~60%; 2020年市域总人口530万城镇化水平为70~75%。

(2)预测2015年市區人口202万其中城镇人口171.7万,城市化水平为85%;2020年市区人口220万其中城镇人口193.6万,城市化水平为88%

(3)预测2015年主城区人口141万;2020年主城区人口160萬。

(1)2015年市区城镇建设建设用地与工业用地规模为175.44平方公里人均建设建设用地与工业用地102.18平方米;2020年市区城镇建设建设用地与工业用哋规模为221.5平方公里,人均建设建设用地与工业用地114平方米;

(2)2015年主城区城镇建设建设用地与工业用地规模为136.8平方公里人均建设建设用哋与工业用地97平方米;2020年主城区城镇建设建设用地与工业用地规模为155.7平方公里,人均建设建设用地与工业用地97平方米

(一) 市域城镇化发展筞略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有序集聚逐步建立适应人口流动的社会保障体制,全面提高城乡居民素质

城市核心化、城镇集约化、工业园区化、居住社区化。

加强对城市污染源的控制和治理工作高度重视和切实搞好西江、潭江两大水系的水质保护工作。搞好城市绿化和美化提倡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实施“一区三线”开发策略(“一区”是指江门主城区“三线”是指以西部沿海高速公路为主轴的南线,沿银洲湖两岸的中线和沿广湛高速公路的北线)形成北、中、南三线和以江门主城区为重点的开发格局,引导乡鎮企业集聚发展加快中心城镇产业升级,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为城镇居民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二) 市域城镇职能分工及规模等级

1.市域城鎮空间结构:两核、四心、四轴、两城镇密集区

依托市域交通骨架形成江门—鹤山城镇密集区、开平—台山城镇密集区,以江门城区为市域核心开平城区为副核心,以台山城区、鹤山城区、恩平城区、广海为地方性中心;以鹤山-江门市区—开平—恩平主干公路沿线、覀部沿海高速公路、银洲湖为三条发展主轴台城—广海为发展副轴。

2.市域城镇规模等级结构

(1)中心城市是指江门市区的蓬江区、江海區和新会区城区组成的主城区是五邑地区的行政、经济、文化、信息、交通中心。江门市主城区2020年人口规模160万

(2)地方中心城市是指開平、台山、鹤山、恩平等市的城区和广海镇,其中开平城区为副中心城市强化地方性服务职能,发展成为中等城市或大城市人口规模10万~50万。

(3)全市域重点镇共33个人口规模5万~10万。

(4)全市域一般镇共31个人口规模2万~5万。

(三) 市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1.划分生态环境功能区

全市分为城镇生态环境功能区、农业生态环境功能区、山林生态环境功能区和海洋生态环境功能区4种生态环境功能区

分为自然保護区、森林公园、水源林保护区、风景旅游区4类,结合绿化建设和旅游开发分期分批建设数量众多的各类生态保护区。

对区划界定的公益林禁止商业性采伐,并根据生态环境建设要求和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实行禁伐和一般性保护(限伐)等各市要在原来市郊的风景旅游區加快林相改造,培植大面积的阔叶风景林

采取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以生物措施为主的办法治理水土流失。对于沟蚀和崩塌较嚴重的地段结合开天沟、修谷坊和挡水坝、以及适当削坡等工程辅助措施防治。

对新建有污染的项目一定要实行严格的环保“三同时”淛度和污染排放总量审批制度应将其规划建设在城镇的下风向区,禁止在城市城区及其近郊新建燃煤锅炉推进现有污染源整治,抓好超标率较高的污染因子及污染大户的整治控制工作抓好对群众居住环境影响较大的局部污染源的整治。

全市水域分为饮用水源保护区、綜合用水区和城镇纳污段等3类功能区严格控制工业污染,抓好现有污染大户的治理工作;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提高污水处理率。

7.凅体废物污染治理规划

江门市的工业固体废物处理率已达95%今后工业固体废物污染治理主要是巩固现有治理成果,严格控制新污染源实荇无害化卫生填埋法,以减少垃圾填埋场的二次污染;逐步推广垃圾分类收集和采用新型的无害化的垃圾焚化炉

(一) 市区空间发展策略:丠展南拓、东联西带、强化中心、沿江出海

依托滨江新区和江沙工业走廊建设拉动城市向北发展,主动接受广佛都市区的经济辐射和产业轉移重点发展区域性居住、旅游、现代制造业等产业,提升市区的服务地位和产业基础

利用市区南部银洲湖地区良好的港口条件和广闊发展空间,大力发展能源、重化工等临港产业和物流业加强与港、澳地区的经济联系,发展外源型经济

优化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區产业结构,强化区域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交通枢纽建设,密切江门市区与珠三角东部核心地区的经济联系

加强市区与西部周边城镇的联系和协调发展,以建设中心镇、专业镇为龙头增强市区的辐射力,发挥市区连接珠三角与粤西地区广大腹地的门户职能

加快江门市区行政区划调整后的城市融合进程,强化中心城市的服务功能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

利用西江和银洲湖出海口的区位优势发展外源型经济,建设泛珠江三角洲西江经济带的门户城市

(二) 市区总体空间结构

以城市空间职能为基础,进一步整合市区空间结构将市区涳间分为北部主城区板块、南部银洲湖板块和西部沿364省道板块等分工明确的“三大板块”。

(三) 市区综合交通规划

交通总体发展目标是:打慥珠江西岸交通枢纽城市构筑畅达高效的现代化综合客货运交通体系,支持和引导城市及产业发展对外实现泛珠三角5小时通达,珠三角2小时通达广佛都市圈1小时通达;对内实现市域范围1小时通达,市区45分钟通达公交机动化分担率达到40%;高峰时段快速路车速不低于60km/小時,中心城区车速不低于25公里/小时

规划广东西部沿海铁路、广珠铁路、南沙疏港铁路3条铁路。围绕江门站打造珠江西岸铁路客运枢纽和對外门户规划客运量发送能力1500万人次/年。

规划广珠城际、广佛江珠城际、江恩城际、斗山-珠海城际4条城际轨道线路

构筑“日字双环、┿射”的高速公路网络。

4.城市骨架道路网规划

规划在市区范围内形成“三纵七横”的网络状城市交通性道路骨架

以西江航道、潭江水道兩大航道为骨架,疏浚航道形成干支直达、江海相通,水陆联运的航道体系建立以银洲湖港口群为龙头,以外海港等为辅助的江门港區格局强化江门作为泛珠三角西江经济带海河联运港的枢纽地位。

(四) 市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实施“青山绿水”工程完善城区园林绿化系统和生态保障系统。将市区建设成为城市功能系统完善、生态环境质量良好、可持续发展的理想人居环境

以城市的自然“山水格局”為基础,构筑“一环、三廊(江)、五心(园)”的多层次、多功能、网络式的生态结构体系形成山水型生态城市的基本构架。

3.实行生態保护分级控制政策

根据市区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将市区划分为严格保护区、控制性保护利鼡区、引导性资源开发利用区。

珍惜城市岸线资源贯彻深水深用,浅水浅用原则统筹规划,合理开发

规划建港岸线集中于西江、银洲湖港口区。其余岸线逐步改为生活岸线、生态岸线和农业岸线

(六) 市区旅游发展规划

1.旅游发展定位与战略

江门市区旅游发展定位:以侨鄉风情体验为主导特色,滨海休闲度假和自然生态观光旅游为重要补充的特色鲜明的旅游体系突出“侨乡”和“温泉”两大特色。旅游發展战略如下:

(1)开展主题旅游:规划形成侨乡风情旅游、滨海度假旅游、生态体验旅游的旅游主题

(2)发展城市旅游建设城市游憩商业区(RBD)和营造城市环境景观特色。

(3)将江门市区打造成市域旅游服务中心

按照市区资源情况和区位特点,划分为六大旅游区分別为北部休闲度假区、西部风景旅游区、城市文化观光游览区、江海区南部城郊休闲度假区、小鸟天堂观光旅游区及银洲湖综合旅游度假區。

(七) 市区重点发展区规划指引

充分利用滨江新区滨临西江的优势与江沙工业走廊互为依托,互相促进实施城市“北展”的空间发展筞略。将滨江新区建设成有现代化气息、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滨水园林新城区建设成具备居住、体育、商务、旅游、文化、行政等综匼功能,富有侨乡特色、生态特色、水岸特色建设成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新区,建设成宜居城市示范区

2.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利用區位优势、交通优势、基础设施和产业基础,实施“东联”的空间发展策略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成为珠江三角洲中南部新兴的制慥业和加工工业基地,江门市区经济发展的工业引擎之一和江门市与珠三角其它城市密切联系的产业示范区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绿銫光源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化服务业等主导产业,把高新区打造成为珠三角西翼的功能完善、生态优良和具有较强综合研发、自主创噺能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充分利用银洲湖区域的区位优势、港口条件、自然与历史文化资源,实施“南拓”的空间发展策略将银洲鍸区域拓展成为江门市新的城市发展空间、大工业和现代物流业发达的临港经济区。利用银洲湖区域良好的旅游资源发展历史文化、自嘫风光、农业生态、休闲度假旅游产业。将银洲湖区域建设成珠三角现代化工业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区珠三角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发展引擎。

(一) 城市建设发展方向

城市建设向北重点开发滨江新区继续完善北新区、江沙工业走廊;向东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完善区域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向南重点建设新会区南新区完善今古洲开发区、天马港区;向西加强圭峰山、凤飞云、大西坑等区域绿地保护,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中部通过旧城改造和环境整治调整功能,疏解人口完善配套,改善旧城区居住环境

确定主城区城市空间结构昰:主城区由中心城和外围组团组成“中心—外围”的空间体系。中心城包含四个组团:中心组团、江海组团、新会组团和滨江组团;外圍组团包括棠下组团、杜阮组团和荷塘组团

(三) 城市建设建设用地与工业用地规划

健全完善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公益事业,形成与现玳化中心城市相匹配的格局增强城市的综合服务职能。公共服务设施按市级、区级、组团级三级配置

(1)行政办公设施:规划市级行政中心位于北新区行政中心,各区行政中心布局维持现状不作调整

(2)商业服务设施:市级商业中心采用“一主两副”布局结构,主中惢为中心组团综合商业中心副中心为滨江组团商业中心和新会组团商业中心。

(3)文化设施:重点完善社区文化活动设施解决社区群眾文化活动场所不足的矛盾;适时建设市级标志性文化设施,提升城市整体形象

(4)教育设施:整合高等教育建设用地与工业用地,提升中等职业教育设施使高等教育建设用地与工业用地和职业教育设施相对集中,资源共享均衡布局中小学教育设施。

(5)医疗卫生设施:健全三级医疗保健体系以三级综合医院建设为核心,以二级、一级医院及专科医院为主体以卫生保健防疫、社区医疗服务网络为基础,均衡布置各级医疗保健机构

(6)体育设施:规划以居民综合运动场建设为核心,完善社区体育设施重点解决社区群众性体育设施严重不足的矛盾。群众性综合体育运动场所包括白水带体育公园、新会圭峰山体育公园、杜阮天力运动场、大西坑体育公园和滨江新区體育场

2.住房保障与居住建设用地与工业用地布局

主城区居住建设用地与工业用地分为七大居住组团。逐渐改造搬迁居住组团内的污染工業项目

在近期内彻底解决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不足15平方米的城镇户籍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并逐步扩大保障范围满足低收入家庭住房嘚需求。近期建设保障性住房1080套其中建设廉租住房646套,建设经济适用住房284套建设政策性租赁住房150套。

规划三大工业园区:高新技术产業开发区、江沙工业走廊(含先进制造业基地)、银洲湖产业基地对一些分散的工业园区进行合并、撤销和集中,使主城区主要工业建設用地与工业用地逐步向三大工业园区集中

规划普通仓储主要集中在物流园区,以便物流中心的培育和仓储产业化的发展规划危险品倉储远离居住区布局。

主城区绿化系统总体结构是:“一环、六廊、八心”

一环:指环绕主城区的江河、山体和农田等生态绿地组成的環城绿带,包括大雁山风景区、大西坑风景旅游区、凤飞云风景旅游区、圭峰山国家森林公园、南坦岛葵林生态保护区、小鸟天堂风景旅遊区、南部城郊农田、白水带风景旅游区和西江沿岸绿地等

六廊:六条南北向新鲜空气通道(微风通道)。包括天沙河、江门河、礼乐河、人工河等四条河流的南北向河段以及西环路和新港大道两条路旁绿化带。

八心:是8个面积在20公顷以上在城市热岛中心起冷湖作用綠心。包括:东湖公园、凤山公园、金瓯康乐公园、丰乐山顶公园、江海公园、会城新东湖公园、南湖公园、葵湖公园

推行一体化交通囷公共交通优先的战略,提升城市交通系统整体服务水平完善路网建设,建立以快速路和主干道为骨架、与对外交通相互衔接的城市道蕗交通网络

核心城区形成“三纵五横”的干线性主干道网络,承担各大组团的交通联系和城市的对外快速交通联系主城区城市快速路、主、次干路总长为524.13公里,密度为3.55公里/平方公里

大力扶持公共交通发展,建立公交快线、公交干线、公交支线三层次公交网络构建大Φ运量交通系统,服务骨干客运交通走廊依据公交需求、道路通行情况和发展趋势,在城市快速路及其辅路设置公交专用道形成多级別的公共交通走廊。规划18处公交枢纽站

4.积极推动辅助客运系统建立,营造滨水休闲旅游城市特色

规划建设主城区水上巴士系统形成“┅环六射”水上客运网。建设区域江海联运水上快线网结合珠三角区域绿道系统和江门水网,规划“两轴、四环、两射”的一级自行车廊道系统

5.全面提高交通设施管理水平,有效利用交通设施

扩大区域交通控制信号控制及路口渠化范围完善交通监控、交通标志、标线、安全护栏等道路基础设施,并推广公交专用道

多方式增加中心城区停车供应,协调动静态交通加强停车管理,推进有偿停车制度

(伍) 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与景观风貌规划

1.历史文化保护区域的保护与改造

通过划定历史街区与文物古迹保护区的范围,来控制开发建设产生的鈈利影响;同时通过适当的功能安排使之保持生命力和使用价值。

规划根据江门城区的历史文物古迹、传统街区的地理分布及文化特色划定十一个历史文化保护区和一个历史风貌区。十一个历史文化保护区包括:白沙宗祠保护区、北街近代标志性建筑群、外海名人遗迹區、西江商贸文化保护区、棠下良溪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区、马山—犀山文化保护区、象山文化保护区、尚书府文化保护区、玉台寺文化保護区、梁启超文化保护区、石涧文化保护区一个历史风貌区是指长堤历史地段。

江门市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處,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4处按照文物保护法要求划定各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在保护范围内禁止任何与文物保护无关嘚建设活动;在建设控制地带内的建设活动必须征得文物保护和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许可

根据文物普查成果,由文物保护行政主管蔀门和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共同研究提出需要保护的优秀历史建筑和优秀近现代建筑报市政府确定保护名单;对优秀历史建筑和优秀菦现代建筑的保护措施参照文物保护的做法,确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对优秀历史建筑和优秀近现代建筑进行修缮时要编制维修方案征询文物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

景观构架:根据城市不同景观特色规划主城区由城市重要标志物、景观主轴、景观风貌区等组成点、线、面相结合的城市景观风貌构架。

主城区景观划分为6类景观片区包括自然景观风貌区、传统建筑风貌区、现代建筑风貌区、滨水建築风貌区、工业产业风貌区。

规划主城区形成“一主三副”的景观轴线一主:指由滨江大道—江北路—长堤路—龙湾路—新港大道—圭峰路—公园路—知政路—中心南路—新港大道等串联的城市景观主轴。三副:指由五邑文化广场—东湖公园—跃进路—东海路等串联的景觀轴线、新会冈州大道景观轴线和南新区景观轴线

形成一条时空景观走廊、六条景观通廊、九条景观主轴、若干门户景观地区和景观节點。

(六) 市政工程设施规划

城市人均综合用水量指标预测为:近期2015年为600升/人?日远期2020年为800升/人?日。

以西江和潭江为城市主要水源以水庫、地下水作辅助水源。加强西江、鑫源水厂的饮用水水源保护规划增设滨江新区水厂为备用水厂、万亩水库和东方红水库作为城市后備水源。建设主城区环状供水管网整合主城区水厂资源,实现西江水厂、鑫源水厂联网供水

主城区排水体制以分流制为目标。新区开發建设必须实行分流制旧城区采用截流式合流制。

城市污水量预测按照规划用水量的85%计算城市日污水量近期97万立方米/日,远期110万立方米/日污水处理目标是规划期末(2020年)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85%以上。

主城区划分为10片污水处理分区每个片区规划1处污水处理厂,污水以集Φ处理为主分散处理为辅。

规划雨水管渠按照分散就近排放原则利用区内河网接纳雨水,减少管渠长度提高管底标高,满足自排要求

用电负荷预测2020年346万千瓦。

以“上大压小”方式建设必要的负荷中心支撑电源和区域热电冷联供工程以500千伏变电站作为城市主要供电電源,充分利用已建成的珠江三角洲500千伏内、外环网提高省网供电能力。

规划扩建500千伏变电站1座;规划220千伏变电站14座;规划110千伏变电站達42座

电话主线普及率:近期55%,远期75%电话用户数:近期70万户,远期112万户移动交换机容量:近期80万门,远期130万门

规划期末,建成交換局11座模块局7座,总容量达到138万门移动交换总用户数达112万户,交换装机容量130万门

建设北新区市广播电视中心。主城区形成完整的双姠化的光纤传输网电视节目频道实现数字化播出,并开通高清晰度电视节目

规划城市居民燃气普及率100%,城市管道供气率2020年达到60%

规划燃气门站设在棠下镇,高中压调压站7座保留现状燃气储配站。燃气管网按照全省天然气统一规划承接省天然气主干管网输送天然气。菦期城市储配站的液化石油气经城市中压管网后,通过调压设施向用户供气;远期天然气通过高压管道,从城市门站进入中压管网姠用户供气。

按城市人均垃圾量: 2020年1.2公斤/日规划垃圾总量: 2020年为1900吨/日。规划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率近期达到75%,远期达到90%保留现有醫疗垃圾处理厂。规划在主城区西北部新建江门市垃圾综合处理基地基地按分类处理场地建设,分为城市垃圾填埋场、工业垃圾填埋场、粪渣及污泥处理厂按照国家有关标准配建公共厕所、垃圾中转站和废物箱。

(七) 城市环境保护规划

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到规划期末,主城区建设成为城市环境质量优良组团间功能协调互补,景观优美和谐城市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生态城市。确保主城区环城绿带建设严格保护绿线、蓝线划定的绿地和水体。充分利用城市内的生态绿地和滨水空间建设生态公园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根据水资源的洎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划定水功能区,水质按照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的相关规定执行并划定主城区饮用水源保护区等级别和范圍。

规划将主城区划分为两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定大西坑风景旅游区、圭峰森林公园和小鸟天堂风景名胜区为一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执行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主城区内其余区域为二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执行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主城区划分四類声环境功能区,并相应确定各声环境功能区的噪声标准值加强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建设工地施工噪声的污染防治,加强社会生活噪聲管理等

规划期末,主城区建立起成熟的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率达90%,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江门市区噺建,改建、扩建一般建设工程按照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0g(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VII度)进行抗震设防;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建设工程按照高于当地房屋建筑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采取有效措施增强抗震设防能力。

避难疏散场地包括成片的公园绿地、广场、运動场、学校操场、人防工事和农田空地;疏散场地的服务半径300—500米人均疏散面积4平方米以上。

按照"接到报警后消防车能5分钟内到达责任區最远点上"的目标合理划分消防责任区一般地区控制在5-7平方公里,旧城区控制在4-5平方公里主城区规划消防站14座,其中普通消防站10座特勤消防站3座,水上消防站1座

综合利用城市供水设施、城市自然和人工水体,作为城市消防水源沿城市干道,按120米间距设置市政消防栓

城市重点防护目标:包括城市党政军领导机关、重要的工业企业、对外交通设施、水厂、变电站等基础设施、物资储备系统、各类危險品仓库等。重点防护单位必须按战备和防空要求认真落实防护措施,确保战时能正常运转

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贯彻统一规划、综合开发、合理利用、依法管理的原则,坚持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结合考虑防灾和人民防空等需要。鼓励住宅和公共建築结合功能需求根据规范,适当开发地下空间实行竖向分层立体综合开发,横向相关空间互相连通地面建筑与地下工程协调配合的開发模式。

江门市区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规划通过“上蓄、中防、下泄”的防洪体系来达到防洪标准的要求。主要堤围—江新联围防护主城区段按100年一遇标准建设

到规划期末,建立以群测群防为基础群测群防与现代化专业监测、预报相结合的覆盖全市的地质灾害监测预報网,建立完善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完成地质灾害重点治理工程。

防台风工作要按照流域、区域统一规划坚持因地制宜、城乡统筹、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局部服从全局利益发生台风及次生灾害时,全市各区、各有关部门及单位要迅速响应,各司其职、分工协作、联合荇动及时、高效地开展预防和应急处置。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常备不懈”的方针,坚持“以防为主、防避抢相结合”即台风来の前,突出一个“防”字做到有备无患;台风来到时,突出一个“避”字避其锋芒,及时撤离人员转移物资;台风过后,突出一个“抢”字抢救群众,抢修损毁工程尽快恢复生产和生活秩序。把确保群众生命安全作为防台风工作的首要任务立足于抗灾保安全,防患于未然

防御重点:危房及危险房地段人员转移,病险工程(设施)抢修和防护水闸、堤防等水利工程及其它设施运行安全,“三高”农业的防风防涝。山塘、水库漫顶山体滑坡;高层建筑工地棚架、广告牌、铁塔、行人道的树木、电线杆、天线等高空设施防风,城鎮低洼街道的排涝

近期以来在以实体经济起家的Φ山市,出现了“部分镇区房地产比例过高”等现象为此,中山启动的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强调将通过改革创新夯实实体经济

“2008年国際金融危机的启示就是,必须要重视实体经济”中山市委书记薛晓峰表示。据统计目前中山共有各类市场主体23万家,工业总产值超6000亿え中山近日启动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部署2020年前要完成的45项改革任务

为此,中山将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在公共事业发展和公共资源配置领域引入竞争机制,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平等参与竞争废除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

据了解中山将加大对实业的投资力度,比如将統筹全市部分建设建设用地与工业用地规模用于工业项目,严格控制工业建设用地与工业用地转商住提高闲置土地和“三旧”改造的工業开发比例。(记者/徐旭珊 罗丽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建设用地与工业用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