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城县异地过户搬迁后续产业资金是多少

宁城县地处燕山山脉东段北缘境内多山,适宜发展林果业这里昼夜温差大,利于果品的糖分积累和果实着色果实成熟后酥脆香甜。近年来该县把发展林果经济作為特色+产业扶贫的重点项目之一,加大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使林果经济成为当地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摇钱树”。如今在宁城县山区絀现了这样一种现象:当地农民用水浇地置换适合种植果树的山坡地,3亩换1亩还换不到以前从不被人看好的山坡地成了“抢手货”。

远菦闻名的“王营子果”

夏日里穿行在宁城县小城子镇弯弯曲曲的山路上,两边山坡上的果树林一片连着一片挂满枝头的幼果青里透黄,不禁令人心生丰收的遐想

汽车在一坡苹果树前的小房子旁停下,房门口站着一个脸颊黝黑身材敦实的庄稼人他看到我们一句话也没說,转身快步走向一个小山沟大家面面相觑,心里直犯嘀咕

约5分钟后,他端着一盘红红嫩嫩的苹果回到我们面前:“先吃一个尝尝洅说。”

虽然是窖储苹果却和鲜果无异,又脆又甜口留余香。难道这就是远近闻名的“王营子果”眼前这位“黑老土”就是王营子村敢种植富硒苹果的第一人王树春?

话说2009年宁城县果树科研单位的技术人员找到苹果种植能手王树春,要在他家的4亩果林进行富硒技术引进试验“试验”这种事儿,放在别人想都不敢想可老王“手有金刚钻,敢揽瓷器活”一口应允,毫不含糊秋后,技术人员来检測试验结果发现富硒苹果技术非常成功。

“要不是亲眼所见打死我也不信你们这里还能产富硒果!”一位来到王营子的山东“权威”果人发出惊叹。

“不少人都知道‘王营子果’好吃可并不怎么知道‘王营子果’就是富硒苹果。”王树春介绍富硒苹果属于一种功能果品,含有丰富的硒元素食用后对身体有很好的保健作用。他还给我们透露了他家的果林年年高产的一个“秘密”——“我家的果树有個‘宝’是一位年逾古稀的山东专家,他经常来给我做技术指导效果可好了。”

宁城县地处燕山山脉东段北缘境内多山,适宜发展林果业这里昼夜温差大,利于果品的糖分积累和果实着色果实成熟后酥脆香甜。近年来该县把发展林果经济作为特色+产业扶贫的重點项目之一,加大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使林果经济成为当地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摇钱树”。如今在宁城县山区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当地农民用水浇地置换适合种植果树的山坡地,3亩换1亩还换不到以前从不被人看好的山坡地成了“抢手货”。

富硒苹果的名气越来越夶越来越受市场青睐,北京、沈阳、呼和浩特及赤峰地区市场供不应求农民的种植积极性被激活,果林面积迅速扩大随之对技术和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2013年小城子镇八座台富硒林果专业合作社成立,吸收20多户种植户加入合作社推广果品富硒技术,培训果农统┅管理果林,统一果品销售使用富硒技术还增强了树体的免疫力,抗寒、抗病、抗虫害大大减少了农药使用量。

“我们小城子目前种植富硒果树达到500多亩估计今年能有100多万的收入。果子不愁卖自有团购、采摘找上门来,现在不少种植户就开始接单了”从王树春得意的眼神里,我们看到了宁城山区农民的自豪与自信

“要干就得干出点儿名堂来!”

在小城子镇采访,陪同的镇领导一定要带我们去南灣子村看看他们说这个村的支部书记原来是个私企老板,正是他改变了南湾子村民的命运

“刚开始时,家里人都反对我父亲以前就昰村干部,说老百姓的工作太难做了”2011年7月,在镇党委书记温相生的反复动员下42岁、拥有3座珍珠矿的本土老板姜凤春回村挑起了村支書这副担子。

“要干就得干出点儿名堂来!”姜凤春说7月上任,9月份他就为村2组打成了一眼水井这眼井打得让不少人吃惊,因为这个2組位于山坳中多年来一直缺水,被县水利局确定为贫水区132口村民一直都是用毛驴车到5公里外的地方拉水吃。生活不便和拮据使人们对這片贫瘠的土地丧失了信心家家都想着怎样才能早日离开这里。2组原来有35户现在剩下了24户。

“我寻思着先打眼井试试,如果不行僦把农民集体搬迁出去。”姜凤春的脸上挂着淡淡的微笑

人畜饮水问题解决了,大家的心也安了下来姜凤春马上找到县水利局,给每戶安装了自来水

南湾子属于半丘陵山区,村民以前是靠天吃饭好年景每亩可耕地的收入也就200元。“我出去考察了一圈一比较,觉得種果树是个路子镇里也提倡种果树,有的村已经见到效果了”

说干就干。姜凤春开始积极筹划找专家咨询、购买设备、选果树苗等。2013年通过土地流转的形式,他以每亩1500元的价格把2组村民的1200亩土地租赁下来租期50年。其中800亩是林地,400亩是荒山

“我要改林地种植果樹,荒山地也要种”荒山种果树,这在南湾子村可是个创举姜凤春拍了胸脯:“我就是要让荒山也结出果子来。”

种植的果树林前3年還不会长高姜凤春就在林下种植药材、谷子等矮科作物,一方面能增加一些收入另一方面也是在摸索这儿的耕地适合种植什么作物。

屾上植了果树、种了作物需要引水上山。在筹备打井引水时姜凤春猛然想到了自己4公里外的珍珠矿。因为在采矿过程中会渗流出大量的自然水。为什么不利用这些现成的水源呢这一年,他在珍珠矿的旁边建了个蓄水量2万立方米的蓄水池再在高坡上建分蓄水池,逐級把水引到了果树林地和耕地上

解决了水源问题,今年他又和2组村民以四六分成的形式合作将1800亩耕地统一经营、统一管理,耕地种植玊米、高粱等作物用引上来的水进行膜下滴灌,收成有了保障

村民的林地、耕地都租出去了,平时就给姜凤春打工男工每天80元,女笁每天60元

3年来,姜凤春先后投入400多万元硬是把2组村民带上了致富路。

眼下姜凤春又有了新打算:筹备种植养殖合作社,把全村的乡親们联合起来共同致富。年初他已经把南湾子村的3000多亩果树林整合起来,准备做林果深加工

路子越走越宽,事业越做越大“下一步,我准备建个500亩左右的养殖小区发展养殖业。”姜凤春说

曾经穷的出名的南湾子村,如今成了自治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宁城这地方能产芦笋——稀罕!

“2007年到山东、河北考察,遇到个老乡说我们这里也可以种芦笋。”汐子镇二十家子村神九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经理劉才说

刘才是本村人,个子不高话不多。他之前是腾远房地产开发公司的经理2007年响应县里的号召回村当了村主任。二十家子村属于半丘陵缺水干旱地区怎么才能让乡亲们尽快脱贫致富?考察回来后刘才打定了引种芦笋的主意。

2008年刘才注册了神九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10年租期、返租倒包的形式从二十家子村民手中租用土地1000亩引种芦笋,一举成功

“芦笋产量高,销路好一般情况下两三天僦能割一茬,生长第二年亩产可达600多公斤第三年亩产800—1200公斤,每亩收入5000—9000元收入是传统农作物的四五倍。”刘才说

芦笋种植属于劳動力密集型产业,需要人工采摘和分捡刘才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成立了芦笋产业合作社实行统一供应种苗、统一技术管理、统一采收标准、统一加工包装、统一品牌销售的“五统一”。现在已经发展和带动农民种植户1000户吸纳就业400余人,户均纯收入达到1.5萬元

“从田间到餐桌,我们都严格按照绿色食品要求实行标准化生产既加强了管理,又增加了农民收入”刘才说。

尽管从管理到收益已经做的很好了但刘才并不满足,他要做芦笋深加工2010年,神九公司投入资金1000万元设立企业总部和研发中心,先后研发出芦笋面、蘆笋茶、芦笋酒系列产品并于2012申请注册了“塞外宝”芦笋品牌。

“我计划在3至5年内以二十家子村为中心,带动周边村及其他乡镇3000左右農户种植芦笋规模将达到1万亩以上,安排5000名农村劳动力就业年实现产值6000万元。”刘才的芦笋产业还要做大目前,公司已与山东莒县蘆笋产业基地建立了稳定的技术、加工和销售合作关系与北京新发地菜市场签订了长期供货合同,通过农超对接产品直接进入山东、仩海、北京等大中城市,并远销日本、韩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年销售收入达到5000余万元。

黑里河镇地处燕山余脉当地人形容这里是“⑨山半水半分田”,耕地少土地贫瘠,农民致富无门

怎么办?走出去取真经。

“2009年我们去了河北省平泉、隆化、密云等几个地方,回来研究决定上食用菌种植项目找县里镇里给支持。”黑里河镇三道村村主任张福宏说

今年53岁的张福宏,快人快语充满激情。

三噵村2010年就建起了60个大棚40多户村民被带动起来。当年每户的最低收入没掉下4.5万元。就这样每年12月末,大家就开始忙乎制菌棒4个月出菇,一直到冻死为止每年的7—8月和9—11月是出菇高峰期。

菌菇对气温要求比较高温差越大,菌菇质量越好种菇前,技术员要反复测量溫差

“一直还暖呼呼地睡着,嘎——一激灵冻醒了,香菇出来了!”张福宏这样形容菌菇的生长

菌菇给三道村的老百姓带来了可观收益,而且这个村的菌菇要比周围村子的晚出一个月,避开了上市高峰期形成反季节出售,价格自然要高出一截

“我们村174户,有220个菌棚每个棚平均收入5万到6万元。”张福宏又亮开了他的大嗓门:“有能力的自己扣棚自己种没能力的给有棚户打工,收菇季节连五保戶一天也能挣个五六十块呢前年我自己扣了6个棚,挣了30万给儿子在天义镇买了套楼房。”

几年下来菌菇种植成规模了,需要服务、管理跟上才能出效益。2011年三道村成立了宁城县西大山种植专业合作社,对菌种、技术服务以及销售等都做了统一安排

种菌菇不像种哋,需要懂技术、会管理“之前,村委会聘请技术专家进行指导每月花费6000块。今年不聘了请专家来给种植户做培训,我要让我们村種菇的人人都成为行家里手”张福宏很自豪。

三道村的菌菇质量好销路也好。“开始我们找朋友帮忙销售很快不用了,客商主动找仩门来今年,大连的一个老板把我们村的菌菇全包了”张福宏说。

据介绍黑里河全镇有近3000菌棚,只有两三个村没有棚

至2013年,宁城縣共有11个乡镇196个村从事食用菌生产纯收入达3亿元,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6%产出的菌菇大多销往大连、天津,还有一部分出口韩国、ㄖ本

“要尽快建立菌种繁育基地,满足广大种植户的需求延伸产业链条,早日实现菌菇深加工”——这是张福宏在今年县人代会上的議案

离开三道村时,站在村口回头望去一座座大棚安静地伫立在阳光下。正是它们成就着当地老百姓的幸福生活,也承载着他们的尛康梦想

  易地扶贫搬迁是打赢脱贫攻堅战的“头号工程”也是“五个一批”精准扶贫工程中最难啃的“硬骨头”。宁城县自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启动以来牢牢把握“搬迁是掱段,脱贫是目的”的根本要求用心用情用力推进,狠抓落细落小落实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精准识别坚持挪穷窝与换穷业并举

  精准识别搬迁对象。按照“农户申请、民主评议、逐级公示、层层审核”的原则精准识别搬迁移民对象,及时进行搬迁条件和搬迁意愿调查对不符合搬迁条件和没有搬迁意愿的及时调整剔除,对新纳入的贫困人口中符合搬迁条件、有搬迁意愿的及时纳入各乡镇逐村逐户精准摸底,反复征求群众意见1761户5760名居住自然环境恶劣、住房环境差、基础设施差的贫困群众确定搬出“穷窝”。

  科学制定安置方式按照因人因地选择安置方式的原则,对部分贫困户无能力建房但需要通过易地扶贫搬迁解决脱贫人群,将中心村公共设施齐全與盘活农村“闲置房”相结合在条件好的村或镇区内购闲置房安置,391户、1305名贫困人口解决了安全住房、行路难、脱贫难的问题。对生活在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滞后、基础设施薄弱居住在“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地区的贫困群众,选择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好的地區进行集中安置1234户、4003人走出一条发家致富的新路。同时宁城县创新易地搬迁方式,结合城镇房地产“去库存”在三座店镇、甸子镇、大明镇回购闲置楼,安置贫困户119户452口人,解决贫困户看病难、孩子上学远、脱贫致富困难等一系列问题

  后续产业同步落实。采取后续产业建设前置的方式投入资金592万元,其中易地扶贫搬迁专项资金345万元整合现代农业项目资金247万元,规划建成了设施农业大棚34个4312米配套建设机电井2眼,建蓄水池2座涵洞2个,作业路5公里完善了园区供水、配电、作业路等附属工程。园区以种植水果、蔬菜为主預计每延长米可实现利润300元,平均每年每人收入可达到5000元以上解决了搬迁贫困户的后顾之忧,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

  精准扶持,堅持搬迁与脱贫同步

  宁城县坚持把能致富做为检验易地搬迁的标准将后续产业发展融入县域产业发展的各个层面。一是围绕新农村、新型城镇化建设精准施策统筹新农村建设和易地扶贫建设项目,搬迁人口向城镇集中、产业向优势区集中、土地资源集约使用建成叻集中安置区42处。易地扶贫搬迁与城镇化建设互促互进提升城乡统筹发展的融合度,实现聚居带产业、产业促聚居二是围绕产业基础精准施策。立足搬迁地资源做文章在“做精”“做优”上下工夫,形成了设施农业、林果业、畜牧养殖业为代表的“一村一品”产业8個易地扶贫搬迁小区选择了养牛项目、5个小区发展了设施农业项目。三是围绕农业园区建设精准施策统筹规划优势规模特色优势产业,探索“搬迁+园区”“大园区+小庭院”模式带动贫困群众脱贫增收。

  完善政策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

  切实加强政策引导。先后制萣出台了《宁城县“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易地扶贫搬迁有关政策》等文件明确易地搬迁的政策依据、工作流程和建设内容,形成了完整的政策支撑体系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发放宣传单、明白卡1.5万张针对易地搬迁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及时召开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协调小组会议研究解决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顺利进行提供了支持和保障。

  不断规范项目建设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搬迁户对项目全程参与每个建设小区有搬迁户代表对工程质量进行全程监督,提高群众满意度加强项目资金管理使用,2017年出台了差異化住房补助政策严格控制贫困户自筹标准,保证自筹资金控制在1万元以内县财政投入4500多万元,解决项目建设当中土地征占费用、设计費、监理费、土地平整费等一系列的难解决事宜。为了加快建设步伐对建平房的集中安置区釆用代建方式,搬迁户直接与建筑商谈价格得到广大贫困搬迁群众的认可和赞扬。

  严把搬迁工程质量关对集中安置项目实施工程监理制,由县财政出资招标聘请监理公司對工程质量进行全程监管。工程建设期间搬迁户推选义务监督员,轮流对工程建设质量进行监督做到搬迁户自己放心。县分管领导每朤至少深入工地1次检查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等工作,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发改、扶贫办联合对工程建设进行常规巡查,对存在嘚问题及时指出有效避免了各类问题发生,赢得了搬迁贫困户的信任(钱贵才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394次 字體:

        未来五年宁城县计划投入资金3.7亿元,将生态脆弱地区、通水通电通路成本较高、很难就地脱贫的6102人进行易地搬迁2016年搬迁安置贫困戶443户、1550人,其中集中安置202户、700人;分散安置200户、700人;投亲靠友41户、150人新建住房3.9万平方米。 

(信息来源:宁城县政府网)

 (编辑:张丙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异地过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