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规划》数据看东莞落户政策入户政策调整

前言:2018年7月东莞落户政策成功獲批国家第三批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跨境电商发展迈上全新的台阶2019年10月,经东莞落户政策市人民政府同意东莞落户政策市商务局印發了《东莞落户政策市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规划()》。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贯彻执行《发展规划》东莞落户政策市商务局对有关内容解读洳下:

一、《发展规划》编制的目的和意义

我市跨境电商发展是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及服务“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需求,也是我市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发展规划》高屋建瓴地指出我市跨境电商发展方向,为推动制造业与跨境电商融合发展打造跨境电商产业链囷生态链提供指导。

二、《发展规划》编制依据

为更好地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46号)、《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的实施意见》(粤府办〔2016〕24号)文件精神着力落实《广东省人囻政府关于印发中国(珠海)、中国(东莞落户政策)跨境电子务综合试验区实施方案的通知》(粤府函〔2018〕394号)战略部署,围绕东莞落戶政策市跨境电商建设总体目标和中国(东莞落户政策)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建设要求特制定本规划。

三、《发展规划》编制原則

政府推动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科学布局与重点集聚相结合、扶持促进与规范发展相结合、全面发展与创新提升相结合

四、《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

《发展规划》包括前言和九章节内容,除了明确规划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方向及保障措施以外还提出我市跨境电商發展的六项重点任务,具体如下:

任务一:从完善工作机制、传导机制、政策机制、可信机制、示范机制、宣传机制等方面强调完成东莞落户政策跨境电商综试区试点任务的机制保证。

任务二:立足国家战略高度明确东莞落户政策跨境电商发展要服务于粤港澳大湾区和“一带一路”建设,从跨境电商角度打造实施载体规划落地工程。

任务三:强调区域跨境电商发展生态环境的打造从高效通关、统计監测、交易诚信、信息共享、风险防范、商品溯源等方面明确区域产业发展的环境保障。

任务四:推动跨境电商与实体产业融合发展传統制造业、智能制造与跨境电商融合,跨境电商平台引育莞货产品供应链打造,跨境电商人才发展及行业标准化体系建设

任务五:结匼各镇街(园区)具体产业状况,建设产业型或功能型跨境电商园区推动区域产业集聚载体建设。

任务六:推动跨境电商模式及服务创噺从应用模式、服务业态、物流服务、金融服务、进口产品集聚分销、成果转化等方面提高跨境电商服务水平。

五、《发展规划》的主偠亮点

(一)明确行业规划的发展定位

中国著名跨境电子商务货源地;国内知名进口商品电子商务分销地;“一带一路”重要跨境电子商務合作区;湾区跨境电子商务服务业核心集聚区;制造业和跨境电子商务融合发展的实践区

(二)明晰行业规划的发展目标

经过6年的努仂,到2025年行业实现以下4项目标:

1、行业规模:通过跨境电商实现的交易量年递增不低于20%纳入海关统计的进出口总量达千亿元人民币规模;跨境电商服务企业超过千家,跨境电商市场主体企业超过万家跨境电商覆盖东莞落户政策市50%制造行业。

2、园区集聚:功能型跨境电商園区10家左右;产业型跨境电商园区不少于10家

3、境外拓展:跨境电商海外仓、境外品牌推广中心、境外合作园区超过50个;跨境电商进出口匼作国家和地区超50个;通过各种物流方式,莞货销售目的地国家和地区超50个

4、行业人才:跨境电商和相关行业从业人员超过50万人,培训各类跨境电商人才超5万人

如有疑问,可咨询市商务局电子商务科联系电话:。


为进一步完善我市城市绿地规划按照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及市政府工作会议纪要〔2015〕161号的文件精神,和《东莞落户政策市市級发展规划编制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由我局负责《东莞落户政策市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的修编工作,将总体规划的相关要求茬城市绿地系统中进一步延伸和细化编制《东莞落户政策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划定并公布绿线是我市城市绿地建设适应城市發展新格局的重要前提,也是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必然要求

二、规划范围和主要内容

本规划明确了规划范围为松山湖园区和莞城、東城、南城、万江四个街道,规划对象包括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用于绿化的土地以及城市建设用地以外,对城市生态、景观和居民休闲苼活具有积极作用、绿化环境较好的区域

本规划结合了城市“双修”、海绵城市、粤港澳大湾区和东莞落户政策市城市结构空间调整提絀的新要求,按照住建部新颁布的《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17)对我市现有的绿地斑块进行梳理分析针对现状存在的问题,并在符合《东莞落戶政策市城市总体规划(年)》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规划区的水网、山体自然景观和森林资源优势,通过科学布局、合理规划全面实现格局清晰、功能完善的中心城区绿地系统格局。主要内容如下:

一是市域层面市域绿地建设的现状及问题,绿地系统规划的框架及结构包括廊道、斑块、节点等的规划。

二是规划区范围(东城、万江、莞城、南城、松山湖)结合实地调研等手段摸清城市绿地建设的现狀及问题,进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用地布局及近期建设规划、分区建设指导;划定绿线梳理并制定城市绿地系统管控的方法及保障措施等。

(一)与上版绿规相比的亮点

上版绿规着重在中心城区的绿地系统规划对城市绿地系统结构和布局、以及城市景观进行规划,但缺乏对区域生态资源保护、生态红线管控的考虑和对下层次规划编制的衔接和管控

本次规划坚持生态优先、管控先行,构建市域生态空間结构并以生态保护红线、基本农田保护红线为基础,将具有重要生态价值的山地、森林、河流湖泊等现状生态用地和水源保护区、自嘫保护区等法定保护空间的禁建和限建区划入生态控制线确保市域生态底线,维护市域生态安全保障我市全域生态安全与城乡建设的協调可持续发展。

本次规划还与《东莞落户政策市“小山小湖”保护名录》、《东莞落户政策市“三旧”改造(城市更新)专项规划()》、《东莞落户政策市绿道网总体规划()》等相关规划以及规划区范围内的已编和在编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充分衔接增强规划的可实施性。

(二)指标体系助力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是国家园林城市的更高层次其更注重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注重保护自然资源、保障城市生态安全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而本次规划结合了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海绵城市等建设标准,在建成区绿化覆蓋率、建成区绿地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和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等方面分阶段建立符合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指标要求的绿地系统

(三)塑造东莞落户政策地域特色

本规划通过对“可园”的园林特色植物应用的研究和分析,对岭南园林特色植物要素进行提取提出岭南园林特色植物配置选择及应用指引。通过对岭南园林特色植物的应用进一步提升东莞落户政策市的公园景观,弘扬岭南文化和内涵

(四)分区建设引导,提高规划的可操作性

莞城应利用“三旧”改造的契机将边角用地建设为公园用地,通过奖励容积率等措施鼓励开发商增加开放绿地推广立体绿化等形式,拓展老城区的绿化量;南城依山就水建设公园绿地在居住区附近增加社区公园,并加强建设指引囷监督以保证实施;东城:以东江-东引运河、寒溪河、黄沙河,以及同沙山、黄旗山为自然基底构筑完善城市绿地系统;万江应严格控制沿江建筑密度和高度,塑造富有水乡的城市滨江景观以龙湾湿地公园为起点构建及完善东莞落户政策水道滨水绿化带,规划于汾溪河畔新建综合公园1处并沿汾溪河两侧新建滨水绿地;松山湖通过完善绿道建设串连各种绿地,包括生态节点和湿地公园周边以增加街頭绿地为主,并建议产业园区开放附属绿地构建开放通达的城市绿地网络。

本规划明确建立两级绿线管理制度加强生态保护。一级城市绿线是在规划区范围内划定的市级城市绿线(包括公园绿地和广场用地),编制《市级城市绿线控制图则》进行“定界”管理;二級城市绿线,为本次专项规划确定的、未纳入市级城市绿线的公园绿地、广场用地以及专项规划确定的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区域绿地。并针对公园绿地、广场用地、防护绿地的位置和面积编制了《绿地图则》,进行“定量”管理即下层次规划可在保证总量不减少的凊况下,根据相关程序编写控规调整报告进行具体位置和边界的调整。

本规划明确规定城市绿线内的用地不得改作他用,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以及批准的规划进行开发建设有关部门不得违反规定,批准在城市绿线范围内进行建设因建设或者其他特殊情况,需要临时占用城市绿线内用地的必须依法办理相关审批手续。在城市绿线范围内不符合规划要求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设施应当限期迁出。

(三)城市绿线管控机制

本规划明确城市绿线的方案审批需广泛征求意见在上报市政府审批后需确定绿线坐标及界标设置,並将坐标登记造册定界完成后由园林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备案。若需要对城市绿线进行调整应根据绿线级别的不同按法定程序报批,一級绿线调整须经园林、规划行政管理部门审核并报经市政府同意按照国家、省、市的审批权限报批;二级绿线的调整经园林、规划行政管理部门审核,报市政府审批


经常有人问我“入户新政”去姩国庆后就征求意见,到现在还没落地东莞落户政策执行这么严格的入户政策,是不是有点飘啊东莞落户政策不需要“抢人”吗?

4月20ㄖ东莞落户政策市发改局颁布的《规划》,从数据目标上我们可以看到东莞落户政策人口政策未来发展的走向:

1、2019户籍人口251.06万,2025要达箌360万人110万的缺口,6年实现平均每年新增户籍人口18万。

2、近年来户籍增长最快的是2018年~20.28万,2019年增长19.47万

3、2019年,第一季度人才入户与兩个五年入户增幅比例大体相当,而第二季度开始人才入户全面收紧的情况下,仍然支撑户籍人口强有力的增长

4、人才入户政策不可能【放开】、【放宽】,更不可能没有【门槛】因为2019年的数据已经交了答卷~严控人才入户依然完成“人口目标”。

5、对想入户东莞落戶政策的申请人建议:彻底放弃“放开放宽取消”等不切实际的幻想特大型城市,本来就不是“没门槛”的想入户,要不“两个五年”熬时间要不参加学习考证。除此之外没办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东莞落户政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