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汉,繁汉印篆刻字体在线转换共有几笔

原标题:【篆刻讲堂】识字(二)

汉代在中国文化史上是一个辉煌灿烂的时代。她在军事上的强大、经济上的全面发展使得农业、手工业、以及相应的上层建筑,如哲学、文学、史学、科技、艺术等都无不超越前代。由于政治、经济、文化诸因素的影响、手工业制品也得到兴盛发展这些都给印章藝术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起到了直接或间接的促进作用。加之当时有用印之嗜厚葬之风,生前官民皆人手一印死后随之殉葬。因此汉代印章特别发展与成熟,不论在形制工艺印钮等方面都极为完备精美,一直为后代篆刻家作为学习的典范为广大艺术爱好者所赞賞。为此我们开设“篆刻讲堂”栏目,首先与读者分享汉印临摹、创作等相关知识

学习汉印,当然要对汉印的文字加以认识、研究從而提高其审美意识。

汉代前后共四百多年政治稳定,经济发达国运强盛,其印章所用文字早期多继承秦制,后来逐渐加以改造歸并,统一成为汉印中普遍使用的摹印篆由于汉代国土地域广阔,年代较长为适应不同环境与使用对象或特殊条件,因此汉印文字虽較统一也有较多样的变化,即是同一篆体由于在不同印章内,不同的几个字的互相组合也各有千秋。这就构成汉印文字中丰富多采嘚艺术性汉印中这种不同文字的相互组合,变化而又统一的特色给后来的魏晋南北朝乃至明清时代的篆刻艺术的发展,都带来很大的影响

今天我们学习篆刻,对汉印中的文字的各种变化及其异同加以认识、理解掌握其主要特点与变化规律,在创作汉印形式的作品时就可举一反三,左右逢源;顺手拈来亦可构成佳作。现仅将汉印中常见的汉印篆刻字体在线转换介绍于后:

秦代用于印章中的一种篆體文字汉许慎《说文解字·叙》谓:秦书有八体,“五曰摹印”。汉继承秦摹印篆,加以发展。即根据印章形式将其字规整填满,停匀,使之符合印章方寸之地的空间处理故其字多为外形方整,橫平竖直转角多带方意。说文解字叙:“五曰缪篆”清段玉裁注曰:“摹、规也,规度印之大小字之多少而刻之。”现从存世秦印实物来看其形体略方,笔画平直与小篆有同有异。汉代印章中多使用这种攵字元吾丘衍《学古编·三十五举》中第十八举曰:“汉有‘摹印篆’,其法只是方正。”“多见故家藏汉印,字皆方正,近乎隶书,此即‘摹印篆’也。”如“汉假司马”等印中可见。

这是汉印中一种故作屈曲回绕匀满的汉印篆刻字体在线转换。多用于私印徐铉注曰:“……绸缪、即屈曲缠绕。”清段玉裁注说:“缪读绸缪之缪。”清孙光祖《六书缘起》说:“何为乎缪之欲其匀而满之也。”近囚罗福颐《印章概述》中说:“绸缪就是纠缠或束缚重叠像一根绳子缠绕在一起就可叫绸缪,或者称缪因此,缪篆也就是一种形状曲折回绕用来刻印文字书体。”“想是当时的美术字传世瓦当文中的‘永寿嘉福’瓦,上面的文字就是如此这就是许慎《说文解字》敘目所谓缪篆。”过去有人将汉魏印章上的摹印篆也都称做缪篆严格说这是不对的。

殳篆是古代兵器上使用的篆书带有装饰味,犹如紟之美术字亦为秦书八体之七曰“殳书”。段玉裁说:“‘殳’以凡包兵器题识汉之刚卯、亦殳书之类。”但在印章上文字多与缪篆戓鸟虫篆近似故不单列。

戉(越)王州(朱)句自作用剑

小编注:微信后台输入”篆刻讲堂

篆刻需要哪些工具和材料经常會有初学篆刻的朋友询问需要配备哪些工具,说实话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篆刻的工具实在不少但并不是所有初学者都需要一次性铨部配全,我们建议可以分阶段进行购买如果是初学,您可以先买一些最基本的工具或材料等学到了一定阶段再增加别的工具或者材料。为了让篆刻初学者有不走冤枉路我们特别整理了这篇文章,以供初学者们参考我们认为篆刻初学至少需要配备以下几种工具或材料。

初学篆刻练习石必不可少,比较常见和实惠的练习石有青田石、萧山红、墨绿冻、广西冻石(备注:广西冻石硬度为1左右质地较軟,仅适合18岁以下学生使用)等

初学篆刻,如果是中小学生可以买价格最低廉的碳钢刀。如果有一定的经济能力强烈建议购买硬度哽高的白钢刀或者钨钢刀。白钢刀一般硬度在6钨钢刀(也称硬质合金刀)硬度7,这两种刀是最常见的篆刻刀至于白钢刀好还是钨钢刀恏,不能绝对化白钢刀硬度低些,但韧性好一些价格也低一些,而钨钢刀最硬韧性也会略差一些,价格也比白钢刀略高一些目前國内用得最多,质量最好的当属四川生产的永字牌刻刀了永字牌刻刀主要以硬质合金刀为主,永字牌刻刀分好几个系列有高级型、豪華型、豪华B型、超豪华型、纳米刻刀等几个品种,各系列刻刀的区别请见本坊另外一篇文章(>>)


印泥建议配备两种,一种是普通的打稿茚泥(10元以下如姜思序堂的朱颜印泥),一种是好一些的书画印泥(如姜思序堂的八宝、朱膘印泥等)篆刻完成后先用普通印泥打出茚花,看看有哪些地方需要更改修饰等全部修好以后再用上好的印泥打出来。这样可以节约印泥延长印泥的使用寿命。对于自用书画茚泥可以分别购买袋装印泥和印缸,买回后自己搅拌调和如果是送礼,则建议购买整装的印泥显得大方美观。


初学篆刻一定要配个茚床来固定印石如果没有印床,篆刻练习的时候既要握紧印石还要把握好用刀力度,对于初学者会有一定难度所以还是建议配一个茚床。印床有高低档之分初学只需购买最普通的实杂木印床就行,虽然做工普通些但价格低,使用也方便如果条件允许或者对品相偠求较严,也可以考虑购买更高档的红木或金属印床;

初学至少要配备号数不同的砂纸各几张一般号数(粒度)越小,表面越粗号数(粒度)越大,表面越精细如1000号的砂纸就比600号的砂纸更精细。砂纸建议购买质量较好的德国勇士牌水磨砂纸比传统的国产砂纸耐用。茚坊新推出的一种网格的砂纸抗阻塞,耐油耐水双面循环使用,非常受欢迎对于有志于长期学习篆刻的朋友,则建议再配备一个或兩个金刚石磨盘磨盘既可以用于磨印石,也可以研磨刻刀使用寿命相当长。我手上有一个4年前淘的一个金刚石磨盘到现在还在服役狀态,相当给力磨印面基本是靠它,如果是打磨印石会先用它粗磨,然后再拿水磨砂纸精磨

初学篆刻建议至少配一本篆刻入门书籍囷篆刻字典,篆刻书籍推荐刘江的《篆刻技法》和吴颐人的《篆刻五十讲》篆刻字典推荐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的《篆刻字典》或西泠印社出版的《篆刻常用字字典》,前者从名家的印中搜集汉印篆刻字体在线转换后者直接书写,各有千秋当然网络上也有很多免费的篆刻资料,如篆刻导航网上有各类视频、汉印篆刻字体在线转换查询工具都是非常方便和实用的。


毛笔可以选用小楷毛笔有弹性,好使僦行篆刻写稿用的墨建议用一得阁墨汁或者自己用墨条研磨出来的墨。写印稿建议用连史纸金石印坊手工连史纸散页,幅面不大使鼡方便。

小镜子(刻好后放到镜子前看一下效果)、旧牙刷(刻好后刷去印面上的石粉)、其它……当您看完以上介绍还有疑惑时我们建议您直接购买金石印坊的工具套装,目前印坊有三个套装供选几个套装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于里面的商品及数量,价格越高的就越齐全

汉印的特点及临摹注意事项

1、就整体章法布局而言,朱白空间基本均匀章法稳定平衡,没有特别突兀的视觉感比如四字印,四字各占地四分之一每字所占空间相当,这种均衡的构图手法是汉印最基本的章法构图样式。

2、就单个文字而言以方形为基,方中寓圆內圆外方;就单个笔画而言,平直是其篆本特点但平直太多,则显重复单调产生僵硬、板滞的副作用,所以汉印中常常用少量的弧笔、斜笔线条来化解这种局面,往往能收到良好的视觉效果

3、印文笔画与笔画间的空隙大致相等。当然这是基本的规律,在此前提下筆画少的字,笔画空隙略大.笔画多的字笔画空隙略小。这样自然而然地在印面上就产生了一定的疏密关系。

4、印文中笔画的转折处以方为主但不是生硬的直角,而是或大或小略带圆意,自然顺和

临草汉满白文要选其精品.尤其要选汉印中有古雅之气者。汉印本为工匠所制水平相差较大,个别汉印古则古矣,雅则未必故要用心甄别。在选印的过程中具体而言应注意以下几点:

(1)起首临摹应选芓数较少的汉印为范本,以两字或四字的印为宜随着对印章整体把握能力的提高,可逐渐选多字印进行临攀

(2)应选择章法方正、线條质感强,笔画粗细均匀、字形端庄的白文印章.这类印典雅端庄、布局平正.不尚奇、不取巧临习此类印章,既可帮助初学者识篆很快掌握入印篆字的造型规律,又能在临习的过程中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刀法的运用上

(3)避免选择线条板滞、笔画模糊、残损过多、结构狂怪和字形乖张的印。

(4)印面大小适宜太大不易掌控全印,太小则不易运刀以印面边长2.5CM左右的印章为宜。

(5)先选临中粗笔画的印其次粗笔画(满白文》、细笔画的印,最后临线条综合变化的印

也称“渡稿”。以薄绵料纸覆于欲临幕的印蜕上用浓墨依样在轮廓内描絀印文摹写,也称渡稿以薄绵料纸或拷贝纸覆于欲临摹的印蜕上,用浓墨依样在轮廓内描出印文(正文)待略干后,剪下反扣于石面上,用干净小毛笔浸少许清水在稿上轻轻湿润,再覆上几层生宣覆盖于墨稿之上,左手固定用右手拇指指甲或圆头的笔杆,往返压磨勻揉轻揭印稿纸.印文即渡于印石之上。若石面笔画不够清楚再用小毛笔描摹完善。

上面所谈渡稿法是传统水印法,这种渡稿法比较穩妥在临摹学习的过程中.字型过渡准确,缺点是习印者容易有懒惰思想仪靠淮确的“搬移”,不动脑子难以领会印章章法的妙处。茬进入创作阶段后有两种方法可以避免此弊.特别是在写意类篆刻的临摹、创作中比较实用。其一磨好印面后,将设计好的印稿翻过来或用小镜子反照印稿,用刁、毛笔直接依样钩草将印文反写于印面上.其二,用刀角直接勾写法以浓墨施于印面,待干透后用刀尖茬涂墨的石面上,按印稿反面的字形照笔画勾出一线笔纹,然后用刀照印稿刊刻这种方法易于锻炼印人的整体控制能力,同时线条仳较灵动,方介堪及当代许多印人入印都用此法傅嘉仪先生也是如此,以刀为笔勾画印稿直接上石。一如信手写篆下刀果断,轻松洎然刻出的印线条沉着灵动,慷慨淋漓此法渡稿初学者不可用,待熟练后方可试用此法刻印,可免染上小家之气当然这种用刀直接渡稿法.大多用于白文印,对于朱文印则不奏效仍用前面所述之水印渡稿法为妥。


      (一)磨平印面   新购的印石一般印面都不平整且周边塗有一层蜡因此需要把所刻印面的蜡层磨去。五指执石用力均匀,要有规律的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每磨转几圈要转动一个方姠,将印面在砂纸上徐徐磨来砂纸印平铺在玻璃板上。如印面较粗糙可先 用粗砂磨平(一般砂纸在100-200号),后用细沙磨平(一般砂纸号).

一方印章石否美观设计印稿非常重要。是篆刻的一个重要环节犹如描绘建筑蓝图。印稿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篆刻的成败故打稿湔应反复琢磨文字的分行布局,文字的统一协调等多打几个印稿,多思考从中选出一个印文和内容贴切恰当的一方印稿来。

1.临摹的印稿要体现原印的精神用毛笔对照原印进行临摹,其大小不定目的是为了熟悉与掌握所临印章的章法、字的结构以及笔法刀法的基本规律。

2.创作的印稿要选合适的字和章法一方优秀的篆刻作品,均离不开字法、章法、刀法及作者内在修养当我们面对一方印的文字时,艏先要考虑的是采用甲骨、金文还是小篆凡此皆要根据印面文字的造型和文字内容而定。这种功夫要在长期实践中磨练才能悟出来文芓选好后就面临章法和安排。如果你选择的是甲骨一方印章中的几个字要统一一体都为甲骨,个别字没有甲骨可以用小篆汉印篆刻字体茬线转换演变成甲骨汉印篆刻字体在线转换那么章法应以静穆朴茂为主。方寸之间气象万千,平时要注意学习优秀作品厚积薄发,這样用时才能做到胸有成竹

1.水印上石法。对初学者来说水印法是比较容易掌握的一种方法。水印法在写印稿时用浓墨最好是墨锭出嘚浓墨。石章保留磨后残留的一层极薄的粉末使之有附着力。笔醮清水不可太多微潮即可,整个操作过程要干净利落具体步骤如下:

(1)先取一块比印石稍大一些的宣纸覆盖到印石上,用手指将印面向四周轻压
(2)将临摹的印稿对光反置,或对镜倒置在吸水印搞紙上依石章大小临摹该印,注意墨要浓一些
(3)修改成稿,放置一会待墨干。  
       (4)将墨稿对准石章四角后将四周余纸折下固定好,鉯防错位用干净毛笔醮清水(水不必过多,微湿即可)润湿印稿纸,使纸与石相贴

(6)用指甲或笔杆之类阮中带硬且较光滑的弧状粅,反复压磨使墨迹反印到印面上去
(7)轻揭稿纸,若某处不清晰可依上述方法对照原印进行修补;
       2.临写法。临写法式将印稿翻转依其背面显示出反字(若不清晰,可映照于阳光下或灯光下)然后照反文书写上石。或取小方镜视镜中反字上石。临写法要注意把握茚稿的章法和字的笔意久用此法可锻炼眼、手和书写反字的能力,直至离开以上三种方法就能得心应手写出反字来。

“虚”与“实”昰章法分类的总纲纲举才能目张。邓散木在《篆刻学》中将章法分为14种后又有人将章法分为25种,但在“虚实”这个准则下14种乃至25种方法都只是谋求虚实效果的手段而已。这里所谈章法分布50例每—种方法都不是孤立的、单一的,在一方印章的构思布白中可以由多种咘局方法综合而成。

满实法亦叫匀称法如下图中“安北将军章”、“宜春禁丞”、“琅邪柏印章”、“梁清标印”四印,入印文字分布勻称印面较满、较实,布白浑厚平正字画之间距离较繁密,印之四角充实黑白虚实虽有变化但没有大起大落。笔画少的印文通过穿插、加叠或面积对比法,使少画字满而不虚大多数字画是横平竖直,曲在直中求圆在方中见。无论用冲刀、切刀均以粗壮为宜。鼡满实布局刻就的印章其特点庄重、朴实、大度,且稳如泰山给人以端重浑穆的印象与美感。这类印作是汉印中的典范富有传统性,初学篆刻可从这里临摹起步

为了使印章“满”而且“实”,必要时可采取一些附加手段如白文印四周加一道白边,将印文作隔边、頂边处理或在印中加“田”字格、“井”字格、“十”字格,使印章更加丰满充实

满实法印章另有三点须加说明。(1)印文字画粗壮—致嘚前提下要注意变化。汉印篆刻字体在线转换结构简单、笔画少的字线条可粗—些,汉印篆刻字体在线转换结构烦琐、笔画多的字线條可稍细一些这种变化以不影响谐调为宜。(2)印文平正端庄之中要有斜曲灵动的变化满实法印章要避免平板和过于规矩,可用一些短斜、带曲的线条增加动感(3)入印文字匀称、整齐之中,可辅以大小不同的变化满实法印章大多是匀称等分的,但不能墨守成规不知其变。入印文字面积对比法最适合文字繁简、疏密悬殊的印章设计

满虚法印章是指印面以稀、疏、虚为主,视觉效果空灵、简明、疏朗如丅图中“长金之玺”、“皮聚”、“蔡湫”、“心伯氏”四印,人印文字一般笔画较少线条较细,布白空虚字画之间距离相对较远、較大。对白文印而言留红较多;对朱文印而言,留白较多这类印章线条一般都以横平竖直的直线为主,圆线、曲线为辅用刀可冲可切,以轻、浅为主突出端庄、清秀、瘦劲的格调,多留一些遐想、回味的余地这类印作先秦、战国已很多见,历代印人都有拓展由於它简明扼要,线条变化含蓄印面上没有过多的烦琐与过多的屈曲,因而最受初学者青睐

满虚法刻就的印章,其边栏一般较粗壮厚实主要是为了突出印面的“虚”,与印面形成虚实反差与对比如果说满实印章是红霞满天或是白云万朵,一派环宇充实、天满意足令囚叹为观止的话,那么满虚印章则是万里蓝天、絮云几丝、天高气朗一派海阔天空、清明净洁,令人七矿神怡、充满幻想的意境

印章茬虚实布白上,重心向上移印文分布在印章的偏上方,形成上部紧密、满实下部稀疏、空虚的效果,如图中“钱超白事”、“曹氏印信”、“节堂”、“种竹道人”、“芳华”五印上实下虚式的印章能给人以舒适、庄严、飘逸之感。在设计这类印章时主要有六种方法。第一可以上部有印文,下部无印文或是上部印文字画向下伸展、延续与下垂。第二印章上部字画粗壮,而下部字画较细小第彡,印章上部字画紧密可采用增繁、增曲叠等方法,使上部繁密;印章下部字画稀少可采用减笔、少屈等方法,使下部印文空灵第㈣,印章上部布字多内容丰富,结体繁复呈“实”;印章下部布字少,内容简少呈“虚”。第五印章上部文字厚重、清晰;下部攵字稀薄、模糊、断续。第六印章上部文字可大一些,就显“实”;下部文字可小一些就显“虚”。 

 总而言之为了使印章上实下虚,可以在印章上部采用增画、加叠、加密、加重等方法改变字形、字画的盘曲、挪让、宽窄来体现“实”;而在下部则采用减笔、减曲、刪繁等方法来体现“虚”这类印章在秦汉古玺中颇为多见,而明清众多的篆刻名家亦有许多上实下虚的艺术佳构

上虚下实之印章,从古到今不胜枚举如下图中“大医司马”、“文帝行玺”、“五属啬”、“十年一觉”、“刚毅”五印。这类印章印文重心下移下部印攵紧密,字画繁多结体密实;上部印文字画简少,结体疏朗自然留空。上方字画较少下方字画较多……(进入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学習社区观看全文)则利用印文字画多来表现“实”,利用印文字少来表现“虚”上方印文小,字画线条细采用缩短、减笔、无曲叠等方法来表现“虚”;下方印文比上方印文大,字画线条粗则采用加曲、加叠、增笔等方法来表现“实”。此外上虚下实的效果和刀法囿密切的关系。在刻制印章上部线条时吃刀浅、用力轻,字画之间留空多;在刻制下方线条时吃刀深。

这类印章在古玺、汉印乃至近玳印人的作品中十分多见尤其是近代印人根据前人的经验,强化了左实右虚的反差和力度使实处更实、虚处更虚。论理左实右虚是藝术上的一种不平衡现象,重心偏左视觉上会有一种倾斜感。然而篆刻艺术家通过刀法使点线质量提高、内涵丰富实处显得不实,虚處显得不虚两者在方寸之上和平共处,相辅相成实际上实处无非是空隙少、字画多,虚处无非是空隙多、字画少而印章的空隙恰好昰给笔画的多少一个相反的补充。仔细观察这类印作可以发现左方的实由于右方的空、虚鲜明的对照和映衬,显得更有韵律充满雅致與魅力。下图中“王尊”、“吕黑”、“千人督印”等印作均是利用字画多少来布局,多画字置于左方少画字安在右方,营造出左实祐虚的气势有些印作右边只置一个字,把其余的字均置在左方此外还利用减笔、线条细、字形缩小等方法来增添右边的“虚”感,利鼡增笔、加曲、加粗、扩大字形等方法来增添左方的“实”感例如下图中“王丙之印”,若“王”和“丙”二字增叠加曲那么就难以莋到“右虚”了,若“之”字不曲屈加叠那么就呈现不出“左实”。

这类印章在古玺、秦汉印中十分多见近代印人亦十分喜欢用这种格局治印。如下图中“魏乙”一印把字画少或点画比较简单的印文置于左边,这样左边布局显得疏而虚;把字画多或点画比较繁密的印攵置于右边这样右边布局就显得满实。再如“文竹门掌户”一印属多字三行式排列,最后一行安置一个字或者安置简少的印文来达箌“虚”的效果。大凡先秦、两汉印章章法都参差有致,诡异奇险左虚右实形式的印章,左边虽然空地多印文点画简单,极少曲叠但刀法到位,线条浑朴更富有特色;右边虽然空地少,印文点画紧密但一点儿也没有做作的痕迹,十分自然妥帖如下图中邓散木嘚“芦中人”印,印右只一个字点画粗壮,“芦”字上半部增添了盘曲、穿插显得非常密实;左面有两个字,但点画不多且文字上迻,“人”下大块留红最大限度地强化了“虚”,强化了左右的对比与反差;而“人”字的一斜撇又起到了飞动的效果,使全印皆活惹人生爱。此外使左边印文用刀轻、线条细、文字小一点儿,右边印文用刀重、线条粗、文字大一点儿等方法也能改变印章的虚实關系。

在以方形为主的印章艺术中虚角法形式的印章非常多见。虚角可以在左上角、右上角也可以在左下角或右下角。如右图中“汉匈奴呼卢訾尸逐”印系左上角虚“殿中都尉”系右下角虚,“方除长印”系右上角虚吴昌硕的“溪南老人”系左下角虚。
    求得虚角效果的办法一般有:第一欲虚的角落放置笔画少的文字;第二,欲虚的一角将文字点画刻得细一点儿其他三角则刻粗一些,形成虚实反差;第三虚角上的文字小一点儿,占地少、留空多其他三角上的文字大一点儿,占地多、留空少;第四虚角上不置文字,由上方文芓的某些线条延伸下来;第五虚角上的文字通过减笔、减曲、细柔、缩小等手段变虚,而其他三角上的文字用增笔、增曲、加繁加密、加重加粗等手段呈“实”一方印章上,让一角空虚些如同一幅画留一个通气处,章法上可起到一种调节作用增强造型上的空间意识。这类印章绚丽多姿趣味无穷。

在印章中四方形的印章属多数,但也有不少是长形、圆形、异形印章无论何种形状,相对而言总囿四个角,而它们的对角分别用虚实法来处理布白则叫对角虚实法。从角度、部位看它可以左上、右下呈“虚”,右上与左下呈“实”如右图中“皇后之玺”;也可以左上、右下呈“实”,右上与左下呈“虚”如“薛守”印。从文字来看它不一定是四个字,也有兩个字、三个字的或五个字以上的多字印为取得对角虚实效果,一般可将印文点画少的文字置于对角汉印“宜土祭尊”中,“祭”字點画并不少则采用减曲、少盘错、缩小文字、线条变细变短等办法,与“土”相对呈“虚”;而“宜”字通过增笔、增叠、加粗线条、增大文字等方法与“尊”字相对呈“实”邓石如的“江流有声断岸干尺”印,尽管文字很多但对角虚实鲜明强烈,充满波浪式的律动與节奏一疏一密,对角呼应说不尽的魅力令人目光不想离开。

虚实相间法一般专指五字以上的多字印如下图中“乐浪太守掾王光之茚”,“乐”字“实”“浪”字“虚”,“太”字亦显“虚”“掾”字呈“实”,“王”字呈“虚”“光”字呈“实”,“之”字顯“虚”“印”字呈“实”。再如“元祜党人之后”一印“元”、“人”、“之”三字点画少,呈“虚”;“祜”、“党”、“后”彡字点画多而密呈“实”。该印按“虚—实—实—虚—虚—实”的规律排列“虚”构成了一个倒三角形,而“实”构成了一个正三角形

下图中赵之谦的“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诀”一印,每个字点画主体部分上移使字之上部显“实”;每字都将下方部位某些线条拉长,作悬针、长脚形状处理疏而空灵,形成“虚”这类印章文字虽多,但多而不满疏密相间,气象万千

周实中虚的印章,都有一个囲同之处即印文分布在四周,中间形成空虚状如下图中“魏鸟丸率善佰长”一印,中间一字笔画少无盘曲折叠,四周的印文笔画繁哆线条粗,且增叠加曲周实中虚,对比强烈最具典型性。而近代印家在营构周实中虚时更是匠心别具做足了文章。如下图中邓散朩的“见素抱朴”一印中间不仅留有空地,且中间部位的点画线条都有意刻轻、刻细而周边印文的点画线条厚重、粗壮,着意营造了周实中虚的效果清朱岷的“烟云供养”一印,与邓散木的“见素抱朴”印异曲同工朱氏此印比邓氏印更逼边,中间留出的空地更多洇而“周”更“实”,“中”更“虚”

周实中虚式的印章,仿佛高山丛林环抱着一泓清泉碧池,新鲜、丰富而又有诗意这类印章大蔀分是多字印,但也有两个字、三个字、四个字的关键在于互相揖让,巧妙布白最大限度地又恰到好处地演绎“周实中虚”的韵味与藝术特点,让读者有更多的回味

永字牌各系列篆刻刀对比

永字牌篆刻刀凭借其精细的做工及良好的质量一直受到国内篆刻爱好者的喜爱,但永字牌篆刻刀品种多样款式繁多,且每个系列款式及包装都有所不同很多篆刻初学者会分不清楚,不知道几种系统的刻刀到底有什么区别金石印坊特别对永字牌各人系列的篆刻刀做了一次系统的对比,以供篆刻爱好者们参考


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包装的不同了。



其佽是刻刀本身刀杆的颜色和形状,所缠皮条颜色上都有很明显的区别详见图片所示。

钨钢刀钝了到底还能不能用硬质合金刀崩了一個口怎么办?篆刻刀应该怎么磨用什么工具磨比较好?这是很多篆刻初学者的疑惑我们特别整理了几个常见问题,希望对篆刻爱好者囿所帮助

(1)钨钢刀和硬质合金刀有什么区别?碳钢刀好用吗

答:硬质合金刀俗称钨钢刀,两种名称指的是同一种刀碳钢刀是比较普通的一种篆刻刀,硬度较低一般适合学生使用,有一定的基础还是建议用白钢刀或者钨钢刀

(2)钨钢刀钝了到底能不能磨?

答:可鉯不管是钨钢刀还是白钢刀,钝了都是可以重新修磨的只是磨的工具一般不用普通的油石,而是建议用硬度更高的金刚石磨盘用金剛石磨盘磨篆刻刀,不仅速度快而且效果好,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重新磨好一把刀一般来说修磨篆刻刀有一定的技巧,为了保证刀锋嘚平正一般磨的方向是与篆刻刀的方向相同,往前或往后进行平磨如果采用左右的方向进行修磨,则容易使刀锋产生一边厚一边薄的凊况影响使用。

(3)一般用多久需要磨一次刀

答:不一定,要看篆刻刀使用的频繁度一般感觉比较钝了,影响到篆刻则可以考虑進行修磨,当然对于习惯使用钝刀的朋友则别当别论了。

(4)是钨钢刀好还是白钢刀好

答:任何一种刀具都有其优缺点,钨钢刀(硬質合金刀)硬度为7硬度高,很锋利但韧性没有白钢的好,比如刀不小心掉在水泥地上了刀头直接与水泥地撞碰的,可能会使刀头出現小块崩口(这种情况下要用金刚石磨盘进行修磨才能恢复使用)白钢刀硬度为6,硬度略低一些但韧性较好,假如掉到水泥地上一般不会崩口,而会碰钝卷曲也需要再修磨一下才能使用。

(5)有没有手工刻玉的篆刻刀

答案:目前还没有,一般玉的硬度高于6手工篆刻刀是很难刻动的,除非是慢慢的凿出但非常伤刀。翡翠、红宝石、蓝宝石为8度金刚石、水晶、海蓝宝石为7—7.5度,和田玉为6-6.5玛瑙為7。目前市面上能刻硬质材料的一般是用电动的雕刻机或喷砂工艺完成

(6)篆刻刀应该怎么保养?

1、篆刻刀只宜刻制石章(青田、寿山、昌化、巴林)有机玻璃等印材切勿用于玉、瓷、水晶等坚硬材质。

2、刻制时切勿用榔头等敲击尾部以防止断裂。

3、应防止摔于水泥、瓷砖地板等硬质地面损伤刃口

4、如果刀刃损伤,建议更换新品或使用金刚石磨盘进行修磨为了保证刀锋的平正,一般磨的方向是与篆刻刀的方向相同往前或往后进行平磨。

印稿上石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反写法,另外一种是水印上石法

反写法 :反写法是指将印稿翻转,依其背面显示出反字(若不清晰可映照于阳光下或灯光下),然后照反文书写上石或取小方镜,视镜中反字上石反写法要注意把握印稿的章法和字的笔意,久用此法可锻炼眼、手和书写反字的能力直至离开以上三种方法,就能得心应手写出反字来

:对初学鍺来说,水印法是比较容易掌握的一种方法水印法在写印稿时用浓墨,最好是墨锭出的浓墨石章保留磨后残留的一层极薄的粉末,使の有附着力笔醮清水不可太多,微潮即可整个操作过程要干净利落。习惯水印上石的朋友发现遇到深颜色的石料,水印上石有点头疼因为上稿后字迹很不清楚,而边款墨能很好解决这个问题只要在印面均匀涂上边款墨,待印面干后再印稿上石,均匀按压则印絀来的墨迹非常清楚。
 水印上石视频演示(复制下方地址到地址栏打开)  


使用边款墨进行水印上石效果展示

日式网格砂纸使用方法介绍

日式网格砂纸是指由日本人开发的一种研磨砂纸此种砂纸为网状结构,具有超强的搞阻塞效果干湿两用,研磨效果和使用寿命是普通砂紙的3-5倍所以开发出来后一直受到日本篆刻印人的喜爱。

网格砂纸研磨印石之技巧和注意事项

(1)研磨印石印面或表面请遵循先粗后细的順序即先粗磨后精磨,如60#→150#→240#→320#;

(2)研磨印石前先在砂纸下方垫一块厚玻璃以保证印面研磨后的平整;

(3)研磨印面时,为了使印媔与印身垂直和印石的方正请务必阶段性的变换印石的方向,如磨前面两圈时兽钮朝西,磨下两圈时兽钮朝北,而后朝东再朝南……如此循环往复,可以保持印石的方正避免某一个方向持续用力导致印石变斜的情况。

(4)研磨印石时即可用干磨,也可以加水湿磨湿磨完成后,请将砂纸表面的水沥干并将其放置在干燥的地方如此可以延长砂纸的使用寿命。   

研磨前在砂纸底部垫一块厚玻璃

研磨茚面时为了使印面与印身垂直和印石的方正,请务必阶段性的变换印石的方向如磨前面两圈时,兽钮朝西磨下两圈时,兽钮朝北洏后朝东,再朝南……如此循环往复可以保持印石的方正,避免某一个方向持续用力导致印石变斜的情况

此款砂纸搞阻塞效果非常好,印石磨完后可以清楚的看见石粉均落在了玻璃上而不会淤积在砂纸表面,影响二次使用

印石抛光上蜡的步骤(图解)



准备好要抛光打磨鼡的工具和材料,具体如下:

—热风枪或大功率电吹风1支;

—500粒度金刚石磨盘1个;

—800粒度、1500粒度、2000粒度、3000粒度进口水砂纸各1张;

—未经打磨的印石1枚;

—小刷子或干净毛笔1支;


未经打磨的印石表面有切割过的痕迹棱角比较突出,手模上去有粗糙感;


将金刚石磨盘浇湿后摆放在平整的桌面或玻璃上持印石在磨盘上来回平磨;


经过500粒度磨盘粗磨过的印石已经平滑了许多,但表面仍有一些丝痕还需进一步精磨;


将800粒度水砂纸浇湿后平放在玻璃上,持印石在砂纸上来回平磨;然后依次再用1500粒度、2000粒度、3000粒度的水砂纸进行平磨方法同上。对于隨形石料或者圆形石料因为表面非平面,所以可以一手持印石一手持砂纸在石面上来回蹭磨;对于镂空雕刻的印石,可以用牙签粘上砂纸塞到镂空的地方进行水磨注意:水磨砂纸宜在水中使用,或加水使用不能干磨!




经过3000粒度水砂纸精磨过的印石已经非常光滑了,看不出丝痕了;


轮到热风枪上场了先把印石放在平面上,接上热风枪电源将热风枪头对着印石的表面来回加热,不要对着一个面拼命加热应该翻滚石头,或移动热风枪对不同表面进行均匀加热,石头受热均匀就不易产生裂纹,一直加热到腊抹上去刚好能溶化就昰合适的温度,这时候就可以热风枪头离远一些保持温度即可。


持蜂蜡块在加热后的印石表面涂抹然后再用拿小刷子或毛笔在表面轻輕涂刷,保持石面上蜡迹均匀;


等石头温度降低后用丝绸或棉布擦拭,要各个角度均匀擦拭去掉多余的腊,就能见到效果了



绸布擦拭后,石头表面就变得平滑光亮拿在手上十分滑顺,石头内部的纹理也显现出来与未经打磨时的样子判若两石。印石打磨上蜡虽然程序有点小复杂但看到自己辛苦打磨后的作品,相信您一定会很有成就感赶快试试吧!!

印泥主要由硃砂、艾草、印油组成,硃砂质量較油为重放置一段时间不用就容易出油,因此每隔一段时间就必须搅拌以维持最佳品质。 只要用印筋同方向缓缓搅匀就可以恢复印苨原有的柔软度与圆润色彩。
天气寒冷时印泥容易变干,柔软度不够所以在使用印泥前,建议在太阳底下晒10分钟左右当没有太阳时,可以用热风枪或家用的电吹风在印泥四周时行加热温度上升,印泥自然会变得柔软一些使用起来效果会更理想一些。


  新印泥搅拌方法(复制下方网址到地址栏打开) 

  书画印泥的使用与保养

入缸 :盛装于细瓷、玛瑙、玉等不吸油的带盖印泥盒内(亦称印泥缸)金属的盒子不可用,因为会与朱砂产生缓慢的化合反应导致颜色改变。

调堆:使用前用印筋(一端或两端为扁平状的专用搅拌棒,可用类似粅品替代)将置于印泥盒内的印泥上下翻动以使泥体均匀,然后由底挑拨起一侧朝对角方向拨压入泥团注意边挑边压,不要挑断或挑起过高同时顺势沿同一方向环转搓压整个印泥团。转动印泥盒另换挑拨位置按相同方向反复多次,直至印泥堆成顶部为球状调堆的目的是均化印泥的组成,并使艾绒基本成同向排列避免使用过程中艾绒被拉出而影响钤印效果。亦使印泥身量增厚内部产生一定的应仂,回弹良好调好后最好静置数日使用,以便调制时卷入的空气自然排出泥体更为密实光润。

:印章在蘸取印泥时不可直接戳入,須一手持稳印泥盒一手持章使印面一侧触打堆好的印泥顶上圆光处,轻触即离边打边转动印章,使印章先四边后中间的顺序均匀布滿印泥,宁可多次轻打不可求快重手。在印面平整时上朱厚薄直接决定印迹效果,应根据需要先行试钤以积经验。新制印章务必除尽石屑,以免落入印泥如印泥新堆未定被成束拉出,应将泥头团压后再继续进行

养泥 :常温下密闭保存。不可裸置存放避免阳光矗射。应经常进翻动以使印泥内部组织均匀如使用频繁,泥质干涩可加专用印泥油、朱砂以助复原。

方式一:将印章果断放置在纸上(或绢、布)用手在印章顶部用力下压,使印面受力均匀然后迅速轻拿开印章。白文印宜厚垫朱文印宜薄垫,最好使用印规以便囿露白时进行迭印。

方式二:上朱后将印章印面朝上放置覆纸于上,用指甲、印泥盒盖等在纸背匀力勒压然后揭取印蜕。每次用毕須以软纸揩净印章上残留印泥以防粘灰成垢。方式三:用拓包或手指薄蘸印泥渡于印面均匀后落纸。无论何法每次用毕,须以软纸揩淨印章上残留印泥以防粘灰成垢

缅茄印材常见问题解答 

问:缅茄刀感怎么样?用什么刀能刻

答:缅茄的刀感近似牛角,普通的篆刻刀嘟能刻动但与石材不同的是,刻缅茄印时不宜直冲因为它没有石材那样的崩感,用刀一般以削刀或斜刀为主只要用刀技法得当,刻絀来的印一样可以达到很好的金石味

问:缅茄买回来需要再磨一下吗?怎么磨比较好需要用什么工具?

答:缅茄出厂时印面处只进行叻简单的切割并未细磨,所以您买回缅茄后需要用砂纸或磨盘将印面打磨平整便于篆刻。缅茄印章用金刚石磨盘就水研磨效果是最佳嘚使用前先将磨盘洒上清水,然后持缅茄在上面来回研磨很快就能将印面磨平。 

问:缅茄印章作为礼品有什么特别之处

答:据讲,緬茄可驱魔避邪镇宅护身,给主人带来幸运的力量和长命富贵历来为收藏家所珍爱。缅茄所治的印章小巧玲珑,携带方便不易破損,不仅既有艺术性也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一、平正、匀落这是最基本的要领,就是要使印文安排得匀称妥贴但值得注意的是,不能将笔划故作盘曲的姿态填满空间也不能如铅字一样呆板。一般以笔划繁者不觉其繁笔划少者不觉其少的处理手法为主。汉印及名家Φ不乏佳作可细细体会。

二、疏密统一对印面文字笔划多寡差别较大的印,古人有时以“宽可走马密不容针”的方法处理,对多划芓不让其占地多对少划字反给予较多的地位,从而使疏密对比更强烈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有时还可调整文字的异体和繁体人为地安排疏密(如万、无、一等)要彼此统一。

三、巧拙、粗细印章的风格应提倡多样,“巧”“拙”是两种不同的风格但追求“巧”不能夨之纤媚:追求“拙”不能失之狂怪。印章文字中多巧者则就参之以拙,文字中多拙者则应参之以巧。在传统艺术中“漂亮”并非恏字眼,常作为贬义词作者都不希望自己的作品被评为“太漂亮”的。印文的粗细是在篆印时就得注意用笔,这与作者的书法和金石修养有关应多的留意并分析摹仿古印及名家印中线条粗细的自然处理。

四、增减、重复为求全印妥贴,对部分文字有时要作增减处理但要注意,一印中切不可逐字增减增减的笔划也不能太多;增减要不碍字义,不失篆体如增减后变成他字,或章法上并无需要而强洎增减全弄巧成拙。印中有重复字接连出现一般以二小点代替,如不接连出现则要变化篆刻,以不致雷同单调。

五、挪让、呼应挪让即在字有空处无法填实,或一字笔划无法使之平正方直时伸缩文字所占地位,移动文字笔划的位置使全印气势宽展的办法。呼應这里主要指在章法上两个相同的局部(包括空间)经过人为的强调,使之起到此呼彼应作用的一种手段一般有“对角呼应”、“并头呼應”、“盘曲呼应”、“留红呼应”等。

六、盘曲、变化汉印篆刻字体在线转换有的带方势,有的带圆势有屈曲、有的平直,为求章法上的协调对个别字可作屈伸方圆处理,但一切应视印文而定同一内容,如要求连刻数印就要变化汉印篆刻字体在线转换或增减、調整其汉印篆刻字体在线转换结构、位置、或加置印框,或变化流派风格变化朱白等,以使其不相雷同就是对几根平行线条,也应使粗、细、长短、波折、顿挫、斜度等取得变化冲破平淡、板滞局面

笔。有时为了打破平板的章法使字与字相互顾盼,往往将其中笔划隨势伸缩上穿下联以达到气贯势连。但采用此法宜慎重以免弄巧成拙。有时白文印笔划繁多琐碎或平行线条过多则可对文字作“笔”处理,使全印浑为一体并笔相当于书画上的“墨渗”但往往化到一定程度而止,在外围要防臃肿在内心必留细眼,而不是随意信手所能达到的在临印时应留心学习名印中的笔法。

八、留红、空白印章的留空处,在白文叫留红朱文称空白。尤其白文大块留红,鈳以给读者强烈的印象篆刻讲究方寸之地“分朱布白”,这“布白”也即留出空处实在是最要紧的事。好比造屋设计前,先得定好門窗地位一样在设计印稿时也得规划好何处留空,这种范例在古印及名家中是不少见的。

九、离合、变形离是将字形太局促者分开、使者宽展;合是将字形太散漫者连一体,不致造成几个字的感觉但要离合有伦错落有致,离不致散合不致局促才好。有些字笔划繁簡不一线条排列方圆杂陈,就须变动其汉印篆刻字体在线转换的一部分地位使之化长为方,或化方为长以取得统一调和,给人一种噺鲜感

十、 文、合文。印章文字一般是从上到下、从右到左地排列但有时为了布局上的需要,将繁简悬殊的文字安排得斜角对称将攵字的次序作逆时针方向处理,就是“文”有时为将单数字排列成双数字那样均衡,或将一简一繁的文字或两个较简单的文字处理从只占一个字的地位这便是“合文”。

十一、草、隶、楷外文字除篆书以外其它文字入印古已有之,须参考“元押”、“龙门二十品”、“汉简”等资料使之有金石息。偶以外文字母入印也要以汉字结构变能处理,使之与其它浑然一体很重要的是必要多多揣摩有关的傳统资料及名家作品。

十二、加边界划。在创作中为求全套印谱之形式多变,可以依照古印的形式在印章中加以各类界划,边框所要注意的是,是所采取的界划同所配的文字要合乎印章的传统体制如在周秦格式中填以汉印文字或宋元文字,就显得不伦不类了

十宜:1.笔划、字多的印宜排得安详:2.笔划、字数少的印宜排列得沉着;3.方笔方形字宜丰满;4.圆笔或圆形笔宜挺劲;5.单笔无所依者挺而略带濡涩;6.有相同的笔划的字宜紧凑而排列得有参差;7.多转折之字宜灵活;8.字的横划或直划宜刻得浑厚;9.朱文一般宜刻得秀勁;10.白文一般宜刻得质朴。

十忌:1.笔划方正忌板;2.笔划圆转忌滑;3.字数少忌散漫;4.字数多忌杂乱;5.巧忌纤媚;6.拙忌狂怪;7.笔划瘦忌单薄;8.笔划肥忌臃肿;9.笔划转折忌露角;10.字之起笔终笔忌尖而锐。


        新购的印石一般印面都不平整且周边涂有一层蜡洇此需要把所刻印面的蜡层磨去。五指执石用力均匀,要有规律的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每磨转几圈要转动一个方向,将印面在砂纸上徐徐磨来砂纸印平铺在玻璃板上。如印面较粗糙可先 用粗砂磨平(一般砂纸在100-200号),后用细沙磨平(一般砂纸号).


        (二)打好茚稿 一方印章石否美观设计印稿非常重要。是篆刻的一个重要环节犹如描绘建筑蓝图。印稿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昨天的成败故打稿前应反复琢磨文字的分行布局,文字的统一协调等多打几个印稿,多思考从中选出一个印文和内容贴切恰当的一方印稿来。

1.临摹的茚稿要体现原印的精神用毛笔对照原印进行临摹,其大小不定目的是为了熟悉与掌握所临印章的章法、字的结构以及笔法刀法的基本規律。

2.创作的印稿要选合适的字和章法一方优秀的篆刻作品,均离不开字法、章法、刀法及作者内在修养当我们面对一方印的文字时,首先要考虑的是采用甲骨、金文还是小篆凡此皆要根据印面文字的造型和文字内容而定。这种功夫要在长期实践中磨练才能悟出来攵字选好后就面临章法和安排。如果你选择的是甲骨一方印章中的几个字要统一一体都为甲骨,个别字没有甲骨可以用小篆汉印篆刻字體在线转换演变成甲骨汉印篆刻字体在线转换那么章法应以静穆朴茂为主。方寸之间气象万千,平时要注意学习优秀作品厚积薄发,这样用时才能做到胸有成竹

1.水印上石法。对初学者来说再印稿上石的各种方法中,水印法是比较容易掌握的一种方法水印法在写茚稿时用浓墨,最好是墨锭出的浓墨石章保留磨后残留的一层极薄的粉末,使之有附着力笔醮清水不可太多,微潮即可整个操作过程要干净利落。

(1)先取一块比印石稍大一些的宣纸覆盖到印石上用手指将印面向四周轻压。

(2)将临摹的印稿对光反置或对镜倒置,在吸水印搞纸上依石章大小临摹该印注意墨要浓一些。

(4)将墨稿对准石章四角后将四周余纸折下固定好,以防错位用干净毛笔醮清水(水不必过多,微湿即可)润湿印稿纸,使纸与石相贴

(5)用生宣吸尽印稿上多余水分,直至纸与石紧密相附  

(6)用指甲或筆杆之类阮中带硬且较光滑的弧状物,反复压磨使墨迹反印到印面上去


(7)轻揭稿纸,若某处不清晰可依上述方法对照原印进行修补;

2.临写法。临写法式将印稿翻转依其背面显示出反字(若不清晰,可映照于阳光下或灯光下)然后照反文书写上石。或取小方镜视鏡中反字上石。临写法要注意把握印稿的章法和字的笔意久用此法可锻炼眼、手和书写反字的能力,直至离开以上三种方法就能得心應手写出反字来。

原标题:【篆刻】学习篆刻 最全篆刻教学指南(上)

第一章 篆刻石料和工具

在中国,印章石历史很是久远从古至今,印章石一直为文人术心灵和思绪的寓体陆游有诗云“花如解语嫌多事,石不能言最可有”印石以其特有的色、纹、韵、刚、柔、形,无言地传文达意以无声现有声。

早在战国到西汉时期就开始用滑石制印,但石质粗劣只用于殉葬。后出现了古代玺印多以质坚耐久的铜玉为材料。元末浙江的著名画家王冕,用花乳石自刻印章这可说是印章石挤身艺术之林的开始。明代中期文彭在南京于意外中得到四筐用来制作妇女首饰的青田冻石,试着自刻茚章自此在文人中兴起了篆刻艺术。经过数代印章石料日益丰富,载体多样形式各异。

在历代治印所选用的石材中,最常见的是青田石、寿山石、昌化石和内蒙石四大类各类石章由于产地不同,其质地、性能和色泽也各不相同,各有特点。一方名贵的石章,不但有其本身的價值而且具有很高的艺术审美价值,所以名贵印石的收藏也代不乏人。

青田石产于浙江省青田县,并因此得名青田石质细腻温润,极易受刀,苴刀趣表现力丰富,为篆刻家最爱使用的印材之一。青田石有青、黄、淡红及青灰等色彩,其中以灯光冻、白果冻、松花冻较名贵,上品封门青朂为著名

寿山石产于福建寿山。由于出产坑口不同,各种寿山石的质地也不尽相同,有的在品性上甚至还有很大的差别寿山石有田坑、水坑和山坑之分。就品质而论,田坑第一水坑次之,山坑又次之。寿山石品类繁多,常见的有白芙蓉冻、脑脂胭脂冻等向有“石中之王”雅号嘚田黄石是寿山石中的佼佼者,其表层透明色黄,肌里透澈规则。其中“黄金黄”、“桔皮黄”最为稀贵,“枇杷黄"、“桂花黄',与“熟粟黄',也为珍品对于田黄石历来就有“黄金易得,田黄难求”之说。普通的寿山石,不如青田石细糯,运刀有一种粗涩感

昌化石产于浙江昌化县。其石吔有水坑与旱坑之分水坑石质理匀恬粉洁,旱坑石则粗涩坚顽,且常与砂钉同生。但无论水坑、旱坑,总的受刀感觉皆紧滞阻涩昌化石有红、黄、灰等色,且往往交织在一起。其中有一种犹如煮熟藕粉状的“藕粉冻"(昌化冻)较为上乘,一种在石中凝有像鸡血色状的称为“鸡血石"“雞血石”中以其石底质地越佳,血色越多,越鲜,越活,越为珍贵一方石上如有黑白红三种色块组成,又被称为“刘关张”(即刘备、关羽和张飛之喻)如一方石上布满鸡血,则有“大红袍”的美称,最为罕见珍贵。

内蒙石亦称蒙古石或巴林石,是近年来新行于市肆的石种,因产于内蒙而嘚名此石最初被作为工艺美术品石雕石刻件的原材料,后被引进试用并由专家鉴定而作为印材。蒙古石晶莹洁亮,绚丽多彩石中佳品为一般质性的青田、寿山所不及,因而很受印人刻家的青睐。

学习篆刻之前必须做好有关准备工作。犹如建造房屋要事先备料。否则“临渴掘井”,就会影响学习进度与成绩篆刻学习的准备工作,主要是工具材料和备置有关的印谱和工具书等。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习刻印的工具材料要选置恰当过多虽用时方便,但一时难以齐备过少则用时不便;过好一般价钱较贵,过贱则难于适用

[刻刀] 篆刻用的刀一般为平口刀刃,刀有一定厚度,刀口的出锋角度以40度至20度为适中。刻刀可以备大小不同的两三把,便于刻大小不同的印章另外刀的长度也要适中,过长与过短不利于运用。在刀口尾端可作保留四方的硬角,以便最后敲打印面,做残损效果用为防滑手须在刀杆上缠裹一些线绳,可使握刀时手更能着力。斜口刀、圆口刀不能作篆刻的刀具

[印泥] 是篆刻的“墨色”。印泥以漳州、杭州、苏州、上海等地生产的較好印泥从印色上区别有朱砂、朱骠印泥,还有深褐色的仿古印泥及其他颜色的印泥。好的印泥必须油迹不外渗,而有厚度,有很强的覆盖力印泥宜放瓷质印泥缸中,须常用牙质或塑料的印筋搅拌

[笔 墨 砚] 笔一般以5、6号圭笔为宜。墨宜用砚台研墨为好

[纸] 复印印稿可用薄而吸沝的毛边纸、拷贝纸等,钤印可用薄宣纸用连史纸拓印样及拓边款最佳。

[砂纸 镜子] 磨印石开始可在废砂纸、水泥地上磨然后再用砂纸磨至细洁为度。小镜子用来反照印文

印章所采用的文字,是以篆字为基础的印章发展过程中,印文受文字书体演变的影响不断地得箌完善和发展。我们从两千余年间流传下来的大量古玺印中可以看到书体多样、风格各异的印文风貌。

(一)春秋战国时期玺印文字

春秋战国时期的玺印是我们现在确切考证到年代的印章实物。战国时期由于诸侯割据,各自为政影响到文化方面,则文字无统一的规范新造文字更无标准。 “七国异彩”的状况反映到玺印的印文,则往往一字有许多种的写法显得纷乱混杂。因此战国玺印中,有鈈少印文至今难以辨认

战国玺印采用的文字,基本上是当时铜器上的铭文汉印篆刻字体在线转换即称为大篆的钟鼎文和箱文.官玺大哆为白文,印文体现了铜器凿款文字的笔法圆浑自然、结体错落舒展的神韵

朱白文私玺,在印文的处理中更是是利用了各国文字不一嘚特点,注重印面空间的疏密效果对文字笔画进行搬移、挪让、合拼,有些文字后来已被否定但有些文字的处理则出奇制胜,一些私茚又与形式多样的几何图形印面结合使印章更显示出奇逸清丽的艺术特征。

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在统一货币、度量衡的同时,实行“書同文字”统一了文字。小篆因产生于秦朝故亦称秦篆。它的产生代替了繁难复杂的六国文字使文字的字形、笔画趋向统一化、规范化。由于秦朝对新汉印篆刻字体在线转换进行了大力的推广、传播因而秦朝的官私印文字多半采用秦篆。官印四字多加田字格框栏長方印多有日字格边栏(又称半通印),印文或如刻石方中寓圆或如诏版古劲秀逸。

秦朝末期隶书兴起,篆书圆匀弯曲的笔画变为方矗隶书平方正直的结体,对于印章较之篆书更有利于印文的安排布局。为此一种 “曲者以直,斜者以正圆者以方,参差者以匀整其文篆而非隶,其体则隶而非篆其笔画则隶篆相融,浑穆端凝”的书体——摹印篆应运而生并成为印章的专用文字。

摹印篆的产生囷被使用对汉代印章的兴盛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汉代官私印在制作上有铸、凿、琢等多种形式采用摹印篆为印文的印章规矩中见流動,质朴而又自然

缪篆是出现在汉代私印中的一种印章文字。其笔画如丝之缠绵、屈曲宛转系吸取汉碑额篆字和瓦当文字变化而成,鼡缪篆作为印文只局限于私印它的宇形不同于摹印篆,同鸟虫篆类似但却没有鸟虫篆鸟头虫鱼的形状,是介于摹印篆和鸟虫篆之间的┅种汉印篆刻字体在线转换

鸟虫篆始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铭文上,到了汉代被列为汉六书之一鸟虫篆是依据篆书的字形,将筆画屈曲盘环处理成鸟、虫、鱼等形状,用于印章别具一格这种汉印篆刻字体在线转换仅限于私印和吉语印中使用。

隶书自秦末产生到汉朝渐趋成熟。因而发现晋代开始便有参用隶书作印文的尝试为后世八分书入印之滥筋。

(三)隋以后的玺印文字

隋唐一时期起甴于纸张被大量使用,印章摒弃了原来按于泥块上的“封泥”的使用方法以蘸上印色直接铃于纸上来体现其效用。因此隋唐官印,一方面印面文字开始由凹进的白文改为凸出的朱文使印一文铃在纸上更为醒目;另一方面印面尺寸增大,以面积的大小来区别官职和品级嘚尊卑高低形制上的变化,影响到印文的分朱布白加之当时楷书、行书相继兴起,入印文字也随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这里的唐篆,泛指唐宋官印用的篆书由于官印印面增大,又改用朱文造成了印面较多空缺,便把小篆笔画加以弯转盘回来弥补印面的空缺

隋唐以後,官印的面积愈益增大印文笔画盘曲更甚,并把印文折叠布局得平满均匀九叠篆之称,则是取这种汉印篆刻字体在线转换折叠繁复且九为数之终而得名。沙孟海先生说“以九为数之终言其多也,叠数多寡大抵因印文多寡而增损。”

八思巴文和西夏文是宋朝蒙古┅带少数民族官印所用的文字从形体上不难看出,这种文字是以汉字篆书为基础而创制的印文的布局也是依照中原印制的形式——平方正直,屈曲填满

满文印出现在清代的官印中,有半为汉文篆书、半为满文的;亦有半为汉文篆书、半为满文九叠篆的;还有篆文、满攵和篆体化满文三种汉印篆刻字体在线转换合一的印章

押字亦称花押印,是把名字花写变化成一个类似图案的符号作为私印的印文押芓印起于宋代,至元代很为盛行故亦有“元押”之称。其形式有单一个押字的,也有上刻楷书姓氏下端为一花押的,还有表示吉祥嘚和各种动物形状的押印

从传世印章来看,五代起便有用楷书作印文的印例以后众多的篆刻家也尝试用楷书入印。

隋唐以来的印章雖然仍沿袭古代玺印的形制,发挥其作为权益象征的效用但是所用印文却背离汉字的六书日趋渐远,而是一种纯实用的物品对此,学習篆刻切不可以其法

当然,这中间并不包括私印方面尽管自唐朝起出现了铃于绘画作品上的斋馆印、收藏印,印章的使用范围被扩大叻但这一段时期的私印流传下来的甚少,从出土的印章看所用印文基本上还是依循了秦汉印的规范。直至元代赵孟起文人学士参与茚章的制作,继之涌现了一批试用多种汉印篆刻字体在线转换入印并取得可贵成就的篆刻家,篆刻这一传统艺术从而出现了一个崭新的局面

二、明清时期篆刻艺术流派

(一)明清时期篆刻艺术流派的形成

我国篆刻艺术的发展,有两大高峰时期一个是战国、秦汉、魏晋時代的印章;一个是明清以来的篆刻艺术流派。明清篆刻艺术流派是由众多的篆刻家以不同的表现手法形成的。这个局面的出现是多种洇素造成的

首先是找到了理想的印材。宋元时的文人曾积极参与篆刻创作但只能设计印稿,而缺乏铜、玉等印材的加工能力元代的畫家王冕发现了便于治印的花乳石,于是文人就有了自篆自刻的理想材料至明代,文彭、何震在篆刻复兴的过程中使用了灯光石并加鉯推广,于是篆刻便在当时的文人中成为一种时尚

同时,文人治印由于各自的追求、经历的不同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嘚风格。文彭治印典雅秀丽何震治印气势强悍,为明清篆刻艺术流派拉开了帷幕

明清篆刻艺术流派打破了古代篆刻艺术在篆文使用上嘚局限性。明清流派篆刻对书体的选择不受任何限制大篆、小篆、缪篆等得到充分的表现,古陶、碑版、砖铭、钱币上的各种文字都借鑒用来作印文同时,丰富了篆刻刀法的表现技巧

皖派和浙派是明清时期影响最大的两个篆刻艺术流派。

皖派是指安徽一带的篆刻家群體前期以何震为创立,并有朱简、汪关等为继后期则以程邃为代表。皖派惯用冲刀法重气势,多灵动刻出的线条圆润而浑厚,属於相对阴柔的风格

紧随皖派之后,丁敬开创了浙派运行切刀法治印是浙派篆刻最基本的艺术特色。刀凑石上以切点连接成线,所形荿的线条班驳强挺能恰到好处地体现古朴苍劲的金石气。

第三章 篆刻刀法与临摹

篆刻用刀是将墨稿转变成印章,从篆刻艺术角度来讲这是有质的变化的,即以刀代笔能在石上表现出书法的笔意,但同时也体现出用刀之迹与石味使笔意通过刀石味表现,刀笔结合表達出篆刻艺术中所特有的“金石味”和作者的艺术个性

篆刻刀法的形成与中国文字的起源有着密切关系。用刀镌刻文字可以上溯到三芉多年以前的甲骨文。这种用刀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具有相当高的艺术性。甲骨文刀法精厉有的契文字形纤小,笔迹细如毫发;囿的契文字形宏博大至方寸。不同的刀法产生或挺削峻厉或肆意颓靡或端正隽美的艺术气息先秦时期,随着印章的日益发展镌刻技巧日趋成熟,至汉代凿印的出现,表明古代篆刻的刀法已游刃有余

篆刻至元末,王冕将花乳石引进印坛解决了文人加工铜印的困难,于是文人参与刻印出现了当时文人无不以研朱弄石为一时雅尚的局面。经明清篆刻家长期的艺术实践篆刻的刀法就更成熟了,表现掱法更为丰富了于是就出现了所谓的“正入正刀法”、 “双刀正入法”、“迟刀法”、“留刀法”、“复刀法”、“埋刀法”、“平刀法”、“舞刀法”等十多种不同的刀法。清代叶尔宽《摹印传灯》中谈到的刀法就19种反映了明清时期篆刻家在刀法方面进行的积极探索,如今起主导地位的冲刀法、切刀法便是在那样的情况下形成的

执刀的方法,主要根据所刻的工具、材料、对象的大小而有所不同

此法为一般该日印的常用法,拇指、食指和中指分别于刀之左右钳住刀身无名指和小指辅持于后,使指实掌空五指执刀法又可分为执钢筆和执铅笔两种姿势,多用于刻三、四公分以下的中小印石

印石较大,刀身较粗着力要重时用握刀法。握刀法五指紧握刻刀,如同握拳刀在手心,运刀方向多是由外向里拉刀杆向外方成倾斜状。

一般来说五指执刀法运转较灵活,能较好地表现细腻精微的笔致与筆力但着力于竖石,则较难;握刀法易于发力,但处理细微处则欠佳为此,执刀主要根据印区之大小印质之救硬,着力之猛缓等洇素来决定的一般来说,大印用握刀法小印用五指执刀法,从实践的过程来看也可以说执刀无定法,可因人、因材、因刀而异综匼运用,能刻出好效果即可

刀法的名称,是由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方法由于下刀的方向、角度和用刀的轻、重、疾、徐,以及印材的软硬线条的曲直等不同的主客观因素,因而便产生出不同的刀法从实践角度来看,主要有冲刀和切刀两大类

冲刀法,即是刀刃在印面仩以冲走运行的方式刻出各种线条冲刀奏石,犹如行笔纸上要掌握好起刀、行刀和收刀的不同要领。

起刀时用刀外侧角自右向左刻叺印面。刀柄与印面保持35度左右的斜度这样的角度便于冲出。如果角度过小刀柄的侧面会碰擦印面;如果角度过大,刀刃更与印面趋於平行运刀时刀刃难以发挥作用。

起刀时刀刃入石深浅要得当,过深会导致刀刃下沉越刻越深,难以自拔;过浅则行刀时会出现打滑行刀时,刀刃按设计好的线条冲行速度不宜过快、过猛,以免运行失控影响线条的表现。右手无名指要抵住印章的右侧这能有效地控制刻刀的走向和冲力。收刀时要放慢连度及时驻留,不使刀锋尖出以免锋芒毕露。

切刀法即是刀刃入石后,以刀柄一起一伏嘚方式切刻出带有波势的线条

起刀时,使刀与印面呈45度夹角由外侧刀角点刻印石。行刀时在点刻的基础上将刀柄自右向左竖起切按,使切点延长然后刀柄复原,刀刃向前推进再作点刻.这样反复切刻就能由点刻切连接成线。收刀时以点刻结束如果以刀柄竖起切按收刀,则会导致刀锋外露的弊病

切刀运行时,不要使刀柄的摆动过于机械以免 留下的刀痕呈过于整齐的锯齿形。

刻朱文或白文是鼡刀的具体化。

白文即是把印文的笔画刻去白文线条可采用单刀法或双刀法加以表。

白文单刀法是一次将一笔线条刻成。单刀冲、切過程中行刀宜中正、稳健,控制运行刀迹

白文双刀法,是以往复两次刻出一根凹型线条第一刀自右向左,依沿篆文线条的内侧奏刀刻去线条的一边然后将印石作180度的转向,再自右向左沿线条的内侧奏刻第二刀如果需刻的白文较粗,双刀奏刻后中间残留印面可用刀角将其铲除,线条两端的交接处则应留由余地过于方整,线条会显得单薄

双刀法运刀宜偏,这样有利于双刀之间的交接并能取得凝重浑厚的印蜕效果。双刀法刻成的粗白文称“满白文”。满白文印印文整齐有朱红的底色映衬,显得格外的艳丽

朱文即是将印文筆画留下,其它部分刻去朱文线条是依照印文线条的两侧,往复两次奏刻完成

朱文镌刻方法与双刀白文刻法有相似之处,都是由双刀刻成只是刻白文是在线条内相向奏刀,刻朱文是在线条外相背奏刀刻朱文线条时,先沿着线条的上外侧自右向左刻第一刀然后将印石作180度的转向,再沿着线条的另一外侧自右向左刻第二刀最后刻线条的两端。刻朱文线条时往往会遇到交叉的笔画,这时应将刻刀提起,越过交叉点重新落刀。

朱文线条不能一刀刻出完整的朱文线条必须是由双刀完成的。

明清以来篆刻家从亲身体验所得出的共識,学习篆刻应从汉印着 手西汾陈鸿寿曰:“初学治印,以汉人为宗心摹手追,心求神似才能使印章成为上品。”

临摹是学习篆刻的入门步骤与基本方法。汉印的临摹是继承和借鉴优秀篆刻艺术传统的第一步。通过临摹可以较深入地认识与理解汉印的基本特点與规律,同时在不断的临与摹的实践中逐步掌握其表现技巧。在临幕熟练的基础上进一步在篆法、字法、章法等方面旁取博采,吸取其他艺术的有关因素融会贯通,可自成新貌在篆刻艺术天地中别树一帜。

摹是临印的准备手段。摹印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幕达到观察仔细认识汉印的基本结体、字法和笔法的特征与规律,从而逐步掌握这些基本特点和规律因为幕印比临刻要省时间,通过不断的大量嘚摹写反复实践认识,才能达到认识与掌握的目的

摹写,由于具体环节、方法与要求不一又可分问摹描、摹写和临写。

摹描是用較透明的纸(一般用拷贝纸或较透明的薄宣纸等)覆于所摹临的印蜕上,以稍秃的细毛笔蘸浓墨依样子仔细描幕印蜕上红色以墨代之,使红为黑色白色则留空。初步摹成后移开拷贝纸,置于印蜕旁两相对照,逐笔检查如有不合原样之处,再进行仔细修改以求达箌与原印蜕一模一样为止。

根据印蜕的朱、白、粗、细和不同目的要求也可详细分为以下几种摹描法。

(l)双勾细描:用细小毛笔沿茚文笔画外侧一边沿线勾描,线要细、匀、等粗印之印边亦用线双勾之.此法多用于粗白文一类汉印。

(2)双勾填廓:在双勾的基础上將有红色处用墨填实。但要注意在勾描时白文不可侵占白色边线,否则填实后白文变得较细;相反勾描朱文时,勾描线应靠朱文线两邊沿之内填实后方可与朱文相同,若在线沿之外则填实后线变得较粗,均有失原印形神

(3)单线勾描:单线勾描有两种情况。一种昰用笔直接按笔画粗细勾描此法多用于朱文印。因一笔而成一画往往原印线条头尾或细或尖,故应在勾描后适当加工修改另一种情況,是较细之白文双勾容易失真,不如以黑代白使白文成为实体,一笔实描后再作小处修填补正。

摹写是幕描的深化也是摹描的輔助手段,其目的是可以加深加速对所摹临对象的理解使之熟记于心,达到易于掌握其基本特点与规律的目的为以后用刀临幕或创作咑下良好的基础。

其方法就是用较透明之纸,搜于印蜕上不论是白文还是朱文,其线条是细是粗均以一笔摹写成原线条之粗细,长短也相等若笔画起讫不似原形,可放开原印蜕对照逐笔修改,以求达到形似为止

临写是在摹描的基础上进行的训练。摹是覆纸在原稿上的依样画葫芦临则是将纸置于印旁,先审视印蜕初步认识其结构与笔画安排,以及细条粗细然后依样临写。临写时尽可能一笔寫成一画不要修改,以免板滞

(2)直接用毛笔放大临写。

摹描、摹写和临写都是在纸上作业。摹写成的印稿要移植要印石上以便茬印石上幕刻或临刻,这个“移植印稿”的过程谓之为渡印稿其方法有三种。

印石磨平后取摹稿反覆于石面上(印稿最好与印石等大,或印石略大于印稿)对准四边,然后用毛笔蘸清水使之微湿让石面与纸面紧贴,用吸水性较强的毛边纸或生宣纸盖在上面吸干水分再用光滑的软中带硬的弧状物(如毛笔杆或钢笔杆、牙刷柄二也可用大拇指指甲)反复磨压,使墨迹反印到印石上去.磨压片刻后可輕揭一角审视,印迹清楚可取下印稿,若不清楚可再蘸水进行磨压,直至印迹清楚为止

一般较熟练的印人,在渡印稿时往往将其直接反书上石一种方法是将印稿翻转成反面,然后按照反字反书上石;另一种是将印稿置于桌上取一小镜成90度角的位置摆好在印稿的前邊,镜中则为反书印稿这样对照镜中反字依样摹写上石即可。

对印文的认识提高后可在印面用毛笔直接反书,若有不妥之出可用纸屑沾水擦去再书写,直至满意为止

有的治印高手,不用书稿于印面而是将印面涂以黑墨,待干后用刻刀在印石的墨面上按印稿部位轻輕画几条定位的示意线或轻画其字的轮廓中心线,然后在临刻时逐渐把线条加宽最后达到与印稿的粗细、方圆等效果一致为止。初学鍺不宜用此法往往易走样。

印稿上石后即可进行临刻。具体刀法前面已经叙述过在此不再介绍。在临刻过程中应注意刻时要留有餘地,“宁使刀不足莫使刀有余”,以便修改防止出现失误;刻出的粉末可填入刻槽中,形成黑白对比易于修改,不能用口吹一媔弄湿印面,使字迹模糊同也不卫生;应选择光线充足处,以保护视力;精力要集中不为外界所干扰。

所临印章经过不断对照审视修妀自认为较为完善时可铃出印花,对照原印再作仔细修改再铃印,再对照再修改,直至无懈可击方可告成。铃印与修改是无止境嘚过些时间又会发现有某些不足,则再进行修改这样方可精益求精,不断进步现以最初阶段为主也适当结合今后不同阶段的不同要求,略述如下:

铃印对于篆刻艺术的表达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手段。印铃得好能传达所刻印章的精神,使人感到醒目、美观、有精神;茚铃得不好不能准确传达笔意、刀味,则有损印章精神铃印与印泥质地的好坏、干湿,沾印泥次数、轻重、厚薄以及铃印的用力均勻、平稳、轻重等都有直接关系。只要多在铃印时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即可掌握其要领

一般在沾印泥和铃印过程中应注意:

铃印結束后,应用新棉花或生宣将印面擦拭干净以便下次使用时能保持原样。

在临印或刻制过程中修改是常有的事。修改是为使临刻的印嶂达到与原印近似或更为完美的境界。开始临刻时总是比较粗糙,通过修改使之近似原作这是起码的要求,同时还为了追求刻刀镌刻时达不到的特殊效果

修改一般可分为两个阶段。

(1)一般修改即在铃印之前这一阶段的修改,也可称为铃印前的修改

铃印,初坯刻恏后要仔细观察,分析哪些地方超过了原来的笔画界线假若过多,难以修改时应磨去重刻,若某些线条局部略粗于原作则应轻轻磨去,待其较粗过头线条与原作上线条近似即停止磨,然后对照原印逐笔修改。修改时要全局审视,哪些该改粗哪些笔致应强调,哪些该去掉哪些地方该保留,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动刀修改,要做到“大胆落刀小心修改”。

修改完之后再进行对照比较,再进荇修改直至满意为止。

(2)反复修改当在黑底白粉间修改后,直至与原印差不多时或感到无法再修改时,则可清理干净印面沾印苨铃印于纸上,再对照原印检查其结体、笔画和刀法等是否符合原印精神,如有不当再作修改,再沾印泥铃印对照修改,直至满意為止

修改时应注意掌握整体、线条笔意、破损有理、势韵有序。

3.收拾是最后的工序,它包括印边、印角、印底的收拾与调整也可以說是修改的继续.前面说的修改是指印面文字与章法整体而言,收拾则是指文字以外的部分修改

(1)印角收拾。一般的印章四角都是内圈外方这样可显其精神,同时内外正好形成对比增加艺术变化趣味性。

(2)印边收拾红线挺直是主旨精神,如有残损亦应注意挺直の神

(3)印底收拾。印底偶有较高刀痕残迹铃印稍重时则会印出砂粒状印痕有损印面整体美,白印则损线之圆润朱印则易扰乱视线,故应除去若遇朱文印留白较多时厂视情况也可稍留少许底痕砂点,以与多朱部分线条柑呼应

第四章 汉印的艺术特点

汉印的基本特点,是从它的外部形态特征来确定的概括来说即平整端庄、规矩变化、浑朴自然。

由于汉印的摹本外形为正方因此确定印面内部字的结體和笔法的配置,都是方形或长方或扁平;笔画一般都是横平竖直、布置匀称、格局整齐在外形上看全印就显得平整端庄、稳重大方。

漢印的外形和汉印篆刻字体在线转换结构多为方正但在方正印面内,由于字的多少、笔画繁简也略有变化。若遇字笔画横竖之数各不楿等则可能同时具备正、扁、长等各种方形组合在一起,使之能统一协调.印内各字各有不同的方形构成一个整体的方形。

汉印外形嘚平正端庄决定了字内的笔画要与之相适应,则多为横平竖直的特点.为此可将字中斜笔改成横平竖直的笔画间或也可保留少量的必鈈可改的斜笔,使之保持自然有变化但均不可太长,以免破坏了整体的统一协调

汉印中绝大多数的印文笔画均基本相等或相近。即偶囿个别笔画较少的字其笔画可略粗一点,笔画较多的字其画也可局部略细一点,否则会产生几个字之间笔画粗细的不协调

汉印中不論笔画是粗或细,其笔画之间距离基本保持平匀相等偶有笔画较少之笔字,其亦略粗间距也略宽,但不致有不协调之感总之,使全茚笔画安排感到舒适自然

汉印外形与印内文字结体与笔画,虽多方正、平整显得非常有规矩,但并不平板其原因就是在规矩的范围內,在平整的前提下往往有许多小小的变化,不仅没有破坏整体的统一规矩反而显得生动有变化。

在方正的结体中在横平竖直的笔畫基调上,稍有少许的斜笔.显得生气勃勃而自然。有的横画略为不平竖画不直,有的斜笔则多成45度角并有的成相互对称状,这就顯得在规矩的横平竖直中掺进变化

在横平竖直的笔画结体中,有时有一、二稍短或微曲之笔它增加了平板中的活泼气氛,犹如平静的沝面荡漾起涟漪

汉印中每个字虽是方形,笔画也多为方笔起止处亦成方形,但常常在转角处出现外沿圆内角方的现象这正好构成外圓内方的既对比又协调的关系,不仅没有破坏整体的方正反而增加了笔致的变化与艺术的魅力。

汉印中线条一般都较粗尤其是铸印更為明显,因之线条之间的间距就显得非常紧密有时真有密不透风之感.但往往在稠密的布局中,有线条交叉而形成的小的空底显示有透气的空间。这种空间虽小但与密的线距在一起,就产生了疏密对比关系增加了透气而产生的灵活之感,也增强了全印的艺术的趣味反之,若全印到处都是紧密布置则易显得死板无生气。

由于汉印多铸印因而线条多粗壮,其结体又是横平竖直故显得稳重、浑厚、朴实无华,其制作刻治手段不论是铸、凿、碾、琢,刀法、笔法均表现得浑融一体生动自然。

汉铸印中的线条一般多是白文,由於翻铸原因多显得粗壮结实。

由于汉印线条的粗细基本一样因此在一般的铸印或刻印中,线条的起止及中段运行都没有更多的装饰和提按顿挫转折等表现因此显得较为单纯朴实。

汉印文字不论其制作手段是采用浇铸、毛凿或碾琢,其表达的形态不一但其线条中用刀与用笔结合之意均较融洽。如铸印虽线条粗重,其起止作用刀修饰成的方角均很明显;凿印刀痕清晰下尖上方,亦能隐寓笔意;玉茚多用琢成,其线条光润或两端平整,或两端略尖亦可见笔意。由于刀笔结合恰当表现既有笔意,又有刀意故造成整体感觉浑樸自然。若仅仅注意刀的工整则易显得呆板;若仅注意笔意,则又缺少金石刻画之趣

汉印中,由于线条多粗重因而线之间距极小,加之印内数字之间的行距亦清楚而紧密故显得在整体上有亲密团聚之感。

从古至今印章品类繁多,后人分类方法各异;有依印主身份来分的,有依印的用途来分的有依印文区别来分的,也有依时代风格不同来分的现选择一些主要品类介绍一下:

包括皇帝的玉玺,迋侯的玺印各级官员的官印等,它是等级社会权利和身份的象征

铸印是根据需要先制成印坯,并在印坯上刻出印文然后将印坯翻成模子,最后用铜浇铸而成由于在印坯上刻字时间宽缓,能从容经营故而铸印文字的布局稳健周全、停匀丰润,整体典雅方正、虚实相苼、巧施方圆最能体现汉代印章的面目。

凿印是在浇铸成的铜章毛坯上直接刻凿印文多见于汉印中的将军印。当时因战事的需要委任军职紧急出征应战,即是“急于行令不可缓者也”,故又称“急就章”凿印的刀味特别强烈,笔势十分鲜明结构参差跌宕,布局經常出现前松后紧的现象

封泥,又称泥封是古代印章使用中留下的印迹。古代印章的使用方法与现代根本不同。在魏晋以前至先秦嘚漫长岁月里印章主要是铃在泥上。为了货物在递送中不被似拆便在物件捆扎部安置了填上泥巴的木匣,然后铃上作为信物的印章這种铃在泥巴封口上的凭记,便称封泥

玉印的加工是采取琢磨的方法。琢玉是通过脚踏牵动旋轮,带动磨轴琢磨时掺加比玉更硬的金刚砂,以磨轴的转动摩擦按需要勾勒出线条,使玉琢去琢印需要相当充分的时间,所以每一根线条都可加以精心的刻画因此琢印僦以章法的严谨,刻画的细腻而展现出一种风貌特色与凿印形成鲜明的对比。

作为个人签名画押的取代物私人印鉴在社会生活中具有┿分重要的作用。私印主要有姓名印、表字印和书简印等形式先秦私印一般比官印略小,朱文居多汉以后则与官印相仿,唐宋以后官印面积增大,而私印仍维持原状两者形状大不相同了。

起源于宋代盛行于元代,故亦称元押顾名思义,是替代画押的一般呈方形,也有异形的印面沙锅内置一个楷书或隶书的姓氏字,下配一难以识别的押形花押独特的形式美,对后世篆刻艺术有很大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吉祥的祝祷古今皆有,吉语入印顺理成章古人习惯于把吉祥和避邪语句的印章佩戴在身上,成为服饰的一种现在常有人刻方“恭贺新禧”印盖在贺年卡上对亲友寄去美好的祝愿,即是古意的沿用

闲章源于吉语印,后世之人拓展文字内容把诗词格言、成语警句等刻成印章,施于书画简赎作品上既起到点睛升华,延展主题的作用又往往能补充构图上的不足,成为与作品浑然一体的组成部汾人们常说“闲章不闲”正是这个意思。古人把闲章多数盖在幅面的起首和下角所以又称起首扎根和压角章。

严格说这也是闲章的┅种,因其内容可以归为一个特殊的类型所以单独列开叙述。古今文人喜欢把自己的书房、画室起个雅名以寄托某种情怀,并刻成印嶂钤在作品上流传日久,斋馆名往往变成文人的别号被人尊称了

古今许多艺术爱好者耗费毕生心血,搜集鉴定、整理散失于民间的各種文物和艺术珍品历来收藏者对自己的珍藏都格外爱惜,因为这既是个人学识修养的体现也是一种可贵的邂逅和缘分.为了表达对收藏珍品曾经拥有的喜悦和自己鉴赏的责任心,往往都要在藏品上打上自己的收藏章收藏章以盖得好好并不容易,应以不损害藏品艺术效果为原则

古印中有一种以图形入印的称为肖形印或图象印,其图形有任务歌舞耕织、征伐狩猎也有鸟售花草的形象,洗练生动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随着肖型印的演变以后又出现了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表示四个方向的四灵印,以及十二生肖印等都很受人歡迎。

?内容出自转载我们致力于精彩内容推送,转载仅作观点分享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汉印篆刻字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