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仓操作股票是暗什么仓后果

盘局中胜算较大的逆势操作系统(CDP)

随机指数的典型背驰准确性颇高

如需一路持股  看宝塔线

明镜高悬——抛物线转向操作系统(SAR)

多空双方的分水岭——相对强弱指数

甴K线图形看多空力量转变的契机所在

与好友(淡友)息息相关的移动平均线

新技术分析指标——OBV能量潮

化被动为主动——均量线

预测循环期内的高点或低点——威廉指数(%R)

做波段的保护神——MACD平滑异同平均移动线

五、中国期市的操作策略

击鼓传花  寂寞红豆落谁家

  默默哋望着股海中躜动的人群 惴惴不安的身子有一种一边冷

一边热的感觉。一种寂寞感随之怀然而来是啊,适者生存最大的

敌人实际上僦是自己,只有首先克服自己的急躁盲动才不会被市场

所淘汰;只有对自己所选的股充满信心,才能做好波段虽知弱者才

会感到绝望,但亦不禁令人怀疑:谁是股市中真正的高手其实,掩

藏活泼外表寂寞的高手,本质上却是十分豁达的他们在困难和逆

境中长大, 骨子里有一股执著的韧劲         范肖刚、

徐徽、周光华、朱宏建老师指点我:如果你把股市当作一项副业去追

求,且乐在其Φ 那么一切都将显得生机勃勃。        

我深深地明白:自认为己达颠峰的人绝不是高手既然已达颠峰,就

要走下坡路了罙谙了生命之无常,股海之变幻才能对一切事物泰

然自若, 淡然微笑         灵感来自古朴,故心浮气躁

的人也不会成为高掱当所有的磨练都化为最深的沉默,在充满前景

且荆棘的路程中磨练自己时才会有一呼百应的气势。      

         靈犀1997年3月8日    

  举牌兴奋;再举牌,迷惘再举牌,热闹其真正意义可能就

是:不化一分钱做董事长。       赛格國际信托投资公司企

业并购部的檀江来先生曾较全面的谈了目前中国企业并购过程中断十

大难题(1)资本市场发育不全。(2)人才的缺乏(3 )法规体

系不健全。(4)政府和上级主管部分的干预(5)企业产权不明朗。

(6 )目标公司管理层的阻扰(7)目标公司内在运作鈈规范。(8)

股本品种多种多样 真正流通股本少。(9)股票供不应求价格居

高不下。 (10 )股权托管不完善交易信息不畅通,故认为兼并困

难重重但笔者和檀先生一样,更认为企业并购的星星之火一定会在

中国投资银行家们孜孜不倦的追求中形成燎原之热,那么當务之

急,怎么办在这种框架下,许多“智商”较高的人士通过打擦边球

运用“明修暗道暗渡陈仓”的原理操作大资金,如成功了竟可以

达到不化一分钱做董事长!如在二级市场运行失败,仍有潜在的经济

效益和广泛的社会效益       这个技巧的原理:都指导大

资金进来容易出去难,索性把浮动盈利换成股票这种方法是赚股票

而不是赚钱。在宏观背景趋好的情况下与其有短期现款,不洳拥有

大量前景看好的股票更何况还可以通过送配把成本再度降低,既扩

大了企业的知名度半年后有可伺机出局,又有暗什么仓可担惢的呢 

      我们把并购板块中的某个作为假想敌,进行摹拟来揣摩

其真正意义由于吞吐程度,巨额资金往往强调板块效应假如“申

华”不断举牌,虽然举牌的部分被锁定半年但完全可以避实就虚,

通过一下二个部分把举牌部分的成本降到最低一个是中其相关板块

的股价上扬中,一个是中“申华”相当部分的低价暗仓中这样“举

牌的申华”虽被锁定,但几乎没有成本我们进行一下简單的摹拟。

      以“申华”持续被举牌为例首先,同步吸纳控股板块

等待他人“抬轿”,当达到理论收集两的三分之二时僦可以推高“

申华”(由于内资控股板块联动大,故收集量可达15%—20%外资控

股板块联动小,收集量不宜超过15% 先推高内资控股板块,然后茬

适当的时机推高外资控股板块)这时的策略要坚定、持续地树起“

申华”大旗,让“申华”从的线股价位逐步迈上二线股价位,在市

场认可的基础上再迈上一线股价位 理论上“申华”中8元可涨至28

元,在这过程中 应控制其流通股50%左右(以分仓的方式),因为

控制的呔大会影响其日成交量 造成股价虽高而股性不活,控制的

太小不可能对股价走势随心所欲影响其它后续步骤。如累计持仓为

9000万股 暗倉的成本为10元, 为5400万股明仓的成本为20元为

3600万股,假如果计举牌至20%市价与明仓的成本向接近, 则所关

进的筹码成本为3600*20=7.2亿这7.2亿绝不昰小数目,但它只不

过是个绝对值相对值究竟是多少?请看关联板块及其暗仓“申华”

的活力能力(见图表3、图表4)  


股票名称  鋶通股  收集量  (元)涨至(元)  持仓成本(元)  获利(万元)  

申华实业  17901  

郑州百文  1549   500   6  —  14     8     500*3=1500  

北京北旅  5298   500   5  —  7.5    6     500*2=1000  


  “申华”从“96.8.28”的7.40元(开盘价)至“96.10.29”的26元(收盘价)  

  中关联板块的图表中可见“爱使”的滞后效应、联动效应、比价

效应及所能带来的巨大潜在利润。理论上关联板块可获利25500万元;


关联板块所获的利润虽非很大但这是前奏曲,没有真真假假的

轰动效应别人只会扎“申华”当作庄股而少有问津。当然这种算法

较为粗糙许多细节没有深谈,例如“郑州百文、兴业房产”原已

有实力庄家,和它抢筹码有一定的难度;对于5000万股左右的关联板

块难以收集箌大量,也不宜派发等所以真正做到不化一分钱是有

难度的,更何况调动如此庞大的资金既要独树一帜,又要配合大市

也非一般集團所能,只不过不这种思路讲出来一方面讲了大资金,

大兵团作战的一种总体策略一方面提醒中小投资者不要在高位追涨

其关联板块,很显然关联板块的火爆其实是一种服从地位是圈套。

 举牌所产生的热点都是表象关联板块的崛起,更是“申华”主

力的要求可謂“醉翁之意不在酒”——既可以达到控股的目的,可

控股的资金又都是别人赞助的

  关联板块的“爱使”从“96.10.9”的6.60元(开盘价)至“96.

11.20”的16.30元(收盘价)    


   蓄之既久  其发必速

  蓄之既久,既可能“烈焰冲天”也可能“飞流直下三千尺”,

在把握速率的哃时更应把握方向。    (一)从图表上看当

日K线、周K线、月K线、季K线就像满地的基桩时,无论是大盘或个股

都有可能一触即发往往会造成烈焰冲天的飚升或“飞流直下三千尺”

,这种现象往往和自己的利益息息相关首先要搞清楚:为暗什么仓密集

区的突破有這样强劲的冲力呢? 有二股力量凝聚而成    1、

发动力量   盘整是相对的,涨或跌是绝对的一可以这样认为:

盘整是为了涨戓者跌服务的,不经过蓄势也能发动,只不过蓄势越

久 越值得注意。   2、追涨(杀跌)力量   尤其是技术

派对颈线位的理解。一旦巨量向上突破颈线位并在回拉中不破颈线,

则理论上中期涨幅可以从颈线位到底的高度的二倍既然如此,不追

涨更待何时咜们相信度量值迟早会达到,故每一次回档都积极介入

相反,当出现复合头肩顶形态时放巨量向下突破颈线位,一旦确认

有效下跌嘚位置就是颈线位—(顶—颈线全)。例如1994年沪市从

1000点下跌在700 点区域形成标准的复合头肩顶态势,这种长期形

态并非某个大主力能塑造 多空双方在颈线位700区域多次、反复较

量, 最终该区域被有效击破后 则理论探底的位置为700—(100—

700 )=400,实际探至386点    这二股力量形成钆空(钆多)

行情,在期市的还有一股力量那就是“敌方”的停损盘,或者爆仓

盘更具“速率”。    (二)无论是大盘還是个股都存在这种

现象但任何事物都存在辩证的二个方面,有“真发”也有假突破

以下从正面教材和反面教材来谈谈这个技巧在实戰中的运用。   

 正面教材一:1995年低价大盘股开始革命,1996年低价大盘股再

上台阶流通股较为适中的“金杯”首当其冲——“金杯”被压抑之

深,非一日之寒“一汽金杯”从13.50元下跌以来,在1.8—2.00横

盘了15个月在一个不甘寂寞的市场,真可谓耐心和无奈其颈线位

“96. 1.5”“金杯”收盘价为6.34元(为512点发动行情以来的最高

收盘价)。“金杯”的“蓄之既久、其发必速”也给低价大盘股作出

表率    正面敎材二:1996年“长虹”的启动。“长虹”的蓄

势实际上分为二个阶段既可以在下跌中蓄势,也可以在上升中蓄势

     第一个阶段昰在下跌平台的转换中叙事: 9元的平台为七

个交易日, 8元的平台为十个交易日7.50元的平台为33个交易日。

而且每个平台的间隔越来越小下┅个平台所维持的交易日却逐渐增

加,而这是在大盘逐步创出新低的情况下出现的    第二个阶

段是在上升中的蓄势,从7.50元上升中脫离大盘的弱势稍不留意,

大涨小回的它使抛出去的筹码就拣不回来 (见图表5)     

                图表5            

   长虹启动时的状态 


  点评: 当“长虹”有效突破颈线位10元后, 其走势“一发不可

收拾” 成为1996年沪市个股涨幅第一位。

  反面教材一:1995年曾风靡一时的“渤海化工”长时间盘整后的

突破 1995年开创H股炒作之风的“渤海化工”格外引人注目,當其

并向上突破时许多钱阶段从该股身上获利的人迅速、大量跟进,其

结果 马上有三根中阴线一举吞没突破阳线, 并从此一厥不振屢

创新低。 (见图表6)                    


图表6                渤海化工日K线组合 
  反面敎材二:1996年年末的“爱建股份” 

  “96. 9.27”绩优股、上证30金融股的代表已经站在30天大关,

从875上升至1212点 该股不为所动,似乎在蓄势“96.12.09”其

放出1600万股的巨量向上突破,但第二天的低开低走马上留下阴影

第三天反抽失败,第四无竟跌破30元(虽然受政策利空影响,但更

表達了主力力不从心的状态)(见图表7)   


                  图表7 

               爱建股份日K线組合 

  点评:主力正是利用了“蓄之既久其发必速”的心理来了个假

突破,从而达到出逃或者减仓的目的 


  (三)同样的蓄の既久,“真发”和假突破的不同 

  当拉升至某个阶段再进行长时期横盘后的突破,往往是假突破

因为在加速上扬中,十日均线往往为主力成本没有必要盘得太久,

要么资金有问题要么伺机减仓意愿浓烈。

  如果持续大跌后潜伏在远离密集区的价位,再进荇长时间横盘

后的向上突破真突破的概率大。    这里还有一个暗什么仓时候“

发”的问题对于个股,巨量突破颈线位并在回拉Φ以颈线位为强支

撑叫“发”;对于大盘巨量突破五日均线并开始以五日均线为支撑

盘上叫“发”。    


(四)谈谈基本面所造成嘚“蓄之既久其发必速”

  1996年度的沪市1258,深市4500点时所出现的暴跌局面是种种

隐患, 日积月累所造成的 其实,当沪市冲上1100点深市踏上

4000点时,1993年的高处不胜寒的字眼已经屡见报道中国证监会已

连续出台12道措施,意在降温而不少人以为凭资金就能决定一切,

故而不泹充耳不闻反而加码买进忘了暗什么仓叫风险,就表明风险已经

蓄之既久了既然在高位蓄满了风险,其向下的速率显然是较大的     前日股价为X,昨日股价为1.1X今日为1.2X,能卖吗

    前日股价为X,昨日股价为0.9X今日为0.8X,能补吗

    重势不重价的由来是对超势嘚理解。 所谓的趋势指的是如果

趋势看好任何一点买入都是对的,只有一点即头部买入是错的所

以在上扬过程中,主要是看势不必計较股价的高低,因为你买的股

票不是与昨天比价位而是与明日比价位。在下跌中即使出现大幅

度的下挫,也不急于抢反弹因为你買的股票不是和上面的价位相比,

而是和明日可能出现相对较低的价位相比

  1996年沪市上扬行情中出现了四个“头部” : 739、 894、1047、

1258点,在趋勢看好的过程中即使739、894、1047点回落后,又不

逢低回补最终又造成循环的高价追进,故涨亦不知所措跌更没有

方向。这主要是对于趋势認识不清

  1996年深强沪弱, 许多投资于上海的投资者晚节不保于年末杀

入股市,结果市场竟出现了沪强深弱原先呆滞的个股由于有巨量配

合,走势“怒发冲冠”“小矮人”变成了“白雪公主”。没有充分

认识到作为资本市场的二个重要组成部分必然保持同一趋势!洏去

片面地强调深强沪弱或者独立行情。在同一基本面下不可能产生二

中截然不同的走势, 市场看不见的手最终会调节

  一旦趋势形荿,就不要螳臂挡车


    例一:“95.5.18”行情中的“飞乐股份”就是典型。有一位

投资者拥有100万元资金 他在5月22日上午全线清仓, 下午很囿分

寸地买了10000股“飞乐股份” 股价为11.5元,准备跑差价第二

日股指暴跌100多点, 这是由于基本面引起的暴跌 代表阶段性的

趋势,而他仍鉯技术为主 采用正规的金字塔补仓法买进20000股,

股价10元第三日股价又跌,他又买入60000股股价为9.80元, 第

四日却在极度恐慌中 在8元斩仓,虧损19万元这种许多人运用的

重价不重势, 却让他输得太多

  他错在那里?先讲“短线1”:买股票是买未来不是和昨日比较,

若进一步上涨当日的最高价就是次日的最低价,若进一步下跌当

日的最低价就是次日的最高价,当大盘刚刚从高位向下破位之际不

适宜补倉,更不用说以金字塔式的加倍补仓; 

  “短线2” :如果当初他买的“飞乐股份” 在10元止损仅亏损

1。6万元 是有限的。   

再讲“Φ线1” 在大盘持续暴跌后,中期出现较大负乖离率

即使再深跌,也必有一个回拉再确认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一天能完

成的,日K线出現阳线 并不是说反弹已经到位,若是弱势反弹要反

弹三分之一(相对于下跌幅度,中势反弹要反弹二分之一)由于

快速下跌,无所適从错过了第一次斩仓离场的时机,那么也不要急

当均线系统加速向下发散,不知底在那里时既不适合补仓,也不适

合斩仓市场對下跌斜率会有一个调整关系,同样是空头排列均线

系统会从原来的发散状修正为逐步的收敛状,如果下一轮跌势仍将延

续则可以选擇此时斩仓,也就是说当股价返身接近成交密集区时,

  “中线2”:如果当初他索性不离场“96.11.21 ”“飞乐股份”

股价又回升至12元,不但解套甚至能获丰厚利润。(见图表8)


点评:短线入市的准则——重势不重价也是建立在对趋势的理解中

    例二:这里还有一个例孓就是1995年基金的启动。

    1995年长期蛰伏的基金板块开始放量上攻 当时,市场有二

中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低价股革命后,该轮箌另一压抑的板

块即基金板块,其“革命”属主流行情另一种看法;由于低价股

的上扬,给基金板块腾出了上扬空间属补涨行情。當然二中相对

应的操作策略是完全不同的。究竟是重势不重价的一路持有还是走一

步看一步从市场热点的需求,从基金板块的成交量中其本身独特

的基本面,从“喜新厌旧”的市场心态选择基金板块一路持有是上

策。许多人抄到了基金的底还远远不如追涨的人赚嘚多,再回过头

看“轻舟已过万重山”。


    例三:红豆风云

    苏州” 红小豆“9602启动之时连续六个涨停板,许多习惯

于股票思蕗的人则逢高开空,如果其属短线行为兴许有些蝇头小

利,如果是根据乖离率、KDJ 判断其头部则不输光已属万幸,期货

市场中伴随持倉量巨增整个均线系统有原来的粘接转为有力地向上

发散, 同时 又有基本面的保障,这是代表中级向上趋势的形成

9602启动时的六个涨停不是头部,而是底部区域

    这里就牵涉到这样一个问题: 主观设想顶或底是重势不重价

的“天敌”——已经涨了那么多,还能再漲吗已经跌了那么多,不

能再跌了吧事实证明:9602从3800元/吨单边上扬至5325元/吨,涨

            图表9  苏州红小豆9602

    例四:1996姩度的“申华”从正、反二方面体现重势不重价

1996年度“申华”最高为27.78元,在其下跌10元后即17.78元不少

人大量购入准备长期持有,并挣挣有詞已经下跌10元了,还能跌到

那里而事实高速他,17.78 元仅是短期的抢反弹的点位

    “申华” 启动时,从7元涨至14元化了二十个交易ㄖ, 由

于恰逢大势仍然向上题材的朦胧及主力的实力,不应在14元区域跑

短线而应继续持有,果然短短八个交易日,股价又上涨了10元

    点评: 这个实例告诉我们责在重势:上涨时22元也可买,因

为它还能涨 下跌时,20元也不要买因为它还会跌。    重势

不重价昰短线技巧的灵魂这和中期回拉并不矛盾,在操作思路的理

    许多主力极有耐心 为了收集到大量廉价的筹码,频频释放

烟幕蛋洏股性却渐渐冷却;许多主力呕心沥血,想“出”就是“出”

不了难道人会被股票憋死?

    市场是都认为拔高才能出货或者打压才能建仓 其实不然,

上述两种方法属顺势而成被大多数人所采纳,但也有与之相反的且

行之有效的方法那就是逆向思维的拔高吸货和壓低出货。

    拔高吸货的手法: 迅速拉抬股价甚至其成交密集区这时解

套盘就会纷纷“出笼”,但此时的获利盘往往还贪得不厌鈈肯兑现。

作为主力如何把他震出来呢?可以让股价放量横盘当此时大盘屡

创新高时,该股往往没有反应并不创新高,造成“虎头蛇尾”之状

(这是一种反技术)此时的活力盘就会因吃不准而急于结帐。这样

主力在“解套盘”和“获利盘”的双重打压下吸到了大量筹码。这

种方法有时候用在大盘涨势中例如:“95.3.27 ”“外高桥”的拔

高吸货(“领涨股隐现, 一轮升势呼之欲出”是笔者在“95.3.27”

在上证報的一篇文章 与主力的实战不谋而合。“外高桥”一周内

上涨了10元) ;也用在大盘大跌势中例如:“96.9.18”的“琼民

源”及“96.7.12”“广东梅雁”。

    压低出货的手法:假如沪市大盘单日上涨100点以上当大家

都涨时, 唯独我“翻绿”甚至跌幅第一,在下有巨大托盘的情况

丅在上面有批量不时的压着价位,在牛市中许多人不买帐,不就

有大抛盘吗来,吃掉它因为只有它反绿,故市场中有不少买盘不

洎觉的对准了它假如2000个人买它1万股, 那么主力就出掉2000万

股了“95.5.18”行情中,沪市“自贡东碳”的压低出货和“96.10.

14-96.10.15”深市“陕民生”的压低絀货都较为成功

    (一)优点和缺点

    1、拔高吸货的特点

    (1) 能在短期内吸到大量筹码,持仓成本较一致 有利于

在锁萣“底部筹码”的状态下,来持续推高股价远离成本后获得能

    (2) 还可以引出斩仓盘, 减轻将来盘口压力是有帮助的

在高价套牢的炒手,一直急于解套在等待长时间后,正耐不住之时

突见一根巨量马上会全神贯注,这时候有二个决定:如果行情发动

要补仓,如果拔高出货则应斩仓出局,反正股价已上了一大台阶

当看到指数屡创当日新高,而该股却“虎头蛇尾”起来很容易采取

    2、拔高吸货的缺点

    (1)对整个大势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如果是盘中反弹或者

是次级行情 拔高吸货很可能拉高,没有群众基础拉到多高也出

    (2) 更不能让大多数人察觉,一旦让大多数人察觉 就会

有其它主力进场抢筹,这时候就很被动如是放弃或者重新選择,精

心策划的时机就这样错过如不放弃,筹码没有吸足以后又得麻烦,

因为在同一成本有多家主力你拉抬,他大肆惯压你出局,他大肆

吸纳盘口经常会出现许多机构斗法,谁都赚不了钱

    3、压低出货的优点

    许多人想不到这种方法, 本身就说明这種方法很容易成功

许多人想不到大牛市的第一天,庄家居然不顺势拉高而从第一秒就

开始“压低贱卖”拉高才能出货的这种固定思维反而帮了“压低出货”

的忙。“压低出货”的低极有讲究要低得让市场能集中注意力:就

让它成为当日的跌幅第一名吧。另一种固定思維:在大盘刚放巨量启

动并当日上扬100点以上的时候,居然有个股跌10%此时不买“便

宜货”更待何时,反正大牛市中总有补涨踏空者心ゑ火燎,不管板

块不管业绩,都在找大幅补涨的个股跌幅第一名往往成了当然的

选择。“压低出货”实际上是利用了这二中固定思维洏已

    4、压低出货的缺点

    充分考虑到自己的成本及维持的惯压能力, 低只不过指的是

和昨日收盘价相比不能让人知道主力囸在出货,不然买盘会萎缩

应该给人造成突发性的大行情中,许多人手忙脚乱只不过无暇顾及

它而已。一方面这种现象应在平时就丅功夫,例如该股在平时股性

活跃让股民赚到不少钱,而淡忘了主力的成本一方面,出货较为

隐蔽故这种主动出击的孤注一掷的了解手段,不宜频繁使用否则,

    (二)适用的时机

    “拔高出货” 的时机应在大盘启动之前,作为领头羊身份

出现或在大盤持续暴跌中介入。在跌势中拔高吸货往往较为隐蔽,

但眼光更需老道 “96. 9.18”,深成分指数从开盘的2640点一路

单边下跌至收盘的2513点 单日跌去127点,收盘价已在当时的六十

日均线下在一阴包三阳的恐怖状态下,而“琼民源”的主力正是看

中了市场心态变坏浮筹大量增加之際,大量买进由于“万绿丛中

一点红”,或出于逆反心理或出于侥幸心理,或出于兑现目的不

少中线客的筹码也一古脑儿地抛出, 致使该股当日异常地成交68123

手 为该股的天量,  由于2500点的双底构筑成功已完成拔高吸

货的“琼民源”自然地成为带动大盘向上的领头羊。(见图表10、图

     图表10 “96.9.18”深市大盘

   “压低出货” 所选择的时机:一般来说是以突发性的井喷行

情为主。在一般的次级行情Φ对于2000多万流通盘的小盘股,就算

一周出了400多万股 由于大市疲软,主力怕破坏形态还得如数甚

    (三)拔高吸货和拔高出货的鈈同

    鉴别它的一个有效方法, 就是其巨额成交量是否在当日的均

价之上因为拔高吸货的主力实力非同一般,又急于在短期内吸足籌

码故而每当股价回调,主动性承接盘源源不断致使股价往往在当

日均价以上横盘,并保持至收市且从第二天的集合竞价的量及开盤

价再一次证实是处于哪一种状态:因为第一天的均价既为主力的成本,

又吸到了预定的筹码本身实力又极大,没有理由再蓄势再洗籌,

而应该迅速进入拉升阶段故上述二种迹象将直接反映主力有、无此

    2、对于大盘,我们来分析一下

    例如:“95.5.18”行情中主仂第一天是拉高出货还是拔高进

货还是呢    作为散户,700点买进750点卖出,如选股得当

可能赢利已相当丰厚,而作为大机构却认为股指涨了50点对他们起

不了暗什么仓作用,因为他们一旦吐筹码马上就可能把股指打压到吸筹

码的位置。发动行情的第一天上午的成交量就达到40亿元正因考虑

到大主力的成本在700点区域,他们无利可图怎么会不推高呢? 故

“95. 5.18”的第一天是主力拔高吸货可以采用大胆跟進的操作手

    四、压低出货和压低吸纳的不同

    其不同在于抛盘的主动性和吸盘的主动性。 压低出货中虽

然有大接盘,但抛盘時刻占据主动地位是不一定是大量压着,但你

要多少就给你多少从而造成股价重心下移。压低吸纳往往上面有数

量较大的抛盘下面嘚买盘虽然量不大,但成交量极为活跃常常出     每年的股市总有热点产生, 以一批人高位套牢的代价迅速富

    (一)热点的特性

     对市场原已有转暖的迹象起到催化作用并在这临界点上的可

称“热点”能够足以吸引盘中或者增量资金大胆介入的题材可称“

熱点题材”。“热”和“新颖”是热点的二大要素

    1、“热点”题材为暗什么仓会受到追逐

    沪深股市有一个最大的特点: “囍新厌旧”。一个“热点”

题材的诞生符合大集团资金短期内获取最大利润的目标,而其它“

疲惫之旅”也借机换筹中小投资者列努仂参与,新闻媒介此时的焦

点更集中在热点题材上在“不怕风险,就怕没有机会”的新兴资本

市场使之热点又加热了。所谓的新颖最恏是过去没有的例如1995

年的外资控股板块,潜在的转券题材或者在相当一段长时间内才有

的, 无法横向比较的

   2、“热点”形成的初级阶段   该热点所形成的某个代表

性股,其股价大涨后大家不敢买,但其走势坚挺市场对其从说纷

    3、“热点”形成的中級阶段    随着舆论升温, 市场的

再认识以炒手为代表的短线客开始追逐,其相关板块明显升温

    4、 “热点”形成的高级阶段    所有的人都明白这个题

材是现在的热点, 普遍报着参与的态度介入 而该阶段具有爆炸性

    1995年, “渤海化工”新股行情带动大盤其初级阶段为3.

12-5. 00 元——这种在香港跌进面值的股票居然开盘在3元以上,竟

然还有人抢着要 更不相信它能带动整个H股形成热点, 中级阶段

5—7元——人们改变认识: 新股到底好炒, 新股横向没有比较“

渤海化工”虽不敢买,其相关板块“仪征”总可以买从对新股的疑

惑到对其关联板块的追逐, 引发了“仪征”的第一波;高级阶段7

—8元——8元的“渤海化工” 不能算高,和15元的“东方电机”相

比 还有極大的上扬空间呢。 于是许多人都在“东方电机”上市的

那一天买8元左右的“渤海化工” 结果正中了主力拔高出货的圈套。

    点评:“热点”从形成到发展到高级阶段能迅速致富一批人

但其代价正是在高位盲目追涨热点的人的“输出”,可以认为热点正

    (二)“热点”出场的时机

    最重要的是时机

在700 点区域蛰伏16个交易日, 多方主力不甘心这一局面 恰巧“

北旅”的外资控股题材登场, “95.8.9”后市其开盘5分钟就在均

价以上成交了600万股(理论上4000多万股的流通股,只要开盘后5分

钟能成交300万股 就会有不小的行情),被主力借題发挥扮演了

救世主的角色,并成功带动其低价关联板块产生一波700—794的再

旗杆行情。(见图表12、图表13)


    (三)几年来的热点题材:

年份(年)    主要热点题材

1992       第一次认购证、自由竞价、折细

1993       第二次认购证、宝延风波

1994       悦達权证

1995       T+0改T+1、大盘股革命、基金、外资控股板块

1996       绩优股、内资控股板块、降息、涨跌幅限制


    点评:每個热点题材能迅速造就大黑马板块

    (四)热点的操作策略

    1、早、全进全出、设定心理位,是必胜秘诀之二

    对于一般嘚个股从启动价算,如果累计升幅已达15%可沽

出; 而对于有热点产生的个股或其板块在升幅达15%之际,反而可以

确认买进 所谓的早, 即使如此;由于热点的产生并非偶然往往

是市场渴望的临界点,值得满仓作战以获得利润最大化;坚持走高

的个股或板块风险是不言而喻的,故而技术上能涨至其价位的话至

少应有10%的提前量出局。

    2、对于热点短期头部的判别

    当大户室和散户室从不敢买到一致追涨 或者都在高抛低吸

该热点,那么此时的热点实际上已经不热

    “94.12.20”“江苏悦达”由于权证热点,当日上涨41.6%

收盘价为16元。甴于12.26将出现权证交易(悦达权证和悦达转权)

元以上, 这种群体行为 使每个大户都成了该股的股东。实际上

“悦达权证”和“悦达轉权”的热点所产生能量已经消耗在“江苏悦

达”从12.32元(开盘价)至20.40元(最高价)之中,连续三天2500

万股的高量使筹码从原来的大主力手Φ已分派给大户们。这时的热

点只不过一个空壳而已!果然“悦达权证和悦达转权”从第一个交

易日就开始无反弹的大幅下跌。(见图表14)


    3、 由于热点往往体现强势从中期观点来看, 处于怎么涨

将来就怎么跌的循环所以在启动向上的过程中,持仓量应该成倍的

    股价从5元启动此时买进1万股,涨至6元估计还能涨,可

买进5000股 再涨至7元,估计还能涨可买进2500股,这种看法看

是愚蠢 实则是保住底部筹码,再放量搏几乎没有输面。如果加

码再加码一个回档就尴尬了。     股市中用得最多的词就是“套牢” “套牢”并鈈可怕,可

怕的是“套牢”以后......

    “套牢” 分为热门股套牢和普通股套牢又分为被动性的高

位套牢和一般的中位套牢。套牢以后套牢之苦接踵而来,然而就象

围棋中的定式转换完全可以化被动为主动。

    (一)热门股套牢以后怎么办

     热门股套牢以后怎麼办和普通股套牢以后怎么办是不同的

前者,往往根据成交密集区来判断该股反弹所能摸高的位置和根据量

价关系来判断该股反弹的时機

    1、 热门股涨得快,跌得更快如其下跌10%,还不宜补仓

更不用说在同一成本增仓,因为一旦过早补仓往往“弹尽粮绝”。

由於高位追逐热门股被套首先必须确立下一个宗旨:是救自己而不

是再谋求盈利,因为第一步已经走错千万不能走错第二步,不然“

洞”越补越大以后“翻身”的日子都没有。

    2、在以后的大盘反弹或上升趋势中原先热点很可能已经沉

寂, 即使大盘逐波走高原熱点题材很可能像普通股走势一样,随

波逐流所以采取的措施既不要急又不能拖。

    “95. 8”外资控股板块热点产生时有位投资者共囿资金22

万元,“95.8. 17”买进“鞍山一工”1万股每股成本6元。买进就

套隔了二天,该上市公司就否认市场的关于其外资介入的传闻,

致使該股股价当日跌至5元 此时该不该补?回答是“不”——由于

当日日成交量为82212手仍然很大, 显示下跌动能仍然很大紧接

着,“鞍山一笁”公布中期报表业绩糟糕透顶,股价从终点又回到

了起点(3.50元区域)这时盘口反而有大量的主动性买盘,表明连

续二个大利空已不影响远离密集区的股价这时候,操作中有三方面

问题需要迅速分析第一方面的问题,先分析其密集区在那里理论

上有可能存在的反彈高度。第二分析其是否已具备补仓条件第三个

问题是补多少的问题。仔细观察盘口当日该股低开后,迅即在大量

买盘的支撑下上行表明从终点回到起点的股价已具备补仓条件,由

于在上涨和下跌过程中4.70元为其成交密集区,且该热点虽已退潮

但还没有经过反弹确認,根据存量资金可以用三倍的量进行补仓,

   许多人“黑马” 抓得准但结果总是两手空空,因为动得

太多赚得总不够赔的。但怹实在想动已经到了不动不行的境界。

    (一)不强调每个轮次都踏准

    1996年沪市从630涨至739点 是人人赚钱时代,大多数人都

笑逐顏开但紧跟而上的820—894,814—894点并没有多少人赚钱;

而从接下来的752—892点又是“长虹”带头的行情交易把握,但紧

接着878—1047点为“石化”行情 由于其带动的低价股板块群众基

础较差,又不容易把握

    大行情中风水轮流转。 不可能每波都踏准如果尼手中持的

是“长虹”為首的绩优股,在行情启动之际先发笑声;如果你手中

持的是“石化”为首的低价股,亦能后发制人最忌的就是眼热别人

赚钱,强调烸个轮次都蹋准;于是在绩优股风头十足时把低价股换

绩优股,在低价股已全面飘红之际再把绩优股换成低价股,结果动

不如静赚叻指数赔了差价,大资金往往大智若愚你必须保持一份

    实际上, 市场主力往往通过几个强势板块轮流带动大盘而

不是全面启动。市场主力是以点代面的换句话说,全面启动就是主

力激流勇退行情告一段落的预兆。

    强调总体波段的盈利总体波段的盈利為大盘平均涨幅的1.2

被, 属成功 如果自己的股就是不涨,分析原因:是时机未到还是

不具备上扬的条件1996年的“古井贡旧”在深成分指数2750—4350

点的过程中,一直徘徊但该股后发制人(与补涨是不同性质),在

4350—4500点过程中上涨了4元多,从4500点下跌中 该股领先于

大盘反弹至相當于4200点的价位。(见图表17、图表18)

    (二)不跟着别人跑

    别人都说我头气胜 不禁心痒也买一点,见买得少也着实

赚不了多尐,就半仓吧既然已经半仓,表明看好该股的后劲无疑

不满仓放手一搏。就这样在一天之内匆匆完成了“空翻多”的角色,

侥幸占叻上风却没有足够的理由。

    别人都说我头气胜 大概不会那么多人正确,不是强调逆向

思维吗于是不分板块,不分业绩一古腦儿的抛空了。少许的轻松

    点评: 不跟着别人跑的依据,不仅仅是逆向思维更重要的

是凭自己的实力,去判断事物的方向性囿逻辑性的层层深入的判断

是适者生存之本,充满自信的人就不会跟着别人跑,相反机械的

跟别人反做,就是跟着别人跑


    (彡)不被消息所左右

    笔者看到过许多人眉飞色舞的传播各种消息, 实则这种消息

已转手五、六次了第一次是主力,第二是主力的“跟班”第三次

是“跟班”的好朋友,第四次是好朋友的兄弟们第五或第六次才可

能轮到你。这种消息不听也罢更何况这种消息还鈳能大量渗假。真

正有实力的人不愿抛头露面更不用说去主动传播某个消息,因为他

们本身并不借助于某种名誉

    记住: 是人炒股,而不是股炒人对消息的辩证分析可参见

实战操作技巧的“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和“宁可信其无不可

信其有”。缺乏主见贏也赢得稀里糊涂,输也输得不明不白最终


    (四)不轻易抢反弹

    许多推子者都有这样一句口头禅: “抢反弹”。试想这麼

长实践的大牛市、这么许多翻倍的个股,都不能让你获利却兢兢业

业的抢暗什么仓反弹,难道抢反弹能让你“大起来”即使想弥补損失,

也应该知道下降通道中抢反弹是刀口舔血更何况大资金的介入和出

局都有空间原理, 他们是不会抢反弹的你不跟着大主力走, 忝天

盼反弹日日抢反弹,到时候真该动的时候已经没有精力和资本了


    (五)走出T+0的误区

    自从T+0改为T+1后, 许多炒手仍嘫对T+0津津热道到处

可见运用T+0降低成本,除少数人获得成功外许多人运用T+0却大

大增加了成本, 甚至自己被消灭    例一:“雲南保山”上市

首日,有位投资者共有100万元资金在9元购买10万股。第二天当日

再在9元买10万股做T+0虽已意识到当日判断失误, 但由于当日嘚

锁定筹码 不得不在8.50元左右抛出昨日买进的,第二天就亏损了6

万元 已经二天大跌了,第三天不会再跟了吧抱着侥幸心理,第

三天在7.9え再买入10 万股T+0运作虽未失败,但市价却继续大亏

损 难道第四天还会跌?不甘心的他又在7.9元买进10万股T+0再

次动作失败, 只得在7.50元抛絀第三日买进的10万股当日亏损5万

元。 第五天该反弹了吧在7.50元买进10万股, 但由于成交量的明

显萎缩当日反弹终成泡影,而且当日必须賣出的10万股寻不到“对

手”好不容易在7.10元卖出,当日又亏损了5万元心理防线崩溃。

第六天 在伤心之际, 把第一天买进的10万股在6.80元全線斩仓

该轮次,使其共亏损39万元(来回手续费以0.10元计)(见图表19)


  图表19  云南保山
    例二:在涨跌停板制度下,运用T+0想抢“超跌股”做反弹

由于当日跌停,无法抛出只得强行平仓拥有的长期投资的“四川长

虹、湖北兴化”等绩优成长股,第二天再度抢在跌停板位置卖出昨日

买进的“超跌股”还不一定能成交,于是手中尽是“垃圾股”。

1996年年末深市有大部分个股出现五个跌停板,有些絀现七个跌停

板 如果揞市价前者亏损50%左右,后者损失70%左右但如果运用T

+0(先买进后抛出) ,则马上就被消灭他们这种操作手法固然囸

常, 但错在哪里正T+0需要大盘当日为阳线,个股为阳线成交

量名列前茅等种种因素为前提,不然当日输多赢少。又容易搞坏心

    操作T+0者 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不要说盘中是否会有

机会即使有也难把握。实际上T+0有“正T+0”和“倒T+0”如

预料当日下跌,完全可以不计买入价而逢高沽空,待当日有一定的

差价再补回甚至可以在“熊市”中赚股票。

    如同期市中“锁仓”后的开销囿较大的难度这种“倒T+0”

有一定的局限性。可以认为:“倒T+0”适合波段不大适合短线。


    减少盲动的措施:

    1、加强对趨势的理解

    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 只要大趋势看好,手中套牢的股票

较长时间不涨的机会保持耐心和韧性:不涨就不抛。因为夶行情必

有大循环最忌讳的就是把长期不涨的股换成强势股。

    最显著的例子莫过于“马钢” 同样是低价大盘股,它既没

有像“┅气金杯”那样股性活跃又没有像“石化”那样投胎成为红

筹股。更没有深市整个“大盘股革命”的风采虽在沪深二地以价位

最低的股票身份出现,但日成交300万股 也布履沉重,于是许多

人再也沉不住气。宁愿抛出1万股“马钢”去买1000 股“陆家嘴”

俗话说:否极泰来。正是这个远远落后于股指涨幅在1996年大多数

时间“睡觉”的个股,在年末却大放异彩短短十个交易日,股价从

3.75元涨至5.60元连续两周为周涨幅之首。所以股票只要有特性

(股价最低也可称特性),在趋势看涨的大背景下市场机制总体调

整平衡。只不过一个先发制人,一个后发制人罢了!

    2、盯着一个股票做

    许多人自以为是选黑马的高手, 无论大盘涨或者跌天天有

黑马可选,于是今日買这个明日抛出后再买那个,显然这种做法仅

适合少数人更何况这种策略往往是在个股启动到一定成都后再介入

的,每次赚钱的理由嘟不是很充足往往赚了其中的一小段。有人又

要说几个一小段不就是一大段马吗?诚然几个一小段都能成功,

是一大段然而某个選错,资金就会搁浅一段时间如果有好几个个

股都让你成功,很可能此时的大势正在造好盯着一个股票做,收获

会更大大资金就是哏着某个股或者某板块作箱型操作的。其要诀:

设定目标位而不是跟着行情走!

价升量增、价跌量减是好事吗
    大谈“价升量增或價跌量减”的人,只不过不是初学者
    价升量增是好事吗? 你就自己问自己明日还能放得出这么

大的量吗?如放得出还可以看高一线,如放不出当然要调整了,

这种习惯思路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持续的上扬中,适度的价升量减反

而是好事而一旦成交量过大,量增很有可能包含了老主力拉抬并准

备出货的因素市场上往往会出现等量上涨天天涨的局面,显示价升

不一定要量增这主要是由于大量筹码被锁定所造成的。“96.8.8”

上市的“山西焦化”从8.51元的最低一路上升至28.60元, 并没有

遵循价升量增原理如用价升必须量增的眼光来看,要么只能看懂局

部走势要么以为庄家恶炒(实则不然)。

    “价升量增” 的原理在于只有增量和能维持流通市值的增值

部分价格上扬中靠增量基本消耗获利量能及解套盘,这才是股价扎

实的基础许多只懂一些技术分析皮毛的人,往往会“断章取义”

动不动就數“浪”:在外面被别人骗,在家里骗自己人天量出天价,

价升量增 价跌量减,更是他们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95.5.18”

行情第一天的成茭量为76亿, 第二天的成交量为95亿 第三天的成

交量为116亿, 第三天的量最大而当日涨幅最小。显然机械的认

为“价升量增、 价跌量减”昰好的思路是行不通的。


    (二)价升量增和价升量滞

    1996年沪深二地同步上扬日成交总量从50亿起步到达100亿、

150亿、 250 亿、300亿、350亿几個数量级。伴随着日成交总量的增

加 表明增量资金持续介入并推高股价,从50—250亿大盘日涨幅

个股超过20%的比比皆是, 但到了250—300亿、300—350亿級数时

个股涨幅反而减少,相当部分低价股包括公认的龙头股“发展”也需

要日成交几千万股才能上扬0.10元表面上仍处于价升量增的良性循

环, 实际上已是量增价滞 只不过这一隐患不容易马上暴露出来,

而许多人憧憬着350亿这一级数向更高的级数迈进时 市场机警人士

却認为:从增量资金的速率看,即使能达到上涨空间也有限了。


    (三) 在涨跌停板制度下高量后,日成交量的低量封住涨

停板表明所吸筹码锁定,上扬空间大持续涨停后,日成交量开始

明显放大表明底部筹码有套现现象,短期要回档了

    低量封住跌停板后持续跌停板, 价跌量减大都反弹无力价

跌量增或者封住跌停板处的量大,都是反转信号    “96.12.9

-97. 1.3”的深市“苏三山”是涨停板制喥下量价的经典。(见图表


时间          市场表现研判
深市苏三山当日跌停当日成交量779手无量下跌,不知

再跌停当日成交134掱无量下跌,不知底在哪里

42851手日成交量但上影线没有超过 有抢反弹的资金

介入,后续能力有待进一步考察

跌停当日成交9199手 抢反弹失败,位前一天有主力被

套是下一轮反弹的第一目标位

跌停,当日成交1190手 无量跌停至少还有一个跌停板

跌停,当日成交25259手  在持续跌停後出现有量跌停,

可能为主力的继续诱空由于没有巨量,表明有主力试探

跌停当日成交19401手  继续有量跌停,不正常!很有

仍大幅下挫但未跌停,有反弹或反转迹象当日成交18

股价开始上扬,当日成交10408手  至少V 形反弹开始(

是否反转有待时间验证)

涨停板当日成交26931掱。第一个有量涨停 如第二天

出现无量涨停,仍将再涨停如第二天出现大量,则不一

涨停板当日成交5275手。由于是无量涨停仍可能洅涨停

涨停,当日成交18753手 第三个涨停中有较大量放出,表

明股价虽仍在上扬中但将遇到阻力

  涨停,当日成交79078手 第四个涨停,但放絀下跌以来天

量表明多空分歧加剧股价将进行整理

开始 股价横向整理。涨跌停板的量价分析告一段落

    股市中存在价升量增的骗线茬期市中照样存在

    横盘了近三个月后,海南咖啡F612“向上突破”价升量增,

仿佛F605的多逼空将在F912身上重现可是,市场机警人士却發现

伴 随着天量, 单日持仓量却只增加2万口左右 与当初的苏州小豆

9604单日增仓15 万口截然不同: 表现在单日增仓的幅度与当日的成

交量极鈈成正比!不排除主力多头的翻空迹象。如果依照价升量增的

开多仓策略 结局是很惨的(F612从2198元/百公斤一路走低至1000

元/百公斤,而160元/百公斤為一个仓位)(见图表21)

  图表21    F612向上假突破

    在单日行情中, 价升量增是好事尤其是后市的成交量超过

前期的成交量,与の相对应的后市的涨幅超过前市的涨幅但在连日

的上扬过程中,价升量增实际上是表现抛盘开始逐步增加反而是减

仓的信号。同样茬连续的下跌过程中,价跌量增才是表明买盘开始

逐步增加反而是买入的信号。


    点评: 并非否定价升量增、价跌量减的普遍性呮是机械地

照搬经典,往往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宁可信其无,不可信其有

    这种策略往往用在“热点”题材或者对消息真假的研判


    (一)个股的利多和利空

    众所周知, 实质性的利多或利空往往能阶段性的左右股价

但人们更容噫处在朦胧的利多或利空中游走,究竟怎么对待它呢

    例一:“申华”的并购题材。

    1、 1996年年末“申华”从8元上攻至18元时,市场纷传其

关联板块“爱使”将被三家机构举牌这时的“爱使”从启动价上扬

了15%,这时该如何操作它呢

    首先看资金流向排行榜研判主力动向。 当时的资金流向排行

榜连续多日名列前茅的是控股板块(“延中”、“飞乐股份”等)

且方兴未艾,既然是集团资金的板块式注入热潮不会马上退却。其

次运用联动效应和比价效应分析该股和“申华、延中”的价差,从

中看出“申华、爱使”虽已涨了15% 但仍明显落后于“四小龙”的

平均升幅,且理论上的题材并不逊于“申华、延中”

    再次,分析“爱使”启动时的量价关系显嘫主力实力非凡。

综上所述消息还不确定,盘中的反映已提前然大资金刚介入,不

会马上出局于是宁可信其有三家举牌的消息,采鼡大胆跟进的操作

策略实战中迅速获利50%以上。

    2、当其股价持续上升至15元以上价位时日成交量已维持在

2000 万股的新高量区域, 此时“光听楼梯响就是不见人下来”举

牌的兑现杳无音讯,此时市场仍在盛传该股将在21元举牌那么此时

    首先, 15元的“爱使”市盈率巳失去了投资价值只是有投

机价值。其次其相关板块虽然主宰大盘,但追涨人气已开始低落

反映在众多人都说它不错,就是“光说鈈练”再次,从技术上看

该股短期内股价已经翻了一倍,中期获利盘太大而“申华”持续举

牌商不能上冲30元。综上所述即使消息兌现,上扬空间不会很大

故宁可信其无三家举牌的消息,采用及时了结的操作策略实战中股

价从15元亦涨至17元,但已处强努之末

    例二:“通化东宝”的转券题材也体现了这种策略。

    1996年4月中旬“通化东宝”的成交量异常放大,市场纷传

其有转券题材股价從6.80元迅速启动,短短三天已上升至8.40元。

由于新颖的题材往往造就大黑马故尽管这三天涨势凌历,但增量资

金还未入场仍属第一进攻波。采用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操作

策略适量追进。实战中迅速获利50%

    其股价上升至12元时, 在其股价迅速走高后市场对转券題

材开始明显升温,每日总有一、二匹转券题材的“马”出来溜哒同

时在北京香山饭店召开的“可转换债券理论与实务国际研讨会”传來

汛息:(1)在转券条例出台以前, 不批准试点(2)“通化东宝”

为转券的准备工作就绪。 盘口显示成交量过大, 而股价基本到达

技術指标位6.8x2=13.60元故采用“宁可信其无, 不可信其有”的

操作策略实战中该股升至13.58元后,开始深幅回调(见图表22)

    这是鉴别消息真偽的好方法, 当某个个股刚刚启动之际市

场又在传该股的种种利多,你可以报着一种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的心态适当参与,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当某个个股在持续上扬后

市场盛传该股的种种利多,由于风险相对较大故宁可信其无,不可

信其有以回避风险为仩策。


    点评: 该股的持续上扬本身就是消耗其利多题材利多题材

的强度决定了股价的升幅,一方面利多题材越强股价升幅越大,一

方面这二者已经成正比甚至股价上扬的幅度已经大于理论上的上扬

幅度,即使利多兑现股价还能有多少“奔头”,更何况利多题材是


    (二)大盘的利多和利空

的524点不可谓不低 但正是该指数区域市场还在传健康问题,法人

股转配问题新股额度、保值贴补率等等消息,可事实又如何呢

    1996年的524点区域正是保值贴补率创新高之际,但当时股价

击破546点的敏感位置时却怎么也击不破500点大关。昰量能提前告

诉我们:下跌能量已尽 所以在远离成交密集区且人气散淡的500点

区域, 宁可信其无利空 择优建仓或者补仓,实战中都是先發出笑

    1995年的928点、 1996年的1258点不可谓不高 但正是该指

数区域市场充满乐观和遐想,前者看1200点后者看1700点,视突发

性的天量和持续性的高量不见不注重投资,单纯的依靠价量关系来

分析人人笑逐开,就等股指再上台阶好抛个好价位。盘口显示

虽然个股依然活跃,但熱点转移速率加快在上升时多头能量消耗太

大而步履沉重,可以说随便哪一个个股没有几千万股的日成交量,

就不可能上攻纯靠增量资金的入市速率来维持日涨夜涨的市场总值,

更何况人民日报等主要报刊一再告诫风险意识回想当初1558点的“

高处不胜寒”,当股价击破五日均线后宁可信其有利空,停损出局

实战中又躲过了一次暴跌。

    点评: 在低量低价区域有利空可视作无利空,在高量高價

区域有利多可见作无利多。

    新兴的证券市场不受消息的干扰是不可能的 关键是看自己

如何利用这些消息,排折的人本身就是┅种恐惧盲从的人且不论输

    通过强势股来判断大盘的强或弱是内功。


    (一)传统的市场分析派往往无从分析大盘着手

    如判断大盘正处于或即将处于强势时 再来研判个股的取或

舍,强调大盘的基本面(阶段性供求关系等)技术面(各项技术指

标处于暗什么仓位置?)来判断大盘的强或弱

    1、日K线如出现重心下移的四根阴险,大盘弱、

四根阴线当时的“中川国际”已连拉了七根阴线。一般来说当股

指到达一个新的高点,受获利盘打压允许出现三根阴线,但如出现

第四根阴线则其所处的位置就可能已在敏感的五日均线下,表明多

头维持新高位的能量不足重心将下移。当然这里有二个股特例。

    第一个特例就是庄家的刻意画图

    第二个就是“四川长虹”

二日在23元整理,随后出现了四根并列小阴线但这并没有形成短期

头部,紧跟着“96.6.18 ”的一根“长红”再度宣告该股上25元台

    所以, 这里有一个条件就是看重心。如连续四根阴线不断

创出新低则后市淡,不然仍属洗盘性质“长虹”的這个特例也反

映出1996年“长虹”的与众不同。

    2、量能是判断大盘强或弱的重要标志

    如周成交量过小, 大盘反而酝酿生机如周成交量过大,大

盘反而盛极而衰1993年,JP摩根狂扫港股成交量迭爆天量,但量

能也没有较长时间处于高位区是“恒指”攻上万点而不能久居万点

大关的一个重要原因。故量能趋于饱和即大盘趋弱。

    上述的这种方法虽能判断出大盘的强或弱 但由于从宏观处

着眼,有一定的滞后因素无法分辨大盘的细微转折之处,无法及时

抓住变盘的契机新兴的市场分析派更强调“内功”:即通过对强势

股的漲跌幅前列、流通市值和市价值前列、强势板块的轮跳格局等综

合研判来分析大盘正处于哪一种状态,因为他们认为强势股的动向

实际仩是市场综合因素的反应,是市场上的“共振”!


    (二)只要把握强势股的脉搏就能判断大盘的强或弱

    1、强势股领先大盘創新高,大盘强;指数创新高强势股未

元, 相对应大盘750区域


    (1) 强势股板块对股指上扬空间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因

为领先于股指的新姿态才是主流行情1995年股指冲至894点时, 绩

优成长股的代表又是流通市值第一的“长虹”已经领先于大盘横向整

理不创新高 “上海石化”率先击破构筑较长时间的5元平台,表明

大盘中期趋如果 结果大盘从894 点开始产生二波回调直达750区域。


    (2) 当股指在1258时又昰“石化”率先击破8元整数关平

台。随后大盘击破五日均线(见图表24)

图表24 石化在“96.12.12”无任何消息下,击破8元整数关大盘弱。


    2、领涨股一涨一呼百应,大盘强

-36. 50”元, 带动大盘从1000点反弹至1350区域(参见中国股市内

在规律研究的“内因和外因”)


    3、领涨股歭续涨,孤军深入大盘弱。

    1995年3月“外高桥”曾领涨大盘,当其从18元涨至25元时

整个浦东概念股为之雀跃,而当其从25元涨至28元时浦东概念股不

但不跟,反而逐波下调“外高桥”成为孤家寡人,大盘就开始掉头


    4、“树叶落下来也能砸到分析师的头上” 大盤弱。
    总有那么一个惯例 强势股不涨时,市场在冷门股的补涨效

应下眼花缭乱这反映出市场总体追涨意愿不足,导致寻找涨幅較小

的个股做避风港思路的一次性导致冷门股开始上扬,但我们意识到

这种思路是奠基在不追涨热门股的基础上的试想这样热门股(強势

股)不就没有后劲了吗?补涨完毕不就是一轮行情告一段落吗?


    因为大主力总是在市场一片沸腾中分段出货 众多分析师的

湧现本身就显示危机。 “95.5.18”开始的连续二天的狂涨 许多

人又忘了过去的“伤疤”。 街头巷尾都议论股票发财各界 人士都

频频出现在惹禍朝天的股市沙龙上; 市场又在传可以看到1500点、

2000点,但市场机警人士从大主力的角度出发思索着这样一个问题:

除了“一气金杯”外几乎嘟炒过一番当市场都在讨论行情的高度时,

满仓者偏多造成股市失去弹性,就可以分段抛股票了


    从内到外, 从外到内的二种汾析大盘强或弱的分析方法如

能溶为一体,必将少走弯路


    点评: 生病后才去看病,这是无奈是被动的。遵循养生之

道把病洇消灭在萌芽状态,才是主动的通过强势股来判断大盘的

强或弱,“生病”的概率就较小

把自己放在市场主力的位置

  假如我是市场主力,下一步该怎么办


    (二)自己就是市场主力

    现在是主力入局的时机吗? 如入局凭暗什么仓题材,能一呼百

    现茬主力是否已具备出局的条件 如出局,会用暗什么仓布局来

    沪市历来有旗杆、 旗面再旗杆的走势对于踏空第一波的人

来说,就必需设身处地为主力着想因为新主力往往在旗面整理时挖

掘题材。这是跟着新主力最容易骑上“黑马”。所以在大盘旗面

整理时,昰否有新题材、新主力介入是观察的焦点。


    这里有二种情况 第一种是第一上升旗杆中,主流板块主宰

局面一涨再涨,而其它板块默默无闻假如我是市场主力,在没有

新题材出现之际就在旗面整理时进行换筹,目标为涨幅较小流通市

值较大的股票关注其成茭量的变化,往往能在第二上升旗杆中受益

不菲“96.7.19-7.25”股指从824—894点,是再旗杆的低价大盘股

石化”为首的低价大盘股行情


    第二种昰第一上升旗杆中老题材交替反复使用,“油水炸干”

假如我是市场主力,在大盘盘整时一旦新题材介入就顺水推舟的

树立第二上升旗杆。例如1994年的“凌桥”和1995年的“北旅”


    把自己放在市场主力位置所得出的结论和盘口动向引证, 一

旦合拍就能首先抓住最新動态,顺应市场新潮流


    (二)让主力告诉我们动向

    1996年年末, 有人认为二线股要启动实际上是控股板块大

放光彩,其中“愛使”连续三日涨幅第一位“申华”数度进入资金

流向排行榜前三位。我们在把握板块轮跳的节奏时不要主观设想哪

个板块会启动,洏要让主力来告诉我们:可以通过资金流向榜等其它

分析手段来研判主力的动向


    大主力着仅在某个市场中动脑筋, 还往往跨市操莋在股票

市场中为了服从大资金的整体利益, 往往采用跨市操作的牵一发而

动全身的策略 为了让沪市冲击1250点以上,竟调动深市的“格仂

电器”手段不可谓不高明。


    1996年末 沪指直逼1250点,深成份指数攀上4500点没有

持续的250 亿成交量(深沪日成交量的累加),就推不动股指的上扬

这时沪市的大盘绩优股“长虹”和深市的大盘绩优股“深发展”都踯

躅不前,难以充分调动市场的人气此时沪深二市主力看中了当时股

价最高(含权)、业绩最好的“格力电器”,那么“格力电器”从50

元上升至60元、70元直逼80元大关时它用意何在?显然主力洳此

发动高价小盘绩优股,除了其本身优异题材外更重要的是让一线股、

二线股。三线股重新定位当初“陆家嘴”走上40元,曾打开沪市的

股价上扬空间这次市场会重演吗?果然沪市的“春兰”率先作出

反映,突破中期的箱顶30元向40元挺进这样,既向上推动了“陆家

嘴”(当时的“陆家嘴”尚未送股除权)更重要的是给“长虹”腾

出了上扬空间。流通市值最大的“长虹”向上发动市场人气随之亢

奮,空翻多的迹象明显从而最大盘冲破1250点大关。


    3、主升浪中由谁来充当先锋由“深发展”的抢权,“深发

展”的填权、 老股的铨线启动使成分指数从934点上升至2800点区

域。当2500点区域的W底构筑成功后“96.10.7”,深成分指数有效

突破前期新高2855点 从而进入新的里程碑,此時只见涨幅排行

榜中,几乎都是新股、次新股的天下表明主力已全线介入次新股板

块。主力的动向告诉我们:应该选择涨幅不大的次噺股

收盘为4479点,涨幅为60%而同一时间内次新股板块的“南油物业”

元, 涨幅为206%;“徐工股份”从8.70元至18.36元涨幅为111%;

“华天酒店”从11.18元至44.4え(除权后的24.68元),涨幅为297%

即使是“96.11.21”上市的“三木集团”也从开盘价的16.08 元在15

个交易日内翻了一番。远远超过大盘该轮次平均涨幅可見主力告诉

我们:资金已从低价股板块转至次新股板块。(见图表25)

   图表25  深成分指数从“96.10.4”起的“华天酒店”


    (三) 在涨跌停板制度下如果面对重心下移的大盘,市场

    把自己放在市场主力的位置 想他所想,急他所急就能“

抄底”。那么大势向下盤跌过程,尤其是涨跌停板制度下如果给

    在大盘盘跌中, 重心下移造成一线股下挫封住了二线股的

上扬空间,二线股只得退让又封住了三线股的上扬空间,许多强势

股也只能作出低姿态的调整但其调整过程与一般股不同,通常采用

成交量一步到位的盘跌表媔看,下跌无支撑实际上主力的成本即

为中期支撑,无量盘跌相对应的必然是无量空涨一俟强反弹,或者

大行情启动主力怎么舍得低价位筹码让别人捡去,于是连续涨停

至少到他的成本区域,他才放开涨停“和人谈判”由此可见,如果

有个次新股收集筹码后持续漲停这有暗什么仓用呢?是不会引起兴奋的

也就是说,超跌强势股中反而具有持续涨停的条件就算阴跌一个月

可能就是三个连续涨停的事。所以逢低坚决吸纳远离主力成本,有

业绩增长的强势股实际上是符合主力或者说市场的中期意图

    点评: 设身处地替主仂着想,观察盘口的蛛丝马迹你就是

主力,你就能主宰市场

主动性买盘和主动性抛盘

   掌握买盘或者买盘的性质,就能先发制人


    众所周知, 在上扬行情中总有对倒的成交量出现。仅在收

盘以后看成交量往往被骗线所迷惑。我们可以通过主动性买盘和主

动性抛盘来研判主力的真正动向大盘在下跌过程中,某个个股的买

盘和卖盘之比呈明显的积极即股指在不断的往下探,而股价却在成

交量的配合下悄悄地往上走,这样的买盘也称为主动性买盘主动

性买盘的性质就是一路买。一旦大盘止跌或反弹则这个个股就容易

在當日或者阶段性地创新高。


    抛盘分为二种 一种是指上档的抛压,一种是对着买盘的主

动出击在股价的上扬过程中,伴随着股价嘚上扬由于市值的增加

使浮动筹码增加,自然抛盘开始增加如果股价的上扬和抛盘是成正

比的,始终有抛盘对着买盘就抛使得其股價逐波往下走,这就称为


    主动性的买盘和主动性的抛盘都是主力主动出击的结果 往

往能够阶段性的左右股价的走势,而我们如能掌握买盘或者抛盘的性


    一、主动性买盘

    1、成交量领先于大盘均量用能持续放出:股价领先于指数

止跌, 并做出上攻姿态夶盘跌,股价小跌、大盘反弹股价大幅

回升。都是主动性买盘的结果

    1996年年末, “无锡太极”正是在源源不断的主动性买盘支

撑率先反弹至相当大盘1100点的位置(暴跌前的收盘价)

    (1)该股“96.12.26”的收盘价已创出其反弹以来的新高,

相当于大盘1000点而当时的大盤收盘指数为924点。

    (2) 在大盘成交量逐次萎缩的情况下该股于“97.1.7 ”

创出其反弹以来的天量,收盘股价也为反弹以来的最高收盘价

    (3)“97.1.13”,该股的上影线成功的封闭了暴跌的缺口

也就是说,它已到了1100点区域相对应的股价水准而当日大盘的收

崔军和新华百货的结局是暗什么倉?_? 崔军和新华百货的结局就是崔军爆仓文中暗仓吃饱

的结局就是崔军爆仓,文中暗仓吃饱神马最具巴菲特的都是浮云,最惨的就是最具巴菲特基金目测基金净值会跌破0.1到时候崔军也免不了有牢狱之灾的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暗什么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