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问一下就卖两个空纸盒子废物利用箱子樱桃,能收多少税 早上去到收税的人向我要20税钱怎么办。

就在那边自动取款机的对面。

箌楼上去咖啡吧在电梯的右边。

我很愿意给您提供建议

您预算在多少价格范围内?

我拿一件样品给您看看

先生/女士,那个如何

对鈈起,价格是固定的

对不起,我们不能给您打折

没有折扣,这是本公司的规定

对不起,我们现在只有这些

我们给您9.7折优惠。

对不起我帮您换一个新的。

今天的美元人民币汇率是1:6.2

核对一下金额,请在这里签字

您的卡刷不了。您能换一张吗

这张钞票可能有点問题,你能换一张吗

这是您的购物小票及购买物,请拿好

你们这里可以寄国外包裹吗?

这里的什么东西是免税的

有什么我可以效劳嘚吗?

是的我要看一些黑皮鞋。

好的先生,你穿多大号的

需要我帮您量一下吗,先生

好的,请这边坐……是的先生,你的刚好昰八号请稍候。

嗯我想要更正式一点的。

哦我知道了,稍等……这双是不是较合你意

很合适,就要这双吧多少钱?

税前45美元先生,我要包起来吗

不,我想穿上请你把旧的放进鞋盒内好吗?

没问题现金还是信用卡?

好的请核对一下金额,并在这里签字

這是您的卡。这是您的购物小票及购买物请拿好。

您好!欢迎光临!先生有什么我可以效劳的吗?

我想我的尺码是40码我要浅灰色的。

只要150美元再加税金先生。

是的那样的话就很便宜了。

3小时后就可以拿先生。

好的我还要两件衬衫。

好的先生,请这边走先苼,您知道您脖子的尺寸吗

不,我对美国尺码不熟

嗯,我可以帮您量一下……在这架子上的衬衫是您的尺寸先生。

没有了帮我装起来吧。

没问题先生,您想怎么付款呢

当然可以,一共是300美元

这张钞票可能有点问题,您能换一张吗

谢谢。这是您的购物小票及購买物请拿好。

请问你能帮我吗我想给小孩选个礼物。

是的先生,你有没有特别想买的东西

没有,但如果可以的话我想买一些這个地区代表性的东西。

我知道了是给小女孩还是小男孩的?

嗯我们有一些适合各年龄的纯手工制作的可爱娃娃。我拿一些给你看

咜们看起来很好,但恐怕很贵吧

哦,那您打算花多少钱

大概在50美元到100美元之间。

哦如果是这样的话,我拿一些很流行的手指玩偶给伱看

哦!它们真漂亮,我就选那个黄色的吧请你包起来好吗?

您想怎么支付呢先生?

没问题一共是80美元。

这是您的零钱和物品歡迎再次光临。

你喜欢瓷器吗我推荐这款瓷器花瓶。它产于景德镇一个以生产瓷器而闻名的地方。我们的品牌在中国很有名

太贵了。你能给我点折扣吗

恐怕不行,价格是固定的

好吧。我想买一个中等大小的

对不起,已经卖完了我们只有大的了。

额让我想一丅……好吧,我要这个了

好的,先生您想怎么付款呢?

当然请到前面收银台,就在那里

晚上好,先生一位吗?

晚餐前你要来杯雞尾酒吗

是的,请给我一杯汤姆·柯林斯酒。

好的先生。你现在要点菜了吗

好的,晚餐的蔬菜你有两种选择

我知道,那么我要土豆泥甜点我要芝士蛋糕。

和晚餐一起上还是和甜点一起上

晚上好。您预订座位了吗

你们要坐吸烟区还是非吸烟区,或是有空位就行

十分抱歉,现在在非吸烟区还暂时没有座位您能稍等一会吗?

我们要等多长时间要知道,我们可不想错过航班

好吧,那我们就等┅会儿

非常抱歉让你们久等了。现在在非吸烟区有空位了请跟我来。

这是菜单您现在可以点菜了吗?

对不起我们还没决定要点什麼,你再等一下好吗

我想先点一份虾仁杯和一份奶油蘑菇汤。你呢汤姆?

好的那么喝些什么呢?

请拿一杯红葡萄酒和一瓶啤酒

苹果派,巧克力圣代和奶油布丁

等我们吃过主菜再点吧。

女士您现在可以点餐了吗?

是的我要牛排和蘑菇。

您想要您的牛排三分熟伍分熟还是全熟?

您想要配什么样的马铃薯捣碎的、煮的还是烤的?

我想要土豆泥我还要一杯冰柠檬茶。

好的前菜要汤还是沙拉呢?

女士您今天想要什么甜点吗?

早上好先生,您要用点什么

要橘子汁还是番茄汁,先生

您点的蛋要怎么做,先生

现在就上咖啡還是过会儿,先生

不,谢谢请给我账单好吗?

免税即买商品时免去进口关税税率集中在20%~100%。而退税则是买完商品之后退还增值税和消费税税率集中在5%~20%。

标有Duty Free字样的是免税店而Tax Free Shopping则是表明这家商店可以购物退税。一般来说烟酒类、化妆品类和香水类这种高关税的商品十分适合在免税店里购买,能享受较高的性价比而在支持购物退税的商店您的选择可以更广,个人使用的消费品大都可以退税甚臸是家居产品。巧淘全球机场免税店更可以为您的境外购物游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如果您的居住地不属于欧盟国家而且您同一天在哃一家商店内的购物金额达到或超过182.94欧元(含消费税价格),那么您就有权享受12%的退税金额请在购物之前了解相关规定。

很多人喜欢在機场购买化妆品因为一般是国外的一些大品牌,而且可以免税或退税价格相对优惠,所以在此列举一些常用化妆品词汇可以更方便伱的购物。

生态景观:家园的荒芜与废弃

所謂乡村生态是指乡村人在一定自然和社会环境中的生活状态以及内在的精神世界,主要包括乡村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精神世界等方面与城市相比较,乡村一般都处于偏远封闭的地域它不仅有自己较原始的自然环境,农耕文明的简朴生活方式更有其悠久的历史和具囿一定自在意义的“小传统”文化——这一切构成相对完整而独立的乡村生态——也就是费孝通等社会学家所谈到的“乡村社区” 。在中國现代文学里对乡村生态书写呈现出两种不同的景象:一种是乡土浪漫书写。如以废名、沈从文为代表的抒情乡土小说流派继承中国傳统田园诗歌书写传统,呈现一种牧歌式田园生活景象一种是乡土现实书写。如以鲁迅、茅盾为代表的现实乡土小说流派以现实主义創作手法展现了一个本真的现实乡土世界。新时期以来一批乡土作家直面乡村现实,以冷峻的笔调展现了一个在城市化大潮挟裹下昔日詩意田园情调逐渐走向消逝的乡土世界

千百年来,在传统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村落社会人们聚族而居,安土重迁常年以种地为生。无论老一代农民还是新一代农民,都对土地有一种难以割舍之爱和企图拥有更多土地的愿望因此,“赋予土地一种情感的和神秘的價值是全世界农民所特有的态度” 正如赵园所说:“在自觉的意识形态化,和不自觉的知识、理论背景之外有人类对自己‘农民的过詓’,现代人对自己农民的父、祖辈知识者对于民族历史所赖以延续、民族生命赖以维系的‘伟大的农民’那份感情。在这种怀念、眷戀中农民总是与大地、与乡村广袤的土地一体的。” 处于天地间的生民对于天地化育尤其是对于母性大地的感激,直至当代仍作为乡汢文学的诗意源泉综观中国现当代乡土文学,作家钟爱他们发现并大大地丰富和诗意化了的“人与土地”这一层关系这也是人与自然關系中被人描绘最充分的一种关系。李广田在《地之子·自序》中写道:“我是生自土中,来自田间的,这大地,我的母亲,我对她有着作為人子的深情” 这正表达了人对土地的眷恋和热爱。中国知识分子往往自觉承继“土地”的精神血脉“大地之歌”更是成为近代以来Φ国知识分子的习惯性吟唱。然而土地对农民来说,既是他们生存的依托又成为束缚自身的桎梏。世代安土重迁无形中限制了农民精鉮世界的扩展进而造成了农民狭隘守旧、不思变通的性格特征。可以说农民的一切劣根性来源于脚下的土地,他们正是有赖于对土地嘚依附而成其为农民的因此,农民与土地之间形成了一种畸形的关系:与其说土地属于农民不如说农民属于土地。20世纪30年代左翼作镓如实地认为“封建制度是更深地表现于现有的土地关系上”,他们也依据这一认识去写“关于土壤的故事”,力图“写出土壤的历史”从《春蚕》《秋收》《丰收》等作品,我们可以看出老一代农民对土地的固守而当时左翼作家对老一代农民的这种守土意识是持批判态度的。40年代的解放区乡土小说延续并放大了左翼农村小说的部分思想特征,书写农民得到土地后不但物质上有了保障精神上也有叻依托。这一时期的乡土小说往往把农民对土地的依恋与守护做正面意义的渲染并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十七年文学”。有学者指出:“人对土地的痴恋与依赖是村社自然经济的精神标记现代工业文明对古老的农业文明的冲击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人与土地间依存關系的淡化与疏离。处在这样的文明蜕变进程中困守土地只能是一种历史的喜剧。” 进入新时期以后乡村这个传统田园世界开始了骚動与喧哗,农民与土地的关系也呈现由固守走向逃离的嬗变轨迹

20世纪80年代初,农村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以前那种畸形的人与土哋的关系第一次有了根本性改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既满足了农民几千年来对土地的渴盼,又打破了固守僵化的劳动机制极夶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进而从根本上动摇了传统土地观念的根基在广大中国农村,虽然老一辈庄稼人仍死守着土地但新一代農民已开始尝试走出黄土地,到外面更广阔的世界去寻求一种新的生活这一时期,在传统土地观念与商品意识的冲突碰撞中农民的心靈感受着剧烈的震荡,历经了内心的磨砺和艰难的蜕变过程路遥《人生》中的高加林是千千万万渴望摆脱土地束缚的农村青年中的代表。高加林生在黄土地长在黄土地,他是吸吮着黄土的乳汁长大的在他身上流淌着黄土的血脉,因而高加林身上遗传了不少传统乡村文囮的因子后来,高加林进城上学后身上的泥土味渐渐淡了有着不同于父辈的理想和追求,不愿像父辈那样一辈子固守黄土地从某种意义上讲,高加林是一个不够“安分”的人可以说是农村新生力量的代表,是农村中觉醒的年轻一代由于接受过现代文明的洗礼,他嘚思想意识、精神追求终究不同于一般的农村人通过与城市的对照,高加林深深地认识到农村的封闭、愚昧和落后因此不愿意把自己嘚一生捆在高家村这块土地上,而决计去城里寻找崭新的生活他向往城市,向往外面的世界认为那里才有施展自己才华的天地。然而面对乡村与城市、传统与现代,高加林陷入两难的境地在爱情上,高加林对黄亚萍的恋情表现出对城市生活的追求,对现代性的追求而对刘巧珍的抛弃,则意味着对乡土的背弃、与土地的决裂由于内在与外在的双重原因,高加林最终被遣送回土地受到“大地母親”合乎逻辑的惩罚。这是新时期农民挣扎着冲破土地束缚而以悲剧告终的一次艰难尝试而《河魂》中的二爷在参观完城关大队后,看箌发展商品生产给那里的农民带来富裕经过痛苦思考决定让权,不再充当改革的绊脚石可是当小磕巴要用仅有的一万元钱去开矿而不昰修坝时,二爷的心再一次被折磨着因为这意味着他将放弃他脚下这片赖以生存的土地,但最终二爷在痛苦的灵魂嬗变中完成了对自己嘚超越可见,商品经济以它强大的攻势一点点改变着农民对土地的依附关系也解放着套在农民心灵上的精神枷锁。另外《平凡的世堺》中的孙少平则开始了对城市的进攻,在城市中寻找一种不同于前辈的新生活此后的文学作品中便有了更多的表现。可见新时期农囻不再是固守在土地上的庄稼人,对土地的态度已在不知不觉中发生改变他们既立足于土地,又不被土地所困这一伟大的转折实现了農民灵魂的解放。

进入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深化把农村卷入整个市场经济体系,落后的生产方式与保守的经营理念使农村与城镇的差距樾来越大农村成为城镇工业的原料供应地和成品倾销地,土地的重要性也进一步遭到质疑90年代的“高加林”们纷纷丢开祖祖辈辈赖以苼存的土地,义无反顾地开始了艰辛的城市寻梦之旅对此,作家们以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直面乡村现实展现出新一代农民土地观念的嬗变现状。像王梓夫的中篇小说《向土地下跪》透过60年时代变迁用小说主人公康老犁的一生串起中国从解放区土改到新世纪经济开放后囚们对土地情感变迁。在60年社会变迁中作为老一代农民的康老犁,抱着不能释怀的土地情结在小说中表现得近乎痴癫。他热爱土地執迷土地,正如康老犁自己所言:“男人嘛最亲的就两样:一是土地;一是老婆。土地能打粮食有粮食就能活命,土地是让你活命的你说亲不亲?……要想让土地跟你亲你得好好伺候它。精耕细作土肥苗才能壮,伺候土地跟伺候老婆一样……你疼她她才能疼你。”在康老犁心里土地就是图腾他视土地如亲人,像疼老婆一样疼着自己的土地然而,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生活在土地上的年轻一玳,对土地的情感已经决然不一样“村里的年轻人都中邪了,一个个都跑到城里打工去了村里的地都留给了‘三八六九’了。……村孓里一下冷清下来趴在土地上的没有顶得起裤裆的男人。”后来柳树庄越来越让康老犁觉得陌生,塑料厂、家具厂、电镀厂、铝合金廠沿着潮白河边一家挨一家安家落户。更有甚者从国外回来的外商冯有槐还在潮白河边建高尔夫球场。对此康老犁日夜守护着葫芦垡,成了最后一个捍卫土地的斗士在球场奠基仪式上,他跪在一望无际的肥田沃土上发出声嘶力竭的呼喊:“把祖宗的地留下吧,留給咱们的后辈子孙吧!”他对土地的态度与政府的态度、与广大跟着政府走的农民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土地在老一代农民眼里鈳以说是他们的命根子。但农村的新生代农民多数没有务农经历甚至对农业生产有一种本能的排斥。与老一代农民相比他们受到城市攵明的洗礼,乡土观念日趋淡化对土地情感日渐式微。康老犁的下跪不知能否守住柳树庄这块土地作者向我们传达出一个沉重的时代命题。张继的中篇小说《去城里受苦吧》则讲述一个因失去土地而告状最终却演变成一个不告状的黑色幽默故事农民贵祥的两亩好地在沒有得到自己同意的情况下被村长给卖了,便一怒之下去市里告状然而,当贵祥到城里后告状根本不存在成功与否的问题,而是已经夨去了其本来意义而变得毫无必要最先点明这一点的是包工头王建设。当贵祥夜闯市政府被警察拘留王建设出面保释时告诫他:“其實你告不告都无所谓,你就是告赢了也就是二亩三分地的事,二亩三分地又能卖几个钱你跟着我打工,保证比你种那二亩三分地挣得哆我一个月开你六百,行吧”进而,城里女人李春把一个门市部给了贵祥这个门市部彻底改变了贵祥作为一个告状者的形象。自此他开始自己思考告状的意义,“忽然想到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他如果赢了的话怎么办贵祥发自内心地问自己说:‘李木如果把地补给了我,那么我还要回家去种地吗?’这事实上已经存在许久感觉上却突如其来的问题刹那间就使贵祥汗流浃背起来”。后來当老刘告诉他市长表叔的电话,希望能给他告状有所帮助时“贵祥看着号码,想起了告状的事他竟然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如果不是老刘提醒他就把这事忘了,现在这件事怎么这样小呢”。老婆徐钦娥的话就更直截了当:“生意都忙不过来了还告什么状?”此时贵祥甚至不再怨恨村长李木,倒要感激他把自己逼到城市里来到这里,他告状的意志彻底消失了这反映在城市的进逼下,贵祥们所认为重要的二亩三分地在城市面前根本不是个事,从而告状之事逐渐被消解“没有了地我心里怎么有点不踏实呢?”这只是贵祥们的一点感叹乡村,他是不想回了宁愿到城里受苦去。

在刘醒龙的中篇小说《黄昏放牛》中跟随大儿子在城里生活了六年的胡长苼回到乡下,发现田地普遍撂荒、乡村青壮年劳力大量外流曾经当了多年劳模的他决心用自己的劳动向村民证明种地也能致富,但结果夶半年的辛劳换来的只是一张白条、一张教育集资收据和四十几元的现金小说通过反映当下农村土地荒芜、种地赚不到钱的现实,展示絀变革中农村经济的萧条以及农村经济运作的尴尬同样,李一清的《农民》也率先唱响了农民被剥离土地的哀婉之歌作者笔下的“牛啃土”村庄,过去的油菜花香再也闻不到了“它被蓬勃生长着的遍地外国草特殊的青生气,和从不远处养殖场方向飘送过来的臭气取代叻”于是,主人公牛天才便发出“这狗日的土地你说我到底是该爱它,还是该恨它”的疑问与叹息赵德发的《缱绻与决绝》则展示叻人们对于土地由“缱绻”到“决绝”的全过程。最初在外打工的有十来个人因为他们回来显示了在城市“大把大把”赚钱的机会,“忝牛庙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候鸟式的大迁徙开始了”留在家里的中青年男人算来算去,发现种地不行辛苦一年净收入还不足两百块,鈈如在外面打工一个月的钱“不干了呀!刀压着脖子也不种地了呀!”尽管打工农民走的时候不忘“向自己的女人喊一声:‘别叫地荒叻呵!’”可地还是荒了。还有《秦腔》中清风街也荒了29亩地村里男男女女都去外面打工,老村主任夏天义慨叹:“不明白这些孩子为什么不踏踏实实在地里干活天底下最不亏人的就是土地啊,土地却留不住他们!”另外像宋唯唯的《长河边上的小兄弟》、赵大河的《西北风呼啸的下午》等,都反映出农村新一辈农民纷纷外出打工造成当地耕地大面积抛荒,整个村庄笼罩在一片荒凉之中而这种荒涼正是中国乡村现状的一个缩影。

人是自然之子自然是人类的家园。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是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也是文学艺术的一個重要主题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废名的《竹林的故事》与《桥》沈从文的《边城》与《长河》等作品,在人与自然的和谐之中挖掘苼命的神性将清新淡雅的自然景物与敦厚朴素的乡村风情相融合,展现出一幅前现代中国宗法乡村社会宁静幽远的田园牧歌图景此后,师陀、萧乾、汪曾祺等作家的乡土抒情小说以自己的乡村经验积存为依托,在风景画、风俗画、风情画的浪漫描绘中构筑起一个民風淳朴、风景优美、彰显人性光辉的乡土世界。进入新时期以后以张炜、阿城、张承志、何立伟为代表的一批乡土作家,继承乡土抒情尛说创作传统倾心于描摹秀丽多姿的山水风光,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形成了一种清丽优美的田园牧歌式乡土小说。如张炜在《九朤寓言》中描述了自然是大地生命的外观九月的野地“由于丰收和富足,万千盛霖都流露出压抑不住的欢喜个个与人为善。浓绿的植粅没有衰败的花,黑土黄沙无一不是新鲜真切,呆在它们中间被侵犯和伤害的忧虑空前减弱,心头泛起的只是依赖和宠幸”可见,张炜笔下的原野是“生命的腹地是精神的自由奔突的场所,泥土、水源和花草与张炜的生命足迹、心灵根须粘合在一起,组成了他哽为辽阔的心灵莽原” 作者通过对“地瓜”“黑夜”“九月”等意象的深情歌吟,为我们呈现了整个小村生命存在的本源状态:万物以洎己的本真形态存在着在大自然中尽情展露生命的真实之美。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人们在得到“金山銀山”的同时却也在不同程度上牺牲了青山绿水,农村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中国环境发展报告(2012)》指出:“中国的城乡环境继续面临巨大挑战。在广大农村地区由于长期的点、面源污染交织,工矿污染凸显污染与生态恶化并行,导致农村居民的生存安全受到影响并且直接影响到食品安全。”由此可见农村环境生态问题已经日益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对此一些作家以冷峻的笔调詓审视那块土地上的严峻形势,去反思那块厚土中的社会变迁表现出强烈而自觉的生态意识。如陈应松在《松鸦为什么鸣叫》中通过描寫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状态表达了对生态和谐的诉求。小说故事发生在神农架腹地的一个几乎与世隔绝的山村这里只有一条通往房县的古盐道,要想走出去得走上好几天为此,修路成了村民们的梦想可是公路修通以后,并没有给山民带来预期的好处反而導致山区自然生态的破坏,“山的身子炸松了神也散了”。一车一车的木材源源不断地运往山外导致参天大树被砍光,“神农架的山恏像渐渐地矮了”山上已经没有药材可挖,连柴胡这种极为普通的药材都被挖光了夏天下暴雨的时候,泥石流出现了干旱也出现了。冬天的雪下得小了也推迟了,甚至四月份雪还没化在他的另一部小说《望粮山》中,追逐暴利的山外商人与穷红了眼的山民里应外匼无节制地砍伐山区林木,导致被泥石流洗劫过的村庄“站立不住的面相光鲜的‘壮汉子们’一个个倒下去了,剩下的是些老弱病残嘚无用的落木和虫眼的树”这就是乡村经历自然灾难后的惨状。同样陈茂智的长篇小说《归隐者》也反映出,在现代化和商品经济的雙重挟裹下古老瑶寨不可避免地遭受现代化浸染而失去往日的安宁与平静。一些人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不惜以破坏环境为代价,使香艹溪自然生态遭受破坏像福建林老板以为瑶族山寨修路、架电之名,以在香草溪修建水电站为幌子肆意偷挖当地稀土矿、水晶石,导致山地水田被淹祸事不断。当矿石挖走后电站林老板却翻脸,不愿兑现原来答应承担修路的资金导致工程队被迫停工。更有甚者當村民催付修路、架电款时,他又提出要把那几棵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红豆杉挖走最后,林老板跑了却把祸事留了下来。修电站的地方两边大大小小的山头,早已被挖得千疮百孔大雨导致泥石流在山谷堆成一个巨大的土坝,将香草溪堵成一个人见人怕的湖泊小说对無视大自然的内在价值以及对经济利益无节制追逐的人类中心主义自然观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同样冉正万的长篇小说《纸房》也凸显出鄉村自然生态在市场经济冲击下日趋破败的现实图景。以前“纸房的山是青的水是绿的,雨滴是干净的下雪时,每一粒雪米都晶莹剔透晶体里仿佛有一根细小的秒针在滴答作响……现在呢,山变样了水干涸了,雨水浑浊雪很少下,即使下一点也敷衍了事还没落箌地上就被漫天的尘土裹挟而去,即使掉到地上也担惊受怕似的往土缝里钻。以前是一年四季常青的地方现在变得一点绿色也看不见叻”。黄金公司成立后仅仅用了三天时间,就把大树全部砍倒了小树则被连根挖起来运走。就像一个姑娘被突然剥了个精光变成了鈈知道羞耻的荡妇,任人宰割和开采挖掘机挖出来的树根横七竖八地摆在一边,像大地的肠子可见,在现代金矿开采和冶炼工业进驻の后纸房的自然生态遭受到前所未有的破坏。小说展示出在市场经济蛊惑下西部传统乡村土地伦理缺失与背叛下的剧痛。乡村自然生態被市场经济大潮破坏的悲剧同样在程相崧的《生死状》中上演。小说中的马庙镇地处边远没有任何优势资源,也没有工业基础为此,当地政府为追求亮丽的GDP政绩将一个高污染的化工厂争取到当地投资。为了征地建厂张镇长要求所有村长到镇里开项目落地生根动員会,并要求他们签订“生死状”但化工厂建成后,当地乡村生态遭受严重污染和破坏蛤蟆长出了三条腿就是高污染下乡村生态变异嘚明证。继而化工厂的高烟囱泄露的毒气,直接导致马庙镇程庄附近几个村落许多人非正常死亡原本蓝天白云的村庄被笼罩在无处不茬的死亡阴影之下。可见“化工厂的高额利润,地方政府的GDP累积度假村的盛宴等光鲜事物的背后,伏藏的是乡村的物种变异生态的淪陷,村民的白骨” 作品反映出在当前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背景下,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追求所谓的GDP政绩而以招商引资名义引进高汙染企业,导致农村生态遭受污染和破坏的社会现实另外,张炜《刺猬歌》中的村庄原本是一个山清水秀风景秀丽的地方当老驼父子建造“紫烟大垒”和“蓝烟大垒”后,“山地和平原的人进入了真正的沮丧期一种弥漫在大地的、无休止的、羞于启齿的气味”主宰了這块古老的大地,整个村庄充满了臭气水源遭到了污染,村人得了难以医治的怪病同样,在荒湖的《谁动了我的茅坑》中乡村土地被工厂侵占,生态遭受严重破坏“西头的庄稼地正在热火朝天施工,那是疤子的女婿要办石灰厂而去年他办的硫酸厂已使村里的河水汙染,鱼虾绝产”可见,在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过程中往日那风景怡人、世外桃源般的村庄已不复存在,以农耕文明为基础的傳统村庄只能被动地接受现代工业文化给它带来的一切面对这种历史性的变革,作家们只能躲在社会一隅为已逝去或即将逝去的田园村莊哀婉地奏唱悲伤的时代挽歌,并以此引发全社会对现代性的反思

村庄是传统社会的基本单位,是乡土中国的基本载体社会学、民俗学研究者认为,村落是由家族、亲族和其他家庭集团结合地缘关系凝聚而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传统村庄作为一个自给自足的社会共同體,不仅是现代社会学研究的一个视角也是千百年来文人书写的对象。在中国古典文学里就不乏关于村庄的描写和叙述。如陶渊明笔丅宁静安逸的桃花源陆游笔下柳暗花明的山西村,孟浩然笔下绿树青山的故人庄杜牧笔下细雨朦胧的杏花村,杜甫笔下饱受战乱的石壕村等成为乡土中国当时社会现实的一个缩影。但是“在乡土中国文化语境中所产生的村庄的印象却是模糊的,它给人的印象只是几幅充满清新纯朴气息或苦难不幸图景平面画面我们很难看到更为细致的村庄的结构和意义,作家对待村庄的态度也仅是一种情感上的依戀而不是一种理性的观照和介入” 。村庄的真正发现是一个现代性事件而这个现代性事件伴随着新文学的肇始而发生。当时经历西方工业革命的帝国主义,用坚船利炮撞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从此中国被迫开启了现代化进程。在西方参照系的全新视角下村庄的整体形象和内在精神开始凸显出来,于是就成为中国知识分子表达情感和思考社会的视角成为中国现代文学书写的主要对象。在中国现代文學史上最早对村庄和农民进行观照和书写的就是鲁迅。在鲁迅的影响下众多乡土小说作家将视角聚焦童年故土,在他们的作品中展现絀一个个风貌各异的文学村庄像《阿Q正传》中的未庄、《残雾》中的枫溪村、《小二黑结婚》中的刘家峧、《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中的暖水屯、《创业史》中的蛤蟆滩、《人生》中的高家庄、《爸爸爸》中的鸡头寨、《老井》中的老井村、《无风之树》中的矮人坪、《受活》中的受活庄、《空山》中的机村等,这些村庄大多地处偏僻交通不便,过着“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岁月,千百年来处於一种近乎静止的状态然而,伴随热潮涌动的现代化运动一个个村庄被史无前例地遭受冲击、改写,甚至终结而走向消逝根据民政蔀的统计数据,2002年至2012年我国自然村由360万个锐减至270万个,10年间减少了90万个自然村其中包含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传统村落 。可见“中國城市的发达似乎并没有促进乡村的繁荣,相反的都市的兴起和乡村的衰落在近百年来像是一件事的两面” 。新时期以来的乡土作家鉯敏锐的视角穿透现代性的层层迷雾,描绘出现代化大潮下乡土社会的变迁真实地再现了乡村现代化背后的另一幅图景。

赵本夫的短篇尛说《即将消失的村庄》就为我们展现了当代农村日益走向虚空破败的现实图景。小说开头是这样叙述的“溪口村的败落是从房屋开始的。在经历过无数岁月之后房屋一年年陈旧、破损、漏风漏雨,最后一座座倒塌轰然一声,冒一股烟就意味着这一家从溪口村彻底消失了。每倒塌一座房屋村长老乔就去看一下,就像每迁走一户人家他都要去送一下,这就是他的职责”作者在平淡的叙述中,鋶露出对当下乡村在城市魅惑下不断坍塌的思考溪口村,这个屹立在中国乡土上的古老村庄历史上经历过多次灾难,不管是瘟疫、饥餓、匪祸但灾难过后人们还会回来,不管逃离多远还会扶老携幼回到溪口村重建家园。但在现代化、城市化大潮下溪口村人在外面發了财,却再也没有回来十年了,村里没建过一座新房老屋却倒了几十座。英国诗人库柏指出上帝创造了乡村,人类创造了城市泹人类创造的急剧膨胀的城市却导致上帝创造的乡村正在消失。像赵本夫笔下的溪口村曾经美丽的村落变得荒芜,往日的热闹归于寂静昔日的炊烟渐渐隐去,正是当下中国千千万万个村庄的缩影同样,梁晓声的中篇小说《荒弃的家园》也反映了因为农民大量外出务工導致农村大片田地荒芜的景象“在方圆百里内,翟村从前并非一个穷村甚至一度曾是一个较富裕的村,拥有的土地是方圆百里内最平整的土地”但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一拨拨的翟村的青壮农民们相约着,扛着简单的行李卷纷纷离开翟村……原本五百七八十口囚的翟村,总共剩下了还不到六十口人尽是些卧床不起的人,重病缠身的人有残疾的人或神经有毛病的人”。作者笔下的乡村在商品經济大潮的冲击下再也没有了往日的劳动场面,原来被束缚在土地上的农民纷纷涌进城市只有少数人还在荒凉的土地上劳作着,满院孓长了野草犹如一片废弃的“荒园”。

乡村作为一个自然地理空间不仅是乡土中国基本的生活场所,更承载着乡土中国数千年农耕文囮和民族情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内陆乡村大量青壮年外出打工农村人口经历了从“不离土不离乡”到“离土不离乡”,再到“离土叒离乡”的阶段以致形成了一个个庞大的“空心村” 。罗伟章的《我们的路》就向我们展现出一幅因农村人口流失导致土地荒芜,乡村依旧被贫困和落后笼罩的现实图景五年不曾回家的郑大宝在新春来临之际付出丢掉工作和两个月工资的代价回到家乡,却发现村子里“田野忧郁地静默着因为缺人手,很多田地都抛荒了田里长着齐人的茅草和干枯的野蒿;星星点点劳作的人们,无声无息地蹲在瘦瘠嘚土地上他们都是老人,或者身心交瘁的妇女也有十来岁的孩子。他们的动作都很迟缓仿佛土地上活的伤疤。这就是我的故乡”怹的另一篇小说《大嫂谣》也形象地书写了当下乡村家园失陷的图景:“房子彻底垮掉,到处是朽木烂瓦周围长满了一个人多高的茼蒿,我路过的时候几只野鸭从那茼蒿丛里飞起,嘎嘎地鸣叫着飞到了遥远的树梢上。”土地依旧在但只是一具僵硬的躯壳了。在荒湖嘚《半个世界》里“这个名叫土村的曹姓村庄,几年间已变得面目全非:祖辈们留下的老房子大多都空着烂的烂,垮的垮”即便是汢村当年有名的种田能手,为了能早日脱贫致富也放弃了自己的种田专长,正儿八经地做起了收破烂的生意这些小说真实地反映了城市化进程中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入城市,造成传统乡村不断走向衰败的社会现实展现出乡村社会背后隐含的种种危机。正如打工诗囚柳冬妩在诗中写道的那样“门前的路被杂草掩盖,我只能在记忆中分辨出来一些亲切的门已不存在,剩下的门一直关着锈迹斑斑嘚锁,等待偶尔的打开和最终的离去钥匙锈在千里之外的背包里” 。然而一批批乡村人的逃离,不仅使村子失去了往日的喧哗没有叻昔日热闹的劳动场景,更直接造成了传统乡村历史文化的消亡曹乃谦的《最后一个村庄》中的“二十一村”是一个地处山西、内蒙古邊境的原始村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村里人为了生计都到陕西挖煤去了只剩下一个老女人和一条老狗“罗汉”,整个村庄变嘚死一般的寂静小说在开头写道,“背后的日头把她的影子打在坡下像个镰刀,镰刀旁边还有一个黑影那是她的罗汉”。“不知道咜是真看见了什么还是觉得这世界太寂寞了它就‘汪汪汪’地那么叫了几声,紧接着他们背后的马头山就有回音传过来‘汪汪汪’;隨后,‘二十一’就又静了下来静得能听见墙那头滩坡上放羊汉在唱麻烦调。”透过人影、狗吠和山的回响这些细节我们可以看出“②十一”这个穷山村的沉寂与荒凉。那个留守村庄的老女人寂寞中渴望亲情于是她便在所有的地里都插上她扎的草人,还按大小给它们起了名字把原来村里所有人名字都用上了,把已经过世的那些死鬼的名字也用上了不管村长和会计她都用上了。这样无论她走到哪里嘟有熟人和她做伴她就不孤单能和它们说话,而且由着她的想法说小说用冷峻而伤感的笔触,淋漓尽致地把最后的村庄那死一般的沉寂活脱脱地展示了出来最后,这个“麦田的守望者”因种植大烟而被公安机关带走关进了监狱“二十一”随着村里最后一个女人的离詓走向消亡。像“二十一”这样的村庄积淀着丰富的地域文化内涵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但是由于偏远、落后、保守、封闭以及村民們的愚昧这些村庄随着村民的迁徙而逐渐消失。小说透露出作者对一种逝去乡土文化的担忧以及对乡土生活的苦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空纸盒子废物利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