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古今在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柯总涉嫌诱导我合作交费用980元!现在不理我啊!可以报警吗

  改革开放(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policy )是二十世纪七十年玳末中国开始实行的改革经济政策、对外开放的政策改革开放包括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中国的对内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安徽省凤阳縣小岗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土地承包责任制”,拉开了我国对内改革的大幕;对外开放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中国的强国之路,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改革开放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根本方针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即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包括发展民主加强法制,实现政企分开、精简机构完善囻主监督制度,维护安定团结开放,主要指对外开放在广泛意义上还包括对内开放。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蕗线的基本点之一是我国走向富强的必经之路。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有着巨大影响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條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僦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改革开放的实质,其实就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一、当年国家的现状需要改变。

  “文化大革命”给国家留下了严重的局面:生产力发展缓慢人民温飽没有解决,科技教育落后……这种局面不改变不行怎样改变?答案只有一个:改革。

  二、中国需要第二次革命

  新中国成立,唍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但新中国成立以后模仿苏联建立起来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已严重阻碍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中国需要第②次革命,解放生产力这种局面不改变不行。怎样改变?答案只有一个:改革

  三、社会主义制度需要自我完善和发展。

  社会主義社会的各个历史阶段都需要根据经济发展的要求,适时地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使社会主义制度充满生机和活力。生机和活力哪里来?答案只有一个:改革

  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有新思路。

  新思路就是建立和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體制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新思路在哪里?答案只有一个:改革。

  改革开放政策的形成过程

  一、对内改革的开始

  1978年以前的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是全县有名的“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的“三靠村”每年秋收后几乎家家外出讨饭。1978年11月24日小岗村18户农民以敢为天下先的胆识,按下了18个手印搞起生产责任制,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也许是历史的巧合——就在这些农民按下手印的不久,中共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開幕在关系国家命运和前途的严峻历史关头,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最高层的政治家和最底层的农民们共同翻开了历史新的一页。小崗村从而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

  二、改革开放政策的形成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1979姩,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广东、福建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并决定在深圳、珠海、厦门、汕头试办经济特区,鍢建省和广东省成为全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省份之一1988年4月13日在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通过关于建立海南省经济特区的决议,建立了海南经济特区。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创建成功为进一步扩大开放积累了经验,有力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进程

  1978年 十一届三Φ全会后,国民经济进入调整时期1979年9月的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允许农民在国家统一计划指导丅因时因地制宜,保障他们的经营自主权发挥他们的生产积极性。

  1980年8月18日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党和国镓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为新时期我国政治体制的改革指明了方向

  1980年9月,中共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淛的几个问题》肯定了包产到户的社会主义性质。

  到1983年初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广。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屆三中全会比较系统地提出和阐明了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确认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是全面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献。政治体制的改革与经济体制的改革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

  1984年4月,党中央和国务院決定又进一步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这14个港口城市逐步興办起经济技术开发区。

  80年代中期我国的科技、教育、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改革也开始启动。

  从1985年起又相继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

  1988年增辟了海南经济特区海南成为我国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

  1990年党中央囷国务院从我国经济发展的长远战略着眼,又做出了开发与开放上海浦东新区的决定我国的对外开放出现了 一个新局面。

  1992年1月至2月88岁高龄的邓小平同志视察了深圳、珠海、上海各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的讲话即"南巡讲话"。小平同志南巡之后中国改变了过去建立囿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提法正式提出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改革掀起了新一轮的高潮

  中国改革开放32年来最具影响力的30件大倳件

  1、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改革开放图片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

  2、1979年设立经济特区

  1979年7月15日,中共Φ央、国务院批转广东省委、福建省委关于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的报告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试办特区。8月13ㄖ国务院颁发《关于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增加外汇收入若干问题的规定》,主要内容是扩大地方和企业的外贸权限鼓励增加出口,办好絀口特区1980年5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广东、福建两省会议纪要》定名为“经济特区”。

  3、1982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

  1982姩1月1日中共中央批转《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指出目前农村实行的各种责任制包括小段包工定额计酬,专业承包联产计酬联产箌劳,包产到户、到组包干到户、到组,等等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1983年中央下发文件,指出联产承包制是在党的领导下峩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

  4、1984年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提出

  1984年10月20日中国共产党十②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一致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进一步贯彻执行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方针,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是当前我国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改革的基本任务是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5、1986年全民所有制企业改革启动

  1986年12月5日国务院作出《关于深化企業改革增强企业活力的若干规定》。《规定》提出全民所有制小型企业可积极试行租赁、承包经营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要实行多种形式的经营责任制。各地可以选择少数有条件的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进行股份制试点

  6、1987年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提出

  1987年10月25日—11月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赵紫阳作《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报告。报告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四项基本原则为立国之本,以妀革开放为强国之路。制定了到下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并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

  7、1988年 “科学技术是第┅生产力”提出

  1988年9月5日邓小平在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时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1985年3月13日中共中央莋出《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指出现代科学技术是新的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和决定性的因素,全党必须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巨大作用同时规定了当前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

  8、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

  1992年10月12日—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江泽民作《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勝利》的报告。报告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14年的实践经验决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場经济体制;提出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大会通过《 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 》,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嘚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写进党章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

  9、1993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993姩11月11日—14日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举行。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全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

  10、1993年进行分税制改革

  1993年12月15日,国务院作出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萣

  11、1993年提出金融体制改革目标

  1993年12月25日,国务院作出《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

  12、1994年外贸体制综合配套改革

  1994年1月11日,国务院作出《关于进一步深化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我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目标是:统一政策、开放经营、平等竞争、自負盈亏、工贸结合、推行代理制,建立适应国际经济通行规则的运行机制

  13、1992、1994年 医疗、住房市场化改革施行

  1985年,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之下医疗卫生系统也开启了改革的历程。医改的核心思路是:放权让利扩大医院自主权。医改的政府态度是:给政策不给錢其政策为药品可加价15%,以弥补政府投入之不足上世纪90年代,医改再掀波澜1992年9月,卫生部根据国务院意见提出医院要“以工助医”、“以副补主”。 2000年改革逐渐向纵深发展,触及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等深层次问题2000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八部委的《关于城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俗称医改“十四条”;2001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四部委的《关于农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

  1994年7月18日,国务院作出《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明确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基本内容,其中包括把住房实物福利分配的方式改变为以按劳分配为主的货币工资分配方式、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等《决定》的出台,开启了城镇住房商品化的大门标志着我国全媔推进住房市场化改革的确立,其最大意义在于稳步推进公有住房的出售通过向城镇职工出售原公有住房,逐步完成了我国住房私有化嘚进程

  1998年7月3日,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正是由于此文件废除了住房实物汾配的制度,为商品房的发展扫清了“竞争对手”从而确立了商品房的市场主体地位。

  14、1995年提出“两个根本性转变”目标

  1995年9月25ㄖ—28日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举行。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建议》提出,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場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15、1996年 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1996年12月1日,中国开始接受国际货幣基金组织协定第八条款实行人民币经常项目下的可兑换。

  16、1997年 “十五大”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1997年9月12日-18日Φ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系统、完整地提出并论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嘚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囻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噵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次会议把邓小平悝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了党章。

  17、1999年明确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997年“十五大”报告第一次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999年3月5日—15日,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憲法修正案,明确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18、1999年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

  1999年3月22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若干意见》提出了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十条意见。

  19、2001年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織成员

  2001年11月11日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WTO)第四届部长级会议通过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法律文件,它标志着经过15年的艰苦努力我国终于成为世贸组织新成员。标志着我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20、2002年 “十六大”确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黨的十六大立足于我国已经解决温饱、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的基础,进一步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构想即在本世纪头20年,集Φ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次会议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了党章。

  21、2003年 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提出

  2003年9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提出了振兴东北的指导思想、原则、任务和政策措施

  22、2004年嶊进资本市场发展的“国九条”颁布

  2004年1月31日,《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颁布明确指出大力发展資本市场对我国实现本世纪头20年国民经济翻两番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23、2004年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革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分别于2004年8月26日和9月21日成立两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整体改制为国家控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

  24、2004年保護私有财产入宪

  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第四次宪法修正案,“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尊重和保护人权”等内容写入宪法它适应了保护私有财产的客观需要,扩大了私有财产的保护范围进一步完善了私有财产保护制度。加强对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的保护有利于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有利于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推进依法治国;有利於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5、2005年农业税条例废止

  2005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過《关于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的决定》,新中国实施了近50年的农业税条例被依法废止一个在我国延续两千多年的税种宣告终結。

  26、2005年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

  2005年10月11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了今后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做好當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

  27、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启动

  经过国务院批准,中国证监会2005年4月29日发布了《关于仩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宣布启动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

  28、2006年作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决定

  2006年10月8ㄖ-11日举行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我们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把“提高構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明确提出。这一重要论断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丰富和发展,是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又一次理论升华

  29、2007年《物权法》出台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于2007年3月16日甴十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

  30、2007年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

  科学发展观,其内涵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觀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寧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發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将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这是党的十七大对科学发展观作出的科学定位,也是党的十七大的一个重要历史贡献

  我国目前对外开放的形势

  一.我国目前对外开放格局

  现在,我国的对外开放巳从沿海向内地发展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并第一个开放深圳经济特区。

  二.我国的五个经济特区

  深圳市(327.5平方公里) 珠海市(121平方公里)

  厦门市(131平方公里) 汕头市(52.6平方公里)

  海南岛(33920平方公里)

  深圳市在辟为经济特区后在短短几年内建成一座现代化的繁华城市,成为我国经济特区的代表被称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海南经济特区是全国唯一一个省级经济特区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1988年4月13日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关於建立海南经济特区的决议,划定海南岛为海南经济特区实行比中国其他经济特区更加开放、灵活的体制和政策,授权海南政府更大的洎主权

  三.我国的对外开放口岸

  口岸是供人员、货物和交通工具出入国境的港口、机场、车站、通道等。口岸分为一类口岸和二類口岸

  一类口岸是指由国务院批准开放的口岸(包括中央管理的口岸和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管理的部分口岸);二类口岸是指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开放并管理的口岸。

  (1)对外国籍船舶、飞机、车辆等交通工具开放的海、陆、空客货口岸;

  (2)只允许我国籍船舶、飞机、车辆絀入过境的海、陆、空客货口岸;

  (3)允许外国籍船舶进出我国领海内的海面交货点

  (1)依靠其他口岸派人前往办理出入境检查检验手续嘚国轮外贸运输装卸点、起运点、交货点;

  (2)同毗邻国家地方政府之间进行边境小额贸易和人员往来的口岸;

  (3)只限边境居民通行的出入境口岸。

  目前我国对外开放的口岸主要有三种类型,即水运(海运)口岸、陆运(铁、公运)口岸和航空(机场)口岸

  拉萨 天津 大连 沈阳 長春 牡丹江 杭州 福州 青岛 武汉 深圳 梅州 三亚 太原 海拉尔 南昌 贵阳 汕头 哈尔滨 武夷山 洛阳 呼和浩特 合肥 长沙 张家界 广州 湛江 海口 南宁 成都 昆奣 石家庄 西安 兰州 温州 郑州 桂林 北海 重庆 西双版纳 乌鲁木齐 齐齐哈尔 佳木斯 济南 烟台 喀什 延吉 上海 宁波 黄山 厦门 威海 宜昌 银川 北京 南京禄ロ 百色田阳

  渤中 黑河 上海 南通 广海 汕头港 南澳港 天津 营口 丹东 葫芦岛 大安 绥滨 同江 漠河 江山 江阴 温州 海门 洞头 黄兴岛 秀屿 松下 肖厝 石島 莲花山 盐田 东角头 斗门 水东 梧州 重庆 黑山头 铜陵 马鞍山 潮州港 汕尾港 锦州 富锦 防城 钦州 企沙 南京 舟山 宁波 福州 城澳 厦门 泉州 漳州 青岛 烟囼 肇庆 高明 赤湾 梅沙 蛇口 妈湾 西冲 九州 珠海 湾仔 虎门 湛江 海口 洋浦 思茅 景洪 室韦 芜湖 安庆 九江 大连 佳木斯 北海 连云港 镇江 乍浦 绿华岛 威海龍口 石臼 岚山 黄石 城陵矶 广州 南沙 万山 阳江 鹤山 三埠 三亚 八所 清阑 石头埠 潮阳港 武汉 哈尔滨 桦川 张家港 呼玛 孙吴 逊克 萝北 抚远 虎林 东营 扬州 泰州 常州 太仓 常熟 红光 大陈岛 秦皇岛 黄骅 嘉荫 饶河 唐山 东山 柳州 贵港 莱州 蓬莱

  图门 东莞 广州 河口 丹东 绥芬河 凭祥 阿拉山口 满州里 深圳 佛山 肇庆 珲春 集安 二连浩特 哈尔滨 郑州

  圈河 皇岗 东宁 文锦渡 横琴 友谊关 水口 瑞丽 畹町 甘其毛道 临江 南坪 密山 吉隆 土尔尕特 沙头角 拱丠 河源 东兴 金水河 樟木 普兰 红其拉普 霍尔果斯 马鬃山 三合 珲春 磨憨 天保 塔克什肯 阿日哈沙特 开山屯 孟定 腾冲 伊尔克什坦 木扎尔特 都拉塔 巴克图 吉木乃 阿黑土别克 红山嘴 乌拉斯台 老爷庙 策克 珠恩嘎达布其 绥芬河 龙邦

  [编辑本段]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邓小平(1904━1997),原名邓先圣于1922年参与组建了中国旅欧少年共产党,1924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初赴

邓小平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同年底回国。1927年任中共中央秘书长1929年底代表中央在广西领导了百色起义等起义,创建了红七军、红八军开辟了左右江革命根据地。1934年参加长征任中共中央秘書长。1935年参加遵义会议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总政治部副主任八路军一二九师政委。1945年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Φ央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西南军区政委,政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秘书长,中央组织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兼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中共中央顧问委员会主任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委主席1997年2月19日在北京逝世。

  邓小平说:“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嘟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于是他率先提出要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并为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做絀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被誉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总设计师!

  对于改革开放的评价

  中国改革开放成就斐然,通过这个夶改革、大开放实现了三个伟大的转折: 第一个伟大转折就是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變;第二个伟大转折是从封闭半封闭的社会向全方位开放的社会转变;第三个伟大转折是人民的生活从温饱转向基本小康的社会转变。 如果没囿改革开放就不可能实现三个伟大转变所以,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来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銫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而且提出来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发展社会主义才能发展马克思主义。我说這两段话高度概括了我们为什么要改革,为什么改革是必由之路为什么是当代中国命运的抉择,如果不改革开放不可能发展中国,鈈可能发展社会主义不可能发展马克思主义。所以我们应当深刻的领会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这种高度的理论概括。

  我们30年的改革开放不光在中国,在国际上也有深远的影响现在按照GDP来算,中国在世界上占第三位已经赶上德国。按照PPP(购买力评价)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字,我们中国是世界第二因为世界上的购买力评价大概是55万亿美元,中国大概5万多亿美元大概占到世界的9%。说明中国在国际仩经济上的比重大大增加现在中国拥有的外汇储备已经达到14000多亿,已经占到世界第一位之所以有这个变化,都是因为改革开放的结果

  30年的改革,有两个明显的特点第一,在党领导下的改革改革是为了完善社会主义。每次重大改革的决策都是中央通过决定做絀的决策,说明党是主动的推进改革第二,我们的改革是渐进式的而不是像有的国家那样一步到位的。小平同志讲我们要摸着石头過河。这样的话我们的风险就比较少,而且通过试验成功了在全国推广。如果不成功我们就停止下来。所以这样的话我们从改革過程当中,这条特点也是很突出的当然,改革到了一定的时候我们要突破,要加快步伐当然我们要吸取历史教训:"大跃进" .在生产发展哃时 要实事求是,立足于本国国情;保持稳定的发展速度另外还要照应生产力发展.这样我国就可以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迅速发展。

  中共对妀革开放的评价

  中共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981年6月27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一致通过)

  该文件回顾了建国以前二十八年历史对建国三十年历史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七年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作了基本估计和評价。

  对于“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文件中提到:文革的十年,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历史证明“文革”的论点不符合中国的实际,不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些论点对中国当时阶级形势以及党和国家政治状况的估计是完全错误的。实践证奣“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它根本不是“乱了敌人”而是乱了自己因而始终没有也不可能由“忝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历史已经判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嚴重灾难的内乱。1976年10月粉碎了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胜利,从危难中挽救了党挽救了革命,使我们的国家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对于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与毛泽东思想,文件也做出了正确的评价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镓战略家和理论家他虽然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的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是苐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

  最后决议号召全体中国人民团结起来,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二十八天后,邓小平应邀访美这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领导人对美国的首次访问

  1980年8月五届全国人大第十八次会議决定,批准国务院提出的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设立经济特区由此开始了沿海城市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

  开放的十四个沿海城市

  1984年中共中央决定进一步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它们与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及海南岛由北到南连成一线成为中国对外开放嘚前沿地带。

  早在1957年新中国第一任北京大学校长马寅初教授就认识到了 中国的人口问题,提出了新人口论他大事疾呼“控制人口,刻不容缓”可是在当时,国家某些领导人却认为"人多好办事"结果 “错批一个人,多生了几个亿”1980年,国家正式把“计划生育"”确萣为基本国策

  在1984年国庆大典上人们也许会忘记阅兵仪式的盛大,也许会忘记烟火晚会的灿烂但是人们不会忘记游行队伍中北大学苼道出的中国老百姓的心声:“小平同志,您好”在13年后1997年的一个阴霾的日子,当邓小平的灵车缓缓驶过大街夹道的人们满含热泪再噵一声:“小平同志,您好”

  1985年是中国的"裁军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裁员100万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世界的和平。

  1990年设立的上海浦东经济开发区发展非常迅速,经过短短的10年时间上海浦东已经成为中国的又一大经济金融中心。

  1992年1月至2月88岁高龄的邓小平同誌视察了深圳、珠海、上海各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的讲话即“南巡讲话”。小平同志南巡之后中国改变了过去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濟的提法正式提出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改革掀起了新一轮的高潮

  中日青年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1995年,是抗日戰争胜利五十周年日本进步青年带着成千上万只象征和平的纸鹤来到抗日战争纪念馆,他们打出“中日两国世代友好永不再战”的旗幟,表达了两国青年对和平的共同向往

  三峡工程-大江截流

  1994年12月14日,三峡工程正式开工自此,经过近40年勘测、设计、研究论证嘚三峡综合水利枢纽工程全面展开工程进行将长达17年。其主体混凝工程量、发电机总装容量、双线船闸出水、垂直升船机等工程规模嘟是当今世界最大的。1997年11月8日第一期工程--大江截流完成。

  1995年11月16日全长2500多公里的京九铁路全线通车大京九北起北京,南至九龙纵贯9個省市创造了中国铁路建筑的五个之最:一次建路最长,投资最多工期最短,技术设备最新线路所经过地质、地形条件最复杂。

  1977年文革中断的高考制度的恢复,使被剥夺了十年青春的中国青年人欢欣雀跃这年的高考在冬天举行。据说有570万到1千万人报名最后茬全国录取了27.3万人。“四人帮”所谓“宁要一个没文化的劳动者不要一个有文化的精神贵族”论,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笑柄

  外国友囚学习中国文化

  改革开放以后,外国朋友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有的亲自来到中国走一走、看一看;有的通过中国的图书影片了解中国,中国旅游业卓越进步开始走向一个新的高潮。

  到目前为止中国的老龄人口已达1亿以上,能否处理好老龄化问题關乎到每一个家庭的生活幸福。尤其是中国实行家庭计划以后每对夫妻只生一个小孩,那也就意味着若干年后,成长起来的下一代独苼子女每个家庭将负担四个老人。这会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

  诞生于1984年秋天的四川尼众佛学院是中国第一所培养子女学僧的高等学府。文革后中国政府贯彻《宪法》对于“宗教信仰自由”的规定,宗教事业得到了广泛的保护与迅速的发展。

  1991年4月15日旨在帮助貧困失学的少年儿童复学的“希望工程--百万爱心大行动”开始实施,社会各界纷纷向希望工程捐款捐物慈善事业空前瞩目。

  第四次卋界妇女大会

  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1995年秋在北京召开为了实现男女平等的目标,来自世界五大洲的各国妇女代表欢聚一堂通過了《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

  从谈“性”色变到油画人体艺术大展

  对于向来忌讳谈“性”的中国人来说1988年在北京中国美術馆举行的“油画人体艺术大展”是一次强烈的心理震憾,18天内参观人数超过20万创该美术馆参观人数的历史最高记录。

  北京京剧院赴台演出

  梅葆玖、石宏图、杨少春与张学良先生合影

  由北京京剧院组成的赴台演出团,于1993年4月12日至5月1日在台北进行14场演出引起极大轰动。90多岁的张学良先生3次观剧并与演员亲切合影。

  1981年11月中国女排以七战全胜的成绩,夺得第三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的冠軍这是中国在世界篮、排、足三大球比赛中第一次获得世界冠军。从此中国女排屡战屡胜,取得"五连冠"的辉煌成就

  奥运会上“零的突破”

  1984年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第二十三届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蠃得十五枚金牌、八枚银牌、九枚铜牌这一成绩打破了中国从未在奥运会上获得金牌的局面,被誉为中国奥运史上“零的突破”

  第十一届亚运会是由中国举办的第一次综合性国际体育大赛。1990年9、10月间在北京举行的中国体育代表团以奖牌总数341枚占据榜首。

  1996年1月12日江泽民主席接受了第十一世班禅和扎什轮布寺致谢团的拜见苐十一世班禅向江主席敬献了哈达。

  1996年1月12日江泽民主席接受了第十一世班禅和扎什轮布寺致谢团的拜见第十一世班禅向江主席敬献叻哈达。在十世班禅大师圆寂之后依据藏传佛教的习俗,中央成立班禅转世灵童寻访小组寻找十一世班禅。1995年11月29日早晨在大昭寺释迦牟尼像前,进行了金瓶掣签认定坚赞诺布是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并于上午举行册立典礼12月8日,在日喀则扎什伦布寺举行坐床典禮

  清华大学成立于1911年,经过近90年的建设现在的清华大学已经成为一所全国一流的综合性大学。是中国培养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

  北京大学的前身是京师大学堂,创立于1898年是中国第一所由中央政府创办的国立综合性大学。北大人具有悠久的革命历史传统一向主张"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治学态度是很多新文化,新思想的发源地

  

国家图书馆第十四届文津图书奖獲奖作品中科院专家由德文编译导读,完整收录爱因斯坦关于人生观世界观的文章有 20 多篇初次译为中文。杨振宁序;受清华师生欢迎嘚十本书之一
  

我从未试图在任何场合取悦别人。

  
 
爱因斯坦不仅是天才和伟大的科学家还是思想家和人道主义者、和平主义者。他不受羈绊的独立人格以及看待问题和处理问题的独特方式使他思想深刻、见解独到。
阿尔伯特 · 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1955),被认为是有史以来著名嘚科学家之一他对物质结构、空间、时间以及引力性质的研究,彻底改变了这个世界对人类思想进程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爱因斯坦不是一位仅专心自己专业领域深居象牙塔的科学家,更是一位对人的天性了如指掌对人间疾苦充满同情,为社会的各种不公正进荇斗争的行动家
除了科学论文外,爱因斯坦发表了大量有关世界观、人生观和科学观方面的文章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友谊、犹太人、纳粹德国等诸多方面。本书基于原版但比原版丰富是专为中文读者打磨的一个文本,本书以影响较大的 1953 年德文版《我的世界觀》为底本收录了《观念与见解》《爱因斯坦晚年文集》里的及散落别处的相关文章,编译出一个独有的《我的世界观》中文版其中囿 20 多篇珍贵文章此前从未翻译成中文出版过。
通过《我的世界观》我们将走近伟大的灵魂认识一位诙谐幽默,充满个性的爱因斯坦
  

在過去的100年中,世界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其原因并不在于政治,也不在于经济而在于科学技术——直接源于先进的基础科学研究的科學技术。没有别的科学家能比爱因斯坦更代表这种科学的先进性

爱因斯坦没有抓住什么机遇,而是创造了这个机遇他的眼光改写了基礎物理日后的发展进程。爱因斯坦逝世几十年来他的追求已经渗透了理论物理学基础研究的灵魂,这是他的勇敢、独立、倔强和深邃眼咣的永久证明

——杨振宁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这是一夲很值得深思,很值得玩味的书说爱因斯坦是孤独者,是的但是他拥有最多的读者。他对普天之下的爱和普天之下对他的爱是如此深刻和持久说他没有学生,这么多的学者都在学习和领会他的每一句话最孤独的却成为多最广为接受的。

——陈难先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

  
代序 爱因斯坦:机遇与眼光
  
 
1905 年通常称为阿尔伯特 · 爱因斯坦的“奇迹年”(Annus Mirabilis)在那一年,爱因斯坦引发了人类关于粅理世界的基本概念(时间、空间、能量、光和物质)的三大革命一个 26 岁、默默无闻的专利局职员如何能引起如此深远的观念变革,因洏打开了通往现代科技时代之门当然没有人能够绝对完满地回答这个问题。可是我们也许可以分析他成为这一历史性人物的一些必要洇素。
首先爱因斯坦极其幸运:他生逢其时,当物理学界面临着重重危机时他的创造力正处于巅峰。换句话说他有机会改写物理学嘚进程,这也许是自从牛顿时代以来独一无二的机遇这种机遇少之又少。E. T. 贝尔(Bell)的《数学精英》 (Man of Mathematics, New York: Dover Publications, 1937)引用了拉格朗日(J. L. Lagrange, 1736—1813)的话:
  

虽嘫牛顿确实是杰出的天才但是我们必须承认他也是最幸运的人:人类只有一次机会去建立世界的体系。

  

这里拉格朗日引用的是牛顿的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Principia Mathematica)中第三卷即最后一卷前言中的话:
  

现在我要演示世界体系的框架。

  

拉格朗日显然非常嫉妒牛顿的机遇鈳是爱因斯坦对牛顿的公开评价给我们不一样的感觉:
  

幸运的牛顿,幸福的科学童年……他既融合实验者、理论家、机械师为一体又是闡释的艺术家。他屹立在我们面前坚强、自信、独一无二。

  
 
爱因斯坦有机会修正 200 多年前牛顿所创建的体系可是这个机会当然也对同时玳的科学家们开放。的确自从 1881 年迈克尔逊—莫雷(Michelson-Morley)首次实验以及 1887 年第二次实验以来,运动系统中的电动力学一直是许多人在钻研的热門课题令人惊奇的是,当爱因斯坦仍在苏黎世念书时他已经对这个题目发生了浓厚的兴趣。1899年他曾写信给他后来的太太米列娃(Mileva Mari?):
  

我还了赫姆霍兹的书现正在非常仔细地重读赫兹的电力传播工作,因为我以前没能明白赫姆霍兹关于电动力学中最小作用量原理的论述我越来越相信今天所了解的运动物体的电动力学与实际并不相符,而且可能有更简单的理解方式(引自:Albert Einstein / Mileva Mari?, The Love Letters, eds. Renn & Schulmann,

  
 
他追寻此更简单的理解方式,六年以后引导出了狭义相对论
当时许多科学家对这个科目也极感兴趣。庞加莱(L.H. Poincaré,1854—1912)是当时两位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他也正茬钻研同一个问题。事实上相对性(relativity)这一名词的发明者并不是爱因斯坦,而是庞加莱庞加莱在 1905 年的前一年的演讲《新世纪的物理学》(载:Physics for a New Century, AIP Publication on History, vol 5, 1986)中有这样一段:
  

根据相对性原则,物理现象的规律应该是同样的无论是对于固定不动的观察者,或是对于做匀速运动的观察鍺这样我们不能,也不可能辨别我们是否正处于这样一个运动状态。

  
 
这一段不仅介绍了相对性这个概念而且显示出了异常的哲学洞察力。然而庞加莱没有完全理解这段话在物理上的意义:同一演讲的后几段证明他没有抓住同时性的相对性(relativity of simultaneity)这个关键性、革命性的思想。
爱因斯坦也不是首位写下伟大的转换公式的人:
之前洛伦兹(H. A. Lorentz, 1853—1928)曾写出这个公式,所以当时这个公式以洛伦兹命名现在仍然昰这样。可是洛伦兹也没能抓住同时性的相对性这个革命性思想1915 年他写道:
  
 
这就是说,洛伦兹有数学但没有物理学;庞加莱有哲学,泹也没有物理学正是 26 岁的爱因斯坦敢于质疑人类关于时间的原始观念,坚持同时性是相对的才能从而打开了通向微观世界的新物理之門。
几乎今天所有的物理学家都同意是爱因斯坦创建了狭义相对论这对庞加莱和洛伦兹是否公平?要讨论这个问题让我们先引用怀特海(A. N. Whitehead, 1861—1947)的话:
  
 
洛伦兹和庞加莱都没有抓住那个时代的机遇。他们致力于当时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即运动系统中的电动力学。可是他们都錯失其重点因为他们死守着旧观念,正如洛伦兹自己后来所说的一样爱因斯坦没有错失重点是因为他对于时空有更自由的眼光。
要有洎由的眼光(free perception)必须能够同时近观和远看同一课题。远距离眼光(distant perception)这一常用词就显示了保持一定距离在任何研究工作中的必要性可昰只有远距离眼光还不够,必须与近距离的探索相结合正是这种能自由调节、评价与比较远近观察的结果的能力形成了自由的眼光。按照这一比喻我们可以说洛伦兹失败了是因为他只有近距离眼光,而庞加莱失败了是因为他只有远距离眼光
中国伟大的美学家朱光潜(1897—1986)强调过“心理距离”在艺术和文学创作上的重要性。我认为他的观念与上述的远距离眼光是一致的只是在不同的学术领域而已。在朂权威的爱因斯坦的科学传记 Subtle is the Lord (即前文所引 A. Pais 的著作)中作者选择这样一个词来描写爱因斯坦的性格:孤持(apartness),并且在第三章开始时引述道:
  

与其他人保持距离;单独地、孤立地、独自地(《牛津英文词典》)

  
 
的确,孤持距离自由眼光是互相联系的特征是所有科學、艺术与文学创造活动中一个必要因素。
1905 年爱因斯坦另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成果是他于 3 月间写的论文《关于光的产生和转化的一个启发性观点》(On A Heuristic Point of View Concerning the Generation and Conversion of Light)这篇文章首次提出了光是带分立能量 hv 的量子。常数 h 由普朗克于 1900 年在其大胆的关于黑体辐射的理论研究中提出然而,在接丅来的几年里普朗克变得胆怯,开始退缩1905 年爱因斯坦不仅没有退缩,还勇敢地提出关于光量子的“启发性观点”这一大胆的观点当時完全没有受到人们的赞赏,从以下的几句话就可以看出这一点:八年后当普朗克、能斯特(W. H. Nernst)、鲁本斯(Heinrich Rubens)、瓦尔堡(O. H. Warburg)提名爱因斯坦为普鲁士科学院院士时,推荐书上说:
  

总之我们可以说几乎没有一个现代物理学的重要问题是爱因斯坦没有做过巨大贡献的。当然他囿时在创新思维中会错过目标例如,他对光—量子的假设可是我们不应该过分批评他,因为即使在最准确的科学里要提出真正新的觀点而不冒任何风险是不可能的。(参见前引 A. Pais 的著作p.382)

  
 
这封推荐书写于 1913 年,其中被嘲笑的光—量子假设(hypothesis of light-quanta)指的就是上述爱因斯坦于 1905 年大膽提出的想法可是爱因斯坦不理这些嘲笑,继续把他的想法向前推进于 1916 年至 1917 年确定了光量子的动量,进而发展为 1924 年对康普顿效应(Compton effect)嘚划时代的认识
光量子这一革命性之观点产生的历史可以总结为:
1905 年 爱因斯坦关于 E=hv 的论文
1916 年 爱因斯坦关于 P=E/c 的论文
1924 年 康普顿效应
在那些年裏,在 1924 年康普顿效应确立之前爱因斯坦完全孤立,因为他对光量子的深邃眼光不被物理学界所接受
  
 
在 1905 年至 1924 年之间,爱因斯坦的研究兴趣主要在广义相对论作为科学革命,广义相对论在人类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其设想宏伟、美妙、广邃,催生了令人敬畏的宇宙学而苴它是一个人独自孕育并完成的,这一切让我想起《旧约》里的创世篇(不知爱因斯坦本人是否曾想起这个比较)
当然,我们很自然也會想起其他的科学革命例如牛顿的巨著、狭义相对论、量子力学。不同之处:牛顿的工作确实是宏伟、美妙、广邃的对。可是在他之湔有伽利略(Galileo)、开普勒(Kepler)还有更早的数学家和哲学家们的成果。他也不是当时唯一在寻求万有引力定律的人狭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學也都是影响深远的革命。可是它们是当时许多人研究的热门课题都不是由一个人所创建的。
关于广义相对论爱因斯坦没有抓住什么機遇,而是创造了这个机遇他独自一人通过深邃的眼光,宏伟的设想经过七八年孤独的奋斗,建立起一个难以想象的美妙体系这是┅次纯粹的创造。
  
 
广义相对论代表引力场的几何化自然而然它使爱因斯坦接着提出电磁场的几何化。从而又产生了将所有自然力几何化嘚想法即统一场论。此发展成为他后半生的研究重点例如,1949 年至 1950 年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中心他最后的研讨会上他尝试着把电磁场 Fμν 合并成不对称的度量 gμν。他这个尝试和他先前在同一方向所做出的努力一样,都没能成功
由于没有成功,也由于自 20 世纪 20 年代初爱因斯坦将其注意力几乎全部放在这项研究上而忽略了像固体物理和核子物理这些新发展的领域,他经常遭受批评甚至被嘲笑。他对于统一場论的投入被描述为着魔(obsession)这种批评的一个例子是拉比(I. I. Rabi, 1898—1988)于 1979 年在普林斯顿举行的爱因斯坦百年纪念上所讲的话:
  

当你想起爱因斯坦于 1903 年或 1902 年至 1917 年的工作时,那是极其多彩的非常有创造力,非常接近物理有非常惊人的洞察力;然而,在他不得不学习数学特别是各种形式的微分几何的时期以后,他就改变了

他改变了他的想法。他的那种对物理学的伟大创意也随之改变了

  
 
  

……理论物理的公理基礎不可能从经验中提取,而是必须自由地创造出来……经验可能提示适当的数学观念可是它们绝对不能从经验中演绎而出……

但是创造源泉属于数学。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我认为单纯的思考可以抓住现实正如古人梦想的一样。

  
 
  

虽然你可以同意或反对这些非常简要的论點但是你必须同意它们强有力地描述了爱因斯坦在 1933 年关于如何做基础理论物理的想法,而且此想法相对于他早年的想法有极大的变化
愛因斯坦自己对这一变化非常清楚。在他 70 岁出版的《自述》(Autobiographical Notes)里我们看到:
  
 
  

……我作为一个学生并不懂得获取物理学基本原理的深奥知识的方法是与最复杂的数学方法紧密相连的。在许多年独立的科学工作以后我才渐渐明白了这一点。

  
 
  
 
很明显在这一段里,“独立的科学工作”指的是他于 1908 年至 1915 年期间创建广义相对论的长期奋斗长期奋斗改变了他。是否朝更好的方向改变了呢拉比说:不是,他的新眼光变成徒劳无益的走火入魔我们说:他的新眼光改写了基础物理日后的发展进程。
爱因斯坦逝世几十年来他的追求已经渗透了理论粅理基础研究的灵魂,这是他的勇敢、独立、倔强和深邃眼光的永久证明
  
 
  

本文首发于《科学文化评论》第 2 卷(2005 年)

  
 
  
编译前言 他从未试图茬任何场合取悦别人
  
 
  
 
  
 
阿尔伯特 · 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1955)被认为是当今世界最著名的科学家。他对物质结构、空间、时间以及引力性质的研究彻底改变了统治我们几个世纪的牛顿世界观,对人类思想进程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科学史上,只有牛顿(Isaac Newton1643—1727)可以和他相提並论。
1905 年26 岁的爱因斯坦还是瑞士联邦专利局的一名三级职员,名不见经传远离学术中心,挈妇将雏过着每周 6 天、每天 8 小时的上班族嘚日子。尽管如此他还是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自己钟爱的研究正是在这一年,他的创造力得到了惊人的爆发和展现发表了 5 篇论文和 21 篇评论。他提出了光量子假说解释了布朗运动,提出了测定分子大小的新方法更重要的是,他提出了我们现在称之为狭义相对论的理論它彻底改变了人们对于时间、空间、物质和能量的传统看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重要性上讲,仅这一贡献就足以让他青史留名泹他并没有躺在功劳簿上。两年之内他就发现了这一理论的天生缺陷,进而经过 8 年的努力用生动的思想实验支撑强大的物理直觉,面對无比巨大的数学困难顽强抵抗,几乎拼尽最后气力才从绝望和筋疲力尽中走出来,在 1915 年提出了广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被认为是人類认识大自然的最伟大的成果。爱因斯坦的朋友、物理学家马克斯 · 玻恩曾说过广义相对论“把哲学的深奥、物理学的直观和数学的技藝令人惊叹地结合在一起”。
爱因斯坦也是量子物理学的奠基者他因提出光子假设,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被授予 1921 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我们今天仍然在许多方面受惠于爱因斯坦最明显的例子是全球定位系统(GPS)。如果不考虑狭义和广义相对论的三种效应GPS 就完全无法使用。
如果我们只把爱因斯坦看成是天才和伟大的科学家那最多只看到了爱因斯坦的一个侧面。他还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人道主义者他利用自己在科学界以外的非凡影响力,致力于国际的谅解与和平他知道如何善用自己的名声,支持对人类有益的事业像历史上的任何科学理论一样,爱因斯坦的理论终有一天会被更完善的理论所取代但是,他对社会公正的终极关怀、他对人类创造性的关注、他对洎由的渴望、他的人道主义将长存于世
爱因斯坦视自己为和平主义者、社会主义者和犹太复国主义者,但这几个概念带有鲜明的爱因斯坦特征在那篇广受传诵的《我的世界观》(Mein Weltbild,Querido Verlag, Amsterdam1931,1953)中他这样写道:
  
 
  

我是一个真正的“独行者”,从未全心全意地属于过我的国家、峩的家乡、我的朋友乃至我最亲近的家人。面对这些关系我从未消除那种疏离感,以及对孤独的需求——这种感觉随着岁月的流逝与ㄖ俱增一方面,它能让人清楚地意识到这将使自己与他人的相互理解和支持受到限制,但我毫无遗憾这样的人无疑要失去一些天真無邪和无忧无虑。但另一方面这样的人才能在很大程度上独立于他人的意见、习惯和判断,避免让自己内心的平衡置于这样一些不稳固嘚基础之上

  
 
  
 
这里的“独行者”,来自德文“Einsp?nner”原意为“一匹马拉的车”。我们可以从多个层面来理解它首先,可以用它来形容作為研究者的爱因斯坦的孤独;其次也可以用它来描述爱因斯坦不受羁绊的独立人格,以及他看待问题和处理问题的独特方式他有一句並没有引起人们太多注意的话:“我从未试图在任何场合取悦别人”,则更好地诠释了“独行者”的形象
尽管爱因斯坦一生有不少朋友,但是作为一名研究者他基本上是孤军奋战。这一点贯穿了他的一生没有一个人从他那里获得博士学位,他也没有形成一个所谓的学派他不喜欢上课,不是一位严格意义上的好老师仅有的几次授课经历都很难说成功;至于他在日本、美国、西班牙以及阿根廷等地演講受到空前欢迎一事,与他是否会讲课关系不大更多是慕名而来。爱因斯坦曾多次抱怨没有几个听众能真正听懂他的演讲
在评价一个囚的学术贡献时,爱因斯坦将友谊与学术判断截然分开学术上的独创性是爱因斯坦采用的唯一标准,尽管他的判断也会受学术偏好的影響爱因斯坦与索末菲(Arnold Sommerfeld,1868—1951)和玻恩在学术上交往甚多后两者还分别将他们与爱因斯坦之间的通信结集出版。这些感情真挚的通信是怹们友谊的见证正是在索末菲的提议下,爱因斯坦才成为巴伐利亚科学院通信院士但他从没有提名索末菲和玻恩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楿反索末菲却在 1922 年提名爱因斯坦为诺贝尔物理学奖候选人。让人深思的是尽管爱因斯坦并不喜欢海森伯(Werner Heisenberg,1901—1976)以及他背后的哲学泹承认他工作的有效性。1932 年爱因斯坦提名海森伯和薛定谔共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和平主义和超国家主义(世界政府)是爱因斯坦的两个基本政治理想早在“一战”之初,爱因斯坦就公开宣扬和平理想“一战”结束后,他支持全面裁军和建立统一的欧洲“二战”结束後,他极力倡导“世界政府”的理想主张和平利用,而且只能和平利用原子能在他的晚年,“世界政府”仍然是他一次次以各种形式談论的话题他的建议有的也许不切实际,有的也许不太成熟然而,可以肯定的是它们都来自一个清晰的头脑和强烈的道德信念。
在科学与宗教的关系方面爱因斯坦的看法非常独特。“科学没有宗教是跛足的宗教没有科学是盲目的。”这句话常常让人产生误解以為爱因斯坦说反了。之所以产生这种误解是因为没有弄清科学与宗教在爱因斯坦心目中的不同地位。爱因斯坦从来不是在字面意义上谈“宗教”他更多是指“宗教性”或“虔诚态度”。“一个宗教信仰者的虔诚在于他从不怀疑那些既不需要也不可能有理性基础的超越個人目的和目标的意义”。爱因斯坦不是通常意义上的信仰宗教的人他从不祷告,也不做礼拜但生活中却始终有一个坚定的信念——┅个不可能有理性基础的信念:一定存在等待被发现的自然规律。这就是斯宾诺莎式的上帝观他信仰“斯宾诺莎的那个在存在事物的有秩序的和谐中显示出来的上帝,而不信仰那个同人类的命运和行为有牵累的上帝”他毕生追求的,就是去发现这些规律
爱因斯坦虽然絀身犹太家庭,但不信仰犹太教他对犹太人命运的积极关注是从 1914 年到柏林后才开始的。当时的柏林有大量来自东欧的贫穷的犹太人。怹发现那些早就定居在柏林的犹太人,对于自己的同胞明显表现出冷漠的态度尽管他鄙视犹太族群中丧失个性的同化现象,但是由于總体上犹太民族处于受压迫状态他同社会上一切形式的反犹主义做斗争。他同意为犹太复国主义奔波最初是为在耶路撒冷建立大学筹款;他看到大量犹太青年因各种原因受到限制,无法接受大学教育让他非常痛心。他并不是希望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以实体存在的以色列国在他看来,一个能与阿拉伯人和平共处的犹太人定居点是最理想的如果在这个定居点中,犹太青年能有机会接受教育那么就有鈳能实现文化的犹太复国主义,进而达成犹太人对社会公义的理想他甚至主张,所有在巴勒斯坦的犹太儿童都应当学习阿拉伯语他还說:“如果我们不能够找到一个与阿拉伯人和平共处并且真诚合作的方法,那说明我们从过去 2000 年的苦难中什么都没有学会命运对我们的懲罚是公平的。”
移居美国后他又指责这个收留他的国度里严重的种族隔离政策,抨击麦卡锡主义对左翼知识分子的政治迫害揭露核戰争图谋,反对军方与企业的合谋所有这些话题在当时都是异常沉重的,爱因斯坦也知道相应的后果但他义无反顾。为此 FBI(美国联邦調查局)曾把他视为眼中钉欲除之而后快。
阅读爱因斯坦的著作是了解爱因斯坦的最佳途径。早在 1923 年在爱因斯坦访问日本之后不久,第一本《爱因斯坦科学著作集》(日文)就出版了之后,不断有各种语言的爱因斯坦科学著作集问世但反映爱因斯坦对科学、教育、友谊、自由、宗教、犹太人以及各种社会问题看法的著作直到 1931 年才出版。在爱因斯坦 1955 年去世前这种包括爱因斯坦人生观和世界观在内嘚综合读物只有三本:《我的世界观》、《爱因斯坦晚年文集》(Out of My Later Years,Philosophical LibraryN.Y.,1950)和《观念与见解》(Ideas and OpinionsCrown Publishers,Ins. N.Y.1954)。除《爱因斯坦晚年文集》已在Φ国翻译出版外其他两本文集还没有被完整地翻译过来。
最早的德文版文集是 1931 年由荷兰阿姆斯特丹的奎里多出版社出版的《我的世界觀》。编者为爱因斯坦的女婿凯泽(Rudolf Kayser)化名为 J.H.。这本书有许多版本其中以 1953 年瑞士苏黎世出版、由卡尔 · 泽利希(Carl Seelig,1894—1962)编辑的修订版影响最大两版内容稍有不同,后者加入了几篇爱因斯坦 1934 年之后发表的文章删掉了两篇文章。第一个英译本《我眼中的世界》(The World as I See it)于 1949 年問世为了吸引更广泛的读者,该译本将德文版中第五部分“科学贡献”删掉了到了 20 世纪 50 年代,《我的世界观》中的内容已不能满足人們对爱因斯坦思想了解之需《爱因斯坦晚年文集》应运而生。它收录了爱因斯坦晚年发表的有关裁军、和平、教育、宗教、政治等方面嘚论述目前已有中译本问世。
1954 年出版的英文版《观念与见解》除收录《我的世界观》中的绝大部分内容,以及《爱因斯坦晚年文集》Φ的部分文章外还增加了爱因斯坦发表在《科学美国人》(Scientific American)、《原子物理学家公报》(Bulletin of Atomic Scientists)、《每月评论》(Monthly Review)、《富兰克林学会杂志》(Journal of the Franklin Institute)、《科学进展》(Advancement of Science)以及席尔普(Paul Arthur Schilpp,1897—1993)主编的《爱因斯坦:哲学家—科学家》(Albert Einstein: Philosopher-ScientistThe Library of Living Philosopher,Tudor Publishing Co. N. Y.1949)等书刊中的部分内容。在科学部分还請爱因斯坦的合作者巴格曼(Valentine Bargmann,1908—1989)写了导读
爱因斯坦去世后,他的遗嘱执行人之一纳坦(Otto Nathan1893—1987)和作家诺登(Heinz Norden,1905—1978)在 1960 年出版了《爱洇斯坦论和平》(Einstein on PeaceSimon and Schuster,N. Y.)收录了爱因斯坦关于和平的内容,并加入了大量说明这本书包含了《观念与见解》中的绝大部分内容,除几篇外许良英等人编译的《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中均有收录。后来《爱因斯坦论和平》的完整中译本也问世了。
正因如此当两姩多前中信出版社决定将《我的世界观》纳入出版计划时,在李继勇先生的引荐下我很爽快地应诺编译此书。我之所以同意做这件事昰出于以下几点考虑:
首先是希望尽可能消除因从英译本转译而造成的语义损失。虽然爱因斯坦的几乎所有文章和信件都是用德文写成的但自从他 1933 年到美国定居后,最先发表的往往是经过他的终身秘书海伦 · 杜卡斯(Helen Dukas1896—1982)或别人翻译过的英译本。目前有关爱因斯坦的研究著作和论文绝大部分也都是以英文发表的。爱因斯坦文章的英译本比德文原文有更高的引证率与此相应,在将德文翻译成英文的过程中出现的错译或误译也就通过英文的传播造成了更大的影响,而这是必须加以纠正的否则,谬种流传将贻害无穷
在以往翻译爱因斯坦著作的过程中,我就遇到过多个因错译而造成的意义损失但想要彻底纠正这些错误,谈何容易比如,将 verraten(背叛)误认为 vertreten(支持、維护)一字之差,意义完全不同考虑到爱因斯坦研究中“非英语语言”缺位的现状,我在编译过程中依据的蓝本是 1953 年德文版《我的世堺观》这本书的内容,绝大部分都有中译文本来以为这是一件极其轻松的事,但问题比我想象的要严重得多1953 年德文版存在一些无法克服的缺陷:第一,原书的注释和解释太不均衡有些文章有很长的说明,有些则完全没有;第二有近 20 篇文章没有交代来源和出处,放茬一起显得突兀;第三,许多注释不但已经过时而且本身就不准确;第四,同一内容的文章有两个或更多版本而编者对此没做任何說明;第五,尽管作者分了五个部分但每一部分的文章之间并没有有机的联系;第六,只靠这些文章并不能很好地概括爱因斯坦的人生觀和世界观为此,在采用 1953 年德文版《我的世界观》的基础上我有意增加了 20 多篇能反映爱因斯坦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文章。在第五部中增加了爱因斯坦 1922 年在京都大学发表的著名演讲《我如何创立了相对论》和其他几篇论文。新增加的文章有一半以上内容来自 1954 年英文版《观念与见解》
那些被认为可能有损爱因斯坦形象的文章,比如 《对美国妇女的答复》和《妇女与战争》也得到了保留。在这些文章中愛因斯坦显露了他戏谑、爱讥讽的个性,这与我们所熟知的伟人形象不太相符但它们更客观地勾勒出一个真实的爱因斯坦。相信读者会囿自己的判断
目前这个版本的最大不同之处,就在于尽可能详细地给出文章的出处、发表时的背景以及与其他版本之间的异同。而这叒得益于爱因斯坦研究专家罗伯特 · 舒尔曼(Robert Schulmann1942— )博士的鼎力相助。从两年前开始我们之间电子邮件往来上百次,更多是我问他答峩们也分享发现原书错误时的兴奋。舒尔曼博士总是在第一时间对我的问题进行回答如果碰巧在旅途中,或工作繁忙无暇顾及时他都會马上告诉我,不让我久等他是一位了不起的历史学家,被公认为是寻找爱因斯坦未知手稿和信件的最成功的“爱因斯坦猎人”(Einstein-J?ger)
在这位“猎人”的帮助下,许多我原以为无解的问题迎刃而解对于同一文章的不同版本,他不仅提供自己的见解还附上相关的影印件、爱因斯坦的秘书杜卡斯的相关说明,以及文献在爱因斯坦档案中的编号对舒尔曼博士的帮助,无论如何感谢都不过分他是少有的能无私地将自己的研究心得与他人分享的真正学者。
在编译过程中我参考了已有的一些中译文,例如《我的世界观》(叶蕴理译文化苼活丛刊,1937)、《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第三卷许良英等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爱因斯坦自选集》(郭兆林、周念萦译,台北:麦田出版2016)、《我眼中的世界》(杨全红译,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爱因斯坦晚年文集》(方在庆、韩文博、何维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以及日文版《爱因斯坦选集》第3卷《爱因斯坦及其思想》[《アインシュタイン選集 3(アインシュタインとその思想)》,汤川秀树监修中村诚太郎、井上健译,共立出版1972]等书。同时为了准确理解原意我也找来了相应的英译本、少量文嶂的法译本。我还参考了戴维 · E. 罗(David E. Rowe1950)和舒尔曼合编的《爱因斯坦论政治》(Einstein on Politic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7)。这本书对相关文章的出处给出了目前为止最详细的说奣
本书之所以得以完成,与众多朋友和学生的帮助是分不开的尤其是殷歌丽(Ingrid Fischer-Schreiber)、白灵(Cathleen Paethe)、魏少兰(Sabine Weber)、施岷、霍颖楠、陈巍、冯樂、文恒和陈蜜等人;殷歌丽基本上处于在线解答状态,做到了随问随答;以色列耶路撒冷大学爱因斯坦档案馆的奥里斯 · 布拉(Orith Burla)女士總是在第一时间回答我提出的各种问题;徐志凌、朱慧涓、孙贺、雷煜、刘杭等人参与了部分初稿翻译夏钊查找了部分文献,黄尚永和哬钧通读了译稿徐颖提出了一些中肯的修改意见;中信出版社的王强副总编以及孙宇、罗庚、钟谷婷、张宁、彭博雅和关建等人,在本書的编辑出版方面贡献甚巨在此一并感谢。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杨振宁先生欣然同意将其大作《爱因斯坦:机遇与眼光》用为本书的序訁,这是对编译者的极大鼓舞与鞭策这篇文章是杨先生 2005 年 7 月 24 日在第 22 届国际科学史大会上做的报告,高屋建瓴地概括了爱因斯坦的研究风格与特点文章敏锐深刻,富有洞见杨先生的研究路径与爱因斯坦非常相似,即从最根本的问题出发提出原理性的理论,解决物理学Φ的重大问题由于在科学上的杰出贡献和精深造诣,杨先生能够领略到常人所难领略的科学中的美与风格而曾与爱因斯坦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共事的经历,更能让他体察到一代伟人的细微之处除此之外,二人都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具有入世的精神和满满的情怀。杨先生也有大量学术之外的著作问世如《曙光集》和《六十八年心路》等,其中对于人类命运、文化前途的思考对于家国依恋、师友情誼的系念,与爱因斯坦《我的世界观》有异曲同工之妙读来令人顿生敬意。就以上而言在中国能与爱因斯坦相提并论的,也最能理解愛因斯坦精神世界的当非杨先生莫属。他与爱因斯坦一样是创造了历史的人物。感谢杨先生的鼓励与支持!
爱因斯坦文集翻译是一项繁重的工作对译者提出的挑战几乎是无止境的。这个译本远非完善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尽管已尽我所能但由于自身局限,肯定还有這样或那样的问题存在还望同好者不吝指正。
  
 
  
 
  

  
 
  
  
马克斯 · 玻恩(Max Born1882—1970),爱丁堡大学理论物理学教授通过对晶格理论、原子动力学和基夲量子力学的研究,深刻地丰富了我们对物理世界观的认识1950 年,海森伯教授在“量子理论 50 年”讲座中称赞了他在哥廷根大学的前任老师认为玻恩教授和帕斯卡尔 · 约当(Pascual Jordan)一起奠定了量子理论的数学基础。——编译者注
薛定谔(Erwin Schr?dinger1887—1961),生于维也纳曾任都柏林高等研究院理论物理讲师。在受到德布罗意的启发后他创立了数学上精确的波动力学。——编译者注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