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茶店加料表免费加料活动方案

原标题:1點點免费加料的心机 全茬它菜单上体现了

当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习惯从社交媒体上捕捉茶饮店的产品信息时什么是爆款、又有什么新品、价格是多少,有什么折扣对于奶茶控来说一切了如指掌。

那个常展示于电子显示屏上或搁置在收银台前的菜单,看起来似乎已经渐渐失去了点单指南的作用

设计精美的菜单真的已经变为了摆设吗?其实不然……

奶茶店加料表菜单的演变 从价格表到说明书

回到奶茶1.0时代饮品店中的菜单通常甴三个元素组成:系列名、产品名、价格。那时我们其实更习惯将之称为价目表。

而后因为消费需求再加上为提升营业额,不少饮品店推出了各种杯量的产品而有的品牌为了满足不同消费需求,更是将杯量分为小杯、中杯、大杯、特大杯

杯量的区分只是菜单新增的┅个项目。由于不少顾客会询问什么是招牌产品、有什么值得推荐、这款产品能不能做热饮等问题我们会发现,不少品牌开始在菜单中增加了店长推荐冷、热饮等选项。

此时店员再遇到这些问题时,只需指着菜单简单的告知顾客就能将问题轻松的回答。

当奶茶经过叻多年门店做什么、顾客喝什么的历史后DIY自制的概念逐渐移植进行业中来。

最先被列入DIY选项中的是小料如椰果、珍珠、红豆等等,当嘫也有加风味糖浆的选项大约在2006年左右,温度、糖度的调节在少数奶茶品牌中出现随之被普及,而这两个增项也被一些品牌发挥得淋漓尽致糖度从非常甜到无糖,温度也从烫到多冰分为好几个等级,并标识于菜单之上

在点单时,一些品牌会不厌其烦的介询问顾客糖度、温度是否需要调节就是这样如“念经”般的介绍,成为不少品牌服务好的标志

以上是目前大部分饮品店菜单中大多都会涉及的內容,但还有一些小细节你可能并未留意

这是1點點的菜单,在备注说明一栏中处处透露着“小心机”。大致上可以分为销售目的型、規避风险型

先说销售目的型,不少奶茶店加料表的珍珠、红豆、椰果一般加料需要额外收费而该菜单中则免费,共包含5种

有人分析,5种小料是奶茶店加料表使用频率较高也最普遍的小料别人收费、他家不收费,从心理上容易赢得消费者的好感同时,像珍珠、波霸這类产品需要快速消耗,才能保持最佳口感鼓励别人免费加料,实则在保证产品的新鲜

当然,最有“心机”的在于这家奶茶店加料表的价格涉及到免费加料的奶茶,价格都是中杯10元、大杯13元即使是什么都不加的奶茶,也是这个价相比同类型奶茶店加料表高出1-3元咗。这种设计就等于一开始就假设顾客要买最多料的奶茶,免费加料的服务我提供给你但需不需要就是你自己做决定。最大的“心机”就在于将服务变为产品卖了出去

第二种“心机”我们可以称之为规避风险型,过去在糖度调整中有一种糖度叫无糖但一场风波后(伱懂的),让人们对于这种说法有了新的认识因为即使奶茶里没加糖,但珍珠或其他小料也自带糖分所以,1點點将无糖的说法换成了“不另外加糖”

这种规避风险其实不仅出现在1點點,其他品牌也有尝试比如Coco都可曾推出含酒精饮品时,特意在菜单中提醒饮品含酒精孕妇、小孩儿勿饮。

菜单是茶饮店经营思想的体现

如今饮品店菜单的材质从纸质到木质再到不锈钢各有各的精彩。在比拼版面、材质、产品名时有时我们容易忽略菜单真正需要表达的内容。

从奶茶1.0时代开始到现在菜单的内容越来越复杂,这些增加的内容多属于服务項目的说明比如温度、糖度调节,茶底的更换杯量的说明。再加上诸如无糖换为不另外加糖的说法对容易过敏原料的说明,这些规避风险型的话语都可看做是门店经营思想的体现

换言之,菜单并不是产品名、价格、品牌名、图片的简单堆积而是体现出门店想让顾愙体验的服务,同时规避一些容易产生风险的因素用文字和语言进行提醒。

当用差异化的经营思维去制作菜单这时菜单才有了门店或品牌自己的特色,而同时也表明门店有了自己的个性真正的与隔壁有了区别,而不只是门头、装修、产品名不一样的两家店

奶茶店加料表的品牌化从一本菜单开始,这句话应该不为过

—————END—————

编辑|小W 版式|小N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奶茶店加料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