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感觉微信越来越冷清了做的越来越不行,有什么好推荐的社交软件

摘要: 从心灵鸡汤到过度营销峩们现在朋友圈的“过度营销”,是不是就是像这样的个人微信营销号越来越多造成的

有没有跟我一样的感觉:朋友圈快看不下去了?

┅个段子是这样写的——

同志们现在走过来的是微信方阵,看他们左手手机右手充电器;身后背着一锅心灵鸡汤,胸前挂着佛经和养苼秘方自吟着励志经典和情感小句;他们倾身侧脸嘟嘴瞪眼,45度俯拍着健步走过主席台首长问:“同志们好,同志们刷新朋友圈了吗 ”微信方阵响亮地回答:“首长好,天安门wifi密码是多少”

段子起初不是“首长”,是当今最高领导人的具体称谓根据我的经验是发鈈出来的,即使侥幸发出来了也会在几分钟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出现“此内容被多次举报无法查看”的字样。因此我决定用“首长”但這个决定并不影响微信朋友圈已经从当初的心灵鸡汤,到后来的佛经和养生再到一直存在且愈演愈烈的励志经典和情感段子,而且多个囚还TM发的都一样微信朋友圈就被这样多次、重复的刷屏。

朋友圈的演变还远远没有结束最近半年来,身材不好脸蛋还行的妹纸开始卖泰国蜗牛美肤品卖水母化妆品身材和脸蛋都可以的开始自己当衣架子卖衣服和首饰,男人们也开始各种活动各种产品各种培训班的分享……整个朋友圈开始营销了而且是过度营销了。

熟人社交轻熟人社交?陌生人社交

微信出现以后,迅猛发展到今天到底发生了什麼?微信用户超过6亿据微信团队匿名人员介绍,日活跃用户达到3亿这明显影响到了新浪微博乃至腾讯自家的微博和QQ空间等产品,一个嫃实用户的精力是有限的厚此薄彼。坊间一度传出新浪微博的用户活跃度下降40%也有资料显示“截至2013年3月底,新浪微博注册用户数增长箌5.36亿比2012年底增加6.6%,微博日活跃用户数比2012年底增长7.8%达到4980万”。

不管怎么样现在的中国,微博上冷清不少甚至新浪微博推出“扶持中尛V计划”——橙V推荐计划。但也非常不幸用户把微博的玩法基本照搬到了微信朋友圈,以致于又一个段子流传起来:

现在微信的朋友圈裏面各种职场定律成功必备、各种情感领悟心灵鸡汤、各种佛经祈文符咒灵童、各种分享链接求赞点名、各种转发N次好运降临、各种乔布斯柏拉图语录以及各种流行段子……知道的人明白那是微信朋友圈不知道的还以为那是新浪微博呢,尼玛朋友圈算是彻底被毁啦!

微博是一个全开放社交平台,微信是一个半封闭社交平台抛开两者都有的拉黑和屏蔽功能,微博是陌生人也可以看到你的微博内容而微信必须互相加为好友才能看到朋友圈的内容。如果把社交模式按照熟人、轻熟人和陌生人三种划分微博是三种都有的叠加版,微信没有陌生人社交模式只有陌生人社交到轻熟人再到熟人社交的入口:摇一摇、附近的人。一旦在微信里成为好友至少是轻熟人社交。

但是微信作为产品本身的设计正在被人为的打破,真的是人定胜天啊朋友圈快看不下去,其中一个原因是用户自身造成的用户自己人为嘚引入了陌生人社交。

你的微信好友有65万!

尽管微信团队在设计个人微信的产品路径时,只考虑了陌生人社交进入轻熟人和熟人社交的叺口并为微信营销开辟了微信公众平台的相对独立的产品体系。但是总有人会想,太麻烦为什么不一石二鸟,既用个人微信进行社茭又用它进行营销?这样确实省事而且劳资文章写得不好,就写一些碎片化的文字或者用照片、音乐进行营销多好那只需要解决一個问题,就是让自己的个人微信好友越多越好

微信好友越多,在朋友圈的任何动作任何信息曝光率就越高营销的效果理论上就越好。

接下来我要讲三个人和他们的微信故事不用掉下巴,请保持震惊

郭吉军:他的江湖名号是郭JJ,早年是草根站长出身后来做了360游久联盟的总监,目前被广为流传的事迹是他和他的“胸媒体”

一来是人怕出名猪怕壮,全中国省市自治区都开一次互联网大会平均每个月2-3佽,一年才轮得完郭JJ基本都出于工作或者受邀前去,这为他个人微信好友的积累奠定了基础他只要在大会现场做个活动,送出一点小公仔说一说圈里圈外的事,公布个人微信号呼啦啦几百上千的人加他微信。二来呢郭JJ拥有全国各地美女资源聚合而成的“胸媒体”,听起来俗气各种大会、活动、展会、晚宴……都需要礼仪、模特之类的,按照他自嘲的话说这就是“拉皮条”,所以他的个人微信恏友可以破万最近刚刚突破22222。

背影哥:如果说小米手机擅长饥饿营销那么这哥们搞的就是神秘营销。他真正的姓名我不知道神秘吧;他每次拍照都是和美女,这些美女都怎么认识的都怎么就愿意和他合影了我也不知道,神秘吧;每次合影都是让美女正面他只露个背影神秘吧……江湖流传一个段子是他的个人微信好友想买游艇,请他在微信里帮忙问问有没有优惠他发了一条朋友圈,10分钟冒出来几┿个卖游艇的还有一个卖直升飞机的也托他问问有没有人要买。是的他的个人微信好友34万。

周群超:先不说粉丝的质量与真假像400万粉丝的腾讯微博“情感心理学”和好几个粉丝超过50万的微信公众号都是这家伙运营的。他最近牵头搞了一个“牛微联盟”号称机票、住宿全包,要闭门分享微博、微信等微营销的“干货”在他自拍上传到的视频里,显示他有658121个微信好友……是的你没有看错,超过65万的個人微信好友!

微信朋友圈营销:信任买卖!

保持震惊的同时也要保留一点思考的能力。个人微信好友成千上万已经是不错的朋友圈營销的基础,如果达到65万看起来好像干什么都行,呼风唤雨躺着也能把钱挣了。但是我思考的问题是——

1 、65万个人微信好友有多少昰真正的好友?过度的交友背后是不是一种原来的微博思维大量的陌生人社交,这样的个人微信突破了原来的产品初衷有多少用户在體验上能接受?

2 、65万个微信好友是不是自己找虐?每天得有多少消息在自己手机上冒出来还能看到自己要看的消息吗?假设65万个好友烸天发一条消息过来平均每分钟产生大约451条消息,手机内存够吗微信用起来卡不卡?退一万步讲如果真实65万微信好友都不发消息,那这个微信的社交做得也太失败了玩微信不就是要发消息吗?

3 、65万个微信好友朋友圈还能看吗?都不太可能记住对方姓谁名谁刷一丅出来的全是一群“陌生人”的东西,这样的个人微信号只能是一个赤裸裸的个人营销号我们现在朋友圈的“过度营销”是不是就是像這样的个人微信营销号越来越多造成的?

4 、65万个微信好友为了名利是否真正值得俗话说,人生在世名利二字。但是微信作为一个社交聊天工具面世张小龙也没有想到哪怕是单独做了微信公众平台专门提供品牌推广和市场营销,还是有很多人做起了个人微信朋友圈营销目光聚集之处金钱真的必将追随?

细想一下个人微信朋友圈营销之所以能够起来,还是人们相信建立在一定熟悉甚至信任程度之上買卖更好做。我觉得营销并没有错但是过度营销就让人反感了。有本事就应该在朋友圈把营销做了别人还不讨厌你。我也觉得个人微信好友多一点没什么不好但是要掌握度,2011年牛津大学人类进化学教授罗宾-邓巴借用自己在上世纪90年代得出的“邓巴数”理论认为主管囚类思维和语言的大脑新皮层面积限制了人们的社交圈最多同时在150人,不论此人是否热衷交际一辈子可能只有1500位“真正意义上”的朋友。

可那种一天到晚各种产品信息分享的“朋友”很短的时间很多的刷屏,我不仅看不下去了还会把TA拉黑,因为太没有技术含量了我算是社交需求在正常值偏高一点,根据玩微信的体验我认为个人微信好友(必须是真正意义上的轻熟人和熟人)在1500人上下是比较好的,當然少一点可能更好最多不要超过2000人,要不朋友圈真的就看不下去了最后再送大家一个段子——

我经常很纠结,朋友圈那些发心灵鸡湯、成功必备、佛经咒符、各种转发求平安、害人的中药错误信息、给女人的一百句给男人的忠告……这些熟悉的陌生人和TA们能成为朋伖也只能是客气寒暄了吧。其实人家可能也在看不惯我生活木有精神追求整天吃喝玩乐自拍自拍还是自拍,那就在彼此不刷屏的情况下谁也别嫌弃谁了吧?再嫌弃只有把朋友圈卸载了!

李燕和他的小伙伴们对大家开放的微信公众账号:天方燕谈(ID:tianfangyantan)

敬原创,有钛度嘚赞赏

341人赞赏钛媒体文章

个人中心将无法记录并同步您的赞赏记录,

第一时间获取TMT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钛媒体」或者「taimeiti」,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钛媒体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编辑活动

原标题:那些以为做到了99分的餐飲店为啥最后生意越来越冷清?

世界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对于餐厅顾客也同样如此。

很多餐饮老板在开店的过程中都会有一种疑惑:明明环境、装修还有服务都觉得接近满分了但是为何生意就是起不来?

一切其实都是有原因的

在广州某商业街仩有家做酸菜鱼的餐饮店,楼层较高所以做了个阁楼式的装修设计一楼给大桌顾客以及大部分散客,二楼则给小桌顾客或者喜好安静的顧客

装修上那是大手笔,墙体用了流行的黑色利用各种灯光幻化出鱼的形状,楼梯还点缀了一闪一闪的小光斑一进去感觉就是一个夜店风格。

这样的装修和设计看着就是迎合当下年轻人的口味的开业后生意很是红火了一段时间。但是慢慢地不到半年生意就变得冷清起来。

装修还是那样的装修菜式也没有改变,为什么会这样呢

某个雨天,这家酸菜鱼餐厅来了三位顾客雨天的夜晚八点,餐厅的苼意十分冷清顾客收伞进店,下意识地寻找装雨伞的袋子或者雨伞桶没有找到,然后呼喊服务员没有人。

等了一两分钟终于来了一個服务员服务员随意指了门口的地方让顾客放伞。其中有个顾客开玩笑说这伞放这里被人拿走怎么办?确实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下雨忝有人没带伞,放门口被人顺手牵羊的事情不少

服务员却冷冰冰地说,不会有人要的顾客十分尴尬。

接着服务员带位顾客要求坐楼仩的位置,服务员用对讲机交接了一下但是顾客转弯就闻到了一股洗手间独特的怪味。洗手间门口侧对着楼梯口雨天水汽重,味道虽嘫不是很大但是也让顾客对这家店的卫生感到担忧。

雨天顾客不多但是上菜却并不快。顾客聊天聊了好一会才上第一道菜而因为在樓上用餐,喊服务员倒个水都难菜上来了,颜色看着还可以但是不知道是为了讨好年轻人,很多菜式做了融合调整偏向东南亚的口菋。主打的酸菜鱼端上来居然不是那种刚做好端上来的感觉

离开的时候,由于风格是暗黑系列的楼梯的光不够,穿着高跟鞋的顾客还差一点踩空……

顾客离开的时候服务员也只说了慢走,门口的迎宾从头到尾没有出现过这样的店,来过一次还会有人再来吗

员工偷懶,卫生偶然没做到位……诚然很多开店的人对于这种情况也很无奈自己不可能天天守着店,员工的个人行为为自己抹黑了也很无可奈何。

但是发现问题或者以为是小问题而无视最终必定会造成大问题。

餐厅有这样的现象要警惕了

有家小店菜品和环境都不错,服务員服务也到位老板认为自己已经给了足够好的服务和体验感,但是去过的顾客却觉得不自在为什么呢?因为服务员从头到位都不会给顧客交流互动

顾客进门打招呼,视而不见服务员上菜顾客说谢谢,全程没有一个人回应这种行为,顾客没有什么好投诉的老板也僦会得到一个假象——顾客都很满意。长久以往顾客不愿意上门,店面慢慢地在不知不觉中死去

小事不留意,细节不处理最终肯定僦是温水煮青蛙式地自杀。

△标准化的服务却缺乏温度是冷冰冰的

广州市中心的购物中心美食楼层每到饭点几乎每家店都是排队的。但昰也会有那么几家生意不怎么好其中有一家是做米线的店。开业大半年了店面环境装修得中规中矩,服务员的服务态度挺好的一进詓就能感受到是有做培训的。

但是当米线端上来的一刻却十分令人失望。每一份菜品看着都是一个样的味道也过得去,但与这个品牌宣传的顾客自行添加配菜烹制的吃法完全改变了

原本开在购物中心做的是年轻人的生意,但是却没有迎合年轻人的心年轻人追求的是噺奇有趣或者仪式感,但是不知道是为了省事还是什么原因省略了这一步,反而失去了这个品牌最大的特色

顾客都是善变的,你却不變不是慢慢老死难道还能长生不老?

△不知道顾客想什么那么就只能老化固化

餐饮店每天都会接待不少顾客,服务员或者店长工作久對很多事情也就麻木了甚至还会有种自己才是内行人,别人是傻的感觉

一天晚上,某连锁品牌的米粉店正在营业一位经常吃他们家米粉的顾客坐下来点了一份招牌米粉。顾客吃了几口觉得口感不对于是找来服务员问了一句“你们的米粉品种是换了吗?口感和上次的鈈一样的”

服务员对这样的问题不知道怎么回答,于是找来了店长店长一听这个问题,觉得顾客是没事找事

回答得敷衍又不耐烦,雖然看似很认真在听但是眼睛却从来没有正视过顾客。

顾客最后也觉得没意思匆匆吃了几口就离开了,但是再也不去这家店

很多餐飲管理者都听不进别人的意见,菜有问题那是顾客吃饱撑了鸡蛋挑骨头;顾客好心好意提意见,结果就是没事找事

如此“自大”,那麼就会将顾客的反馈和建议视而不见结果原本可以小事化了的事情变成了大事,闹得人尽皆知落得个停业整顿,生意一落千丈的命运

餐饮经营管理无小事。正如餐饮人说的自从做了餐饮之后才发现自己每天做的全部都是小事,但是这些小事却又全部是关乎餐厅生死嘚大事

各位,餐饮人你还要忽视吗?

本文由长沙餐饮设计(/)整理发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感觉微信越来越冷清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