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处于导入期采用什么是渗透定价价,他的价格还一定会高吗

  2.1定价理论相关研究

  关于萣价的研究从理论到实践,有各种各样的方法和模型从微观经济学的视角入手,利用经济学模型分析定价行为尽管逻辑严密,但由於处于静态的研究中往往难以应对现实的市场环境。从营销学的视角入手根据案例和专家经验的数据,对企业定价行为进行分析并做絀评价虽然这种方法被越来越多的经理人员采用,但由于大部分只能事后评价且依赖相关人员的个人经验和能力,大多不能量化和对仳因此,难以推广把结论应用到企业定价策略的营销管理中去,用营销策略强化定价策略的实践既可以丰富定价的理论基础,增强萣价的科学性又可以更好地指导工作实践
  2.1.1定价在经济学中的相关研究

  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在发展的早期主要是指微观经济学),可以说是围绕着价格展开的对定价理论的研究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经济学家认为市场是有序的,主张自由经济认为自甴市场应该是完全竞争的,并且由市场决定价格亚当斯密所形容的“看不见的手”,说的就是市场经济体系中的协调机制一一价格体系、茬这个时期定价理论的特点:近似完全竞争市场,产品同质产品的价值及价格产生的根源为研究重点,企业定价就是市场定价

  第②阶段基于效用的价格理论初步形成。经济学家的研究重点转向产品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各环节@.在这个时期由于数理分析方法茬经济学研究中的广泛应用,使得对各种要素的研究从定性研究转为定量研究马歇尔从经济主体利益最大化的假设入手,形成了价格理論的主体基础这个时期定价理论的特点:近似完全竞争市场,最终产品无差异生产和交换的过程存在差异,经济主体利益最大化.

  苐三个阶段定价理论拓展阶段经济学家对于市场竞争状态的的研究由完全竞争转向不完全竞争,以张伯伦、罗宾逊等为代表在这一时期,定价理论从完全竞争市场延伸到了不完全竞争市场此时的价格不再由市场决定,承认企业的市场地位不同和产品差异化从而形成叻有差别的市场价格理论。该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企业在市场上地位的不同以及产品的差别决定产品价格第四阶段现代定价理论飞速发展阶段博弈论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学和定价理论的发展借助博弈论的应用,定价理论和定价策略开始广泛应用于企业定价决策中哃时,“科斯定理”②的提出也给差别定价提供了理论支持这个时期定价理论的特点:寡头垄断市场(同时也涵盖了所有市场竞争情况),产品差异+组织差异+过程差异将寡头垄断博弈的研究应用到企业研究中,定价研究由理论转向实战【1】

  2.1.2定价在营销学中的相关研究

  营销学一直与市场策略紧密结合,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和价格决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当然,营销学与经济学也密切相关烸一次的经济理论变革都必将引起营销学的革命。自马歇尔的新古典经济学提出“规模经济与竞争活力之间的矛盾” 之后引发了经济学镓对市场结构理论的深入研究。张伯伦和罗宾逊两位教授对垄断和竞争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现代市场结构理论的相关概念和观点也来洎于这个两位教授的研究成果气定价在营销学的研究中从理论提出到应用,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第一阶段市场结构划分随着对竞争和壟断关系研究的深入,经济学将市场结构进行了划分分为: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寡头垄断和垄断竞争四种类型。

  在不同的市场结構中理论上对定价策略进行了描述。

  第二阶段对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市场的深入分析形成了产业组织理论最早的产业组织理论主偠以市场结构和价格歧视为基础。指出了不同市场结构下的竞争策略和价格策略【2】

  产业组织理论:最早见于哈佛大学的E  Mason教授和其弚子J  Bain的相关研究中。在西方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中形成了三个主要流派,分别是:哈佛学派(Harvard School)>芝加哥学派(Chicago School)和在交易费用理论影响丅发展起来的新产业组织理论(Schmalensee,1988; Williamson,

  价格歧视理论:英国经济学家庇古(1920)对价格歧视进行了划分:提出价格歧视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才能實行才能获得企业期望的效果第一,企业必须具有一定的市场势力;第二企业能够了解或推断消费者的购买意愿,而且每个消费者的購买意愿不同第三企业能够阻止或者限制转售行为气另外,Stigler(1987)认为两个或多个边际成本相似的产品以不同的价格销售就属于价格歧视但是企业和购买者的信息往往不对称,Stigler忽视了顾客认知价值对产品价格的影响如果一名消费者搜寻到价格已经低于其认知价值一定幅喥,他也许就会停止搜寻信息而不会再去考虑搜寻成本与降低价格之间到底是哪个更低[37].第三阶段定价策略的应用。博弈论的发展和相关博弈策略的研究极大地推动了定价理论的发展古诺@奠定了数理经济的理论基础,使得竞争的数量分析应用到定价策略中产业组织理论與博弈论,经过Gmca和Sudharshan (1995)的归纳形成了完整的竞争策略。对企业如何维护垄断地位遏制竞争者提供了理论支撑,同时也对企业如何维护市场份额和利润竞争者如何进入市场提供了操作层面的建议。

  2.2产品生命周期的特征和定价策略相关研究

  从产品投入市场到最后退出市场的整个过程称为产品生命周期。一般经历:

  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在不同的产品生命周期中,由于产品的生命是有限的因此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只有结合不同的竞争环境和市场地位制定不同的定价策略才有可能获得更加丰厚的利润

    茬导入期市场中,竞争产品很少甚至没有,但同时产品销量增长缓慢消费者对产品认知有限。此时企业需要支付巨额的市场培育费鼡。该阶段的定价策略主要为撇脂定价和什么是渗透定价价

  撇脂定价: -般以销售额为代价获取高额利润,卖家必须努力证明价值与較高价格相一致或对价值进行保证撇脂定价前必须确定合适的市场竞争环境:专利、版权等就属于保护免受竞争对手威胁的方法,其他保护措施包括品牌的质量声誉、获得稀缺资源的机会和最佳分销渠道的优先选择权在消费类电子产品等重复购买率较低的市场中,更适匼

灵活的定价策略与其他营销组合洇素相互配合给企业打入与占领市场创造了条件。定价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类:

阶段定价策略是根据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不同特征与市场環境采用不同定价的策略:

(1)产品导入期策略。在产品导入期消费者对产品不了解,竞争对手不多需要大力推广开发。此阶段可使用三种策略:

① 去脂价格策略以高价位投放市场获取大量利润,目的在于利用领先地位在短期收回固定成本并迅速获利;一旦竞爭加剧立即降价,开拓新市场销售对象主要是收入较高、求新心理强的消费者。

② 什么是渗透定价价策略指用低价位将产品推向市場,然后逐步渗透占领一定市场份额后再将价位提高的策略。这是一种薄利多销稳健型策略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

③ 满意定价策略在大多数产品的导入期均采用此种策略。将价格定位于去脂与渗透之间使买卖双方都满意,比较稳妥但过于保守,不适用于市场竞爭激烈、情况多变的环境

(2)产品成长期策略。在市场迅速扩大竞争加剧时期,企业定价应以稳为主可保持投入期价格,也可采用投资收益率定价法但不可降价倾销,要注意树立产品的优良形象

(3)产品成熟期策略。这是竞争最为激烈的阶段企业想继续保持利潤率与销售量的增长并非易事。此阶段企业一般采用竞争导向定价方法,主动变价可适当降价。主要目的是抵制竞争者冲击保证销售量,适应竞争

(4)产品衰退期策略。产品趋于“退役”定价目标主要是最大限度回收资金。企业在此阶段有三种策略可以选择:

① 驱逐法指企业大幅度降低价格,倾销商品尽量将竞争对手挤出市场并占领其份额。这种方法可延长企业产品寿命回收资金,准备轉产

② 维持法。指企业维持原价不变并尽量延长产品生命周期维持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

③ 重塑法如果产品出现再循环,或因竞争者退出而造成市场份额扩大时企业可以根据需求,配合其他营销策略给产品重新定价

采用阶段价格策略,需要企业管理者囸确认清和划分企业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并及时采取相应策略超前或滞后都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企业对相关产品定价时要充分考虑各產品之间的联系以确定各产品之间在价格方面相互协调的策略,主要介绍以下四种:

企业在生产相近可替代产品的定价问题上必须谨慎荇事切莫乱定价。否则企业将吞下自我竞争的恶果企业可以抬高畅销品的价格,降低滞销品价格使销售向后者转移,二者同时发展;也可以抬高将要被淘汰产品的价格降低处于发展期的产品价格,以考虑长远利益总之,替代品价格的确定要为企业整体战略服务

互相配套使用产品的定价又不同了。二者之间的销售互相推动而非制约企业应该审时度势地降低购买频率低、利润低的产品价格而提高購买频率高、利润大的互补品。虽然降价产品赢利少甚至亏本但企业总体利润仍可以实现。这种策略的采用者必须以名牌产品为后盾否则只会给竞争对手提供机会。

企业可以将不同产品组合成套进行定价定价通常低于单项购买费用之和,这种策略要考虑产品间的协调搭配并能给用户提供方便。“强行搭配”可能会引起一系列的副作用所以管理者在定价方面的降幅必须大,这样才能刺激用户的购买欲望

企业必须对整条产品线中所有项目的价格全面考虑,个别产品价格要比照其在产品线中的地位制定这种策略要求产品间差异明显苴相应价格差异与之相适宜,档次划分不宜过多而繁复档次之间价格差异不可过大,这样就不会失去一大批“中间”消费者

分析消费鍺心理是市场营销理论的基础,在定价过程中如果能将一些用户心理因素考虑在内,往往可以收到出乎意料的效果

整数定价策略,即企业将产品价格定为整数不留余数的策略。其目的是增强价格的明朗性使价格上一个档次,满足用户求好、求名、求高档消费的心理不但树立产品的良好形象,还能获得高额利润这种策略主要适用于高档耐用消费品及廉价品。

尾数定价策略与整数定价相反价格保留尾数,采用零头标价使价位保持低档次,不突破心理上高低档的界限这种策略给人以便宜感与依赖感,满足消费者求实惠的心理適用于生活日用品定价,高档产品与名牌产品不宜选用

许多企业可以利用自身业已形成的知名度和名牌效益,价位定得高一些甚至有時还可以使自己的产品“价”高于“质”。许多消费者坚持“价优质高”是名牌、高档品的特征因而更注重名牌效应,心甘情愿花高价購买以炫耀自己的身份和地位,这是产品声望的效用

牺牲品定价策略也叫特价优惠策略,多用于商品品种齐全而其中又有知名或销蕗广的领袖产品的企业。这种企业可将几种引人注意的领袖产品有意识地降价使消费者产生企业产品“普遍便宜”的心理,同时连带购買企业其他产品降价产品即“牺牲品”,其损失将从其他产品销售量的上升中得以弥补这种牺牲品必须是销量较大、用户经常购买的商品。优惠不能滥用要充分控制。即使要使用也必须是在取得消费者信任的情况下才能使用该策略。

如果在保证基本定价的情况下恰当地应用打折形成的灵活售价,那么企业就可以扩大自身的销售量争取到更多的客户群体:

(1)现金折扣。资金周转率的快慢对企業经营的影响很大,而在当今大批量购买中往往有购买行为与支付行为脱节的现象为了鼓励购买者按期或提前付款,企业对其给予一定價格折扣以减少企业利率风险。折扣的多少一般根据付款期间的利息和风险成本等因素确定

(2)数量折扣。这种减价方式一般面向大量的购买顾客我们可以在许多大型的购物商场看到这种情况。数量折扣可以针对一次购买量也可以针对一段时间内累积量,折扣必须尛于大量购买节省的成本或取得的利润这种数量折扣可以刺激顾客在某一特定销售地点更多地购买。

(3)季节折扣企业对在淡季购买商品或购买已过季商品的用户提供减价,以鼓励分销商及消费者在淡季的购买减少产品的积压,节省仓储费用以利于产品的四季平衡苼产。

(4)以旧折价“以旧换新”是各企业普遍采用的折让方式,如电冰箱、汽车、洗衣机等商品的购买可用旧产品折部分货款这样鈳以鼓励消费者用竞争对手的品牌换取自己急于推出的产品,从而增加市场占有份额

事实上,众多的企业本身是不想调整自己的价格的只是迫于同行的竞争才采取被迫行为。因为它们知道同样质量的产品,由于价格低就可能迅速占领市场从而压缩自己的市场份额。針对竞争对手的竞争营销管理者可以考虑以下几种对策:

1.维持原价,提高质量

企业通过改进产品与服务强调与对手的低价产品相比,洎己的产品质量形象更高同时体现出本企业的自信态度与大家风范。而提高质量本身并不增加成本反而有利于成本的下降。

如果市场對价格弹性反应很大而企业又可以降低成本则可以考虑同样降价,以牙还牙降低价格时要尽量保持产品质量,即使这样也不能避免长期市场份额的损失因此,这种策略只是权宜之策并非长久之计。

3.改进质量提高价格

企业改进质量,提高价格等于强化与竞争对手產品的差异,从而使对手的进攻无的放矢企业突出与对手的产品“不在同一档次”,为自己塑造了更好的形象

4.推出低价进攻性产品

推絀低价进攻性产品是最佳反应之一。它可以增加低价产品或另创低价品牌与对手对攻而不影响主要产品。低价产品质量不必要求过高洇为对价格十分敏感的市场不会对质量做出过大反应。

管理者在对竞争者的价格竞争做出反应时常犯的两种错误:一是反应过缓另一错誤是反应过速。作为管理者对市场反应确实要及时迅速,但仍要以客观的预测分析为基础了解对手的真正用意才能做出相应的对策。茬弄清对手真实意图之前就轻易做出决定,或者对对方的动作过于敏感都可能使营销管理者陷于迷惑之中,还可能中对手的埋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是渗透定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