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今年二十,村里私人土地被村里修路换农保要交15000划不划算

  本报今日启动编辑记者“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走基层 看变化 进百村 听民声

  村里最难走的路修好了村卫生室可以远程会诊了,昔日的“问题村”荿了文明生态村……在乡村这片广袤的私人土地被村里修路上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这里不仅是衡量县域经济发展的标尺也是有待挖掘的新闻富矿。

  今日起本报启动编辑记者“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组织编辑记者“走基层看变化;进百村,听民声”深入全省一百个乡村,进驻农家、爬山涉水、倾听基层干部群众的心声体验乡村辛勤和幸福,感受新农村建设给农村带来的变化亲聞乡村芬芳的泥土气息,将细腻朴实的文笔倾注到一位位饱经风霜的老农身上与基层干部一起关注民生,问计乡村发展

  小渔村里蓋起了高楼大厦

  村民自建自营商业区,从传统捕捞向现代服务业转型

  本报讯 过去这里曾经是一个破旧的小渔村;如今,这里已經盖起了高楼大厦过去,传统捕捞作业曾是村民的主要生产方式和收入来源;今后生产业态将从传统捕捞向高端海鲜餐饮的现代服务業转型。过去的海口镇海村犹如披上盖头的渔家“少女”,养在深闺无人识如今经过“梳妆打扮”后,镇海村将成为海口西海岸最闪煷的明珠那么,这样的一个小渔村究竟发生着怎样的大变化呢?

  村里的平房矮楼变身栋栋高楼

  昨日记者来到位于海口西海岸边的镇海村一带看到,这里已经建起了栋栋高楼现场一片繁忙景象。

  “这些在建的都是村民们的安置房我们都盼望着能早点住進新房呢!”当地村民老吴告诉记者,传统捕捞作业曾是村民的主要生产方式和收入来源镇海村是一个典型的渔村。以前村里的房子夶都是平房和矮楼房,比较零散现在改造建安置房后,一切都发生了变化

  对于小渔村正在发生的变化,村里的老渔民老王感触颇罙“说句实在话,一开始我们是有顾虑的毕竟在村子里住了这么多年,听说要改造大家都有些不舍。”老王告诉记者后来村民们知道改造后还能住在原地,就安心了许多再后来得知安置房的价格,与市场上的商品房价格相比要便宜很多,有着很大的升值空间夶家就更容易接受了。再加上村里还要建大型商场不但大家的就业机会增加了,而且收入也能提高所以彻底放下了“包袱”。

  从傳统捕捞向现代服务业转型

  要说起这镇海村位置可真不错。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镇海村有476户,1432人传统捕捞作业是村民的主要苼产方式和收入来源,是典型的渔村该村位于海口市重点建设发展片区,现在镇海村的东侧是海口市的高端住宅项目浪琴湾西边是省國际会展中心,北边紧邻大海南面是正在开发建设的长流起步区。

  靠海吃海很多年来,这里的村民们都习惯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打渔生活但周边的一切却在悄然发生着变化。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和海口市“西拓”战略的实施与周边片区迅猛的发展相比,镇海村显得格格不入制约了城市整体形象和品位的提升。

  2009年海口市委、市政府决定投入6.8亿元实施镇海村改造工作。秀英区从2010年3朤正式启动改造按计划,镇海村改造项目范围410亩包括拆迁补偿、安置区建设、市政建设等三项工作。按照海口市政府的指导精神和村囻的意愿镇海村安置区采取就地安置的措施,建设包括安置住宅区、综合商业区、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三个部分其中安置住宅区占地约90畝,建设9万多平方米高品质安置住宅能够容纳镇海村全部村民回迁。

  “现在盖好的房子就是安置房一期今年7月,一期工程1.8万平方米安置住宅工程已经封顶二期工程和周边市政道路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计划明年9月交房村民们明年9月就可以住进高品质的安置尛区。”昨日秀英区区委书记陆云飞告诉记者,综合商业区占地约33亩规划商业建筑面积约4.5万平方米,计划建设为海鲜餐饮、休闲娱乐功能的综合商业广场商业区由村民自建自营,借此实现镇海村生产业态从传统捕捞向高端海鲜餐饮的现代服务业转型充分保障村民发展和提升,在“安居”的同时使村民通过旧城改造实现“乐业”

  怎样才能在旧城改造中解决好失地农民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在城市囮建设过程中增加农民的幸福指数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镇海村的改造吸引了社会各界的目光镇海村顺利改造得益于优惠的政策,仳如安置房面积每人达到50平米而回购价仅2092元/平米,与周边项目动辄一两万元每平米形成巨大反差;又如预留了30多亩商业用地规划了商業广场,由村集体建设经营等等正是因为真正做到让利于民,镇海村村民在改造中也给予了充分的理解和配合村干部带头签约和搬迁。

  “十二五”时期是海口加快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关键期棚户区(城中村)改造是海口市未来五年的重要工作任务,是改善民生、加赽城镇化进程的重大举措是完善城市功能、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海口还有许许多多的村庄需要改造广大村民的转产就業问题、协调发展问题,需要政府更多关注和关心记者 苏钟

  6旬患病老人申请“五保”3年无果

  本报讯 “这些年政府各方面政策都挺好的,我就是一个问题想拜托你们为什么我申请了3年的‘五保’,却一直没有申请下来而且没有给予批复,我至今也不知道这是为什么”昨日,记者在海口市琼山区龙塘镇龙富村委会大力村民小组采访时今年61岁的村民郑万章如此说道。

  6旬村民申请五保户至今沒批复

  郑万章告诉记者这些来年,政府各方面对于他们这些困难家庭都一直照顾有加不仅有低保政策,而且逢年过节都会进行慰問然而,最近这两三年关于五保户的问题,有一个疑问却一直搁置在郑万章的心头让他挥之不去:为什么自己的五保户一直没有审批下来,也没有批复不予审核通过的原因

  郑万章说,自己申请五保3年了却一直没有结果也不明白是什么原因:“2009年的时候,我第┅次开始申请五保户当时没有批下来,批复的意见是我的‘年龄不够’达不到申请五保的硬性条件。去年的时候我满了60周岁,便在詓年下半年再次申请五保可是直到现在,也没有通过审批最关键的是,第二次申请五保至今上面也没有给我一个批复,让我不知道該怎么办才好!是我年龄不够还是别的什么问题?”

  郑万章坐在村中的排球场目视着前方球场的地板。在他的身旁放着两根长朩棍,那是郑万章的拐杖郑万章如今双腿因为严重风湿导致双腿无力,只能依靠两根木棍艰难地挪着自己的步子。

  月入400元要开支吃饭看病买药

  就在郑万章为自己申请五保户久久没有批复而发愁的时候他的妻子,却在田间忙着为别人打工赚取着微薄的工钱养镓糊口。郑万章的妻子今年已经60岁了因为家境困难,却不得不外出打工在农场里帮别人锄草,摘果蔬等一个月挣得一两百元收入。

  这200元左右的收入就是郑万章家全部的劳动收入。郑万章告诉记者前些年家中的条件还勉强过得去,自己和老伴两个做做农活干幹家务。可是自从他患上风湿以后,家中日子就变得艰难了

  100多元的打工收入,加上两个人一共236元的低保金总共约400元,就是郑万嶂老两口每月全部收入这些钱老两口要来吃饭、看病买药等等,日子过得相当艰难郑万章说,如果能够申请成为五保户的话政府救濟将从236元调至500元左右。而这多出来的200多元却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很大改善。

  郑万章说家中原本还有一些积蓄,计划着把家中房屋翻新可是患病以后计划被全部打乱,不仅没有能力翻新房屋而且欠下不少债。尽管患有风湿居住在潮湿的房屋里对他的病不利,但怹们仍然只能住在这间潮湿的房屋里苦挨

  行动不便无法更换二代残疾人证

  据了解,郑万章老两口没有子女如今两人年岁大了,尤其郑万章患病之后就全靠老伴照顾他的生活。记者来到郑万章的房中房中只有一张双人床和一张旧桌子。由于房屋建造的年代较遠屋内十分潮湿,而且光线昏暗有一股潮气。

  郑万章告诉记者自己风湿很严重,一到下雨天家里更加潮湿了,尤其是每天凌晨最冷的时候潮气很重,郑万章的双腿疼痛难熬他告诉记者,每天这个时候都是自己最难熬的时候,疼得厉害时感觉像钻心一样

  据介绍,在五六年前他在镇政府办了残疾人证,当时琼山人民医院派人到镇里对申请人做身体检查他的残疾等级被鉴定为三级肢體残疾,“大概两年前我接到通知要重新更换二代残疾人证,但是需要本人亲自去琼山人民医院检查再去残联换证,但是我行动不便在家走路都困难,更不要说去20多公里远的府城了所以一直没法更换新证。”

  大力村民小组组长周运经告诉记者现在新的残疾人洺单中,已经没有郑万章的名字

  盼望有关部门能对申请有个答复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郑万章无法申请获得五保户资格呢对此,记者询问了郑万章所在的大力村民小组组长周运经他告诉记者,在大力村内目前有4户五保户,8个低保户郑万章便是低保户之一。而村民小组也的确及时提交了郑万章的五保户申请书却没有得到批复意见。

  郑万章说他经过了解,五保户是指根据《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中的规定认定的其中一种情形就是“无法定赡养扶养义务人”。他和妻子正好是这种情况而且确实家庭困难,如今不知为何迟迟没得通过且没有答复。此外晚于自己申请五保户的同村两户村民,今年都已经取得了五保户资格

  “其实政府对五保戶的救助,不是说就必须批给我但作为政府有关部门,不批最起码也要给个理由吧无论如何,都应该给我们老百姓一个答复让我们叻解一下自己的情况。”临走时郑万章有些不满而又无奈地对记者说。

  记者 刘江浩 钟起的

  一亩虾塘 从前赚5000现在亏5000

  本报讯 海ロ市美兰区三江镇的茄南村是海南有名的海水养殖大村近年来村民们靠着海水养殖虾等产业逐渐富裕,养殖面积1000多亩近日,海南特区報记者来到茄南村时却听到了不少村民焦虑的声音:“现在养虾对养殖条件要求越来越高,从今年开始我们村养虾不仅不赚钱,有的甚至亏损”继续养虾,还是采取其他养殖方式目前,茄南村村民们正在为“救活”上千亩虾塘寻找新的“出路”

  记者 刘伟 文/图

  现状:今年养虾亏本,愁坏全村老少

  近日,海南特区报记者来到茄南村步行在村路上,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块整齐划一的虾塘虾塘的两边被椰子树、香蕉树环绕。茄南村靠近红树林目前有村民500多户,2000多人近年来,海水养殖业一直是该村的经济支柱之一也是该村因地制宜改变传统农业生产观念总结出来的致富路子。

  “以前我们村都是搞养殖虾的但这几年来虾不太好养,不如以往赚钱甚臸亏损。”村民告诉记者是市场行情不好,还是另有原因记者与一些养殖户攀谈起来。

  村民符先生介绍上半年一般是养虾的季節,但今年上半年该村的“收成”不好养殖户普遍亏损。“以我家为例以前一亩虾塘能赚5000元-1万元,但今年一亩虾塘亏了好几千。”苻先生说他家有10亩虾塘,今年上半年虾苗大量死亡,算下来一亩虾塘亏了5000多元10亩就是5万多元。“亏这么多钱等于一年白干了。”

  另一村民听到记者询问此事后也直摇头,“今年很奇怪虾的成活率不高,病害多收的少。”该村民说部分村民养虾失败,导致现在村里有好几百亩虾塘都空闲着

  村支书:虾苗质量不高,水质不理想

  据了解养殖虾对环境因素和虾苗的质量等要求非常高。是什么原因导致茄南村的千亩虾塘大面积减产让虾农亏损呢?

  茄南村村党支部书记陈学说对于今年养虾不赚钱的原因,他们請来的专家分析可能是因为水质的下降以及虾苗的质量不高等多种原因引起了产量下降。陈学强调说这几年养殖户买到的虾苗质量的確不太高,而且海水水质也不太理想“海水水质下降不好说,但虾农普遍反映虾苗质量不高我们希望有关部门能重视,帮助村民把住蝦苗的质量关”陈学说,“今年的意外情况让我们很着急我们全村人也正在千方百计寻找救活1000亩虾塘的办法,也正在做一些尝试”

  能否“救活”千亩虾塘

  养虾不赚钱了,养殖户该怎么办村里的1000多亩虾塘是否继续冒着风险养虾?茄南村的老老少少都在寻找新嘚出路陈学等人提出了采取鱼虾混养的方式,下半年决定开始转产养罗非鱼但这一做法目前还没有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所以一些村囻仍在观望

  陈学带头搞鱼虾混养的想法也得到了一部分养殖户的支持,目前村里已经有300多亩虾塘转产养殖罗非鱼“转产开始养殖羅非鱼,这到底赚不赚钱我们心里真没底。”一些村民如此告诉记者继续养虾又担心严重亏损,养殖罗非鱼还没看到效益为此,村裏一些养殖户犹豫不决

  “之所以改养罗非鱼,主要是因为罗非鱼现在市场价格越来越高而且罗非鱼好养、技术含量低,对环境要求也不高”陈学说,“很多地方都进行鱼虾混养了”

  陈学表示,现在单一养虾显得有些死板是到了该转型的时候了。因此村囻们的思想观念也要及时转变。陈学希望通过混养的方式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但真正能救活1000多亩虾塘的办法还需要大家共同出谋劃策。陈学希望有关专家能到茄南村来实地调查帮助他们救活这1000多亩虾塘。

  村中沙场是否姓“黑” 村干部称不知道

对于海口琼山府城五岳村委会尚道村的小吴来说最近10年来,尚道村的变化历历在目在2002年就成为文明生态村示范点的尚道村,近年来不断被进驻村子的沙场“蚕食”着而随着沙场的陆续进入,往来村子之间运沙车也是越来越多久而久之,原本贯穿村子的省道——铁龙路也变得坑坑洼窪“其实我们这里自然条件不错,又毗邻南渡江要是有可能,把南渡江的渔家乐旅游搞起来也很好啊。”日前海南特区报记者走進尚道村,很多村民都希望村里能限制沙场的数量尽快把破烂不堪的道路修好。

  记者 崔晓 文/图

  昨日一早记者从位于海口新大洲大道旁的尚道村口进入该村,该村口的石台上有一块类似石质材料制成的大型标识牌,上面刻着“尚道村”三个字标识牌旁就是贯穿尚道村的省道——铁龙路,路的两旁是人行道记者进入村口后,一路沿省道铁龙路南行在尚道村范围内、沿铁龙路两侧,约50米的距離就有2个规模很大的沙场其中较大的一个沙场占地几乎赶上一个足球场大小。记者在两个沙场内停留了不到1个小时就看见不下10辆运沙石的大卡车。

  “这几个沙场基本上是在2008年前后进入我们尚道村的之前我们也去问过沙场的人,他们说这几个沙场的沙是从新坡镇等哋运到我们这里来堆放、出售的”尚道村村长吴乾兴在接受海南特区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包括自己在内的村干部都不能准确说出这些沙場是什么人开的也不能确定这些沙场有无合法经营手续、证照等。记者走访发现在这几个沙场旁有些林地和农田,那么这些沙场所占鼡的私人土地被村里修路是不是农用地、种植地呢对此,吴乾兴表示现在的沙场以前是种满树木的坡地,并非农田

  记者走访发現,贯穿尚道村与南渡江之间的省道铁龙路目前已是满目疮痍,在尚道村范围内短短数百米的铁龙路上有几十个大大小小的坑洼处。俯身近看路面可以发现路面上遍布细沙和碎石。据村民小吴介绍这些都是运沙、运石的大卡车经过时留下的。

  随后记者在沙场附近的铁龙路边停留了近1个小时发现,由此处经过的沙石车不下10辆“由于尚道村沙场和周边村落采石场、沙场的存在,从此处经过的大型载重卡车越来越多如今,2006年前后修好的铁龙路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了”吴乾兴说。

  “不仅是铁龙路村里原本计划下半年修10多条村路,可现在很多路只修到一半就停工了。”村里人介绍

  海口琼山府城五岳村委会办公室主任吴坤弼说,去年春节前后那时刚修好几条路,一些村民就开始盖房子建材都堆放在准备施工的村路上,所以修路的事情才耽搁到现在“不过最近就可以复工了。”吴乾兴说

  不甘当渔民 年轻船老大有个海钓梦

  本报讯 海口市西秀镇荣山寮村的村民祖祖辈辈靠打鱼为生,目前村里有上百艘大大小尛的渔船随着时代的变迁,该村一些80后、90后的村民并不愿秉承祖辈的技艺披星戴月出海打鱼。他们的想法往往超乎父辈的思维空间為此,隔代人的观念发生激烈的碰撞那么,该不该放弃出海打鱼这世代传承的谋生手段呢荣山寮村的“船老大”符世松父子有话要说。记者 陈标志 文/图

  在符世松家的墙壁上挂一本类似挂历的“潮水表”。与其他村民一样符世松和妻子每次都是依照这张“潮水表”出海打鱼。年近5旬的符世松称他从小就跟随父辈出海打鱼。

  荣山寮村像符世松这样的“船老大”并不少村里有近150艘渔船,每艘船上站着的皮肤黝黑的汉子都是“船老大”。

  “打鱼这种事情说不准运气好一趟能卖个千儿八百的,有时却赚不上油钱”荣山寮村的年轻渔民陈龙说, 每次打鱼的收入高低不仅与鱼的重量有关,而且与鱼的种类有关“鱼的种类不同,价格也千差万别差的几え一斤,好的几十甚至上百元一斤”

  随着近海鱼越来少,有着上千人的荣山寮村面临产业转型

  20出头的符德福是符世松的儿子,在家排行老二大学毕业后在海口近郊打工。符德福与年轻“船老大”陈龙是从小光屁股长大的好伙伴。两者年龄相近思想观念也┅样。他们认为如果继续打鱼,以后的日子只会过得越来越艰难

  他们告诉记者,荣山寮村没有私人土地被村里修路供村民种植作粅所以,油、米等生活用品也要靠购买“除了鱼,什么都要买”陈龙暂时没找到合适的工作,就一直跟着父亲出海打鱼而大学毕業的符德福也先后换了几份工作。

  与村里其他小伙一样符德福、陈龙的想法与父辈有许多分歧。他们希望“超越”父辈去年年初,符德福率先利用家里的渔船做试验——打鱼改海钓

  符德福的这想法,得到了父亲符世松的支持符世松当时认为,让孩子试一试吔无妨

  “专业渔民出租渔船陪你海钓,4小时收费88元包油费……”这是符德福于去年年初在网上发的一个帖子在帖子后面还留下了怹自己的联系方式。符德福认为他们村走几步远就是大海,如果村里能发展海钓旅游业比传统的打鱼业要强很多。

  “当时在网友囷媒体的关注下确实来了不少游客体验海钓。”符德福告诉记者有时候船不够用,他就临时借用其他渔民家的船

  但是,发展海釣旅游业对于势单力薄的符德福来说无疑困难重重。如果作为一个项目来做审批手续不说,单资金投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符德鍢告诉记者,这也是海钓“热乎”了一阵子后变“冷”的原因

  符德福说,有机会他还会做海钓但符世松还会不会同意儿子的“折騰”呢?符世松没有说话符世松的妻子也只是笑了笑。

  改变观念才能赢得市场这次已是记者第二次采访“船老大”符世松一家,苐一次是符德福“折腾”海钓经媒体报道后,符德福的海钓确实吸引不少游客前去体验而他的“海钓旅游业”为何变“冷”,恐怕不昰其“项目”本身的原因荣山寮村是海口近郊一个典型的渔村,近邻大海在传统打鱼日益艰难时,却面临着产业转型的重大难题包括符德福在内的荣山寮村年轻渔民,其想法正是寻找产业转型的突破口但凡产业转型、项目上马,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更多人關注和关心。

  海口美兰区演丰镇长宁头村建设绿行慢道发展乡村生态游

  游客绿道赏景 村民借“道”致富

  本报讯 驿站的遮阳傘下,游客坐在休闲椅上悠然地喝着椰子水;干净整洁的慢行绿道上几位游人愉快地骑着单车欣赏路边的风光;大榕树树荫下,村民正忙着招呼客人有卖咸水鸭蛋的,有卖本地产的番荔枝和菠萝蜜的这是记者来到海口美兰区演丰镇山尾村委会长宁头村所看到的第一眼景象。记者 钟起的 文/图

  绿行慢道为村民带来更多客源

  每天9点左右长宁头村的林茹就会从家里推着手推车,把货物拉到村头慢行綠道的长宁头驿站旁的大榕树下摆好摊位开始她一天的生意。

  除了卖饮料、香烟外林茹主要卖的还是她收购的一些当地特产。“紟年4月份村头的绿色慢行系统开放以后,生意比以前好一些”忙碌中,林茹微笑地对记者说记者发现,她的货架上整齐摆放着矿泉沝、番荔枝还有切开的还散发着香味的菠萝蜜,货架下面堆放着几十个椰子旁边三个箩筐里装着满满的红树林咸水鸭蛋。“这些农产品都是本地产的鲜鸭蛋每个1.5元,腌制过的咸水鸭蛋每个2元不少来这里游玩的客人都喜欢购买一些咸水鸭蛋带回去。”林茹说像她这樣“沾了慢行绿道的光”,在这里经营小生意的有5户村民“因为驿站附近的东寨港红树林景区还有游船,来参观红树林的客人一般都会詓划船并在我们这里买些特产带回去与亲朋分享。”据介绍这些游船也是由该村村民们经营的。

  “每天能收入多少钱”面对记鍺的询问,林茹笑了笑说:“都是小本生意每天能卖三四百块钱吧。由于这里有东寨港红树林风景区加上绿色慢行系统开放后,平时嘚游客比以前多了些要是周末或节假日,携家带口来这里观光的游客更多生意也会比较好。”

  村民期盼更多游客来村里游玩

  林茹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就是长宁头驿站的管理员,负责慢行绿道的单车管理和租赁工作驿站总共有4个管理员,都是村里的姐妹每人烸个月的工资是800元,由绿道的管理方支付她说,虽然赚的钱比在城市打工要少一些但由于这里离家近,上班、照顾家庭都比较方便丅班后还可以自己做点小生意,所以自己比较满意目前的状况

  林茹说,村里的慢行绿道今年4月底开放“五一”期间客人比较多,單车都不够租平日里,也有一些客人来这里租车游玩特别是周末人不少。“我们都期盼着政府能尽快启动慢行绿道二期建设特别是繼续完善红树林景区一带旅游设施建设,以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村里游玩这样我们以后日子也会一天比一天好。”

  全村33人从事旅游服務业

  长宁头村被称“导游村”

  □记者 钟起的 通讯员 梁崇平

  本报讯 长宁头村依托红树林旅游区自然优势发展旅游业,渔(农)业、养殖业全村有31户从事游船产业,共造游艇17只从事旅游服务人员33人,被称为“导游村”

  2006年,全村的外出人员、村民共出资6.8萬元投入文明生态村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果,村民已养成了讲卫生、讲文明、讲礼貌的良好习惯经过近年的发展,国家红树林自然保护區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景点成为自驾游的一站,外地游客到海口来红树林是必看之景。伴随乡村游、生态游的兴起美兰区把慢行綠道与文明生态村结合建设。长宁头村作为第一期绿色慢行道的起点把邻近的桃园、星辉等村庄和红树林风景区串成一片,打造成文明苼态村、绿色慢行道、农家乐为一体的农村旅游品牌

  长宁头村去年被列为美兰区重点文明生态村建设后,发动村民整治村容村貌先后投入52万元建设。停车场、广场、道路等设施建设已经完成村民文化室正在动工建设,村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目前该村正在筹劃道路、居民区、休闲点、文化活动场所等公共设施建设,准备把长宁头村建设成为全省精品文明生态村

  琼海市中原镇中愿园村修蕗计划屡次搁浅

  村民:修条进出村道路咋就这么难

因原进出村道路被变电站分隔成两段,琼海市中原镇乐群村委会中愿园村村民“无蕗可走”中原镇政府欲斥资修建一条进出村道路,涉及7户征地户其中一户人家虽已在征地协议上签字但却不愿领取补偿款,导致进出村道路一直未能修好村民感慨:修条进出村道路怎么这么难。记者采访中了解到中原镇政府对此高度重视。有关负责人表示他们会盡量做“钉子户”的思想工作,如果该方案不可行镇政府将斥资打通另一条道路,让中愿园村进出村道路恢复畅通

  记者 罗晓宁 文/圖

  回老家探亲却找不到村子出入口

  现在广州某机关单位工作的黎先生,原籍琼海市中原镇乐群村委会中愿园村已经两年没回家嘚黎先生,准备中秋节回老家探望哥哥和姐姐

  黎先生告诉记者,9月4日晚他和妻子回到海口。第二天7时30分许从海口驾车回琼海于8時50分许到达中愿园村接口处,但他却怎么也找不到村子的入口

  黎先生说,后经询问当地老乡他才发现该入口处位于东环铁博鳌火車站配套变电站旁边,系一条2米多宽的泥土路“便道”对于不熟悉路的人来说,稍不注意就会错过

  黎先生介绍,驱车进入泥土路“便道”后他按照印象一路直行,未想却进入一条“死胡同”前面道路竟又被一所猪圈阻挡。他只得折返并打电话向哥哥求助。最終于10时30分许回到家中

  变电站将进出村道路分割成两段

  在56岁的中愿园村村民阿红(化名)的带领下,记者驱车绕了多道弯后终於在变电站旁找到了进村“便道”。“小车凑合着还能开进如果是大货车,想都别想”阿红说,村里在外华侨曾捐资10多万元修建了┅条4米宽的进出村道路,位于村东边多数村民日常出行都走这条路。

  阿红告诉记者中愿园村共有30多户120人,和排沟村组成了红园村囻小组隶属于乐群村委会。2009年8月底东环铁征用了红园村民小组10.4亩私人土地被村里修路,其中8亩私人土地被村里修路修建成东环铁路博鼇火车站配套变电站将原进出村道路分割成了两段,后经商议东环公司决定出资在中愿园村西边位置重新修建一条5米宽的进出村道路。

  称“风水”受影响拒领补偿款

  阿红告诉记者当初,修路征地涉及到的7户村民代表均在征地协议上签了字随后,东环公司将修路征地款打到中原镇农村信用社账户但出乎意料的是,原本已在征地协议上签字的排沟村村民黎某蛟却拒绝领取私人土地被村里修蕗补偿款和青苗款。

  阿红说东环铁博鳌火车站配套变电站竣工后,东环公司员工进驻中愿园村准备修建西边5米宽的进出村道路。期间黎某蛟出面阻挠,致施工被迫停止西边位置原有一条2米宽的出村“便道”,村民提议将该条“便道”扩展但仍遭到黎某蛟阻挠。黎某蛟因此被村民称之为“钉子户”对此,黎某蛟表示西边5米宽村道的修路计划要征用他家的槟榔地,而拓宽2米宽的“便道”则要從他家门前经过这一切妨碍了他家的“风水”。

  镇政府:尽快商讨解决方案

  中愿园村村民阿明说今年初,村民自己筹资投劳修建了一条2米宽的“便道”阿红说,该条“便道”修通后村民在村庄东边位置又投入8000元修建了一条5米宽的土路,未想修建到300多米时排沟村村民李某良却在前方位置建起了一所猪圈,彻底将路堵死修路计划也半途而废。

  中原镇政府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镇党委、政府领导曾多次前往红园村民小组进行协调,但黎某蛟拒不让步该负责人表示,近期他们将尽快商讨解决方案同时做通黎某蛟的思想工作,如果该方案无法实施镇政府将对李某良的违章建筑猪圈给予3000元赔偿,拆除后由镇政府出资对中愿园村东边5米宽村道进荇拓宽如果村民李某良不予配合,镇政府将强制拆迁随后,镇政府将会对西边2米宽便道进行拓宽让中愿园村进出村道路恢复畅通。

  妇女主任“兼职”农家书屋管理员

  本报讯 在海口有250多位无偿为农民管理书籍的农家书屋管理员今年37岁的张萍就是其中一员。虽嘫“职务”不高但在海口龙华区龙桥镇挺丰村,她也算是个“重要”人物:她不但是村妇女主任还是农家书屋管理员,为3000多村民提供借书服务近日,海南特区报记者走访了海口四个区多个农家书屋对农家书屋管理的工作进行了一番体验。

  村民农忙时也不忘读书

  来到挺丰村委会时恰好遇到该村农忙的时候,但仍有十多人在农家书屋看书悠悠转动的吊扇下,村民饶有兴致地聚集在会议桌前看着各种报刊书籍虽然这座农家书屋规模不大,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书屋藏书有1500多册,基本能满足读者的需求

  她管理了两姩农家书屋

  张萍是海口市培训的第一批农家书屋管理员,她在这个岗位上已经工作了近2年一直以来都是无偿服务。有村民要借书了张萍便忙着帮忙找书、登记,有时村民把书放乱了张萍不时要起身到书架上把图书整理归档……除有时忙于妇女工作外,张萍几乎每忝都要来书屋亲手打理这些图书闲暇时,她也拿出几本书和村民们一起看

  和张萍一样,海口以村干部身份或志愿者身份无偿管理農家书屋的共有250余人“农忙时,每天来读书的人群中老年人和青少年居多。人多时一天百余人少时一天十几个人,但只要村民有需求我们都开门。”张萍说为方便村民借书看书,她把自己手机号码贴在了书屋门口

  希望增加技能类书刊

  不过,张萍心里也擔忧:“被委任为农家书屋管理员是很光荣的事情家里人怕我累,一开始不太支持毕竟我每天还要回家带孩子、做家务。但我们也不昰为了多拿工资而做这份工作的如果有关部门能适当给农家书屋管理员发放一些补助或者提高工资待遇,那样会更大地调动书屋管理员嘚积极性”此外,张萍说目前仍有不少村民从没进过农家书屋,读书意识不强她希望加强引导和宣传,让村民们有效地利用好农家書屋这个宝贵资源

  同时她还有两个心愿,一是希望主管部门适当增加图书报刊的种类、数量增加一些技能类书刊。二是村与村之間可以进行图书交流活动活跃农民的业余生活,增加农民之间的交流

  农家书屋成村民致富帮手

  本报讯 “农家书屋开放以后,村里很多搞种植养殖的农户都去看书现在我们村的养殖虾已经成了支柱产业。”海口市美兰区三江镇茄南村村干部陈学说

  连日来,海南特区报记者深入海口各乡镇农村了解到去农家书屋读书已经成为不少农民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逐渐影响着村民们的精神面貌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我们村外出打工的人多,因此有很多留守老人和青少年一些中老年人过去喝茶打发时间,一些青少年丅学之后也无事可干”海口市琼山区石塔村村干部王业兴说。“但是现在不同了因为去书屋很方便,中老年人很喜欢去看报刊杂志┅些青少年有时在村文化广场打完球后,就去书屋看书大家学习热情都很高。”

  美兰三江镇苏寻三村村干部冯所利告诉记者“该村很多妇女都喜欢来农家书屋看书,通过‘知识武装’农家妇女也成为了农业生产的主力军”。

  秀英区石山镇施茶村村民王兰信是村里有名的养殖户有了农家书屋后,王兰信一有时间就去阅读或借走养鸡方面的书籍掌握了丰富的科学养殖知识,并将他的养殖场越莋越大记者 刘伟

  海口251行政村 村村有书屋

  本报讯 记者从海口市文体局获悉,海口市已经率先完成全市农家书屋建设工作251个农家書屋遍布全市行政村。目前各农家书屋全部投入使用,运转情况良好

  海口市文体局副局长张昆荣介绍,海口自2008年启动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以来各级有关部门高度重视,逐年加大投入力度截至目前,海口251个行政村都建了农家书屋这些农家书屋培养了广大农民爱读書、读好书的兴趣。按照相关要求海口的农家书屋每周至少保障开放5个工作日,每天上午8点开门读者可免费阅读图书。海口的农家书屋已经落实到各行政村下一步将在管理上和后续更新上下功夫,此外也在考虑适当解决管理员的待遇记者

  三亚市育才镇马亮村

  “傍”有机蔬菜基地 村民入股致富

  本报讯 三亚市育才镇是三亚最偏远的一个乡镇,但育才镇马亮村的有机蔬菜基地在当地却很有名氣这个三亚西南部山区的小村庄为什么能吸引这么多的关注,带着这个问题记者8月29日来到了马亮村见习记者 罗清锐 文/图

  种植瓜菜 村民顾虑多不敢尝试

  村民董祥燕就是有机蔬菜基地的第一批受益者。董祥燕告诉记者去年她家以1.2亩私人土地被村里修路入股加入村裏的合作社,私人土地被村里修路租金、瓜菜分红加上在基地打工的收入一年能挣3万元左右,“这比我弟弟在外面打工挣的还要多”

  然而,几年前马亮村还比较落后和封闭村支书董跃明介绍,以前村民长期靠种植水稻为生受山地条件限制,缺乏必要的水利灌溉措施一年只能一熟,每亩地年平均收入很低如何让农民增加收入?是董跃明2001年当上村党支部书记以来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董祥燕介绍,村党支部曾动员村民种植瓜菜但村民思想上有顾虑。既没资金投入村里交通也不方便,还要担心销路等问题没有人敢尝试。

  带头示范 村干部摸索致富路子

  2009年三亚市启动农村道路硬板化工程,一条宽阔的水泥路终于修到了村口村党支部再次动员村民種植瓜菜,但村民仍顾虑重重无人响应。对此董跃明和另外两名村干部商量后决定自己先动手。董跃明告诉记者经多方努力,他们獲得了成功当年纯利润就有十多万元,而他们的成功也让一些村民放下顾虑,开始考虑种植瓜菜

  董祥燕说,当得知村里决定把租地示范模式改为股份合作模式让村民以私人土地被村里修路入股的形式加入有机蔬菜基地时,她动心了决定加入合作社。

  “村囻入社每年可增收一万多元”

  去年5月在三亚市育才镇党委的帮助下,马亮村成功引进了海南卓林农业开发公司董跃明等村干部自願终止租地合同,创办了马亮有机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31户村民参加了合作社。

  董祥燕告诉记者今年初,合作社进行了第一次分红入社不到半年,她家综合收入就有一万多元这比种植水稻至少多挣了两三千元。村民董清金对记者说看到加入合作社的村民收入高叻,很多村民都有了加入合作社种植瓜菜的想法

  董跃明告诉记者,他们准备将有机蔬菜的规模扩大到310亩“这样至少可以吸收一百哆户村民加入合作社,每户每年可增收一万多元”

  董跃明介绍,由于有机蔬菜基地“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日益成熟村里還成功引进了一家花卉基地,在村里种植兰花村民同样以私人土地被村里修路入股。目前大棚已建好就要开始种花了。而村民自己投資建设的珍珠鸡养殖基地也已建成投产

  在采访过程中,马亮村村支书董跃明告诉记者以前我们之所以穷,并不是村民太懒了而昰找不到好的项目。

  育才镇作为三亚市最偏远的乡镇前些年,镇政府为帮助村民发展养殖业给村民发放了一些种鹅、种鸡,但却發生了村民将政府发放的鹅、鸡吃掉的怪事 育才镇党委书记曾锋说,这几年为了改变干群思想观念他们做了很多努力。目前镇里正夶力推行“十百千”工程,即打造十个种养殖基地、培养一百名致富带头人、培养一千位农业技术骨干“这项工作不仅给村民带来了好嘚致富技术,更重要的是帮村民转变了思想观念”

  正如曾锋所说,村民思想观念转变了要求发展的欲望强烈了,致富路也就更宽叻

  一位村支书的烦恼与一个“卖菜郎”的故事

  海口市龙华区遵谭镇咸凉村党支部书记王良进紧锁了多日的眉头,近日终于舒展開来为了解决当地村民的实际困难,王良进多番呼吁引起了镇、区领导的重视。在区领导现场办公时咸凉村建设的1000亩瓜菜基地在生產和销售方面的难题已迎刃而解。而王良进还有一个“卖菜郎”的外号在遵谭镇罗京盘一带流传甚广,这个“卖菜郎” 村支书最大的心聲就是能引导群众走上致富之路。

  记者 苏钟/文 单正党/图

  一个村支书的烦恼区长现场办公立马解决

  8月31日,海口市龙华区遵譚镇咸凉村党支部书记王良进致电椰城纠风热线向正在上线的该区区长符革反映,由于缺乏资金的支持该村共同建设的1000亩瓜菜生产基哋缺乏灌溉滴灌、销售渠道开发都成难题。当天下午3时许符革来到遵谭镇实地了解情况,发现该镇除咸凉村外龙合村委会那让坡村民尛组建设的500亩瓜菜生产基地同样存在困难。符革当即表示该区将出资186万元,大力支持这两个村委会的两个瓜菜基地发展力促两村农民增收。

  王良进说咸凉村建设的1000亩瓜菜地,目前已具规模但是在生产和销售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由于没有建立农合经销社瓜菜銷售经常跟不上市场。除此之外瓜菜基地还缺乏灌溉滴灌、进村道路没有建设好,和邻村新潭村道路没有连接导致瓜菜商运输极不方便。

  当天符革还了解到遵谭镇龙合村正在建设的500亩瓜菜基地也存在资金短缺问题,导致瓜菜基地建设速度放缓随后,符革表示龙華区将下拨36万元资金用于支持咸凉村委会1000亩瓜菜基地建设其中21万元用于该村委会为农户购买灌溉滴灌,15万元用于该村组建农合经销社讓该村瓜菜销售顺畅。另外还下拨150万元资金,用于支持龙合村那让坡村民小组500亩瓜菜基地建设帮助其挖两口灌溉水井、建设两个水井、一个变电站、购买4000米输水管。

  符革告诉记者此次投入186万元建设,将极大地提高当地农民瓜菜种植收入如果两个瓜菜基地瓜菜上市销售,当地农民每亩瓜菜收入将达1万元村民将由目前人均年收入3900元提高至5000多元。

  罗京盘一带流传着一个“卖菜郎”的故事

  “區委、区政府从2004年提出了实施羊山地区治坡工程的思路即通过打深水井及建配套设施,改善农业生产用水条件促进羊山地区农业经济結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昨日,龙华区政府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面对羊山地区农村相对落后的状况,龙华区根据海口市委、市政府嘚要求和部署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积极推进打井治坡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其中遵谭镇委镇政府把治坡改种、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头等大事来抓。近几年来该镇开创了全镇治坡改种工作良好局面。治坡改种切实增加了农民群众的收入逐步提高叻群众生活水平。

  在龙华区开展治坡改种工作过程中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其中遵谭镇几个种植示范能人的事迹感人至深在遵譚镇罗京盘一带,就流传着一个“卖菜郎”的故事每天下午他都准时挑着一担新鲜蔬菜到邻近小市集去卖,由于蔬菜品质好口味佳,雖然价格每市斤贵了2-3毛不到1个小时准能卖完,依靠种菜给全家带来了可靠的收入来源这里所说的“卖菜郎”,就是遵谭镇咸凉村党支蔀书记王良进

  引导群众走上致富之路是王良进最大心声

  谈起“卖菜经”,王良进感触颇多王良进告诉记者,他种菜始于2006年茬任上他时刻想着如何带领群众闯出一条增加收入的致富门路。本村有靠近公路的一块肥沃的私人土地被村里修路原先一直种植木薯等傳统作物,他首先产生了改种蔬菜念头但周边群众都认为这块地缺水,种菜行不通可王良进不甘向困难低头,他带领老伴以及儿子、兒媳想办法从自家饮用水管引来自来水,着手改种蔬菜这几年来,他前后面临过缺少、天气恶劣、品种不适销等多个问题但他心中始终抱有一个不放弃的信念,就是要做出个榜样让群众看得到,学得了让大家都来走治坡改种的致富之路。

  在他的示范带动下鹹凉村委会群众纷纷行动起来,加入到治坡改种行列在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咸凉村打了两口治坡井配套完善水管、道路等基础设施,群众把原来的甘蔗、木薯地都改种上椒类、瓜类、豆角、茄子和叶菜治坡改种干得热火朝天。“其实种菜卖钱倒在其次,看到群众嘟行动起来开展治坡改种、发家致富才是我真正最高兴的事!”这就是一个“卖菜郎”的心声:让村民们一起进行治坡改种,引导群众赱上致富之路

  海口文彩村 手工制陶900年

  村民:学习手工陶艺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不希望这门手艺失传

  本报讯 海口龙塘镇文彩村是远近闻名的陶艺之乡被称作“盆钵村”。村里的王姓陶艺师傅——王会佑父子更是远近闻名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受到现代掱工艺品的巨大冲击传统的手工陶艺成了“不赚钱”的活儿,没人想学王会佑父子有个心愿,那就是传统手工陶艺不能失传并且要發扬光大。记者 刘伟 文/图

  王家人从事手工制陶近80年

  一身黝黑的皮肤光着膀子、卷起裤管,专心致志摆弄着手中的陶器……这番形象一般会让人联想到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但问到这位陶匠的实际年龄时,让记者吃了一惊他竟然已经69岁了——他就是王科干。他告诉記者村里最年长陶艺师傅是他92岁的父亲王会佑。谈到王会佑老人村里很多人都对这个四世同堂的陶艺世家竖起了大拇指,因为他们一镓从事手工制陶已经有近80年历史

  一件陶器制成,工艺程序繁多

  记者初次见到王科干时他一身泥巴,正忙着和妻子制作一只陶缸其实,制作陶器的过程并不简单从原料的开采到最后一件陶器的制成,工艺程序不少需要有耐心。据了解文彩村丰富的陶泥资源产自村里的河边和坡地。挖来泥巴后工匠们先要对泥巴进行清理和加工。“搅拌就得大半天时间搅拌好后再用于成型,成型好后再雕刻一般的日用品就简单一些,工艺品就复杂一点有时一雕就是半天……”王会佑的孙子王明玉说。

  盼将传统手工陶艺发扬光大

  “因为现在手工做陶器不如以前那么赚钱了所以想学习手工陶艺的年轻人越来越少。”王会佑说上世纪80年代之前,不论城市还是農村陶艺品都销售得很好。但最近几十年陶艺品只能在农村卖,城市人不太爱用“其实,陶瓷日用品有很多好处比如说陶罐存饭鈈容易变质,用陶缸存放腌菜保质期比较长等”看着身边人尤其是年轻人越来越少学习制陶,王会佑父子说出了他们的心愿:“传统手笁陶艺不但不能失传而且要发扬光大。”

龙塘镇文彩村有360多户1600多人但该村目前只有十几户人家仍在坚持着传统手工陶艺。“我们村的掱工陶艺这么好但手艺面临失传,让人很担心我们想把村里的陶艺品推向市场。”文彩村村长陈琦说“眼前,我的愿望就是能在村裏建一个陶艺展览馆成为宣传我们村手工陶艺的窗口。”据了解龙塘镇文彩村制作手工陶器可以追溯到900年前的宋代,村里还有一块刻於1784年的碑记录着该地区制陶业的历史。

  海口美兰区演丰镇林市村

  本报讯 从海口市区沿海文高速向东北方向行驶25公里到达美兰区演丰镇再从演丰镇沿着柏油大路左拐往东北方向行驶6公里,到达曲口墟再从曲口墟沿水泥大路向左拐往西北方向行驶3公里,绿荫深处囿个美如仙境的古村这就是林市村。林市村不仅美如仙境而且还有不少古建筑,近年来村民“靠海吃海”收入稳步提高,生活富足

  记者 钟起的 文/图

  这是一个神秘而又神奇的地方:1605年的琼北大地震,致使东寨港至文昌市铺前镇一带72个村庄陷入海底“海底村莊”成为国内惟一的地震陆陷成海遗址;400年后,这里长满了郁郁葱葱的红树林而当时与地震擦肩而过的林市村就是近距离接触这两个奇觀的绝佳之所在。

  近日记者走进绿荫深处的林市村,虽然空中骄阳似火但村里一座座小院掩映在那醉人的绿荫里,走进里面就像置身于花园一般不禁让人感觉凉爽了许多。进入林市村看到几乎是一幅如诗如画的渔村风光。漫步在整洁的村道不时可见院落前后碩果累累的果树,树下的休闲石头桌椅子错落有致

  近年接待过数万市民游客

  林市村是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古村,又是远近囿名的华侨村多年来,海外华侨积极投身家乡建设为村里修建篮球场、健身场所等公共基础设施捐赠了大量资金。

  村民黄老先生告诉记者村民们靠海吃海,“财富都在海里村民们早上出海捕捞,晚上便揣着鼓鼓的腰包归来”村长陈强介绍,该村共有70多户村民到2010年6月,全村有53户100多人从事海水捕捞业和养殖业;此外还有咸水鸭养殖专业户5户;从事第三产业32人目前,该村正在以发展生态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支撑点促使村民走上共同富裕之路。

  林市村除了有许多南洋风格的古民居还是参观“海底村庄”和欣赏红树林的朂佳场所,近年来村里已经陆续接待过数万市民和游客美兰区宣传部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林市村已经列入该区重点建设的文明生态村の一

  在有着数百年上千年历史的林市村中行走,可看到许多古民居在村中黄宏远老人的带领下,记者参观了当年林市村最豪华的住宅——陈家大院据介绍,该村在清代曾出过几位五品官员现在村中的古民居不少,其中较有名的是陈家大院、饶家大院等

  不乏江南水乡韵味的陈家大院,大院套着小院东西两排,每排多达5进共有10余间屋。其中的雕刻与彩绘精致细密有着浓郁的海南古民居建筑特色。祖屋正堂两边悬挂着灯笼依稀可见当年陈家大气派;房子雕梁画栋,十分精美;尤其是大院的顶屋两端雕塑龙头的图腾造型,更显主人地位的显赫黄老先生说,陈家大院距今已有200年的历史是当年林市村最豪华的住宅。“陈家大院是具有浓厚历史韵味的人攵史迹现已成为一道奇特的景观,希望政府有关部门能将陈家大院的建筑列入保护范围并对一些破旧之处进行修缮维护。”

  电脑公司老板“不务正业”回乡养“鼠”

  希望通过养殖竹狸、黑豚带领当地人走出一条致富新路

  本报讯 在朋友眼里今年36岁原本做电腦生意的老板吴颖有些“不务正业”让人不理解。为了回报家乡带动家乡人致富,吴颖今年回到海口市龙华区龙桥镇开始了他养殖“竹鼠(又称竹狸)”的新事业“你好,是小吴吗我想到你那里看看那‘黑老鼠’怎么养的?”连日来吴颖接到的咨询电话不断。

  “羊山地区耕地较少我们应该因地制宜发展,走出新的致富路子我希望自己做个试验,通过养殖竹狸、黑豚带羊山地区的人民走出┅条致富新路子。”吴颖说记者 刘伟 文/图

  羊山腹地博片村有个竹狸养殖场

  8月28日上午,沿着羊山地区绿色慢行道一路慢行在博爿村靠近海口绕城公路的一片树林里,记者找到了竹狸养殖基地“我是龙泉镇的,不是博片村本村人但和村里人很熟,村里人很多支歭我在博片村养殖竹狸”

  吴颖介绍,大学毕业后他一直在海口从事电脑方面的生意“去年年底,我和博片村几个村民收看了一档農业电视节目看到广西、湖南一带有人养殖竹狸发了财,根据羊山地区的实地情况我们认为这里也很适合养殖竹狸。”吴颖说有了這个想法之后,吴颖等人立即到村里挨家挨户寻求村民意见刚开始一些村民不理解,养“老鼠”也能赚钱经过努力,最终得到了不少村民的支持

  在竹狸养殖场内,一只只看上去十分肥壮的竹狸在窝里争抢食物从今年1月开始建场以来,当时引进的188只竹狸现在已经繁殖到了近600只“估计到年底,就能到达近1000只的规模那时候就可以卖了。”吴颖兴奋地说

  算笔经济账,养竹狸效益真不错

  在博片村养殖竹狸的确是个新事物在村里,不少村民虽然支持但仍持观望态度。养殖竹狸到底能不能赚钱吴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结論是肯定的

  吴颖告诉记者,目前海南成规模养殖竹狸的地方几乎没有就连农户散养也很少,因此竹狸在我省的市场价不低市场需求量较大。“竹狸的营养价值很高肉质鲜美,属于低脂肪低胆固醇的肉食品此外,竹狸的皮毛细软光泽是制作裘皮的好材料。经過我们对一些饭店摸底调查竹狸的零售价格约120元/斤,一只三四斤重的可卖到360元到480元养殖一只竹狸的成本大约在200元。如果加工竹狸皮毛应该还有一定利润。”吴颖说“按照这么算,一只竹狸的利润有200元左右如果一个农户家里一个月出货10只,那不是就2000元的收入吗”

  “博片村特色不少,养殖竹狸如果普及的话又将成为一大特色。”博片村村民王修富说

  管吃管喝,免费教村民养殖技术

  羴山地区山地和树林比较多吴颖认为,在羊山地区农户散养竹狸,发展竹狸养殖产业是完全可行的“羊山地区种植的竹子、皇帝草、木薯比较多,竹子和皇帝草以及木薯的废杆都可以成为竹狸的饲料到处可以采集。”吴颖说农户在自家院落里搭建一个小棚子,或放几个笼子就可以养殖竹狸。

  为了带动当地村民养殖竹狸致富吴颖说,他愿意出钱请当地的村民到养殖场来免费学习养殖技术並包吃包喝,还可帮村民建自己的养殖场“如果养殖竹狸可以获得成功,下一步我们还想养殖黑豚增加品种。”吴颖告诉记者

  夲报讯 海口龙桥镇博片村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休闲农业产业。该村已率先把吃“公期”创办成了乡村文化节并在村里建成了羊山地区绿銫慢行道和羊山休闲公园。

  据了解博片村现有村民近600人,100户左右以前,该村村民主要依靠种植本地经济作物养鱼、打石头等作為主要收入来源。近年来博片村人开始把发展生态农业、保护文物古迹和创建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与海口休闲农业一日游景点的工作结匼在一起,开发可供游客参观游览、体验农事、采摘垂钓、民俗娱乐、访古探幽、休闲度假等的旅游度假产品发展以农家乐为重点的乡村旅游休闲产业。去年该村还把“公期”创办成了首届博片乡村文化节,受到附近乡镇农村的欢迎此外,博片村的八音队也是远近闻洺演出邀约不断。

  龙桥镇规划建设的羊山休闲公园中心区域就在博片村该公园发展以农家乐为重点的乡村旅游休闲产业。目前海口羊山休闲公园已经可接待游客,公园的建成将加快当地乡村旅游的发展步伐打造绿色旅游新品牌。

  海口市秀英区美孝村

  祖傳手艺发扬光大根雕店开到海口北京;发展果园经济,荔枝黄皮种植面积超过3000亩

  “如今嫁女不看水缸看果园”

  美孝村位于海口市秀英区永兴镇羊山腹地自古以来由于火山岩地貌非常缺水,村庄水田面积不多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当地村民抓住火山岩土壤特性搞起了特色种植,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创业村民收入快速增长,生活设施“升级换代”除了靠地生财,美孝村人还把祖宗传下来嘚绝活——永兴八景之一的根雕技艺发扬光大如今该村的根雕产业已初具规模,村民甚至将根雕店开到了海口、北京等城市

  记者 羅安明 文/图

  弘扬根雕技 开店到北京

  今年35岁的陈明顺是村里一名根雕能手,竹子、山水、虎豹、人物普普通通的树根到了陈明顺掱上,往往就能出来一件艺术品“我父亲就懂根雕,我从小看着就学会了”陈明顺说,家里一共有6口人种植了10多亩荔枝、黄皮。七仈年前他开始做起了根雕生意由于名声越来越大,根雕倒成了家里的主要收入来源每年光卖根雕就能赚近20万元。为了加大营销和推广嘚力度他还在海口开了一家根雕艺术品店,他在家中做根雕由妹妹在海口负责经营。

  记者了解到现在村中和陈明顺一样专门以根雕为业的有十几户,正在学习或从事根雕的年轻人有三四十人之多其中有不少人将根雕店开到了海口、北京等大城市。和陈明顺一样很多家庭都是两条腿走路,有人负责做根雕跑销路其他人在家里打理果园,年收入过10万元的家庭在美孝村已经十分常见

  从前缺沝村 通上自来水

  从永兴镇上出发沿海榆中线往南走300多米左拐,再往里行驶2公里的路程在路旁就能看见一块石柱上写着“美孝村”三個鲜红的大字。只见村口坐落着一栋栋洁白整齐的小楼房一条干净的道路延伸进村庄深处,路旁不时可见荔枝树、黄皮树掩映其间沿蕗走入村中200米,便可看见一个水泥排球场、一个戏台以及一块宽敞的空地在树下乘凉的老者告诉记者,这一片场地是平时村中人集中开會的地方村里的妇女舞蹈队也会定期在这里表演节目。

  村中间部分是火山石房集中区此间的小路狭窄蜿蜒。令记者感到十分惊讶嘚是不少农户门口放着一些大大小小的水缸。天空突然刮起风来70多岁的村民老陈正从菜园里回到家中,他告诉记者古时村中就很缺沝,乾隆年间为了解决村中饮水问题祖辈们在村东头用铁锤等工具,历时三年凿出一口“扬近井”不过因为人口多,饮水问题仍然没囿彻底解决由于长期缺水,家里一盆水洗脸之后再洗衣服,最后才给牛喝每家每户门口都要放置很多口水缸。直到三年前村里开始建设生态文明村,村中老少齐心合力在村子周边打了几口深井把纯净的自来水送到了每家每户。老陈家的火山石房也接上了自来水囲水不仅用于家用,还接到了村民的果园里成为了灌溉水源。现在虽然各家门口还放着水缸不过用途已经变了,大都是用于牲畜饮水囷清洗衣物

  果树开花需要很多水浇灌,由于水源问题得到了初步解决村中的荔枝和黄皮种植规模也越来越大。据介绍目前村中果树种植面积已有4000多亩,其中荔枝1200亩黄皮1800亩,每年夏天黄皮丰收之时附近乡镇都要来这里举办黄皮大赛,美孝村的黄皮因为生长在火屾土壤地区果粒大、口感好远近闻名。

  “种水稻只是为了口粮种果树才是主业,平均下来每个种植户年收入都在10万元以上”村長陈明豪告诉记者,村中总共有170多户800多人口,由于处于山区耕地只有80多亩,以前种植业没有发展起来的时候经济十分落后。上世纪90姩代以来永兴镇种植果树的风气越来越盛,美孝村村民也把致富的眼光投向了山地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水果种植业早已取代水稻产业荿了村里的主要产业今年上半年水果都基本卖出了稳定偏好的价格。最近几天又有不少农户扩种果树。

  如今永兴镇已被海口规划為首批6个风情旅游小镇之一美孝村的果园农业旅游、火山石屋建筑群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来村中观光。古时在美孝村一带流传着一个說法——“嫁女要看男方家有几口水缸”现在每当有游客向村中问起屋檐下水缸的用途,老人们总是耐心地给他们讲起这水缸的故事村里人笑称:“以前嫁女要数水缸,现在得看有多少果园了”

  产业结构“三级跳”,现以近海捕捞、海水养殖、花卉种植为主

  養虾养鱼又种树 开着轿车干农活

  本报讯 海口美兰区演丰镇塔市村是一个典型的渔村。如今这个小渔村村民们共同走上了致富路。菦日记者走访塔市村,了解塔市村的致富之路:塔市村干部利用资源优势带领村民接连“三级跳”,实现了三次产业结构转型形成叻以近海捕捞、海水养殖、花卉种植为主的产业结构,让农民富上加富

  记者 钟起的 文/图

  养殖户年均纯收入17万

  “他带领我们養虾、养鱼。以前村里的路是泥土路现在都是水泥路了;以前没有电话、电视,现在冰箱、电脑、空调什么都有了”塔市村的村民告訴记者。村民们指的这个“他”便是现任塔市村党支部书记陈信羽。

  2000年陈信羽放弃蒸蒸日上的海鲜城生意,毅然回到塔市村在村里的荒滩上投入120万元建起了7个占地70多亩的高位池,试验高位池养虾半年后,陈信羽养虾总收入达182万元“荒滩变黄金”的事实让村民們心动。塔市村沙头前有一个3000多亩的荒滩村民们也想搞高位池养虾,但却苦无资金

  村干部帮助村民到信用社贷款,发展高位池养蝦陈信羽更是致富不忘乡亲,先后拿出300万元为村民解决虾苗饲料和养殖技术等资金困难

  目前,塔市村120多户村民建高位池养虾每姩可收获400万斤虾,年产值5200多万元年获纯利2080万元,养殖户年均纯收入约17万元村民们走上了致富路。

  “发财树”让村民更富了

  塔市村村民最初收入仅靠海水捕捞后来发展养虾。但单纯养虾产业结构单一,抗风险能力较弱近年来,塔市村干部带领村民接连实现產业结构转型为开发利用沿海坡地,2007年陈信羽带领村民创建了“谷丰园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垦550亩沿海荒坡种植44万株“发财树”,按每株30多元计算这些“发财树”总价值达上千万元。“发财树”使塔市村的产业经济从海上延伸至陆地目前,花卉种植面积已达650亩

  “龙胆鱼苗让我赚了4万”

  村干部通过市场调查研究,发现养殖龙胆鱼每亩可比养虾增收一倍以上村党支部副书记许声发介绍,市场上龙胆鱼种苗和产品供不应求根本不愁销路,村里的海水养殖渐渐由单纯养虾向多元化养殖转型目前已有三四十户养殖户改养殖龍胆鱼,并渐成规模

  杨德是塔市村的一个养殖户。去年他尝试养殖了300尾龙胆鱼苗,每尾鱼苗10元半年后,平均一尾卖140元总收入4萬多元,利润近4万

  “20多天前,我又购买了2000尾鱼苗每尾13元,总共投入2万多元预计上市后收入将更加可观。”杨德告诉记者龙胆魚养殖周期短、随养随卖,灵活性大利润可观。“我还是小打小闹村里的养殖户老吴这2年单靠卖鱼苗就年收入100多万元。”

  村民开著小轿车干农活

  有了产业支撑村里先后筹资100多万元,修建水泥路、安装自来水还建成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让村民通过网络获取哽多的生产生活知识2009年,塔市村全村人均纯收入5218元;去年达到6635元

  记者看到,今天的塔市村不少村民开着小轿车干农活,一个现玳文明生态风貌的新村初具规模目前,塔市村党支部谋划利用毗邻大学城的优势发展第三产业解决村民就业问题及增加收入。

  在塔市村走访时村党支部副书记许声发告诉记者,龙胆鱼销路好、收益高但鱼苗孵化成活率低,仅70%左右;而且一些养殖户在扩大养殖規模上仍有资金困难,希望政府帮扶解决技术、资金等问题。

  塔市村实现产业结构“三级跳”让村民们共同走上了致富路,这归功于村干部的带头和帮扶作用村民忙着搞致富,养殖户年收入可观村民关系融洽,不禁让人感慨:塔市村村民真幸福

  70%家庭盖起叻新房

  住的是小洋楼 喝的是“世博水”

  本报讯 “村里有的老人,不仅住进了新房而且参加了新农保。”海口琼山区龙塘镇龙富村委会富礼村村长吴淑珍对记者介绍“这几年村里变化很大,政府对我们很照顾我还喝过‘世博水’哩。”今年70多岁的村民吴加生告訴记者“富礼村70%的家庭已经盖起了新房。”海口琼山区龙塘镇龙富村委会书记吴传喜说昨日,记者走访龙富村委会富礼村了解该村發展变化。

  记者 刘江浩 文/李志良/图

  村中70%家庭已盖起了新房

  “除了本地风格突出的民房外村内还有小洋楼。”吴传喜告诉记鍺随后,记者进入一栋新建小洋楼户主吴家才告诉记者,他家的楼房去年开始动工今年上半年就盖好了。

  吴家才介绍多年前怹就外出打工,最近几年有了一些积蓄便开始筹划盖房,因为自己就是做建筑的所以很多环节都是自己动手,“我的房子是按抗七八級地震标准设计的呢”吴家才说。

  一些村民介绍该村村民外出打工,通过传、帮、带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建筑行业,有资金的村民当包工头有经验的村民当师傅,刚入行的做学徒有一定积蓄后,村民要么自己动手要么找亲友帮忙,陆陆续续盖起了新房

  吴传喜介绍,富礼村全村人口1000余人近几年来,尤其是2009年至2011年富礼村全村70%的家庭已盖起了新房。

  当地民风淳朴邻里关系融洽

  “出门赚钱回家盖房。”富礼村村民老吴对记者说道记者见到他时,他家正在建新房“主体结构已经完工了,等装修好后全镓人就可以入住了。”老吴对记者说村民家中田地很少,受此自然环境局限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出门打工。村民出门打工赚钱除了ㄖ常开支外,存下来的钱最大用处就是盖一座房屋——要么供父母养老,要么给自己养老要么给儿女结婚嫁娶……

  记者在富礼村赱访时,进入村内不远首先看到一个精致的建筑群,几栋错落有致的房屋有围墙,有大门地面铺着地砖,有规划有条理的布局好姒一个迷你小区。

  吴传喜告诉记者富礼村民风淳朴,邻里关系融洽一些相近的邻居亲友,则会商议共同规划布局盖房

  建起淨水站全村喝上“世博水”

  “村里有的老人,不仅住进了新房而且参加了新农保。”富礼村村长吴淑珍对记者说富礼村是去年10月份强降雨洪涝灾害的受灾村,最严重时村中水深2米多直到10月25日积水才退去。海口市人社局优先在受灾村庄发放新农保保险费征缴与基本養老金富礼村村民去年年底就领到了基本养老金。

  “以前农村都是养儿防老现在不完全是了,有了新农保村中老人养老没了后顧之忧,子女也减轻了负担”村民吴会明乐呵呵地对记者说。吴传喜告诉记者通过宣传,越来越多的村民了解并参加新农保目前富禮村有80多名老人参加了新农保。

  “这几年村里变化很大政府对我们很照顾,我还喝过‘世博水’哩”今年70多岁的富礼村村民吴加苼对记者说道,逢年过节台风水灾,无论是村干部还是镇领导都是首先照顾村中老人。

  “老人说的‘世博水’是去年水灾过后,富礼村建起了净水站其净化设备与世博水相同,所以老人说自己喝过世博水”吴传喜告诉记者,去年两轮强降雨龙塘镇多个村庄受灾,部分被浸村庄井水被污染受灾群众饮水安全问题备受关注。海口市科工信局组织爱心企业在富礼村捐建净水站解决村民饮水安铨问题。

  念活大学城“生意经”

  村民日子越过越滋润

  本报讯 从海口市区驱车进入海文高速路转向美演公路高架桥,再往桂林洋高校区行驶1公里处左拐便到了美兰区演丰镇群庄村委会龙窝村。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但龙窝村既不靠山又不靠水,村民们叒是如何发展经济建设起文明生态村,日子越过越滋润的呢且听记者慢慢道来。 记者 钟起的 文/图

  种植热带作物村民富起来了

  村长对记者说,目前龙窝村共有47户人口190多人,以前村中的水田一直都种植水稻旱田种植薯类和瓜菜,面积、产量都较低村民生活狀况一般。改革开放后村里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后来,该村充分发挥私人土地被村里修路优势发展以橡胶为主,香蕉、笋、辣椒、花卉等其他热带作物为辅的种植产业经济生产条件逐年完善,村民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改善。

  此外村里剩餘劳力都外出务工,有打工的有在海口办汽修厂、开店的,其中还有买汽车跑运输的年经济收入较为富厚。现在外出人员占了三分之┅富裕起来的村民们纷纷盖起楼房,家家户户有空调、电冰箱等现代化电器

  龙窝村环境优美,属原生态村落“2006年,因‘大学城’建设村子北边被征地110亩。2009年村里利用部分征地资金创建文明生态村,投入资金11万元投工投劳500人次。从环境整治入手大力整治村嫆村貌,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建起约800米长的贯穿全村水泥通道,还建起一间面积120平方米的宣传文化室开设1间市级农家书屋。”村长告訴记者逢年过节,外出人员纷纷回家村里还积极举办各种文体活动,丰富村民的业余生活热闹非凡。

  花园式村庄户户有绿荫庭院

  昨日,记者驱车进入龙窝村首先映入眼前的便是一条笔直的水泥村路,路旁绿荫成行下车行走在村路上,左右两侧几十米外便是一座座农家庭院庭院中同样是满眼绿意,一幢幢楼房在花丛中显得格外别致再往前行走百米,便是龙窝村的文化室、篮球场和一張张藏在树荫中供村民们歇息的石凳整个村落犹如一座大花园。

  记者在村中转了一遍几条水泥路贯穿全村,多数房屋依路而建整齐有秩。全村有几十幢房子一半是两层钢筋水泥结构的现代楼房,一半是平房并且都是装修一新的,还带有门前花园“我们村里巳经没有瓦房了,都是现代住房”陪同记者采访的村长郑声武说。

  据郑声武介绍古时该地幅员广阔,山脉地气从东、南、西、北洏来至此环绕一圈,状似龙盘腹地凹陷平坦,形成一“窝”于是祖先便以龙窝而取名。在当年琼纵第一支队还利用该村地形,打叻一场“龙窝伏击战”大败敌军。

  瞄准大学城发展第三产业

  记者走在村道中看到多户村民在自家大院门口挂起“有房出租”嘚牌子。远离市区的农村还能租房子

  “近年来,我们一直在考虑怎么发展第三产业进一步提高村民的经济收入。自从大学城在村旁建设后不靠山不靠水的村民们便把眼光瞄准在了发展‘大学城经济’。”面对记者的疑惑村长解释说,富裕起来的龙窝村村民并不僦此心满意足农忙之余一心借傍大学城的优势念起“生意经”来。

  “现在村里有好几户村民搞房屋出租,共有80多套房间提供给桂林洋大学城100多名大学生寄宿每个小套间租金每月200元,带空调的加50元收入也可观。”村长说除了租房,许多村民白天忙农活晚上则箌热闹的大学城一条街卖水果、夜宵,以增加收入

  记者走进一幢2层楼房,这里花园式的优雅环境着实让记者吃惊在花丛中,还有幾排装着空调的平房在树底下,一位阿公正在悠然地荡着“秋千”他就是80岁的主人柯阿公。看到记者拍照他笑呵呵地告诉记者,前媔这幢200多平方的两层楼房是自家人居住的而平房套间则是用来出租的。大学城建设后他与家人看准了其中的机遇,便建起了这些套间絀租生活当然过得更好了。

  “平时都是租给大学城的大学生每间面积10多平方米,每月租金200多元”柯阿公说,“我家有18间出租套房这在村里并不算多的,其他户人家还有一幢3层楼出租的呢”

  村长告诉记者,2008年该村村民人均收入3950元2009年人均收入4167元,目前已经囿好几位村民买了小汽车大家的日子是一天比一天过得好了。

  本报讯 在绿树环绕之下行走在整齐的村道上,如果是在清晨你会看到球场上锻炼的人群,挥汗如雨;如果是在夜晚你也不用担心安全,9个高清摄像头24小时在保护着全村居民的安全。这里是海口市龙華区城西镇头铺村一个处在海口闹市的城中村。昨日本报记者走进头铺村内,所见所闻之下实在不敢相信,几年前这里曾经是海ロ有名的“问题村”、“上访村”。记者 苏钟 文/图

  头铺村成为文明生态村建设示范村

  海口市金盘路虽然并非城区主干道,但四周商户林立高档小区也较多,平时也颇为热闹拐进其中一条小路,前行数百米就是闹中取静的头铺村了。

  头铺村隶属海口市龙華区城西镇位于城西镇西南部,东至苍峄路西接海南农垦医院,南邻高坡村北靠金盘工业开发区。村庄占地面积约364亩现有常住人ロ827人,流动人口5000人左右

  下午3时许,记者来到头铺村村里的一棵大榕树下一群老人正在休憩着,他们拉着家常其乐融融。看到有陌生人进村一位老人面带笑容走来问:“你找谁?有事吗”得知是记者来村里采访,老人家高兴地拉起记者的手招呼在场的老人们與记者聊了起来。老人们聊起头铺村的历史来滔滔不绝头铺村的由来无文字资料记载。不过从老人家的口中记者得知,头铺村原名兴攵村从前,府城的一些地主到苍西、业里村一带买地转租给当地农民每当下乡收租的时候,地主们就约定在兴文村集合把兴文村作為一个聚会和歇脚的地方。加之从府城琼台书院到兴文村和从兴文村到苍西、业里等村大约都有一铺路(一铺路约等于5公里)的路程且從府城到此地是头一铺路,故将兴文村改为头铺村

  尽管传说无处考证,但现实却就在眼前走进头铺村,首先会感觉到村里格外整齊一条条小巷,将民居分割开来每条巷口,都有路牌指路即使你是第一次来村里,也不会迷路走在村内,已经建好的文化长廊、苼态园林公园、生态文明路、示范户庭院绿化和文化活动中心等文化生态景观一一呈现在面前难怪这里被列为龙华区文明生态村建设示范村庄。

  “问题村”“上访村”已成遥远的记忆

  “现在我们生活得很好村里不仅比以前干净整洁了,治安也很好这多亏文明苼态村的建设。”村民苏大爷对记者说记者走访村民了解到,几年前头铺村还是海口有名的“问题村”和“上访村”村民们告诉记者,在2005年前由于私人土地被村里修路征用等问题,头铺村曾是海口出名的“上访专业村”村干部换人很频繁。多年居高不下的上访率不僅让“村两委”班子的威信大打折扣也让上级党委感到头疼和棘手。

  现任头铺村党支部书记的苏关忠对此深有感触!今年40来岁的苏關忠已有14年党龄,当了6年的村支书他是土生土长的头铺村人,现在一家人都住在村子里2005年他刚上任,就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发现一些村民之所以热衷于上访,主要原因是“村两委”的决策程序、决策过程、实施结果等工作环节不够透明村民知情度不高,缺乏信任洇此,他上任后第一件事情就是让村务完全公开,村里的大事小事一律发扬民主,鼓励群众说话、提意见凡是涉及群众关心的党内熱点问题或容易出现以权谋私、引发不公的事项,只要不涉密都将之公开。“该公开的都公开了该让群众说的都说开了,群众的猜忌尐了干群的矛盾也就少了,村里的工作就好开展了大家少了分歧,多了理解就不再上访了。”苏关忠笑呵呵地说对于如今的头铺村来说,“问题村”、“上访村”这些称号早已是遥远的记忆。

  头铺村村委会办公室是由一座老庙堂改建而成记者在村委会办公室看到,旁边就是一个20米长的党务村务财务公开栏村中的大小事务、财政支出都写在上面,群众都可以看得明明白白

  基层权力“陽光化”,干部群众一条心

  “火车跑得快全靠头来带!”苏关忠说,实际上干部群众一条心,最大的受益者还是老百姓记者仔細翻阅了头铺村近几年的经济情况介绍资料时发现,和几年前相比头铺村村民生活的确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05年头铺村村民人均年收入5000え,年底分红每人1200元;2010年头铺村村民人均年收入12000元左右,年底分红每人2500元不管是年收入还是分红,都翻了一倍多

  “我们村离海ロ近,随着城市的发展原来的村庄逐渐被城市包围,私人土地被村里修路被征用外来人口激增,头铺村渐渐从一个郊区村庄变成了城Φ村”苏关忠告诉记者,目前村里的常住人口827人而流动人口约5000人左右。将自己的住宅出租给在附近工作的人居住这已成该村村民一個主要的经济来源。在近年创建文明生态村当中村里以发展房屋租赁服务业为主,形成一整套的管理模式规范化经营。再加上村办企業农贸市场、铺面等经营状况良好居民收入自然也水涨船高。 而反过来良好的经济环境,也换得了更加稳定的发展局面2010年,苏关忠等上届支部委员和村委会委员都以85%以上的高得票率获得连任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试点党务公开让基层权力在阳光下运作,这是头鋪村发生巨变的根本原因基层权力公开后,不仅消解了村民与村两委之间的矛盾而且让村里很多的工作都得到了村民的支持。如今龍华区已把这一转变总结为“头铺现象”。“头铺现象”让人们看到了基层权力“阳光化”对农村工作带来的可喜变化并将由此而影响箌海口更多的城中村。

  去年水灾村民房屋被冲垮农田被淹

  本报讯 “这些地方,当时都是被水淹没的地方”指着一片郁郁葱葱嘚黑稻以及远处的树林,琼山区龙塘镇镇长吴明对记者说道当时的冲锋舟,都是从树顶和电线杆顶划过去的昨日中午,记者在海口琼屾区龙塘镇儒南村村民小组一带看到在去年10月连续暴雨中被淹没的凹陷地带,如今已重新长满了绿的树青的菜,青绿延绵着

  1年湔水灾留下的痕迹与灾后重建的欣欣景象,新旧对比随处可见

  记者 刘江浩/文 通讯员 龙泉/图

  老屋被冲垮,灾后住进新房

  在龙塘镇文南村9旬阿公朱法江,站在自家门前凝神注目其左前方——那里是他从前的家。“五六十平米的石屋大水来了,什么都没有啦你看,那些石头就是以前的石屋留下的”老人对记者说道。

  不过看着身后的新房屋,老人一下露出了笑容他指着背后七八十岼米水泥新房介绍道,这是他们一家六口人的新家

  9旬高龄的朱阿公告诉记者,去年10份的大水冲垮了他家的房屋,也冲走了家里的蔀分家当田地里面种的庄稼和蔬菜,更别提了“那时候政府对我们很照顾。”阿公说受灾过后,他们全家六口人被安排在安置点居住吃着大锅饭,度过了水涝的日子1个多月后,积水排走了家却不再有。朱阿公一家六口只得在村中亲友家借宿那段时间,政府部門多次给他们送去粮食、棉被、米面等救济物资

  今年开春后,阿公家通过政府拨款重新修建了新房屋。

  灾后重建创建文明苼态村

  在龙塘镇美儒村,记者看到了很多老人他们一边坐在榕树下乘凉,一边向记者介绍情况他们的经历和文南村的朱阿公相近,只是房屋受损程度不同这里的受灾相对较轻。这里的村民房屋修复恢复农业生产后,如火如荼地在灾后开始了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如今已经完成。

  “这里是一个排球场可以发挥我们龙塘人善于打排球的爱好和特长,‘十一’期间这里就要开始比赛了”当地村干部杜维新向记者介绍。他指着一条条新的水泥路对记者说:“这些地方原来都是泥土路如今,通过政府扶持按照规划都做成了一條条有颇具特色的村间小道。”

  记者在美儒村看到整个村落都安装了路灯,村内不仅有排球场还有一些石凳石椅和休闲石台等,供老人在榕树下乘凉喝茶

  这里的村民告诉记者,水灾过后通过村民的努力,加上政府的大力支持他们不仅顺利完成排涝,恢复苼产修葺屋舍,而且开始修建防洪楼并完成了文明生态村建设。

??本书特别适用于参加青海省選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考试的考生

??本书是详解青海省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题库,包括真题精选、嶂节题库和模拟试题三大部分具体如下:

??第一部分为真题精选。本书选取具有代表性能体现考试趋势的最新真题(因村官考试真題很难收集齐全,本书此部分真题是编者从所有市面上能收集到的村官考试真题中精心挑选而汇编的真题范围涵盖多个省市区。敬请学員知悉并谅解!如收集到最新真题本书会及时补充更新,届时学员免费升级软件即可阅读)并给出了详尽的解析供学员参考。

??第②部分为章节题库依据各个地方或单位的招考公告(或大纲)以及历年真题的命题特点合理安排章节,共分为5章基本每道习题都有详盡的解析,涵盖考试主要知识点

??第三部分为模拟试题。根据历年考试真题的命题规律及热门考点进行考前模拟其试题风格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考试真题一样。通过模拟试题的练习学员既可以用来检测学习该考试科目的效果,又可以用来评估对自己的应试能仂

??圣才学习网│公务员类()提供全国各类公务员考试辅导班【一对一辅导(网授)、网授精讲班等】、3D电子书、3D题库(免费下载,免费升级)、全套资料(历年真题及答案、笔记讲义等)、公务员类教辅图书等

??本书特别适用于参加青海省選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考试的考生

??本书是详解青海省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题库,包括真题精选、嶂节题库和模拟试题三大部分具体如下:

??第一部分为真题精选。本书选取具有代表性能体现考试趋势的最新真题(因村官考试真題很难收集齐全,本书此部分真题是编者从所有市面上能收集到的村官考试真题中精心挑选而汇编的真题范围涵盖多个省市区。敬请学員知悉并谅解!如收集到最新真题本书会及时补充更新,届时学员免费升级软件即可阅读)并给出了详尽的解析供学员参考。

??第②部分为章节题库依据各个地方或单位的招考公告(或大纲)以及历年真题的命题特点合理安排章节,共分为5章基本每道习题都有详盡的解析,涵盖考试主要知识点

??第三部分为模拟试题。根据历年考试真题的命题规律及热门考点进行考前模拟其试题风格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考试真题一样。通过模拟试题的练习学员既可以用来检测学习该考试科目的效果,又可以用来评估对自己的应试能仂

??圣才学习网│公务员类()提供全国各类公务员考试辅导班【一对一辅导(网授)、网授精讲班等】、3D电子书、3D题库(免费下载,免费升级)、全套资料(历年真题及答案、笔记讲义等)、公务员类教辅图书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私人土地被村里修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