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sp:桥接路由器跳ping桥接连接本地主机,通过地址转换ping通主机地址

桥接和NAT都是虚拟机连接网络的方式

虚拟机连接虚拟交换机VMnet0且桥接到物理网卡,物理网卡起到搭桥的作用相当于接入了交换机VMnet0。于是通过该网卡上网的网络应该满足网段为192.168.2.x对于这种连接方式,其他网络上的计算机看来无法区分虚拟机与物理机看上去都是计算机。通过物理机的物理网卡数据流通过粅理网卡出去。物理机的网卡在桥接路由器跳ping上是什么网段虚拟机也是什么网段。
如图的配置情况这会导致如果物理机配置错误,网段改成192.168.3.5只会导致物理机无法访问互联网但是虚拟机仍然可以访问互联网。在桥接模式下物理机的配置错误不会影响虚拟机的网络访问
┅个计算机上可以有多个网络设置成桥接,有多个物理网卡就可以桥街道多个网络可以人工指定。
VMWare虚拟出来的操作系统就像是局域网中嘚一台独立的主机它能够访问网内包括真实主机的一台机器。

在桥接模式下你须要手工为虚拟系统配置IP地址、子网掩码,并且还要和主机处于同一网段这样虚拟系统才干和主机进行通信。对于想进行种种网络实验的用户这种模式是不太适合的因为你无法对虚拟机的網络进行控制,因为虚拟机将直接访问局域网之外的网络

使用NAT模式虚拟系统可把物理机作为桥接路由器跳ping访问互联网,使用NAT模式网络连接时VMware会在主机上建立单独的专用网络,用以在主机和虚拟机之间相互通信虚拟机向外部网络发送的请求数据"包裹",都会交由NAT网络适配器加上"特殊标记"并以主机的名义转发出去外部网络返回的响应数据"包裹",也是先由主机接收然后交由NAT网络适配器根据"特殊标记"进行识別并转发给对应的虚拟机,因此虚拟机在外部网络中不必具有自己的IP地址。从外部网络来看虚拟机和主机在共享一个IP地址,默认情况丅外部网络终端也无法访问到虚拟机。此外在一台主机上只允许有一个NAT模式的虚拟网络。因此同一台主机上的多个采用NAT模式网络连接的虚拟机也是可以相互访问的。


使用NAT模式就是让虚拟系统借助NAT(网络地址转换)功能,通过主机所在的网络来访问公网虚拟机相当于内網(私网地址),把物理机能上网的网卡当成公网地址会用这个能上网的地址把数据包替换,然后去上网如果设置成NAT,则物理机所在嘚局域网想要访问虚拟机是无法直接访问的需要在物理机在端口映射,才能访问虚拟机

NAT模式下的虚拟系统的TCP/IP配置信息是由VMnet8(NAT)虚拟网络的DHCPserver提供的,无法进行手工改动因此虚拟系统也就无法和本局域网中的其它真实主机进行通讯。NAT模式最大的优势是虚拟系统接入互联网很简單仅仅须要求主机能联网且你不须要配置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DNS地址还是要依据实际情况填的)加入DNS地址除了在网卡属性中填写還能够在虚拟机中的“虚拟网络编辑器”中的NAT选项卡中点击“编辑”中来加入。

当搭建了web服务器并希望其他互联网络中用户通过互联网访問此服务器时使用桥接最好。而访问网络简易且易于操作时使用NAT。

1.指定网卡并修改虚机IP为桥接模式访问公网
2.将默认VMnet8的NAT服务转换到其怹虚拟网卡上并访问公网


1.1 打开网络编辑器更改设置,选择你要桥接的网卡可以指定
1.2将网络适配器更改为桥接模式
2.1选择其中的一个模式


2.2取消勾选NAT模式,并在其他连接类型的网络设置为NAT然后更改IP为该网段下的IP。尝试访问网络

从源主机到目标主机的转发过程

1.2橋接路由器跳ping的工作原理

第一步:主机1.1要发送数据到4.1因为是跨网通信,所以必须通过网关(通过ARP广播找到E0端口口的MAC地址)

第二步:桥接路由器跳ping收到数据包后,拆开数据包发现里面的目标IP为4.1查找路由表

第三步,桥接路由器跳pingA查找路由表后转发数据到S0接口,

第四步橋接路由器跳pingA通过ARP广播找到B桥接路由器跳pingS0口的MAC地址后,将数据转发过去

第五步数据包到达B桥接路由器跳ping后,查看目标IP地址并查找路由表

苐六步B桥接路由器跳ping查找路由表发现4.0网段在E0接口,转发数据到E0接口

第七步,数据通过ARP广播找到主机4.1的MAC地址然后将数据包转发过去,這样主机4.1就成功接收到数据包了

桥接路由器跳ping中维护的路由条目的集合;桥接路由器跳ping根据路由表进行路径选择

配置IP地址,端口UP状态形成直连路由

(例如两个桥接路由器跳ping相连,一般配30位的IP地址配的是同一网段,配完IP地址端口就是UP状态直连网段就形成了)

需要静态路甴或动态路由,将网段添加到路由表中

三、静态路由和默认路由

四、桥接路由器跳ping转发数据包的封装过程

1.在此过程中桥接路由器跳ping如果鈈知道将要发送的数据包的目标MAC,那么桥接路由器跳ping就会进行丢包并且会在目标IP的端口域进行ARP广播。
2. 进行过ARP之后两台机器就会将双方的IP囷MAC记录在各自的ARP缓存表里

3.源IP和目标IP不变,变的是MAC地址

1.路由A是pc1的默认网关,pc1想要和不同网段的pc通信必须通过网关。所以pc1的数据包要先發给路由A的E0口但是pc1的ARP缓存表里没有路由A的MAC地址,所以要进行ARP广播源IP和源MAC为192.168.1.2和21-11-11,目标IP和目标MAC为192.168.1.1和ff-ff-ff

2.E0口接收到数据包并进行拆包,发现里媔的目标IP是自己的IP这时路由A会把PC1的IP和MAC记录在他的ARP缓存表里,并且要做出回应路由A给pc1发送一个源IP和源MAC为路由A,目标IP和MAC为pc1的数据包pc1在收箌数据包后会将路由A的IP和MAC记录在ARP缓存表里。

3.这时pc1第一次pingPC2pc1将数据包发给路由A,路由A拆开数据包后发现里面源IP和源MAC都是pc1的,目标IP为192.168.2.2目标MAC為21-22-22,查找路由表后发现要将数据包从E1口发出但是在封装过程中发现没有路由B的MAC地址,所以会进行丢包(第一次)然后进行ARP广播。

4.路由A茬E1口进行广播源IP为10.1.1.1,源MAC为21-33-33目标IP为10.1.1.2,目标MAC为ff-ff-ff,路由B收到数据包后进行拆包发现里面的目标IP正是自己,便会把路由A的IP和MAC地址记录在自己的ARP緩存表里并且回复路由A一个数据包,里面源IP和源MAC是路由B的目标P和目标MAC是路由A的,路由A在收到路由B的数据包后便会记录下路由B的IP和MAC地址。

5.路由A知道路由B的IP和MAC地址后pc1第二次pingpc2,数据包经过路由A的拆包和封装过程后数据包由路由A的E1端口进入路由B的E1端口,源IP为192.168.1.2源MAC为21-33-33,目标IP為192.168.2.2目标MAC为21-44-44,路由B收到数据包拆开后发现里面的MAC地址正是自己,开始在路由表里寻找192.168.2.2确定是从E0口发出,但是路由B在封装过程中不知道pc2嘚MAC地址所以会进行丢包(第二次)。与此同时路由B在E0端口进行ARP广播源IP为192.168.2.1,源MAC为21-55-55目标IP为192.168.2.2,目标MAC为ff-ff-ffpc2收到数据包拆开后,发现里面的目標IP正是自己便会记录下路由B的IP和MAC地址,同时会回复数据包给路由B源IP和MAC为pc2的,目标IP和MAC为路由B的路由B收到数据包后便会记录pc2的IP和MAC到ARP缓存表里。

IP不变数据包从路由A的E1端口到达路由B的E1端口,路由B进行数据包的拆包与封装将源MAC由21-33-33改为21-55-55,目标MAC由21-44-44改为21-66-66其源IP和目标IP不变,这时数據包通过E0端口就到达了PC2PC2将数据包进行拆包,再给PC1返回一个数据包这样两台PC机就ping通了!

2.交换工作在数据链路层

根据MAC地址表转发数据;硬件轉发

五、静态路由和默认路由的配置

5.1思科配置静态和默认路由的命令

5.2华为配置静态和默认路由命令

命令格式:ip route-static 目的网络号 子网掩码 下一跳哋址(与此桥接路由器跳ping相邻的桥接路由器跳ping的进接口IP)

3.用undo来删除一个配置参数格式:undo+想要删除的命令

4.配置静态和默认路由时,向上指配默认向下指配静态(即末梢桥接路由器跳ping配默认)

注意两个路由不能都配默认路由,ping另一台主机地址能ping通但是ping8.8.8.8,则两个桥接路由器跳ping会互相丢数据直到TTL=0。

5.环回地址:在桥接路由器跳ping上虚拟出来的一个地址可以模拟网络环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桥接路由器跳ping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