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勤勉少年是什么意思

点击文档标签更多精品内容等伱发现~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權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員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庫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要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户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1.李秉喆:《湖岩自传》高丽书複株式会社,1966年

2.三星董事长秘书室:《三垦50年史》,1988年

3.金英社等:《向超一级企业发展之路》,1994年

4.三星经济研究所编:《湖岩的经營哲学》,中央日报出版社1989年

5.三星物产:《综合商社一号的光荣和阴影》,1993年

6.李耕勋:《三星人》,1993年

7.三垦新经营实践委员会:《彡星新经营》,1994年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以便从根本上改进和提高

国有企业的活力并使之逐步走上良性的持续发展的轨道,这一直是最近几年

来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中心议题同时也是我国经济理论界讨论的热门活题。

中共中央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央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四大基本特征。在此后的一

段时期里我国又先后推出了一系列旨在为搞活国有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社会

环境的政策法规。学术界围绕着现代企业制度的科学内涵及其运作方式等诸

方面嘚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但是,究竟什么是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

制度是如何运作的?现代企业制度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形成并保持較高运作

效率的对于这些问题,还需要做进一步的研讨

     我们认为,所谓现代企业制度实际上是一个历史概念。由于企业主要

是一种茬技术和市场的双重约束之下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济组织它的产生

和发展都是以一定发育规模和发展水平的市场为基础的,因此随着技术和

市场因素的发展变化,企业自身的组织形式与组织结构也必然要随之改变

所谓企业制度就是与特定发育水平的市场相适应的企业組织形态及其经营管

理体制。换言之企业与它所赖以生存的市场通过极为密切的互动关系所形

成的有机整体就是企业制度。一定规模的市场既是企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

础同时也是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现代国家为了保证国民经济

稳定有序地运转和企业公平競争所制定的各种有关政策法规,如各国的公平

竞争法、反托拉斯法以及种种价格管理法规等实际上也是现代企业制度的

有机组成部分。这是因为市场本身是有缺陷的,如果没有现代国家的干预

和调节如果没有现代国家制定的各种有关政策法规,企业与市场的运作就

會出现问题所以,所谓现代企业制度并不仅仅是指企业自身的组织形式或

组织结构等企业内部的问题实际上,它是一个体制概念它所反映的是更

大范围年企业与市场的互动关系。

     既然现代企业是在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基础上产生并发展起来的

企业制度的更迭本身是市场变化和市场选择的必然结果,那么我们就不能

不承认这样一个隐舍的前提,即所谓现代企业制度必须以市场机制的高度发

达为湔提如果脱离了这个前提,脱离了现代企业和现代企业制度发展的市

场基础那就很容易得出一些错误的结论。而承认这个前提就必須承认市

场制度与企业制度发展的阶段性,从而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

育、成熟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积极创造条件由于现玳企业制度是一个历

史概念,我们在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核心的制度创新过程中要特别注意

明确和规范企业与市场的关系,而不能仅僅进行企业组织形式和组织结构的

     我们研究现代企业与现代企业制度的日的决不仅仅局限于了解现代企业

制度究竟是什么更为重要的是偠知道现代企业制度是如何并且为何会使企

业保持较高的运作效率的,也就是说现代企业制度的制度效率是如何转化

为经营效率的。在市场制度和现代企业制度比较发达、完善的西方许多企

业处在同一个经济发展阶段上口处在同一种政策环境下,并按照同一种经济

理论進行经营为什么有的非常成功,有的则流于失败这就要考察和研究

企业的经营效率及其与制度效率的关系,具体来说就是要考察和研究企业

经营管理的技巧和诀窍,这些技巧和诀窍作为人类经验和智慧的结晶来自

于长期的经营管理实践。这就是西方学者所说的学习曲线或者说是经验曲

线我们所说的向前人学习,求教于历史等等实际上也就是这样一种学习

过程或者说经验积累过程。我们相信通過考察和研究一些著名企业成功的

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将有助于为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找到一条成功之路

     为了适应国有企业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需要,中国社会科学院世

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世界经济史研究室在 1994年组织了一个大型研究项

目题目是《从国外典型大企業看我国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选取十余家

国外典型大企业进行较为深入的解剖和分析研究试图从中发现一些具有规

律性的东西,对現代企业制度问题做一次探讨作为这项研究工作的准备和

基础,我们首先对近十家国外大企业的历史发展及其经营管理与组织结构进

行叻初步研究与整理兰州大学出版社得知后,对我们的这一工作表示赞许

并希望将这些初步研究成果作为一套丛书出版发行,认为这样┅种形式可能

更具有可读性和普及特点更适合一般读者的口味和要求。正是在这样一种

背景之下这套丛书得以面世。在此我们对兰州大学出版社和北京大学出

版社给予的大力支持深表谢意。需要指出的一点是虽然我们也选取了几家

欧洲企业进行研究,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套丛书没有包括欧洲的典型企业,

这不能不说是一大缺憾如果将来有可能,我们仍然希望将欧洲企业补充进

来但这只能是后話了。

     三星集团根据韩国制定的“出口导向”战略积极开拓海外市场,靠出

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实现“第一次起飞”;引进当代先进技術,瞄准尖端技

术使产业结构迅速升级,又实现了“第二次起飞”这不仅使三星集团发

展成为韩国经济的超级巨星,而且成了国际性企业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韩国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被称为“亚洲四小

龙”之一。而在韩国境内称雄的则是三星企业集团。因为茬韩国境内的所

有领域任何一个集团和个人,都没有象三星集团那样取得了世界性的突出

     三星集团是“谋求称霸世界追求高效率的雄猛集团”,这是日本对三

星的评价1986年7月7日,日本经济周刊《日经商业》以鼓动性的标题

刊登了介绍三星集团的文章集中报道了三星集團向世界市场急剧进军的经

营方式,并登载了该报记者对三星集团董事长李秉喆先生的采访记

     这篇文章说,“三星集团的咸功因素在于咜的组织管理能力”认为“日

本有 ‘组织的三菱’和‘人才的三井’,而韩国有‘管理的三呈’”文章

介绍说,三星由于进行彻底的員工教育和管理结果生产效率高速增长,以

致于得到日本银行界的高度评价即“有综合力和安全感”。 1957年三

星比韩国其它大财阀抢先一步实行了公开招聘制度,招收的人才现在已在各

系列企业担任要职他们作为有资格的专业经营人才,不受部门的限制轮

流在集团各系列企业负责经营。

     文章说三星集团系列企业公司之一的第一制糖公司悬挂着这样一副条

幅:“一秒两步”。这是三星重视效率的真實写照

     大家知道,世界市场几乎已被日本所掌握而三星集团做为后起之秀,

加快向国际市场进军的步伐不能不引起日本的注意。《ㄖ经商业》周刊多

年前就如此详细介绍三星集团并解剖其成功原因表现出了一种矛盾的心

态。在这之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舆论吔把关注的目光转向了三星集

     三星集团的创始人——李秉喆董事长自幼酷爱学习,他私塾毕业后念

过晋州国民小学,汉城中东中学后叒留学日本,就读于旱稻田大学

日,美国《华盛顿邮报》以“韩国甲富·访问美国”为题,介绍了李秉喆董

事长访问波士顿大学的经过囷三星集团的情况

韩国正涌现出众多企业的情况,其中也提到:“三星集团在汉城设立了规模

最大的百货店、广播电视台和报社在众哆新兴企业当中,三星物产公司在

韶董事长说“三星集团是韩国最成功的一个企业。韩国由于三年的战争变

成了一片废墟三星在这样嘚环境下取得了惊人的成长”。同年4月28日

  美国时事周刊在“世界实业界”专栏中介绍说:“韩国第一豪富李秉喆董事

  长建成一座世界上規模最大,年产能力达33万吨的尿素化肥厂他正以东

  洋式的优雅和果断的跆拳道 精神经营他的事业。”

  民正以惊人的意志发展经济而促進韩国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则是三星集团,

  世界各国众多企业家也正是从这时起开始注意韩国及其代表性企业——三

  星集团的。《日经商業》周刊的有关文章正是在三星集团即将成长为世界

  性企业时发表的。尽管当时日本仍视韩国企业无足轻重但己无法回避现实,

  不得鈈以“雄猛集团”为题告知日本实业界三星集团是一个何等令人生畏

  团。当时的三星只是注重管理和效率现在则重视新技术的研究开發和推广

  应用,其实力足以向世界任何一家先进企业发起挑战

  年8月14日发表文章强调:“三星从先进产品的模仿者,正转变为新产品

  的开發者”这家报纸指出,“三星集团的支柱企业——三星电子公司无

  论在新型家电产品还是在高清晰度电视开发领域,都在与日本并驾齊驱三

  星半导体部门在1991年就占据了世界计算机存储器技术市场的12.3%,居

  世界第二位仅次于日本东芝”。但是就在这篇文章发表数月の后,三星

  电子公司先于日本企业研制成功世界最尖端的64兆位的随机动态存取存储

  器使三星电子公司成为世界半导体市场的有力竞争者。

  兴趣地观看了三星电子公司的各种产品之后不胜感慨他说:“这是我参观

  过的最好的公司!”并邀请三星集团参与俄罗斯的经济恢复笁作。三星集团

  给他留下了非常难忘的印象:这家公司能生产几乎所有的产品能研制出世

  界最尖端技术产品64兆位的随机动态存取存储器,拥有相当于红场面积24

  倍大的电子加工工业区而且与日本企业不同的是,这是一个表现出善意的

  企业在他所期望的俄韩两国经济合作方案中,他认为决不能漏掉实力雄厚

  对华贸易额一直居韩国各企业之首1993年达11亿美元。三星集团驻京代

  表处首席代表和主管经理一致认为中国和韩国在资源、技术和经济结构等

  方面具有根强的互补性,两国企业加强往来与合作有助于各自企业的迅速

  发展和增强两国企业茬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目前三星集团正计划投资45

  亿美元,与中国共同开发高科技产业此前,三垦集团已在天津投资 5000

  万美元兴建录象機、彩电生产线还投资一亿美元建立了中韩合资企业,生

  产电子、通讯器材另外还在吉林 30万吨乙烯工程等重大项目中中标。三

  星集团還计划同金星、大宇公司的大型电子公司合作在中国投资兴建卫星

  天线、超大型电视机、录象机、组合音响等工厂。

  动工仪式于1995年7月在“新加坡——苏州工业园区”举行该装配厂是

  三星电子公司在海外第一个独资企业。该厂计划于1996年7月投产初期

① 跆拳道,类似中国的武术

月产晶体管及集成电路2000万个,产量将以每年2惜以上速度递增如果

投资环境完备的话,三垦电子还将在这里积极推进尖端记忆性半導体产品的

生产除半导体装配厂外,三星电子还与苏州香雪海电器公司合资成立了苏

州三星电子有限公司共同生产微波炉、电冰箱、洗衣机、空调器等家用电

     赫赫有名的三垦企业集团,无论是其成长过程还是现有规模,都是其

他企业无法比拟的因此,许多韩国企业蔀不知不觉地在以三星为榜样学

     不知从何时起,三星成了韩国大多数企业评判是非的标准比如说,有

人嫌本公司工资低、工作累上司会说:”你看看人家三星,他们的工资多

不了多少活可比我们累多了!我们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如果某一家

公司要上一个新项目该项自的负责人会得到上级这样的指示:“你去调查

一下三星在这方面是怎样干的!”该项目的负责人在没有得到上级指示的时

候,囿时也抢先提出建议说:“三星是这样干的……”其最终的抉择不是照

搬三星的做法就是以三星的做法为标准略加修正。

     三星还成了其咜韩国企业的比照对象例如,与三星集团系列公司中属

于同一个行业的企业往往把本企业的财务状况与三星的相关公司进行比

较。如果状况好一些会感到十分庆幸;如果不好,就说:“我们怎么能跟

三星比呢!”如果一家企业专门生产一种产品并垄断了市场一旦三煋介入,

就会立即使这家企业感到紧张当然,少不了得来一番较量当这家企业渐

感力不胜任。成绩逐年下降时会说:“与三星对着幹,能赢吗不管怎么

样,我们还不太落后还有能力和他们竞争!”即使他们本来是先占领市场

的专业企业,也会以后来者三星为标准这不能不说是件新鲜事儿。

公司和K公司在游戏机市场上的I公司等,也以三星为标准这些厂家总

是对三垦神经过敏。而把自己和三星楿比尽管它们长期以来一直占领最高

的市场份额,但自从三星介入该行业之后它们总是感到紧张。时至今日

三星并没有超过它们,咜们因此而感到自豪

     韩国企业还把三星看作是学习的榜样。例如在企业的运行机制、工资体

系教育制度等方面。三星的一切经营方式嘟成了其他企业的参照系50

年来,三星集团怀着强烈的成功愿望以顽强的毅力不知疲倦地奋斗拼搏,

终于成长为今天韩国最典型的一家超级企业其廉洁的组织风气,周密的战

略部署无止境追求挑战的企业精神和坚实的组织能力,已成为众人研究和

向往的对象正因为洳此,在三星工作过的员工如果调动工作非常受接收

单位的欢迎。即使有时他们的丁作方法不太适合新单位的工作条件但仍被

认为是朂佳的工作方法。更有甚者有些公司专门从三星集团挖人,韩国一

家石油公司有一次招聘代踝商在招聘广告中这样写道,“应聘者必須在三

星任过职”这种招聘广告真可谓是别出心裁,令人惊奇但看过广告的人

却点头说:“为开展新的事业,确实需要那样的人!”囚们所说的“那样的

人”并非专指某某人,凡是在三星任过职的人皆在“那样的人”之列这

些人“有能力开拓新事业,并推动事业向湔发展”尽管发布上述广告后聘

用了哪些人不得而知,但这一事例告诉人们三星集团不仅成了韩国企业经

营的标准,而且三星人也成叻企业职工的楷模

     由此可见,三星集团是代表韩国的企业而且也是韩国企业的典范。正

因为如此凡是想干一番大事业的人无不以三煋集团为榜样,学习其成功经

验那么,是什么因素促使三星集团获得了如此惊人的成就呢

     有人会说,这全在于三星集团的创业主——李秉喆董事长个人的力量

并认为在企业活动中,如果没有他所创立的经营哲学的指导作用三星要取

得今天这样的成就是不可能的。但昰无论创业主的哲学是多么的卓越,如

果没有人和集团去具体实践那么,其哲学也不会放出光彩甚至连三星的

     国外有些人认为,三煋的成功在于三星人的勤勉性有一位外国人发表

文章分析说,“三星的高层经理人员除了工作就是工作别的事一概不管。

他们衣着朴素不戴金银手饰,家里没有特别值得炫耀的物品太太料理家

务,照顾子女并以此为乐。所以说三星人的勤勉性是成功的秘诀。”這

位外国人士说的的确是事实三星人可以说个个都是“工作狂”。但是把

三星的成功只归因于三星人的勤勉性,是远远不够的除此の外还有别的原

     有人则直截了当他说:三星的成功“是因为执迷于金钱的追求!只要能

赚钱,三星什么都干!”不错企业的最优先目标僦是创造利润,这一说法

不无道理但反过来说,执迷于盒钱的追求并不一定能够赚到钱如果只谈

 “对金钱的贪婪,”那么其他企业吔不例外,但并不是都取得了成功都

赚到了大钱。这里有个前题条件就是必须看准干什么才能赚到钱。换句话

说首先要确立经营方針,此外还要具备实现计划目标的能力比如人力和

     有鉴于此,有人认为“三星的成功在于它的执着性。在通常情况下

如果一家企业研究开发某种新产品,在因种种原因开发不成功的情况下往

往就会放弃,或索性从国外引进如果这家公司非常有实力,它甚至会不惜

破费巨资把有能力开发这项产品的公司全买下来,但三星的情况就不同了

一旦它决定开发某项产品,就会坚持到底直到成功。”的確三星这种不

屈不挠的进取精神颇有口碑,但把三星成功的经验仅仅归结于此也还是片

     更接近现实的一种观点是:“三星突出的组织仂是成功的要点。”这话

很有道理上下级之间能及时、准确地相互沟通,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决策

井全力予以实施这就叫组织力。高級主管的决定要准确传达给下级执行人

员其通道必须畅通无阻。对一个牢骚满腹、风气不正的组织来说上级传

达下来的任何一个正确指示都会走样;对一个公私不分的组织来讲,对上级

指令执讨的结果往往会违背其初衷

气。”现任董事长李健熙也说:“自创业以来彡星坚持维护廉洁的组织风

气,不允许公私不分等不正之风存在这是三星值得自豪的地方。”

     这种评价比较接近问题的核心但也有人認为,“三星的成功在于三星

人会耍手腕”一些公司,尤其是与三星集团有直接竞争关系的公司职员普

遍持这种观点并列举种种事实加以证明。此话虽然不雅但也有些道理。

韩国国家小、企业多竞争自然非常激烈,不要手腕如何取胜无论是在商

业场合的角逐,还昰在投标竞争的场合三星人那巧妙的运筹往往使事情的

最终结果翻转倒置,令竞争对手防不胜防自愧弗如。

     当然说三星只擅长运用掱段,也同样是不全面的以上这些意见都是

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三星,结果是众说纷坛莫衷一是。因此以怎样

的眼光去从本质仩总结和发掘三星的成功经验,则成了至关重要的问题

     如果把三星集团比作一座山,井站在远处遥望可一睹其屹立的雄姿和

磅礴气势,于是便说出一二三来认为这就是三星的成功经验。但这毕竟是

以“外部视角”去品评和研究三星的概貌并没阐明其内在真谛。除非伱亲

自到山中走走才能体会到其中真谛。那茂密的树林和奇花异草无不显示

出此山的独特魅力。走进此山的那些人也就是直接在三煋集团上班的人,

会比局外人发表出更多的见解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或亲身经历,

发表更具体、更详细的意见认为这就是三煋不同于其他企业的独到经验和

特点。但三星人对自己企业的经验之谈仍属“个人的体验”未免失之偏颇,

弄不好还会犯“盲人摸象”以偏概全的错误。这就是“内部视角”的局限

性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来,对三星进行综合性考察突破“外部视角”和“内部视角”的局限,力

求客观而深入地挖掘三呈的成功经验

     实际上,手段的运用不过是三星集团实力的一种表现不论茬投标竞争

中中标,还是在开拓重大事业中获胜一切的一切都归功于三星的实力。那

些中三星“圈套”的人也相信三星所具有的雄厚的實力因此,一切疑问都

集中到这样一个焦点上:“三星集团的实力是从哪里来的”只有解答了这

个问题,我们才能真正学到有用的东覀

     这里有必要指出的是,除了国土面积、人口和体制上的差别外韩国的

社会环境、经济基础、文化背景都与我国有不少相似之处。因此全面而系

统地介绍了韩国三星集团成功的经验,揭示其成功的秘密无论是对中小企

业来讲,还是对集团公司来讲都会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星商会”当时,职员只有40人“三星”中的“三”是“大、多、强”

的意思,“星”是“亮、高、永恒”的意思三星即象征大、强和永恒。

从事贸易和少量的制造业

会初步具备了现代企业雏形。1948年又改称三星物产公司这是真正意义

上的股份制企业,由李秉喆先生出资75%其他人出资25%,李秉结先生

任社长主要从事国际贸易,主要活动范围在香港、澳门、新加坡等东南亚

地区他从这些哋方进口白糖、棉丝、缝纫机、医药、铁板。肥料等100多

种生活必需品又从韩国国内收购一些干就鱼、寒天等海产品和棉实粕向这

注册贸噫公司中排列第7位。那么创立仅一年,它是如何从500多个公司

中脱颖而出的呢这与李秉喆先生独特的经营方式是分不开的。首先他实

荇共同出资制,即不限制往册资本凡是三星职员,准都可以出资入股谁

投资谁受益。这种制度促使所有出资人为自己的利益尽心尽力哋工作其次,

实行了共存共荣原则.不管是社长还是职员都根据个人的能力大小,享受

相应的待遇按劳取酬、论功行赏,有功必赏、囿过必罚制度非常严格,

     共同体精神与赏罚分明的原则是推动三星发展的两个支柱。它能够最

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工作积极性又朂大限度地杜绝各种不正之风。这是

三星创业初期能迅速取得成功的秘密。

建筑、机械、设备都变成了废墟

    50年代,韩国经济的特点有彡个即严重通货膨胀、美国给予的经济

援助以及消费品生产非常景气。

年期间的农业歉收食品价格飞涨,从而引发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另一方面,

为了军费开支与给侵朝美军提供支持增发了大量货币,这又加速了通货膨

胀1956年通货量比1949年增加了100倍,物价涨了124倍1949年军費

支出占整个财政支出的26%,1950—1952年期间曾高达50%如果把警察

费等准军事费用也包括在内,那么总军费比重超过整个财政支出的60%。

由於大量的军费开支1951—1952年期间,财政支出规模比前年增加了 3

倍以上如此庞大的支出带来了巨大的财政赤字。而贷给侵朝美军用来购买

物資和支付运输费的韩市全部是靠增发纸币来解决的。在整个通货增加量

中;这部分货币所占此重1950年为34.3%1951年为73.4%,1952年为

年为196%从而引發了物价上涨,1952年物价比1949年上涨了28倍

市价1952年最高曾这1:24000元,比官价超出4倍之多同年7月政府下

令禁止美元的市场交易。

还有年均2.5—亿美え的军事援助1945年到196]年期间,美国对韩国援

助 (包括军事援助)达48亿美元相当于当时韩国国民生产总值的8%,

占投资总额的64%占进ロ总额的70%。可以说当时的韩国经济是由美

国援助来维持的。美国援助规模的变化可以左右当时的韩国经济。尽管援

助规模很大但 1953—1960年期间的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只有3.7%

涨。韩国经济到1956年逐渐转入轨道物价上涨率从1954年的36.8%降

策。为此1955年8月15日调整了汇率,把美え与韩元的汇卒固定在1:500

元水平上也正是从这一年起,美国把对韩援助政策从过去的无偿援助改变

为借款同时,援助款额也逐年减少:从1957年的3.69亿美元减少到1959

的73.4%下降到19.7%消费物价上涨率也从同期的45.3%下降到7.7%,

1959年汇率基本稳定在1955年的水平上物价上涨虽然控制住了,泹这是

以增加居民税收负担和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的

国的剩余农产品援助大量涌进韩国,使韩国粮食市场基本保持稳定1957—

1958年农业丰收,使1957—1960年的粮食价格下降了31%而同期内,非

粮食价格指数上涨了 25.4%化肥涨了14.7%。可见物价稳定在相当大

的程度上得益于粮食价格的丅跌。总之1957—1960年期间的物价之所以

出现稳定,除了政府的稳定政策以外同美国剩余农产品的大量进日、牺牲

农民利益的低粮价、汇率穩定等因素也密不可分。

    但实物经济方面由于美国援助的减少和农村经济的萧条,整个经济增

长率显著变慢1957年经济增长率是7.6%,1958年是5.5%1959年减

少到3.8%。1960年由于政局动荡只增长了1.1%。

    50年代的韩国企业发展可以说具有以下两个特点:第一这个时期是

政府建立以来,由韩國人自己操作市场经济体制开始积累经验的时期。企

业家们逐渐学会了怎样建立工厂怎样生产、销售等一整套企业经营知识,

从而开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第二,对于大部分企业而言这个时期是原始

资本积累时期。当时很多企业以优惠价格购买了日本统治时期的企业在高

通货膨胀和供应不足的条件下,通过发展消费产业获得了垄断利益。另外

政府为推动企业集中而为之提供了优惠银行贷款等,使一些大企业迅速成长

    这些迅速成长起来的大企业为解决当时韩国的衣、食问题曾做出积极

的贡献。当时棉纺织业、制糖业、面粉业嘟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这个时

期发展起来的这些消费产业成为韩国工业初期的进口替代产业

     大家知道,朝鲜半岛经济最大的特征是被彡八线一分为二在日本殖民

统治时期,朝鲜北方因拥有水力、铁矿和无烟煤等丰富的自然资源重化工

业都设在那里,而南方不具备这些条件因此成了以农业为主的粮食生产基

地。这里所谓的工业只不过是纺纱等一部分轻工业设施而已。即使是这点

可怜的轻工业也遭到了战火破坏。由于这些原因韩国50年代初物资不

足现象十分严重,民用粮食吃紧日用杂货更是紧缺。在这种情况下李秉

喆先生决萣向制造业发展。

     当时国民生活必需品主要是靠进口来解决的三星商会为此做出了很大

贡献。但李秉喆先生认为如果让这种情况继续丅去,不仅会耗费大量宝贵

的外汇更严重的是。国民生活和经济会严重依赖国外,使韩国无法建成

独立的民族经济如果没有自己的經济基础,国家的生存以及文化和社会的

发展都会受到影响基干这一认识,他主张建立进口替代产业认为这是振

兴韩国民族经济的第┅步。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国民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

同时又能为国民提供就业机会于国于民都有利。李秉喆先生决心把贸易资

本转化荿产业资本向制造业过渡。但当时战火尚未平息资本不足,技术

力量薄弱要建工厂几乎是从零开始,而且风险很大

     市场调查结果表明,当时进口替代效果比较好的产业有造纸、制药、制

糖等行业这些产品不仅是居民日常生活必需品,而且当时韩国国内还没有

生产企业国内需求几乎全部依靠进口。最后;三星选择了制糖业1953

年8月,三星建立了“第一制糖株式会社”从此,三星从商业资本转变为

產业资本第一制糖的建立,在韩国现代经济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标志着

韩国进口替代产业正式出现。

行股份2万股发起入股份占89%。設备主要从日本进口

卖48韩元。开始人们对国产白糖还不大信任,怀疑它的质量但只过了

几个月,三星生产的白糖以良好的质量逐渐嘚到了国内消费者的信赖到

1954年4月,仅开工半年三星日生产能力已达250吨,产品供不应求

开业一周年的时候,白糖生产量占国内白糖消費总量的33.3%进口替代

成立时,韩国的白糖进口量是2.38万吨进口价格每吨是35美元,国内没

有白糖生产企业进口依存度是100%。第一制糖建荿以后1954年进口依

存度降到67%,1955年又降到34%1956年只有7%的进口。到这时三

星白糖几乎占领了韩国整个国内市场。

     三星第一制糖的建立對韩国现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星搞的第二个进口替代产业是解决人们穿衣问题的纤维制造工业。当

时毛纺织业对於韩国政府而言是非常紧迫的进口替代产业。1954年9月15

日李秉喆先生成立了三星第一毛织工业株式会社发起人共8人,注册资本

1亿韩元主要設备从德国引进,附属机械从英国、意大利、法国等国进口

为了设备安装调试,从德国请了4个技术员这是韩国产业史上第一个民间

磅=0.4536公斤),纺毛丝3.6万磅面料8.8万码 (l码=3英尺)。从

此韩国有了自己的纤维制造工业。

三星第一毛织建成以后政府取消了梳宅丝迸曰,因为三星生产的梳毛丝产

品足以满足国内需求1956—1959年,第一毛织成功地完成了梳毛丝进口

替代当时用英国产西服面料做一套西服。需偠一个人三个月的工资需 6

万韩元,而用第一毛织生产的面料只需要 1·2万韩元现在三星第一毛织

生产的西服面料已出口到当年进口毛纺設备的东道国英国,受到英国消费者

     第一制糖和毛纺厂的建立标志着三垦集团产业资本的形成,其实力迅

速扩大此后,李秉喆先生在韓国成了家喻户晓的风云人物但在 60年代

除了建立韩国化肥厂,从事一些文化事业投资以外三星几乎没有以投资新

企业的方式参与市场競争,而是以后发制人的战略占领市场。这样的一种

战略既使竞争对手羡慕,又使其惧怕同时也遭到了不少的非难。有人发

表评论說:“三星是专靠生产消费品致富的”但三星坚持认为,一个国家

产业的发展犹如历史一样是分阶段发展的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必须從事消

费品的生产,以解决日常生活必需品的自给自足在这种轻工业的培育过程

中,还可以积累技术力量、经营经验和资金然后以此為基础,再向需要投

入高技术力量和巨额资本的重化工业或电子产业转移

     在创立第一制糖时期,韩国即使想搞电子工业、制铁工业和化學工业

也不具备社会的、经济的和技术方面的条件。没有轻工业打基础跨越了产

业的发展阶段而跌人重化工业和高技术产业,不仅不能确保质量和降低成本

从而提高在国际市场随竞争力连国内市场也会保不住。一般说来三垦在

需要大批量生产的制造业方面发挥了自巳的优势,灵活运用企业的优秀人

才结合己参与的事业领域,有限度地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特长的新事业从

而能以稳扎稳打的方式求得企业发展。

变掌握了政权上台后,他面临两个问题:第一生存问题。当时美国把

过去对韩国政府的无偿援助改为借款,无疑加剧了韓国国际收支恶化第二,

政权的正统性问题因为朴正熙政权不是通过正常的选举产生,而是通过军

事政变上台的因此,他必须想办法得到国民的承认与支持为解决这些问

题,他推行了“经济第一主义”政策鉴于韩国资源贫乏、资金不足、市场

狭小、技术落后的现狀,实行了“出口立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从而在较短

时间内,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被世人称为“韩国的奇迹”。

面做出了巨大贡獻。随着政府产业政策由进口替代转变为出口导向三星

开始开拓国外市场,出口成绩日渐上升1961年它出日总额达59万美元,

1962年为m万美元1963姩高达226万美元,比1961年增长283%同期

韩国出口增长率为212%。1964年11月30日韩国出口额首次突破一亿美

元。政府为纪念这一天把它定为“出口日”。这一天政府奖励了年出口

额达200万美元以上的7个商社,三星也在其中获得了“总统奖。”

出口对象共有20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商品结構中,工业品占85%大大超

过了当时韩国平均水平51.6%,显示出出口商品结构的先进性

口额,获得“铜塔产业勋章”1968年三星出口成绩在韓国排列第三,获

得“银塔产业勋章”1969年11月30日在第六次“出口日”时,三星终

于获得了“金塔产业勋章”从此,三星占居了韩国企业堺最高位置

     “三星之所以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一方面得益于政府推行的“出口

立国”发展战略更重要的,与三星的“第一主义”、“合理经营”原则是

分不开的关于“第一主义”、“合理经营”原则请读者参考其他各有关章

分企业都是从国外进口零件,然后在国內进行组装主要产品是家用电器。

这些企业虽然在就业进口替代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加剧了韩国

工业结构的进口依存度洏且消耗大量外汇。

要内容是:第一实现零件的进口替代;第二,实现组装工厂和零件工厂的

企业化与专业化:第三扩大设备和提高質量;第四,降低出口成本;第五

培养技术人才:第六,实现出口市场扩大化这表明,政府把电子产业当作

了出口战略产业加以重点扶持为振兴电子工业,政府制定了如下目标:1967

—1971年出口五年计划期间重点出瞩收音机、电视机、电池、IC、显像

管等,到1971年出口额突破┅亿美元大关1969年政府制定了电子工业振

兴法,发表了1969—1976年电子工业育成8年计划并指定韩国精密器械

中心(FIC)、国立工业研究所、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KIST)等为电子工

业振兴专业机构,表现出政府发展电子工业的决心

年1月13日)、三星三洋电机(1969年12月4日)、三星NEC等三个电

孓公司。其中三星电子在80年代和90年代在研究和开发尖端电子产品和半

导体技术方面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尤其是三星的半导体开发技術方面

的先班水平已被世界所共认。1983年开发64千位随机存储器芯片(64K

DRAM)时与发达国家还有4年半的差距,但是1989年开发4兆位随机存

储器芯片 (4M DRAM)之后与发达国家几乎同时实现了商品化。1990年又

成功地开发了16兆位随机存储器芯井 (16MDRAM)以及比其他公司的芯片体

积小而又速度快的 16兆位屏壁固定存储器芯片 (16M MASK ROM)在固定

存储器芯片 (ROM)领域里具有世界领先水平。

—1g79年期间下降到2.8%通货膨胀率同期由6.1%上升到9.9%。

     随着通货膨胀的蔓延发达国家开始实施抑制通货膨胀的保守主义经济

政策,同时为解决国内失业问题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通货膨胀促使国

际金融市场利率升高加重了发展中国家的外债偿还负担。

第一经济结构的对外依存度更为加深。国民生产总值的对外依存度由1970

年嘚15.7%上升到70年代未的35%上升两倍以上。进口依存度更为加剧

贸易依存度在同一时期由40.5%提高到70%。第二政府在大力推行出口

导向发展战略的同时又大力推行重化学工业政策,指定钢铁、机械、电子、

造船、石油化学、有色金属等6个行业为重化学工业重点扶持对象对偅化

学工业的过分倾斜政策,导致政府对资源配置的过度介人以及由于企业的过

分扩张造成不少重化学企业经营不善等一系列问题但总嘚来讲,实行重化

工业政策是正确的因为过去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出口政策,由于需要

大量的劳动力从而提高了工资水平,最终夨去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竞

争力因此,在出口导向工业化推进过程中把产业结构向重化学工业转变,

在当时看未是不可避免的洏且,以后的实施也证明了 70年代的重化学工

业政策是正确的因为,它为80年代以后韩国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

础第三,70年代高速增長带来的副作用成为影响韩国经济稳定发展的

一大原因。可以说70年代的重化学工业政策使韩国经济取得了高速增长,

同时也使韩国經济失去了稳定与均衡。

     在上述国内外经济环境下企业发展呈现出大型化、国际化、多样化的

特点。国内企业一方面开发国内市场积極执行政府重化学工业政策、向石

油、化学、造船、机械、电子等产业投资;另一方面,也积极向国外市场发

展尤其在中东掀起建设热潮后,韩国企业大举向这一地区投资这对韩国

企业积累国外投资经验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好的景气阶段1976年出口增长率达到52%,1977年出口突破100亿美元

大关国际收支也明显得到改善:1975年有19亿美元的贸易赤字,而1976

年则变成了顺差1976—1978年,经济增长率达到 12.2%总投资增长率

达到20.7%,制造业增长率达到20.4%1978年人均收入超过1000美元。

被这种前所未有的景气所陶醉政府和企业都失去了理智,由此造成了严重

的后果第┅,对重化学工业的过分倾斜投资影响了外汇与国内资源的有

效使用,导致了结构性的供需不均衡另外,过剩的设备投资使一些设备閑

置不用造成极大的浪费。另一方面轻工业由于投资不足,供给能力下降

丧失了国际比较优势。第二贫富差距加剧。财富过于集Φ在少数人手里

不动产投机现象非常严重,造成整个社会风气不良企业不是通过正常的生

产活动扩大利润,而是通过投机行为追求不囸当利润从而使国民对企业的

正当发展产生了怀疑。第三关于物价稳定和发展受益问题。政府与国民之

间存在很大的意见分歧从而導致国民时政府经济政策的不信任感。第四

受国内工资上升影响,韩国出口商品对外竞争力明显下降

%,与此相反同期台湾分别为3%、15—17%。韩国比台湾物价上涨率高

了1—4倍工资增长幅度高两倍之多。

工业需要庞大的资金、先进的技术以及现代化的经营管理方法1966—1971

姩期间三星年平均增长率达到43%,1972年到1974年为30%1974年

销售额达到2170亿韩无,1974年三星出口额突破1亿美元占韩国出口总

额的1/30。这说明三星已具備发展重化学工业的雄厚实力

于1q74年7月10日建立了三星石油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同年8月5日建立

三星重工业株式会社1977年4月建立三星造船,同姩5月建立大成重工

业8月建立三星精密。这些重工业企业群为80年代韩国经济的发展做

    80年代世界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二战以后一直主导卋界经济的美固

经济实力相对变弱发达国家的新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导致世界贸易发展缓

慢。国际利率、汇率、石油价格等变化剧烈使經济活动的不稳定性增强,

发展中国家的外债负担加重引发了国际金融危机。

     发达国家加强了尖端技术产业的研究开发力度研究成果嘚产业化速度

加快,逐渐拉大与韩国技术水平的差距需要指出的是,这个时期发达国家

速发展的历史1981年上台的全斗焕政权推行稳定物價、稳定增长、扩大

开放、加强国际竞争力、优化产业结构的稳定增长经济政策和“技术立国”

战略。政府改变了过去由政府主导的高速增长发展政策为解决高速增长所

带来的通货膨胀、市场机制萎缩、产业发展不均衡等一系列问题,开始进行

产业结构调整减少政府对市场的投入,加强了民间主导的市场机制企业

由70年代追求大型化、国际化、重化学化,开始重视务实、开拓海外生产

基地和开发尖端技術产业

的重化学工业产业向尖端技术产业转变,电子、汽车等被确定为这一时期的

战略产业许多大企业不惜重金积极向半导体、新材料、遗传工程等尖端产

业投资。由于尖端产业需要技术因此,80年代以后企业把研究、开发作

    政府为了引导企业积极响应“技术立国”的產业结构调整政策加大了

各种扶持力度。1980年政府的技术开发支援资金由0979年的52亿韩无增

加到263亿韩元1981年达894亿韩元,1982年甚至高达1547亿韩元

三煋绊投资4600亿韩元。尤其是1986年研究开发投资额为2200亿韩元,

这相当于同年三呈制造业总销售额的4%而此时韩同制造业研究开发平均

亿韩元,于1987年10月22日完工其设备与研究环境具有世界先进水平。

它主要负责研究基础技术、培养技术人才、提供技术情报等现在三呈综合

技术院有电子器材、情报系统、材料零部件等三个研究所。主要负责以下几

个方面的研究课题:1.从整个集团角度需要开发的有发展潜力的尖端產品;

2.几个系列公司可同时亨用的重点核心技术;3.开发周期长、波及效果大的

新材料;4.各系列公司需要共同开发的课题

     此外,三星在电孓、半导体、通信、航空、遗传工程、精密化学等方面

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尤其是电子、半导体技术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

有关這一内容,将在“三星的技术’一章已经谈到,这里就不再介绍了

    纵观三星50年代的发展史不难发现,在每一个发展阶段它一方面积

極响应政府的经济政策,发展适合现阶段且时代所急需的产业;另一方面

它能预测下一阶段的发展方向并及时调整其产业结构。先是发展进口替代产

业后又发展电子、半导体产业,接着进军高新技术产业便显示了其轨迹。

三星的发展史就是它不断追求新的领域,不斷拓宽事业范围、不断优化产

业结构的历史从40年代的贸易,50年代的食品、纤维60年代的出口、

电子,70年代的重化学80年代的半导体、机械,到90年代的化学便是

其明证,也可以说三星50年的历史也是它不断适应时代的要求、不断实

    进入 9O年代以来,三星开始调整它过去的经營多样化战略因为在技

术竞争时代,在很多领域同时与世界企业竞争已力不从心三星为此,提出

了重点领域集中开发战略也就是说,选几个强项对其进行重点投资,使

其成为世界超一流水平的产业根据这一战略,今后三星重点投资电子、机

械、化学、金融、情报等部门其中电子、重化学部门将是重中之重。

    有人曾问过李秉喆先生:“三星快速发展的经营秘诀是什么”他回答

说,是合理经营的結果

     那么,什么是合理经营原则呢他认为象水到渠成一样,顺其自然在

现实生活当中,能够行得通的事物就是合理的东西。他说:“企业经营和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一样要符合情理。企业应该根据时代和社会的要求发展

事业应该量力而行,不能做过分的事通过經营合理化和技术革新,改善

经营的不合理因素减少浪费。这样企业才能健康发展”这是李秉喆先生

     三星的发展,正好说明了合理经營的重要性在韩国经济的不同发展阶

段,三星根据时代和社会的要求发展了符合当时经济发展阶段的事业。它

根据自己的能力踏踏實实、一点一滴地不断探索,不断追求决不勉强行

事。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有万分把握的时候才付诸实施,这是它减少

浪费避免失败,取得事业成功的秘诀

     一个国家的经济有其特殊的发展阶段。在每个发展阶段国家实行不同

的产业政策。一个企业要成功就偠根据国家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选择符合

当时发展阶段的事业,这是保证一个企业能够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除此之

外,它还要把最好的商品以最低廉的价格、最快地提供给消费者。如果一

个企业做到了这一点那么这个企业就是成功的企业。

     三星强调的合理经营原则最突出的特点是开展一项新事业时采取慎重

态度,切忌蛮干这一原则是在李秉喆先生一次经营失败的惨痛教训中形成

的。在马山李秉喆先生自创办辗米厂和运输公司之后开展的第三项事业是

购置土地。当时的地价1坪为25钱200坪可收谷物1斗落。l斗落的产量

相当于大斗26斗除詓占生产量一半的租粮,可净获粮食13斗当时市场

上13斗粮价为15元,除去管理费1元、地程1元和其他杂费1元实际收

入为12无。当时1斗落土地的價格为50元银行利息为七分三厘,一年下

来除去3.65元的利息外投资额的16%可归个人所有,即一年可得纯利8.35

     土地经营之所以如此赚钱一是甴于当时发生了世界性恐慌,二是因为

日本军国主义者加紧了对朝鲜农业的掠夺正当李秉喆先生到殖产银行马山

支店融资准备购买金海岼原的大片土地时,由日本人田野经营的天野农场也

准备购买这片土地于是两家形成了竞争。李秉喆先生来了个先下手为强

预先与马屾支店签了贷款契约并预交定金一万元。融资成功后他打算把金海

平原的可耕地全部买下来总计共达40万坪。共需资金10万元这可是笔

     一切都很顺利。一年之后李秉喆先生大赚了一笔,他乘胜追击又进

行扩大再投资,变成了拥有200万坪土地、年收入1万元的大地主胜利使

怹踌躇满志,开始投资购买釜山和大邱一带的土地投资范围甚至扩大到建

筑用地上。就在他需要巨额资金周转的关键当口灾难出其不意地降临到他

争,一天殖产银行贴出通告中断一切贷款业务。这是日本政府为发动侵略

战争而采取的断然措施但对李秉喆先生来说,這简直犹如晴天霹雳他用

来购买土地的资金几乎全靠银行贷款,而投资规模己扩大到靠自身力量无法

收拾的程度在行情跌落、融资中斷的一片混乱中,他只好收拾残局把土

地廉价转卖给别人。辗米厂和运输公司也不得不转让了出去一切财产清算

之后,手中只剩下水畾10万坪和现金2万元把这2万元与合伙伙平均一

分,一切又回到了原来的出发点上

三利必有三害”,“傲慢者最终必败!”从这次失败的經历中他深切地感

到:自己曾为能从银行得到贷款而洋洋自得,心高气傲只顾一门心思扩大

事业,却没有考虑到背后潜伏的危险另┅方面,他通过周密筹划、辛勤奔

波所积累起来的财富竟在一夜之间化为乌有,这一巨大的冲击又使他醒悟

到搞经营是如何的艰难

     失敗的经历成了他日后开拓新事业不可多得的教训。他由此总结出如下

宝贵的经验教训:开展事业时必须要适应时代要求和形势特点在这┅大前

提下,还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正确洞察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动向;第二,

不可过分的贪婪;第三要回避侥幸的投机心理;第㈣,要培养灵活的应变

能力事先制订出第二和第三种防范对策,以应付不测当大势不妙、预感

即将遭到失败时,要干净利落地结束收尾工作另寻出路以图东山再起。

则这一原则强调:“石头桥也要敲打几遍。等别人走过后再过”因此,

有人说三星很保守新项目仩马时三星总是对该项目的稳妥性进行彻底的评

估,认为确有胜算的把握时才开展该项事业70年代,三星因没有及时向

重化工业投资而受箌了批评被人们说成是“消费品生产财阀”。但简单地

认为三星是防御性或保守型的企业也是不正确的。李秉喆先生曾说:“企

业家慥成赤字是一种不触犯刑律的犯罪。”1976年日本的一位评论家

访问三星时采访了李秉喆先生,李秉喆先生说:“实业家不能战胜自我而慥

成赤字这是件荒唐的事情。有人只想依靠政府毫无主见的什么都于,造

成了赤字就把乱摊子丢给政府这种贪图安逸、不负责任的態度,是一种犯

罪因为其后果必定是增加民众税负,靠老百姓的血汗去救济所以说要靠

合理经营,保证企业持续获得利润从而为国镓做出贡献。”

     合理经营的第一步是选择好企业的合理规模。那么怎样确定最合适的

规模怎样实现规模经济呢?

     首先要弄清楚自己能够筹集到多少资金。如果想种树就要考虑到自己

的财力不能盲目地选择树种。其次要弄清楚能投入多少劳动,也就是人

力问题栽樹需要付出很多劳动,不仅自己要尽心尽力有时候还要得到周

围的帮助。所以在搞清楚自己能否全力以赴的基础上还要了解周围的人能

提供什么样的帮助。另外还要解决技术问题。如果栽一些杂木的话不需

要专门知识;但如果想栽培观赏树种或昂贵的经济树木,就需要专业知识和

专业技术这样,就要弄清楚如何解决这些专业技术问题最后,要了解市

场的大小几年之后就要长成巨大树木的观赏樹显然不能种在手掌大小的地

方。如果想栽培果树就不能不考虑到它的市场需求问题。

    李秉喆先生把合理经营原则概括为四个方面这僦是:第一,应该锐利

地洞察时代发展的动向;第二抑制过分的贪婪,应该量力而行;第三严

禁侥幸的投机活动;第四,“有备无患”即除了制定“上策”之外,在认

定大势已去时能够从目前的困境中摆脱出来,选择“下策”

一个企业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

划应鼡于企业经营上;到60年代已形成一股潮流。三星引进美国的这一

先进经营机制于 1968年初次确立了自己的长期计划,并根据政府制定的

经濟发展五年计划确立了自己的发展目标

其中涉及的主要内容是整个企业集团的销售计划和企业结构的调整。

    从 70年代制定的长期计划可以看出三星对企业结构进行了调整。它

降低了轻工业和服务业的比重增加了重化工和贸易的比重,这与政府调整

韩国产业结构的政策是楿吻合的前面已经讲过,三星是以生产消费品起家

的但今天的企业重点则放在重化工和贸易上。这一长远计划被称为“第二

个集团经營五年计划”其特点是与政府的经济发展计划保持一致,工作重

点由轻工业转向重工业企业结构调整后,轻工业和重化工产业的比重發生

了明显的变化如轻工业所占比重1972年为39%,1976年降为28%1981

年下降到16%;重工、化工所占比重,1972年为16%1976年为18%,1981

年上升到28%又如,服務业比重1972年占38%1976年为18%,1981

年下降到16%;贸易所占比重则迅速上升1972年只占7%,1976年上升

到36%1981年则达到40%。

    进入80年代三星以同样的方式淛定了“第三个集团经营五年计划”,

针对80年代的发展变化特点再次对企业进行了调整。其内容大致如下:

     第一追求持续高速增长的政策。在同一行业实现比其他企业高两倍的

     第四内部管理合理化。可运用的手段主要是企业分布、管理体系质

     第五,对人力进行有效管理和培养开发培养海外事业所需的人力资源

和技术开发人才,重新构筑三星的发展基础

     第六,加强研究开发体制提高集团一级的研究所和各系列企业研究所

     远大的目标,只有在正确判断的基础上才能树立起来正确的判断力首

先来源于知识。获得知识的渠道一是通過学习二是借鉴别人的经验。李秉

喆先生平时总是强调:要获取多方面的知识就要把这两者结合起来,加以

     第一强调管理层经理潜惢自学。李秉喆先生在各种场合一再强调:“经

营者要获得专业知识就得不停地学习。对一个高层经营管理者来说经济

展望、事业成功的秘诀、国内外形势、企业经营战略、市场推销、生产管理、

尖端产业和技术革新、人才的培养等,各方面的知识都要具备并为此制萣

长期计划,加以实践”有一次他在年末管理层经理总结会上说:“听了你

们的发言我觉得很不满意。你们的话没有什么新意这都是洇为不学习的结

果。学习才能发展我也不愿看那些外国的报纸杂志,但你不看就会落在时

代潮流的后边说不出对改进工作有参考价值嘚意见……你们必须要积极学

     第二,把私有制知识变成共有知识具体做法是,一些受过最新教育的

人才进入三星之后把他们私有的知識变成共有的知识,并在实践中加以灵

活运用这叫“下知上达”。在三星集团范围内起下知上达窗口作用的部门

是董事长秘书室基层職工有什么新想法,新建议都可以通过秘书室上达

给董事长。董事长经常对管理干部讲要学会尊重下面人的意见。据一位干

部回忆说董事长非常热心听取年轻人的意见。董事长本人受过传统儒教思

想的熏陶追求的是倾向日本的知识;年轻人受的是现代教育,学的是傾向

西方的知识通过对话互相学习,使东西方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并运用到企

     除了通过对话学习之外,还通过读书获取知识董事长每佽到国外出差,

总要买几本书带回来除了自己学习之外,还分发给各级管理干部学习如

果认为某一本书是好书,需要全体员工共同学習就把它交给三星自办的研

修院,作为教材以供大家阅读

     第三,听取外国专家的意见在三星创业初期,董事长就开始邀请发达

回家嘚技术人员和经营顾问到三星讲授最新经营理论和有关知识三星成长

为集团公司以后,仍没有中断这种学习方法其内容以经营管理学為重点,

同时兼顾社会学、历史学等人文社会科学和理工科等方面的知识

     三星是韩国最早向外国专家进行咨询的企业,并为此专门设立叻一个咨

询委员会通过这一渠道积累的知识。再通过企业内的培训教育传播给学员

     树立目标,把握形势离不开情报的搜集。只有搜集到大量、详细的情

报判断才会有可靠的根据。

     韩国其他公司公认三星集团在韩国的情报搜集能力是最强的。不管是

哪个行业只要彡星参与,没有一个企业能在情报战中胜过三星三星对市

场动向方面拥有的情报最多,对比进行系统分析的能力最高即使是三星没

有涉足的行业,三星也搜集了大量的有关情报有人甚至把三星情报部门当

成了“图书馆”,凡是需要弄清楚的问题总是到三星去查找有關资料。例

如邮电部 1992年实行“第二梯队通讯生产企业”的选定审查工作时,由

三星提供的有关资料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甚至连选定标准都采用了三星提

供的方案,而这一切却并不属于三星的业务经营范围这说明,三星的情报

搜集能力的确比任何一家企业都强得多

     三煋的情报活动主要为集团公司制定长、短期的经营目标和战略服务,

并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情报系统在三星,情报的搜集活动不仅是最高決策人

及有关部门的事公司还鼓励下层职员也参与到这一工作中来。最高决策者

认为:在我们的周围每天都在发生许多事情,如果你鈈注意观察它就只

是一些单纯的“事实”,但你留心观察和研究其内在含义它也许就成了有

价值的“情报”。因此他们鼓励所有的彡星人在日常业务活动中有意识地

参与情报搜集工作。不管是谁只要他认为“这就是蛮不错的情报”,就可

以把它整理成文字材料交到公司的情报中心所有这些材料整理集中以后,

全部摆上最高决策者的案头只要你提供的是真正有价值的情报,最高决策

层甚至马上就會采取相关的措施这种迅速的情报反馈效果,极大鼓舞了三

星职工对搜集情报的热情

     三星人以其特有的目标意识、情报搜集能力和坚韌不拔的斗志所获得的

成功事例多不胜数,但这些都离不开必要的手段手段多种多样,因人而异

     三星电子公司的情报通讯部门和半导體部门正式分离之前,统称为三星

半导体通讯有一位K理事以前曾在这个部门工作,经营的主要业务是推

销“区内交换台”所谓“区内茭换台”,是指在一定企业或一栋大楼内部

要装电话交换台包括区内所有的线路和电话等。

内交换台这家企业的有关业务经理的父母镓就住在汉城,每周六他都要到

汉城探望父母他还打听到,这位业务经理在某个星期六的上午 11点半将

准时到达汉城车站得到这个准确消息之后,K理事亲自驾车到汉城车站迎

接这位业务经理并送他到自己的父母家。这位业务经理对此感到十分惊讶

但K理事若无其事,象┅个真正的汽车司机那样提供了周到而热情的服务

后来事情的发展自然在意料之中。在这位业务经理的推荐下K理事1个月

后终于得到了該企业区内交换台的安装权,正所谓“精诚所致金石为开”。

用韩国人的俗语讲就是“砍下10次,没有不倒的树!”

     毋庸否认换了另外一种情况,这种“感情投资”方法恐怕就不灵验了

例如有一家公司建了一座大楼,需要在楼内安装这种交换台及通讯系统但

这家公司已有内定,就是已经物色好某家企业为其安装有关设施并己得到公

司董事长的批准在这种情况下,三星公司要插进去是非常困难的泹K理

事长并不气馁,不拿到这栋大楼的交换台安装权誓不罢休面对重重困难,

他采取的是“利用天敌”的手段

     所谓“利用天敌”,就昰利用对方有一定权力的人在其内部施加影响

在日常工作中,K理事为不少人提供过帮助其中有些人与该公司大楼负责

人关系密切。俗話说“知恩不报非君子”。即然以前得到过人家K理事的

帮助这时候就不能不帮人家一把。于是这些人少不得给这栋楼的负责人

递过悄悄话:“还是用三星的好!”这样一来,事情有了转机这栋楼的交

换台及通讯系统的安装权最终还是落到了三星手中。

     另外还有一种“对比取胜法”可供我们借鉴。也是新建的大楼需要安

装交换台也是已经内定,但别的公司提供的产品有些缺点因此需要对其

整套設备再次进行全面检测,到重新下定论之前尚有一段时间这就为三足

提供了机会。“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三星积极参与角逐结果鉯上乘的

质量、完备的设施赢得了用户的青睐,终于获得了这栋楼交换台的最终安装

权K理事事后说:“这种手段虽然不太光彩,但是竞爭的社会里手段的

运用是必不可少的。为实现既定目标我们只能竭尽全力迎接挑战!”

为自豪。实际上当时三星电子经营的通讯器材的营业额在国内市场占有率

已达65%以上,其中主要设备有10项由他经营销售的区内交换台就是其

     怎样取得事业成功呢?必须善于把握时玳的变化这就是三星的回答。

     每上一个项目三星都是慎而又慎,考虑再三直到有万分把握后才付

诸实施。外界是这样评论三星的:“即使过石桥三星人也总要多敲几下,

觉得没危险了才放心地过。”的确如此三星在确定每一个项目之前,总

是要广泛收集情报包括对该项目有利的和不利的因素。每年9月三星便

开始收集并分析下一年的景气资料:动员集团内部所有的调查网。收集世界

各地的主偠资料到 12月中旬,制定出新一年的经营计划计划内容包括

新一年的景气变化,三星的对策要达到的目标等。在制定计划时排除希望

鈈大或把握不大的项目只决定能实现的项目。李秉喆先生说“我搞了半

个世纪的经营,但至今为止还没有一个项目是因为受景气影响洏陷入困境

究其原因,只有一条,那就是三星的计划是建立在‘合理经营’原则之上的”

     只有调查、了解和掌握时代动向,才能制定出荿功的计划才能把握时

代所要求的事业,才能及时调整经营方向

     在充分调查研究之后,三星开始制定计划计划一般有两种,一种是針

对经济景气时的计划另一种是针对经济不景气时的计划。因此无论经济

景气与否,三星总能应付自如

应特别慎重。 (2)应具有长遠目光比如,建一个工厂应考虑到它将来的

发展建三星电子工厂时,开始只盖了几间厂房政府当局认为其余空地属

非业务用不动产,让他们卖掉但没过几年,三星电子的场地就不够用了

可见,如果只考虑眼前不考虑将来,那么将来想增加设备投资就非常困

难,也很难达到规模经济

企业的效益问题。如果一个企业没有效益那么这个企业就无法长朗生存下

去。即使这是技术革新、技术发明洳果没有很好的经济效益,那么它也失

去了存在的价值当年,三星进军半导体市场就特别强调了这一点。在保

证最好设备的同时必須考虑设备的适用性,两者缺一不可盲目认为购进

新机器就可以生产高性能的产品,这种想法是不可取的最新设备固然重要,

但引进適用设备并进行合理经营更为重要

     三星有一个“项目评估指南”。不管是新建项目还是现有项目扩建都

要依据这个“指南”逐项进行嶊敲。这个“指南”包括20个大项目和90个

小项目它不仅考虑了一个项目要投入多少,利润多少还对项目的目的、

环境、实施方法、组织、成果等诸多事项做了具体的规定。

     项目评估要考虑的第一个问题是项目的内容是否符合三星经营原则、

经营方针,在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方面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程度在市场

规模、技术水平方面对本企业是否合适等等。

年国内外需求的变化包括景气变化、投资动姠、替代商品动向,以及国内

外各竞争企业与本企业的优势与劣势比较市场特点与市场结构,该项目核

心技术的开发程度以及引进的可能性等技术因素

     第三,环境分析之后制定各部门具体计划。这里包括投资所需要的资

金规模如何筹集资金,引进什么档次的设备項目所处的地理位置,水、

电供应情况港口以及与主要城市的距离等内容。在原料供应方面分析是

否有稳定的原料供应商、工人的稳萣性如何。还要分析废水处理、环境污染

等问题以及市场占有率、销售战略、出口对象国的进口政策、产业政策,

尤其要重点分析凌项目上马是否已经具备相应的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

     新建项目上马时,还要考虑与现有项目的关系如在生产、技术、销售、

人力等方媔与现有项目是否可以衔接得上。此外还考虑政府是否批准等问

题。如果与其他企业搞合作生产或接管其他企业还要调查该企业的经營状

     第四,对以上内容评估完成之后接着就要计算利润问题。然后确定此

     决定一个项目对企业关系非常重大。如何做最后决断呢有時,企业

最高领导人可以一个人决定也可以交给具体的负责人去办。但这两种方式

都存在缺陷这里举一个例子:三星在建立第一制糖時,很多人都劝决策人

不要冒这个险当时,停战谈判正在进行当中国内通货膨胀非常严重,制

造业投资周期又长三星还没有从事制慥业经验。为创办第一制糖三星开

了很多次会议,但都未能拿出有说服力的意见李秉喆先生后来回忆此段经

历时说,当时他非常孤独没有人能够为他分忧。最后他不得不决定一个

人承担全部责任。这样这个项目才上了马。

     如果挑选一个具体负责人把事情全权委任给他,也有不少令人不满意

     从以上两种方式的利弊当中李秉喆先生总结出一个结论:必须博采众

智。随着三星事业范围越来越广所涉及的专业技术也越来越多,某一个人

不可能通晓这么多的知识只有广泛听取各有关专家的意见,才能对某一项

目有一个比较客观正确嘚判断

     三星合理经营原则中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既敢于开拓又勇于退

出。李秉喆先生曾说过:“如果没有100%的把握那就不要仩马。一旦决

定某一种项目就要全力以赴。如果认为没有十分把握那就赶快退出来”。

万坪土地准备建造世界最大规模的造船厂但當时由于石油危机,世界造船

业陷入困境有的客户甚至放弃订主要求取消合同。三星一看行情不利就

毅然决定该项目暂时不上马。后來李秉喆先生回顾说:“如果当时那个造

船厂上马,对三星的打击肯定是非常巨大的.做事应该有上阵的勇气也要

     三星的合理经营,可鉯说有两个轮子一个是技术革新,另一个是经营

合理化80年代,三星提出了“尖端技术、尖端经营”的口号一个企业

只有通过不断的技术革新和经营合理化,才能继续生存和繁荣下去李秉喆

先生曾说:“企业为在国际竞争中生存,必须不断地谋求经营含理化在竞

争Φ取胜的唯一的途径就是通过经营合理化,降低成本多生产优质价廉的

产品。为做到这一点就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开发,学习先进的经營方法”

     早在建第一制糖时,三星就认识到了技术的重要性当时三星通过日本

三井物产,决定引进田中机械的成套设备但设备到韩國的釜山港之后,发

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当时的韩国总统李承晚是彻底的反日主义者,他坚

决反对三星引进日本技术员所以,按计劃给三星安装并调试设备的日本技

术员被卡在海关不能入境情况非常紧急,但一点办法也没有由于合同已

签,无法变更二星只好每忝早晨给日本的技术员打国际长途电话,请教技

术问题经过千辛万苦,机器设备总算安装完了但试运行第一天,就出了

问题停机检查,搞了二天二夜也没有找到事故原因。第三天参加调试

的一个焊接工说,是不是原糖一下放得太多了大家马上减少了原糖放入量。

果然白灿灿的白糖终于哗哗地流出来了。这一天被定为“第一制糖创业日”

     通过第一制糖的建立,三星深深认识到技术情报与技术囚员对一个现代

何工业基础人民生活极度贫苦。建立制造业是时代向企业家提出的紧迫要

求但当时人们对近代制造业毫无经验,许多企业不得不从海外引进技术和

设备三星自然也不例外,但有一点三星不仅引进了技术和设备,还引进

了国外的管理方法第一制糖的建立,接下来的韩国化肥厂建立家电产业

建立,三星物产综合贸易商社的建立三星重化工及近些年来三星半导体技

术产品的飞跃发展,元不模仿日本企业的经营管理制度并与日本有关企业保

持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在经营合理化方面,三星几乎是定期向日本有关公司

进行咨询如,强调职工对组织的忠诚、实行“信赏必罚”制度的维护,

组织的清廉以及教育培训制度等,无不体现出日本式的经营特点当然,

在此基础上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经营特点如更加倚重“家长主义”、“大

家族制度”,强调集体意识和忠诚心重视赏罚分明囷教育等。另外三星

还积极引进欧美的管理经验并加以灵活运用。

招聘进来的人才对美国经营方式情有独钟。他们对西方的合理化经營方式

进行过系统学习并把这些知识应用于三星的组织建设。所以说三星对经

营合理化的追求,是创始人在其成长过程中对东西方经營哲学兼收并蓄的结

果李秉喆先生受过儒教思想的熏陶,在日本留过学与日本企业有密切联

系,这使他吸收了东方儒家学说的精华;哃时由于美国这样的西方强国与

韩国有着特殊的关系,这又使他惜鉴了美国式的开放型经营方式现代企业

的成长发展,同技术革新、開发新产品、提高生产率是密不可分的。特别

是发展中国家的企业为了搞好技术革新,通常还要经过一个技术引进过程

就韩国而言,当时它的基础科学领域非常薄弱,自主开发技术力量非常有

限因此,引进技术比自己开发技术更为有效日本就是先引进美国的低級

技术,然后利用这些技术逐步扩大其实力逐渐取得成功的。韩国的企业

其中包括三星,也同样是这样做的

率1美元= 830韩元)。尤其是1986姩一年曾高达2200亿韩元,这相当

于当年三星制造业生产总值的4%远远超过韩国国内其他制造业企业的平

产品改良,新产品开发改善工藝等问题,而三星综合技术院则把研究重点

放在对基础科学技术以及开发高新技术产品方面此外,还重视培养高级技

术人才以及收集和提供技术情报

开发几个系列公司可共同享用的重点技术; (3)开发时间长而影响大效果

显著的材料及产品;(4)各系列公司需要共同开發的课题。

     三星强调的经营合理化从本质上说,就是减少浪费、降低成本、提高

生产率一个产品要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取胜,就必须质優价廉那么如何与

发达国家的产品竞争呢?1983年2月在三星电子半导体会议上李秉喆先

生是这样回答的:“只有三种办法。其一别人也能生产的东西就要看谁的

成本最低,其二如果成本是一样的,那么就要看谁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勤勉少年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