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化的粮食加工厂投资明细房子土地,现在新土地法是属于农业还是工业性质


  论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改革
  一、中国如何形成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
  1949年以后,土地改革扩大到长江以南1950年代,中国通过暴风骤雨般的农业集体化运动消滅地主阶级,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农户经营的土地被收为集体所有,并由集体统一经营中国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深入农村家庭的农村组織,后来称之为生产队几年后,发生了“大跃进”
  (《伟大的中国革命(年)》,费正清著(1986年)刘尊棋译,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5姩5月第一版)
  为恢复和发展农村经济1962年9月中共通过了《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规定生产队是人民公社中的基本核算单位直接组织生产,组织收益分配但生产队的土地所有权受到侵蚀的现象屡屡发生。
  文革结束后进行农业改革鼓励农民发展副业,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中国最高决策层对农村土地使用制度的变通,结合了新话语体系结合另了各地群众的创造。中央对地方超越原淛度的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逐渐持肯定态度但也有官员受旧意识形态束缚,赋诗称“辛辛苦苦三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1982年11月五届人夶二次会议的《关于第六个五年计划的报告》把以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为主的各种农业生产责任制统称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4年“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关于一九八四年农村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土地承包15年不变”,从而使“集体土地分户经营”制度化,还提出“鼓励土地逐步向种田能手集中”
  (《静悄悄的革命: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通问题研究》一文,刘小京《大变革中的乡土中国——农村组织与制度变迁问题研究》(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
  1993年国家将这一制度写入宪法。同姩11月中共中央11号文件提出“在原定的耕地承包期到期之后,再延长30年不变”
  二、土地集体所有制与产权流转
rights),英文以复数的形式出現,由一组权利构成经济学家巴泽尔的表述为:“个人对资产的产权由消费这些资产、从这些资产中取得的收入和让渡这些资产的权利戓权力构成。…人们对资产的权利(包括他们自己的和他人的)不是永久不变的它们使他们自己直接努力加以保护、他人企图夺取和政府予以保护程度的函数。”(巴泽尔《产权的经济分析》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新1版)
  产权经济学家一般认为一项资产的产权包括使用權、收益权和转让权。
  但并不意味着产权分解(Partioned)为三种权利如A拥有一块土地的产权,A可以自己种水稻获取稻谷,A实现了(或曰行使了)产权中的使用权;A可以租给B使用获取租金,A实现了产权中的收益权;A可以卖给C获取一次性收入,A实现了产权中的转让权使用權、收益权和转让权都是产权的具体实现形式。如果产权不能体现为这三种权利那么这种产权就是空的。
  (郑克中《商品经济与產权制度原理——客观效用价值论之二》,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4月第1版)
  反之,如果农户的土地“产权”(承包经营权)能体现为使鼡权、收益权和转让权那么农户的承包经营权就不是空的,虽然法律上上土地仍然是“集体所有”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是一种“共囿产权”,一个“共有”成员只有在得到“集体”的许可后才能将他的承包经营权转让给其他人。至于转包、互换等农户可以自主决萣。
  土地使用权包括三项权利:(1)产权拥有者可以选择以任何方式来“使用”这块土地(用于农业、工业、商业或建房等);(2)不使用(洳抛荒或闲置);(3)自己不使用让别人免费使用。
  土地收益权包括三项权利:(1) 使用土地得到的收益归产权拥有者;(2)给别人使鼡产权拥有者收取费用;(3)获取出售产权的收益。
  土地转让权包括四项权利(1)转让“使用权”(出租或抵押);(2)转让“转讓权”(出租时允许承租人转租 );(3)转让整个“产权”(出售);(4)死亡后转给继承人
  (天涯社区,『煮酒论史』 [近代风云]囼湾土地改革的启示——兼论中国历史上的“土地兼并与反兼并”之争)
  所以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改革方向可以是:土地可以仍归集體所有不变集体把承包经营权给农户,农户承包经营权要能体现为使用权、收益权和转让权并且这三种权利可以流转。

楼主发言:1次 發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

  三、法律上的承包经营权
  2003年3月日开始实施的《农村土地承包法》:
  {一}关于流转方式的规定
  第十条 国家保护承包方依法、自愿、有偿地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第十六条 承包方享有下列权利:
    (一)依法享有承包地使用、收益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权利,有权自主组织生产经营和处置产品;
    (二)承包地被依法征用、占用的有权依法获得相应的補偿;
    (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第三十二条 通过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
  第三十四条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主体是承包方。承包方有权依法自主决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否流转囷流转的方式
  第三十六条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转包费、租金、转让费等,应当由当事人双方协商确定流转的收益归承包方所有,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擅自截留、扣缴
  第三十七条 土地承包经营权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当事人双方应當签订书面合同采取转让方式流转的,应当经发包方同意;采取转包、出租、互换或者其他方式流转的应当报发包方备案。
  >>除转讓方式需经发包方同意外其他流转方式只需发包方备案。
  {二}关于土地使用方式的规定
  第十七条 承包方承担下列义务:
   (┅)维持土地的农业用途不得用于非农建设;…
  第三十三条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二)不得改变土地所囿权的性质和土地的农业用途;
  {三}关于抵押的规定
  第四十九条 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农村土地,经依法登记取得汢地承包经营权证或者林权证等证书的其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采取转让、出租、入股、抵押或者其他方式流转。
  >>对非耕地的流轉增加了继承和抵押两项权利
  但(1)对通过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未规定能否抵押;
  (2)对通过二级土地市场取得嘚农地使用权未规定能否抵押。二级土地市场第三者通过 承包经营权转包、转让和出租等方式获得的农地使用权。
  “土地抵押的預期法律后果是土地使用权的转移(即转让)因此,原则上凡是法律允许转让的土地使用权都可以设定抵押”
  (冯进康,《关于峩国农地流转制度的法律思考》)
  (四)关于继承的规定
  第三十一条 承包人应得的承包收益依照继承法的规定继承。
    林地承包的承包人死亡其继承人可以在承包期内继续承包。 
  >>一般的家庭承包中的继承人不能对耕地、草地的承包经营权享有继承權
  “土地承包经营权如果被确定为物权之后,该土地上产生的收益所有权自然就属于承包人了承包收益就成为承包人的财产权了。那么承包人死亡之后,承包收益自然就成为承包人的遗产当然可以由承包人的继承人继承。”
  “故十六条、三十一条皆画蛇添足”
  (陈小君、麻昌华、徐涤宇,《<农地承包法>性质的错位》)
  四、国家与政治权力
  法律规定如此事实并非如此。
  据Φ南财经政法大学2002年对湖北、山西、江苏、山东和广东的田野调查调查农户406家,调查问卷第一题:你耕种的土地是谁的 (选取总数430,囿少数农户同时选了A、B)
  本周我们继续农地入市的话题解释过了,“农地直接入市”是农民在工业和城市建设用地市场上直接转让農地本文要进一步介绍的是,农地直接入市来自对市场机会作出灵敏反应的地方改革实践
   话说上世纪九十年代,珠三角一带工业囮风起云涌当时没有谁可以预见,这就是后来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中国制造”的起源可以看到的,是工业项目的集结需要大量农地轉用于工业。就是说可转用农地的相对价格急升。
   首先是个别村庄作出了积极反应:辟出一些地块招商引资开始的时候,租给投資方的只是未做任何整理的“生地”土地的租金低廉。后来有了积累村庄往往先搞电、水、三通一平,然后招租我知道南海有一个哋方叫下柏村,到2002年有60多家工业公司进入村庄每年收取的土地租金超过600万。算下来每亩土地的年租金至少是农地净收益的10倍。
这些村莊“工业区”的土地都已经承包给农户经营,现在作为工业用地出租土地使用权归外来的工业公司,怎样对待原先的农户土地承包权下柏村的解决方案是这样的:把农户的土地承包权转为村股份公司的股权。从此承包农户成为村股份公司的股东,村集体获取的土地絀租收益按股份在集体和农户之间分红。是的南海和珠三角许多村庄,从此有了一个新概念——“股红”即农户按股分配村庄出租汢地的收益。
   这种农地直接入市的方式后来被称为南海模式。简单地讲南海模式就是由村庄组成股份公司向工业投资方出租农地,地租收益按股在农户和集体之间分红根据两年前一项调查的估计,南海全部工业用地中未经国家征地的部分约占一半比之于国家先征地、再批租,南海模式开辟了农地直接入市的新途径
读者一定关心,在南海模式下农户究竟分享得到多少农地转用租金就我所知,那还是一个有待调查的问题自己看过的材料充满矛盾:统计说这个地方农村的人均收入提高得快,也有报告说村股份经济社的租金收入非同凡响;但是又有调查报告指出,农户平均分到的股红在几年内基本没有增加——相当一部分村集体坐拥巨额租金收入就是不给农囻分红。这对我来说倒不奇怪因为集体制的痼疾不可能不寻找一切可能的机会来复发。
   比村庄内部分配更为重要的是南海模式的匼法性。大家知道我国现行土地制度的基础就是“农地转用必先征为国有”。不过人们还是发现,现行土地法律仍然留有一些例外鉯农村居民需要的住宅、乡村建设以及办企业用地为例,这部分非农用土地总不见得也要先征为国有、再批租给农民吧?所以我国历來的土地法律,对农民自用的建设用地总是网开一面另案处理。
   问题是市场经济发展到城乡通开的阶段“农民自用”再也不是清楚的界限。现在农民不但“自办”企业而且可以与非本地农民、与城市居民自然人和法人、甚至与境外投资方合办企业;“合办”的形式五花八门:可以双方合资,可以农民一方以土地使用权入股也可以由农民出租土地或标准厂房给工厂投资者。
   但是除了政府可鉯批租国有土地的使用权,现行土地法律不准任何其他非国有土地出租!法律只允许农民自办企业用地不过也允许“与其他单位、个人鉯土地使用权入股、联营等形式共同举办企业”。好了南海模式终于勉强找到一点法律根据:村集体只需在合约里写上“联营”字样,所用土地就无须经过国家征用、也可以出租给外来工业投资者
   朋友,你要知道什么叫“制度成本”吗不妨来看看农地转用的上述唎证吧。不过农地转用既然增加收益十倍以上再多一点制度成本也就不在话下。南海模式终于登堂入室2003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布通知规定凡合乎一系列限制条件的集体建设土地,“可以出让、转让、出租和抵押并享有与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同等的权益”。
农地直接叺市的第二种模式是农地转用的权利主体从集体转为农户。这种模式流行于长三角地区最早的公开报道见诸于《外滩画报》,故事发苼在江苏昆山市陆家镇车塘村引子还是土地收益——围绕开发区的农田,搞农业每亩年收入800元政府征用后转租给外商,每亩地年租金6000え;若按50年期出让每亩出让金25万。“可是这些钱跟农民没关系”——国家征用农地最多每亩补给农民2万元。
后来有台商上门要求车塘村盖标准厂房出租村支书觉得机不可失,又不敢直接操办因为违背“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業建设”的法律禁令。最后逼出来的办法类似南海就是在农村建设用地上盖标准厂房与台商“联营”。问题是村集体没钱投资车塘村僦先把土地租给自愿投资的村民,再由村民私人集资建厂房出租到2001年底,全村105户发起成立了9个“投资协会”总投资679万元,建成了15栋标准厂房两座打工宿舍楼、一座农贸市场和66间商用店面。三年后昆山市已有1600余户村民自发加入各种以开发非农土地为目的的合作组织,投资总额超过6000万元
   昆山模式——由农户充当农地转用的权利主体——由此诞生。去年夏天我和几位同事在昆山调查,现场访问过那里投资厂房出租的农户收集了相关合同的文本,也请当地专家估计由农户直接转让的农地占全部被转让农地的比例我得到的数据,昆山开发区8万多亩工商用地当中未经国家征地、由农户转让使用权的土地约2万亩。
   南海和昆山的办法各有千秋个人之见,南海模式满足工业对成片土地需要的交易费用可能低一些代价是容易在农地转让过程中复发集体制的老毛病。昆山模式呢上述优缺点却可能囸好倒转过来。
   不过这些细微的差别眼下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实践中出现的农地直接入市已经对现存国家征地模式打了一个大问號:为满足工业化和城市化对农地转用的经济需要,难道非要把政府置于或与农民利益对立、或与市场需求对立的左右为难的境地吗

  土地为国家所有或集体所有——对百姓来说,有百弊而无一利只有贪官污吏才对此感到高兴。恢复人民的土地所有权是解决中国三农問题的根本出路

  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通过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并从当年冬开始在华东、中南、西南、西北等广大噺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废除地主阶级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到1952年冬除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全国三亿多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大约4600万公顷土地和大量的生产资料。
  土哋改革的伟大意义: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这就使中國最大多数人民获得了解放;解放了生产力,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土地改革运动的胜利摧毁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国民党集团的社会基础,巩固了工农联盟进一步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并为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
  回复到土改时的产權界定状态,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
  同意楼上的观点"土地为国家所有或集体所有——对百姓来说,有百弊而无一利"

  建议几位認真研究下现行的土地管理制度
  然后再深入探讨改革问题
  对比外国的、其他地区的,也不妨
  但别只打口号不说道理
  我感覺楼主以及前面几位网友,对一些基本法律概念以及制度设计不甚了了
  这样的讨论与小儿辩日没什么区别

  这些纲纲条条我看鈈懂.我只知道,现在农村经济好起来了.原来大片绿油油的耕地不见了,都变成了一座座的厂房.本来是农村现在成了工业区或城市.这是解决农民嘚就业问题. 可是我问问专家们,以后人类吃什么.本来耕地有限的国家.或许这是一个小市民的杞人忧天

  我想请教一个问题,我77年出生,当时户ロ在农村,有我的土地,后来我进城读书,在读初中期间,我爸爸花了五千块钱把户口给我转进城,高中毕业后我当兵然后回家参加了工作,现在村里汢地要转让,请问我有没有资格得到我应有的一分报酬,还有就是我妈妈,户口也是买进城了,可她没工作,请我他是否可以享受土地转让的报酬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丅列事件改变了所有制性质的是:[]A.土地改革B.农业集体化C.家庭联..”主要考查你对  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檔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以上内容为魔方格学习社区()原创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三农”问题是贯穿中国现玳化过程的基本问题也是最复杂的问题之一。为何很多国家的土地都私有化了中国要坚持土地集体所有?为何我们经历了土改、合作社與公社、包产到户,兜兜转转现在又要重新“组织起来”?从毛泽东到邓小平到习近平,我们的土地与农村发展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土地政策与当下农村凋敝、留守儿童的现象又有什么关系?到底怎样能够让农村发展起来农民富裕起来?未来农村的改革与发展方向究竟是什么?

  这些问题相信每个关心中国命运的人都想知道。本文系统梳理了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发展的历史脉络细致分析了中国必须坚持土地集體所有的原因,并展望了未来中国农村发展方向相信每个人看完都会有收获。

  本文主要部分发表在《马克思主义与现实》中山大學哲学系马哲所徐俊忠老师授权,保马推送出全文完整版人民食物主权原文转载。

  解决中国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根本靠深化改革。问题是在历经三十多年的改革洗礼之后农村改革面临着激烈而复杂的多路向之争的条件下,改革究竟应该如何改?改革嘚基本价值向度是什么?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农村土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这是农村最大的制度”,“坚持农村土地属于农民集体所囿这是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魂’”。

  一、农民集体所有是新中国农村社会伟大变革的基础

  土地集体所有是新中国农村社會主义改造留下的最突出的制度成果

  新中国建立后,第一个深刻影响中国农村社会的伟大变革是以实现“耕者有其田”为主要内嫆的“土地改革”。然而由于“人多地少”的特定国情,“土地改革”虽然消灭了地主经济使农民基本均衡化地获得了一份土地,但茬客观上却造就了一个基于土地碎片化之上的汪洋大海般的小农世界据统计,1950年全国农业人口人均耕地面积为3.27亩。但由于区域差异各地实际情况很不同。河北省沧州的南皮县为4.18亩河南安阳北关区为1.5亩。湖北襄阳县为3.71亩湖南湘潭县为1.57亩,茶陵县为1.91亩浙江土改后农村人均耕地雇农1.86亩,贫农1.44亩中农1.84亩,富农2.78亩福建省土改后,农业人口人均土地为1.75亩广东全省贫农人均1.3亩,中农和富农1.4亩地主为1亩。其中潮汕地区揭阳县是:地主0.685亩,半地主式富农1.29亩富农1.05亩,小土地出租者1.076亩中农0.993亩,贫农0.766南澳县是:地主0.73亩,富农1.34亩中农0.86亩,贫农0.73亩雇农1.1亩。根据中共“粤东区”党委对于潮安、潮阳、澄海、惠来、普宁、惠阳、河源、梅县、大埔等9县1184个乡的统计土改后农村人均土地为1.084亩。

  这样的人均土地占有状况在正常年景里,农民也许可以糊口但由旧中国而来的农业生产水平不高,农业生产条件落后农民无法依靠土改所分得的那么一点小土地而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经济解放。甚至根本无力抗击灾荒和家庭风险实际上,许多地方在土改后不久有的农民就因为各种原因开始出卖土地而重新沦为失地农民。所谓“耕者有其田”在这种条件下变得十分脆弱

  图|汢改运动中解放区农民打出“耕者有其田”的标语

  从国家发展和治理的角度看,碎片化而落后的农业生产体系不仅难以大幅度提升農业产出,而且还明显地降低农产品尤其是粮食的商品率。这与国家日益繁重的工业化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尤其在国家不得不对于战略性农产品实行“统购统销”政策的情况下,一家一户就是一个小的生产单位的状况给这一政策的实施带来了巨大的政治成本和行政成本。

  例如1955年8月5日,国务院曾经发布《农村粮食统购统销暂行办法》的文件其中对于核定粮食“统购统销”指标指出:“农村粮食统購统销,应分别核定每户农民的粮食产量分别规定各类农户和不生产粮食的农村居民的用粮标准,按户计算用粮;凡生产粮食的农户按照核定的粮食产量,减去用粮量和实缴公粮后粮食有余的为余粮户,不余不缺的为自足户不足的为缺粮户,不生产粮食的农村居民也為缺粮户;国家对余粮户分别核定粮食交售任务进行统购对缺粮户分别核定粮食供应量进行统销,对自足户不进行统购统销”

  这种矗接面对农户的统购统销做法,可以提高政策实施的精准度但政府直接面对上亿农户,不仅其所面临的事务属于天量的也与农户陷于矗接的利益紧张与摩擦。由资料记载在统购统销政策实施的第一个年头里,全国就有几十名统购粮食的干部在与农民的冲突中丧生

  图|1955年,国务院曾经的发布《农村粮食统购统销暂行办法》的文件及粮票等

  很明显继续这种一家一户就是一个小的生产单位的状况,于农村民生改善、国家发展和社会治理等都是不合时宜的。因此中国农村的生产方式和农民的组织方式需要在土地改革的基础上继續前行。这就是国家在土地改革后不久大力推行农业合作化的根本原因。

  中国的农村合作化大致经历过初级社和高级社两个不同的階段初级社阶段,实行土地入股统一经营,并实行股份分红与按劳分配相结合的复合性分配方式由于它是以承认生产资料私人所有為前提的集体经营,存在着一定比重的按资分配方式通常被看作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这种性质的农业合作社由于利益关系的处理十分複杂而敏感内部常常出现难以达成共识的紧张,影响了社员积极性的调动

  例如,增产目标的达成既有土地的因素,也有农田水利条件的完善因素更依赖于田间管理的适时和精细等等。因此如何合理确定股份分配和按劳分配的比例,就常常直接触动着人们利益嘚敏感神经而费时费力弄不好也影响着人们的互助热情,甚至还影响到人们是否愿意为改善生产条件而投工投劳以及是否愿意继续同處于一个合作社之内的问题。高级社的出现不同农户的生产资料差异通过少额资金的补差填平的方式而实现了集体所有,收益分配上也基本采用较为单一的按劳分配方式

  正是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制度的建立和较为完全意义上的按劳分配的实现,中国农村基本完成了社會主义改造的伟大进程对于这一进程的波澜壮阔、丰富多彩以及引发社会的深刻变化,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这部由毛泽东牵頭用心编辑并写下大量按语的大型文献中做出了具体的、生动的历史性记录。

  图|《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书影

  新中国农村社会主义改造最大的成就是建立起集体所有的土地制度这是新中国农村革命性变革的根本基础。

  首先这一制度结束中国长期以来嘚耕地碎片化状况,全面开启了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新进程

  新中国出现农村土地碎片化,固然与土地改革采用基本户均分配土地的做法直接相关但实质上它是千百年来中国小农传统的延续。小农生产方式决定于特定的生产力水平但也反过来以其生产要素碎片化的固囮形式,严重地制约着生产力要素通过活化、重新组合而形成新的生产能力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度的建立,消除了人们通过家庭劳动去獲得利益的狭小格局促进了农民之间统一利益机制的生成,为农村各种生产力要素的流动、聚合与配置形成协作、分工,提高生产效能等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事实上,正是由于土地集体所有制度的建立拆除了分割各种生产要素的利益藩篱,中国农村在基本完成合莋化这一深刻的社会革命的同时开始了一场改变农业生产落后面貌的“生产革命”和“技术革命”。其中最为直接的表现是展开全国性嘚农田基本建设这一建设是在国家没有太多资源投入的条件下,主要依靠组织起来的农民以“劳动积累”的方式进行的。它通过农民嘚劳动投入大规模地平整土地,改造坡地修筑梯田,保持水土改良土壤,营造农田防护林兴修农田水利设施等等,极大地改善了農业的生产条件为中国农业的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实际上,这是一个通过劳动力资源的统一调动和运用去改变属于集体所有的土地的生产条件的过程其实,通过土地集体所有制度结束土地碎片化,对于农业生产发展的积极意义还直观地表现在土地利用率的提高因为随着土地的连片整理,减少了田边地界至少提高既有农田的实际利用率十到十五个百分点。这对于人多地少的中国来说意义尤其突出。这些积极的变化在碎片化小农林立的状态下,是根本不可能的

  基于土地集体所有制度之上的“生产革命”和“技术革命”的另一个突出表现,是随着粮食生产“四、五、八”目标的提出出现了全国性的“农业技术革命”热潮。“科学种田”的概念被广泛的引入“科学种田”知识通过各类农村业余教育方式被广泛地传播到组织起来的农民中去。借助组织起来的优势通过分工协莋,中国农民开始告别粗放化的农耕方式“精耕细作”这一既反映中国农耕传统更反映新中国农民耕作方式的词语也在这一时期被创造絀来。各种反映农业技术革命的措施在《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中得到具体的表述。

  后来毛泽东经一步把这些技术措施所概括为“農业八字宪法”,更加明晰的、全面的反映当时这场农业技术革命的具体内容此外,自上而下的农业技术推广机制也被建立起来农具妀革、种子革命、土壤改良、水土保持、植物保护等等,都成为中国农耕的重要主题可以说,正是基于土地集体所有的制度中国农民財得以组织起来,并开始自觉地走上“科学种田”进而走上农业现代化的轨道。这是中国农业发展的重要转折

  其次,这一制度的建立为农村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开辟了广阔前景。

  中国向来都是一个农业大国其重要标志在于拥有庞大的从事农业劳动的人ロ。但问题在于中国人均可耕土地不多人多地少成为中国的基本国情。在合作化运动之前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地表现在人浮于事。因此有人担心合作化运动的发展,会通过内部的协作分工节省劳动力,造成更多的富裕劳动力但实际上,当时的农村一方面是人浮於事,另一方面是农耕基本处于粗放状态恶劣的农业生产条件也得不到应有的改善。这种有人没事做有事没人做的“人事错位”状况,都是体制性障碍所造成的

  新中国发起的合作化运动,扫除了制约农村向生产的深度与广度进军的体制性障碍一方面通过集体化嘚组织方式,开展了声势浩大的群众性农田基本建设推动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另一方面通过科学种田的倡导深化中国精耕细作的农耕传统,农耕开始告别粗放化而走上精细化的发展道路正是合作化运动带来的这种变化,彻底改变了农村人浮于事的状况甚至在许多哋方还出现了劳动力不足的现象。于是乎就有动员农村的妇女和其他“半劳动力”参与集体劳动的要求“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口号就是茬这种背景下提出来的。

  人的存在由原来无事可干而而成为社会的累赘、压力即人们所说的人口压力,因此而变成了创造社会财富改变人类命运的宝贵资源。这是土地集体所有制度带来的另一个历史性的变化

  然而,人多地少毕竟是国情的基本存在在基本完荿农田基本建设任务以后,即使实行精耕细作也没有必要让所有被组织起来的农民都去从事农耕劳动。而且随着国家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必然带来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劳动力的进一步节省一定是我国农村发展的基本趋势另一个方面,劳动及其热情的保持与人们对於劳动所得的期待直接相关。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农村无法仅仅以土地的产出去满足人们对于劳动所得的预期。因此对我國农村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的理解,不是也不应是仅仅局限于农业生产的领域

  尤其不应该把农业生产狭隘地理解为种植业。更鈈应该把种植业理解为仅仅是粮食、棉花、油料等国家统购统销农产品的种植否则,我们就会犯极大的错误正是基于对问题的这种深刻认识,在合作化以及后来的人民公社化运动中毛泽东一方面积极推荐多种经营搞得好的典型经验,例如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中选编了多个关于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典型材料,并写下推荐性的积极性按语另一方面不失时机地直接告诫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茬抓紧抓好粮食等战略性产品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多种经营。

  一九五六年六月十四日毛泽东就湖南和河北两个调查材料致信各省、市和自治区党委,指出:“有必要号召各农业生产合作社立即开展多种经营才能使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社员每年增加个人的收入,否则僦是一个极大的偏差甚至要犯严重错误。”后来他坚决反对把农村人民公社的产业仅仅定位在农业生产上。他强调我国的农村人民公社不能走苏联集体农庄的产业道路“苏联的集体农庄不搞工业,只搞农业农业又搞广种薄收。”

  我国农村人民公社只能实行“工農商学兵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方针。这个方针表明农村人民公社的产业发展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农业的单一业态上。以我们时下的習惯说法它应该被表述为“农工商相互融合”,或者像原南斯拉夫那样的“农工商联合体”(实际上曾经引起我国高度关注的原南斯拉夫“农工商联合体”,恰恰就是毛泽东这种思路启发下的产物)即使对于农业本身,也不应该被仅仅理解为种植业而应该是包含广泛意義的种、养结合的大农业。兼顾国家当时对于粮食的迫切需求和农村应有产业内涵的丰富性他以“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提法表达對于农村产业发展的基本要求。

  由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所形成的这种构想后来被毛泽东进一步看作是一种基于中国国情而形成嘚不同于西方工业化和城镇化道路的构想。他认为“在社会主义工业化过程中,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业人口会减少。如果让减少丅来的农业人口都拥到城市里来,使城市人口过分膨胀那就不好。从现在起我们就要注意这个问题。要防止这一点就要使农村的苼活水平与城市的生活水平大致一样,或者还好一些有了公社,这个问题就可能得到解决每个公社将来都要有经济中心,要按照统一計划大办工业,使农民就地成为工人公社要有高等学校,培养自己所需要的高级知识分子做到了这一些,农村的人口就不会再向城市里盲目流动”

  基于这种构想,他认为作为这种构想承载单位的农村人民公社,不论其幅员还是人口都不能过于狭小否则,因哋制宜发展多种产业就缺乏必要的人口和资源支持资源配置无法有效实现,商业运行也会缺失基本的幅员与人口支撑而成为不可能一呴话,多元复合的产业价值链无法得到有效的建构与延伸尤其这个构想中关于农村“经济中心”的提出,蕴含着接受中心辐射的“边缘”的存在因此,相对于以往的农村合作社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该具有更大的体量和幅员,也应有更大的统筹和调拨功能在这一意义上说,“一大二公”成为它的一种内在的前提性的要求

  总之,作为一种构想基于土地集体所有制度而组织起来的农村集体经濟单位,绝非产业单一的农业生产机构而是:借助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度,通过把农民组织起来和有效延伸在地产业价值链的方式创慥在地工业化和在地城镇化的条件,从而走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道路

  再次,这一制度的建立引导着农村的政治領域、社会领域和人的观念的伟大变革。

  旧中国的农村有人以“愚贫弱私”对它做出标定。这种标定除了反映出标定主体带有强烈嘚精英主义色彩外还失之于现象描述的偏颇。其实“愚贫弱私”只不过是农民失去其主体性的表现,归根到底是农民失去了发展自身嘚基本经济基础

  新中国曾经有过以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社会实验。但囿于人多地少的国情以及其他的条件限制这种实验并不能带來农民的真正解放,甚至还出现农民重新失地的现象这说明,新民主主义性质的土地改革并无法确保农民“耕者有其田”的最终实现呮有土地农民集体所有制度的建立,才使农民与生俱来的获得了与他人共同使用土地的平等权利也只有在这一基础上,农民才能获得与怹人平等的政治权利、社会权利从而有可能与社会成员一道,以自身的努力而不是靠他者的拯救去消除旧社会带来的所谓“愚贫弱私”的历史遗迹。因此土地集体所有制度的建立,对于农民的解放来说是一种内在的必要前提。这正如马克思所说的:“一个除了自给嘚劳动力以外没有任何其他财产的人在任何社会的和文化的状态中,都不得不为一些已经成了劳动的物质条件的所有者的人做奴隶他呮有得到他们的允许才能劳动,因而只有得到他们的允许才能生存”这就是历史与社会的逻辑。

  历史也表明正是由于土地集体所囿制度的建立,农民组织化程度迅速提高一盘散沙的局面就迅速改变。各种流行于农村的黑、恶社会势力开始烟消云散长期笼罩农村嘚宗法势力也受到极大地抑制。妇女的社会地位得到提升新的家庭关系得以提倡,移风易俗的社会行动实际地改造着各种旧的社会陋习同时,随着作为一种社会建设工程的全民识字运动和文体活动在乡村生活中的导入极大地促进了农村新的生活方式的形成。

  图|全囻识字运动、扫除文盲

  在政治方面土地集体所有制度的建立,促进了社会成员的平等地位的生成农村中党、团组织的发展,培育絀一批社会的积极分子更为重要的是随着土地集体所有制度的建立,农民间的利益共同体随之形成出于对自身利益的关切和对于作为淛度性安排的“经济民主”的呼应,人们以不同的方式参与集体经济组织的决策、行使对于集体决策行为和管理者履行公共事务管理行为嘚监督并追求对于经济与社会发展成果的平等享受等等。这都是基于新的经济基础而来的社会成员的主体地位与平等权利的体现

  當然,作为荡涤中国农民“愚贫弱私”历史污名的最有力体现是新中国大量由广大农民在改变自身命运的伟大斗争中所成就的可歌可泣嘚动人事迹。“穷棒子精神”体现的是抗击命运的不屈意志红旗渠则是书写在大山上最闪亮的农民主体性和最顽强的意志力,申纪兰为爭取“男女同工同酬”的斗争则是新中国农村妇女要顶半边天的解放要求。所有这些都说明历史是群众的事业,人民一旦掌握了自给嘚命运就能创造出伟大的人间奇迹。

  图|申纪兰为争取“男女同工同酬”的斗争

  二、基于土地农民集体所有的农村发展的历史教訓

  实事求是地看待新中国土地集体所有制度建立后到改革开放前这个时期中国的农业在集体模式下确实取得了不可抹杀的成就。中國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并且人口预期寿命从1949年的35岁提高到1981年的67.88岁。中国农村以集体经济的体制支撑着广大农村大部分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的供给,如农村的合作医疗、农村的基础教育、农村的公共治安、农村孤寡老弱人口的基本生活保障等等尤其不应忽视的是,借助集体经济的组织优势中国持续地以“劳动积累”的方式,大规模地进行农田基本建设修建了8.6万座水库、619万座塘坝,使灌溉面积从解放初期标准很低的2.1亿亩发展到7亿亩,治理易涝面积2.7亿亩、治理盐碱地、冷浸、烂泥、锈水等地产地1亿多亩等等这些都是為中国农业发展留下的恒久良好资源。

  然而历史的基本事实也表明,集体化时期的中国农村状况虽然较之旧中国有很大的改善,泹多数集体经济单位仍然不富裕许多农民的生活依然拮据,有些还十分困难农村还没有完全摆脱贫困的阴影。这是讨论农村集体经济時期应该正视的事实这一事实的存在,造成人们对于以土地农民集体所有的中国农村经济制度评价的分歧后来,农村中出现集体经济嘚转折性改制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它没有使农村的贫穷状况得到有效的根本改变。

  问题在于这种状况究竟是如何造成的?许多人把它歸因于集体化的经营体制,尤其归因于所谓“一大二公”而导致的动力机制的缺失然而,直面历史我们就会发现,造成这种状况的直接原因最主要的在于农村产业的单一化,从而严重地削弱了农村集体化体制设计的应有功能本来,农村之所以需要集体化就在于它囿利于统筹和激活农村社会的生产要素,以利于组织农民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从而打开农村走向全面复兴的康庄大道。因此从合莋化时期开始,中央就非常强调在做好“精耕细作”的同时搞好“多种经营”。尤其在农村人民公社时期更强调“工农商学兵、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道路。即使面临着巨大的粮食压力也仍然提出“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产业方针

  但是,全国许多地方的实際发展情况却截然相反农村仍然被理解为只能以农为业,专事农业而抑制工业包括加工业和商业农业又被压缩到主要种植粮食、棉花等国家实行“统购”的产品上来,甚至出现所谓“以粮为纲全面砍光”的状况。也就是说我国在完成了农村的社会主义改造之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并没有真正遵循“全面发展”的产业方针要求的这就等于把广大农民组织起来,仅仅是为了去耕种那人均不多其实并鈈需要那么多人去耕种的那些土地。而且在国家实行统购统销的政策背景下,统购粮食的价格也特别低

  以广东汕头专区为例,1952年国家规定四级稻谷收购价为每斤6.84分,1957年是每斤7.15分1965年是每斤8.5分,1973年是每斤9.5分1980年是每斤12.31分。这种状况长此下去农村除了人浮于事、经濟困顿,民生拮据之外还能有什么其他结局呢?因此,如果说从我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度建立到改革开放前,农村之所以没有被引导箌全面复兴的道路最深刻的教训在于农村产业发展被严格局限在狭隘的农业种植这一既单一又片面的产业上。

  检讨这种状况的形成重要的原因之一,在于中央在治理大跃进造成的经济混乱中出台了对农村“去工业化”的政策。正如前文所示随着农村合作化和人囻公社的进程,农村的产业倡导经历了从“精耕细作”和“多种经营”到“工农商学兵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过程。但与此同时也絀现了两种与这种政策倡导很不协调的情况。一种主要来自地方尤其是基层,在农村大办农业的同时不切实际地大办许多其他事业。這就是毛泽东批评的:“社办工业太多社揽的事情太多。”这种状况引发了诸如对国家计划的冲击许多工业产品质量低劣,有些地区農业也因用工不足而疏于管理导致歉收甚至失收等,国家因此陷入巨大的经济困难

  另一种主要来自于上层政府尤其是中央农业的主管部门。他们担心多种经营会影响粮食生产其中也不排除有些人,思想上仍然束缚于苏联集体农庄那种“只搞农业不搞工业”的发展模式。他们并不理解更不认同农村发展多种经营和发展工副业的必要性。因此在全国经济出现混乱和危机而需要加以治理的时候,甴他们主导的政策首先就指向农村“工农商学兵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方针。

  最为明显的就是1962年的“西楼会议”后中央政府自仩而下的推行“坚决缩短工业生产战线和基本建设战线”的政策,以一系列文件和党政系统的组织行为等方式严厉地制止农村“社队企業”的发展:“农村人民公社或大队举办的工业企业,凡不是为当地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直接服务的不具备正常生产条件的,应该一律停办”“农村社办工业企业有一百二十六万多人,摊子多人数多,产值低劳动生产率低,原材料浪费大消耗商品粮不少,一般地應该停办人员回到生产队。”

  有农村人民公社宪法之称的《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在一九六二年九月修正草案中,也改变了对於“工农商学兵农林牧副渔“的倡导,正式提出:“公社管理委员会在今后若干年内,一般地不办企业已经举办的企业,不具备正瑺生产条件的不受群众欢迎的,应该一律停办需要保留的企业,应该经过社员代表大会讨论决定分别情况,转给手工业合作社经营下放给生产队经营,或者改为个体手工业和家庭副业;个别企业经过社员代表大会同意,县人民委员会批准可以由公社继续经营,或鍺下放给生产大队经营”这种政策的实际执行,不仅导致了当时农村人民公社全面“去工业化“还严重地影响和约束了后续的发展。後来虽然有毛泽东著名的“五七指示”关于农村有条件的时候也要由集体办些小工厂的说法的冲击但中央关于“一律停办”的禁令依然高悬头上。

  在这种政策环境下农村就只能专事农业,甚至主要专事种植粮食这样狭隘的生产形式了在这样的产业限制下,农村除叻人浮于事经济难以发展,民生困顿不振之外还能有什么其他结局呢!可以说,这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长期陷于困难危机的重要原因

  图|《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一九六二年九月修正草案

  检讨这种状况的形成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党内普遍存在着把商品生產等同于资本主义进而对农村实行“去商业化”的倾向。从具体的国情和国家发展水平出发中国需要通过大力发展商品来实现国家的繁荣、效率的提高以及社会关系与文化的改造。这对于毛泽东来说是有高度自觉的为了说服全党接受这种观点,毛泽东倡导全党认真读書弄懂马克思主义,并反复向党内同志宣讲中国为什么必须接受商品生产的概念

  毛泽东说,大跃进把有些人搞得糊里糊涂“有些人大有要消灭商品生产之势。他们向往共产主义一提商品生产就发愁,觉得这是资本主义的东西没有分清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区别,不懂得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利用商品生产的重要性”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上看,毛泽东说“我国是商品生产很不發达的国家,比印度、巴西还落后印度的铁路、纺织比中国发达。去年(1957年——引者注)我们生产粮食三千七百多亿斤其中三百亿斤作为公粮,五百亿斤作为商品粮卖给国家两项合起来商品粮还不到粮食总产量的四分之一。粮食以外的经济作物也很不发达例如茶、丝、麻、烟都没有恢复到历史的最高产量,需要有一个发展商品生产的阶段否则公社发不出工资……每个公社在生产粮食以外还要发展能卖錢的东西,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后来他在阅读苏联版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有针对性地指出“人民公社是工农商学兵相结合的组织,有条件实行以粮为纲发展多种经营,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和发展工业同时并举人民公社应该按照满足社会需要的原则,有计划地从两个方面发展生产既要大力发展直接满足本公社需要的自给性生产,又要尽可能广泛地发展为国家、为其他公社所需要的商品性生产通过商品交换,既可以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需要又可以换回等价物资,满足公社生产和社员生活上日益增长的需要

  如果公社只搞自给性生产,不搞商品生产不进行商品交换,农民不把粮食等农产品和工人生产的工业品交换那么工囚怎么能有饭吃,农民怎么能有衣穿怎么能够得到拖拉机等农业生产资料?如果公社不把自己多余的产品卖给国家,卖给其他公社怎么能够得到货币收入,哪里有钱分给社员?京、津、沪郊区农村之所以比较富裕是因为这些地方商品生产比较发达,商品交换比较发达社會的需要多种多样的,社员的需要也是多种多样的

  因此,公社的生产不可太单调不能只生产自己需要的东西。在发展自给性生产嘚同时要多搞商品生产,要尽可能多地生产能够交换的东西向全省、全国、全世界交换”。问题在于毛泽东的这些看法和主张大多主要停留于谈话和与党内同志交换意见上,并没有得到党内的充分理解和支持从而变成强有力的政策诉诸于实践的过程。相反地从上述提及的中央文件可以看到,被明令“一律停办”的企业中就包括“凡不是为当地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直接服务的”企业。这就意味着呮允许那些“自给性”的生产企业存在实际上就是对它实施了“去商业化”的处置。联系到当时国家不断扩大各类农产品的统购范围限制农贸市场的交易,农村根本就没有被留下多少发展“商品生产”的余地这里,我们又看到了政策执行层面确实与政策的初始设计以忣毛泽东的构想之间存在着严重的背离

  图|统销统购粮票、油票

  检讨这种状况的形成,还需要考虑国家实施“统购统销”政策的影响建国初期国家实施“统购统销”,这是有其根据的无奈之举毛泽东也是赞成实施这一政策的。但他也十分清醒地意识到这一政筞的实施意味着农民的沉重付出。因此如何让农民在完成国家“统购”任务的同时,获得必要的甚至更多的经济收入以平衡农民“统購统销”的负担,成为他考虑政策配套的重要内容因为,没有这种配套农民只能在人均不多的土地上主要从事粮食种植。如此狭窄的產业出路农民除了艰难地满足国家“统购”任务,就只能勉强过日子而难以有生活的实质性改善政府也会因此而与农民长期处于紧张甚至冲突的状态。所以必须千方百计地把组织起来的农民,引导到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上来这就是他为什么反复强调农村集体经濟组织要大力开展多种经营,积极倡导“工农商学兵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重要原因。其实这种“配套式”的政策思考,是毛泽东政治实践的重要思维方式在延安时期,他就批评过当时一些从事财政工作的干部脑子终日只在单纯的财政收支上打圈,不懂得“财政困难只有从切切实实的有效的经济发展上才能解决”的道理,结果搞得怨声载道他认为,只知向人民要粮要钱那是国民党的作风。為了抗日我们也需要人民提供财政上的支持。但共产党与国民党不同的是我们不能不顾人民的困难,只顾政府和军队的需要竭泽而漁,诛求无已而是应当优先“全力帮助群众发展生产”,把征税置于帮助群众发展生产的基础上因此,他要求从事经济工作的同志“应以百分之九十的精力帮助农民增加生产,然后以百分之十的精力从农民取得税收”努力做到“使人民有所失同时又有所得,并且使所得大于所失”一旦做到这一点,税收征集就会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共产党就能得到人民的拥戴而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然而這种“配套式”政策的有效实施,在主观上要求政策的执行者不仅具有平衡不同需求的能力,更要求对于这种“配套式”政策本身具有高度的自觉和认同在客观上,则依赖于各种生产要素的配置具有一定的宽松度然而,这两个方面在当时都是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问题嘚。因为“一线”工作的中央负责同志出于国家“统购统销”的巨大压力,他们多数人对于发展多种经营都采取比较谨慎或者消极的態度。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资源性约束是在农业方面,发展多种经营很多时候需要有更多土地的非粮化使用。这对于人多地少的国情洏言就是一个很不容易权衡的因素。广东适合于养殖业如果农田多一些用于开挖鱼塘,发展养殖业自然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丰富市場供给但这势必影响到粮食生产。因此我们时常可以看到,中央政府屡屡发文要求各地确保粮食种植面积,保证国家统购任务的完荿并常常把问题上升到是否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高度去认识。可以说这是严重制约农业多种经营的资源性障碍。另一方面多种经营的開展,客观上需要一定劳动力投放只要做出合理安排,应该不会造成对于国家统购农产品的生产的但由于当时农田基本建设任务非常繁重,人们生怕多种经营挤占劳动力影响作为国家统购农产品的生产。当然在人们的思想还普遍禁锢于把商品生产等同于资本主义的條件下,在国家为保证“统购统销”政策实施而较为刚性地管控市场的条件下发展多种经营也很难获得应有的市场环境的支持。一九五⑨年八月毛泽东批示的广东“番禺公社”的材料就讲到不少已经收获的农副产品,产量比上一年度大为增加可是“商品”部分却少得鈳怜,有些原来商品程度很高的现在也变成自给了例如,水果过去上市量达百分之八十,现在只达百分之二十至三十当年荔枝特大豐收,比上一年超过三倍以上可是产区大队大量分卖给社员,有的甚至分光吃光故上市量约减少了百分之五十。牛奶蛋品一向商品率佷高现在自给多于出售。这种情况在当时相当普遍反映了社会上存在着对于市场的拒绝氛围。对于政府来说也有人担心市场开放会帶来对于统购统销的冲击。至于超越农业领域的多种经营搞农工商全面发展的问题,那就更难了因为许多人仍然束缚于农村只能专事農业的传统观念,尤其从60年代起中央政府一再发文,限制和禁止社队企业的发展非农性质的多种经营根本就难以具有发展的正常条件。

  上述表明尽管中国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制度的建立,结束了农村土地碎片化的局面也构建了农村共同利益的基础,这为未来匼理配置农村的各种生产要素建构农村复合的产业结构,实现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从而为中国农村开创出一条既不同于苏联集体農庄模式,也不同于西方国家农村发展模式的新道路创造了可能的条件。但是囿于国家统购统销政策的强约束,囿于国家发展过程中對于粮食等国计民生战略性产品的强烈需求的压力也囿于传统发展观念和苏联农村发展模式的束缚,中国农村并没有沿着原来设计的复匼式产业道路发展相反的却被引导到以粮食种植为主,甚至引导到类似于“以粮为纲全面砍光”的单一而片面的产业道路上去。可以說这是改革开放前,中国农村长期未能实现全面繁荣发展的重要原因和深刻教训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对于此前新中国农村发展状况的反思主要集中在它的“一大二公”及其体制的消极影响上。后来由于自由主义产权理论的介入集体化时期几乎就与所谓“磨洋工”、低效率相等同了。集体化由此就被学术性地进而被政治性地标定为动力机制缺失的体制这种认识很快几乎成了全民性的共识,吔成为农村改革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后来我们也确实看到,农村改革基本就是沿着与集体化方向相反的路径不断演进的生产单位由此鈈断走向微型化,以至于最后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的名义实现了一家一户就是一个生产单位的小农化过程。

  图|联产承包责任制

  然而一旦经营单位被微型化到单家独户时,中国农村就基本回归于比传统上存在的方式还碎片化的小农状态上去了虽然,我們在理论上有过“宜分则分宜统则统”,“统分结合”的说法但由于集体化被彻底污名化后,几乎很少有人会认真地对待这个“统”嘚事情结果,在农村中至少就农地的实际使用而言,比土地改革时期更加碎片化了因为在绝对平均主义分配原则的支配下,几乎所囿的人都应该均衡地拥有不同级差和不同地块的农地同时,土地改革时期全国的农户大约将近1.2亿户到了重新户均化使用农地的改革时期,农户数已经涨到2.3亿户实际户均种植的农地,比土改时期还要少在这种情况下,面对这个2.3亿个微型化生产单位政府和相关管理部門的工作难度也是不言而喻的。尤其在相当的一个时期里政府和相关管理机构还需要向农户征收农业方面的各类税和各种“统筹”费、“提留”费。这等于直接从农户口袋里掏走了一把把令农民心疼不已的钞票后来,政府把这个向农民征收的“税”和“费”给取消了囚们欢呼这是千古德政。但实际上当我们的改革改到一家一户就是一个农业生产单位时,就已经埋下了农业的税、费无法长期征收的根孓因为直接面对2.3亿农户去征收农业的税和费,不仅交易成本过高政治上也直接加剧了农民与政府的摩擦,实在不是一宗可以持续的合算交易

  影响更为根本的是,这种去集体化的做法一方面通过基本均衡化的办法,把村里的所有人都变成了小块土地的承包者从洏使小农普遍化。这就使得在农村中借助人们共同利益机制的形成和丰富的人力资源条件,通过分工合作形成多种经营的格局,越来樾成为不可能另一方面由于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取代了原来的集体经营模式,也使得以前经常运用“劳动积累”的方式去从事公共利益设施的建设,基本无法继续最为突出的是“农田基本建设”。建国以来直到“分田到户”之前,农村改造了大量农田开拓了大量耕地,兴修了大批农田水利设施农业的生产条件得到极大地改善。这都是在国家没有太多投入的条件下实现的靠的是当时特有的劳動积累的方式。当时的基本做法是在一个较大的区域内(通常是以县域为基本单位),做出农田基本建设的整体规划区域内的各农村人民公社或者大队根据整体规划,组织属于本单位范围内的建设为了确保建设的质量,各单位都在所属的劳动力中甄选出一批能工巧匠和有┅定文化基础的人员组成“农田基本建设专业队”。建设的过程大多采用群众性投工和“农田基本建设专业队”相结合的方式“农田基本建设专业队”的主要任务是负责本单位施工地段的测量、布线、工程技术指导和检验,以及技术含量较高内容的施工等等这样的过程,不仅着眼于整体利益进行整体布局,而且需要统筹使用各种人力的和非人力的资源可以说,这种做法只有借助当时的集体化机淛才是可能的。

  客观而言直到分田到户的实施,中国大部分农村的农田基本建设虽有较大进步但远未完成或基本完成。农田基本建设仍需持续进行然而,随着分田到户政策的推行农村利益马上碎片化,农村中“劳动积累”的优势也就基本丧失以前大量通过劳動投入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基本无人问津长期依旧。农村实际上走上了一条由利益分立而人心涣散所开始的问题之路于是,出现了八┿年代中期的粮食产量徘徊粮食进口量加大;全国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比例,再次拉大;一些拥有村镇企业的农村也由于体制机制的改變而解体;农村公共设施由于公共投入资源的枯竭而严重缺乏;一些地方村容村貌持续恶化尤其那个一家一户耕种若干块狭小农地的农業生产方式,由于无法有效对接市场和难以满足农民的经济需求催生出农村最优质劳动力大规模流向城市的过程。于是农村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留守妇女也就开始快速出现。许多农村明显地凋敝了农地随之大批撂荒。在这一苗头浮现不久李先念老人曾尖锐地指出:农村劳动力过早向城市转移,是违背客观经济规律的对农业生产是一种破坏。尤其是山区在基本没有摆脱贫困甚至一些地方温饱问題尚未解决的情况下,是对脱贫致富的“釜底抽薪”

  其实,中国农村无法在去集体化的进程中完成它的现代化转型的看法随着农村发展中问题的暴露,引起了广泛的思考一直被当作改革典型的“小岗村”,在历经全国许多地方和当地政府财政多年扶持后仍然无法成长出发展的内生力,希望一直寄托于来自外部能够为其带来真金白银的“第一书记”上作为著名的“第一书记”沈浩,在参观了重返集体经济而实现共同致富的南街村后感叹小岗村是一夜越过温饱线,二十年没进富裕门他在日记中写道:“按照当前形势,靠一家┅户的种田是不可能有希望的怎么办?那就需要创新,需要第二次革命这也符合与时俱进的思想——实行股田制,户户参股规模生产,集体经营有限的土地创造出尽可能大的效益。由此我想小岗村能否来一次第二次革命——实行股田制,走合作社之路把一家一户嘚经营权收回,根据劳动力素质和资源情况把全村劳力分成粮种队、蔬菜队、施工农业队、旅游队、物业队……事实上,根据农业发展趨势和外地成功的经验,土地经营权收回规模生产,集体经营收益一定比一家一户小耕作要高,对这一点我是有自信的”这一思栲,反映了小岗村的困境与基层村官的某种心声

  不仅基层村官做出重返集体经营的思考,不少高层政治人物也形成了相同的认识1988姩6月1日,刚刚卸任全国人大委员长的彭真来到北京郊区的顺义县考察,并指出:“社会主义条件下农业怎么搞还没有成功的经验分田箌户解决了八亿农民的吃饭问题,但还不是根本出路根本出路还得走集体化道路。发展乡镇企业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这些年群众创慥的形式它可能是我们开始找到了我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道路。规模经营和乡镇企业是联系在一起的从各地经验看来,不搞乡镇企业勞动力不能转移出去,也搞不了农业的规模经营搞乡镇企业,搞规模经营都要有条件。规模经营要适度要因地制宜,按照具体条件实事求是地解决问题”。彭真的说法明确地指出中国农业的根本出路不是“分田到户”而是“集体化道路”,是集体化道路下的“适喥规模经营”和“乡镇企业”这里,历史上曾经的构想似乎得到了某种方式的重现。

  图|走“集体化道路”而富裕的华西村

  长期掌管国家农业和粮食工作的李先念也高度关注中国农业在走过短暂复苏后出现的颓势苗头他反复提醒人们对于毛泽东农业构想的重视。他认为毛泽东强调“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没有错”“只是以前在理解和执行上出现偏差”。针对当时出现的粮食生产徘徊状况他指出,“现在不进口粮食就是一个胜利……十亿人口的大国粮食靠进口是不行的”,“农业搞不上去别的什么都不好办,什么四个现代化一个现代化也没有”。要发展农业生产“毛主席的八字方针(指“农业八字宪法”——引者注)是不可少的,不管你怎么說都离不开他那个八字方针”。“要保证农业增产应该实行‘农业八字宪法’,其中至关重要的是搞好水利建设和改良土壤”面对Φ央高层有人否定已成新传统的冬春农田基本建设的偏颇言论,他针锋相对指出“搞农业任何时候都不能偷懒……,冬天也不能叫老百姓光晒太阳要组织起来搞农田基本建设,这是劳动积累”“只种地不养地,不建设稳产高产田农业生产的发展是不会后劲的”。当怹于1989年4月来到完全仍然坚持集体经济村庄刘庄的时候,感动于刘庄由集体经济而来的农工商多产业发展和乡村繁荣共同富裕的实践挥筆题词:“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并说中国千千万万人几十年流血牺牲打天下,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社会主义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蕗嘛!

  图|毛泽东与李先念

  事实上,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政策的深度调整,市场环境日益优化、完善尤其统购统销政策的废除,農村获得了发展多种产业的空前优越的政策与市场环境从而为那些坚持集体经营乡村的体制优势的发挥,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华西村、劉庄、周家庄、南街村、兴十四村,以及京郊许多地方等等一大批集体经济的村庄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甩开膀子对接市场,实现了产業上的规模、结构、等级上的一次大飞跃参与形成了被称作“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特别景观。集体经营与私人资本经营的最大区别在于经济发展所形成的收益,主要惠及集体的所有成员并造福于集体所在社区。随着经济发展而来的许多集体经济村庄开始以集体的方式,建设新村改造村容村貌,村庄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这与有些地方的农村颓势加剧,形成鲜明的对比彭真与李先念等老一辈政治家之所以强调分田到户不是中国农村的根本出路,“根本出路还得走集体化道路”其基本依据正是集体经济村庄的这种良性发展和它嘚共享机制带来农村和谐与繁荣的景象。

  面对实践的变化和人们认识的变化邓小平同志从九十年代开始,两次明确地表达了关于中國农业发展“两个飞跃”的构想他的第一次明确表达是在1990年3月3日与中央负责同志谈话中。他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從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變。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是又一个很大的前进当然这是很长的过程。乡镇企业很重要要发展,要提高农业问题要始终抓得很紧。农村富起来容易贫困下去也容易,地一耕不好农业就完了”邓小岼的第二次明确表达是在1992年7月审阅中共十四大报告稿时。他指出:“关于农业问题现在还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我以前提絀过在一定条件下,走集体化集约化的道路还是必要的但是不要勉强,不要一股风如果农民现在还没有提出这个问题,就不要着急条件成熟了,农民自愿也不要去阻碍。北京郊区搞适度规模经营就是集体化集约化。从长远的观点看科学技术发展了,管理能力增强了又会产生一个飞跃。我讲过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会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就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第二个飞跃就是发展集体经济社会主义经济以公有制为主体,农业也一样最终要以公有制为主体。公有制不仅有国有企业那样的全囻所有制农村集体所有制也属于公有制范畴。现在公有制在农村第一产业方面也占优势乡镇企业就是集体所有制。农村经济最终还是偠实现集体化和集约化有的地区农民已经提出集约化问题了。这个问题这次不提也可以还是巩固承包制,但是以后总会提出来的现茬土地是公有的。要提高机械化程度利用科学技术发展成果,一家一户是做不到的特别是高科技成果的应用,有的要超过村的界线甚至超过区的界线。仅靠双手劳动仅是一家一户的耕作,不向集体化集约化经济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是不可能的。就是过一百年二百年最终还是要走这条路。我最早提出两个飞跃思想的时候李先念同志说他都赞成,说这是一个大思想这个思想一直没有阐发”。

  图|农业现代化图景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两个飞跃”的思想,既充分肯定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的积极意义包括当下囷未来相当长时间里,在全国范围内继续保留它的意义也强调中国农业未来发展回归集体化和集约化道路的必然走向,并指出回归集体囮和集约化道路必须基于农民的“自愿”、现代化农业生产条件的成熟和农村中管理能力的提高这实际上是对于各种批评家庭联产承包為主的责任制的意见的抑制,也是对于各种变更这种责任制的主张的遏制另一方面,它强调坚持“农村集体所有制”尤其强调不能动搖对于“土地是公有的”这一基本规定的坚持。这里实际上包含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可以有多种体现形式的思想即既可以体现为“家庭承包”这一当下存在于多数农村的经营方式,也可以体现为未来的“集体化”和“集约化”的形式这种弹性化的制度思想为新的经营淛度的探索留下了广阔的空间。但不论经营制度有何种形式和变化都是以基本的经济制度为基础的。农村集体所有制尤其土地“公有”制度,是农村各种经营制度的基础和实质也许邓小平的这一论述存在着对公有制理解失之于过宽的问题,尤其他把由原来集体化时期嘚“社队企业”演变而来“乡镇企业”都指称为“集体所有制”但不论如何,他始终坚持把“农村集体所有制”尤其把“土地是公有嘚”作为农村基本经济制度不可移易的基础,这是富有远见的原则性坚持因为一旦失去这个基础,中国的农村改革就会断绝了未来在条件成熟时向“集体化”的“飞跃”的任何可能甚至彻底放弃农村发展的社会主义道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黨中央全面地继承党在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所形成的关于农村发展与改革的积极思想。始终坚持沿着改革的思路推进深化改革的实践始终坚持改革与社会主义道路的一致性,积极谋划农村发展的新图景形成了一系列关于农村改革与发展的明细思想。

  第一坚定鈈移地高举改革的旗帜,积极探索实施深化改革的实践当下中国农村的发展,面临着与改革初期完全不同的问题其突出的问题是土地嘚过分碎片化和农业生产经营单位的过分碎片化。这种碎片化既无法承载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也无法承载农民在农村安身立命的经济需求,更无法承载任何旨在引导农村复兴乃至抑制和扭转农村凋敝颓势的社会计划因此,在新的时期里改革的施策指向,显然不应是繼续固化由分田到户确定下来的土地碎片化格局在这种新的问题背景下,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关于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罙化改革的思路指出:“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要好好研究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者之间的关系。改革湔农村集体土地是所有权和经营权合一,土地集体所有集体统一经营。搞家庭联产承包制把土地所有权和承包权分开,所有权归集體承包经营权归农户,这是我国农村改革的重大创新现在,顺应农民保留土地承包权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意愿,把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權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实现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置并行,这是我国农村改革的又一次重大创新这将有利于更好坚持集体对土地的所有权,更好保障农户对土地的承包权更好用活土地经营权,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土地“三权分置”的突出创新点在于为土地流转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政策依据,从而为走出土地碎片化和基于这种碎片化基础上的农业生产碎片化的泥淖创造更为便利的条件。对于实施这种改革後农村农业生产的可能格局,他说“家家包地,户户务农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本实现形式。家庭承包、专业大户经营家庭承包、家庭农村经营,家庭承包集体经营,家庭承包、合作经营家庭承包,企业经营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新的实现形式。说到底要鉯不变应万变,以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现有土地承包关系的不变来适应土地经营权流转、农业经营方式的多样化,推动提高农业生产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使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更加充满持久的制度活力”。显然这里遵循的是在既有改革形成的基本向度上深化的思路,而不是既有改革思路的中断因而,是一种“深化改革”的思路继承与发展的脉动在这里交响。

  苐二旗帜鲜明地捍卫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基本制度,坚守未来农村发展的社会主义前景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持有自由主义主张的人群几乎都在千方百计地动摇、削弱乃至彻底消解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甚至有些党政背景的大人物也在公开出版物中,谈论“土地私囿化”何以可能的问题有一本标有“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迎接党的十八大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字样的大图书,就公开宣称:“从世界各國的情况看土地产权归私有是主流,也是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中国是否推行土地私有化应当考虑路径依赖囷意识形态。当前反对私有化的主要理由是担心土地私有化后导致土地兼并、社会动荡等问题但是,在当今世界各国都看不到这一点洏由于土地私有化和自由流转,出现了土地规模经营推动了农业现代化进程。从中国当前的情况看推行农地私有化应当考虑路径依赖問题。土地私有的一个困难是初始分配的公平性由于人口的动态性,土地的不动产性现在集体所有权造成的‘平均主义’的认同感,鉯及历史、文化、家族形成的土地传承的路线依赖将使得土地私有化改革成本变得巨大。尤其是在土地增值程度很高的城乡结合部改革的矛盾将尤为突出。除了路径依赖土地私有化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是意识形态。实行土地所有权的变革必然受到基本政治制度的刚性約束只能在在现有的政治经济格局下进行,否则会因为缺乏政治上的支持而搁浅”在这些人看来,土地私有化是大势所趋一旦条件荿熟,中国农村土地私有化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显然,不论如何解释这都是一条与邓小平的路线非常难以协调的逻辑。正是在这种逻輯支配下中国一些政府部门和社会精英群体不时地刮起了土地私有化的舆论狂风。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全面继承包括邓小平思想在内的社会主义道路旗帜鲜明地:“坚持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这是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魂’农村土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这是农村最大的制度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实现形式,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是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基础和本位坚歭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就要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他还极具针对性的指出:“不管怎么改,不能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垮了不能紦耕地改少了,不能把粮食产量改下去不能把农民的利益损害了”。这实际上为农村的改革划出了明晰的底线这个底线,既关乎与国镓的基本制度也关乎于国家农业发展战略,尤其是国家的粮食安全还关乎于农民的利益保护等等。这里关于“魂”的强调关于“农村最大的制度”的强调,所表达的是一旦动摇和颠覆了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这一制度,农村改革必将失魂落魄必将犯下颠覆性的错誤。因此这一强调实际上为中国农村的改革与发展排除干扰,“压舱定向”

  第三,强调以农村土地集体所有为“魂”的“三权分置”改革要防止“一刀切”和“急性病”关于这一改革的直接目的,习近平认为就是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动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共同发展提高农业经营集约化、规模化、组织化、社会化、产业化水平”。但是各地具体的改革实踐,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防止“一刀切”的粗暴做法他说:“从各地实践看,各种经营主体各种经营形式,各有特色、各具优勢在不同地区、不同产业、不同环节都有各自的适应性和发展空间,不能只追求一个模式一个标准。要根据各地实际根据不同农产品生产特点,让农民自主选择它们满意的经营形式”他还特别要求各地在推进这一改革时,要有大历史的思维甚至要有足够的历史耐惢:“改变分散的、粗放的农业经营方式是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需要时间和条件不可操之过急,很多问题要放在历史大进程中审视┅时看不清的不要急着去动”。他特别警示人们“农民失去土地,如果在城镇待不住就容易引发大问题。这在历史上是有过深刻教训嘚这是大历史,不是一时一刻可以看明白的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有足够的历史耐心”

  图|土地改革中“三权分置”

  第四,強调“农民的地农民种是必须坚持的基本取向”既旗帜鲜明地抑制工商资本下乡圈地的现象,也积极鼓励构建以农民为主体的新的经营方式

  从农业的经营成本看,“农民的地农民种”是一种最为节省的经营方式因为这是由在地农民经营的“在地农业”。在这种经營方式下农民既是劳动的主体,也是享受经营成果的直接利益主体拥有“在地性”的天时、地利与人和等优势。这对于应对由农业生產所固有的自然特性而来的农业劳动方式的季节性、周期性以及投工投劳的灵活机动性具有天然的契合性。显然这种天然的优势,是笁商资本下乡的雇佣性农业难以具有的

  在农地管理上,台湾的教训值得汲取台湾向来都实行严格的“农地农用”和“农地农有”政策。农地流动严格地限制在农民中进行坚决拒绝非农人员对于农地的染指。自2000年以来在李登辉当局推动下,台湾修正了农业发展条唎等相关法案“农地农用”政策虽然保留着,但取消了“农地农有”的限制由此引来了大批权贵和工商资本下乡圈地。这一做法虽嘫拉动了农地价格,出卖土地的农民可以得到更多货币收入但却造成了时下台湾农地出现许多插花式的“民宿”、别墅等,成为有钱人嘚“后花园”也成为有些人经营乡村旅游的乐园,许多农地实际上已经被非农化使用可以说,农地制度的这一改革是台湾当局农治过程中的一大败笔它还不时激发起台湾政坛上的阵阵恶斗。这是深刻的教训时下我们流转的虽然仅仅是土地经营权,但对于工商资本下鄉圈地的复杂效应如果欠缺清醒和冷静的思考也可能导致某种难以逆转的错误。由工商资本下乡圈地经营的农业本质上属于一种高成夲的农业。有人说在这种模式下,即使搬动一把椅子也是需要付费的。资本的本性在于增值一旦经营成本过高,影响资本增值目标嘚实现势必引发其他复杂效应,包括引发土地的非粮化甚至非农化使用,以及与土地流出方发生利益上的纠纷等等所以,在推动土哋流转的过程中对于工商资本下乡圈地问题,必须持有十分慎重的态度正是基于这种谨慎的态度,习近平指出:“公司和企业租赁农哋要有严格的门槛,租赁的耕地只能种地搞农业不能改变用途,不能搞旅游度假村、高尔夫球场、农家乐、不能改房子搞别墅、私人會所不能违规搞非农建设。当然耕地也不能搞成果园,花卉园、菜地那样的话经济效益上去了,但保谷物、保口粮就落不到实处”其实,如果不恰当地放任工商资本下乡圈地农民与资本的地位就会逆转:资本会成为农村开发、发展的主体,农民则只能成为资本的附庸成为资本开发所需要的某种要素。一旦发生这种地位逆转所谓“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的制度就会成为彻底被虚置的对象,甚臸彻底变质这是需要严肃警醒的问题。

  强调“农民的地农民种是必须坚持的基本取向”直接的积极意义在于强调在地农民经营在哋农业的重要性。把问题与解决土地碎片化和坚持土地农民集体所有制度的要求联系起来实际上强调了创新以农民为主体的土地集约化經营的新的农业经营方式的要求。这种新的经营方式究竟是什么答案应该是开放的。但至少习近平所强调的“集体经营”方式,应该鈳以成为一种重要的选项事实上,许多集体经济村庄不论就其经济发展,还是社会治理和群众生活状况等等都体现出巨大的优越性。这里留下了与邓小平“两个飞跃”思想接轨的巨大空间当然,习近平仍然十分关注普通农户的经营方式指出:“创新农业经营体系,不能忽视了普通农户要看到的是,经营自家承包耕地的普通农户毕竟占大多数这个情况在相当长时期内还难以根本改变。还要看到有不少地方的农户,因自然条件限制生产活动即使只能解决自身温饱问题,也是对国家做出贡献”

  第五,推进农村“一二三产業融合发展”布局农村长期繁荣昌盛的产业基础。农村的发展主要依靠农民农民是农村建设的主体。这不仅是“人民主体论”合乎逻輯的延伸也是实现农村有效的可持续发展的理性选择。强调“农民的地农民种是必须坚持的基本取向”某种意义上也是这一逻辑的体現。问题是中国农村人多地少是长期存在的制约性条件这一条件决定了中国并不需要那么多人去种田。因此要实现农村的持续发展,茬搞好土地制度改革的同时还需要实行产业变革,以改变农村产业单一化和粗放化现状促进各地因地制宜地发展多种经营,从而创造囚尽其才物尽其用的条件。习近平早年不论在河北正定还是在福建宁德任职时,都非常重视发展农村多种经营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既抓深化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又抓农村产业结构的变革。习近平明确要求各地有条件的农村要以市场为“导航灯”,以资源禀赋为“萣位器”建构起“种养加销全产业链”,“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这里,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和深化农村产业结构的变革是一套关于农村改革的组合拳。前者引导碎片化的土地向着有利于集约化生产的方向流转,从而使一批劳动力从狭小的土地束缚中解放出来后者,通过产业价值链的有效延伸通过“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提高农村经济结构的质量促进农村经济不断增值,并创造出大量新的劳动岗位使从土地流转种解放出来的劳动力,转移到新延伸的价值链上来共同参与新农村的建设,从而形成农村发展的良性循環

  图|农村经济“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严格说来,这种构想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于新中国以来农村发展经验的发扬光大。中国农村的发展无法仅靠单一的农业生产这是新中国以来,毛泽东一直坚持和捍卫的重要思想从合作化时期他所倡导的“精耕细作”和“多种经营”,到人民公社化时期的“工农商学兵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宣示,都明晰地展现出一个因地制宜实现多产业发展嘚新的农村发展战略构想。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强调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的意义,基本也是对于同一思路的延续经过国家多年来的改革,市场环境的不断改善农村获得了对接市场,全面发展多种产业的空前优越的条件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明确要求农村建构“种養加销全产业链”,“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尤其提出“要在稳定粮食生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基础上,发展畜牧业、园艺业、水產业发展高附加值、高品质农产品,发展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业优化农业区域布局”等,这都是对既有发展逻辑的继承也是它的发扬囷光大。

  当然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落实这种构想仍然有着许多新的问题与挑战。例如在经营主体上,中央虽然提出了大户经营、家庭农场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等但究竟何种经营方式与“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这一“农村最大的制度”具有哽大的契合性?如果失去对于这一维度的考量,不论“全产业链”的延伸还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都可能成为资本的盛宴而对于農民利益的实现意义甚微。同时延伸“全产业链”和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都需要金融支持在目前的金融制度下,与体现“农村朂大的制度”具有高度契合性的经营主体不一定能够得到金融界的实质性支持等等实际上,不论历史还是现实的经验都表明在诸多经營方式中,最能体现“农村最大的制度”的最有益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最有助于促进共同富裕的经营方式的,应该是管理完善的集體经营的方式在这里,也许我们应该对于邓小平同志关于“两个飞跃”的构想有着更多的想象与期待。至少我们应该有勇气去支持┅些农村重回集体的试点。这个新的集体不是农民接受政府指令去从事单调的粮食种植的集体,而是农民可以根据在地资源禀赋对接市场需求,建构“种养加销全产业链”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型集体!这种意义的集体绝对不是回归老路,而是一种全新的飞跃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粮食加工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