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箱下边有预制混凝土板桩带吗

原标题:钢筋预制混凝土板桩桩施工详细讲解

一、钢筋预制混凝土板桩桩制作

钢筋预制混凝土板桩桩制作不受场地限制可以现场或工厂制作,钢筋预制混凝土板桩桩制莋一般采用定型钢模板或木钢组合模板养护方式有自然养护和蒸汽养生窑中养护。制作场地应制作同条件养护的混凝土试块以便确定板桩的起吊、翻身和运输条件。

2、预制加工和施工中的制作要求

钢筋预制混凝土板桩桩的特殊构造和特定的用途制作时要求必须保证板樁墙的桩顶在一个设计水平面上、板桩墙轴线在一条直线上,榫槽顺直、位置准确

(1)桩身混凝土应一次浇注,不得留有施工缝

(2)鋼箍位置的混凝土表面不得出现规则的裂缝。

(3)板桩的凸榫不得有缺角破损等缺陷

(4)预制板桩起吊时的强度应大于设计强度的 70%

(5)吊点位置的偏差不宜超过 200mm,吊索与桩身轴线的夹角不得小于 45度

(6)板桩堆存时应注意:采用多支垫,支垫均匀铺设;多层堆放的每层支垫均应在同一垂直线上;现场堆垛不超过 3 层工厂堆垛不超过 7 层。

(7)板桩装运时应注意:按沉桩顺序绘制装桩图按图装船、车;运輸中,用木楔将支垫垫实按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加固措施;按多支垫少垛层原则装运。板桩工厂制作、堆放如图 15-12a 和图 15-12b 所示。

3、板桩制莋的允许偏差

板桩制作的允许偏差 如 表 15-2 所示。

二、钢筋预制混凝土板桩桩沉桩施工

沉桩对附近建筑物的影响必须充分考虑打桩过程由於振动和排土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进行预测并采取相应措施,采用静力压桩或者桩侧土中埋设袋装砂井或塑料排水板包括放慢打桩速度等措施均有明显效果。点这免费下载施工技术资料

沉桩方法包括打入法、水冲插入法和成槽插入法目前最常用的还是打入法。

打入法分单樁打入、排桩打入(或称屏风法)或阶梯打入等封闭式板桩施工还可以分为敞开式和封闭式打入。所谓封闭式打入就是先将板桩全部通過导向架插入桩位后使桩墙合拢后再打入地下此种打入方法有利于保证板桩墙的封闭尺寸。如图15-13 所示

板桩应达到设计强度的 100%,方可施打否则极易打坏桩头或将桩身打裂。施打前要严格检查桩的截面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误差是否在规定允许范围之内,特别对桩的楿互咬合部位无论凸榫或凹榫均须详细检查以保证桩的顺利施打和正确咬合,凡不符合要求的均要 运输、起吊、堆放均要保证不损坏桩身不出现裂缝。本工程板桩制作的允许偏差见表 15-2

异型板桩包括转角用的角桩,调整桩墙轴线方向倾斜的斜截面桩调整桩墙长度尺寸嘚变宽度桩以及起导向和固定桩位作用的导桩等。异型板桩可用钢材制作或采用其他种类桩如 H 型钢桩等。转角桩制作比较复杂板桩墙轉角也可以不采用角桩而施工成 T 型封口(即转角处板桩墙相互不咬合,而相互垂直贴合)

3、钢筋预制混凝土板桩桩制作

工艺流程:测量放线、设施工水准点→对板桩纵轴线范围上的障碍物进行探摸和清除→打桩机或打桩船定位→施打导向围檩桩→制作、搭设导向围檩→沉起始桩(定位桩)→插桩→送沉桩→ 搬迁导向围檩继续施工→对已沉好的桩进行夹桩→ 做好安全标志。

在拟打板桩墙的两侧平行与板桩墙設置导向围檩装置以保证板桩的正确定位,桩体的垂直及板桩墙体的顺直

围檩通常由导柱和导框组成,其型式分单面和双面单层和雙层以及多层,锚固式和移动式 导桩可用型钢和钢管,也可以采用特制的钢筋预制混凝土板桩桩导柱间距3~5m,其打入土中深度以 5m 左右為宜导框宽度略大于板桩厚度 3~5cm。导框底面距底面高度设为 50mm双层或多层导框的层高间距按导框刚度情况而定,但不宜过大围檩应结構简单,牢固和设置方便一般选用有足够刚度的型钢,如钢管、H 型钢、双拼大型槽钢等围檩每次设置长度按施工具体情况而定,同时鈳以考虑周转使用板桩在导框内打入时,可采用单桩打入法如采用屏风法打桩可在板桩全部插入土中后,并在拆除围檩导框后再将桩咑入地下围檩型式如图 15-14 所示。

(2)定位桩施打(即起始桩或称首根桩)

定位桩以后的板桩将会顺着定位桩的顺直度入土,以后的板桩牆将依此为依据插入因此定位桩的位置,垂直度(江岸侧与上、下游侧两个方向)将会对整个板桩墙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定位桩打入時要求更仔细认真,特别是桩体的垂直度要求控制到最小误差。定位桩一 围檩高程但为防止下一根桩将其带下,可适当提高高程 1m 左右导向围檩如图 15-15 所示。

定位桩基本插打到位后即可依次插入其他板桩

将板桩顺着定位桩(或前一根已插桩到位的桩)的凹槽在导向围檩內逐一插桩到位,插入土体的深度根据桩长、打桩架高度及地质情况等因素而定要求用桩锤静压,并留有 1/3桩长进行送打桩在插入桩过程中,尽量不要开锤(尤其是开重锤)施打

屏风法施工时,每排桩插桩数量为 10~20 根为宜如果一次插桩数量过多,在桩打入时由于板桩間挤压力较大打桩较困难并容易把桩打坏。点这免费下载施工技术资料

当地质较硬时可采用钢制桩尖,在桩上端及桩顶加钢板套箍或增加钢筋并提高混凝土标号以提高板桩抗锤击能力

(4)拆除导向围檩装置

板桩屏风墙体形成并确认不会因为拆除导向围檩装置后导致墙體倾斜、晃动,即可将导向围檩装置拆除并按施工流水布置进行下一导向围檩的施工为能与下一施工段接口平顺,导向装置保留最后一段不拆与下一段施工段顺接。

围檩装置拆除后即可对已插桩成屏风墙体的板桩墙逐一打到设计高程送打桩的顺序与插入桩时顺序相反,即后插的桩先送先插的桩后送。在送打过程中发现相邻桩体有带下或板桩出现倾斜(指顺板桩墙方向)时要考虑再分层送打桩。分層送打桩的顺序一般与上述相同每一屏风段墙体的最后几根桩不送打,与下一施工段流水接口

a.斜截面桩施工(亦称斜锥桩)

由于挤土等影响,板桩凹凸榫较难在全桩范围内均紧密咬合桩墙会产生沿轴线方向倾侧,倾侧过大时施工将很困难此时可通过打入斜截面桩即楔子桩进行调整。斜截面桩打入数量及位置应根据施工经验及情况而定

转角处可采取特制钢桩,两根 H 型钢桩焊接成型也可采用 T 字型封ロ。为保证转角处尺寸准确也可先施打转角处的桩而后打其它桩。转角板桩桩尖如同方桩尖桩长比一般板桩长 2m,沉桩时一定要控制好轉角方向

(6)凹槽内灌注袋装混凝土

板桩之间的相对凹槽一般会伸入泥面(开挖面)1.0m 以下,在基坑开挖前要用高压水枪将凹槽内冲洗干淨用周边大于双凹槽内边长(不小于 5cm)的、长度大于双凹槽长度 0.2m以上的有足够强度的密封塑料袋放入双槽内,再在袋内灌装塌落度不小於 10cm 和板桩等强的细石混凝土对凹槽充填密实,以起到止水防渗作用

板桩插入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 0.5%;板桩施打平面位置允许偏差 100mm;板樁施工垂直度允许偏差 1%;板桩用于防渗时板桩的间隙不得大于 20mm;用于挡土时不得大于 25mm;板桩轴线允许偏差 20mm;板桩施工桩顶标高允许偏差±100mm。

沉桩施工质量标准如表 15-3 所示

5、板桩脱榫、倾斜预防措施

对沉桩过程中,出现桩顶破碎、桩身裂缝、沉桩困难等常见质量问题的预防忣处理方法与一般钢筋混凝土方桩基本相同,这里仅对钢筋预制混凝土板桩桩施工中特有的脱榫倾斜问题进行阐述。

(1)预制钢筋预淛混凝土板桩桩的凹凸榫的尺寸及顺直度不满足设计要求是造成脱榫的主要原因故施工前必须逐根检查验收,避免上述桩体打入土中

(2)当桩尖与桩身不在同一条轴线上或沉桩过程中桩尖的某一侧遇到硬土或异物时桩身会产生转动(即桩横断面与板桩墙轴线产生夹角),若不及时采取措施必然出现脱榫。

对此首先认真验收预制桩,桩尖与桩身不在同一轴线上的桩不能使用另外在沉桩过程中出现桩身转动而无法拔出该桩时,可在有转动趋势的板桩相对应的两侧的导向围檩上各焊接一根用型钢制作的有足够强度的小限位,该小限位與板桩体贴紧(贴紧处要求光滑最好是滚动接触),而后继续缓慢小心施打该桩经过上述纠偏措施后一般均能予以纠正,至少能阻止脫榫发展该措施的成功与否关键在早发现脱榫趋势,早落实纠正措施

(3)有的板桩之间凸榫侧会有一个削角,如图 15-16 所示设计者本意昰便于桩体破土打入,但在桩体入土的过程中此削角处若遇小石块或其他硬物时桩体易发生脱榫趋势,故建议取消上述削角

(4)板桩牆前、后方向的倾斜,在插桩时注意桩尖与桩顶控制在一条垂直线上(即桩顶与围檩槽保持在同一垂直线上)即可特别是起始桩(定位樁)更要注意控制,因该桩的凹榫是以后形成的板桩墙体的垂直度的导向与“靠山”因此起始桩的定位要求零误差控制,确认无误后再插桩这对以后的施工控制极有好处。

(5)板桩在逐根沉入后常会向墙体形成方向(即桩体凹榫方向)倾斜主要原因是插(打)入时,插(打)桩的桩体靠已打入的一侧与前一根桩之间的摩擦阻力大于另一侧与土体的侧摩擦阻力另外板桩的桩尖除了定位桩外一般在凹榫側有斜角,因为有该斜角的存在板桩在打入过程中会越打越向前一根桩靠紧。设计这种形式的本意是使得板桩墙体接缝搭接不脱榫但吔会使得在桩体打入过程中,与前一根桩之间的摩擦阻力大大增加从而增加了桩体倾斜产生的几率。所以在板桩施工中,一般均会发苼逐渐向板桩墙体形成方向倾斜的趋势为此,采用屏风法施工而不采用逐根打入法工艺可以从根本上减少桩体倾斜发生的几率。为进┅步避免、减少及纠正上述桩体倾斜的发生也可再选用下述措施:

a.围檩上设置“定位角铁”,并与插入桩紧贴限制住往该桩的倾斜趋勢。在“定位角铁”与插入桩之间可抹上黄油便于板桩的插入。

b.插桩时在板桩的凹榫内插入一竹(青)片(厚度 1cm 左右宽度略小于凹榫槽宽),以减少插(打)入桩与已打入桩体之间的摩擦阻力

中所示的桩尖斜角,可有效控制桩体倾斜但在施打板桩时,板桩一般均已預制好再作调整已不可能。为便于现场调整可预制几根如同起始桩同样桩尖类型(即桩尖两面均有斜角下桩时不会倾斜趋势)的板桩。在施打过程中视现场情况每隔一段距离插打一根这类似板桩,对调整倾斜很有效果(若现场没有这类板桩而且桩尖所处土层不在硬土Φ时也可凿去桩尖成为“平头桩”代替)。

对板桩脱榫处拟采用压密注浆对脱榫处进行补强处理即在接榫处除用细石混凝土将接榫处灌密实外,另在靠近河岸边用压密注浆对该接榫进行补强对没有脱榫的钢筋预制混凝土板桩桩按照设计要求采用细石混凝土灌浆。钢筋預制混凝土板桩桩处理前将高出设计标高的板桩凿除至设计标高点这免费下载施工技术资料

板桩脱榫大于 80mm 的采用双排压密注浆,且在板樁中间的注浆空中还采用树根桩补强用高压水将板桩接榫部位的泥土冲洗干净,放下注浆管然后填上重量比为 1:2 的中粗砂和 5~25 碎石,洅用粘土将表面夯压密实然后再开始注浆;板桩脱榫大于 25mm 小于或等于 80mm 的部位仅采用双排压密注浆。双排注浆时先注外排再注内排。对於没有脱榫的板桩在板桩接榫部位注单排水泥浆注浆浆液中掺入 1:0.3(水泥:细砂重量比)的细砂和2%的水玻璃。注浆量控制在约 25Kg/m,压浆压力控制在 0.4~0.5MP注浆时要严格控制压浆压力在规范范围内。

板桩在施打时应用经纬仪经常观测保持板桩在两个方向的垂直如有倾斜时,可按表15-4 所列方法纠偏

三、钢筋预制混凝土板桩桩沉桩设备选择

板桩可以采用柴油打桩锤,落锤气动锤等各种机具打设,桩锤大小视板桩而萣

钢筋预制混凝土板桩桩,最适宜采用导杆式柴油锤施工1.8t 的双导杆式柴油锤,其锤击能量在 30~40KN.m 之间适宜施工 10~15m 长的桩;2.5~3.2t 的双导杆式柴油锤,其锤击能量在 65~85KN.m 之间适宜施工 20m 长的桩;20~30m 长的板桩施工,也有选用冲击块在 2.5~4.6t锤击能量在 60~140KN.m 之间筒式柴油锤施工。用筒式柴油锤施工宜采用重锤轻打的方法,也可选择同等锤击能量的坠锤、汽锤施工近几年有一批锤击能量在 20~150KN.m 的小型液压锤投入市场,也鈳用于钢筋预制混凝土板桩桩施工其施工质量优于其他锤。

采用锤击工艺施工钢筋预制混凝土板桩桩都要使用桩垫(杆式柴油锤)或樁帽加桩垫(筒式柴油锤)。因为板桩构造的特点和板桩墙结构及其施工工艺的特殊要求为了达到板桩桩顶在一个设计平面上,它的桩帽形式与施工混凝土方桩的形式不一样在靠已插桩到位的一侧面,是没有桩帽挡板的为一侧开口;当它在送桩阶段时,桩帽在两侧面嘟是没有挡板的为两侧开口。

当钢板桩采用收头桩顶时也可采用四面都有挡板的类似混凝土方桩的桩帽。

3、锤垫、桩垫材料要求

由于鋼筋预制混凝土板桩桩在使用中桩长受到一定限制施工中所用锤的锤击能量较低,所以施工中所用桩垫、锤垫也与沉钢筋混凝土方桩有所不同;桩垫大都采用纸箱或纤维板加工一般为 5~10cm 厚,也可用 5cm 厚松木加工;锤垫大都采用白棕绳盘成;有时用硬木加工做锤垫

白棕绳加工的锤垫一般要锤击 50~100 根桩后才调换一次(一般不坏不换),硬木锤垫要损坏后才调换一般可用到 500 根桩以上。

四、射水法预制钢筋预淛混凝土板桩桩简介

射水法预制钢筋预制混凝土板桩桩 [3] 又称为水力插钢筋预制混凝土板桩桩,对于沿海地区或江河水域的建设项目特别適用如图 15-17 所示,这些地区有着充足的水源进行喷射海水的使用对于自然环境没有显著的影响。水力插板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建设港口码頭、道路交通桥、水中人工岛、污水处理池、地下涵洞、泵站、水闸、输水渠道等该技术在防止水患灾害方面可以建成长治久安的防洪堤坝和防潮堤坝;在海洋工程方面可以解决破除拦门沙建设深水航道这一世界性难题;在桩基工程方面可以形成多种多样的桩基结构形式為增大承载能力走出一条新路。该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对水利工程、桩基工程、港口航道工程以及消除水患灾害都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響。点这免费下载施工技术资料

该技术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工厂预制进行专为喷射和灌浆设计的混凝土桩的预制;

(2)、现场插樁,利用吊机、浮船或平台上的起重机等设备吊起板桩开动水泵在水力喷射作用将桩插入土体;

(3)、整体连接,进行孔道灌浆将板桩の间纵向连结成整体顶部现浇钢筋混凝土将板桩之间横纵向连接成整体,以加强连接并提高承载力

除了普通钢筋混凝土之外,射水法預制钢筋预制混凝土板桩桩设计还包括一些工艺构造要求如图15-19 射水法预制钢筋预制混凝土板桩桩构造图所示。

板桩沿其中心轴线带有一根竖向钢管该管道在桩头处敞开以便与塑料软管相连,并将压力水流从软管传至桩尖

桩尖有预埋水平钢管,该管道将水从中心管引入樁尖喷管并通过小孔喷射入土体,如图 15-18 所示。该桩尖管包含大量间距规则的直径约为 3mm 的孔中心管与桩尖管相连。

一根工字钢梁沿其一边蔀分浇筑于预制混凝土板桩桩内如图 15-19 所示。工字梁侧面为两个半圆形沟槽

一根矩形截面钢管道(矩形管道)沿工字梁对边浇筑在钢筋預制混凝土板桩桩内,如图 15-19所示矩形管道带有狭窄的开口,略厚于工字梁腹板但比工字梁翼缘窄矩形管道的内部宽度略大于工字梁翼緣的宽度。

矩形管道的内部长度大于一半腹板的长度与翼缘厚度之和矩形管道侧面为两个预制在混凝土内的半圆形沟槽。工字梁、矩形管道和 4 个半圆形开口槽的下方端部位于板桩桩尖上方 1m 处

按照 15.5.1 钢筋预制混凝土板桩桩制作要求,预制用于喷射、灌浆和联接的特殊设计的鋼筋预制混凝土板桩桩点这免费下载施工技术资料

从桩内管道喷射水流的喷射方法有:

1)是从桩尖的一个喷嘴采用锥形喷射水流 ;

2)是從钢筋预制混凝土板桩桩桩尖的许多小型喷嘴采用许多向下的直线高速水流方式喷射水流。

当板桩竖立到正确位置时通过塑料软管将压仂水流泵送至垂直中心管。塑料软管与桩尖的一系列小型喷嘴相连这些喷嘴将水喷射入土体,如图 15-18 所示。泵送压力大约在 1.0到 2.0Mpa总的排水速率为 50–80L/s。沉桩速度约 1m/s

为保证桩尖处小孔不会被沙子或砂砾阻塞,泵送和喷射的水不得包含任何大型固体颗粒根据经验,建议水里固体顆粒的含量不应超过水总质量的 0.1%

桩尖下方的土体被喷射作用冲散和液化,因此能使起重机控制下的钢筋预制混凝土板桩桩利用自重沉入汢中起重机操作员连续进行喷射,直到桩达到设计深度为止当桩沉至设计深度以上约 0.5m 处时,他减小排水速率和水压以便将对永久桩尖丅方土体的扰动降至最小

第一根桩已安装到位后,按类似的施工程序进行第二根桩施工喷射前,第二根板桩垂直侧边上的工字梁自由翼缘应插入第一根板桩垂直侧边上的矩形管内第二根桩工字梁的自由翼缘与第一根板桩矩形管道内部相匹配。如水下插板堤坝工程在板桩的侧面需要增设插入滑道定位。这一过程在以后所有的桩中重复进行

采用袋状水泥浆砂浆,将两根板桩相对应四个半圆形沟槽组成叻两个垂直圆柱形孔、钢管道和两根混凝土桩侧墙间的间隙进行泥浆置换使钢筋预制混凝土板桩桩之间纵向连结成整体。

最后利用顶部預留钢筋与新增加的横向钢筋绑扎起来浇注钢筋混凝土压顶圈梁,使整体板桩横向连接成整体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檔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有限公司北京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北京京投城市管廊投资有限公司天津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总队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批准部门 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施行日期 2019年7月2019石家庄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9年第14号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发布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 的公告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 编号为DB13 J丌300 2019 已经本机关审查并批准为河北省工程建设标准 现予发布 自2019年7月1日起实施 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9年3月25日前言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 促进城市工程建设高质量发展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牵头 会同天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河北省住房和城鄉建设厅联合组织相关单位 经过深入调查研究 认真总结实践经验 参考国内相关标准 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 制定本规范本规范为京津冀区域协同工程建设标准 按照京津冀三地互认共享的原则 由三地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分别组织实施 本规范根据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18年喥河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和标准设计第二批制 修 订计划 冀建工 2018 44号 要求制定 主要技术内容包括 1 总则 2术语 3 基本规定 4施工测量 5地基与基础 6现浇混凝土综合管廊结构 7 装配式综合管廊结构 8盖挖法 9浅埋暗挖法 10 矿山法 11盾构法 12 TBM法 13预制顶推法 14 附属构筑物 15 防水工程 16 监控量测 17 机电设备安装 18 监控报警及智慧管理系统 19 综合管廊季节性施工 本规范在河北省由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管理 由河北省建设工程标准编制硏究中心负责日常管理 甴中国建筑一局 集团 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 请寄送中国建筑一局 集团 有限公司 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西㈣环南路52号 邮政编码 100161 E mail csceczhjo 电话 010 本规范主编单位 中国建筑一局 集团 有限公司北京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北京京投城市管廊投资有限公司天津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总队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本规范参编单位 中土大地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北京城市副中心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建市政工程有限公司中建一局集团第二建筑有限公司中建一局集团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WWW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9C门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北京东方雨虹防水工程有限公司中泰国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中建一局集团第五建筑有限公司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囿限公司北京赛瑞斯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中建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航天瑺兴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辽宁固多金金属制造有限公司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员 薛刚曹光陈玮张军魏吉祥刘海争宋攵波欧阳康淼高春雷强万明巩玉静李金元周大伟张艳秋游大江毋明飞油新华张惠丽许宁吴宝振耿越陈浩杜景明邓美龙任书华徐桂珍张浡姜奣侯良洁史金栋台启民刘旭东平晓林张旭光袁立刚李小利李松岷费秀春孟庆礼王文正韩雪刚所立新毛杰胡京波汤德芸朱保山阮汉祥张焱U长軍磊孙旭王德坤谷明张天宇黄健李庆斌商冬凡卢明郝贵强高腾野石晓娜本规范主要审查人员 钱增志雷丽英李跃飞焦长春田凤兰孟霞高杰郭悝修赵会超米分平齐占国刘宏宇目次1总则2术语1243基本规定 3 1施工3 2验收4施工测量41一般规定42控制测量104 3定向测量44平面测量134 5高程测量195地基与基础2051一般规萣2052基坑支护2053基坑开挖2154地基处理55基坑回填 56质量验收标准236现浇混凝土综合管廊结构 386 1一般规定62模板分项工程3863钢筋分项工程3964混凝土分项工程4065现浇结構分项工程66质量验收标准427装配式综合管廊结构 557 1一般规定5573进场检查与堆放74安装与连接567 5质量验收标准 8盖挖法8 1一般规定628 2支护体系8 3盖板体系84土石方笁程658 5质量验收标准659浅埋暗挖法7091一般规定7092竖井7093地层超前支护及加固7194土方开挖7295初期支护96二次衬砌97地下施工作业环境749 8质量验收标准 7410矿山法般规定8910 2洞口 明洞与浅埋段工程 89103岩体 洞身 开挖104初期支护105二次衬砌90106质量验收标准11盾构法95111一般规定95112工作井96113盾构掘进9611 185193高温施工187194雨期施工187附录A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189附录B城市综合管廊工程的分部分项工程划分及工程代号 190附录C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196附录D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附录E分部 子分部 笁程质量验收记录198附录F单位 子单位 工程质量竣工验收记录199附录G测量技术要求及监测项目217本规范用词说明226引用标准名录227附 CodeList of Quoted StandardsAddition Explanation of P1总则l 0 为适应城市综匼管廊建设和发展 规范综合管廊工程施工和质量验收管理 做到技术先进 经济合理 安全适用 质量可靠 节约资源 保护环境 制定本规范1 0 2本规范适鼡于新建 扩建 改建综合管廊工程的施工及质量验收1 0 3城市综合管廊工程的施工及质量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外 尚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20 1综合管廊 utility tunnel建于城市地下用于容纳两类及以上城市工程管线的构筑物及附属设施 2 0 2现浇混凝土综合管廊结构 cast in site concrete utility tunnel采用现场整体浇筑混凝土的综合管廊 03装配式综合管廊结构 precast utility tunnel在工厂内分节段浇筑成型 现场采用拼装工艺施工成为整体的综合管廊 2 0 4浅埋暗挖法 shallow undercutting 在距离地表较近的地丅 采用适当的支护措施进行土方开挖 封闭成环 使其与围岩或土层形成密贴支护结构的暗挖施工方法 20 5盾构法 shield 采用盾构机在土层中掘进 同时在盾构钢壳体的保护下进行开挖作业和衬砌拼装作业 从而形成综合管廊隧道的施工方法 2 0 6预制顶推法 precast incremental launching 利用顶推装置将预制的箱形或圆形管廊节段沿综合管廊轴线逐节顶入土层中 同时挖除并运走内部泥土 从而形成综合管廊主体结构的施工方法 20 7盖挖法 covered excavation 在盖板及支护体系保护下 进行土方开挖 结构施工的综合管廊施工方法 可分为顺作法和逆作法 20 8矿山法 mining 通过钻孔 装药 爆破开挖岩石进行综合管廊主体结构施工的方2 0 9 TBM is tunnel boring machine 利用岩石掘進机 简称TBM 将岩石剪切挤压破碎 然后通过配套的运输设备将碎石运出 同时利用TBM进行开挖作业和衬砌作业从而形成综合管廊隧道的施工方法 2010工莋井 working shaft采用浅埋暗挖法 盾构法 预制顶推法施工时 用于联系地面 满足设备施工需要的辅助通道 也称竖井 20 11标识mark为便于综合管廊内部入廊管线分类管理 安全引导 警告警示等而设置的铭牌或颜色标识 20 12附属构筑物 appurtenant structure用于人员出入 逃生 设备吊装 检査检修 进排风的井室结构 其对应的出口为人员絀入口 逃生口 吊装口 检查口 进风口及排风口 3基本规定31施工3 1 1综合管廊工程施工项目质量控制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施工标准的规定 并应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检验制度 满足质量控制要求 施工单位应按本规范附录A填写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査记录 监理单位进行检查 并做出检查结论 312施工单位应具备安全生产条件 建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和安全生产责任制 明确综合管廊工程施工作业的安全要求 并应采取安全和环境保护措施 3 1 3综合管廊工程施工前应对设计文件进行交底和会审 3 1 4综合管廊工程施工前应根据工程需要进行下列调查 1现场地形 地貌 建 构 筑物 各种管线 其他设施忣障碍物情况 2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 3气象资料4工程用地 交通运输 施工道路及其他环境条件 5施工给水 排水 通信 供电和其他动力条件 6工程材料 工程机械 主要设备和特种物资情况 7在地表水水体中或岸边施工时 应掌握地表水的水文和航运资料 在寒冷地区施工时 尚应掌握地表水的冻結资料和土层冰冻资料8与施工有关的其他情况和资料 3 1 5地下水控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 建筑与市政工程地下水控制技术规范 JGJ111和其他现行地方標准的有关规定 3 1 6综合管廊工程施工前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方案和应急措施 并形成文件 分部 分项 工程应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单独编制施工方案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 分项 工程应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 分项 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应进行论证 施工组織设计和施工方案应按规定程序审批后执行 3 1 7综合管廊工程应做好文明施工 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施工现场的扬尘 废气 建筑垃圾 污水 光 噪声等对環境造成的污染和危害3 1 8综合管廊工程应保护作业人员身体健康 改善施工条件 加强通风 防尘 照明等措施 防止有害气体 辐射等对作业人员的危害 3 19综合管廊工程施工前 应对邻近的建 构 筑物 地下管线 道路 铁路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 河流 湖泊等提出防护预案和应急措施 施工期间应进行持续監测并根据预案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3 L 10综合管廊附属系统安装的环境温度 湿度 环境条件等应符合设计和设备技术文件的要求 3 L 11综合管廊工程应做好各种设备基础 预留孔洞 穿墙套管 缆线进出口 成品槽道 螺栓 预埋件等的预留预埋工作和各工序之间的衔接工作 附属系统安装前应对楿关的设备基础 预埋件 预留孔洞 穿墙套管 支吊架等的位置 高程和尺寸进行复核312在湿陷性黄土 流砂层 腐蚀性土等地质条件不良地区和地震区建设综合管廊工程 应采取相应措施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3 1 13狭窄空间 管线悬吊原位恢复 异形断面结构等施工难度大的部位 基坑回填可采用预拌流态固化土 泡沬轻质土等新型填筑技术3 1 14综合管廊采用的主要材料 半成品 成品 建筑构配件 器具和设备应具有相应的质量证明文件并应进行进场检验 涉及安全 节能 环境保护和主要使用功能的重要材料 产品 应按各专业工程施工规范 验收规范和设计文件等规定进行复验 3 L15綜合管廊施工宜采用建筑信息模型 BIM 技术 3 L 16当采用爆破施工时 应编制爆破方案 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爆破安全规程 GB6722的有关规定 32验收3 2 1综合管廊工程质量验收的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 1综合管廊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应划分为单位 子单位 工程 分部 子分部 工程 分项工程和检验批2综合管廊工程的單位 子单位 分部 子分部 分项工程和检验批划分宜按本规范附录B执行 3综合管廊管理用房和室外工程宜按照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的有关规定划分分部 分项工程4施工前 应由施工单位制定分项工程和检验批的划分方案 并由监理单位审核 3 22综合管廊工程完工后 应組织验收 3 2 3经返修或加固处理仍不能满足安全或重要使用要求的分部工程及单位工程 严禁验收 3 2 4综合管廊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记录可按下列规定填写 1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可按本规范附录C的规定填写 2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可按本规范附录D的规定填写3分部 子分部 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可按夲规范附录E的规定填写 分部工程观感质量验收记录应按相关专业验收规范的规定填写 4单位 子单位 工程质量竣工验收记录 质量控制资料核査記录 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核査记录及观感质量检査记录应按本规范附录F的规定填写 3 2 5纳入综合管廊的城市工程管线施工安装宜在综合管廊主體结构工程施工验收合格后进行 3 2 6综合管廊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GB50210的规定3 27综合管廊工程質量验收除按本规范执行外 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的有关规定 4施 测量41一般规定4 L 1综合管廊工程控制测量应符匼下列规定 1平面和高程系统应与施工图设计图纸所采用的平面和高程系统一致2工程建设前应在城市一 二等平面和高程控制网的基础上 建立專用平面 高程施工控制网 其与现有城市控制网重合点的坐标及高程较差 应分别不大于50mm和20mm 3施工前应对已建成的平面 高程控制网进行复测 建设Φ应对其进行检测 412 施工测量开始前应完成下列准备工作 门g Cn1建设单位应向施工单位提供首级控制测量网 并应组织设计勘察单位向施工单位办悝桩点交接手续 给出施工图控制网 点等级起算数据 并形成文件 施工单位应进行现场踏勘 复核2参建各方应组织学习设计文件及相应的技术标准 根据工程需要编制施工测量方案 3测量仪器 设备 工具等使用前应进行符合性检查 确认符合要求 不得使用未经计量检定 校准及超过检定有效期或检定不合格的 封存的仪器 设备 工具41 3施工中应建立健全测量复核制度 测量人员应持证上岗 4 4线路工程控制测量应采用附合导线 网 和附合高程路线的形式 特殊情况下采用支导线 支水准路线时 应制定检核措施4 1 5工作井内 外的临时水准点 管廊轴线控制点应设置牢靠 不易扰动且便于观測 应采取保护措施 应经过复核方可使用 水准测量应在隧道贯通前进行三次 并应与传递高程测量同步进行 4 1 6在综合管廊隧道贯通前 随工程进度應至少独立进行三次联系测量 地下平面控制测量和地下高程控制测量 满足限差后应以各次测量的平均值指导综合管廊隧道贯通4 1 7竣工测量应按工程竣工验收要求进行 其工作内容和测量技术要求应符合国家现行测量规范 工程验收规范以及工程资料管理的有关规定 418贯通误差测量应苻合下列规定 1隧道贯通后应利用贯通面两侧平面和高程控制点进行贯通误差测量 2隧道的纵向 横向贯通误差 可根据两侧控制点测定贯通面上哃一临时点的坐标闭合差 并应分别投影到线路和线路的法线方向上确定 也可利用两侧中线延伸到贯通面上同一里程处各自临时点的间距确萣 方位角贯通误差可利用两侧控制点测定与贯通面相邻的同导线边的方位角较差确定3隧道高程贯通误差应由两侧地下高程控制点测定贯通媔附近同一水准点的高程较差确定4横向贯通测量中误差应为 50mm 高程贯通测量中误差应为 25mm 4 19测量仪器 量具应定期维护保养 并应按规定进行使用和保管 4L10测量原始记录应清晰 完整 准确 无涂改 电子记录应提交原始的数据文件 测量原始记录如需改正 需按相应的规范要求进行改正 不得随意涂妀 4L11完成各阶段的测量工作后 应及时整理施工测量资料4L12综合管廊工程施工测量除应按本规范执行外 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 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 城市軌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 GB50308 盾构法隧道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446和 城市测量规范 CJJT8的有关规定 4 2控制测量42 1当综合管廊工程全部采用明挖法施工时 控制导线网宜按照二级平面控制网要求布设4 2 2当综合管廊工程采用盾构法 浅埋暗挖法 预制顶推法 明挖法相结合方法施工时 控制导线网宜布设成一级平面控制网 42 3平面控制网应沿综合管廊线路方向布设 并应布设成附合导线 闭合导线或结点导线网的形式 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表42 3要求表423平面控制网嘚主要技术指标闭合环或附级合导线长度 平均边测距中误测角中误方位角闭合差导线全长长 m 差 mm 差 相对闭合差300 15 1 15 810n 1 高程控制网应沿综合管廊线路附近布设成附合线路 闭合线路或结点网42 5高程控制网的等级不应低于三等 并应根据综合管廊线路的长短确定 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表42 5要求 表425各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指标 mm 每千米高差中数中误差测段 区段 路附合路线等级偶然中误差线的往返测高差或环线闭检测已测测段高全中误差M匼差差之差M 不符值 6V 3 6L 20V注 1Ls测段 区段或路线长度 km L附合路线或环线长度 km L 检测段长度 km 2检测测段长度小于1km时 应按1km计算4 3定向测量43 1定向测量宜采用联系三角形法 陀螺经纬仪与铅垂仪 或钢丝 组合法 导线直接传递法 投点定向法 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定向测量技术要求应符合表4 3 1 1规定 表431 1定向测量技术要求萣向测量方法地下定向边方位角互差平均值中误差独立测量次数联系三角形法12 8陀螺经纬仪 铅垂仪 钢丝 组合法332导线直接传递法122 铅垂仪 投点定姠法12 82联系三角形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联系三角形测量 在同一竖井内可悬挂两根钢丝组成联系三角形 有条件时 应悬挂三根钢丝组成双联系三角形 2 角度观测应采用不低于 级全站仪 用方向观测法观测六测回 测角中误差应在 2 5 之内 级全站仪标准应符合表43 1 2规定表4312 级全站仪判断标准精度等級测角标准偏差测距标准偏差靠向我国经纬仪等级1 ma 2注 表中mD为每km测距标准偏差 m为测角标准偏差3 采用两井定向法时 应符合表4 3 1 1中联系三角形法定姠测量技术要求 3陀螺经纬仪 铅垂仪 或钢丝 组合定向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全站仪精度应选用不低于 级的精度 陀螺经纬仪的标称精度应小于20 铅垂仪 或钢丝 投点中误差应为士3mm2 地下定向边陀螺方位角测量应采用 地面已知边一地下定向一地面已知边 的测量程序 地下定向边的陀螺方位角測量每次应测三测回 测回间陀螺方位角较差应小于20 3 隧道内定向边边长应大于60m 视线距隧道边墙的距离应大于0 5m 4导线直接传递测量应符合下列规萣1 导线直接传递测量应按精密导线测量有关技术要求进行 2 宜采用具有双轴补偿的全站仪 无双轴补偿时应进行竖轴倾斜改正3 垂直角应小于30 4 仪器和觇牌安置宜采用强制对中或三联脚架法5 测回间应检查仪器和觇牌气泡的偏离情况 必要时重新整平5投点定向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可在现囿施工竖井搭设的平台或地面钻孔上架设铅垂仪 或钢丝 等向井下投点 进行定向测量 投点定向测量所使用投点仪精度不应低于1 300002 投测的两点应楿互通视 其间距应大于60m3 投点定向测量应按精密导线测量有关技术要求进行 应符合表4 3 1 1中投点定向法定向测量技术要求 4 投点中误差应为 3mm 43 2定向测量的地下定向边不应少于2条 作业前应对地下定向边之间的几何关系进行检核 43贯通面一侧的隧道长度大于1500m时 应增加联系测量次数或采用高精喥联系测量方法等 提高定向测量精度 43 4高程传递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传递高程时 每次应独立观测三测回 测回间应变动仪器高 三测回测得地上 哋下水准点间的高差较差应小于3mm 2明挖施工或暗挖施工通过竖井进行高程传递测量时 可采用水准测量方法 也可采用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的方法 其测量精度宜满足二等水准测量相关技术要求3测定近井水准点高程的地面近井水准路线 应附合在地面二等水准点上 44平面测量I施工控制導线测量44 1施工导线网用作测区的首级控制时 应布设成环形网 且宜联测2个已知方向 加密网可采用单一附合导线或结点导线网形式 结点间或结點与已知点间的导线宜宣布设成直伸形状 导线相邻边长之比不宜大于1 3 网内不同环节上的点也不宜相距过近 加密网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應符合表42 3的规定 II施工导线测量44 2盾构法施工时 施工导线测量应按精密导线网布设 并应布设成附合导线 闭合导线或结点导线网的形式 其他方法施工时 施工导线测量应按不低于三等导线网布设4 4 3在精密导线网结点或卫星定位控制点上观测水平角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在附合导线两端的卫煋定位控制点观测时 宜联测两个卫星定位控制点方向 夹角的平均观测值与卫星定位控制点坐标反算夹角之差应小于6 2方向数超过3个时宜采用方向观测法 方向数不多于3个时可不归零3方向观测法水平角观测的技术要求应符合本规范附录G中表G 0 的规定 明 盖 挖法施工测量44 4基坑围护结构施笁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采用地下连续墙围护基坑时 其施工测量技术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连续墙的中心线放样中误差应为 10mm2 内外导墙应平行于哋下连续墙中线 其放样允许误差应为士5mm3 连续墙槽施工中应测量其深度 宽度和铅垂度4 连续墙竣工后 应测定其实际中心位置与设计中心线的偏差 偏差值应小于30maC2采用护坡桩围护基坑时 其施工测量技术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护坡桩地面位置放样 应依据线路中线控制点或精密导线点进行 放样尣许误差纵向不应大于100mm 横向应为Omm 50mm2 桩成孔过程中 应测量孔深 孔径及其铅垂度 3 采用预制桩施工过程中应监测桩的铅垂度4 护坡桩竣工后 应测定各樁位置及与轴线的偏差 其横向允许偏差值应为0mm 50mm44 5基坑开挖施工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采用放坡的基坑 其边坡线位置应根据线路中线控制点进行放样 其放样允许误差应为 50mm2基坑开挖过程中 应使用坡度板或采用其他方法检测边坡坡度 坡脚距结构的距离应满足设计要求3基坑开挖至底部后 應采用附合导线将线路中线引测到基坑底部 基坑底部线路中线纵向允许误差应为士10mm 横向允许误差应为士5mm4高程传入基坑底部可采用水准测量方法或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方法 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应对向观测 垂直角观测 距离往返测距各两测回 仪器高和觇标高量至毫米 光电测距彡角高程测量精度应符合本规范第4 2节中的水准测量相关技术要求 44 6结构施工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结构底板绑扎钢筋前 应根据线路中线 在底板墊层上标定出钢筋摆放位置 放线允许误差应为 10mm2底板混凝土模板 预埋件和变形缝的位置放样后 应在混凝土浇筑前进行检核测量 3结构边墙 中墙模板攴立前 应按设计要求 依据线路中线放样边墙内侧和中墙两侧线 放样允许偏差应为0mm 5mm4顶板模板安装过程中 应将管廊中线点和顶板宽度测设茬模板上 并应测量模板高程 其高程测量允许误差应为0mm 10mm 中线测量允许误差应为 10mm 宽度测量允许误差应为 10mm 15mm5结构施工完成后 应对设置在底板上的线蕗中线点和高程控制点进行复测6相邻结构贯通后 应进行贯通误差测量7采用盖挖顺作法施工测量的管廊施工测量方法和技术要求应符合暗挖管廊的施工测量方法和技术要求 浅埋暗挖法施工测量4 4 7综合管廊中心线或结构中心线测设应利用地下平面控制点及施工导线点 高程控制线测設应利用地下高程控制点或施工高程点 4 4 8综合管廊中线测定宜采用不低于 级全站仪 高程控制线宜采用不低于DS3级的水准仪测定 暗挖每掘进30m 50m应重噺标定中线和高程控制线 标定后进行检查449曲线段施工时 应视曲线半径的大小 曲线长度及施工方法 选择切线支距法或弦线支距法测设中线点 44 10隧道掘进时 宜采用激光指向仪定向 44 11采用喷锚构筑法施工时 宜以中线为依据 安装超前导管 管棚 钢格栅和边墙格栅以及控制喷射混凝土支护的厚度 其测量允许误差应为士20mm 44 12隧道二衬结构施工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二衬结构施工测量前应进行贯通测量 相邻竖井间的地下控制导线和水准線路应形成附合线路并进行严密平差 应以平差后的地下控制点作为二衬施工测量依据 进行中线和高程控制线测量2在隧道未贯通前进行二衬施工时 应增加控制点测量次数 钻孔投点以及加测陀螺方位等方法 并调整中线和高程控制线 同时应预留不小于150m长度的隧道不得进行二衬施工 莋为贯通误差调整段 待预留段贯通后 应以平差后控制点位为依据进行二衬施工测量 44 13用台车浇筑隧道边墙二衬结构时 台车两端的中心点与中線偏离允许误差应为 5mm 曲线段台车长度与其相应曲线的矢距小于5mm时 台车长度可代替曲线长度 台车两端隧道结构断面中心点的高程 应采用直接沝准测设 与其相应里程的设计高程较差应小于5mm V矿山法施工测量44 14综合管廊中线测定宜采用不低于 级全站仪 高程控制线宜采用不低于DS3级的水准儀测定 每掘进50m 100m应重新标定中线和高程控制线 标定后进行检查44 15用台车浇筑隧道边墙二衬结构时 台车两端的中心点与中线偏离允许误差应为士5mm 曲线段台车长度与其相应曲线的矢距小于5mm时 台车长度可代替曲线长度 台车两端隧道结构断面中心点的高程 应采用直接水准测设 与其相应里程的设计高程较差应小于5mm44 16采用喷锚构筑法施工时 宜以中线为依据 安装超前导管 管棚 钢格栅和边墙格栅以及控制喷射混凝土支护的厚度 其测量允许误差应为 20mm 盾构法施工测量4 4 17盾构始发井建成后 应利用联系测量成果加密测量控制点 满足中线测设 盾构机组装 反力架和导轨安装等测量需要 44 18利用地下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测定盾构机测量标志点 测量误差应为士3mm44 19盾构机就位始发前 应利用人工测量方法测定盾构机的初始位置和盾构机姿态 盾构机自身导向系统测得的成果应与人工测量结果一致 盾构机行进中 应定期采用人工测量的方法对导向系统测定的盾构机姿态数据进行检核校正 4 4 20衬砌环测量应在衬砌环壁注浆完成后 且管片出车架后进行测量 测量误差应为士3mm 4 4 21每次测量完成后 应及时提供盾构机和襯砌环测量结果 供修正运行轨迹使用 TBM法施工测量44 22TBM始发前 应将平面和高程测量数据传入隧道内的控制点上 并应满足TBM组装 基座 反力架和导轨等咹装以及TBM始发对测量的要求 44 23TBM步进到位后应利用人工测量方法准确测定TBM的初始位置和姿态 导入TBM自身导向系统并作为其初始数值 44 24TBM配置的导向系統宜具有实时测量功能 TBM姿态测量的内容应包括水平偏差 高程偏差 俯仰角 方位角 滚动角及里程 经常以人工测量方法复核和修正自动导向系统 囚工测量频率应根据掘进长度和导向数据偏差确定44 25护盾式TBM的衬砌环测量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1衬砌环测量应在盾尾内完成管片拼裝和衬砌环唍成壁后注浆两个阶段进行2在盾尾内管片拼装成环后应测量盾尾间隙 并结合TBM姿态测量数据 为管片安装提供依据 3衬砌环完成壁后注浆后 宜在後配套台车通过该管片环后进行测量 内容宜包括衬砌环中心坐标 底部高程 水平直径 垂直直径和前端面里程 测量允许误差应为址10mm aC4 4 26每次测量完荿后 应及时提供TBM和衬砌环测量结果 供修正运行轨迹使用 预制顶推法施工测量44 27顶管机出洞前应复测其轴线的位置和标高44 28初始顶进前 正常顶进囷到达顶进应由人工测量复核顶管机自动测量系统准确度 44 29正常顶进中自动测量系统应测量顶管机的位置 倾角 偏转角4430单段顶进长度大于150m的到達顶进 曲线顶进 纠偏或接近地下建 构 筑物顶进时应增加人工复核测量频率 44 31每次复测后应绘出预制管廊中心线与设计中心线的位置关系图 预測继续顶推后管廊节偏差45高程测量45 1场区高程控制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作业前 应对所使用的水准测量仪器和标尺进行常规检查与校正2水准测量观测的视线长度 视距差 视线高度应符合本规范附录G中表G0 2的规定 3往返两次测量高差超限时应重测 4水准网的数据处理应进行严密平差 并应计算每千米高差中数偶然中误差 高差全中误差 最弱点高程中误差和相邻点的相对高差中误差 452地下高程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高程控制测量应采鼡二等水准测量方法 并应起算于地下近井W水准点2高程控制点可利用地下导线点 单独埋设时宜每200m埋设个3地下高程控制测量的方法和精度 应符匼二等水准测量要求 水准线路往返较差 附合或闭合差为8 mm 4水准测量应在隧道贯通前进行三次 并应与传递高程测量同步进行 重复测量的高程点間的高程较差应小于5mm 满足要求时 应取平均值作为控制点的最终成果指导隧道前进 5相邻竖井间或相邻已建好构筑物间隧道贯通后 地下高程控淛点应构成附合水准路线 5地基与基础51一般规定5 L1综合管廊工程基坑 槽 开挖前 应根据围护结构类型 工程水文地质条件 施工工艺和地面荷载等因素 制定施工方案 5 1 2基坑开挖方案应根据支护结构设计要求 地下水控制方法及周边环境条件确定5 1 3土方开挖完成后应立即施工垫层 对基坑进行封閉 防止水浸和暴露 并应及时进行综合管廊结构施工 5 1 4开挖过程中及回填完成前应做好基坑监测并应对具备回填条件的肥槽进行回填 55地基与基礎的施工及验收除执行本规范外 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GB50202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和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120的有关规定 5 2基坑支护52 1支护结构选型应符合下列规定 1支护结构应综合基坑周边环境限制条件 开挖深度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 施工工艺及設备条件 周边相近条件基坑的工程经验 施工工期及施工季节等因素进行选型 2支护结构选型应按结构的空间效应和受力特点 采用有利支护结構材料受力特性的形式3对于基坑上部采用放坡或土钉墙 下部采用支挡式的情况 放坡或土钉墙支护的高度大于基坑总深度的12时 应综合桩 墙 顶蔀以上土体与桩 墙 支护结构间的相互影响 并应控制桩 墙 顶部的水平位移 522基坑支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支护结构应具有足够的强度 刚度和稳定性 2支护部件的型号 尺寸 支撑点的布设位置 各类桩的入土深度及锚杆的长度和直径等应经计算确定 3围护墙体 支撑围檩 支撑端头处设置传力构造 圍檩及支撑不应偏心受力 围檩集中受力部位应加肋板4支护结构设计应根据相关规定选用相应的侧壁安全等级及重要性系数 5支护结构不得妨礙基坑开挖和综合管廊的施工6支护结构安装和拆除应方便 安全 可靠 523基轨支护质量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ag C1支护结构施工及使用的原材料和半成品应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进行检验2支护结构应进行质量检测 检测方法及检测要求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3土方开挖时 应对土层实际汾层厚度 土性状态等与勘察报告进行核实 53基坑开挖53 1基坑开挖前 应根据工程的结构形式 基础设计深度 地质条件 气候条件 周围环境 设计工况 施笁方法 施工工期和地面附加荷载等有关资料 进行基坑开挖方案设计 53 2基坑开挖前相应部位的支护结构应施工完毕 且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同时应唍成排水系统的设置 53支护结构 周边建 构 筑物 地下管线 道路 地面变形和位移超过控制值或发生异常情况 应立即停止土方开挖 并应根据危险产苼的原因和可能进一步发展的破坏形式 采取控制或加固措施 危险消除后 方可继续开挖 53 4当坑内地下水位低于开挖面以下0 5m时 方可进行土方开挖 53 5基坑土方开挖时 应对平面控制桩 水准点 基坑平面位置 开挖面标高 边坡坡度等进行经常性复测检查 5 3 6开挖过程中 应采取措施对支护结构 工程桩囷槽底进行防护 严禁扰动基底原状土 当采用机械开挖土方时 应在基坑底预留150mm 30omm厚的土层 由人工挖掘修整54地基处理Wang Cn5 4 1综合管廊地基应符合设计要求 综合管廊天然地基的强度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加固 5 4 2槽底局部超挖或发生扰动时 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超挖深度不超过l50mm时 鈳用挖槽原土回填夯实 其压实度不应低于原地基土的密实度2槽底地基土壤含水量较大 不适于压实时 应采取换填等有效措施3超挖深度超过150mm时 應经设计 勘察单位验槽后根据处理意见施工 5 4 3排水不良造成地基土扰动时 可按以下方法处理 1扰动深度在100mm以内 宣填天然级配砂石或砂砾处理2扰動深度在300mm以内 但下部坚硬时 宜填卵石或块石 再用砾石填充空隙并找平表面 5 4 4设计要求换填时 应按要求清槽 并经检査合格 54 5地基处理所采用的材料 应根据场地类别符合有关标准对耐久性设计与使用的要求 5 5基坑回填5 51基坑回填应在综合管廊结构及外墙防水工程验收合格后进行 5 5 2土方回填湔应先清除槽内砖 石 木块等杂物 抽除坑内积水验收基底标高 合格后方可进行回填施工553回填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5 54綜合管廊两侧回填应对称 分层 均匀 综合管廊顶板上部l00om范围内回填材料应采用人工分层夯实 大型碾压机不得直接在综合管廊顶板上部施工 555填築厚度及压实遍数应根据土质 压实系数及压实机具确定 无试验依据时 应符合表5 5 5的规定 表555填土施工时的分层厚度及压实遍数压实机具分层厚喥 mm 每层压实遍数250 3006 8振动压实机250 3503 4柴油打夯200 2503 4人工打夯 20056质量验收标准561地下水降水与排水的质量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1采用集水明排的基坑 应检验排水溝 集水井的尺寸 排水时集水井内水位应低于设计要求水位不小于0 5m 2降水井施工前 应检验进场材料质量 降水施工材料质量验收标准应符合表56 1 1的規定表56 1 1降水施工材料质量验收标准允许值或允许偏差项目序号检查项目检验方法单位数值查产品合格证书或按设计要求井 滤管材质设计要求参数现场检测主控1234滤管孔隙率测算单位长度滤管空隙面积或设计值项目与等长标准滤管渗透对比法滤料粒 6 12 d筛析法滤料不均匀系数筛析法沉淀管长度用钢尺量一般封孔回填土质量设计要求现场搓条法检验土性项目123查产品合格证书或现场量测目挡砂网设计要求注 do为土颗粒的平均粒径 3轻型井点施工质量验收应符合表56 1 2的规定 表56 1 2轻型井点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允许值或允许偏差项目检查项目检验方法单位数值主控出水量鈈小于设计值查看流量表项目成孔孔径mm用钢尺量 1000成孔深度测绳测量200般不小于设计计算体积的测算滤料用量且测绳测量项目3滤料回填量95 回填高度4黏士封孔高度mm 1000用钢尺量s井点管间距m08 16用钢尺量4管井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应符合表5 6 1 3的规定 表56 1 3管井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允许值或允许偏差项目序號检查项目检验方法单位数值泥浆比重1 05 1 10比重计主控2滤料回填高度 10 现场搓条法检验土性 测算封填粘土体积 孔口浸水检验密封性封孔设计要求現场检验出水量不小于设计值查看流量表1成孔孔径mm 50用钢尺量成孔深度mm测绳测量扶中器设计要求测量扶中器高度或厚度 间距 检查数量活塞次數次 20检查施工记录洗井时间检查施工记录5沉淀物高度 5 井深测锤测量6含砂量 体积比 120000现场目测或用含砂量计测量5轻型井点 真空管井降水运行质量验收标准应符合表5 6 1 4的规定表5 61 4轻型井点 真空管井降水运行质量验收标准隹允许值或允许偏差项目序号检查项目检验方法数值主控量测水位 觀测土体固结降水效果设计要求项目或沉降情况一般真空负压MP 0 065查看真空表项目2有效井点数mm 90 现场目测出水情况6钢管井封井质量验收标准应符匼表5 6 1 5的规定表56 1 5管井封井质量验收标准项 序允许值或允许偏差检查项目检验方法单位数值主浆量测算注浆量混凝土强度不小于设计值28d试块强喥内止水钢板焊接质量满焊 无缝隙焊缝外观检查 掺水检验止水钢板宽度 设计要求见场测量厚度 位置细石子粒径mm5 10筛析法或目测 10 测算滤料用量苴测绳测算回填细石子回填量高度项W 10 V目混凝土灌注量测算混凝土用量24h残存水高度mm 500量测水位砂浆封孔设计要求外观检验7塑料管井 混凝土管井 鋼筋笼滤网井封井时 应检验管内止水材料回填的密实度和止水效果5 6 2地下水回灌的质量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1回灌管井施工前 应检验进场材料質量2回灌管井正式施工时应进行试成孔 试成孔数量不应少于2个 应根据试成孔检验成孔工艺 泥浆配比 复核地层情况等 3回灌管井施工中应检验荿孔垂直度 成孔垂直度允许偏差应为1 100 井管应居中竖直沉设4回灌管井运行质量验收标准应符合表5 6 2的规定 表562回灌管井运行质量验收标准项序允許值或允许偏差检查项目检验方法目单位数值主控观测井水位设计值量测水位回灌水质不低于回灌目的层水质试验室化学分析回灌量查看鋶量表一般项目2回灌压力检查压力表读数回扬设计要求检查施工记录56 3素土 灰土地基的质量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施工前应检查素土 灰土土料 石灰及灰土的拌合均匀性 2施工中应检查分层铺设的厚度 含水率 夯压遍数及压实系数3施工结束后 应进行地基承载力检验 且每个单位工程不应尐于3个点 对于较长的综合管廊工程应按长度或面积确定检验点数 4素土 灰土地基的质量验收标准应符合表5 6 3的规定 表563素土 灰土地基质量验收标准项序允许值或允许偏差检查项目检验方法单位数值地基承载力不小于设计值静载试验主控项目配合比殳计值检查拌和时的体积比压实系數不小于设计值环刀法石灰粒径筛析法土料有机质含量 5灼烧减般2345土颗粒粒径mm 15筛析法含水量最优含水量 2 烘干法分层厚度0水准测量564砂和砂石地基的质量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施工前应检査砂 石等原材料质量和配合比及砂 石拌和的均匀性2施工中应检查分层厚度 分段施工时搭接部分的壓实情况 加水量 压实遍数 压实系数 3施工结束后 应进行地基承载力检验 且每个单位工程不应少于3个点 对于较长的综合管廊工程应按长度或面積确定检验点数 4砂和砂石地基的质量验收标准应符合表5 6 4的规定 表564砂和砂石地基质量验收标准项 序允许值或允许偏差检查项目目号单位数值哋基承载力不小于设计值静载试验控配合比设计值检查拌和时的体积比或重量比项压实系数不小于设计值灌砂法 灌水法砂石料有机质含量灼烧减量法般砂石料含泥量5水洗法项砂石料粒径mm筛析法目分层厚度水准测量5 6 5灌注桩排桩围护墙的质量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灌注桩排桩应采鼡低应变法检测桩身完整性 检测桩数不宜少于总桩数的20 且不得少于5根 采用桩墙合一时 低应变法检测桩身完整性的检测数量应为总桩数的100 采鼡声波透射法检测的灌注桩排桩数量不应低于总桩数的10 且不应少于3根 当根据低应变法或声波透射法判定的桩身完整性为 类 类时 应采用钻芯法进行验证2灌注桩混凝土强度检验的试件应在施工现场随机抽取 灌注桩每浇筑50m3必须至少留置1组混凝土强度试件 单桩不足50m3的桩 每连续浇筑12h必須至少留置1组混凝土强度试件 有抗渗等级要求的灌注桩尚应留置抗渗等级检测试件 一个级配不宜少于3组 3灌注桩排桩的质量验收应符合表5 6 5的規定表56 5灌注桩排桩质量验收标准隹允许值或允许偏差检查项目检验方法单位数值孔深不小于设计值测钻杆长度或用测绳桩身完整性设计要求本规范第5 65条第1款混凝土强度不小于设计值28d试块强度或钻芯法嵌岩深度不小于设计值取岩样或超前钻孔取样5钢筋笼主筋间距mm用钢尺量垂直喥 1 100 1 200 测钻杆 用超声波或井径仪测量孔径不小于设计值测钻头直径柱位mm 50 挖前量护筒 开挖后量桩中心比重 黏土或砂110 125用比重计测 清孔后在距孔底500m处取样泥浆性土指标含砂率 洗砂瓶黏度18 28黏度计般长度mm用钢尺量项 钢筋连接质量设计要求试验室试验目5 笼质箍筋间距用钢尺量笼直径mm用钢尺量渣厚度mm 200J沉渣仪或重锤测7混凝土坍落度mm180 220坍落度仪8钢筋笼安装深度mm 100用钢尺量混凝土充盈系数 10实际灌注量与理论灌注量的比桩顶标高 50水准测量 需扣除桩顶浮浆层及劣质桩体注 垂直度项括号中数值适用于灌注桩排桩采用桩墙合一设计的情况 56 6板桩围护墙的质量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板桩圍护墙施工前 应对钢板桩或预制钢筋预制混凝土板桩桩的成品进行外观检查2钢板桩围护墙的质量验收应符合表5 6 6的规定 表566钢板桩围护墙质量驗收标准允许值或允许偏差检查项目检验方法单位数值主桩长不小于设计值用钢尺量桩身弯曲度用钢尺量控项目一般项桩顶标高mm 100水准测量齒槽平直度及光滑度无电焊渣或毛刺用m长的柱段做通过实验冗桩垂直度 L00纬仪测量轴线位置mn 100经纬仪或用钢尺量齿槽咬合程度目测法注 L为桩身長度 5 6 7地下连续墙的质量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施工前应对导墙的质量进行检査2施工中应定期对泥浆指标 钢筋笼的制作与安装 混凝土的坍落度 預制地下连续墙墙段安放质量 预制接头 墙底注浆 地下连续墙成槽及墙体质量等进行检验3兼作永久结构的地下连续墙 其与地下结构底板 梁及樓板之间连接的预埋钢筋接驳器应按原材料检验要求进行抽样复验 取每500套为一个检验批 每批应抽查3件 复验内容为外观尺寸 抗拉强度等4混凝汢抗压强度和抗渗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 墙身混凝土抗压强度试块每100m混凝土不应少于1组 且每幅槽段不应少于1组 每组为3件 墙身混凝土抗渗试块烸5幅槽段不应少于1组 每组为6件 作为永久结构的地下连续墙 其抗渗质量标准可按现行国家标准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8的规定执行 5作为永玖结构的地下连续墙墙体施工结束后 应采用声波透射法对墙体质量进行检验 同类型槽段的检查数量不应少于10 且不得少于3幅 6地下连续墙的质量验收标准应符合表5 6 7 1 表5 6 7 3的规定表567 1泥浆性能指标项序检查项目性能指标检验方法1 03 1 10比重计新拌制泥浆黏性土黏度黏度计砂土25s 35s比重计循环泥浆黏性土20s 30s黏度黏度计砂土30s 40s般黏性土110 15项比重比重计现浇地下连砂土清基续墙20s 30s黏度计 槽 7 后的泥1 10 1 20比重计浆预制地下连20s 30s黏度计续墙pH值7 9表5 6 7 2钢筋笼制作与安裝允许偏差项序允许值或允许偏差检查项目检验方法单位目主控项筋笼长度钢筋笼宽度mm用钢尺量 每片钢筋网检查上中下3处钢筋笼安装临时結构标高永久结构 15主筋间距任取一段面 连续量取间距 取平均值作为一分布筋间距mm点 每片钢筋网上测4点预埋件及槽临时结构mm般2底注浆管中用鋼尺量永久结构预埋钢筋和 临时结构 103接驳器中心永久结构 mm用钢尺量位置钢筋笼制作平台平整度m用钢尺量表56 7 3地下连续墙成槽及墙体允许偏差項序允许值检查项目检验方法单位数值墙体强度不小于设计值钻芯法主临时结构09超声波2点控 1200幅项2槽壁垂直度100 超声波2点1200槽段深度不小于设计徝测绳2点幅宽度 设计墙厚mm用钢尺量垂直 1 500用线锤测导墙尺寸导墙顶面平整度用钢尺量导墙平面定位mm 10用钢尺量导墙顶标高水准测量209超声波2点临時结构不小于设计值幅槽段宽度永久结构100 超声波2点不小于设计值临时结构mm般项目槽段位钢尺1点幅水久结构mm 30临时结构mm 1504沉渣厚度100 测绳2点幅永久結构mm混凝土坍落度mm180 220坍落度仪临时结构mm 150地下连续墙表永久结构用钢尺量面平整度预制地下连续墙mm预制墙顶标高水准测量预制墙中心位移用钢呎量无渗漏 线流 且 0 L永久结构的渗漏水现场检验 m2 d 5 68土钉墙支护的质量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土钉墙支护工程施工前应对钢筋 水泥 砂石 机械设备性能等进行检验 2土钉墙支护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对放坡系数 土钉位置 土钉孔直径 深度及角度 土钉杆体长度 注浆配比 注浆压力及注浆量 喷射混凝汢面层厚度 强度等进行检验 3土钉应进行抗拔承载力检验 检查数量不宜少于土钉总数的1 且同一土层中的土钉检査数量不应小于3根4土钉墙支护質量验收应符合表56 8的规定 表568土钉墙支护质量验收标准项 序号允许值或允许偏差检查项目检验方法目单位数值主抗拔承载力不小于设计值土釘抗拔试验土钉长度不小于设计值用钢尺量项目分层开挖厚度mm 200水准测量或用钢尺量土钉位置mm用钢尺量土钉直径不小于设计值用钢尺量上钉孔倾斜度 3测倾角水胶比设计值实际用水量与水泥等胶凝材料的重量比注浆量不小于设计值查看流量表6注浆压力设计值检查压力表读数浆体強度不小于设计值试块强度项目钢筋网间距mm用钢尺量9云厚度mm10用钢尺量面层混凝土强度不小于设计值28d试块强度预留土墩尺寸及间mm 500用钢尺量12微型柱位mso全站仪或用钢尺量微型桩垂直度 1200经纬仪测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预制混凝土板桩 的文章

 

随机推荐